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新图书馆落成启用

无锡市新图书馆落成启用

一、无锡市图书馆新馆落成开放(论文文献综述)

程莉[1](2021)在《公共图书馆全馆外包模式中的政府管理职能研究》文中提出选取5家已实施全馆外包的有一定代表性的公共图书馆,从所处区域经济发展情况、全馆外包实施过程、外包实施后的效果等方面进行全面比较分析,从政策法规、监督管理、各方诉求、参与主体以及运行效果等方面对公共图书馆实施全馆外包的现状与存在问题作了分析研究,聚焦全馆外包模式下政府职能部门如何更好履行管理职能,从合理确定外包范围、主动担当管理责任、科学界定管理重点等方面提出了意见与建议。

黄一[2](2020)在《高校图书馆改扩建设计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主要研究的问题是高校图书馆改扩建设计。随着高校图书馆自身的老化与高校人数的不断增加,社会整体技术水平快速发展,部分建成较久的高校图书馆已无法满足现代高等教育的需求,故高校图书馆的改扩建行为是其延续寿命和顺应时代的必然选择。而在高校图书馆改扩建中,新旧部分之间的关系处理与整合手段是决定高校图书馆改扩建的成败与否的关键问题。而我国学术界对于此问题的研究仍未臻圆满,故本文通过对文献与案例的总结与归纳,提出了新旧部分整合的各类模式以及高校图书馆改扩建中的普遍原则与具体策略,以期对高校图书馆在今后的改扩建设计中提供一定参考借鉴。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是对高校图书馆改扩建设计的研究现状、研究背景与改扩建动因进行分析,对应文中的第一章与第二章。基于对高校图书馆改扩建设计的研究现状和背景的研究明确了研究方向与框架,通过对高校图书馆发展与改扩建的内因与外因的分析,总结出了高校图书馆的改扩建的实质内容与本质动力,并提出了这些动因作用到高校图书馆改扩建中的结果。第二部分是对高校图书馆改扩建模式与改扩建原则的提出。通过对优秀案例的研究,分析各高校图书馆在改扩建中采取的模式,并对其进行归纳总结,提出了三大类共十种高校图书馆改扩建的模式;在通过对各类案例主要注重方面与成功点,进行高校图书馆改扩建原则的提炼。通过对模式与原则的提出,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分类方式与指导思想。第三部分则对新旧馆舍内外融汇整合的模式与具体整合设计策略的重点研究。对内部流线与外部体量的整合方式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在高校图书馆改扩建原则指导下的具体设计策略,并对高校图书馆改扩建未来发展趋势做出了一定预测。

本刊编辑部[3](2019)在《动态》文中研究说明北京市建立档案局馆三级沟通协商机制近日,北京市档案局与市档案馆联合召开会议。为确保机构改革局馆分设后首都档案工作顺畅高效开展,会议决定建立局馆三级沟通协商机制:一是局馆长联席会议,对全市档案工作中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和难点、重点工作进行研究谋划和安排部署;二是局馆重要专项工作会议,召集局馆相关处室,对重要专项工作进行研究部署;三是局馆处室协商会议,局馆工作关联处室及时沟通情况、对接工作、明确任务。

张翔[4](2019)在《当代城市规划展览馆建筑设计研究 ——以西安城市规划展览馆建筑设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当下城市规划展览馆作为城市对外展示与宣传的一张“名片”,不仅为大众提供一个了解城市发展历史和城市变化的直接平台,而且为大众提供了一个参与城市发展的有效平台。一方面,目前城市规划馆已经成为城市的代表性建筑之一,其本身不仅具有文化特性,同时还具有时代、社会、政治等更深层次的含义和独特的艺术性;另一方面,城市规划展览馆因其展出内容的独特性和专业性,因此又具有不可复制和不可替代性。自2000年在上海第一座城市规划展览馆的落地,国内各个城市都开始兴建该馆,致使我国在接下来的十几年中,规划展览馆的发展迅猛。因此产生了我国关于城市规划展览馆设计研究相对较少与各城市都急迫需要建设规划展览馆之间的矛盾。论文的前三章以城市规划展览馆产生的背景因素和未来发展趋势作为切入点,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大量的实际调研,对国内近300座已建成的城市规划展览馆进行分析,对建筑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盲目建设、选址不当、展示空间单一、建筑缺乏地域性等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并进行全面性的分析。论文的四、五、六章主要是提出了具有参考价值的城市规划展览馆建筑设计方法与设计思路,并对西安城市规划展览馆旧馆和未来新馆进行研究分析。具体四、五章是对城市规划展览馆进行更深层次的解析,对之前归纳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笔者依次从建筑的选址、建设规模、建筑内部空间、内外流线和建筑造型等方面分析,总结出建筑、城市、文化、环境和行为之间的关系。通过有针对性的分析,得出城市规划展览馆建筑设计的独特之处以及设计的着重点。第六章通过对当下西安城市规划展览馆进行实际的调研并进行全面分析,挖掘其现状问题。之后从建筑的场地布局、内部空间、建筑形象等方面具体论述了新的西安城市规划展览馆建筑各部分的设计手法,为规划展览馆设计中产生的相关问题提供相应的指导理论和解决措施。文章使用递进式的章节排列,由大到小、由整体到局部,重点对城市规划展览馆设计中的四个方面城市、建筑、行为、技术进行阐述,充分展现城市规划展览馆这一特殊建筑的城市和文化两种属性。本文以建筑学基础理论为依据,通过借鉴规划学、环境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相关研究内容对城市规划馆的产生背景、发展历程和未来发展进行了分析,并通过理论结合实际案例的方法论述了城市规划展览馆的基本设计原则、思路和手法,增强对文章主题的深层次探讨。

本刊编辑部[5](2019)在《动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北京市档案馆将建区域性国家重点档案保护中心2月2日,北京市档案馆接到国家档案局《关于2019年度区域性国家重点档案保护中心建设任务评审结果的通知》,确定北京市档案馆、浙江省档案馆、云南省档案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档案馆承担区域性国家重点档案保护中心建设任务。市档案馆立即根据《区域性国家重点档案保护中心建设与管理办法》,结合本馆工作及对华北5省

赵长海[6](2015)在《荣氏家族与大公图书馆》文中研究表明大公图书馆是近代最大的私立图书馆之一,为着名实业家荣德生创建。其收藏之富,用心之专,投入之多,延续时间之长,在当时众多公私图书馆中,位居前列。虽读者无多,作用有限,但在保存国故,整理文献方面却有较大成绩。对于研究民国私立图书馆的创建发展,颇具典型意义。

吴媚[7](2015)在《图书馆建筑的经济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图书馆事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带动了大批图书馆的建成。然而经过实际使用,部分图书馆建筑产生了与需求不符、能耗费用高、使用不便利、高投入低效益等问题。如何做好图书馆建筑的经济性建设,以提高图书馆建筑的使用效率,成为图书馆建筑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图书馆作为公益性质的文化机构,其馆舍建造和运营管理经费有限,这些都为图书馆新馆的建设和运行维护带来了挑战。本文基于全寿命周期的理念,探究图书馆建筑在不同阶段的经济性,以期为图书馆新馆的设计、建设、运营提供决策支持。本文首先对建筑经济性、建筑成本、建筑效益、生命周期成本等相关领域的理论进行文献调研和分析。其次,在分析江苏省内部分高校图书馆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得出高校图书馆的发展特点、趋势及存在的经济性问题,并从建设成本、使用效益及运营维护成本三方面探讨图书馆建筑的经济性。再次,基于用后评估方法,重点对省内五所高校图书馆进行实地调研,通过实地勘察、访谈、问卷等方式,明确图书馆的经济成本以及实际运营使用情况。同时,从图书馆建设定位、建设过程以及未来长远发展的角度,访谈负责高校图书馆建设项目的馆长,从而探求图书馆建筑经济性的具体内容。最后,全面总结图书馆建筑的经济性原则,为提高图书馆建筑的经济性提出未来发展的建议。

王晔[8](2015)在《数字化背景下档案馆建筑设计初探》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信息技术发展,人类迈入大数据时代,数字化技术渗透到各行各业的工作中,尤其对档案事业产生了数字技术的革新和开放思想的推进,传统档案馆建筑无法完全满足现代档案服务工作的要求,促使了新一批档案馆建筑的建设。既有研究多聚焦在档案馆数字化及其公共性的论述,对于档案馆这一城市重要的公共文化建筑类型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以宿州市档案馆、科技馆、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三馆项目为依托,对现代档案馆进行建筑和空间上的研究和探析。全文分为论述部分和工程项目报告。论述部分分为七章:第一章为绪论,介绍选题原因、意义以及研究方法。第二章论述国内外档案馆建筑的发展和演变,以及我国传统档案馆的设计要点。第三章至第五章分别从基于数字化技术的现代档案馆建设、档案馆建筑共建及外部空间设计,以及现代档案馆公共空间以及三个方面论述现代档案馆建筑的设计方法和策略。第六章分析和总结了现代档案馆造型、材料、文化性表达的多样方法。第七章为工程项目报告部分,展示宿州市档案馆、科技馆、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三馆设计项目的思路与成果。

李金海[9](2013)在《中国当代城市文化中心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文化中心是在当今中国快速城市化的大背景下,出现的一种城市景象。它是将不少于两种的不同属性的文化馆体(如大剧院、图书馆、展览馆、青少年宫、博物馆等)复合在同一城市实体中。城市文化中心不仅仅是各类文化场馆功能的简单叠加,更重要的是如何使各功能之间能相互促进,互利共生。城市文化中心在建筑形态上有两种表现方式,一种是一座巨型建筑另一种是一组有联系的建筑群体。城市文化中心如今已成为城市公共文化设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城市空间中形成复合、开敞的公共文化空间,其城市性与社会性日益加强。同时,它又是传承城市历史文化的载体,是城市中重要的文化记忆的意象与节点。论文首先从城市层面探讨了城市文化中心在在设计中的城市空间布局问题,通过分析影响其布局的各种因素,并结合部分城市文化中心空间布局实践经验,由此得出城市文化中心切实可行的城市总体空间布局方法。其次,本文对城市文化中心设计中的多馆复合设计进行了剖析,通过对多馆复合中的功能复合、公共空间复合以及交通空间整合分流三方面的设计研究,归纳总结出其中的复合模式和原则,以用于指导城市文化中心的建设,使其发挥出单馆文化建筑不能发挥的效应,达到多馆多元化复合,实现资源协调和互利共生。另外,由于城市文化中心的文化性塑造关系到一个城市的文化特质,故城市文化中心的文化性塑造也是本文研究的一个重点。由于目前国内对城市文化中心的专门研究较少,因此本文试图将城市文化中心作为一个系统的研究对象,在明确其概念及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社会背景及国内外有关建筑理论与实践,以得出相关的设计策略。

陈金娥[10](2013)在《民国商办图书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民国时期,随着商人群体实力的增强,加上商人自身社会责任感、政府对社会助学的奖励等多方面的原因,商人群体主持或参与了许多图书馆的建设。商人的积极参与弥补了公立图书馆事业的不足,对整个社会的风气之开化、教育之推进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以民国时期的商办图书馆为研究对象,旨在窥探商人在推动商办图书馆建设中发挥的作用及商办图书馆的运作状况、成效与不足。本文正文共五部分:第一部分,介绍近代商办图书馆的缘起与宗旨。商人创办图书馆的缘起可从内部和外部因素分别论述,从内部看,商人群体经济实力的增强、自身社会责任感、对实业教育、商业教育的需求以及提升商人地位的需要等多种因素,推动了商人的这一行为。从外部看,救亡图存的时代感召、政府的奖励措施、图书馆法令的颁布、各种社会教育思潮的兴盛成为商办图书馆事业兴起的外部动因。另外,通过对商办图书馆的宗旨进行分析,深化对商人参与图书馆事业动机的认识。第二部分,介绍近代商办图书馆的概况,分商会图书馆、其他商人团体附设的图书馆、实业界创办的图书馆、商人个人创办图书馆或参与图书馆建设四个部分进行概略性介绍。第三部分,探讨民国商办图书馆发展过程中的具体问题,首先对经费构成与参与主体进行分析,这是界定商办图书馆的关键因素;其次展开对馆舍与藏书状况的分析以及内部管理制度的探讨,展现商办图书馆的规模与具体经营状况;最后通过研究商办图书馆开展的内部活动与外部社交,了解商办图书馆在自我宣传、徐图壮大、扩大影响方面的努力。第四部分,分析战争给商办图书馆造成的巨大损失和破坏,以及部分商办图书馆在战后谋求恢复的情况,揭示其内在的精神动力。另外,还对商办图书馆的最终归宿进行了介绍。第五部分,总结民国商办图书馆的成效及局限。一些商办图书馆倚重实力商人或商会组织,获得了较多便利,为其自身发展争取到了有利条件;商办图书馆励精图治,惠及了除商人外更广泛的社会群体,为求知者提供了学习的平台,造就了一批人才。但是商办图书馆也面临着经费紧缺的制约、时局混乱战争破坏的困扰等问题,发展举步维艰。

二、无锡市图书馆新馆落成开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无锡市图书馆新馆落成开放(论文提纲范文)

(1)公共图书馆全馆外包模式中的政府管理职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公共图书馆全馆外包情况比较分析
    2.1 5家图书馆所处区域经济情况比较
    2.2 5家图书馆外包实施情况比较
        2.2.1 实施外包主体情况
        2.2.2 实施外包的时间节点
        2.2.3 实施外包的最初原因
        2.2.4 实施外包的社会主体
        2.2.5 实施外包的服务内容
        2.2.6 外包过程的政府管理职能
    2.3 5家图书馆外包效能比较分析
3 公共图书馆全馆外包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
    3.1 从法规政策来看,基本法规较完备,实施细则需细化
    3.2 从监督管理来看,监管体制需理顺,监督主体需丰富
    3.3 从各方诉求来看,公益属性需坚持,经济诉求要兼顾
    3.4 从参与主体来看,资质要求需细化、专业能力差异大
4 公共图书馆全馆外包模式中的政府管理职能研究
    4.1 合理确定外包范围,不能仅为创新而强行实施外包
    4.2 主动担当管理责任,不因实施外包而规避主体责任
        4.2.1 强化责任担当,理顺全馆外包的推进思路
        4.2.2 加强制度建设,细化法律法规与实施细则
        4.2.3 营造良好氛围,培育社会力量积极参与
        4.2.4 做好统筹协调,处理好公益性与经济性的关系
    4.3 科学界定管理重点,不能过度管理而影响外包实质
        4.3.1 管严标准,健全公共图书馆全馆外包的评价体系
        4.3.2 管好监督,完善公共图书馆全馆外包的监管体系
        4.3.3 管住风险,强化公共图书馆全馆外包的风险管控
5 结语

(2)高校图书馆改扩建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1.2 课题的研究目的
    1.3 课题的研究意义
    1.4 课题的研究对象与范围
        1.4.1 课题的研究对象
        1.4.2 课题的研究范围
    1.5 国内外文献综述
        1.5.1 国内外高校图书馆改扩建研究情况对比分析
        1.5.2 国外高校图书馆改扩建的相关研究
        1.5.3 国内高校图书馆改扩建的相关研究
    1.6 课题的研究方法
    1.7 课题的研究框架
    1.8 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高校图书馆发展历史与改扩建的动因分析
    2.1 高校图书馆发展历史
        2.1.1 西方高校图书馆发展历史
        2.1.2 我国高校图书馆发展历史
        2.1.3 中西方高校图书馆发展趋势总结
    2.2 高校图书馆自身需求与职能的变化
        2.2.1 馆舍面积不足
        2.2.2 结构设备老化
        2.2.3 建筑立面陈旧
        2.2.4 原有空间使用不便
        2.2.5 书籍借阅模式革新
    2.3 社会技术发展对高校图书馆的促进
        2.3.1 网络信息技术发达
        2.3.2 智能化技术的应用
        2.3.3 绿色生态技术的引入
    2.4 小结
第三章 高校图书馆改扩建案例及模式研究
    3.1 独立改扩建式
        3.1.1 自身改造式
        3.1.2 原地新建式
        3.1.3 易地新建式
        3.1.4 其他建筑改造式
        3.1.5 独立改扩建式归纳总结
    3.2 水平改扩建式
        3.2.1 单侧改扩建式
        3.2.2 两侧改扩建式
        3.2.3 环绕改扩建式
        3.2.4 内庭改扩建式
        3.2.5 单元改扩建式
        3.2.6 水平改扩建式归纳总结
    3.3 垂直改扩建式
        3.3.1 向上改扩建式
        3.3.2 向下改扩建式
        3.3.3 垂直改扩建式归纳总结
    3.4 高校图书馆既有馆舍的价值研究
        3.4.1 既有馆舍的价值分类
        3.4.2 既有馆舍物质层面价值
        3.4.3 既有馆舍精神层面价值
        3.4.4 既有馆舍的价值判断与不同结果
    3.5 小节
第四章 高校图书馆改扩建原则与新旧整合方式研究
    4.1 高校图书馆改扩建原则
        4.1.1 协调共生原则
        4.1.2 高效创新原则
        4.1.3 多样复合原则
        4.1.4 持续发展原则
    4.2 高校图书馆内部新旧流线整合方式
        4.2.1 高校图书馆内部流线分析
        4.2.2 串连式的新旧流线整合方式
        4.2.3 鱼骨式的新旧流线整合方式
        4.2.4 环绕式的新旧流线整合方式
        4.2.5 辐射式的新旧流线整合方式
        4.2.6 流线整合方式与改扩建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
    4.3 高校图书馆外部新旧体量整合方式
        4.3.1 新建筑主导式
        4.3.2 旧建筑主导式
        4.3.3 新旧一体式
    4.4 高校图书馆新旧衔接空间设计研究
        4.4.1 新旧衔接空间的作用
        4.4.2 新旧衔接空间的设计方式
        4.4.3 新旧衔接空间对内部流线整合的影响
    4.5 小结
第五章 高校图书馆改扩建设计策略及发展趋势研究
    5.1 高校图书馆改扩建的设计策略研究
        5.1.1 总平面设计策略
        5.1.2 功能设计策略
        5.1.3 流线设计策略
        5.1.4 造型设计策略
    5.2 高校图书馆改扩建未来发展趋势研究
        5.2.1 空间整合化的程度提高
        5.2.2 信息智能化的程度提高
        5.2.3 开放共享化的程度提高
        5.2.4 绿色低碳化的程度提高
    5.3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Ⅰ 国内外高校图书馆改扩建典型案例地区分布统计(共75个)
    附录Ⅱ 国外高校图书馆改扩建典型案例(国外案例共47个)
    附录Ⅲ 国内高校图书馆改扩建典型案例(国内案例共28个)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3)动态(论文提纲范文)

北京市建立档案局馆三级沟通协商机制
广西壮族自治区档案馆工作获自治区党委领导肯定
吉林省档案信息化建设研修班在杭州市举办
福建省档案馆和新加坡国家文物局签署谅解备忘录
重庆市召开档案开放鉴定工作委员会2019年工作会议
江西省档案馆与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共建德育教育基地
浙江:完善基层档案管理制度强化档案服务功能
天津市档案联合执法检查组对市档案馆开展检查
云南省档案局开展脱贫攻坚声像档案专题调研
山东省档案馆召开务虚会议
《宁夏档案馆馆藏革命历史题材电影海报精选画册》出版发行
内蒙古举办全区精准扶贫档案管理培训班

(4)当代城市规划展览馆建筑设计研究 ——以西安城市规划展览馆建筑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
        1.3.2 国外研究
    1.4 课题研究范围
        1.4.1 概念界定
        1.4.2 提出问题
    1.5 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城市规划展览馆的基本分析
    2.1 城市规划展览馆产生的背景
        2.1.1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2.1.2 展览建筑的专项化
        2.1.3 市民生活水平提高及参与意识的提升
    2.2 城市规划展览馆的特点及用途
        2.2.1 展现城市发展的空间平台
        2.2.2 体现时代精神的城市地标建筑
        2.2.3 了解城市建设的交流平台
        2.2.4 推动大众参与的空间载体
    2.3 城市规划展览馆的特殊性
        2.3.1 规划展览馆与博物馆
        2.3.2 规划展览馆与美术馆
        2.3.3 规划展览馆与科技馆
        2.3.4 规划展览馆与展览馆
    2.4 城市规划展览馆的演变过程
        2.4.1 与城市共融的“环境系统”
        2.4.2 开放活跃的“城市会客厅”
        2.4.3 自我更新的“事件容器”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城市规划展览馆现状及问题调查研究
    3.1 我国城市规划展览馆的发展
        3.1.1 城市规划展览馆的发展初期阶段
        3.1.2 城市规划展览馆发展的新阶段
    3.2 当代城市规划展览馆的分类
        3.2.1 建筑的造型特征
        3.2.2 建设的方式
    3.3 当代城市规划展览馆存在的问题
        3.3.1 盲目建设
        3.3.2 选址不当
        3.3.3 建筑造型缺乏地域性
        3.3.4 公共交往空间的匮乏
    3.4 存在问题的因素
        3.4.1 相关研究的落后
        3.4.2 建筑设计的内涵关注不足
        3.4.3 城市决策部门的分析不足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城市规划展览馆建筑设计的基本内容
    4.1 建筑的选址
        4.1.1 城市的空间发展
        4.1.2 中心轴线原则
        4.1.3 均衡布置原则
        4.1.4 毗邻城市行政部门原则
    4.2 建筑等级规模与城市特征相融合
        4.2.1 影响建设规模的城市要素
        4.2.2 建筑级别与规模的确定
    4.3 城市规划展览馆的设计构思与整体布局
        4.3.1 城市规划展览馆的设计构思
        4.3.2 城市规划展览馆的建筑布局
    4.4 城市规划展览馆的基本功能组成
        4.4.1 展馆功能组成及面积分配
        4.4.2 展示陈列区
        4.4.3 互动交流区
        4.4.4 大众服务区
        4.4.5 管理办公区
        4.4.6 配套服务区
    4.5 城市规划展览馆建筑的基本功能流线组织
        4.5.1 外部功能与流线
        4.5.2 内部功能与流线
    4.6 建筑形象与城市的融合
        4.6.1 体现地域特色
        4.6.2 城市文脉的传承
        4.6.3 展现城市文化主题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城市规划展览馆建筑的基本设计手法
    5.1 建筑总体布局的设计
        5.1.1 城市核心区域
        5.1.2 城市历史街区
        5.1.3 城市绿色景观环境
        5.1.4 建筑交通组织
    5.2 展陈空间的特色设计
        5.2.1 总体规划沙盘展示空间的设计
        5.2.2 地域特色文化展示
        5.2.3 城市建设成就展示
        5.2.4 城市下属区县规划展示
        5.2.5 规划馆特色展示空间
    5.3 建筑造型设计
        5.3.1 建筑造型理念的传达
        5.3.2 建筑造型的直观表达
        5.3.3 建筑造型个性的表现
    5.4 数字技术的应用
        5.4.1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5.4.2 声光电技术的应用
        5.4.3 VR虚拟技术的应用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西安城市规划展览馆建筑设计实践分析
    6.1 项目背景与概况
        6.1.1 项目背景
        6.1.2 项目概况
        6.1.3 现展馆流线
        6.1.4 现展馆内部空间
        6.1.5 现展馆外部空间
    6.2 新馆设计原则与建馆优势性
        6.2.1 设计原则
        6.2.2 建馆优势
    6.3 功能布局
        6.3.1 功能复合性
        6.3.2 功能结构
    6.4 功能流线
        6.4.1 外部流线
        6.4.2 内部流线
    6.5 展示空间
        6.5.1 总体规划模型展示
        6.5.2 其他特色展厅
    6.6 城市下的建筑形象塑造
        6.6.1 设计理念
        6.6.2 建筑体块的生成
        6.6.3 建筑模型透视
        6.6.4 建筑效果图
    6.7 建筑的可持续性
        6.7.1 覆土建筑
        6.7.2 覆土建筑的优点
    6.8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语
    7.1 研究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荣氏家族与大公图书馆(论文提纲范文)

一、与民国相始终的大公图书馆
二、大公图书馆终归公
三、荣氏家族的图书馆情结

(7)图书馆建筑的经济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2.1 建筑经济性的相关理论
        2.1.1 建筑经济性概念
        2.1.2 建筑的成本与效益
        2.1.3 图书馆建筑经济性概念
        2.1.4 全寿命周期成本
    2.2 适用、经济、美观的辨证关系
        2.2.1 辩证统一的适用经济美观
        2.2.2 适用与经济
        2.2.3 美观与经济
    2.3 文献综述
        2.3.1 建筑经济性研究的现状
        2.3.2 图书馆建筑经济性的研究现状
第三章 图书馆建筑经济性分析
    3.1 图书馆建筑的特征与功能
        3.1.1 图书馆建筑的特征
        3.1.2 图书馆建筑的功能
    3.2 高校图书馆建筑调查研究
        3.2.1 调查对象及方法
        3.2.2 高校图书馆建筑经济性现状解析
    3.3 图书馆建筑的经济性问题
        3.3.1 空间利用率不高
        3.3.2 功能布局不够合理
        3.3.3 运营能源消耗高
    3.4 图书馆建筑全寿命周期的经济性研究
        3.4.2 图书馆建筑的空间效益
        3.4.3 图书馆建筑的运营成本
第四章 高校图书馆的建筑经济性研究
    4.1 研究设计与方法
    4.2 调研对象概况
        4.2.1 东南大学李文正图书馆
        4.2.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图书馆
        4.2.3 金陵科技学院图书馆(江宁校区)
        4.2.4 苏州大学炳麟图书馆
        4.2.5 盐城工学院图书馆(希望大道校区)
    4.3 调研结果分析
        4.3.1 图书馆建造成本
        4.3.2 图书馆空间效益
        4.3.3 图书馆运营管理
        4.3.4 图书馆生命周期成本
    4.4 图书馆建筑经济性的影响因素
        4.4.1 图书馆建筑规划阶段
        4.4.2 图书馆建筑施工阶段
第五章 图书馆建筑经济性建设策略与建议
    5.1 图书馆建筑的经济性建设原则
        5.1.1 功能优先
        5.1.2 布局合理
        5.1.3 多元发展
        5.1.4 绿色环保
    5.2 提升图书馆建筑经济性的建议
        5.2.1 确立经济性的建设理念
        5.2.2 加强设计方案的论证
        5.2.3 馆方积极参与
        5.2.4 提高馆舍管理水平
        5.2.5 健全经济性相关政策和评估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8)数字化背景下档案馆建筑设计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1.2.1 档案事业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1.2.2 档案馆对市民文化生活的影响
        1.2.3 选题主观原因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1.5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档案馆建筑的发展和演变
    2.1 我国档案馆(库)的发展演变
        2.1.1 我国古代档案馆(库)的发展
        2.1.2 近现代档案馆(库)的发展
    2.2 西方档案馆(库)的发展演变
        2.2.1 法国
        2.2.2 美国
        2.2.3 英国
        2.2.4 日本
    2.3 档案馆建筑设计
        2.3.1 档案馆的等级和分类
        2.3.2 档案馆功能组成
        2.3.3 档案馆各功能组成部分面积分配
        2.3.4 档案馆空间布局与组织
        2.3.5 档案馆内部流线组织
    2.4 档案馆建设理念转变
        2.4.1 从传统档案馆向数字化档案馆转变
        2.4.2 从封闭到开放
        2.4.3 从独立建设到和其他公共建筑共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数字化技术的档案馆建设
    3.1 数字档案馆的概念
    3.2 我国数字档案馆(室)建设的基本情况
    3.3 档案存储方式的发展变革与档案数字化
        3.3.1 档案存储方式的发展与变革
        3.3.2 档案数字化
    3.4 数字化技术对档案馆建筑功能空间的影响
        3.4.1 增设数字化业务处理用房
        3.4.2 开放服务检索空间
        3.4.3 优化阅览空间
        3.4.4 强化展览空间
    3.5 数字化技术下档案馆的发展趋势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档案馆建筑共建及外部空间设计
    4.1 档案馆与其他文化建筑的共建
        4.1.1 共建的动因
        4.1.2 档案馆共建合作对象
        4.1.3 共建项目的特性
        4.1.4 共建项目空间整合模式
        4.1.5 共建项目的空间策略
    4.2 档案馆建筑外部空间设计
        4.2.1 广场
        4.2.2 平台和架空
        4.2.3 庭院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档案馆公共空间开放性设计
    5.1 档案馆建筑公共空间功能认知
        5.1.1 开放档案资料利用
        5.1.2 社会教育
        5.1.3 文化休闲
    5.2 档案馆建筑公共空间的特性
        5.2.1 非正式性
        5.2.2 开放性
        5.2.3 模糊性
    5.3 现代档案馆建筑公共空间设计
        5.3.1 门厅
        5.3.2 档案查询服务空间
        5.3.3 阅览空间
        5.3.4 展示教育空间
        5.3.5 休闲空间
    5.4 档案馆公共空间营造策略
        5.4.1 空间流动与渗透
        5.4.2 穿插/交错
        5.4.3 开放与复合
        5.4.4 氛围营造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现代档案馆建筑形象设计
    6.1 传统档案馆的建筑形象
    6.2 现代档案馆建筑体量造型设计
        6.2.1 集中式
        6.2.2 多体块
        6.2.3 自由式
    6.3 现代档案馆建筑的材料与表皮
        6.3.1 石材
        6.3.2 玻璃
        6.3.3 木材
        6.3.4 金属
        6.3.5 表皮
        6.3.6 其他材料
    6.4 文化性与地域性表达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工程项目报告
    7.1 项目概况
        7.1.1 区位概况
        7.1.2 项目任务书
    7.2 设计理念
        7.2.1 设计概念
        7.2.2 体量生成
        7.2.3 场地分析
    7.3 建筑设计
        7.3.1 设计思路
        7.3.2 功能组织
        7.3.3 流线组织
        7.3.4 造型设计
    7.4 方案图纸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作者简介

(9)中国当代城市文化中心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相关研究
        1.2.1 国外相关研究
        1.2.2 国内相关研究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的目的
        1.3.2 研究的意义
    1.4 相关概念的定义
        1.4.1 公共文化建筑
        1.4.2 文化综合体建筑
        1.4.3 城市文化中心
    1.5 研究范围
    1.6 研究方法
    1.7 论文框架
第2章 城市文化中心的特征问题解析
    2.1 城市文化中心的发展现状和对城市的影响
        2.1.1 我国城市文化中心总体发展的状况
        2.1.2 城市文化中心的设计实践
        2.1.3 城市文化中心的建设对城市的影响
    2.2 城市文化中心出现和发展的动因
        2.2.1 政府宏观政策的引导
        2.2.2 城市城市化发展的客观需求
        2.2.3 文化建筑复合化的发展趋势
        2.2.4 新城市空间及形象的呼唤
    2.3 城市文化中心多馆多元化复合的影响因素
        2.3.1 城市总体规划
        2.3.2 经济技术条件
        2.3.3 经营管理模式
        2.3.4 自然、文化背景
    2.4 城市文化中心的特征
        2.4.1 总体特征
        2.4.2 基本特征
    2.5 城市文化中心的类型
        2.5.1 按项目选址分类
        2.5.2 街区层面整体布局分类
    2.6 城市文化中心内部馆体功能类型
        2.6.1 观演类
        2.6.2 视觉展示类
        2.6.3 查询阅览类
        2.6.4 文娱活动类
    本章小结
第3章 城市文化中心在城市中空间布局
    3.1 城市文化中心城市空间布局的影响因素
        3.1.1 城市空间格局
        3.1.2 城市道路交通设施
        3.1.3 附加因素
    3.2 城市文化中心在城市空间中的布局方法
        3.2.1 城市空间布局的思路与原则
        3.2.2 城市空间布局模式
        3.2.3 各级城市文化中心城市空间布局方法
    本章小结
第4章 城市文化中心多馆复合的设计策略
    4.1 城市文化中心多馆核心功能空间复合模式
        4.1.1 水平式复合
        4.1.2 垂直式复合
        4.1.3 立体式复合
    4.2 城市文化中心多馆核心功能空间组织原则
        4.2.1 配比合理性原则
        4.2.2 馆体功能互适原则
        4.2.3 馆体复合高效原则
        4.2.4 全时性原则
    4.3 城市文化中心多馆复合的公共空间复合模式
        4.3.1 城市文化中心多馆复合的内部公共空间的复合模式
        4.3.2 城市文化中心多馆复合的外部公共空间的复合模式
    4.4 城市文化中心多馆复合的公共空间复合原则
        4.4.1 一体式城市文化中心内部公共空间复合原则
        4.4.2 组群式城市文化中心外部公共空间复合原则
    4.5 城市文化中心的内外交通空间的整合分流设计
        4.5.1 城市文化中心外部交通整合分流设计
        4.5.2 城市文化中心多馆衔接的出入口分流设计
        4.5.3 城市文化中心内部交通整合分流设计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城市文化中心多馆复合的文化性塑造
    5.1 城市文化中心文化特质及内涵的呈现
        5.1.1 表现文化特质的三个提取点
        5.1.2 城市文化中心的文化内涵呈现
    5.2 城市文化中心建筑(群组)形象整体感塑造方式
        5.2.1 形体组合的和谐
        5.2.2 空间尺度的舒适
        5.2.3 色彩质感的协奏
    5.3 城市文化中心建筑(群组)形象整体感营造方式
        5.3.1 统一的屋顶和基座
        5.3.2 建筑表皮对多馆复合的包裹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1
附录 2

(10)民国商办图书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立论依据
        (一) 问题的缘起
        (二) 研究现状分析
    二、研究方案
        (一) 研究目标、研究重点、难点
        (二)、特色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商办图书馆的缘起与宗旨
    第一节 商办图书馆兴起的背景
        一、救亡图存的时代感召
        二、政府政策的激励
        三、社会教育思潮与新图书馆运动的影响
    第二节 商人参与图书馆事业的内部动因
        一、高擎义旗 以义为利
        二、惠及桑梓 立身扬名
        三、振兴商务 亟需人才
    第三节 商办图书馆宗旨
第二章 商办图书馆形式的多样化
    第一节 商会图书馆
    第二节 其他商人团体附设图书馆
    第三节 实业界创办的图书馆
    第四节 个人参与创办的图书馆
第三章 民国商办图书馆发展情况
    第一节 经费来源
    第二节 馆舍与图书
    第三节 主导人员
    第四节 图书馆管理
    第五节 内部活动与外部社交
第四章 抗战时期商办图书馆的历史命运
    第一节 战时商办图书馆的损失
    第二节 战后商办图书馆的恢复、重建
    第三节 商办图书馆的归宿
第五章 近代商办图书馆的总体分析
    第一节 近代商办图书馆的成效
    第二节 近代商办图书馆的局限
        一、经费紧缺之制约
        二、战乱之困扰
        三、管理、定位等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四、无锡市图书馆新馆落成开放(论文参考文献)

  • [1]公共图书馆全馆外包模式中的政府管理职能研究[J]. 程莉. 图书馆研究, 2021(06)
  • [2]高校图书馆改扩建设计研究[D]. 黄一.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3]动态[J]. 本刊编辑部. 中国档案, 2019(12)
  • [4]当代城市规划展览馆建筑设计研究 ——以西安城市规划展览馆建筑设计为例[D]. 张翔. 长安大学, 2019(01)
  • [5]动态[J]. 本刊编辑部. 中国档案, 2019(03)
  • [6]荣氏家族与大公图书馆[J]. 赵长海.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5(07)
  • [7]图书馆建筑的经济性研究[D]. 吴媚. 东南大学, 2015(08)
  • [8]数字化背景下档案馆建筑设计初探[D]. 王晔. 东南大学, 2015(08)
  • [9]中国当代城市文化中心设计研究[D]. 李金海. 北京建筑大学, 2013(S2)
  • [10]民国商办图书馆研究[D]. 陈金娥. 华中师范大学, 2013(S2)

标签:;  ;  ;  ;  ;  

无锡市新图书馆落成启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