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医疗器械工程技术队伍建设

加强医疗器械工程技术队伍建设

一、加强医疗仪器设备工程技术队伍的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吴凡,苏佳琳[1](2021)在《广西高技术产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章在分析广西高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基础上,构建高技术产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基于2015—2019年面板数据对广西高技术产业的创新能力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广西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在西部五省中处于较低水平;广西高技术创新产出实力略低于创新投入实力,创新技术吸收实力仍相对较弱;广西高技术四大行业创新能力存在差异,即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产业科技创新投入和产出效果最好,医药制造业和电子通信及装备制造业创新投入高,创新产出评分偏低,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产业和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产业创新吸收能力很弱。基于以上结论,文章从加大创新资源投入、推动创新平台建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周林毅,郑继芳[2](2020)在《福建省高新技术产业贸易竞争力指标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高新技术产业自出现至今发展速度就比较快,主要原因是高新技术符合现在时代发展的大趋势,对从业人员素养、研发资金、以及企业的科技水平的都有很高要求,同时高新技术的发展对社会的其他方面也带来了一定的积极影响,例如发展高新技术需要的知识、资金、技术,发展并完善了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由于经济危机的出现,对传统产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加上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这多方面的因素导致世界经济格局也在悄悄发生改变。高新技术产业越来越作为国家经济实力、国家科技实力以及国家整体实力的象征。以福建省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专业化指数和显示比较优势指数三种国际竞争力指标分析,再通过对不同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情况的对比研究,肯定福建省高新技术产业取得的成就的同时,找出福建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过程中不合理的地方,另外给出了弥补福建省高新技术产业过程中不足之处的发展建议,以促进福建省高新技术产业更快更好的发展。

方娴[3](2020)在《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研究》文中指出当前我国面临着突发事件严峻的威胁和挑战,当突发事件发生时,由于其偶然性和巨大的破坏力,导致人民生命健康和社会经济巨大损失。紧急医疗救援是应急管理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医疗机构迅速高效开展医疗救援能够最大限度降低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新疆地处祖国西北部,周边与八国相邻,特殊的地缘位置和自然条件使得其发生突发事件风险较高,时刻考验着政府及各部门的应急管理能力。由于新疆三级综合型公立医院承担着地区医疗救援的重任,因此研究其医疗救援应急管理具有现实意义。目的:本研究以承担新疆各地州突发事件医疗救援应急主要任务的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为研究对象,从入院救治患者伤害特征、医务人员应急救援及管理认知和医院风险事件识别综合分析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的现状和不足:首先回顾性分析既往救治的突发事件住院患者的伤害情况,分析伤害所造成的医疗救援压力和社会经济损失;其次,医务人员是医院开展紧急医疗救援的核心力量和专业人员,分析医务人员医疗救援综合能力和对医院应急管理的认知情况,寻找医务人员应急管理能力不足;再次,对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内外环境进行突发事件和内部脆弱性风险评估,帮助医院确定医疗救援和应急管理的优先干预重点,做好医院自身灾害防范能力建设。在此基础之上通过构建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对乌鲁木齐市、北疆地区和南疆地区的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应急救援能力进行综合分析,最终为全面提高新疆医疗救援应急管理能力提供“政府-社会-医院”无缝隙衔接策略和政策建议。方法:(1)通过乌鲁木齐市5所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病案系统收集2011-2018年收治的因交通事故、职业灾害事故、火灾事故和社会安全事件住院治疗的29595例患者病历信息,分析其社会人口学特征(性别、年龄、民族、职业)、伤害特征(伤害部位和伤害性质)、临床特征(入院情况、住院天数、手术情况、转归情况)及住院费用。分类变量的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住院费用采用CPI指数进行贴现标化。(2)对新疆21家样本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相关科室的5022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其人口学基本情况、应急培训演练及救援情况(次数及级别)、医疗救援应急能力认知(包括突发事件认知、医疗救援角色认知、医疗救援工作能力认知和急救知识技术掌握情况四方面)和对医院应急管理认知(包括承担应急任务、明确各级职责、应急培训演练、应急物资保障、应急经验总结和应急信息沟通六方面)。分类变量的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连续性变量采用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医务人员对医院应急管理认知的影响因素。(3)运用风险矩阵法和Borda序值法对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外部环境即新疆地区4类突发事件的风险可能性和严重性两方面进行评估并确定其风险等级;再运用Kaiser模型风险评估矩阵对医院内部环境可能发生的4类致灾因子从其发生可能性和严重性(包括人员、财务、运营影响和应急准备、内外部应急响应6方面)进行灾害脆弱性风险分析,确定其相对风险值(R%)并进行排序,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自然灾害和技术事故两种致灾因子的相关性。采用德尔菲法构建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应急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确定各级评价指标的权重,通过对新疆21家(全疆合计23家)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的医疗救援应急管理现状进行调查后,结合该指标体系最后确定新疆整体(21家医院)、乌鲁木齐市(包括7家医院)、北疆地区(包括8家医院)和南疆地区(包括6家医院)的医疗救援应急能力得分。结果:2011-2018年收治突发事件伤害住院患者29595例,(1)社会人口学特征中,男性占75.0%,年龄主要集中在1935岁(35.3%)和3645岁(24.1%)年龄段,职业以工人(26.9%)、自由职业者(18.1%)和农牧民(17.5%)居多。(2)伤害特征:事件类型中交通事故患者最多占50.6%,社会安全事件占24.1%,职业安全事故占23.3%;伤害部位,上下肢受伤占39.6%,头颈部位占34.8%。(3)临床特征:入院患者入院时病情以急危重为主占78.3%,患者多集中在骨科、急诊创伤科和神经外科,住院天数较长,60%需要手术治疗,90%以上患者治愈或好转。死亡例数共计861例,其中交通事故占66.43%,职业安全事故占31.4%。(4)直接经济负担,29595例患者共产生住院费用8.0亿元,交通事故占比最高达到62.5%,住院总费用年平均增长速度为5.9%。社会安全事事件人次费用年平均增长速度为6.2%。样本医院的5022名医务人员中,(1)近三年接受应急培训人员仅占59.3%,参加应急演练人员仅占60.8%,并且培训和演练次数较少级别较低;但有20.3%的人参与应急救援,救援次数较多且级别较高,地区间也存在差异(P<0.05)(2)医疗救援应急能力认知方面,一是突发事件分类回答错误率高,达到25.7%;二是医疗应急救援能力认知中安全防护(85.4%)、健康教育(62.2%)、心理支持(76.0%)、公共卫生防疫(64.0%)应答率低于急救技能(94.7%)和急救知识(95.3%)。三是50.7%的医务人员认为自身应急知识不能满足救援需要,掌握的急救技能中现场灾情评估(33.4%)、心理危机干预(33.4%)、健康教育(36.9%)和生物性致病因素防护(19.4%)的应答率低于其他急救技能。(3)医务人员对医院应急管理的认知水平基本在3.0分上下,属于一般熟悉水平,其中承担应急任务和明确职责两部分评分较高为3.08±1.02和3.09±1.04,其他部分认知评分低于3.0分,应急培训、演练和救援是应急管理认知水平的影响因素。南疆地区除个别条目外对医院应急管理认知整体高于其他两个地区。医院外部环境突发事件风险等级中,地震和道路交通事故为极高风险事件,暴雪、生物灾害、极端温度、企业安全事故、火灾事故、环境灾害、传染病暴发流行、“苯中毒、铅中毒和尘肺”以及经济安全事件为高风险事件。医院内部风险事件相对风险度较高的依次是火灾(48.72%)、暴力型医疗纠纷(47.60%)、医院感染暴发(46.65%)、地震(45.40%)、电力故障(44.94%)、流行病暴发(41.44%)、信息系统故障(41.25%)、电梯故障(40.23%)等,部分自然灾害因子和技术事故因子间相关性高于0.4。其次构建的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应急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包含8个一级指标、30个二级指标以及76个三级指标,对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情况进行调查后结合该指标体系确定其应急管理能力得分,其中医疗救治能力、应急保障、培训演练和考核能力得分较高,分别为0.23806、0.13622和0.10355,事后恢复与重建、应急制度和监测预警系统得分较低,分别为0.00134、0.00106和0.00091。乌鲁木齐市、北疆和南疆地区的医疗救援应急管理能力与新疆整体的应急医疗救援情况近似。结论: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现状存在不足:(1)突发事件伤害导致医疗救援压力大,人群健康损伤严重,医疗急救需求增多,直接经济负担严重;(2)医务人员存在应急培训演练机会较少,与现实医疗救援工作形成矛盾。医疗救援应急能力认知不够综合全面,突发事件认知不足,对健康教育、心理支持、公共卫生防疫、安全防护方面认知低于临床急救技能和知识。对医院应急管理的认知水平普遍不高,可通过综合规范的应急培训演练体系提高其认知水平。(3)医院应明确将地震和道路交通伤害极高风险事件作为医疗救援优先目标,重点关注暴雪、传染病流行、企业安全事故等高风险事件救援,持续关注中低风险事件,定期采取风险评估的防控与救援措施。在内部加强对火灾、暴力型医疗纠纷、医院感染爆发等高风险事件的抗灾能力建设,明确自身脆弱性,完善高风险事件专项应急预案,强化部门防控,提高应急救援水平。从整体看,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的医疗救治、应急保障、培训演练和考核能力相对较好,而事后恢复与重建、应急制度和监测预警系统的能力相对较弱,应重点建设事后恢复与重建、应急制度和监测预警系统。乌鲁木齐市、南疆和北疆地区应急管理能力与整体相似。综合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应急管理的不足,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通过发挥政府应急医疗救援管理体系的支撑作用和社会网络应急救援体系的辅助作用,综合提升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应急救援管理能力。

王倩倩[4](2020)在《长江经济带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对出口复杂度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快速发展,各个产业在地理上的集聚现象也越来越显着,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一方面它能够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发挥地区优势,另一方面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使得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进一步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转型和升级。而与此同时,出口复杂度作为一种能够解释并预测经济增长的驱动力,它的提升在我国经济处于新常态的背景下实现经济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到创新驱动的转换以及提升发展中国家出口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因此文章在综合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并以长江经济带为代表,探讨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对出口复杂度的影响是有意义的。文章构建了完整的实证分析体系,以长江经济带9省2市高新技术企业为样本,研究分析了产业集聚对出口复杂度的影响。本文一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图;创新点和研究不足。第二章为文献综述。主要介绍了产业集群的内涵及发展,区域产业集群理论基础;产业集聚的一般性研究;回顾了出口复杂度的定义及测度方法、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出口复杂度的异常性分析;总结了产业集聚与出口复杂度之间研究的进展。第三章为特征性事实描述。收集了长江经济带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相关数据以及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出口数据,计算分析了该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和出口现状。第四章为产业集聚影响出口复杂度的理论机制分析。文章依托现有理论研究,构建了产业集聚影响出口复杂度的理论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三个假说。第五章为数据准备工作。采用区位熵和EXPY模型测算了长江经济带区域和行业层面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度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复杂度,为实证分析提供数据基础。第六章为实证分析部分。构建产业集聚影响出口复杂度的动态面板数据模型,模型中加入了产业集聚与人力资本、产业集聚与FDI以及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交互项,利用第五章的数据实证验证了第四章提出的三个假说的合理性,并进行了结果的稳健性检验。第七章为相关结论与对策建议部分。总结了文章中的研究结论,并从政府与企业两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和建议。回归结果表明,在长江经济带区域层面和五大高新技术行业层面,产业集聚、产业集聚与人力资本交互项、产业集聚与FDI交互项以及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交互项均对出口复杂度的提升有着显着的正向促进作用。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带来相关人力资本的集聚,人力资本集聚通过知识溢出效应增加集群内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创新活动,从而助推出口复杂度的提升;产业集聚增强外了商直接投资对高新区的技术溢出效应,从而促进集群内企业创新能力的增强,从而提升出口复杂度;产业集聚促进区域经济增长,而经济的增长促进了高新技术产品技术含量的提升,从而促进出口复杂度的提升。同时,在行业层面上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异质性,其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由于其是我国发展的关键核心产业,技术含量远高于一般制造业技术,其产业集聚对出口复杂度的影响作用在五大高新技术行业中最为显着,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以及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由于大多属于加工型企业,出口附加值低,其产业集聚对出口复杂度的促进作用较弱。因此,各地区应该合理布局产业,引导和扶持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充分利用产业集聚对人力资本以及FDI的良性促进机制,充分发挥人力资本集聚所带来的知识溢出效应和FDI技术溢出效应作用,充分发挥集群优势,以期进一步的提升高新技术产品技术含量,进而促进出口复杂度的提升。

张秋华[5](2019)在《基于网络DEA的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绩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企业是社会创新的主体,高新技术企业是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抓手,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绩效直接决定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的成效。并且,随着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的增多,高新技术企业也从过去的注重数量的扩展增加,转变为注重质量的提升,客观评价当前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绩效,识别创新活动存在的不足,就成为今后高新技术企业质量提升的重要前提。简而言之就是要研究如何提高企业的创新绩效。因此,本文先测算出不同行业类型的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绩效,然后找出对创新绩效影响的主要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本文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将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活动分为开发阶段和商业转化两个阶段,并构建创新绩效评价的实证分析评价指标,先对基本情况进行分析,然后运用改进的网络DEA方法(动态网络SBM模型)和传统DEA方法(独立DEA(BCC)模型)测算出我国五大行业细分的17个行业的企业创新的综合效率、开发阶段效率和商业转化阶段效率,并对比分析计算结果,验证模型的适用性。最后,识别和分析影响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以动态网络SBM模型测算出的创新效率值为因变量,分别对综合、开发阶段和商业转化阶段建立Tobit回归,并分析总结。最后做出结论,并提出相关建议和展望。结果表明:第一,2011-2016年间,创新效率趋势总体比较好,航天器制造、通信设备制造等8个行业取得了有效的综合创新效率,而化学药品制造综合和分阶段效率均最差。第二,从分阶段效率来看,大部分行业企业商业转化阶段的创新效率存在不足,且行业与行业之间以及两阶段之间均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商业阶段高于开发阶段效率只有飞机制造行业。第三,改进后的动态网络SBM模型对创新绩效的测算比独立DEA(BCC)模型更为准确,更适用。第四,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中,政府支持强度和对外开放程度对创新绩效均有正向显着影响;所有制结构对创新绩效没有显着影响;企业利润率,只对开发阶段的创新绩效有正向显着影响,而对其他阶段影响不显着;FDI对开发阶段的创新绩效影响不显着,但对综合和商业转化阶段的创新绩效有负向显着影响;企业规模对综合和商业转化阶段的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而对开发阶段的创新绩效影响不显着。

倪杰雄[6](2019)在《医疗仪器设备计量管理与质量控制关系刍议》文中研究说明在医院仪器设备实际管理的过程中,医疗仪器设备的计量管理对其使用质量产生直接影响,是确保医疗工作质量以及科研效果的基础部分,有助于促进医疗工作现代化发展。因此,在医院医疗仪器设备管理工作中应树立正确的观念意识,正确开展医疗仪器设备的计量管理工作,遵循科学化以及合理化的工作原则,将信息技术合理应用其中,为其后续发展夯实基础。本文重点分析了医疗仪器设备计量管理与质量控制关系。

朱文秀[7](2019)在《京津冀高技术产业区域协同发展路径研究》文中指出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加强区域协同合作有利于推进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实现区域合作共赢。京津冀经济区是环渤海重要的产业合作园区,加速产业转型升级,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有助于推动市场一体化进程,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新格局。但京津冀经济区与长三角、珠三角相比,发展程度落后于两区域,因此,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势在必行,创建技术性产业合作平台,完善产业园区建设与产业合作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和任务,也是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有效途径,能够为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有力支撑。本文分为五章,第一章简述了选题的背景意义,对高技术产业及区域协同发展研究现状分析,展望产业协同发展的方向,为京津冀高技术产业研究奠定基础;第二章分析了高技术产业基本概况、协同学、区域协作等理论,从而提出区域协同发展的动力来源及产业协同发展机制,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第三章梳理了京津冀各地区的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三地区域协同发展中的问题,比较分析京津冀三地高技术产业发展的趋同性及差异性,从而形成协同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园区;第四章采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对京津冀五大类高技术产业数据进行分析,测算出京津冀五大类高技术产业的关联度,确定京津冀高技术协同发展重要影响因素;第五章依据京津冀产业发展、产业园区合作建设现状及高技术产业的关联程度分析结论,提出合理发展三地高技术产业的思路与路径。本文认为产业协同发展的首要条件是充分利用信息资源、技术资源和知识储备,统一布局规划产业园区,形成合作共赢的产业格局。明确区域战略定位及合作发展战略,构建区域一体化发展机制,消除行政壁垒,化解市场分割,实现交通一体化,有效流通科研成果,健全区域财税、公共服务、绩效考核等相关机制,优化资产流动与配置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京津冀高技术产业协同发展。

崔永平[8](2019)在《我国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产业竞争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产业作为高技术产业,已经成为保障人民健康和支撑国民经济的中坚力量,随着我国装备制造逐步向高端产业升级,我国医疗仪器及设备制造业不断满足国内需求并开始进入国际市场的进程中,不仅面临国际先进企业的竞争,也充满了发展机遇。分析我国医疗仪器设备机器制造业的产业环境及其竞争力,并提出发展对策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知名学者的文献进行研究分析,并结合我国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的特殊性,界定了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产业的概念,以及竞争力和医疗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产业竞争力的概念;用推论演绎的方法论述了竞争优势理论和产业聚集理论;同时对产业竞争力的研究方法进行了综述。搜集全球和我国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的产业数据,采用数理统计与归纳总结的方法对全球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竞争力发展现状进行了综合分析,同时对我国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竞争力发展现状的产业内部结构、市场发展规模、产业所处发展环境、产品自身特点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对现阶段我国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发展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依据我国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的目的和原则,构建了初选指标评价体系,通过专家调查法收集数据与建议,通过群组决策特征根法进行指标筛选,构建了完备的指标评价体系。构建了基于熵权—TOPSIS组合法的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通过选取2007-2016年我国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的数据,本文对我国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整体竞争力水平进行评价;并对2016年我国22个省市地区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产竞争力的截面数据进行评价研究。依据评价结果,对我国22个地区的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竞争力进行了归类,并分析了 22个地区医疗仪器设备和器械制造产业的发展水平,得出各省市地区在市场、技术和资产竞争力等方面存在显着差异。最后,结合我国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竞争力发展现状和竞争力评价结果,得出如下结论:我国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产业整体竞争力水平呈上升趋势,但各区域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产业竞争力水平存在差异。并针对发展现状和评价结果提出了针对性的意见,为促进我国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竞争力发展提供依据。

杨震宇[9](2016)在《新熊彼特理论视角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绩效研究》文中认为自金融危机爆发至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发展模式创新做出了重要贡献。尤其是对于我国快速走出危机阴影、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实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战略举措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和绩效,现阶段面临的瓶颈问题,未来产业发展的政策路径选择等问题就显得极为迫切。本文总体上分为六个部分:首先从全球视野和历史视角阐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背景,其次通过实证研究深入分析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和绩效,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运用扩展了的新熊彼特理论分析框架,探讨新兴产业发展中相关问题的形成机理,以及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律和路径,最后进一步展望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未来发展前景。第一部分首先回顾了历次产业革命中新兴产业的兴起与发展,及其对世界经济发展的重大贡献,并梳理了金融危机后欧美、日韩和新兴经济体等主要国家和地区新兴产业的发展动态,通过实证研究来探讨各主要国家近年来研发投入和高端产业的发展特征,并侧重分析各主要国家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发展规划以及所采取的发展方略,为我国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第二部分通过测算相关数据指标,从总体规模到各分类产业规模、从行业层次到上市公司层次、从时间维度到空间维度等角度研究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绩效。首先这部分利用2009—2013年的行业数据测算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Moore值、就业弹性、就业偏度、区位熵,通过量化研究深入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结构演变进程、对就业的带动作用和区位发展动向。然后这部分采用索洛残差法重点测算战略性新兴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以及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绩效,并实证研究影响产业发展绩效的因素,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基础。最后这部分还深入探讨了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金融创新政策。第三部分深入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在市场培育、技术创新、政府规制以及金融市场支持等领域出现的典型问题,并分别总结为产能过剩、核心技术缺失、表现为政府干预失当以及金融支持不足的制度障碍等相关问题。然后对这些问题的成因和发展现状进行经验分析,最后利用2009—2013年行业或微观企业数据,运用现代经济学方法分别测算产能过剩程度、产业技术效率以及制度障碍造成的资源错配程度和生产效率的损失。第四部分首先从供给与需求动因角度探讨创新对新兴产业技术进步和发展绩效的影响,并从静态和动态分析两个层面阐述新熊彼特理论关于创新推动新兴产业发展的解释。最后借鉴新熊彼特理论所提出的公共部门、产业部门和金融市场合力决定新兴产业创新发展的中观轨道视角,并在这一视角中融入了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提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绩效和规律的分析框架。第五部分将根据前述的分析框架从政府干预、市场需求拉动以及金融支持三个角度探讨其相应的作用机制。本文首先从政府补贴角度分析了政府作用对战略新兴产业市场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通过补贴影响到企业的进入或退出、研发投入强度等相关的市场结构变化,作用效果会随着补贴率的变化而变化,存在着补贴率的两个临界点。当政府补贴率处于这两个临界点之间时,产业中的企业会倾向于加大研发力度,产业的市场结构优化发展。而补贴过度或不足会导致企业退出研发或者是削减对研发的支出。随后本文利用2009—2013年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的产业面板数据,通过实证研究表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发展中,政府补贴有过度的可能,损害了企业对研发投入的积极性,并造成产业市场结构的“畸形发展”。其次,鉴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前景不确定的特点,本文研究了在考虑不确定性情况下市场需求对产业技术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以斯塔克伯格竞争格局下,当市场需求波动率超过一定临界值之后,市场需求对产业研发作用的负效应会超过正效应,形成对企业研发决策的抑制作用。而结合产业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中存在着产业市场需求不确定性过高,投机资本过多的情况,在这种市场需求的作用下会出现企业研发动力不足,资本利用率低下等问题。最后,本文从金融抑制的角度分析了金融市场发展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选择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当存在一定的金融抑制时,企业的技术选择会受市场资本利率水平的影响。而利率的过度管制会使得企业主动选择较低的技术水平以及较低的研发资本占比,从而造成技术选择的“利率陷阱”。本文还通过实证研究表明,在我国目前的金融发展状况下,金融发展并没有对企业的技术选择形成积极的影响,长期金融抑制环境下的金融发展并没有激励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创新发展。因此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归根到底是企业研发投入不足,重视规模扩张而忽视核心竞争力获取以及产业创新能力培养的结果,但是造成企业研发投入不足的原因又是由政府作用、市场需求拉动以及金融环境共同造成的。这就印证了新熊彼特理论框架下的多维作用机制的有效性,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和问题的形成也是一个综合作用的产物。第六部分在总结了上述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将产业创新发展的新熊彼特通道由一维的定性描述扩展到了兼具定性和定量的三维分析空间,并涵盖有政府补贴率、市场需求波动率以及金融市场利率等。并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的有效快速发展必须处于有效的三维通道中,否则将出现新熊彼特理论所预言的产业过热或者产业萧条,而这两种情况都将导致产业走向衰败。最后本文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最新数据分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速度预期,并着重结合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特征以及国家最新的产业发展规划,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前景,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在压力中寻求突破,在挑战中迎来发展。

洪德明,黄煌镜[10](2013)在《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现状与医工队伍可持续发展的探究》文中认为随着医疗设备新技术、新成果在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尤其是在现今大规模集成电路与智能化芯片设计情况下,设备管理也越来越显得重要、设备维修越来越困难,尤其是在医疗责任事故采取"反举证"的今天。另外,医疗设备的工程队伍的建设的难度也越来越大,本文结合实际工作实践,作一个分析、探讨。

二、加强医疗仪器设备工程技术队伍的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强医疗仪器设备工程技术队伍的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广西高技术产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广西高技术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现状分析
    (一)广西高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1. 高技术制造业科技创新投入力度增强
        2. 高技术产业规模初步成形
    (二)广西高技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 科技创新能力不强
        2. 高技术产业发展速度较慢
        3. 人才队伍总量不足
        4. 高技术产业结构有待优化
三、广西高技术产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二)高技术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实证研究
        1. 数据来源
        2. 数据分析
    (三)广西高技术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结果
    (四)广西四大高技术行业科技创新能力分析
四、提升广西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对策建议
    (一)加大创新资源投入,强化各科技创新要素的支撑力度
    (二)积极搭建创新平台,加强地方高校和科研院所与企业的合作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人才引进、培育与高技术产业的匹配度
    (四)完善产业规划布局,打造重点高技术产业链条

(2)福建省高新技术产业贸易竞争力指标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理论分析
    1.1 高新技术产业定义
    1.2 高新技术产业的界定
2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状况
    2.1 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分析
    2.2 高新技术产业内部分析
    2.3 福建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状况
3 高新技术产业贸易竞争力指标分析
    3.1 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指标选取
    3.2 高新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范式
    3.3 高新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指标选取
    3.4 国际市场占有率
    3.5 贸易专业化指数
    3.6显示比较优势指数
4 促进福建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建议
    4.1 加强政策扶持
    4.2 加强省内外人才队伍建设
    4.3 强化企业主观能动性作用
    4.4 完善科研平台建设
    4.5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5 总结与展望

(3)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绪论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球各类突发事件不断频发
        1.1.2 我国面临突发事件严峻挑战
        1.2 国内外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理论研究
        1.2.1 国外应急管理理论研究
        1.2.2 我国应急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
        1.3 国外医疗应急管理体系研究
        1.3.1 国外公共卫生处置研究
        1.3.2 国外医院医疗应急管理研究
        1.4 我国医疗应急管理研究及现状
        1.4.1 我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制现状
        1.4.2 我国医疗机构应急管理研究现状
        1.4.3 医疗机构应急管理能力研究现状
        1.5 研究不足
        1.6 理论研究基础
        1.6.1 公共危机管理理论
        1.6.2 风险管理理论
        1.6.3 系统管理理论
        1.6.4 无缝隙政府理论
        1.7 研究目的及意义
        1.8 研究内容
        1.8.1 主要研究内容
        1.8.2 几个概念
        1.9 技术路线
第二部分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研究基础
    第2章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应急救治患者特征研究
        2.1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1 研究对象
        2.1.2 病例信息质量控制
        2.1.3 研究方法
        2.1.3.1 文献研究法
        2.1.3.2 贴现法
        2.1.3.4 数据分析方法与统计软件
        2.1.4 相关内容界定
        2.1.4.1 住院病例伤害类别界定
        2.1.4.2 住院病例创伤部位界定
        2.1.4.3 住院病例损伤性质界定
        2.2 结果
        2.2.1 应急救治住院患者社会人口学特征
        2.2.2 突发事件伤害住院患者伤害特征
        2.2.3 突发事件伤害住院患者临床特征
        2.2.4 突发事件伤害住院时间分布
        2.2.5 突发事件伤害住院费用分析
        2.3 讨论
        2.3.1 突发事件导致社会危害性严重
        2.3.2 突发事件导致社会直接经济负担严重
        2.3.3 应用事件规律加强对突发事件的季节性防控
        2.4 小结
    第3章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务人员应急管理认知研究
        3.1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3.1.1 研究对象
        3.1.2 研究方法
        3.2 结果
        3.2.1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务人员应急管理认知结果.
        3.2.2 不同地区医务人员应急管理认知结果
        3.3 讨论
        3.3.1 医务人员培训演练机会少,与现实医疗救援工作形成矛盾.
        3.3.2 医务人员医疗救援能力认知缺乏综合性
        3.3.3 医务人员应急管理认知水平不高,且存在地区差异
        3.3.4 构建规范综合的应急培训演练体系
        3.3.5 医院针对医务人员应急管理认知不足提升医院应急管理水平
        3.4 小结
    第4章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风险分析
        4.1 研究对象与方法
        4.1.1 研究对象
        4.1.2 研究方法
        4.2 结果
        4.2.1 专家情况
        4.2.2 新疆突发事件风险分析
        4.2.3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灾害脆弱性分析(HVA)
        4.3 讨论
        4.3.1 借助科学方法确定新疆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优先目标.
        4.3.2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明确自身脆弱性,强化灾害风险防控
        4.4 小结
第三部分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能力评价
    第5章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能力及能力评价
        5.1 研究对象与方法
        5.1.1 研究对象
        5.1.2 研究方法
        5.2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情况
        5.2.1 基本情况
        5.2.2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情况
        5.3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应急管理能力指标体系构建
        5.3.1 德尔菲法筛选指标
        5.3.2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5.4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能力分析
        5.4.1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情况统计
        5.4.2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能力综合分析. ..
        5.5 讨论
        5.6 小结
第四部分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能力提升策略
    第6章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能力的提升策略及建议
        6.1 完善政府医疗救援应急管理体系
        6.1.1 制定专项法律法规明确医疗救援应急管理组织机构职责.
        6.1.2 构建高级别合作协调联动机制
        6.1.3 借助应急管理平台,建立风险监测预警系统
        6.1.4 建立财政补偿机制和应急物资动态管理机制
        6.1.5 打造地区紧急医疗救援中心,提升区域医疗救援能力
        6.1.6 组合各类救援队伍,打造地区综合紧急医疗救援队伍
        6.1.7 建设医疗救援学科,培养专门人才队伍
        6.1.8 打造立体救援模式,增加高技术含量应急救援设备
        6.1.9 加强突发事件高危行业针对性监管,从源头降低事件风险
        6.2 发挥基层组织职能,构建社会网络医疗救援应急体系
        6.2.1 制定基层医疗救援应急预案
        6.2.2 集合和调配基层辖区内医疗救援应急资源
        6.2.3 针对高风险行业及人群开展医疗救援应急教育和培训. . . . . .
        6.2.4 发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救援功能
        6.2.5 组建基层医疗救援志愿者团队
        6.3 综合提升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应急救援管理能力
        6.3.1 医院应急管理组织层级扁平化
        6.3.2 医院脆弱性风险防控
        6.3.3 做好紧急医疗救援队建设
        6.3.4 应急医疗救援队员素质和能力要求
        6.3.5 应急预案制定修订
        6.3.6 医院建立综合性应急培训演练体系
        6.3.7 院前及院内应急救援流程衔接
        6.3.8 建设医疗救援重点科室
        6.3.9 后勤物资设备保障
        6.3.10 信息通讯系统保障
        6.3.11 灾后身心康复支持
    第7章 结论与创新
        7.1 结论
        7.2 创新
        7.3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附录6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长江经济带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对出口复杂度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目标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图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图
    1.4 创新点和研究不足
        1.4.1 创新点
        1.4.2 研究不足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关于产业集聚的研究
        2.1.1 产业集群的内涵及发展
        2.1.2 区域产业集群理论基础
        2.1.3 产业集聚的一般性研究
    2.2 关于出口复杂度的研究
        2.2.1 出口复杂度的定义及其测度
        2.2.2 出口复杂度影响因素分析
        2.2.3 中国出口复杂度异常性分析
    2.3 产业集聚与出口复杂度关系研究
    2.4 文献评述
第三章 长江经济带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与出口现状分析
    3.1 高新技术产业界定及其发展
    3.2 长江经济带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状况分析
    3.3 长江经济带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贸易状况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产业集聚影响出口复杂度的理论分析
    4.1 产业集聚带来人力资本集聚,增强创新能力,提升出口复杂度
    4.2 产业集聚增强FDI溢出效应,促进技术创新,提高出口复杂度
    4.3 产业集聚带动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促进出口复杂度提升
第五章 产业集聚度和出口复杂度的测算与分析
    5.1 产业集聚度测算方法的选择以及数据来源
    5.2 长江经济带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度测算结果分析
        5.2.1 分地区的产业集聚测算结果及分析
        5.2.2 分行业的产业集聚测算结果及分析
    5.3 出口复杂度的测算方法以及数据来源
    5.4 长江经济带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度测算结果分析
        5.4.1 分地区产品出口复杂度测算结果及分析
        5.4.2 分行业产品出口复杂度测算结果及分析
    5.5 小结
第六章 产业集聚影响出口复杂度的实证分析
    6.1 模型设定
    6.2 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6.3 实证假设
    6.4 实证检验及分析
        6.4.1 变量描述性统计
        6.4.2 共线性检验
        6.4.3 区域视角下产业集聚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复杂度影响作用的回归
        6.4.4 行业视角下产业集聚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复杂度影响作用的回归
        6.4.5 稳健性检验
    6.5 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对策建议
        7.2.1 合理引导产业集聚,促进人才交流与合作
        7.2.2.合理引导外资流向,充分发挥FDI溢出效应
        7.2.3 合理选择战略区位,加速融入产业集群
        7.2.4 加大研发投入强度,提升企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1.发表的学术论文
    2.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5)基于网络DEA的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对象的界定
        1.2.1 高新技术企业
        1.2.2 创新绩效的定义及范围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1.3.1 研究概念框架
        1.3.2 研究的关键问题及创新点
        1.3.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 论文章节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研究方法选择
    2.1 创新绩效测度方法评述
    2.2 企业创新绩效影响因素述评
    2.3 研究方法选择述评
        2.3.1 数据包络分析(DEA)
        2.3.2 DEA的优势特点和本文选择依据
        2.3.3 DEA方法的发展述评
        2.3.4 DEA的主要模型
    2.4 研究方法模型构建
        2.4.1 模型构建思路
        2.4.2 构建模型介绍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绩效DEA测度
    3.1 数据来源及处理
        3.1.1 数据来源
        3.1.2 数据处理
    3.2 变量指标选取
    3.3 创新绩效评价的实证结果描述性统计分析
        3.3.1 总体基本情况
        3.3.2 按行业分类统计基本情况
        3.3.3 按地区分类统计基本情况
        3.3.4 创新绩效评价指标统计基本情况
    3.4 创新绩效效率实证结果分析
        3.4.1 动态网络SBM模型的创新绩效效率分析结果
        3.4.2 独立DEA(BCC)模型的创新绩效效率分析结果
        3.4.3 动态网络SBM模型的创新绩效效率分析结果特点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绩效影响因素分析
    4.1 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
    4.2 综合创新绩效影响因素回归结果分析
    4.3 开发阶段创新绩效影响因素回归结果分析
    4.4 商业转化阶段创新绩效影响因素回归结果分析
    4.5 创新绩效影响因素回归结果汇总分析
    4.6 本章小结
结论及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6)医疗仪器设备计量管理与质量控制关系刍议(论文提纲范文)

1 医疗仪器设备的计量管理与质量控制关系
    1.1 建立计量管理档案
    1.2 定期检定校准
    1.3 检定数据的整理分析
2医疗仪器设备的计量管理建议
    2.1 树立正确的观念意识
    2.2 建设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2.3 加大内部监督管理力度
3 结语

(7)京津冀高技术产业区域协同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高技术产业研究现状
        (二) 京津冀高技术产业研究现状
        (三) 产业协同发展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四、研究难点、创新点与不足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高技术产业的特性分析
        (一) 高技术产业界定
        (二) 高技术产业基本特征
    二、区域协同发展相关理论
        (一) 区域协同发展理念
        (二) 协同创新的内涵
        (三) 协同学
    三、区域发展模式理论
        (一) 增长极模式
        (二) 发展轴模式
        (三) 城市群发展模式
第三章 京津冀高技术产业区域协同发展现状与问题识别
    一、京津冀高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一) 北京市高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二) 天津市高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三) 河北省高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四) 京津冀协同发展现状
    二、京津冀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协同创新发展现状
        (一) 研发机构合作
        (二) 产业园区合作
        (三) 产业合作协议
        (四) 产业创新中心
    三、京津冀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协同创新发展问题识别
        (一) 产业发展水平差距较大
        (二) 高技术产业合作力度较小
        (三) 产业资源配置不合理
第四章 京津冀高技术产业区域协同度评价分析
    一、数据来源及指标构建
    二、京津冀医药制造业协同度分析
    三、京津冀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协同度分析
    四、京津冀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协同度分析
    五、京津冀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协同度分析
    六、京津冀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协同度分析
第五章 京津冀高技术产业区域协同发展思路及路径
    一、京津冀高技术产业区域协同发展的总体思路
        (一) 确立“互利共赢”发展新思路
        (二) 树立“协同创新”发展新理念
    二、京津冀高技术产业区域协同发展的基本路径
        (一) 建立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体系
        (二) 促进京津冀产业同链有序分布
        (三) 推进京津冀区域市场统一发展
        (四) 创建创新平台强化要素流动
        (五) 交通一体化推动产业协同发展
        (六) 金融互通为产业协同提供保障
        (七) 公共服务共享推动产业转移
参考文献
后记

(8)我国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产业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 创新之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产业概念
        2.1.2 竞争力概念
        2.1.3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产业竞争力概念
    2.2 理论基础
        2.2.1 优势理论
        2.2.2 产业集聚理论
    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2.3.1 产业竞争力评价方法的研究
        2.3.2 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2.3.3 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方法选取
第3章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产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3.1 发展现状
        3.1.1 全球发展现状
        3.1.2 我国发展现状
    3.2 存在问题
第4章 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4.1.1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目的
        4.1.2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4.1.3 评价初选指标体系构建
    4.2 竞争力评价关键指标识别
    4.3 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及指标分析
第5章 产业竞争力评价
    5.1 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5.1.1 数据来源
        5.1.2 分析方法
    5.2 熵权法的计算过程与结果分析
    5.3 熵权——TOPSIS组合法的计算过程与结果分析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导师简介
附件

(9)新熊彼特理论视角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论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1.3.1 本文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1.3.2 本文的章节安排和数据选用
    1.4 论文的创新点和研究不足
        1.4.1 本文的创新点
        1.4.2 本文研究的不足
第2章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2.1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和内涵研究
        2.1.1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分类
        2.1.2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
    2.2 国外相关理论和文献综述
        2.2.1 新兴产业发展相关基础理论研究述评
        2.2.2 新兴技术的研发绩效研究
        2.2.3 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律研究
    2.3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2.3.1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国际比较研究
        2.3.2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创新研究
        2.3.3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府干预研究
        2.3.4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需求拉动作用研究
        2.3.5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金融支撑作用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世界新兴产业发展的趋势研究
    3.1 历史视角:五次经济长波与新兴产业的更替发展
        3.1.1 世界五次经济长波的发展脉络
        3.1.2 世界经济长波与产业发展的关系
        3.1.3 第三次工业革命与新兴产业发展
    3.2 全球化视野:危机后世界各国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
        3.2.1 世界各国新兴产业发展概述
        3.2.2 西方发达国家新兴产业的创新投入
        3.2.3 世界各国培育发展新兴产业的新动向
    3.3 各国发展经验的借鉴与启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与绩效测度
    4.1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规模研究
    4.2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结构演变测度研究
        4.2.1 产业结构演变的测度方法
        4.2.2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结构变化
    4.3 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就业带动作用测度研究
        4.3.1 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就业带动作用的经验分析
        4.3.2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带动就业体量增长作用的测度
        4.3.3 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就业结构升级作用的测度
    4.4 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发展的测度研究
        4.4.1 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发展概述
        4.4.2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地区特征
    4.5 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效率测度研究
        4.5.1 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投入水平的变化
        4.5.2 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效率的测度
    4.6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金融创新
    4.7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政策支持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瓶颈问题及实证研究
    5.1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产能过剩
        5.1.1 产能过剩的经验分析
        5.1.2 产能过剩程度的测度
    5.2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核心技术缺失
        5.2.1 核心技术缺失的经验分析
        5.2.2 技术效率的测度
    5.3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制度障碍
        5.3.1 政府干预失当的经验分析
        5.3.2 金融体系支持不足的经验分析
        5.3.3 资源错配导致生产效率损失的测算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绩效的决定因素:新熊彼特理论的解释
    6.1 新熊彼特理论的发展历程
    6.2 新熊彼特理论的基本内容
        6.2.1 熊彼特理论中的创新:动因与作用分析
        6.2.2 新熊彼特理论的概述
        6.2.3 新熊彼特理论的拓展:对新古典经济学方法的融合
    6.3 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中各部门的作用机制
        6.3.1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公共部门作用机制
        6.3.2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产业部门作用机制
        6.3.3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金融市场作用机制
    6.4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新熊彼特通道
        6.4.1 新熊彼特通道的概述
        6.4.2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新熊彼特通道案例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公共部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绩效的影响研究
    7.1 政府补贴对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7.2 研发补贴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绩效的影响机制
        7.2.1 财政补贴作用的经验分析
        7.2.2 财政补贴作用的模型构建
    7.3 实证研究
        7.3.1 数据选取与变量设定
        7.3.2 实证检验结果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产业部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绩效的影响研究
    8.1 市场需求对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8.2 需求规模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绩效的影响机制
        8.2.1 需求规模作用的经验分析
        8.2.2 不确定性条件下需求规模作用的模型构建
    8.3 实证研究
        8.3.1 数据选取与变量设定
        8.3.2 实证检验结果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金融抑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绩效的影响研究
    9.1 金融抑制对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9.2 金融抑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绩效的作用机制
        9.2.1 金融价格扭曲的经验分析
        9.2.2 金融市场供给不足的经验分析
        9.2.3 金融抑制作用的模型构建
    9.3 实证研究
        9.3.1 数据选取和变量设定
        9.3.2 实证检验结果
    9.4 本章小结
第10章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和未来展望
    10.1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熊彼特通道”
    10.2 政府的角色定位与作用机制
    10.3 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体系的构建
    10.4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未来展望
        10.4.1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速度预期
        10.4.2 新常态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0.4.3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中国制造2025”
    10.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四、加强医疗仪器设备工程技术队伍的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广西高技术产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 吴凡,苏佳琳. 科技智囊, 2021(03)
  • [2]福建省高新技术产业贸易竞争力指标分析[J]. 周林毅,郑继芳. 科技和产业, 2020(10)
  • [3]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研究[D]. 方娴. 吉林大学, 2020(08)
  • [4]长江经济带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对出口复杂度的影响研究[D]. 王倩倩.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20(05)
  • [5]基于网络DEA的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绩效评价研究[D]. 张秋华.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6]医疗仪器设备计量管理与质量控制关系刍议[J]. 倪杰雄. 中国设备工程, 2019(14)
  • [7]京津冀高技术产业区域协同发展路径研究[D]. 朱文秀. 天津师范大学, 2019(01)
  • [8]我国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产业竞争力研究[D]. 崔永平. 北京化工大学, 2019(06)
  • [9]新熊彼特理论视角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绩效研究[D]. 杨震宇.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1)
  • [10]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现状与医工队伍可持续发展的探究[A]. 洪德明,黄煌镜. 广东省医学装备学会2013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3

标签:;  ;  ;  ;  ;  

加强医疗器械工程技术队伍建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