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宝集团部分产品实际案例

汉宝集团部分产品实际案例

一、汉宝集团部分产品应用实际案例(论文文献综述)

曹勇[1](2021)在《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文中提出伴随我国高校新时代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美育、双创教育、跨学科教育逐步成为重要内容。它使设计教育从专业领域进入通识领域,面向高校非专业学生的通识设计教育快速发展,但对它的系统研究还很缺乏。因此,以其发展历史与现状为依据,以概念剖析与设计研究为方法,对其概念内涵、课程内容建构、课题设计方法进行了系统理论研究,并形成以下结论:设计通识是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以通识美育为育人目的的设计教育形态。它揭示了设计教育作为一种跨学科探索活动在职业教育与人文通识之间的往复运动。回归美育育人不仅是其应用功能,也揭示了设计创造力培养的主体内在根源和设计作为人文学科的价值本源。在育人与学科双重视野下,设计通识课程内容可分为设计语言、设计返身、设计自由3个层次,其知识形态特征应该是学科内的破界与贯通、学科外的跨界与交叉,其核心能力是设计形式生成的思维能力。通过“知觉-媒介-抽象”、“意义-符号-叙事”、“技术-结构-系统”、“观念-重构-生成”4种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训练,建立全人发展与身体、文化、技术与观念的广泛联系,它既是设计育人的特点,也是设计学科自身拓展的动力。通识设计的课题设计方法对应于课程的核心内容和内容层次,表现为微观的基于具体内容的设计方法、中观基于应用情境的设计方法,但宏观层面上讲通识课题设计的本质不仅是“关于设计教育的研究”,更是一种“设计的研究”。课题作为人文性的教学设计“形式”,在抽象层面也具有媒介、意义、结构、观念4方面特征,由此打开课题设计更为丰富的可能。

赖世贤[2](2020)在《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文中研究指明工业建筑作为中国近代新兴建筑类型及西方先进技术引进中国的最初载体之一,承载着当时中国较为先进的建筑理念,充当中国近代建筑追赶世界建筑潮流的不自觉历史工具。本文研究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中关键性技术问题,含括规划选址、大跨技术、标准化、结构发展等内容,分类探讨木材、砖、水泥等材料技术,同时关注工业建筑设计师。研究以调研过程中大量实物例证结合图纸资料、近现代建筑期刊文献及厂史资料进行,比对同时期西方先进技术,重视技术来源与技术真实性问题。研究对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分期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应分期方案。第二章以工厂的选址与布局入手,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萌芽阶段工业建筑营建前期技术性问题,选址和布局贯穿工业建筑建设全过程,涉及宏观地区选择、中观地点选择、微观厂址选择及具体厂区布置等层面。第三章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起步阶段,由于生产方式和动力技术改变引起对于大空间厂房即大跨度技术的迫切需求,重点关注西式木屋架。西式木屋架技术在材料和施工技术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展现出对于力学等结构概念的理解,意味着中国建筑近代转型开始。第四章则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加速增长阶段,工业建筑由于大量快速建设带来对于高质量、标准化建材需求等问题。以砖的工业化生产及工业建筑用砖变化,探讨工业化时代下中国传统建筑材料在引进西方建筑材料后的各方面技术发展。第五章则聚焦中国近代工业稳速增长阶段如何解决工业建筑营建所要求的安全舒适、结构持久等问题,关注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及与之紧密相关的水泥生产技术引入与发展。第六章将专业人才视为技术实施保障予以讨论,关注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对工业建筑营建规范化、经验化起关键作用的设计师及代表作品、设计师群体组成等问题。研究发现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各时期不同阶段,基于建设目标需求及技术水平不同,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中关键性技术问题亦不相同。对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而言,部分营建关键技术与当时世界先进技术相比并不逊色,但技术推广和实现受社会环境及观念意识影响甚大;技术要与当地资源、经济及社会体制相适应,社会需求会强有力改变技术的运用及传播;由于材料观念缺失,其在营建过程中重外观轻建造,重模仿轻创造;技术属于文明范畴,由初级走向高级是趋势,中西方建筑技术融合也是趋势。

黄庄巍[3](2020)在《中国台湾地区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投降,随即台湾光复,重归祖国怀抱,民国以来中国近现代建筑发展脉络延续至台,使我国台湾地区正式走上现代建筑之路。在国际上冷战东西方阵营对立、国内海峡两岸对峙的特殊时空背景下,中国台湾地区属于欧美阵营,客观上与西方战后现代建筑运动直接相通,使之成为战后风起云涌的现代建筑运动中国化的重要实践基地,台湾建筑界在1950年代至1980年代,承担了西方现代建筑中国化的重要任务,在理论与实践层面均有诸多成就。而1990年代之后,社会多元思潮泛起,台湾地区逐渐走向本土化,以现代化、地域化为创新特征的建筑设计,成为中国当代地域建筑发展的先行样本之一。中国近代建筑是中国与西方建筑文化的相融进程,“中国传统”与“西方现代”二元要素构成了1949年之前中国近代建筑发展的核心动力。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国台湾地区战后现代建筑发展和创新进程,是中国近代建筑脉络后续发展的重要分支,是中国战后现代建筑探索、发展历程的组成部分,也构成了现代建筑设计与理论中国化进程的重要篇章,具有相当的研究价值。塔夫里曾言,“建筑是一种布满意识形态的体制”,台湾现代建筑错综复杂的创新叙事及其内涵,唯有放置于中国两岸乃至世界历史时空中,方能得其要义。本研究以建筑设计创新学为工具,基于大量原始文献和实地调研,联结两岸,承续历史,通过对中国台湾地区现代建筑活动(1950s-2010s)的全面研究,提出了该时期台湾地区现代建筑设计承续了中国近代建筑设计发展脉络、具有“三重维度”下的创新价值特征,发现了该时期台湾地区现代建筑设计具有“三个时段”创新时段特征、“四条脉络”的创新源流特征、“五种动力”的创新动力特征,认为该时期台湾地区现代建筑设计具有“九大板块”的创新结构特征。同时本文重点发掘1949年后台湾地区对我国自晚清民国所发展的近现代建筑脉络的延续叙事,重点书写了台湾地区作为1950-1970年代中国近现代建筑发展脉络与西方现代建筑思潮直接碰撞的特殊地区其建筑设计活动在中国建筑现代化与战后世界现代建筑运动进程中的创新叙事与价值意义,补充中国近现代建筑文化发展整体图景中的“台湾拼图”。

王苏恩[4](2020)在《台湾地区文创品牌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以台湾地区的文创品牌作为出发点,进一步探寻台湾文创品牌背后的独特发展路径,并基于品牌背后的美学形态深层次地对于台湾地区的文创品牌进行品牌美学符号的审视与意义探寻。无独有偶,鉴于文创品牌相较于一般性商业品牌的特殊性与独特意识形态下的附加价值,进一步探索文创品牌背后积极的品牌符号内核与消极的诱导属性内核。通过对于台湾文创品牌的研究也能进一步梳理出其发展模式的参考价值,从而对大陆文创品牌的发展进行前瞻性的探索。本论文的重点,通过实地调研与个案分析,以及田野调查访谈的基础之上,前半部分会着重于结合台湾地区的历史脉络与社会取向来探究台湾文创品牌的“原真性”与“风格性”。后半部分则会基于文化研究中的消费文化理论、意识形态与大众传播的关系,从而进一步集中在三点进行深层次的探究过程:(一)文创品牌的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文创品牌相较于大众品牌如何将意识形态合法化;(二)文创品牌如何通过审美意识及形态来建构受众的认知;(三)文创品牌基于特有的文化属性是否建构了一种别致的广告乌托邦形态。对于台湾地区文创品牌的考究,积极层面上,可以进一步探索出台湾文创品牌在其地区性政策的扶持下以及受众美学形态感知程度的基础上所孵化出的文化创意意识;消极层面上,正是由于对于文创品牌的深度考究,才衍生出了广告的多重话语。文创品牌文案的“话语结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建构了受众的身份认同,也在另一基础上揭示品牌的意识形态内驱力,从而基于文创品牌生产者与消费者的互动链分析来提出策略性的思考过程。基于对于台湾文创品牌的深度考察,从而进一步探寻到文创品牌生产者与消费者的仪式互动关系,而这种关系是基于文创品牌内在文化意涵的收编行为,让消费者进一步被品牌自身的意识形态所屈服,从而产生消费刺激行为。文创品牌在其自身已然形成一种文化场域,而该场域体现为一种别致的品牌乌托邦,加以文化内核属性与审美形态的双重加工,让该场域内的消费者为之失去自我超越的抵抗活力。通过深度访谈的参与式考察与消费主义下的批判性思考更进一步地提出了大中华文化母体下文创品牌共生共荣的发展图谱。

傅文武[5](2019)在《现象学视角下的宋式住宅研究及其现代演绎》文中指出近些年来,社会和学术界对有关宋代的话题十分关注,但对于宋代住宅的研究却相对不足。然而,宋代被誉为传统文化的“巅峰年代”,在这一时期的住宅体现了文化的高度自觉,对宋式住宅的研究有利于更好地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有利于更好地树立文化自信。本文从现象学的视角,以住宅原型的分析为基点,以宋代住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考古、绘画和文献资料的分析来提取宋代住宅中普遍且特殊的现象,抽象其本质体系;同时通过对现今中式住宅产品的实地调研,以及对国外传统建筑现代转译经典案例的分析,归纳总结现代转译经验;后将两者融合,进行了仿古演绎、当代演绎和未来演绎的尝试。论文第一章为绪论,简述了选题的背景与研究意义,明确了研究对象、内容和研究方法,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第二章采用现象学的方法,对住宅进行了本质抽象,提出了“住宅细胞”的原型概念,并剖析了其中的三要素:包裹、基质和核体。第三章和第四章分别从个体和群体的角度探讨了宋式住宅包裹、基质、核体三个层面的现象及其本质,归纳整理了宋式住宅的本质特征体系。第五章则通过国内外具体的案例分析,总结项目实践经验和传统住宅现代演绎经验。第六章通过具体的实践,展现了宋式住宅在多个层面演绎的可能。最后一章则是对前述研究的总结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史煜[6](2019)在《影像记忆中的20世纪西安明城区建筑特征演变研究》文中认为自鸦片战争遭遇西方武力冲击,中国渐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延续千年的传统建筑体系从沿海至内陆城市渐次发生近现代化演变。西安作为中国内陆传统城市典型代表与华夏文化生发繁荣之地,经历了20世纪来持续变革求新以及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的转变,在取得城市现代化建设巨大成就同时,也面临因明城区大片历史街区建筑消失与城市记忆难以承续的现状。在当前中国城市建设从经济指标“量”的扩张转向历史文化与环境生态“质”的彰显之际,学界对西安都城时代的关注逐步转向对城市近现代发展变迁的研究。鉴于建筑是城市最基本的物质组成,本文选择以20世纪来西安明城区不同时段所生发新建筑作为中西文化碰撞交融的具体产物,以西安从传统向近现代城市的发展历史为线索,利用影像文本“客观纪实性”功能再现建筑形态特征,呈现与解析明城区建筑演进历程,为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以及再塑古城历史文化风貌的探索实践提供借鉴。首先,立足影像与建筑文化研究方向,将建筑影像与历史文本相结合作为还原城市记忆的基本载体,在以人为主体、建筑为客体所形成的城市记忆框架中,以西安明城区建筑发展历史为线索,搜集整合20世纪来(1900-2010)不同历史时期典型的建筑影像文本,将其置于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的时空背景中进行分期、分类及演变研究。其次,以建筑学、城市规划学与历史地理学等学科在西安城市建筑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为参照,将清末(1900-1911)、民国(1912-1949)与共和国(1949-2010)三个典型时期建筑影像文本进行分类对比,以“图文”互证方式还原西安明城区建筑发展演变历程,借助图像学与现象学等研究方法进行解读,揭示演变特征、规律及综合动因。再次,利用凯文·林奇“城市意象五要素”(道路、边缘、区域、节点、地标)作为体验与认知城市的一种方法,对应分析20世纪不同时段西安城市代表性建筑,尝试还原与建构近现代西安城市记忆。近现代西安传统建筑是顺应时代发展与社会现实需求,从“模仿搬用”到“选择吸收”西方先进建筑形式与技术的演进历程,展现了不同历史阶段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城市主体审美与价值观的转变,也是传统建筑体系融合西方文化不断做出权衡与选择的实践过程。以城市记忆的“整体性、时代性、延续性与建构性”为原则,对20世纪以来西安明城区建筑状况进行分析、归纳与总结:(1)“体用”原则上中西“折衷”建筑特征的延续性在西安城市近现代化转型历程中,城市发展渐从传统社会的闭守走向近现代的开放,在继承传统建筑文化“体”对西方建筑形式、材料、结构等因素“用”的基础上,传统建筑主体地位逐步被削弱而日趋式微。是在政治与军事因素主导下,从清末“洋风”模仿建筑到民国以不同程度的中西“折衷”特征为主、兼有少量几何形式特征工业化建筑,经历共和国初期“苏化”因素影响,又从单一国家性建筑逐步走向现代化探索与多元化发展历程,建筑是“自上而下”非自然发展路径,以“局部-整体-简化-创新”不同程度中西“折衷”建筑特征的渐变为其发展规律。(2)传统建筑文化承续及创新的矛盾性与表面性作为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西北区域重镇与传统内陆城市,近代“洋风”模仿、中西“折衷”建筑到建国10周年经典的“传统”复兴建筑,在改革开放后1990-2010年代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以房地产商业开发与以旧城拆迁改造为手段的城市化建设,带来明城区商业化、功能化的大尺度的现代建筑在明城墙内外无序耸立,因其与西安历史文化缺乏关联而影响古城整体建筑风貌。近年来,西安明城区依旧以在建筑上附加传统元素与佩戴仿古头饰屋顶作为体现古都风貌的手法,令人深感传统建筑传承与创新层面缺乏文化关联呈现出的矛盾心态与形式的表面性。(3)城市建筑演变缺乏历史文化承续性与整体观伴随20世纪以来西安城市建筑特征近现代化演变历程,西安明城区多数历史街区风貌逐步被科技文明所打造的功能化、商业化与符号化的新建筑所替代与消解,建筑景观的汰换更新导致历史特色被抹除失去城市记忆载体,而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也在加速城市记忆的缺失,不利于获得古城西安作为精神家园应有的历史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基于城市记忆与建筑影像的互动同构关系再现西安明城区建筑特征演变历程,省察急躁功利的赶超式与风貌式城市建设行为,汲取东西方城市近现代化发展正反经验,以期在健全城市建设评估与民众参与的监督管控机制,重拾城市文化自信、再塑城市历史风貌,将西安建成生态宜居的家园,肩负起“国家文化形象”的城市职能与使命。

刘红伟[7](2019)在《碧桂园楼盘体验区硬质景观设计质量控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国家密集的宏观调控政策下,房地产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楼盘体验区品质的优劣对企业的销售业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优秀的楼盘体验区可以较好的体现企业的实力和形象,为消费者展示未来生活的美好情景,激发购买冲动,促成交易。因此,楼盘体验区的营造成为了各房地产企业极为关注的内容,体验区景观又是体验区设计中的重中之重,如何在“高速度、低成本”模式下做好品质控制是刚性的需求,只有使景观品质、高速度和低成本三者达到统一与协调,才能使企业良性发展。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多以楼盘体验区的景观设计为对象,关于景观质量控制的研究较少,且缺乏针对具体房地产企业的研究。碧桂园集团2017年合同销售额位列房地产销售之冠,具有丰富的体验区营销经验。笔者结合从事碧桂园景观设计的工作经历,利用文献研读法、实例引证法、归纳分析法等,研究了碧桂园楼盘体验区硬质景观的设计特点,并与其他房企的楼盘体验区进行了对比研究,从风格和景观元素等方面梳理总结了其演变过程,并分析了演变的原因。研究总结了其设计质量控制策略:主次区分、减量化设计、实用为主、注重风水、通用性、风险预防管理;并在工作中结合企业特色进行研究,主要参与建立并完善了其设计质量控制三大机制:标准化、后评估和创新研究,这一控制原则及三大控制机制共同构成了碧桂园楼盘体验区硬质景观的设计质量控制体系。该设计质量控制体系研究有两方面意义:一是对碧桂园楼盘体验区未来的硬质景观设计质量控制提出了建议,应继续利用控制策略,加强创新研究,探索新材料新工艺,在形式、做法方面突破创新;二是对其他致力于在“高速度”和“低成本”模式下做好品质控制的企业具有较强的指导借鉴意义。

杨迪[8](2019)在《两岸居住区售楼处叙事设计比较研究》文中提出居住区售楼处作为社会物质环境及城市发展脉络的外在表现形式,除了要满足居住使用中的功能及形式,更为迫切的需要置入叙事情节上的诉说,并将情节的故事性予以涵构。而将叙事设计引入居住区售楼处当中,更为注重人作为主体的居住体验,通过增加故事性的叙事,从而增加其售楼处整体的品质及意涵。本文主要以叙事设计方法探讨居住区售楼处的相关研究,辅以文化符号、展示设计、景观叙事等文献与理论的应用与研究,借以建立初步理论与居住区售楼处的框架架构。以两岸居住区售楼处作为研究的对象,通过对台湾中台北、台中、台南的旧城改造区以及大陆苏南及东北地区的资料搜集、现场调研、案例分析、理论架构等方法,去探究整体居住区售楼处脉络之发展。首先,思考并阐述研究的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从而明确所依托的研究方法,来建构主要研究的内容,对相关的理论及概念进行较清晰的界定。其次,通过分析台湾及大陆两岸的居住区售楼处组成,对两岸居住区售楼处进行比较,以便了解整体的建构通用原则。再次通过依托文化符号的叙事设计三层次中的策略层、意义层、技术层对台湾旧城改造实践及大陆新中式实践,进行较充实的田野调查,笔者通过大陆与台湾两岸居住区售楼处设计实践中的叙事设计模式,通过对比比较的方法来进行探讨与总结。最后将理论结合现有的建筑空间叙事及博物馆空间展示叙事进行归纳总结,阐述其叙事设计必要性的同时,依托于文化符号、空间叙事、空间展示设计对居住区售楼处叙事设计理论进行延伸展望及建立其框架,提升整体叙事意涵。

何昉[9](2018)在《中国绿道规划设计研究》文中提出绿道思想和规划理念萌芽在中国的发展源远流长。源于西周时的“周道”、秦朝的“驰道”、“五丈道”,以及历朝历代的官道、驿道、民道的形成和发展,对中国的区域发展和文化传播乃至中华民族的审美进程和生态文明进步起到重要作用。在后工业社会时期,全球城市化发展的背景下,城市发展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进一步深化,城市居民对公共空间抱有更新的需求。绿道及其网络的规划设计,是设计师在应对诸如城市生态资源缺乏、城市环境恶化、历史文脉断裂以及公共空间不足等城乡二元问题时的有效工具和手段。而国际上将绿道作为一种有效的土地保护利用模式和先进的规划理念到现在,己经历了两个多世纪的发展,绿道作为生态网络建设的重要链条,其规划研究和建设受到了各国的普遍重视。以修复和优化城市快速建设带来的负面影响、提高区域生态系统功能、丰富城市居民接近自然的生活方式的国际绿道发展,深深影响了我国的绿道研究和实践。始于2009年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绿道网总体规划纲要》的编制实施,拉开了我国绿道规模化规划建设的序幕,并且迅速推广全国。近十年来,中国绿道规划设计的研究成果同样显着,国内学术期刊绿道为关键词的论文数量如雨后春笋喷薄纸面,绿道所带来的新的生活方式和低碳效应也在全社会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国际着名绿道专家马克·林德胡尔特教授和雅克·博德里教授,在参观珠三角绿道后对深圳绿道网建设成就大加赞赏,将其称赞为“非凡和卓越的”。习近平在考察广东后指出“东濠涌以及遍布广东各地的绿道,都是美丽中国、永续发展的局部细节。”从绿道研究与实践来看,中国绿道规划设计实践的成就无疑是巨大的。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出发,找到适用于中国的绿道规划设计策略和方法,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实践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本文重点探讨和解决的问题。诚然,国内绿道建设如火如荼,但是我们国内的绿道理论还不成熟,绿道的意义和内涵较为单薄,设计策略仍然不够完善。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进程和世界上规模、速度都空前的城市化过程。有着鲜明中国特色的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更需要国际绿道理论的引进切实地发挥对城乡绿地进行主动保护、修复快速城市化的负面影响,需要我们站在中国的土地上、吸收中国人居文化精髓和生态价值观、了解中国人骨子里的空间行为心理和倾向,梳理出适用于中国城乡发展的绿道理论和规划设计策略。时不我待,中国的绿道运动即将完成第一个十年,系统的绿道规划设计研究迫在眉睫。通过综合梳理国际绿道理论的成果和发展实践,本文从我国文化和自然资源以及行业发展现状等实际情况出发,从中国历史文明和中华民族的生态哲学和美学智慧的角度切入研究中国古道的生态哲学和价值观,不乏时代发展烙印和生活气息浓厚的中国古道体系,对新时期中国绿道规划设计如何适应中国文脉和地脉根基、如何结合多学科发展进步提出发展模式和策略;重点剖析珠三角区域绿道网和广东古驿道规划设计等实证研究,深入探讨和例证。以期在新时代的中国,让更多更优秀的绿道带给人们健康、安全,回归的幸福和心灵的自由。

杨欣[10](2016)在《山地人居环境传统空间哲学认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吴良镛院士曾在人居环境科学体系的建构过程中,提出过关于“山水文化体系”的学术问题,即:中国传统“山水文化体系”的构成样态、工作原理等“尚有待进一步挖掘”。2013年,面对过去三十多年快速城镇化所引发的一系列生态危机与文化问题,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制定了“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战略性任务,更加明确了兼顾传统文化传承的现代生态文明建设,在新型城镇化进程当中的重要性。至此,对“山水文化体系”进行深入研究,并将其理论成果转化为当代实践价值的学术工程具备了相应的现实基础。在人居环境科学领域内,山水文化体系属于“山地人居环境传统空间哲学”范畴。论文首先围绕山地人居环境传统空间哲学的理论认知问题,比较近当代中国哲学方法论研究成果,选择将四个基本哲学问题(宇宙论、本体论、工夫论、境界论)与四种哲学派别属性(巫、儒、道、佛)作为哲学定位工具,对相关文献、案例进行归类,并对其组织关系进行厘清。其后,围绕山地人居环境传统空间哲学的实践认知问题,以我国12座历史城市(重庆、都江堰、温州、福州、阆中、北京、南京、成都、丽江、苏州、杭州、大理)为例,捕捉不同空间境界类型的历史组织关系,由此建立更为具体、多元、融贯的实践认知体系。综观全文,最终形成以下6个观点。1)山地人居环境传统空间哲学在理论上其实具有较为清晰的解释架构;其介入空间实践的过程,可被理解为空间实践主体就宇宙论、本体论、工夫论、境界论这四个基本哲学问题(四方架构)进行回答的过程。2)空间实践主体所秉持的形上学不同,四个基本哲学问题之答案也就不同;中国哲学具备多元化的形上学,进而导致山地人居环境传统空间哲学之理论构成具有多样性与层叠性;巫、儒、道、佛代表了中国哲学史上四套型态鲜明的形上学,其对传统空间实践活动的渗透不可谓不普遍而深刻,由此搭建出的理论认知体系,具有“四重四方”的构成样态。3)在山地人居环境传统空间哲学之多元形上学型态当中,“山水”一直是架构天地万物的“空间枢纽”与价值意识的惯用“比附对象”,这是山水文化体系概念之所以成立的哲学根基,也是传统空间文化将“山水”作为核心范畴的缘故。4)传统人生实践与空间实践不仅共用着多套山水形上学,而且具有相同的形上学进路,并能呈现出三种彼此类似的操作模式(人或空间的修炼、修养、修行),致使存有者人格境界与相同形上学体系下的空间境界达成普遍的从属关系。5)“显隐山水系统”的生成机制,体现出古代中国人建立“人与自然”之和谐关系的精妙智慧,它同时涉及空间实践的物质领域与精神领域,涵盖六种山水空间境界(物性山水、神性山水、德性山水、自性山水、空性山水、渡性山水)。6)文化根基决定了物性山水或神性山水是多数实践的初始导向;德性山水大多基于已有神性山水空间格局的再开发与再解释;自性山水、空性山水、渡性山水一般具有嵌入性与不稳定性;六种山水空间境界之间存在伪饰、迭变、重叠、迁就、交错、溶解、嵌入等多种历史组织关系;从汉代至清代,山地人居环境传统空间实践主要是以原始空间哲学为根基,儒家空间哲学为主干,道、佛空间哲学为补充的复合实践体系。最后认为,山水文化体系曾是中国人为山地人居环境传统空间实践编织的一张意义之网,其对于当代空间实践的价值反映在:借助于现代空间创作,更加准确地提供某种符合中国人传统认知习惯(方法)的安全感、归宿感、慰藉感、愉悦感与历史感,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审美活动、伦理活动与哲学活动。

二、汉宝集团部分产品应用实际案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汉宝集团部分产品应用实际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从设计为人到设计育人——通识设计课程研究
    一、背景:设计育人
        (一)在人人设计的时代:数字时代的技术、设计与人
        (二)学科之显隐:包豪斯百周年纪念中缺席的设计通识
        (三)设计亦育人:当代高校美育发展视野下的通识设计教育
    二、概念:何谓设计通识
        (一)“高校”:高等教育层面
        (二)“通识”:面向通识教育和“通识”中西比较差异
        (三)设计——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的课程
        (四)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
        (五)通识与“专业通识”
    三、综述:研究史与问题
        (一)文献综述:从知识、理论、思维到课程实践
        (二)总体特征与突出问题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目的:从“概念”到“形式”
        (二)内容框架:“为什么—有什么—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
        (三)方法:从解决问题到基于“概念设计”的研究
    五、研究意义与目标
        (一)意义:育人与学科的不可分性
        (二)目标:学术材料、理论建构、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为什么:历史语境与当代使命
    第一节 设计成为通识——学科发展中的历史渊源
        一、设计通识与 19 世纪欧美大学艺术学科初创—诺顿美术课程中的设计教育
        二、设计通识与 20 世纪初期专业设计教育变革—早期包豪斯教育中的通识渊源及美国新包豪斯的通识设计思想
        三、设计通识作为战后设计研究的目的与结果—欧洲“设计思维”研究与“设计”成为英国中小学国家课程
        四、设计通识成为当代设计学科拓展动力——当代斯坦福设计思维引发的设计学科变革
        五、我国传统设计教育史“专业”与“通识”关系——传统造物中工匠职业教育与文人艺术的交互
    第二节 设计作为美育——新时代高校美育的形式
        一、我国传统美育思想与设计美育的表现形式
        二、近现代我国高校“美育”理解变迁与设计美育特点
        三、当代我国高校“美育”发展历史机遇与困局并存
        四、设计教育成为当代高校美育载体的优点
        五、“设计美育”的当代中外美学理论基础
第二章 有什么:发展现状与比较思考
    第一节 贯通或是悬置?——中小学设计课程标准比较
        一、设计引领艺术、技术:英国国家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二、设计作为视觉艺术素养:美国国家艺术标准
        三、我国中小学设计教育的“标准悬置”与“裂隙修复”
    第二节 从基础到前瞻——高校通识设计课程比较
        一、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演化与课程制度形成
        二、美国大学通识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三、美国通识设计课程的主要类型与学科内容-功能特征
        四、高校通识设计课程:从“专业科普”迈向“育人联结与学科前瞻”
第三章 是什么:研究核心——概念、内容、课题方法
    第一节 课程概念思考
        一、概念回溯:“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内外两种视野
        二、内涵思考:比较视野下的课程内涵特征解析
    第二节 课程内容辨析
        一、学科内外:今天“设计”概念何为?
        二、育人对接:从核心素养视野到设计通识的核心素养
        三、设计实践/实验:“通过设计实践进行的教育”
    第三节 课题设计价值
        一、通识设计课程教学设计的特殊性
        二、过去教训:教学自身缺乏“设计”
        三、课题设计:使教学与课程成为一种“艺术”的核心
第四章 教什么:课程内容建构理论
    第一节 课程学视野:课程内容建构的学理基础
        一、当代课程理论中的课程内容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建构的理论框架
    第二节 通识与美育视野: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三层次理论
        一、通识与美育的目标指向与层次性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三层次理论
    第三节 学科视野:课程内容的知识与能力形态
        一、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知识形态:学科“破界”与“跨界”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核心能力: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第四节 设计通识的核心能力——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培养
        一、从设计形式4 属性看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基本类型
        二、基于知觉-媒介-抽象的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三、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四、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五、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第五章 怎么教: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第一节 课题的本质与设计方法研究——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一、课题的本质及其设计方法: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二、设计通识典型课题分析
        三、通识设计课题设计方法:差异与应对策略
    第二节 微观: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4 种类型的课题设计研究
        一、基于“知觉-媒介-抽象”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二、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三、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四、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
    第三节 中观:通识设计内容3 层次的课题设计研究
        一、“设计语言”的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二、“设计返身”的课题设计研究
        三、“设计自由”的课题设计——在设计中自由
    第四节 课题设计方法总结与作为教学设计形式的展望
        一、微观和中观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总结
        二、宏观、抽象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展望
结论 “造物亦育人”——面向未来的高校通识设计课程
    一、异化与回应:设计作为一种通识性人文实践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再思考 ——设计学科核心素养与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三、课题设计作为育人体验设计和课程推广关键
附录一:本文专业案例分析与通识课题设计目录
附录二 西南交通大学通识课《设计美育Ⅰ:从艺术到设计》课程教学(2020-2021 秋季学期)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2)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1.2.1 研究对象界定
        1.2.2 时间概念界定
        1.2.3 空间范围说明
    1.3 文献综述及前期分析
        1.3.1 中国近代建筑的相关研究
        1.3.2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的相关研究
        1.3.3 中国近代建筑技术的相关研究
        1.3.4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技术相关研究小结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目标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难点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难点
    1.6 论文研究整体框架
第2章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工厂选址规划与厂区布局的探索
    2.1 技术载体:萌芽起步期军事工厂的典型性
    2.2 宏观布局:地区选择——初期规划缺位与后期调整乏力
    2.3 中观布局:地点选择——初期运输依赖与后期全面平衡
    2.4 微观布局:厂址选择——初期因地制宜与后期逐步合理
        2.4.1 江南制造局——两次选址失误
        2.4.2 金陵制造局——邻护城河建厂
        2.4.3 福州船政局——风水择地典型
        2.4.4 天津机器局
        2.4.5 广东机器局——近海到近铁路
        2.4.6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结合祭祀文化
        2.4.7 吉林机器局——资源优于运输
        2.4.8 湖北枪炮厂(汉阳铁厂)——多个方案比较
    2.5 厂区布局:总平面设计——“幼稚时代”的想象与探索
        2.5.1 江南制造局——功能重叠引起流线混乱
        2.5.2 金陵制造局——自由布局适应生产流程
        2.5.3 福州船政局——分区明确兼顾礼制秩序
        2.5.4 天津机器局
        2.5.5 广东机器局——传统合院影响厂区布局
        2.5.6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缺乏规划下一事一建设
        2.5.7 吉林机器局——完全独立自主设计
        2.5.8 汉阳铁厂(汉阳兵工厂)——比邻建设带来资源共享
    2.6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军事工厂选址布局及建设特点
        2.6.1 结合传统风俗观念择地因地制宜利用旧有建筑
        2.6.2 有目的规划设计偏少与有控制的建设过程缺乏
        2.6.3 自由生产流线与传统等级秩序制约的平面布局
        2.6.4 功能复合下空间布局及建筑形式的本土化改良
    2.7 国内外工业发展早期工厂规划设计及理论的发展
        2.7.1 国外早期工厂建筑规划选址及设计
        2.7.2 国内近代工厂选址设计理论的发展
    2.8 本章小结
第3章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西式木屋架技术发展与中西互鉴
    3.1 中西木屋架技术之别及西式木屋架体系传入
        3.1.1 中西技术差异——基于力学原理的形式差异
        3.1.2 知识引介普及——《建筑新法》及书中所载木屋架类型
        3.1.3 名称反应认知——西式木屋架及各构件名称演变
        3.1.4 需求引发变革——工厂建筑西式木屋架应用概况
    3.2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工业建筑木屋架技术应用
        3.2.1 洋务运动中的机器局兵工厂
        3.2.2 民族工业发展下的工业建筑
    3.3 构造技术发展与木材使用
        3.3.1 整体性补强与抗震技术构件增加
        3.3.2 木构架之间结合方式与位置选择
        3.3.3 木屋架与墙体及柱子间结合方式
        3.3.4 进口木料与国产木材的使用偏好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制砖工业化与工业建筑用砖技术
    4.1 建材生产方式的改变——近代制砖工业技术发展
        4.1.1 传统制砖技术延续
        4.1.2 制砖技术的机械化
        4.1.3 制砖工厂规划建设
    4.2 建材生产变革的深入——产品类型变化与质量标准推行
        4.2.1 产品及原料的多样化
        4.2.2 规格与质量的标准化
    4.3 建材生产变革的影响——制砖技术传播与砖瓦产业勃兴
        4.3.1 制砖技术传播
        4.3.2 制砖工业分布
    4.4 工业建筑用砖技术的改变
        4.4.1 “青”“红”之变——观念改变与技术改变之辩
        4.4.2 砌筑方式——规格统一带来的改变
        4.4.3 粘合材料——对应砌体改变的变化
        4.4.4 特殊构造——回应工业生产的处理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水泥引进与工业建筑混凝土应用
    5.1 从落后到超越——中国近代水泥工业发展
        5.1.1 大量建设保障——中国近代水泥产量提升
        5.1.2 窑体技术变革——国际水泥生产技术提升
        5.1.3 后发外生优势——中国近代水泥技术提升
        5.1.4 多样企业类型——中国近代着名水泥企业
        5.1.5 曲折前进及多样技术来源
    5.2 营建技术提升——近代混凝土工业建筑技术应用
        5.2.1 西方近代钢筋混凝土技术发展及其在工业建筑的应用
        5.2.2 “过渡型”的结构——钢骨混凝土结构的引入与应用
        5.2.3 中国近代钢筋混凝土结构工业建筑的技术应用
        5.2.4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钢筋混凝土工业建筑营建技术特征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工业建筑设计专业化
    6.1 西方近代工业建筑设计发展与专业化
    6.2 从“工匠”到“建筑师”——身份认同与地位转变
        6.2.1 主业之外兼营副业——洋行发展与设计类洋行(机构)产生
        6.2.2 华洋混合来源复杂——中国近代建筑设计师产生
        6.2.3 工业建筑审批制度——《建筑工厂审核法》颁布
    6.3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机构与设计师
        6.3.1 经验建设与跨界参与——非建筑专业人员的设计
        6.3.2 以施工带入建筑设计——营造厂(施工方)的设计
        6.3.3 执业特点与专业设计——专业建筑设计师设计
    6.4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发展与专业化过程特征
        6.4.1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特点
        6.4.2 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建筑设计专业化加速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
    7.1 研究主要成果及结论
        7.1.1 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分期方案
        7.1.2 中国近代工业发展中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探讨
        7.1.3 技术的适应性及技术选择
        7.1.4 营建技术观念及文化抗争
        7.1.5 技术真实性及其重要意义
    7.2 研究创新
        7.2.1 系统梳理中国近代工业建筑建造技术史
        7.2.2 分类研究建筑材料及其生产流程和技术应用
        7.2.3 尝试对技术实现保障的制度和建筑师的研究
    7.3 未竟之处
        7.3.1 和海外的技术关联性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
        7.3.2 和遗产物证的相关性需要进一步延伸拓展
        7.3.3 研究营建技术发展尚未深入结构力学分析
参考文献
附录A:随文附表
附录B:随文附图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3)中国台湾地区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相关概念概述与研究综述
        1.2.1 建筑设计创新理论综述
        1.2.2 台湾地区现代建筑研究综述
        1.2.3 研究思路:“三重维度”“三个时段”“四条脉络”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论文架构:九个创新板块
第2章 台湾地区现代建筑创新第一阶段(1950s-1970s)
    2.1 世界冷战与两岸对峙格局下的现代主义中国传播
    2.2 西方现代建筑体系分支的移植与发展创新(经典现代主义阶段)
        2.2.1 二战前后西方现代主义的中国传播
        2.2.2 西方建筑师与大陆迁台建筑师群体
        2.2.3 特殊历史情境下的现代建筑启蒙
        2.2.4 西方与大陆迁台建筑师的现代主义创作
        2.2.5 本版块创新意义与特征
    2.3 基于“中国固有形式”的传承与发展创新(民族主义主导阶段)
        2.3.1 中国古典复兴脉络的边陲延续
        2.3.2 中国建筑文化本位主义者们的执着与坚守
        2.3.3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下的建筑理论建构
        2.3.4 古典形态下的中国宫廷美学与现代空间发展
        2.3.5 本版块创新意义与特征
    2.4 基于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现代建筑精神的融合与发展创新(人文主义主导阶段)
        2.4.1 现代空间与东方气韵的早期碰撞
        2.4.2 不同源流背景下的闪耀群星
        2.4.3 中国传统哲学、人文精神与西方现代理论的碰撞融合
        2.4.4 一次现代中国建筑设计的创新高峰
        2.4.5 本板块创新意义与特征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台湾地区现代建筑创新第二阶段(1970s-1990s)
    3.1 经济腾飞与矛盾政经形势下多种思潮的输入与发展
    3.2 西方现代建筑体系分支的移植与发展创新(现代主义、晚期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并行阶段)
        3.2.1“美国化”与“中国化”
        3.2.2 汉宝德与高尔潘
        3.2.3 后现代理论的引入与传播
        3.2.4 西方思潮的进一步移植与发展
        3.2.5 本版块创新意义与特征
    3.3 基于“中国固有形式”的传承与发展创新(建筑商品化时期)
        3.3.1 中国古典复兴与建筑商品化的合流与发展
        3.3.2 李祖原与王昭潘
        3.3.3 中国哲学在商业化语境下的形式流变
        3.3.4 后现代与商业化语境下中国元素的形式转译
        3.3.5 本版块创新意义与特征
    3.4 基于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现代建筑精神的融合与发展创新(地域主义萌芽阶段)
        3.4.1 台湾乡土文学运动与西方乡土运动
        3.4.2 中国地域建筑的一支:台湾乡土建筑
        3.4.3 王镇华、李乾朗与汉宝德
        3.4.4 中国当代乡土建筑的先行实践
        3.4.5 本版块创新意义与特征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台湾地区现代建筑创新第三阶段(1990s-2010s)
    4.1 多元思潮与政经形势下的嬗变
    4.2 西方现代建筑体系分支的移植与发展创新(多元思潮阶段)
        4.2.1“去中心”“去符号化”下的城乡地景营造
        4.2.2 中生代建筑师的群体崛起
        4.2.3 日常、公共与平民的建筑
        4.2.4 本版块创新意义与特征
    4.3 中国地域建筑一支的传承与发展创新(多元思潮阶段)
        4.3.1 多元思潮下地方建筑文化传统的发展
        4.3.2 闽南、客家、高山族与闽东海岛建筑传统的当代实践
        4.3.3 本版块创新意义与特征
    4.4 基于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现代建筑精神的融合与发展创新(多元化思潮阶段)
        4.4.1 意义的解构与中式美学的兴起
        4.4.2 现代中式人文美学、空间形态的发展
        4.4.3 本版块创新意义与特征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我国台湾地区现代建筑设计创新(1950s-2010s)维度、脉络、动力特征及研究展望
    5.1 台湾地区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的“三重维度”
        5.1.1 世界维度
        5.1.2 中国维度
        5.1.3 地域维度
    5.2 台湾地区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的“四条脉络”
        5.2.1 现代脉络
        5.2.2 古典脉络
        5.2.3 人文脉络
        5.2.4 乡土脉络
    5.3 台湾地区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的“五种动力”
        5.3.1 家国情怀之力
        5.3.2 政治文化之力
        5.3.3 外来思潮之力
        5.3.4 技术革新之力
        5.3.5 经济起伏之力
    5.4 台湾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研究展望及反思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4)台湾地区文创品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问题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之处及不足
    1.5 核心概念厘清
        1.5.1 何为文化
        1.5.2 文化作为产业的出现——从“文化工业”到“文化产业”
        1.5.3 文化创意产业的提出
        1.5.4 消费视阈下的文创品牌符号
    1.6 文献综述
        1.6.1 文创产业的形态侧重点不同
        1.6.2 基于台湾特色下的文创品牌
第2章 疯癫与文明——台湾地区文创品牌经验的旧思与新赋
    2.1 台湾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的形成
    2.2 台湾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模式
        2.2.1 政府职能部门的多重培育与资金链扶持
        2.2.2 以点带面,台湾文化创意园区的多维构建
        2.2.3 推动“公民美学”运动,聚焦在地化的情感属性
    2.3 台湾地区文创品牌类别概述
        2.3.1 传统农业模式的改造
        2.3.2 都市困顿情绪的提炼
        2.3.3 传统叙事文化的赋予
    2.4 台湾地区文创品牌美学形态
        2.4.1 “新艺术”运动下的美学形态变迁
        2.4.2 品牌美学形态的重要性
        2.4.3 台湾文创品牌的美学形态及价值符号
        2.4.4 台湾文创品牌的叙事形态与社会责任
第3章 匠心与新赋——深度访谈下的文创品牌内在互动链
    3.1 研究问题及研究背景
    3.2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3.3 研究发现及分析
        3.3.1 文创品牌的文化内驱力与原真性
        3.3.2 文创品牌的隐喻赋值与生活美学符号
        3.3.3 文创品牌的消费制约
第4章 碰撞与共荣——台湾文创品牌经验与大陆经验的比较研究
    4.1 大陆文创产业的宏观市场现状
    4.2 台湾经验影响下的大陆文创品牌
        4.2.1 “文化消费”下的意义宣导
        4.2.2 “仪式空间”下的品牌效应
        4.2.3 “创意构面”下的品牌形态
    4.3 大陆文创品牌发展的局限与困顿
        4.3.1 失衡的文化——文化消费与版权意识的认知局限
        4.3.2 不在场的展演空间——文创工业园区的单一定位
        4.3.3 强加性的感知空间——深度体验的缺失
        4.3.4 折戟的传统文化——文化遗产的历史性错位
    4.4 “互联网+”形态下大陆文创品牌的新赋
    4.5 大中华地区文创品牌的整合与熔融
        4.5.1 台湾文创产业的局限性
        4.5.2 大陆文创品牌的国际化取向
        4.5.3 民族复兴的文化隐喻
        4.5.4 文化母体下的华人文创品牌呈现
第5章 反向与制约——后现代语境下的文创品牌
    5.1 后现代主义下的文创品牌重构
        5.1.1 后现代主义下的意义系统
        5.1.2 消费社会视阈下的“文创快感”再造
    5.2 后现代审美形态下的隐忧
        5.2.1 后现代审美形态下的文化消费
        5.2.2 审美超越下的品牌权力与消费自由
    5.3 消费的幻觉态与文化的本真态
        5.3.1 媒介驱动下的文化产业
        5.3.2 消费语境下的文化工业
    5.4 文创品牌背后的新型广告乌托邦
    5.5 消费视阈下的大中华区文创品牌前瞻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附录

(5)现象学视角下的宋式住宅研究及其现代演绎(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社会话题层面
        1.1.2 学术研究层面
        1.1.3 市场需求层面
        1.1.4 文化传承层面
    1.2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1.2.1 宋式与宋风之辨
        1.2.2 研究对象的限定
        1.2.3 研究内容的选取
        1.2.4 现象学研究方法
        1.2.5 现象学于宋式住宅研究之宜
    1.3 文献综述与研究现状
        1.3.1 宋式住宅及其现代演绎研究现状
        1.3.2 现象学视角下的传统建筑环境研究现状
第二章 “住宅细胞”——住宅的现象学本质
    2.1 居住的特征本质
    2.2 居住的结构本质——“住宅细胞”
        2.2.1 渗透性包裹
        2.2.2 功能性基质
        2.2.3 精神性核体
    2.3 住宅原型的演变
第三章 宋式住宅单体存在的现象学研究
    3.1 包裹——作为人与环境关系的结构体
        3.1.1 重力分化——“立、间、启”
        3.1.2 立面活化
        3.1.3 界限深化
        3.1.4 节点强化
        3.1.5 细部礼化
    3.2 基质——作为基本生活需求的支撑体
        3.2.1 受控的气候——物理环境
        3.2.2 序化的空间——空间环境
        3.2.3 简雅的器物——家居环境
    3.3 核体——作为精神状态实现的构造体
        3.3.1 生活——行为触媒
        3.3.2 结构——空间载体
        3.3.3 特征——意境指向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宋式住宅群体关系的现象学研究
    4.1 包裹——作为群组的组织界面
        4.1.1 街坊界面
        4.1.2 聚落界面
    4.2 基质——作为家族的游憩场所
        4.2.1 城市文人园林
        4.2.2 村落公共空间
    4.3 核体——作为自然的礼仪核心
        4.3.1 城市结构特征
        4.3.2 聚落结构特征
        4.3.3 精神结构特征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案例分析的传统住宅现代演绎手法研究
    5.1 中式传统住宅现代演绎经验
        5.1.1 项目落地经验——以融创桃花源系列住宅产品为例
        5.1.2 成本控制经验——以南京玖溪桃花源为例
        5.1.3 在地调整经验——以绿城蓝湾小镇江南里为例
        5.1.4 景观处理经验——以苏州桃花源为例
        5.1.5 元素运用经验——以滨江湘湖里为例
        5.1.6 传统借鉴经验——以浙江象山宋风住宅设计为例
        5.1.7 界面处理经验——以万科第五园为例
        5.1.8 传统抽象经验——以万科某现代中式研发项目为例
    5.2 国外传统住宅的现代演绎
        5.2.1 韩国传统住宅现代演绎
        5.2.2 日本传统住宅现代演绎
第六章 宋式住宅现代演绎设计
    6.1 “雅颂系”——融创宋式住宅产品研发
        6.1.1 项目概况
        6.1.2 方案设计中的宋式演绎
        6.1.3 小结
    6.2 “苏幕遮”——现代宋式住宅设计尝试
        6.2.1 设计意图及手法
        6.2.2 方案设计中的宋式演绎
        6.2.3 小结
    6.3 “宋图”——未来宋式随想
        6.3.1 设计意图
        6.3.2 图示中的宋式演绎
        6.3.3 小结
第七章 结语
    7.1 “宋宅赋”
    7.2 研究展望
图片来源
参考文献
附录A (宋代建筑术语解析)
附录B (竞赛图纸)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鸣谢

(6)影像记忆中的20世纪西安明城区建筑特征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
        1.1.1 西安城市建筑近现代演发
        1.1.2 近代西安影像文本的生发
    1.2 论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论文研究现状
        1.3.1 近现代西安城市建筑研究
        1.3.2 近现代西安城市及建筑影像
        1.3.3 城市记忆的研究与实践
    1.4 研究对象界定
        1.4.1 研究时间界定:1900-2010年
        1.4.2 研究空间界定:以西安明城区为空间界限
        1.4.3 研究对象界定:20 世纪以来西安明城区所生发新建筑
    1.5 研究方法与内容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内容
        1.5.3 研究框架
2 “建筑影像-城市意象-城市记忆”的逻辑关联
    2.1 建筑影像:城市记忆的载体
        2.1.1 影像的内涵及其特征
        2.1.2 影像文本的阐释
        2.1.3 影像文本的选择
        2.1.4 影像文本的价值
    2.2 城市意象:显现的城市记忆
        2.2.1 意象的概念及特征
        2.2.2 城市意象要素的应用
        2.2.3 城市意象理论的探索
        2.2.4 城市意象理论的借鉴
    2.3 城市记忆:内化的城市意象
        2.3.1 记忆的概念及其特征
        2.3.2 城市记忆三要素及其建构
        2.3.3 城市记忆的所指及特征
        2.3.4 城市记忆的保存与延续
    2.4 “建筑影像-城市意象-城市记忆”的互动生成结构
    2.5 小结
3 清末西安“洋风”模仿建筑的生发(1900-1911)
    3.1 西北重镇的历史机遇
        3.1.1 “两宫西狩”与清末新政发布之地
        3.1.2 清末西安影像文本的生发
        3.1.3 欧美及日本人眼中的西安
    3.2 “洋风”模仿建筑的生发
        3.2.1 教会建筑“洋风”的先导
        3.2.2 洋务军事工业的创立
        3.2.3 城墙城门建筑与行宫内的“洋风”
    3.3 内陆传统城市地域风貌
        3.3.1 坚固的城防体系
        3.3.2 严整的空间布局
        3.3.3 延续的建筑风貌
    3.4 公共建筑近代化萌芽
        3.4.1 近代城市功能的增加
        3.4.2 近代文教建筑的创设
        3.4.3 近代寺观建筑的衰落
    3.5 小结
4 民国西安“中西折衷”建筑的创发(1912-1949)
    4.1 国内外战争期间:短暂而有限的城市发展
        4.1.1 持续的战火饥荒与“陪都”西京建设
        4.1.2 城市生活与建筑影像的丰富
        4.1.3 “洋风”模仿到“中西折衷”建筑
    4.2 北洋政府时期:持续的灾乱致使城市发展滞缓(1912-1926)
        4.2.1 战争对城市的影响
        4.2.2 公共建筑的初创
        4.2.3 医疗建筑的建立
        4.2.4 文教建筑的近代化发展
    4.3 南京政府时期:“陪都”西京建设促进经济繁荣(1927-1945)
        4.3.1 开发西北与“西京”建设
        4.3.2 市政交通建筑的发展
        4.3.3 军工商业建筑的初创
        4.3.4 文教建筑持续发展
    4.4 国内外战争频发:动荡变局导致城市发展衰败(1945-1949)
        4.4.1 抗战时期城市遭受重创
        4.4.2 战后城市发展快速萧条
        4.4.3 建筑行业发展走向衰落
    4.5 小结
5 共和国西安建筑现代化的探索实践(1949-2010)
    5.1 共和国时期的城市建设环境
        5.1.1 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风貌
        5.1.2 城市建筑的阶段性发展
        5.1.3 影像文本从政治化到多元
    5.2 工业化建设时期:“生产型”城市建筑的发展(1949-1978)
        5.2.1 经济恢复期与“一五”期间的建筑成就(1949-1957)
        5.2.2 大调整时期城市建设萎缩(1958-1966)
        5.2.3 文革与“三线”建设时期城市建设停滞(1966-1978)
    5.3 市场经济转型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城市建筑增长(1978-1999)
        5.3.1 改革开放时期建筑渐趋起步(1978-1989)
        5.3.2 “旧城拆迁改造”时期建筑的突变(1990-1999)
        5.3.3 城市化加速时期明城区建筑的杂糅(2000-2010)
    5.4 小结
6 西安城市建筑近现代化演进分析(1900-2010)
    6.1 农业经济背景下建筑近代化的布局与特征
        6.1.1 “洋风”模仿搬用时期的建筑(1900-1911)
        6.1.2 “传统”革新求变时期的建筑(1912-1931)
        6.1.3 “现代”初创繁荣时期的建筑(1932-1945)
        6.1.4 战争导致发展停滞时期的建筑(1945-1949)
    6.2 建筑近代化的演进规律与动因
        6.2.1 新建筑布局与发展规律
        6.2.2 新建筑演进的综合动因
    6.3 计划经济背景下建筑现代化的布局与特征(1949-1978)
        6.3.1 “苏化”时期“社会主义民族形式”的建筑(1949-1957)
        6.3.2 大调整时期“新的民族形式”的建筑(1958-1966)
        6.3.3 文革与“三线”建设时期的建筑(1966-1978)
    6.4 市场化与“旧城改造”背景下建筑的布局与特征(1978-2010)
        6.4.1 改革开放初期全面复苏的建筑(1978-1989)
        6.4.2 经济转型时期去旧布新的建筑(1990-1999)
        6.4.3 城建加速时期国际化多元化建筑(2000-2010)
    6.5 建筑现代化的演进规律与动因
        6.5.1 新建筑布局与发展规律
        6.5.2 新建筑演进的综合社会动因
        6.5.3 新建筑演进的影响因素
    6.6 小结
7 20 世纪西安城市建筑演进的文化反思
    7.1 从传统走向近现代的探索历程
        7.1.1 政治军事因素的主导
        7.1.2 地域交通因素的制约
        7.1.3 经济技术因素的影响
        7.1.4 文化观念因素的转变
        7.1.5 城市建设管控与监督机制的不力
    7.2 近现代城市建筑文化的省视
        7.2.1 城市规划建设与建筑景观的异化
        7.2.2 国际化大都市与再塑国家文化形象
        7.2.3 对21 世纪城市发展的展望
    7.3 小结
8 结语
    8.1 研究结论
    8.2 创新点
    8.3 后续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7)碧桂园楼盘体验区硬质景观设计质量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房地产市场的变化及体验式营销的兴起
        1.1.2 人们对景观品质的需求增长
    1.2 研究对象与范围
        1.2.1 楼盘体验区的概念
        1.2.2 楼盘体验区景观与传统楼盘景观的区别
        1.2.3 硬质景观的概念
        1.2.4 景观设计质量控制的概念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2 研究创新点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现状综述
        1.5.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5.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5.3 研究综述小结
第二章 碧桂园楼盘体验区硬质景观设计及其演变
    2.1 碧桂园楼盘体验区硬质景观设计
        2.1.1 入口迎宾区
        2.1.2 中心展示区
    2.2 碧桂园楼盘体验区硬质景观设计的演变过程
        2.2.1 风格的演变
        2.2.2 硬质景观的演变
        2.2.3 演变总结
第三章 碧桂园楼盘体验区硬质景观设计质量控制策略
    3.1 主次区分
        3.1.1 重立面构筑,轻地面铺装
        3.1.2 重泳池、儿童游乐区设计,轻其他元素
        3.1.3 重主要视点,轻次要视点
    3.2 减量化设计
        3.2.1 废旧物再利用
        3.2.2 减少设计、杜绝浪费
    3.3 实用为主
    3.4 注重风水
    3.5 通用性
    3.6 风险预防管理
        3.6.1 预防施工工艺缺陷
        3.6.2 预防安全隐患
第四章 碧桂园楼盘体验区硬质景观设计质量控制机制
    4.1 景观标准化
        4.1.1 景观标准化的概念及作用
        4.1.2 景观标准化的应用
    4.2 后评估机制
    4.3 创新研究
        4.3.1 新材料研究
        4.3.2 新做法研究
    4.4 三大机制的运作流程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附件

(8)两岸居住区售楼处叙事设计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研究背景及对象
    研究目的与意义
    课题的创新点
    研究现状概况与比较
    课题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第1章 相关理论及概念的范畴
    1.1 文化符号理论
        1.1.1 语言学与符号学
        1.1.2 设计文化符号
        1.1.3 文化符号系统
    1.2 展示设计理论
        1.2.1 展示定义及观念
        1.2.2 展示目的及要素
        1.2.3 展示设计模式
    1.3 叙事设计理论
        1.3.1 叙事学基本概念
        1.3.2 叙事设计分析
        1.3.3 叙事设计思维
    1.4 景观叙事理论
        1.4.1 景观叙事的本质
        1.4.2 景观叙事类型
        1.4.3 售楼处景观叙事
第2章 居住区售楼处之设计组成分析
    2.1 台湾居住区售楼处之设计组成分析
        2.1.1 居住区售楼处之分区布局
        2.1.2 影响居住区售楼处的因素
        2.1.3 构成居住区售楼处通用原则
    2.2 大陆居住区售楼处之组成分析
        2.2.1 居住区售楼处之分区布局
        2.2.2 影响居住区售楼处的因素
        2.2.3 构成居住区售楼处通用原则
    2.3 居住区售楼处组成分析之比较
        2.3.1 台湾居住区售楼处组成之比较
        2.3.2 大陆居住区售楼处组成之比较
        2.3.3 两岸居住区售楼处组成之比较
第3章 居住区售楼处叙事设计实践研究
    3.1 台湾居住区售楼处之叙事设计实践
        3.1.1 旧城改造之台北润泰奇岩
        3.1.2 旧城改造之台中绿光计划
        3.1.3 旧城改造之台南润隆真爱
    3.2 大陆居住区售楼处之叙事设计实践
        3.2.1 新中式之苏州绿都姑苏雅集
        3.2.2 新中式之大连万科·观贤
        3.2.3 新中式之沈阳龙湖九里晴川
    3.3 两岸居住区售楼处叙事设计实践之比较
        3.3.1 两岸居住区售楼处叙事设计中的共性
        3.3.2 两岸居住区售楼处叙事设计中的差异性
第4章 叙事设计对售楼处设计趋势的影响
    4.1 叙事设计方法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4.1.1 叙事性设计应用之美秀美术馆
        4.1.2 叙事性设计应用之犹太博物馆
        4.1.3 叙事性设计应用之兰阳博物馆
    4.2 居住区售楼处之叙事设计理论
        4.2.1 居住区售楼处脉络演变之叙事介入
        4.2.2 居住区售楼处空间展示的理论归纳
        4.2.3 居住区售楼处空间叙事设计的理论归纳
    4.3 居住区售楼处叙事设计理论之展望
        4.3.1 居住区售楼处空间展示叙事设计延展
        4.3.2 售楼处叙事设计的文化符号架构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和论着
附录
致谢

(9)中国绿道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世界各国的绿色化革命
        1.1.2. 经济发展推进城乡生态建设
        1.1.3. 科技发展推动文化大繁荣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主要创新点
    1.5. 研究框架
第2章 国内外绿道研究实践概述
    2.1. 国际绿道理论实践及代表人物
        2.1.1. 欧洲的绿道理论和实践
        2.1.2. 美国绿道理论的形成及代表人物
        2.1.3. 其他国家绿道发展和实践
        2.1.4. 近十年国际绿道理论
    2.2 中国绿道研究和实践概述
        2.2.1. 中国绿道研究现状
        2.2.2. 中国绿道理论和应用
        2.2.3. 中国绿道的规模化实践
        2.2.4. 中国绿道实践的现阶段研究
    2.3. 小结
        2.3.1. 国际绿道理论发展的特色和成就
        2.3.2. 我国绿道发展方向
第3章 中国绿道思想溯源与古道发展
    3.1. 绿道思想溯源
        3.1.1. 中国“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3.1.2. 中国风水堪舆思想
        3.1.3.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
        3.1.4. 中国传统山水文化与“道”
        3.1.5. 中国传统园林审美
    3.2. 中国古道的发展
        3.2.1. 中国城邦规划重视对古道的绿化
        3.2.2. 中国古代河流防护促进滨水廊道和生态功能完善
        3.2.3. 中国交通发展逐渐形成国家尺度古道
        3.2.4. 中国古道多功能发展
        3.2.5. 中国古道分类研究
    3.3. 发展中的古道理念与绿道出现
第4章 中国绿道规划设计理论
    4.1. 国内外绿道理论的比较
        4.1.1. 国际绿道基本概念研究
        4.1.2. 国内绿道基本概念研究
    4.2. 中国绿道理论基础和方法研究
        4.2.1. 绿道理论基础
        4.2.2. 绿道规划方法概述
    4.3. 中国绿道的思想、定义与内涵
        4.3.1. 中国绿道的思想
        4.3.2. 中国绿道的定义
        4.3.3. 中国绿道的内涵
    4.4. 中国绿道的类型
        4.4.1. 国内外学者、文件对绿道的分类
        4.4.2. 中国绿道的分类
    4.5. 中国绿道的分级
        4.5.1. 国家绿道
        4.5.2. 区域(省级)绿道
        4.5.3. 城市绿道
        4.5.4. 社区(区级)绿道
    4.6. 中国绿道的功能和构成
        4.6.1. 绿道的功能
        4.6.2. 绿道的构成
    4.7. 中国绿道规划设计策略
        4.7.1. 山水自然策略
        4.7.2. 生态修复策略
        4.7.3. 风水文脉策略
        4.7.4. 功能复合策略
第5章 中国绿道规划设计方法
    5.1. 绿道的规划设计步骤
        5.1.1. 第一阶段,进行前期研究和现状要素的调查
        5.1.2. 第二阶段,进行绿道建设要素的单项对比与综合评价
        5.1.3. 第三阶段,进行绿道网的详细布局与方案比选
        5.1.4. 第四阶段,进行分类、分段设计
        5.1.5. 第五阶段,提出绿道方案的实施、建设与管理方案
    5.2. 国家、区域(省级)绿道规划设计方法
        5.2.1. 规划设计内容及方法
        5.2.2. 珠三角区域绿道实证研究
        5.2.3. 南粤古驿道文化线路保护与利用规划实证研究
    5.3. 城市绿道规划设计方法
        5.3.1. 规划设计内容及方法
        5.3.2. 珠三角九市绿道网规划实证研究
        5.3.3. 道莫便于捷,而妙于迂:东莞松山湖产业园风景道和绿道设计实证研究
        5.3.4. 北京三山五园绿道规划实证研究
    5.4. 社区绿道规划设计方法
        5.4.1. 规划设计内容及方法
    5.5. 专项规划设计要点
        5.5.1. 对城市空间规划的优化调整
        5.5.2. 绿廊系统规划设计要点
        5.5.3. 便民系统规划设计要点
        5.5.4. 慢行系统规划设计要点
        5.5.5. 标识系统规划设计要点
    5.6. 建设和发展的保障机制
        5.6.1. 策划阶段
        5.6.2. 建设阶段
        5.6.3. 管理运营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6.2.1. 绿道新走向,古道的活化利用
        6.2.2. 绿道品质提升和多功能升级
        6.2.3. 从绿道到公园城市再到韧性城市
        6.2.4. 建立国家级绿道网络对接自然保护地体系
参考文献
书籍参考
学位论文
期刊论文
外文参考
政策、报告、规划设计文件
图表目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附录: 本人关于中国绿道研究的实践经历
    一、主持、主管或参与的绿道规划设计项目
    二、绿道相关会议发言
    三、绿道相关学术文章
    四、绿道相关项目考察
致谢

(10)山地人居环境传统空间哲学认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意义
        1.2.1 建立哲学认知方法,为中国人居史提供一种新的诠释维度
        1.2.2 整理传统环境思想,为当代山地人居环境建设提供宝贵经验
        1.2.3 从空间哲学切入,使山地人居环境研究跃升至新的境界
    1.3 案例选取的范围
    1.4 国内外研究动态
    1.5 研究的基础理论
        1.5.1 人居环境科学思想
        1.5.2 基于宇宙论、本体论、工夫论、境界论的中国哲学方法论
    1.6 研究框架
    1.7 研究中形成的两个概念
        1.7.1 山水形上学
        1.7.2 显隐山水系统
2 山地人居环境传统空间哲学之宇宙论
    2.1 从“观象授时”到原始宇宙论知识系统的建立
        2.1.1 圭表测影、天圆地方
        2.1.2 巫觋创世、绝地天通
        2.1.3 中宫天极、苍龙主春
        2.1.4 河图龙出、洛书龟予
        2.1.5 太一生水、昆仑崇拜
    2.2 从“制礼作乐”到儒家宇宙论知识系统的建立
        2.2.1 因于殷礼、禁令松动
        2.2.2 礼本重建、轴心突破
        2.2.3 气易阴阳、精微切换
        2.2.4 体国经野、设官分职
        2.2.5 春秋繁露、蓄意篡改
        2.2.6 气破鬼神、山川存理
    2.3 从“北冥有鱼”到道家宇宙论知识系统的建立
        2.3.1 天地一气、万物皆种
        2.3.2 姑射之山、神人居焉
        2.3.3 云雨之上、琼楼广厦
        2.3.4 鳌戴三岛、方壶胜境
        2.3.5 千里江山、气韵生动
    2.4 从“证阿罗汉”到佛家宇宙论知识系统的建立
        2.4.1 大千世界、万法唯识
        2.4.2 浮屠弥漫、须弥为中
    2.5 本章小结:山地人居环境传统空间哲学之宇宙论的解释架构
3 山地人居环境传统空间哲学之本体论
    3.1 从“靠天吃饭”到原始本体论价值系统的建立
        3.1.1 物性生命、唯生唯享
        3.1.2 德性生命、广生广固
        3.1.3 灵性生命、永生永续
    3.2 从“中庸为德”到儒家本体论价值系统的建立
        3.2.1 至诚率性、执中守正
        3.2.2 山水比德、名正言顺
    3.3 从“有无相生”到道家本体论价值系统的建立
        3.3.1 上善若水、上德若谷
        3.3.2 至乐无乐、至誉无誉
    3.4 从“离苦得乐”到佛家本体论价值系统的建立
        3.4.1 无相无住、般若空性
        3.4.2 圆融广大、普渡慈航
    3.5 本章小结:山地人居环境传统空间哲学之本体论的解释架构
4 山地人居环境传统空间哲学之工夫论
    4.1 从“卜宅相宅”到原始工夫论操作系统的建立
        4.1.1 寻龙问祖、点穴立向
        4.1.2 觅金度地、城池水利
    4.2 从“天下有道”到儒家工夫论操作系统的建立
        4.2.1 国野一体、家国同构
        4.2.2 功料定额、比类增减
    4.3 从“杖策孤征”到道家工夫论操作系统的建立
        4.3.1 因借剪裁、择良选奇
        4.3.2 生拙去弊、以小见大
    4.4 从“觅心明心”到佛家工夫论操作系统的建立
        4.4.1 圣山雪域、寺镇罗刹
        4.4.2 道宣百丈、纵列异变
    4.5 本章小结:山地人居环境传统空间哲学之工夫论的解释架构
5 山地人居环境传统空间哲学之境界论
    5.1 六种山水空间境界
        5.1.1“物性山水”、“神性山水”的空间境界完成
        5.1.2“德性山水”的空间境界完成
        5.1.3“自性山水”的空间境界完成
        5.1.4“空性山水”、“渡性山水”的空间境界完成
    5.2 总体理论认知
        5.2.1 理论样态:四重四方架构
        5.2.2 显着特征:多元山水形上学的应用
        5.2.3 工作原理:山水形上学空间实现的两条进路与三种操作模式
    5.3 本章小结:六种山水空间境界的总体导向——显隐山水系统
6 山地人居环境传统空间哲学之实践认知
    6.1 文化根基决定了物性山水或神性山水是多数实践的初始导向
        6.1.1 物性山水的普遍性与顽强性——以重庆为例
        6.1.2 物性山水向神性山水迭变——以都江堰为例
        6.1.3 基于天极系统的神性山水实践——以温州为例
        6.1.4 基于昆仑系统的神性山水实践——以福州为例
        6.1.5 协同天极系统与昆仑系统的神性山水实践——以阆中为例
    6.2 德性山水大多基于已有神性山水空间格局的再开发与再解释
        6.2.1 神性山水与德性山水的重叠——以北京为例
        6.2.2 德性山水对神性山水的迁就——以南京为例
        6.2.3 神性山水与德性山水的交错——以成都为例
        6.2.4 神性山水对德性山水的溶解——以丽江为例
    6.3 自性山水、空性山水、渡性山水一般具有嵌入性与不稳定性
        6.3.1 自性山水的嵌入——以苏州为例
        6.3.2 空性山水的嵌入——以杭州为例
        6.3.3 渡性山水的嵌入——以大理为例
    6.4 本章小结:复合实践体系
7 结语
    7.1 研究结论
    7.2 论文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7.2.1 论文创新点
        7.2.2 论文不足之处
    7.3 思考与体悟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回顾钱学森先生提出的山水城市概念及相关讨论情况
    附录B:“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惯用国学概念的解释问题
    附录C:哲学方法论问题意识解析
    附录D: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方法论
    附录E:方东美先生的中国哲学方法论
    附录F:牟宗三先生的中国哲学方法论
    附录G:唐君毅先生的中国哲学方法论
    附录H:汤一介先生的中国哲学方法论
    附录I:劳思光先生的中国哲学方法论
    附录J:张立文先生的中国哲学方法论
    附录K:杜保瑞先生建构中国哲学方法论的理论起因
    附录L:禅宗美学拾遗
    附录M: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参与科研书着及获奖情况

四、汉宝集团部分产品应用实际案例(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D]. 曹勇.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2]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D]. 赖世贤. 天津大学, 2020
  • [3]中国台湾地区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研究[D]. 黄庄巍.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4]台湾地区文创品牌研究[D]. 王苏恩.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5]现象学视角下的宋式住宅研究及其现代演绎[D]. 傅文武. 东南大学, 2019(07)
  • [6]影像记忆中的20世纪西安明城区建筑特征演变研究[D]. 史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7]碧桂园楼盘体验区硬质景观设计质量控制[D]. 刘红伟.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8]两岸居住区售楼处叙事设计比较研究[D]. 杨迪. 苏州大学, 2019(04)
  • [9]中国绿道规划设计研究[D]. 何昉.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10]山地人居环境传统空间哲学认知[D]. 杨欣. 重庆大学, 2016(09)

标签:;  ;  ;  ;  ;  

汉宝集团部分产品实际案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