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诗坛的仰慕风格及其评价——以诗人“贾道歌”为例

晚唐诗坛的仰慕风格及其评价——以诗人“贾道歌”为例

一、唐末诗坛的追慕之风及其评价——以“贾岛格”诗人为例(论文文献综述)

杨威威[1](2016)在《贾岛完美主义研究》文中指出“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相信这两句诗对于稍微有点古典文学常识的人来说都不陌生。由此诗演化而来的“推敲”典故,到今天仍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研究者之所以选择贾岛作为硕士论文研究对象,主要也是源自于童年时对这个故事的深深记忆和诸多疑惑。研究的过程就是一个释疑的过程,所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就成了文章的论证思路。贾岛是中晚唐苦吟诗人的杰出代表。尤其在为文炼字方面,他绝对是一个追求极致的完美主义者,近乎有一种强迫倾向。“我们看到芦苇摇头才知道那儿有风经过;但风本身毕竟比芦苇更重要”。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风”吹得贾岛如此不辞辛苦地“摇头”呢?贾岛如此追求完美的原因是什么?问题的答案应该就是“完美主义”了。贾岛在创作及其它方面的完美追求,大多来源于这种人格倾向。那么,究竟什么是完美主义呢?贾岛的完美主义指的又是什么?这是本文首先要解释的“是什么”问题。“第一章完美主义概念简析和完美主义者群像描摹”简单剖析了完美主义的概念,并描摹了艺术和现实中的一些完美主义者,以便后文论证贾岛的完美主义时进行有效比对。“第二章贾岛诗歌创作的完美主义风格”则是从诗歌创作的态度和方法(苦吟)、诗歌创作的主要形式以及诗歌创作的主要内容三个方面论述贾岛存在完美主义并得出初步结论:贾岛是一个有着完美主义人格特质的诗人。第二部分的“为什么”问题放在“贾岛完美主义诗风的成因”一章中来阐述。主要分析促进贾岛形成完美主义人格的因素。文章首先对贾岛的生平及交游做了简单的梳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分别论述了“释家文化”和“儒家文化”对塑造贾岛完美主义人格的影响。以贾岛的苦吟为代表的完美主义人格对文学的渗透究竟“怎么样”?文章主要从完美主义视角考察了后世的贾岛接受现象,并对建立在以贾岛完美主义人格接受为基础上的文学接受现象做了分析和评价。文中论证的理论大多来自心理学领域,而采用心理学理论论证的一个不足便是存在“不确定性”。此外,运用完美主义理论进行古代文学研究的硕、博论文和论着几乎没有。所以,在几无同类参照资料的情况下,研究进行得相当艰难,几欲放弃。但是,我们总不能因害怕失败就不敢尝试。鉴于学力和阅历的不足,笔者运用完美主义理论考察贾岛其人其诗,其中定有许多不当之处——或者说,研究的象征意义可能会大于实质意义。所以,在认真探求的情况下传达一种思索和开拓的精神,是本文最重要的目的。

宝怀隽[2](2015)在《贾岛诗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贾岛(779-843),字浪仙,生于唐代宗大历十四年,一生历经代宗、德宗、顺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八朝,正是唐朝在安史之乱后走向衰落的时期。贾岛早年出家,后由韩愈所劝还俗应试,却屡屡失败,终生不第。贾岛作为中唐时期的着名诗人,以其个性鲜明的五言律诗的创作闻名于中晚唐的诗坛,对后代诗人的创作也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历来的诗歌研究中,对贾岛的重视和研究程度都不够,主要的看法是其诗歌内容贫弱、境界窄小,多写僻涩琐细的意象。进入二十世纪以后,学界对贾岛的研究渐多,开始正视这位诗人的创作特性以及对诗坛的贡献及影响,但仍不够全面。二十一世纪以来,贾岛研究渐成热点,研究者从各个角度研究贾岛的生平经历、思想内涵、诗歌的艺术特色等等,使得贾岛其人其诗的面貌逐渐完整,但是还有很多可以探讨的问题,贾岛研究仍有可探索的空间。本文尝试对贾岛的作品进行全面的考察,从各角度深入地研究其作品的内容、艺术特色和艺术风格,充分认识诗人的思想、艺术成就及对后代的影响。贾岛终生不第、生活穷困潦倒,因此作品中多有哀怨愁苦的情绪,诗歌格局确为不大。这种特色既有个人原因,也与唐代复杂的时代背景有关。他的思想中既有因早年出家而习得的佛家思想,也有儒家经学济世的影响,所以作品在悲叹个人苦痛的同时,仍有胸怀天下的济世之音。而在诗歌艺术上,贾岛深受前代和同时代诗人的影响,自成具有独特个性的诗歌特色,在五律方面独成一家,其他诗歌体式也别具特色。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梳理贾岛的生平经历以及所处时代的情况,为全面了解诗人提供考察的背景。第二章归纳贾岛诗歌的内容,在反映社会现实、个人穷困的生活、与友人的友情、个人复杂的心路历程四个方面加以说明。第三章讨论贾岛诗歌的艺术风格,分为奇僻、清新、平淡三个方面加以论述。第四章在情景交融、音律、对仗等三个方面研究贾岛律诗的艺术特色。第五章分别讨论贾岛五古和绝句的艺术特色。第六章分析佛教对贾岛诗歌的影响。

刚惠姣[3](2014)在《李频诗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李频,晚唐睦州诗人,其政治功绩受到时人和后世称颂,卒后立庙建安梨(黎)山。而对于其诗集《黎岳集》,学界关注较少。梳理李频生平经历,可以更加准确把握李频不同阶段的思想心态对诗歌创作的影响。各地游历,丰富了其羁旅写景诗内容;常年科考,多次落第,仕进和隐逸思想矛盾深刻反映在其作品中;晚唐社会衰落,文人产生避祸心理,而李频的时事政治诗中鲜明地体现了他为官为民的政治理想,这是他区别于很多晚唐文人的一点。考察李频交游情况,可知其一生交游广泛,因而送别酬赠诗数量最多,情感真挚动人。作为晚唐诗人,李频推崇姚贾诗派。受社会风尚和个人坎坷经历的影响,李频诗歌中也表现出“苦吟”倾向,但其诗歌并没有贾岛的雕琢之气,语言整体上追求浅切通俗。同时,李频羁旅写景诗中展示了多地风光,尤其是对南方各地自然景色的大量描绘,形成了清丽幽远的诗歌风貌。此外,李频综合运用叠字、锤炼动词和形容词、变化尾联句式的手法,丰富了诗歌语言艺术经验。李频诗歌符合晚唐五代审美潮流,并且其能够在为官期间效仿姚合,提拔后进,发挥个人影响力,得到同时代诗人的推崇,因而获得较高评价。而宋代开始,各朝对晚唐诗坛的看法不一,从而影响到对李频诗歌的评价,褒贬各异。所以,晚唐至清代对李频诗歌的评价、选录情况较为复杂。

杨雪[4](2009)在《欧阳修诗词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就欧阳修诗与词的题材、表现手法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风格之异同进行全面分析,试图阐释为何同一作家所撰诗与词之间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全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从欧氏诗词的题材入手,分析其诗词题材的类型和异同。欧诗的写作范围以日常生活为主,咏物、送别和风土人情等是其采用最多的主题,并且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对于同类主题的表现,欧氏在诗词中却各有侧重,透露出作者对于诗词的不同认识。第二章从表现手法入手,通过对比欧氏诗词中最常用的联章体、铺陈、比兴等艺术表现手法,归纳出诗词表现中各自的重点所在。由于作者在诗词中常用的表现手法各有侧重,导致欧诗倾向于散文化,欧词则偏于诗歌化。第三章通过分析欧氏诗词中相同主题和表现手法的不同的侧重点以及结合方式,归纳出欧氏诗词的几种主要的风格类型,并进而从社会环境、文学传统等方面阐释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北宋时期,诗歌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和转折,词也在此期间逐渐转型,走向成熟和定型。欧阳修是北宋第一个诗词兼擅的大家,考察其诗词创作的异同,有助于深入认识这一阶段诗词互动的过程及其影响,从而更全面地把握北宋诗词的发展历程。

周蓉[5](2005)在《唐末诗人的隐逸风尚与淡泊情思》文中提出唐末黑暗的现实使一大批诗人怀着理想破灭的隐痛从社会生活中退缩出来,遁隐山林,在优游山水中不断进行心理调节,并在诗歌中广泛地表现出淡泊情思。唐末隐逸诗人在对自身出处趋向淡泊的同时,对国计民生也显得淡漠,有时甚至近乎麻木。诗人如此大规模地远离政治斗争流向以及参政热情的低落,是唐朝此前任何时期都不曾出现的,体现出晚唐时期儒家思想逐渐失去维系人心的力量,文人士大夫阶层淡化甚至放弃社会责任,对唐王朝向心力明显减弱的时代特征。

周蓉[6](2004)在《唐末诗坛的追慕之风及其评价——以“贾岛格”诗人为例》文中指出唐末诗坛追慕之风盛行,多数诗人都是前一时期某家诗风的追随者,他们大抵可被归为学白居易的通俗浅易、学贾岛的清奇僻苦、学李商隐的艳典丽三个大的群体。通过对"贾岛格"诗人及其创作这一个案的分析,可以看出唐末诗人对前人的诗作因袭多,创新少;重形式的模仿,轻精神内蕴的传承,因而没有大的创获,只是在艺术细节上有所发展。追慕之风盛行是导致唐末诗坛既没有出现开宗立派的大家,也没有形成领导潮流的诗派,整体创作呈现衰退之势的重要原因。

二、唐末诗坛的追慕之风及其评价——以“贾岛格”诗人为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唐末诗坛的追慕之风及其评价——以“贾岛格”诗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贾岛完美主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从《推敲》到完美主义
    二、论证思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第一章 完美主义概念简析和完美主义者群像描摹
    第一节 完美主义概念简析
    第二节 完美主义者群像描摹——那些艺术与现实之中的完美主义者
        一、完美主义者谢尔顿
        二、完美主义者弗朗霍费
        三、完美主义者卡夫卡
第二章 贾岛诗歌创作的完美主义风格
    第一节“苦吟”的完美主义特征
        一、“苦吟”概念梳理
        二、贾岛“苦吟”的完美主义特征
    第二节 贾岛诗歌形式上的完美主义特征
        一、贾岛诗作的主要体式
        二、五言律诗与完美主义
        三、“变格”与完美主义
    第三节 贾岛诗歌内容中的完美主义特征
        一、对自己认定的完美的肯定和追求
        二、对不完美的排斥和回避
        三、内容“入僻”与完美主义
第三章 贾岛完美主义诗风的成因
    第一节 贾岛生平简述
        一、童年不顺 出家为僧
        二、俗念初动 相逐升堂
        三、十年磨剑 壮志高扬
        四、日日攻诗 年年蹭蹬
        五、贬官蜀地 埋骨他乡
    第二节 释家文化对贾岛完美主义的影响
        一、僧衣与苦吟
        二、禅功与完美主义
    第三节 儒家文化对贾岛完美主义的影响
        一、贾岛的完美主义与儒家社会人格目标和社会理想的关系
        二、韩愈的督导作用
        三、自卑心态下的完美主义补救
第四章 贾岛接受研究——以完美主义视角展开的审视
    第一节 后人对贾岛完美主义的不同评价
    第二节 后人对贾岛完美主义逃避倾向的接受
    第三节 怎样看待贾岛的完美主义——千江有水千江月
参考文献
    (一)主要引用及参考着作
    (二)参考论文(期刊、报纸论文及学位论文)
    (三)译着(文)及外文参考文献
附录:论文参考图片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2)贾岛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贾岛诗歌研究现状
    二、 选题意义
第一章 贾岛的生平经历
    第一节 半世为僧,还俗应举
    第二节 屡试不第,晚年责授
    第三节 出身寒门,生逢乱世
    第四节 生计岨峿,贫困度日
第二章 贾岛诗歌的内容
    第一节 重大社会问题的客观反映
    第二节 贫病困窘的生活写照
    第三节 忧喜同心的真挚友情
    第四节 复杂彷徨的心事情怀
第三章 贾岛诗歌的艺术风格
    第一节 “精奇见浪仙”,“诗僻降今古”之奇僻
    第二节 “五字诗成卷,清新韵具偕”之清新
    第三节 “奸穷怪变得,往往造平淡”之平淡
第四章 贾岛律诗的艺术特色
    第一节 伶俐净洁的融情寓景之法
    第二节 奇恣险僻的格律变化
    第三节 刻意多变的对仗句式
第五章 贾岛五古和绝句的艺术特色
    第一节 古风古调又具乐府特征的五古
    第二节 题材多样、辞浅情深的绝句
第六章 贾岛诗歌与佛教
    第一节 佛家事物、掌故、义理的大量使用
    第二节 禅定寂照之下的静、空诗境
    第三节 不肯一笔犹乎前人的苦吟之功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李频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李频生平经历略考
    1.1 李频生平略考
    1.2 李频生平经历述略
        1.2.1 早期求学游历
        1.2.2 后期为官生涯
    1.3 交游考辨
        1.3.1 喻凫
        1.3.2 侯温
        1.3.3 陆肱
第2章 李频诗歌的题材及思想取向
    2.1 送别酬赠诗
    2.2 羁旅写景诗
    2.3 隐逸生活诗
    2.4 时事政治诗
第3章 李频诗歌艺术风貌
    3.1 苦吟中见清幽
        3.1.1 时代的苦吟特色
        3.1.2 清丽幽远的韵味
    3.2 语言特征
        3.2.1 浅切通俗的基本特征
        3.2.2 多样化的语言表达
        3.2.3 诗句重复现象
第4章 历代对李频诗歌的评价
    4.1 诗文评类评价
    4.2 选本类评价
    4.3 原因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欧阳修诗词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章 欧阳修诗词题材的比较
    第一节 以日常生活为主题的诗词之异同
        一 咏物诗词的异同
        二 送别诗词的异同
        三 描写风土人情诗词的异同
    第二节 欧诗主题的公共倾向与欧词主题的私人倾向
        一 欧诗主题的公共倾向
        二 欧词主题的私人倾向
第二章 欧阳修诗词艺术表现的比较
    第一节 诗词艺术手法的比较
        一 联章体手法的比较
        二 铺陈手法的比较
        三 比兴手法的比较
    第二节 欧诗表现手法的散文化与欧词表现手法的诗歌化
        一 诗表现手法的散文化
        二 词表现手法的诗歌化
第三章 欧阳修诗词风格的比较
    第一节 欧阳修诗歌风格的基本类型
    第二节 欧阳修词风格的基本类型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唐末诗人的隐逸风尚与淡泊情思(论文提纲范文)

    1.隐逸为诗人淡泊情思的产生提供了现实基础
    2.隐逸造就了诗人闲散淡泊的心境
    3.佛教强化了隐逸诗人的淡泊情思
    1.闲适题材中的萧散之情
    2.战乱题材中的淡漠之调
    3.怀古咏史题材中的空幻之感

(6)唐末诗坛的追慕之风及其评价——以“贾岛格”诗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吟成五字句,用破一生心”
    2.“惟搜眼前景而深刻思之”
    3.“直以清寂景构成数百篇”
    4.“刻琢穷苦之言以为工”
    1.因袭多,创新少
    2.重形式的模仿,轻精神内蕴的传承

四、唐末诗坛的追慕之风及其评价——以“贾岛格”诗人为例(论文参考文献)

  • [1]贾岛完美主义研究[D]. 杨威威. 闽南师范大学, 2016(03)
  • [2]贾岛诗歌研究[D]. 宝怀隽. 吉林大学, 2015(08)
  • [3]李频诗歌研究[D]. 刚惠姣. 河北大学, 2014(11)
  • [4]欧阳修诗词比较研究[D]. 杨雪. 复旦大学, 2009(12)
  • [5]唐末诗人的隐逸风尚与淡泊情思[J]. 周蓉.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6)
  • [6]唐末诗坛的追慕之风及其评价——以“贾岛格”诗人为例[J]. 周蓉.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6)

标签:;  ;  ;  ;  ;  

晚唐诗坛的仰慕风格及其评价——以诗人“贾道歌”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