证明“税前资本长期借款成本=借款复合年利率”

证明“税前资本长期借款成本=借款复合年利率”

一、证明“长期借款税前资本成本=借款年复利率”(论文文献综述)

尹晓彤[1](2020)在《基于实物期权的太比雅公司股权价值评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新时代引领下我国金融改革进入发展新篇章,其中实体经济、科技创新成为今后金融体制改革的新重心。而新三板市场作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底座,不仅拓宽了对中小微企业的服务覆盖面,优化了融资结构,而且为高新技术企业注入新鲜血液,切实成为实体经济发展的助推器。然而新三板市场目前仍处于成长的初期阶段,由于挂牌企业参差不齐,导致众多目前发展不确定、盈利不突出的优质企业被埋没。因此新三板企业价值的合理评估关系到整个市场的良好发展,本文正是对新三板企业的有效价值评估做出一定研究。本文以新三板企业太比雅公司的股权价值为研究对象,首先论述了选择研究新三板企业股权价值的研究背景以及意义,梳理了国内外学者有关企业估值的研究成果并介绍相关概念,奠定了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其次,对新三板企业太比雅股权价值评估从多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本文引入实物期权对新三板企业进行价值评估,从理论合理性和实践合理性两个角度阐述了实物期权的适用性,通过识别和分析企业的实物期权特征,最终确定了选用B-S定价模型进行评估研究。以太比雅公司为例,按照实物期权法的估值模型,识别了企业包含的多种期权并计算了五个基本参数的值,带入B-S模型期权计算公式中得出期权价格,即股票内在价值。研究结果表明,B-S定价模型简洁的计算和准确的估值结果,为企业股权价值评估带来有益借鉴。本文最后归纳了研究结论,同时指出了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并进行了未来展望。

李娜[2](2020)在《医药企业跨国并购的财务风险及防范研究 ——以复星医药并购Gland Pharma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第七次并购浪潮的推进,跨国并购是企业打开国外市场以及重新进行资源配置的有效方式之一。我国企业跨国并购主要集中的领域是制造业、TMT(科技、传媒及通信)以及消费零售业,医疗健康行业的跨国并购并不多。但是随着人口老龄化不断攀升以及民众健康意识的提高,直接影响着我国医药企业跨国并购数量的上升。在这项复杂的经济活动中,财务风险贯穿并购始终,甚至是对并购成功与否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研究医药企业跨国并购的财务风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选取复星医药于2017年10月3日并购Gland Pharma为案例进行分析,复星医药在医药行业中发展势头良好,发展前景广阔,具有极强的研究意义。首先本文通过描述并购的过程,使用SWOT模型分析并购的内外部环境,认为复星医药并购Gland Pharma可以快速切入到全球主流市场,实现协同效应以及进行资源技术互补。其次是着重分析此次并购过程中的财务风险,从前期定价风险到并购实施阶段的融资风险、支付风险及后期整合阶段的财务风险进行详细分析,并运用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模型对此次并购的财务风险进行评估。研究结果显示定价风险及整合阶段的财务风险偏高。在文章最后针对上述跨国并购的财务风险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复星医药可以借助中介机构的协助降低因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定价风险,采取科学的融资手段和支付方式来降低偿债风险和现金短缺带来的经营风险,通过引入专业人才来解决盈利水平低的风险。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丰富现阶段医药企业跨国并购的理论依据,同时为复星医药日后的跨国并购以及其他医药企业跨国并购提供借鉴和参考。

赵昱博[3](2020)在《复星医药跨国并购绩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党的十九大提出将“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当前中国医药生物产业作为国家重点支持发展的产业,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跨国并购成为行业重要的发展方式,其中论文的研究对象复星医药于2013年正式开始国际化战略。在2013年至2018年的时间段里,复星医药已经实施了多起跨国并购,是行业内采取跨国并购发展战略的代表。在当前医药生物行业发展还不成熟的背景下,国内政策环境变化导致许多企业还没有形成稳定的盈利模式。因此研究复星医药跨国并购的绩效,对复星医药未来发展以及其他企业实施跨国并购战略都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首先对当前关于国内外研究跨国并购的文献进行梳理,总结出关于跨国并购的主要理论,包括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协同效应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市场势力理论、规模经济理论和快速发展理论,以此作为研究的理论依据。其次对复星医药跨国并购的情况和动因进行分析,得出复星医药进行跨国并购主要是出于获得核心优势技术、完善自身产业布局、拓展优势品牌和市场三个动因。在评价复星医药的跨国并购绩效时,主要采用财务指标法和经济增加值法,并结合跨国并购动因对其非财务绩效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复星医药通过连续实施跨国并购战略,提高了产品利润,扩大了资产规模,但并没有给复星医药带来超出行业平均水平的收益与增长,反而导致盈利能力有所下滑、偿债能力承受压力、未来成长面临较大的不确定因素;同时跨国并购使2018年经济增加值指标均大幅下滑,这说明复星医药跨国并购目前没有为股东创造价值,在并购之后仍要对并购的整合。针对在绩效分析过程当中复星医药存在的问题,从国家政策层面和企业实践层面对复星医药未来的并购发展提出了建议。绩效作为企业经营发展状况的一个评价的手段,具有企业经营导向的重要作用。绩效可以评价当前战略是否适合企业发展,以及发现战略实施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是为股东创造利润、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基础。通过对复星医药跨国并购绩效的研究,得出的相关对策建议,一方面有助于提升医药生物企业跨国并购能力,实现跨国并购目标;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促进其他企业通过跨国并购,提高其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

王天昊[4](2020)在《复星医药并购Gland Pharma协同效应的财务评价》文中认为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规模的不断加大、医疗条件的逐渐改善以及人民对医疗水平要求的提高,我国医药企业逐渐走向改革的深水区。自2013年起,我国一些医药企业将海外资本扩张定作为企业发展战略,加快了海外并购的步伐,使医药企业海外并购的金额和数量快速提升。医药行业对充足的现金流和先进技术的依存度较高,所以有较高的行业壁垒。复星医药作为我国医药行业的龙头企业,2013年后秉持海外并购发展的战略,活跃于海外资本市场,形成了以制药工业为核心的全产业链的企业格局。本文以复星医药并购Gland Pharma为研究对象,在阐述复星医药和Gland Pharma企业概况的基础上,复盘复星医药并购Gland Pharma的动因和并购过程及方案,基于财务视角从经营协同、管理协同和财务协同三个维度进行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运用层次分析法并通过并购前后财务指标的纵向比较和与同行业的横向比较,对协同效应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以及经营协同、管理协同和财务协同三个维度的单维度协同效应分析,结合复星医药并购Gland Pharma的评价的结果和成因分析提出医药企业海外并购协同效应提升的策略。本文的研究可为医药企业海外并购协同效应的分析和评价提供借鉴,对于提升医药企业海外并购的成功率和财务绩效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际意义。

余治国[5](2019)在《近代税制演进过程中厘捐、子口税及其博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清代前期与中期继承了中国古代传统的财税体系,主要以田赋、盐税等为主,其他收入为辅的中央集权化之财政制度。至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形成了以关税、盐税、统税等工商税收为主的财税体制,初步建成了现代税收制度。近代财税的现代化变迁过程历经八、九十年,其中的过程复杂曲折而漫长。研究近代税制的过程,既具有学术价值又具有现实意义。在近代税制变迁过程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过渡税种分别是厘捐与子口税。本研究所做的工作,就是以多方博弈的视角,通过考察厘捐、子口税及其相互关系与影响,展现近代税制演进过程中的主要政治、经济与社会问题,对近代税收体系变迁做细致的考察,以探讨这一嬗变的过程及特征。具体而言,清代前期与中期继承了中国古代传统的财税体系,刚性强,较僵化,财政体系缺乏国债、现代银行等现代融资手段与工具,在实际运作中已隐藏着潜在的危机。近代在内部战乱与对外战争的财政冲击下,清政府被迫下放财权,来源于传统捐输的厘捐由此产生。作为工商税种,厘捐具有相当的弹性,弥补了传统财税体系弹性不足的缺点。而地方督抚在战时掌控了军政、人事及财政等各种权力,并着力推动厘捐征收的长期化与制度化,清王朝中央财权与地方财权之间此消彼长。洋务新政时期所创办的各种企业,逐渐脱离了奏销制度的约束,巩固了地方督抚对厘捐等财权的控制,地方财政呈现半独立的状态,清政府的中央财权受到严重的削弱。清廷宣布预备立宪后,承认了地方税权与地方税,并引入西方预算制度替代传统的奏销制度,暂时划分了国地两税。袁世凯政权最终于1914年初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明确了地方税制度。与此同时,厘捐的出现刺激了子口税制度的产生,子口税制度反过来又对厘捐征收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厘捐是近代地方财政的主要税源,子口税完全归中央所有,地方政府试图采取了各种办法以抵消子口税的影响,如土货三联单限制办法,以传统税种的落地税作为抵制进口子口税的主要厘捐。这些表现出近代税制变迁过程中的诸多特点。而清末民初铁路货捐的演变历程,则充分折射出这一时期中央与地方、中央各部门、中外之间在财政关系上多元博弈的特点。税收在本质上是社会财富的再分配,其运作基础是政治权力。概而言之,近代税制变迁是在条约制度的夹缝中获取生存的空间。税制需求存在着多方之间的利益博弈,如中外、央地、政商之间的利权、财权,因时因地,或存在着一致利益,或存在着冲突及妥协。税收制度的制定与实际执行的税收体系须考虑到各方利益之间的平衡,具有一定的妥协性。税制的有效变革依赖于稳定的政治环境与具有必要威权性之中央政府。以军事镇服与政治集权为支撑,南京国民政府推行裁厘加税政策,初步建立起现代化税制。但国民政府的现代税收制度未能避免变相厘捐的继续存在,尤其在县级仍延续着晚清以来无序而混乱的局面。总的来看,近代税制变迁的过程艰难而曲折,“变”与“不变”始终这一论题的焦点所在。多方势力之间的博弈则对这一焦点的实际结果起到决定性作用,而这又基于近代各种政治、经济与社会因素,从而使得近代税收体系的变迁过程具有若干鲜明的特点与性质。

乔雅[6](2019)在《基于剩余收益模型的光伏行业企业价值评估 ——以隆基股份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光伏行业在过去几年发展迅速,综合发电成本大幅下降,逐渐接近发电侧平价。未来,太阳能在全球能源结构占比中大幅提升已经成为国内外的共识。我国光伏企业在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中占据垄断地位,预计未来将充分享受光伏行业的发展红利。目前我国光伏行业中的领军企业均实现了资本市场上市,因此普通投资者未来有望享受光伏行业的发展红利。为了更好服务二级市场投资者对光伏企业的投资决策,需要对光伏企业进行价值评估。目前证券机构和二级市场投资者通常采用绝对估值法和相对估值法对企业进行估值。本论文以光伏行业代表企业隆基股份为案例,运用经营剩余收益模型为其估值方法,通过模型理论剖析以及应用步骤梳理,结合光伏行业的发展趋势分析,找到并预测各估值参数,最后通过经营剩余收益模型估算出隆基股份的股权价值。我认为经营剩余收益模型是一种比较合适隆基股份的企业价值评估方法。本文的研究为证券市场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提供参考,为企业管理层了解企业价值,调整经营计划提供依据,为光伏行业其它上市公司的估值提供参考和借鉴。

崔松涛[7](2019)在《青岛啤酒与燕京啤酒的财务绩效、财务政策和财务战略的对比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啤酒行业是几十年来发展较快的行业之一,近几年虽然世界啤酒市场逐步趋于饱和,中国啤酒行业一直保持着持续稳定的发展,逐步从成长期向成熟期过渡。在此过程中,啤酒的行业集中度和品牌集中度逐步提高,并购成为啤酒行业成长的重要手段,中国啤酒市场被国外控股的啤酒公司占据了大半江山。青岛啤酒和燕京啤酒作为国内啤酒市场的两大龙头,领跑中国啤酒市场,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本文从整个啤酒行业入手,切入两家公司的发展历程,针对两家公司的财务绩效、财务政策和财务战略进行对比分析,进而得出结论,提出政策建议。本文共分为九章。第一章,介绍研究主题和研究框架;第二章,阐述啤酒行业现状和特点,研究啤酒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第三章,阐述两家公司的发展历程、现状、面临的问题等等,分析比较两家公司的经营模式、未来发展战略、经营情况、资本市场表现;第四章,对两家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深入分析;第五章,对财务指标体系进行分析;第六章,分析对比两家公司的商业模式;第七章,对营运资本政策、负债政策、股利政策和投资政策进行有效的对比和分析;第八章,对两家公司的财务战略矩阵进行有效对比;第九章,综合全文的分析,得到最终的结论和建议。经过全文的分析,从P-C-V-R-G五个商业模式层面,青岛啤酒均强于燕京啤酒,财务绩效方面,青岛啤酒显着优于燕京啤酒。本文建议:负债政策方面,建议青岛啤酒综合考虑适度增加负债比例以获取收益或实现增长,建议燕京啤酒调整负债结构,提高无息负债占比;股利政策方面,建议除了考虑盈利情况和负债比例等因素外,综合衡量现金充裕程度和投资机会;营运资本管理方面,进一步加强“三控”,强化OPM战略;投资政策方面,建议关注投资带来的盈利能力的提升,提高资产和资本的盈利能力。公司战略方面,建议进一步提高盈利水平,降低成本;调整产品结构,提高高端化产品的占比;提升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进行品牌整合,优化品牌战略;优化产能管理,实施并购整合策略;进一步进军国际市场,提高国际市场品牌知名度;完善营销模式,优化营销渠道。

王倩雯[8](2019)在《双良节能可转债融资大面积回售的案例探究 ——基于发行动机和条款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92年的“深宝安转债”标志着可转债融资在中国的发展正式起航,经过多年的不断探索,可转债在我国资本市场中占有了一席之地。可转债包含债券和股票的特征,具有资本成本较低,筹资灵便等亮点,对投资者和金融家都有较大的吸引力。2017年新的再融资政策出台后,可转债发展态势迅猛,但是目前中国可转债市场的不足也不容忽视,相关法律规定仍存在着缺陷,由于可转债较为复杂,上市公司对于条款的设计和运用不合理,没能从实际出发,再加上盲目进行可转债融资的错误动机,许多发行方都会弄巧成拙,出现大量转股失败或者没有达到发行预期效果的情况。可转债在优势明显的同时其发行也有一定的难度,要想融资成功必须满足一系列“软”条件,通过文献整理及思考,这些条件具体包括:发行动机要正确,外部时机的选择要合适;要选择正确的发行对象并考虑如何应对投资者的从众行为;条款设计不仅要合理,而且在融资的过程中要通过条款的灵活运用来应对意外状况,及时消除不利影响,防止投资者随时要求回购;除此之外,为了维持企业的声誉还应尽快获得项目利润、增加投资者的信心。这些条件没有硬性规定,需要上市公司去自己把握权衡,这也就增加了可转债融资的难度。任何一个条件落实不到位可能就会导致融资不那么成功。“双良节能”于2010年5月发行了可转债,但是后来成为同期唯一的一个出现大面积回售从而融资失败的发行公司。因此本文从“双良转债”这一典型的可转债融资失败案例出发,首先,通过计算双良节能2008-2013年的经济增加值来定量分析“双良转债”融资失败对经营绩效产生的严重不利影响以引起注意,并凸显本文的研究意义。然后主要从动机和条款方面探讨大规模回售的具体原因。(1)对于发行动机,本文采用了销售百分比法来验证双良节能是否需要向外部筹资,从而证明其发行动机合理只是公司管理层对未来股价的发展趋势过于乐观,在股票价格居高时,发行了“双良转债”。(2)条款方面引入了“美丰转债”进行对比,发现“双良转债”存在以下问题:“双良转债”的利率较低,降低了其融资的成本,但是也降低了对购买方的吸引力;虽然较高的转换价格可以保护旧股东的权益,但是也降低了未来转股的可能性,并且通过期权估值发现“双良转债”处于折价发行的状态,使得公司处于被动的局面;向下修正条款几乎形同虚设,修正时间滞后以及修正不到位没能调动投资者转股的积极性,更是出现了回购和下修这两个条款同时触发的局面;回售条款的设置使得回售覆盖期过长,“双良转债”在发行后半年就暴露在回售的危机之下。结合“双良转债”这一案例的具体情况,文章最后对上市公司进行可转债融资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以供其学习经验教训:首先,上市公司应谨慎进行转债融资,端正其发行动机,正确认识可转债的优势与劣势;其次,选择合适的发行对象,有效地应对投资者的盲目从众行为;再者,要找到投融资者权益的平衡点,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合理设置可转债的条款并灵活运用;最后是从国家层面出发,建议进一步完善可转债的政策规定,定期组织专业的培训;以及将信息公开制度标准化,加强对可转债市场监管。

章道云,先茂阳,陈颜[9](2018)在《企业资本成本转换探讨》文中研究说明企业短期筹资可以计算资本成本。国际惯例考核的资本成本是年度资本成本,亦称标准资本成本,非标准资本成本(如月份、季度、多年等)可以转换为标准资本成本。转换的关键是科学的复利率转换。

章道云,罗文婷,蒋瑶[10](2018)在《利率转换计算方法及应用探讨》文中认为现代财务管理学强调资本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这二者都是建立在复利基础之上。财务管理中的筹资、投资决策理论应用,需要将我国现实的单利率转换为复利率。复利率的推行让我们认识到,在经营过程中货币会随着时间的延伸增加其时间价值。除此之外,复利率有利于增强人们的金融意识。所以,参与国际金融市场、应用现代财务决策理论,必须将我国现实的单利率转换为复利率。

二、证明“长期借款税前资本成本=借款年复利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证明“长期借款税前资本成本=借款年复利率”(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实物期权的太比雅公司股权价值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企业股权价值相关概念及理论
        2.1.1 股权价值
        2.1.2 股权价值评估
        2.1.3 股权价值评估方法
    2.2 实物期权相关概念及理论
        2.2.1 实物期权的概念
        2.2.2 实物期权的特征及类型
        2.2.3 实物期权的基本思想及应用条件
        2.2.4 实物期权的价值评估模型
第三章 太比雅公司经营状况和股权特征分析
    3.1 太比雅公司经营现状及其在资本市场的表现
        3.1.1 太比雅公司概况
        3.1.2 公司经营环境分析
        3.1.3 太比雅公司托宾Q系数表现
    3.2 太比雅公司股权特征分析
        3.2.1 股权演变及股权结构
        3.2.2 股权结构对公司股权价值的影响
    3.3 太比雅公司股权价值影响因素分析
        3.3.1 财务绩效分析
        3.3.2 价值创造能力与成长性分析
    3.4 实物期权评估太比雅股权价值的必要性
第四章 基于实物期权的太比雅股权价值评估模型构建及应用
    4.1 基于实物期权的太比雅评估的合理性
        4.1.1 基于实物期权的理论合理性
        4.1.2 基于实物期权的实践合理性
    4.2 基于实物期权的太比雅评估模型选择
        4.2.1 估值模型对比分析
        4.2.2 估值模型的选择
    4.3 基于实物期权的太比雅评估模型构建
        4.3.1 识别企业的实物期权
        4.3.2 设定评估模型的参数
        4.3.3 股权价值的计算评估
    4.4 基于实物期权的太比雅股权价值评估
        4.4.1 标的资产的价格
        4.4.2 执行价格
        4.4.3 期权期限
        4.4.4 无风险利率
        4.4.5 波动率
        4.4.6 股权价值评估结果
第五章 基于实物期权的太比雅股权价值评估结果的有效性分析
    5.1 实物期权评估结果与市场法评估结果的对比分析
        5.1.1 市场法评估股权价值的步骤
        5.1.2 太比雅股权价值的计算
        5.1.3 评估结果对比
    5.2 实物期权评估结果与市价的对比分析
    5.3 实物期权评估结果与购买价格的对比分析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2)医药企业跨国并购的财务风险及防范研究 ——以复星医药并购Gland Pharma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文献综述
        1.3.1.1 跨国并购动因的研究
        1.3.1.2 跨国并购财务风险的研究
        1.3.1.3 跨国并购财务风险的防范
        1.3.2 国内文献综述
        1.3.2.1 跨国并购动因的研究
        1.3.2.2 跨国并购财务风险的研究
        1.3.2.3 跨国并购财务风险的防范
        1.3.3 文献评述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图
2 相关理论概述
    2.1 跨国并购概念
    2.2 跨国并购财务风险类型
        2.2.1 定价风险
        2.2.2 融资风险
        2.2.3 支付风险
        2.2.4 整合阶段的风险
    2.3 跨国并购财务风险分析方法
        2.3.1 定性分析法
        2.3.2 定量分析法
    2.4 跨国并购财务风险防范理论
        2.4.1 协同效应理论
        2.4.2 动态风险控制理论
        2.4.3 风险基础财务管理理论
3 复星医药并购Gland Pharma案例分析
    3.1 案例介绍
        3.1.1 并购双方公司介绍
        3.1.2 并购过程
    3.2 复星医药并购Gland Pharma的SWOT分析
        3.2.1 复星医药并购Gland Pharma的优势
        3.2.2 复星医药并购Gland Pharma的劣势
        3.2.3 复星医药并购Gland Pharma的机会
        3.2.4 复星医药并购Gland Pharma的威胁
    3.3 复星医药并购Gland Pharma的动因
        3.3.1 能够快速切入全球主流市场
        3.3.2 潜在协同效应明显
        3.3.3 有利于资源技术互补
4 复星医药并购Gland Pharma财务风险分析
    4.1 定价风险
        4.1.1 价值评估风险
        4.1.2 海外并购工作复杂
    4.2 融资风险
        4.2.1 偿债风险
        4.2.2 财务费用支出大
    4.3 支付风险
        4.3.1 汇率风险
        4.3.2 现金支付风险
    4.4 整合阶段的风险
        4.4.1 财务体系差异风险
        4.4.2 盈利风险
        4.4.3 成长风险
5. 复星医药并购Gland Pharma财务风险综合评价
    5.1 复星医药并购Gland Pharma财务风险评价指标的构建
        5.1.1 风险评价指标的构建原则
        5.1.2 建立财务风险模糊评价因素集
    5.2 复星医药并购Gland Pharma的Fuzzy-AHP模型建立
        5.2.1 并购财务风险模糊评价集的构建
        5.2.2 基于AHP法得出各风险因素权重
        5.2.3 确定指标隶属度
        5.2.4 财务风险综合评价
    5.3 复星医药并购Gland Pharma财务风险评价结果及分析
6 复星医药并购Gland Pharma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6.1 定价风险的防范措施
        6.1.1 运用合理的价值评估方法
        6.1.2 借助中介机构的协助
    6.2 融资风险的防范措施
        6.2.1 强化融资风险管理
        6.2.2 科学选择融资方式
    6.3 支付风险的防范措施
        6.3.1 采取灵活应对汇率风险的措施
        6.3.2 选择适当的支付方式
    6.4 整合阶段的风险防范措施
        6.4.1 加快财务机构和制度的一体化进程
        6.4.2 优化人力资源管理
        6.4.3 加大新产品研发投入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3)复星医药跨国并购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基础
    2.0 跨国并购概念界定
    2.1 跨国并购相关理论基础
        2.1.1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2.1.2 协同效应理论
        2.1.3 市场势力理论
        2.1.4 委托——代理理论
        2.1.5 规模经济理论
        2.1.6 快速发展理论
3 复星医药并购发展概况与并购动因
    3.1 复星医药并购发展历程
        3.1.1 起步探索阶段
        3.1.2 加速发展阶段
        3.1.3 全球多元化经营阶段
    3.2 复星医药跨国并购的动因
        3.2.1 获得核心优势技术
        3.2.2 完善自身产业布局
        3.2.3 拓展优势品牌与市场
4 复星医药跨国并购的绩效分析
    4.1 基于财务指标法的绩效分析
        4.1.1 比较对象与财务指标的选取
        4.1.2 盈利能力
        4.1.3 营运能力
        4.1.4 偿债能力
        4.1.5 成长能力
    4.2 基于经济增加值法的绩效分析
        4.2.1 EVA值的计算与分析
        4.2.2 EVA增长率的计算与分析
        4.2.3 EVA回报率的计算与分析
    4.3 基于跨国并购动因的绩效分析
        4.3.1 提高技术研发能力
        4.3.2 增加核心产品营收
        4.3.3 扩大国际市场份额
5 复星医药跨国并购的建议
    5.1 国家政策层面
        5.1.1 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与政策
        5.1.2 加快建立和发展中介服务体系
        5.1.3 积极参加国际区域贸易协定建设
    5.2 企业实践层面
        5.2.1 慎重评估并购目标风险
        5.2.2 丰富并购融资与支付方式
        5.2.3 提高企业内部治理水平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复星医药并购Gland Pharma协同效应的财务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第2章 复星医药并购Gland Pharma动因及并购过程
    2.1 并购双方企业概况
        2.1.1 复星医药概况
        2.1.2 Gland Pharma概况
    2.2 复星医药并购Gland Pharma动因
        2.2.1 强化复星医药的医药属性
        2.2.2 扩大海内外医药市场
        2.2.3 吸收国外先进的制药技术
    2.3 复星医药并购Gland Pharma过程
        2.3.1 复星医药并购Gland Pharma流程
        2.3.2 复星医药并购Gland Pharma方案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复星医药并购Gland Pharma协同效应影响因素及评价指标
    3.1 协同效应影响因素分析
        3.1.1 经营协同效应影响因素分析
        3.1.2 管理协同效应影响因素分析
        3.1.3 财务协同效应影响因素分析
    3.2 协同效应财务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3.2.1 财务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3.2.2 财务评价指标筛选原则
        3.2.3 财务评价指标筛选验证方法
        3.2.4 财务评价指标选取
        3.2.5 财务评价指标验证和确认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复星医药并购Gland Pharma协同效应财务评价及分析
    4.1 协同效应财务评价过程
        4.1.1 确定指标权重
        4.1.2 指标归一化处理
        4.1.3 协同效应综合得分计算
        4.1.4 协同效应综合分析
    4.2 单一维度协同分析
        4.2.1 经营协同分析
        4.2.2 管理协同分析
        4.2.3 财务协同分析
    4.3 评价结果及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复星医药并购Gland Pharma的海外并购协同策略
    5.1 提升经营协同策略
        5.1.1 市场共享实现经营协同
        5.1.2 技术共享强化经营协同
    5.2 提升管理协同策略
        5.2.1 战略融合提升管理协同
        5.2.2 软文化融合促进管理协同
    5.3 提升财务协同策略
        5.3.1 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财务协同
        5.3.2 财务整合提升财务协同
        5.3.3 扩宽融资渠道加速财务协同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近代税制演进过程中厘捐、子口税及其博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二)已有研究的成果与不足
    三、研究目标及意义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创新之处及文章结构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三)文章结构
        (四)制度与体系
第一章 厘捐的产生
    第一节 清代前中期的财税制度与特点
        一、财税制度与法外之法
        二、财税体系的刚性化回归
        三、财政制度内含的潜在危机
    第二节 晚清的内外财政冲击与厘捐的肇始
        一、内外冲击对财税体系的动摇
        二、厘捐之缘起
        三、民间自愿捐输的近代变异:厘捐
    第三节 地方财权的兴起过程
        一、战时中央财政集权化制度的削弱
        二、洋务新政对地方督抚厘捐控制权的巩固
    小结
第二章 清末民初央地税权之争及地方税的初步成型
    第一节 清廷清理财政得失及地方税的孕育
        一、中央集权化的财政清理
        二、财政分权背景下的地方厘捐
    第二节 预备立宪与央地税权分配的角逐
        一、各省对地方税权的意见
        二、混乱的税捐及税收支配权的多方竞力
        三、央地税权分配的各方争论与清廷的尝试
    第三节 北洋时期的央地税权胶葛
        一、袁世凯政府的税权分配方案
        二、赣宁之役后袁世凯政权的财税中央集权化
        三、地方税体系的初步形成及其特征
    小结
第三章 厘捐盛行背景下子口税制度的形成与演进
    第一节 子口税制度的设立
        一、厘捐兴盛对开办子口税的刺激
        二、子口税制度的初步建立及效果
        三、复进口税制度对地方税权的侵蚀
        四、修约谈判与子口税制度的调整
    第二节 子口税制度引起的央地纠纷
        一、海关的划一管理与子口税的中央控制
        二、地方争夺子口税控制权的失败
    小结
第四章 子口税与厘捐之间的此消彼长
    第一节 三联单制度与厘捐
        一、土货出口三联单制度的不统一
        二、三联单制度之修订及其结果
        三、对三联单制度的整顿及挫败
    第二节 产地税对三联单制度的抵制
        一、土货出口产地税的举办
        二、行商包税形式的产地税
        三、假名落地税的产地税
    第三节 土货三联单限制办法对厘捐的保护
        一、镇江关土货名目限制办法的形成
        二、镇江关《土货限制章程》的局部推广
        三、区域性零星土货的名目限制办法
    第四节 华洋合伙对厘捐与子口税的双重规避:以新泰兴案为例
        一、华洋合伙与新泰兴羊毛贸易网的建立
        二、新泰兴羊毛联单案的起因
        三、新泰兴羊毛联单案的结局
    第五节 满足地方财政之需的区域性厘捐
        一、广东台炮经费引发的中外交涉
        二、吉林省七四厘捐与九厘捐的征收与改办
        三、江西省九九商捐的征收
    小结
第五章 落地税的演变及其与子口税的冲突
    第一节 近代之前传统落地税的构成与特点
        一、州县落地税
        二、税关落地税
        三、边疆落地税
    第二节 清代后期落地税的延续与变动
        一、传统落地税的存续
        二、落地税与厘捐的合流
        三、工业产品的落地税
    第三节 洋货落地税的形成与普遍化
        一、洋货落地税的产生
        二、中外续订商约的影响
        三、清末洋货落地税的中外交涉
    第四节 落地税的分化与裁撤
        一、落地税在北洋时期的变化
        二、北洋时期洋货落地税的中外交涉
        三、落地税之消亡及余波
    小结
第六章 多方之间的财权博弈:以津浦货捐为个案
    第一节 铁路货捐的兴办与多方角力
        一、铁路货捐的起始及中外交涉
        二、铁路路权与货捐税权之内在矛盾
    第二节 财政部直管津浦货捐的制度确立之曲折过程
        一、苏皖直鲁四省津浦货捐局的设而复废
        二、财政部直管津浦货捐制度的最终确立
    第三节 津浦线厘捐征收的外国干涉
        一、津浦货捐的外交纠葛
        二、津浦铁路沿线厘捐征收之中外纷争
    第四节 地方军阀对中央津浦货捐控制权的消解
        一、地方军阀对津浦货捐的截留
        二、中央津浦货捐控制权的消解
    小结
第七章 厘捐与子口税的裁撤
    第一节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裁厘加税的过程
        一、南京国民政府初期裁厘加税的延滞
        二、中原大战后裁厘加税政策的推行
        三、裁厘加税政策的成效
    第二节 现代税制的初见雏形
        一、南京国民政府的税制变革
        二、国地税的划分及地方税的现代化进展
        三、变相厘捐的长期存在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基于剩余收益模型的光伏行业企业价值评估 ——以隆基股份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企业价值评估方法
        1.2.2 剩余收益模型及其应用
        1.2.3 文献总结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2 经营剩余收益模型的适用性分析及应用步骤
    2.1 光伏行业及隆基股份特点
    2.2 剩余收益模型的适用性分析
        2.2.1 常用估值模型的比较
        2.2.2 经营剩余收益模型的基本形式
    2.3 应用经营剩余收益模型估值的步骤
        2.3.1 经营剩余收益模型的二阶段形式
        2.3.2 分解经营剩余收益确定估值参数
        2.3.3 经营剩余收益模型的应用步骤
3 隆基股份财务报表调整及公司分析
    3.1 经营剩余收益模型应用前提检验
    3.2 隆基股份财务报表调整
        3.2.1 调整隆基股份的资产负债表
        3.2.2 调整隆基股份的利润表
    3.3 光伏行业及隆基股份发展趋势分析
        3.3.1 光伏行业分析
        3.3.2 国内市场环境分析
        3.3.3 隆基股份业务分析
4 隆基股份估值参数分析与预测
    4.1 高速增长期n的预测
    4.2 销售收入S的预测
    4.3 税后经营利润率PM的预测
    4.4 净经营资产周转率ATO的预测
    4.5 计算经营资本成本K
    4.6 永续增长率g的预测
5 隆基股份股权价值计算及敏感性分析
    5.1 隆基股份经营剩余收益
    5.2 隆基股份股权价值计算
        5.2.1 经营剩余收益模型估值结果
        5.2.2 对估值结果的评价和分析
    5.3 敏感性分析
        5.3.1 单因素敏感性分析
        5.3.2 多因素敏感性分析
6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7)青岛啤酒与燕京啤酒的财务绩效、财务政策和财务战略的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概述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主题和意义
        一、研究主题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分析框架
        一、研究思路
        二、分析框架
第二章 啤酒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
    第一节 啤酒行业概况
        一、啤酒简介
        二、啤酒的分类
        三、啤酒的发展历史
    第二节 啤酒行业发展现状
        一、国际啤酒市场发展情况
        二、中国啤酒市场发展情况
        三、中国啤酒市场的行业集中度和市场竞争情况
    第三节 啤酒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和行业增长预测
        一、啤酒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二、啤酒行业增长预测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青岛啤酒及燕京啤酒公司概况
    第一节 青岛啤酒概况
        一、公司简介
        二、主要发展历程
        三、股权结构情况
        四、发展战略、经营对策和存在的问题
        五、资本市场表现分析
    第二节 燕京啤酒概况
        一、公司简介
        二、主要发展历程
        三、股权结构情况
        四、发展战略、经营对策和存在的问题
        五、资本市场表现分析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青岛啤酒及燕京啤酒财务报表的三维分析
    第一节 资产负债表的三维分析
        一、趋势分析
        二、结构分析
    第二节 利润表的三维分析
        一、趋势分析
        二、结构分析
    第三节 现金流量表的三维分析
        一、趋势分析
        二、结构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一、资产负债表三维分析主要结论
        二、利润表三维分析主要结论
        三、现金流量表三维分析主要结论
第五章 青岛啤酒及燕京啤酒财务指标体系分析
    第一节 盈利能力分析
        一、销售盈利能力
        二、资产及资本盈利能力
    第二节 资产使用效率分析
        一、总资产使用效率
        二、流动资产使用效率
        三、非流动资产使用效率
    第三节 资产流动性分析
        一、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二、营运资本管理能力分析
    第四节 负债管理能力分析
        一、负债程度分析
        二、付息还本能力分析
    第五节 现金创造能力分析
        一、销售、资产、资本的现金创造能力分析
        二、利润的现金含量
        三、获现率与调整获现率
    第六节 本章小结
        一、盈利能力分析主要结论
        二、资产使用效率分析主要结论
        三、资产流动性分析主要结论
        四、负债管理能力分析主要结论
        五、现金创造能力分析主要结论
第六章 青岛啤酒及燕京啤酒商业模式的财务评价
    第一节 盈利模式分析
        一、EBIT利润率
        二、投入资本周转次数
        三、权益乘数
        四、利息支付程度
        五、税负效应
        六、ROE影响较大的因素
    第二节 创现模式分析
        一、获现率总体分析
        二、WCR及其分解对获现率的影响分析
    第三节 风控模式分析
        一、经营杠杆分析
        二、财务杠杆分析
        三、总杠杆分析
    第四节 成长模式分析
        一、自我可持续增长率总体分析
        二、自我可持续增长率影响因素分析
    第五节 创值模式分析
        一、WACC的计算
        二、比较分析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青岛啤酒及燕京啤酒财务政策分析与评价
    第一节 负债政策分析与评价
    第二节 股利政策分析与评价
    第三节 营运资本管理政策分析与评价
    第四节 投资政策分析与评价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青岛啤酒及燕京啤酒财务战略矩阵分析
    第一节 财务战略矩阵计算
        一、财务战略矩阵指标
        二、财务战略矩阵计算
    第二节 财务战略矩阵分析
第九章 主要结论和管理建议
    第一节 主要结论
        一、财务绩效方面
        二、财务政策方面
        三、公司战略方面
    第二节 主要管理建议
        一、财务政策的建议
        二、公司战略建议
        三、公司经营建议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8)双良节能可转债融资大面积回售的案例探究 ——基于发行动机和条款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目标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图
        1.4.2 研究方法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5.1 可能的创新
        1.5.2 可能的不足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发行动机的文献综述
        2.1.1 国外对发行动机的研究
        2.1.2 国内对发行动机的研究
    2.2 条款设计的文献综述
    2.3 文献评述
第3章 可转债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
    3.1 可转债概述
        3.1.1 可转债的特性
        3.1.2 相关法律的条款规定及发行条件
    3.2 可转债与其他融资方式的对比
        3.2.1 融资方式的种类
        3.2.2 内部融资概述
        3.2.3 外部融资方式的比较
    3.3 可转债发行动机的理论
        3.3.1 资本结构理论
        3.3.2 委托代理理论
        3.3.3 优序融资理论
    3.4 投资者行为理论
        3.4.1 分离定理
        3.4.2 投资组合理论
        3.4.3 羊群效应理论
    3.5 分析框架
        3.5.1 具有合理的发行动机
        3.5.2 选择适当的发行对象
        3.5.3 合理设计并运用可转债条款
第4章 “双良转债”案例背景
    4.1 双良节能基本情况
        4.1.1 公司简介
        4.1.2 行业发展前景及发行前财务状况
        4.1.3 募集资金拟投资项目介绍
    4.2 “双良转债”的发行条款及过程回顾
        4.2.1 基本条款
        4.2.2 “双良转债”的投资群体及配售结果
        4.2.3 失败过程回顾
    4.3 大面积回售对长期财务绩效的影响
        4.3.1 选用经济增加值衡量业绩的理论依据
        4.3.2 双良节能的经济增加值计算
        4.3.3 基于EVA的变化分析财务绩效
第5章 基于发行动机与条款的案例分析
    5.1 “双良转债”的发行动机分析
        5.1.1 是否需要外部融资
        5.1.2 融资金额分析
        5.1.3 外部融资方式的选择
        5.1.4 “双良转债”的发行时机
    5.2 “双良转债”的条款分析
        5.2.1 票面利率分析
        5.2.2 初始转股定价分析
        5.2.3 转股价格向下修正条款分析
        5.2.4 回售条款分析
    5.3 本章小结
        5.3.1 发行动机小结
        5.3.2 条款分析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可转债融资的建议
        6.2.1 选择合适的发行对象,有效应对从众行为
        6.2.2 端正发行动机、正确认识可转债
        6.2.3 合理设置可转债条款并灵活运用
        6.2.4 完善政策规定,定期组织专业培训
        6.2.5 标准化信息公开制度,加强可转债市场监管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企业资本成本转换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现行教材中资本成本换算问题
二、各种资本成本的直接计算公式
三、资本成本直接计算公式在例题中的应用
四、结论

(10)利率转换计算方法及应用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利息的本质
二、单利率与复利率转换
三、复利率下计息期变动的利率转换
四、应用举例
    1、决策方法一:现值决策法
    2、决策方法二:终值决策法
    3、决策方法三:资本成本决策法
    4、决策方法四:利率决策法

四、证明“长期借款税前资本成本=借款年复利率”(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实物期权的太比雅公司股权价值评估研究[D]. 尹晓彤. 西安石油大学, 2020(09)
  • [2]医药企业跨国并购的财务风险及防范研究 ——以复星医药并购Gland Pharma为例[D]. 李娜.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3]复星医药跨国并购绩效研究[D]. 赵昱博.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20(12)
  • [4]复星医药并购Gland Pharma协同效应的财务评价[D]. 王天昊.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0(02)
  • [5]近代税制演进过程中厘捐、子口税及其博弈[D]. 余治国. 安徽师范大学, 2019(06)
  • [6]基于剩余收益模型的光伏行业企业价值评估 ——以隆基股份为例[D]. 乔雅. 浙江大学, 2019(01)
  • [7]青岛啤酒与燕京啤酒的财务绩效、财务政策和财务战略的对比分析[D]. 崔松涛. 厦门大学, 2019(08)
  • [8]双良节能可转债融资大面积回售的案例探究 ——基于发行动机和条款分析[D]. 王倩雯.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9]企业资本成本转换探讨[J]. 章道云,先茂阳,陈颜. 当代经济, 2018(12)
  • [10]利率转换计算方法及应用探讨[J]. 章道云,罗文婷,蒋瑶. 当代经济, 2018(07)

标签:;  ;  ;  ;  ;  

证明“税前资本长期借款成本=借款复合年利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