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饵料无公害健康养虾技术

生物饵料无公害健康养虾技术

一、利用生物饵料无公害健康养虾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杨树浩,孙凯辉,洪宇聪,赵书燕,王晓珊,陈晓虹,李佳莹[1](2021)在《零淀粉开口饲料在东星斑育苗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豹纹鳃棘鲈(Plectropomus leopardus),俗称东星斑,主要产于西南太平洋、澳大利亚北部、日本南部、中国海域。东星斑是肉食性鱼类,捕食凶猛,其肉质雪白,口感嫩滑,价格较昂贵,是石斑鱼名贵品种之一。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名贵品种的需求量日益增长,人工育苗产业迅速壮大。目前国内大多数育苗场使用牡蛎受精卵、轮虫、丰年虫和桡足类等生物饵料育苗,一方面受制于供应问题,水温、天气及水质变化都足以影响生物饵料的产量,

林怡辰[2](2021)在《重金属在近岸海域海产品中的富集及其影响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海产品中蛋白质含量丰富,是人类的优质动物蛋白来源。但随着沿海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近海环境受到污染,海产品污染问题也日渐突出,其中重金属是主要污染物之一,全国多地已经出现多种海产品重金属超标问题。重金属可以在水环境中稳定存在,继而在生物体内富集,其污染具有高毒性、环境持久性、隐蔽性、生物蓄积性等特征,被认为是危害最严重的污染物之一。本论文旨在研究海产品中重金属的分布、富集、健康风险及在食物链中传递行为与影响因素,主要分为“综合调查-因素分析-机制探索”三个步骤进行。首先,通过洲际尺度的多种类(双壳类、甲壳类、鱼类)海产品中8种常见重金属(Cu、Pb、Zn、Cd、Cr、Hg、As和Ni)综合调研分析全国海产品重金属污染现状与存在的突出问题,预测宏观政策的实施对海产品重金属污染防控的效果。其次,选取代表性双壳类和鱼类作为实验生物,探究影响海产品重金属富集的环境因素、物种因素的作用原理和贝类全养殖周期中重金属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最后,从食物链传递和重金属可脱除形态角度探究不同重金属在海产品中的污染特征和富集规律,为海岸带可持续发展、重金属污染防控和海产品食品安全风险控制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包括:(1)全国范围内大尺度且多种类的海产品重金属污染综合评估结果表明,我国近岸海产品重金属分布具有明显的地理差异和种间差异,重金属浓度排序为双壳类>甲壳类>鱼类,其中,双壳类中扇贝的重金属污染状况最严重,鱼类中野生鱼重金属污染程度大于养殖鱼类。我国沿海人群重金属平均每日估计摄入量均小于联合国农粮组织设定的每日最大摄入量阈值,且超过97%的海产品中重金属的非致癌风险指数值低于限制值,说明通常情况下消费者适量摄入海产品不会引起健康风险,但部分海产品存在较高潜在食用健康风险。利用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模型和铅同位素的重金属源解析表明,海产品中重金属的主要来源可能是化石能源(煤炭燃烧和汽车尾气)、海水和冶金粉尘。利用海岸带水-食品-能源系统综合分析表明,宏观政策的实施有助于提高海产品质量。(2)针对综合调查发现的野生鱼肌肉组织中重金属含量高于养殖鱼的结果,采集养殖和野生状态的同种鱼类样品的进一步对比证实。结果表明对于大小体重相似的同种鱼类,野生鱼重金属污染程度显着高于养殖鱼。稳定同位素分析表明同种鱼类的野生样品肌肉中稳定同位素比值均大于养殖鱼,表明野生状态下的鱼营养级层次较高。相关性分析表明,养殖和野生鱼样品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值与鱼类营养级和食性呈显着正相关关系,故证明鱼类体内重金属污染水平与鱼类营养级和食性关系极大。因此,养殖环境和自然生境中鱼类不同重金属富集能力受到营养级、食性和生长速率的影响,在近海环境污染的背景下,人工可控条件下的工厂化养殖是控制海产品重金属污染的有效手段。(3)针对综合调查发现的扇贝重金属污染状况严重的结论,进行针对性的研究证实。对黄渤海常见的3种养殖扇贝体内重金属污染状况分析表明,扇贝是Cd的强富集生物,样品Cd超标率为96%。扇贝重金属浓度种间差异较大,栉孔扇贝较海湾扇贝和虾夷扇贝更易积累重金属。不同组织由于生理特征和功能的不同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不同:消化腺>鳃>闭壳肌,消化腺是其主要重金属储存器官。空间区域对比发现,扇贝的重金属污染程度排序为渤海>南黄海>北黄海。Cd等痕量有害重金属的积累造成在养殖容许(国家海水质量二类标准)环境中的海产品仍潜在健康风险。因此,物种差异影响海产品重金属富集可以归因于典型物种的特异重金属强富集性和不同亚种间生长速率差异。(4)为了分析扇贝中高浓度Cd的来源与积累过程,选定养殖范围广且生长速度较快的海湾扇贝(Argopectehs irradias)作为移植实验的研究对象,跟踪整个养殖过程中扇贝体内重金属浓度变化,分析各种重金属的主要来源。实验结果表明,移植到近海养殖场后,扇贝体内Cd含量迅速上升并居高不下,扇贝中重金属积累是一个快速富集平衡的过程。在全养殖周期中,扇贝重金属浓度主要受周围环境重金属(海水和海洋悬浮物)浓度变化影响,与生长发育状体无显着相关关系。扇贝中重金属的来源主要为周围海水环境(35.7%)和作为食物的海洋悬浮物(50.7%)。所以,在贝类养殖过程中环境的变化是影响重金属富集的主要因素,贝类通过迅速调节平衡以适应周围环境变化。(5)典型近海经济性海产品生物组成的食物网中,无脊椎动物体内重金属含量与鱼类差异较大,鱼类中主要的污染重金属是As,而无脊椎动物中主要存在重金属Cd含量超标。鱼类样品的重金属污染指数值与营养级呈显着正相关,说明鱼类重金属富集能力受营养级影响较大。在整条食物链上,生物体内Cr和Hg呈现生物放大现象,Ni呈现食物链稀释现象,Cu/Zn/As因为无脊椎动物和鱼类的种间差异呈现的传递规律出现偏差,但As在无脊椎动物呈现了明显的生物放大现象,Zn在鱼类中呈现出生物放大现象。(6)人工海水暂养对整体扇贝软组织中重金属脱除率分别为Hg(55%)>Ni(52%)>Cr(46%)>Cu(45%)>As(44%)>Pb(38%)>Zn(27%)>Cd(20%),其中Cd的脱除率最低,说明Cd与扇贝机体结合较紧密,进而验证了扇贝是Cd的强富集生物的结论。海水暂养和食用前冲洗均对扇贝中重金属的净化能力有限,尤其是无法有效排出扇贝肌肉组织中的重金属。所以,海产品中的重金属脱除难度较大,污染源控制是提升海产品质量的关键。本论文的创新点如下:(1)综合评估大空间尺度范围内海产品重金属污染状况,利用“水-食品-能源(Water-Food-Energy NEXUS)系统”量化宏观政策在海产品重金属污染控制方面的实施效果,证实“碳中和”策略对于改善近海海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2)进行笼养扇贝的全养殖周期跟踪调查,实现了扇贝完整生长过程中体内重金属富集特征的探索,并应用DGT技术探究海水中生物有效性重金属浓度与贝类重金属积累的关系。(3)从典型物种的强富集特性和痕量重金属的食物链放大效应角度,揭示了海产品在养殖容许环境下仍存在典型重金属高富集风险,为海产品食用健康风险评估和安全阈值制定提供依据。

邹晓红[3](2020)在《“稻虾共作”模式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的研究 ——以湖北省潜江市为例》文中指出“稻虾共作”属于一种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即在稻田中养殖两季小龙虾并种植一季中稻,在水稻种植期间小龙虾与水稻在稻田中同生共长。近年来,“稻虾共作”综合种养发展模式因为有较高的综合效益价值,而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发展。湖北省潜江市“稻虾共作”模式发展最为迅速,面积较大,技术也较成熟,并逐渐形成“潜江模式”,已成为当地的优势特色产业。以此为例研究“稻虾共作”综合种养发展模式对当地乡村振兴的促进发展作用,为持续发展“稻虾共作”综合种养发展模式提供参考和建议,也能给其他地区乡村振兴的发展提供实践依据和借鉴。本文基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以潜江市的“稻虾共作”模式发展状况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实地走访调查、数据收集分析,梳理了该模式在潜江发展的历程及现状,效益及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从发展现状来看,“稻虾共作”模式目前在湖北省尤其是潜江市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效益,突出表现为提质增效,提升了种粮积极性,促进绿色农业发展和生态循环,形成了规模经营和产业化格局。从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增加农民收入、保护生态环境和保障食品质量安全四个方面助力乡村振兴实践。但目前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其一,“水产-水稻”发展不平衡;其二,养殖体系不完善,苗种供应矛盾日益突出;其三,科技和服务人才支撑尚显不足;其四,区域品牌优势发挥不明显。根据上述四方面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建议:第一,加大政策引导力度,适度控制规模;第二,加强科技攻关和研发,夯实科技基础;第三,大力培养专业人才,完善服务体系;第四,推动稻虾产业质量安全和加强品牌建设。最后以潜江市为例,提出了该模式的未来发展思路和相应的保障扶持政策。

罗志平,于方兆,黄聪灵,骆明飞,李勇,古群红,李望东,曾荣[4](2020)在《黄鳍鲷鱼苗越冬培育技术》文中认为黄鳍鲷鱼苗越冬培育技术是珠海市金湾区农渔民、产业从业者充分利用传统对虾产业标准化池塘、配套设备设施等综合条件开创并推广的标准化技术体系之一。该模式集苗种标粗培育、冬棚保温、水质调控、精准投喂、病害综合防控等多种精细化管理技术于一体,具有苗种培育成活率高、鱼苗生长速度快、缩短鱼苗培育及养成时间、降低养殖过程病害发生率和渔药使用量、

唐黎标[5](2019)在《青鱼无公害养殖技术》文中认为随着近年来绿色消费理念和环保意识的提升,无公害养殖的青鱼在市场上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其市场售价也不断攀升,刺激了养殖户的积极性。笔者利用工作便利采访了一些青鱼无公害养殖大户,分析并总结了青鱼无公害养殖技术,供青鱼无公害养殖人员参考。一、池塘要求良好的场地条件能够降低后期池塘管理的工作压力,对于防范青鱼常见病害也有一定作用。选择场地时,应当保证地

朱鸿章[6](2017)在《环鄱阳湖区水产养殖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环鄱阳湖区是江西省渔业生产最为发达的渔区。近年来,渔业生产有了长足的发展。论文在深入湖区调查的基础上,参阅相关资料,总结了环鄱阳湖区水产养殖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践经验:首先从改革养殖品种,开发优质产品方面分析了优质品种扬优成势、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及珍稀鱼类的人工繁殖及自然保护区建立等经验,然后从改革养殖模式,创新生态养殖方面分析了主养模式、蓄养模式、增殖模式、游钓模式、工厂模式、鱼稻模式等6个模式的实践经验;最后从改革饵料配置,优选绿色饵料方面分析了种植饵料、增殖饵料、生物饵料、人工饵料、再生饵料等配置经验。

许智海[7](2017)在《漳浦县对虾养殖业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解析了国内外对虾养殖概况,回顾了漳浦县对虾养殖的历史发展进程,详细介绍了当前漳浦县对虾养殖业的情况,涵盖了漳浦县对虾养殖的品种、养殖模式、苗种、病害、饲料、渔药等现状情况,逐一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并就当地渔业主管部门在养殖证颁发、对虾质量安全里的可追溯建设、健康养殖示范场建设、无公害及品牌建设、资金管理等方面等先进做法进行归纳点评,对今后对虾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应对措施。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走访了各乡镇的大户能手。框架结构清晰,具体内容详实。从实际出发,就病害肆虐严重、种苗质量下降、亲本受制进口、渔药市场混乱、养虾资金周转困难等问题,探讨了有关对虾育苗、病害防控、对虾饲料销售新做法和渔药现状的正负两面性、质量安全、设施抵押登记等方面的新方法,推动对虾养殖业从规模产量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逐步确立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客观分析了漳浦县对虾养殖产业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合理性建议,对漳浦县乃至其他地区对虾养殖业如何健康可持续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林星,邱金海,史鲤岩[8](2016)在《日本囊对虾室内水泥池健康养殖技术》文中研究指明日本囊对虾因其食性杂、生长快、适应性强、肉质鲜美,已成为中国南、北方沿海地区对虾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本文主要介绍了将鲍鱼育苗池改养日本囊对虾的关键技术,包括养殖环境要求、投苗前准备、苗种放养、养成管理、适时收获与活运技术等。

李涛,马甡,徐涛[9](2014)在《拟沼螺(Assiminea sp.)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文中指出采用凯氏定氮法及索氏抽提法对拟沼螺(Assiminea sp.)的基本营养成分以及氨基酸、脂肪酸的组成进行了测定和分析,并与蓝蛤、淡水钩虾、沙蚕、卤虫、轮虫等饵料生物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拟沼螺的粗蛋白含量为67.76%,高于比较组的饵料生物,水分含量最低为42.57%,粗脂肪含量为10.4%,高于蓝蛤、淡水钩虾和沙蚕;拟沼螺氨基酸组成全面,富含鱼虾生长所必需的各种氨基酸,总量达58.51%,必需氨基酸相对含量为46.62%,与蓝蛤(46.17%)、卤虫(47.31%)、轮虫(45.69%)、沙蚕(49.48%)的值接近,远大于WHO/FAO推荐模式(35.38%),但略低于鸡蛋蛋白模式(48.08%)。另外,拟沼螺的呈味氨基酸总量较高,是淡水钩虾的2.5倍。根据氨基酸评分或化学评分,拟沼螺的第一限制氨基酸均为缬氨酸。分析比较必需氨基酸指数,拟沼螺的必需氨基酸组成更接近中国对虾和斑节对虾的必需氨基酸组成。拟沼螺体内脂肪酸种类齐全,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54.64%,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27.45%,EPA(二十二碳五烯酸)含量为9.56%,DHA(二十二碳六烯酸)含量为4.46%。营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拟沼螺氨基酸组成全面,必需氨基酸含量高,脂肪酸种类齐全,含有较多多不饱和脂肪酸,能够满足对虾生长对氨基酸、脂肪酸等各种营养物质的利用需求,在促进对虾生长、提高免疫力等方面具有许多潜在功效,是一种优质的生物饵料。

王大海[10](2014)在《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及规模效率研究》文中提出21世纪我国海水养殖业布局的总的指导思想是实施生态工程养殖战略,促进产业的健康发展。然而,海水养殖业布局具有资源导向性、空间离散性和产业弱质性等农业布局的一般特性,从而使得海洋养殖资源的空间分布具有地域性,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养殖海域附近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因此,如何运用现代生物学理论和生物与工程技术,协调好养殖生物与养殖环境的关系,最终实现海水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理论界与实务界关注的重要议题。本选题以海水养殖业为研究对象,基于规模经济、产业经济学、产业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在分析我国海水养殖业发展起点的基础上,阐述近年来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的产业态势,审视海水养殖业在生物资源养护、生态环境保护、经济效益、技术创新、产业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根据四化同步的基本原则,探寻海水养殖业工业化发展的逻辑机理,提出发展规模经济以及提高规模效率的具体对策。现代海水养殖业是海水养殖业产业升级的具体方向,而发展规模经济是海水养殖业实现上述目标的必然路径。可持续发展理论、产业生态理论、产业关联理论、产业结构理论是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的理论依据。理论上,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的模式主要包括工厂化养殖、海水网箱养殖、海水池塘养殖、浅海筏式养殖、浅海底播养殖。海水养殖业的发展涉及到环境、资源、市场、科技、投资、政策等诸多方面,其发展规模经济必须统筹安排、系统考虑、科学谋划。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海水养殖业取得巨大成就,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了海水养殖业在农业经济发展、改善膳食结构、增加渔民收入、技术进步、调整海洋渔业产业结构等方面的骄人业绩,但同时我国海水养殖业在养殖环境、海洋生态灾害、产业结构、水产品质量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从整个世界来看,海水养殖业已经成为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优质蛋白质需求的重要途径。发达渔业国家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的通行做法是:重视海洋生物资源的养护;将生态保护理念贯穿于海水养殖业整个流程;通过养殖技术的创新提高海水养殖业规模效益;加强政府监管提升养殖质量。这些做法为我国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指明了方向:积极推进水域滩涂规划和养殖规划制订工作;强化政府对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的公共服务职能;整合科研资源,为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提供技术支撑;有针对性地开展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长期以来,我国海水养殖业积极开展规模经济的探索:重视海洋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养护方面的产业发展;通过培育优良品种推进海水养殖业规模化发展;不断完善、创新养殖模式,提高海水养殖业规模效益;充分发挥科技在海水养殖业规模经营中的技术支撑作用;防治病害降低海水养殖业规模经营风险;养殖机械化、数字化成为海水养殖业规模经营的新动力。但我国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在经济效益、良种培育、养殖方式、病害防治、养殖机械化数字化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主要问题,影响了海水养殖业规模经营的高端发展。规模效率分析能够正确评判我国海水养殖业的规模效益。在构建我国海水养殖规模效率模型前提下,运用DEA方法实证分析了我国海水养殖规模效率。结果表明,海水养殖技术水平过低是导致我国当前海水养殖规模差异的主要原因。短期来看,我国海水养殖业应适度规模经营,着重提升海水养殖技术水平,改善资本、鱼苗、海水养殖面积规模的生产效率。从长远来说,应当实现海水养殖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变,提升海水养殖的规模效率,实现规模经济。产业生态化、装备工程化、技术现代化、生产工厂化、管理工业化是我国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的未来方向,与之相应,工业化养殖就成为当前我国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的必然选择,我国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以及提高规模效率的具体对策是:产业化运营推进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的首要措施。其次,以技术创新促进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的可持续性。第三,完善金融服务体系,为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第四,运用工业经营管理理念,提高海水养殖业规模效率。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是系统工程,不可一蹴而就,需要相应的配套措施。

二、利用生物饵料无公害健康养虾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利用生物饵料无公害健康养虾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零淀粉开口饲料在东星斑育苗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
    2.1 东星斑鱼苗开口情况
    2.2 不同开口饵料对东星斑鱼苗存活率的影响
    2.3 不同开口饲料对东星斑鱼苗生长的影响
    2.4 不同开口饲料对水质的影响
3 讨论
    3.1 不同饵料对东星斑鱼苗存活的影响
    3.2 不同饵料对东星斑鱼苗生长的影响
    3.3 不同饵料对水质的影响
4 结论

(2)重金属在近岸海域海产品中的富集及其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海洋渔业规模近况
        1.1.1 世界与中国海洋渔业基本状况
        1.1.2 海洋鱼类养殖和捕捞概况
        1.1.3 扇贝养殖概况
    1.2 国内外海产品重金属污染状况
        1.2.1 国内外海产品重金属含量标准
        1.2.2 国内海产品中重金属含量
        1.2.3 国外海产品中重金属含量
    1.3 重金属的来源与危害
    1.4 海产品重金属污染溯源分析方法
        1.4.1 铅同位素法进行重金属污染溯源
        1.4.2 多元统计分析法进行重金属污染分析和溯源
        1.4.3 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模型进行重金属溯源
        1.4.4 其他生物体重金属污染溯源方法
    1.5 海产品重金属污染分析与健康风险评价方法
        1.5.1 生物富集、生物放大与生物积累
        1.5.2 海产品中金属污染评价
        1.5.3 海产品摄食健康风险评价
    1.6 碳氮稳定同位素在重金属富集机制研究的应用
    1.7 影响海产品中重金属积累的因素
        1.7.1 客观因素影响重金属浓度和分布
        1.7.2 生物动力学因素
        1.7.3 重金属形态影响
    1.8 科学问题与意义、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8.1 科学问题与意义
        1.8.2 研究内容
        1.8.3 技术路线
第2章 我国近海海产品重金属分布、溯源与风险调控
    2.1 引言
    2.2 样品采集与处理
        2.2.1 采样区域介绍
        2.2.2 样品采样
        2.2.3 样品处理
    2.3 材料与方法
        2.3.1 重金属检测方法
        2.3.2 重金属每日估计摄入量计算
        2.3.3 健康风险评价
        2.3.4 利用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模型和Pb同位素重金属溯源
        2.3.5 宏观政策实施下的污染控制
        2.3.6 质量控制
        2.3.7 数据统计与处理
    2.4 结果与讨论
        2.4.1 大尺度范围的海产品重金属分布特征
        2.4.2 重金属每日摄入量--通过食用海产品的途径
        2.4.3 海产品摄食健康风险
        2.4.4 海产品重金属溯源
        2.4.5 “化石能源消耗控制”和“近岸水污染防治行动”政策实施有助于降低海产品重金属健康风险
    2.5 小结
第3章 养殖鱼类与野生鱼类重金属积累差异
    3.1 引言
    3.2 样品采集与处理
    3.3 材料与方法
        3.3.1 鱼肉及其他组织内重金属含量测定方法
        3.3.2 鱼肉样品中碳氮稳定同位素测定方法
        3.3.3 鱼肉食用风险评价与推荐最大食用量计算
        3.3.4 利用稳定同位素确定鱼类食性与营养级方法
        3.3.5 质量控制
        3.3.6 数据统计与处理
    3.4 结果与讨论
        3.4.1 养殖/野生鱼体内重金属含量分布差异
        3.4.2 养殖/野生鱼不同组织中重金属积累差异
        3.4.3 养殖/野生鱼摄食健康风险与最大推荐食用量
        3.4.4 鱼类肌肉组织中碳氮稳定同位素比较
        3.4.5 营养级和食性的计算
        3.4.6 养殖/野生鱼营养级和食性对重金属积累的影响
        3.4.7 鱼类养殖周期对重金属积累的影响
    3.5 小结
第4章 黄渤海养殖扇贝中重金属空间-种间分布差异及健康风险
    4.1 引言
    4.2 样品采集与处理
        4.2.1 采样区域介绍
        4.2.2 样品采集
        4.2.3 样品处理
    4.3 材料与方法
        4.3.1 重金属检测方法
        4.3.2 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
        4.3.3 质量控制
        4.3.4 数据统计与处理
    4.4 结果与讨论
        4.4.1 黄渤海三种养殖扇贝体内重金属含量分布特征
        4.4.2 扇贝不同组织中重金属含量变化
        4.4.3 扇贝中重金属的生物富集
        4.4.4 扇贝中重金属的摄食健康风险
        4.4.5 最大安全摄入量推荐
    4.5 小结
第5章 笼养扇贝在全养殖周期中重金属来源与富集规律探究
    5.1 引言
    5.2 实验设计与方法
        5.2.1 扇贝生长实验方法及采样
        5.2.2 薄膜扩散梯度技术的使用
        5.2.3 重金属检测方法
        5.2.4 重金属评价指数
        5.2.5 稳定同位素测定
        5.2.6 主成分分析方法
        5.2.7 质量控制
        5.2.8 数据统计与处理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海水水质指标与重金属浓度变化
        5.3.2 扇贝生长发育指标及体内稳定同位素含量变化
        5.3.3 全养殖周期中扇贝体内重金属浓度变化
        5.3.4 影响扇贝中重金属积累的主要因素探究
        5.3.5 扇贝中重金属的主要来源探究
        5.3.6 利用稳态模型分析扇贝中多源重金属的生物浓缩和生物放大
    5.4 小结
第6章 典型近海经济性海产品中重金属在食物链间的传递及放大
    6.1 引言
    6.2 样品采集与处理
    6.3 材料与方法
        6.3.1 重金属检测方法
        6.3.2 样品中碳氮稳定同位素测定方法
        6.3.3 碳稳定同位素法计算生物营养级
        6.3.4 重金属在食物链上营养级放大系数
        6.3.5 质量控制
        6.3.6 数据统计与处理
    6.4 结果与讨论
        6.4.1 主要经济性海产品中稳定同位素比值
        6.4.2 主要经济性海产品营养层次
        6.4.3 主要经济性海产品体内重金属含量
        6.4.4 海产品体内重金属含量与其食性/营养级的关系
        6.4.5 食物链上重金属的积累和生物放大
    6.5 小结
第7章 海产品中重金属的人工干预净化
    7.1 引言
    7.2 实验设计与方法
        7.2.1 对比实验设计
        7.2.2 室内培养实验方法
        7.2.3 样品收集及处理
        7.2.4 重金属检测方法
        7.2.5 质量控制
        7.2.6 数据统计与处理
    7.3 结果与讨论
        7.3.1 扇贝整体软组织中重金属净化效果
        7.3.2 扇贝闭壳肌中重金属净化效果
        7.3.3 扇贝鳃中重金属净化效果
        7.3.4 扇贝消化腺中重金属净化效果
        7.3.5 死亡扇贝重金属净化效果
    7.4 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稻虾共作”模式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的研究 ——以湖北省潜江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路线和方法
        1.3.1 研究技术路线
        1.3.2 研究方法
    1.4 相关研究
        1.4.1 小龙虾产业链相关研究
        1.4.2 “稻虾共作”等小龙虾养殖模式相关研究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稻虾共作”
        2.1.2 乡村振兴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农业产业化理论
        2.2.2 产业集群理论
        2.2.3 品牌化理论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5 两山理论
3 “稻虾共作”模式发展现状和助力乡村振兴路径分析
    3.1 湖北省“稻虾共作”模式发展现状
    3.2 潜江市“稻虾共作”模式发展现状
    3.3 “稻虾共作”模式助力乡村振兴路径分析
        3.3.1 “稻虾共作”模式扩大了粮食种植面积
        3.3.2 “稻虾共作”模式增加了农民收入
        3.3.3 “稻虾共作”模式保护了生态环境
        3.3.4 “稻虾共作”模式提高了食品质量安全
4 “稻虾共作”模式发展存在的问题
    4.1 “水产—水稻”发展不平衡
    4.2 养殖体系不完善,苗种供应矛盾日益突出
    4.3 科技与服务人才支撑尚显不足
    4.4 区域品牌优势发挥不明显
5 “稻虾共作”模式发展对策
    5.1 加大政策引导,适度控制规模
    5.2 加强科技攻关与研发,夯实产业发展的科技基础
    5.3 大力培养专业人才,完善服务体系
    5.4 推动稻虾产业质量安全和加强品牌建设
    5.5 未来发展思路
        5.5.1 科学规划保证稻虾产业稳步健康发展
        5.5.2 加强休闲农业发展和农业文化遗产保护
        5.5.3 积极推动全产业链升级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4)黄鳍鲷鱼苗越冬培育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一、放养前准备工作
    1.清污整池
    2.消毒除害
    3.水质处理
二、苗种选购
三、试水
四、苗种淡化、驯食
五、培育管理
    1.投放密度。
    2.饵料投喂。
    3.水质管理。
    4.病害防治。
    5.分塘养成。
六、注意事项

(5)青鱼无公害养殖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一、池塘要求
二、准备工作
    1. 池塘修复
    2. 灭菌除野
    3. 培育生物饵料
    4. 投放鲜活饵料
三、鱼苗放养
    1. 鱼种质量
    2. 放养模式
    3. 鱼种消毒
四、水质调控
五、病害防治

(7)漳浦县对虾养殖业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 漳浦县区位优势
    1.3 漳浦对虾历史发展概况
    1.4 研究方案
    1.5 论点分布图
第2章 漳浦县对虾养殖基本情况
    2.1 漳浦县对虾养殖品种
        2.1.1 海水对虾
        2.1.2 淡水对虾
    2.2 漳浦县对虾养殖产量及面积
    2.3 漳浦县对虾养殖模式
        2.3.1 传统土池养殖模式
        2.3.2 工厂化养殖模式
        2.3.3 土池和工厂化养殖的优缺点
    2.4 漳浦县对虾苗种生产情况
        2.4.1 虾苗生产基本情况
        2.4.2 从国外直接引进良种亲虾基本情况
        2.4.3 国内自主研发新品种情况
        2.4.4“土苗”泛滥,以次充好
        2.4.5 凡纳滨对虾种苗生产存在的问题
        2.4.6 造成我国凡纳滨对虾亲虾长期依赖进口的原因
        2.4.7 小结与建议
    2.5 漳浦县对虾养殖病害情况
        2.5.1 发病情况
        2.5.2 赤湖镇凡纳滨对虾养殖存在的主要问题
        2.5.3 凡纳滨对虾规模养殖病害防控措施建议
    2.6 漳浦县对虾饲料行业解析
        2.6.1 漳浦县对虾饲料行业现状
        2.6.2 对虾饲料利润空间缩小
        2.6.3 对虾饲料厂家竞争进入白热化
        2.6.4 赊欠现象较为严重,虾料企业存在资金链风险
        2.6.5 对虾饲料发展新现象
        2.6.6 小结
    2.7 漳浦县对虾渔药状况分析
        2.7.1 对虾渔药背景
        2.7.2 漳浦县对虾渔药使用、监管现状
        2.7.3 渔药现状导致的正负两面性
        2.7.4 建议
第3章 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指导对虾产业做法探究
    3.1 漳浦县对虾养殖证办理情况
        3.1.1 办证情况
        3.1.2 争议的焦点
        3.1.3 加快漳浦县水域滩涂养殖证的发放工作的思考
    3.2 漳浦县水产品可追溯工作开展情况
        3.2.1 可追溯工作开展背景及现状
        3.2.2 主要做法
        3.2.3 存在困难
        3.2.4 对策及建议
    3.3 漳浦县创建推进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工作开展情况
        3.3.1 漳浦县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创建发展概况
        3.3.2 创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的经验做法
        3.3.3 创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中遇到的困难
        3.3.4 创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的建议
        3.3.5 小结
    3.4 漳浦县对虾无公害养殖及品牌建设探讨
        3.4.1 发展对虾无公害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及品牌建设的现状
        3.4.2 发展对虾无公害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及品牌建设的存在问题
        3.4.3 发展对虾无公害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及品牌建设的对策建议
    3.5 农业设施抵押登记贷款情况
        3.5.1 背景介绍
        3.5.2 具体做法
        3.5.3 成效收益
        3.5.4 存在问题
        3.5.5 建议对策
第4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日本囊对虾室内水泥池健康养殖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养殖环境要求
    1.1 场地选择
    1.2 水源和养殖用水
    1.3 养殖设施
2 投苗前准备
3 苗种放养
4 养成管理
    4.1 水质调控
    4.2 科学投喂
    4.3 病害防治
    4.4 日常管理
5 收获
6 小结

(9)拟沼螺(Assiminea sp.)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拟沼螺的基本营养成分
    2.2 拟沼螺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及评价
    2.3 拟沼螺的脂肪酸组成及分析
3 讨论
    3.1 蛋白质与多糖
    3.2 氨基酸组成与评价
    3.3 脂肪酸组成
4 结语

(10)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及规模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
        1.2.2 国内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论文的主要内容
        1.3.2 论文的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研究不足
2 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的理论分析
    2.1 海水养殖业的内涵与产业发展要素
        2.1.1 海水养殖业的内涵与产业特征
        2.1.2 海水养殖业发展的产业要素
        2.1.3 发展现代海水养殖业的现实意义
        2.1.4 现代海水养殖业的发展目标
    2.2 规模经济与海水养殖业发展
        2.2.1 规模经济
        2.2.2 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的必要性
        2.2.3 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的条件
    2.3 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的理论依据
        2.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2 产业生态理论
        2.3.3 产业关联理论
        2.3.4 产业结构理论
    2.4 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的模式
        2.4.1 工厂化养殖
        2.4.2 海水网箱养殖
        2.4.3 海水池塘养殖
    2.4.4 筏式养殖
        2.4.5 浅海底播养殖
    3.1 我国海水养殖业发展概况
        3.1.1 养殖品种、结构
        3.1.2 养殖面积
        3.1.3 养殖产量
        3.1.4 养殖产值
    3.2 我国海水养殖业取得的主要成就
        3.2.1 海水养殖业是我国成为世界海洋渔业大国的重要支撑
        3.2.2 科技在提升生产要素品质方面的效应日渐突出
        3.2.3 海水养殖业成为海洋渔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
        3.2.4 海水产品冷链流通体系初步建成
        3.2.5 海水产品加工业逐渐呈现专业化、系列化特征
    3.3 我国海水养殖业存在的问题
        3.3.1 养殖环境问题
        3.3.2 海洋生态灾害问题
        3.3.3 产业结构问题
        3.3.4 水产品质量问题
4 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的国际经验借鉴
    4.1 世界海水养殖业发展现状
    4.2 发达渔业国家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的通行做法
        4.2.1 重视海洋生物资源的养护
        4.2.2 将生态保护理念贯穿于海水养殖业整个流程
        4.2.3 创新养殖技术提高海水养殖业规模效益
        4.2.4 通过政府的监管与支持提升养殖质量
    4.3 经验借鉴
5 我国海水养殖业规模经济的发展与存在的问题
    5.1 开始重视海洋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养护方面的产业发展
    5.2 培育优良品种推进海水养殖业规模化发展
    5.3 不断完善、创新养殖模式,提高海水养殖业规模效益
        5.3.1 工厂化养殖成为海水养殖业发展的主要模式
        5.3.2 池塘围堰养殖稳步发展
        5.3.3 以清洁生产为主旨大力发展滩涂养殖
        5.3.4 不断拓展浅海养殖产业发展空间
    5.4 充分发挥科技在海水养殖业规模经营中的技术支撑作用
    5.5 防治病害降低海水养殖业规模经营风险
    5.6 养殖机械化、数字化成为海水养殖业规模经营的新动力
    5.7 我国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
        5.7.1 经济效益方面存在的问题
        5.7.2 良种培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5.7.3 养殖方式方面存在的问题
        5.7.4 病害防治方面存在的问题
        5.7.5 养殖机械化、数字化方面存在的问题
6 我国海水养殖业规模效率的实证分析
    6.1 我国海水养殖业规模效率评价的模型构建
        6.1.1 DEA 方法的基本原理
        6.1.2 海水养殖业规模效率评价的模型构建
    6.2 海水养殖业经营规模效率评价指标体系
        6.2.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6.2.2 海水养殖业规模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6.3 基于 DEA 方法的海水养殖业规模效率实证研究
        6.3.1 数据处理与说明
        6.3.2 不同规模海水养殖业规模效率实证分析
        6.3.3 海水养殖业效率最优规模的确定
    6.4 海水养殖规模效率差异性原因分析
        6.4.1 海水养殖规模效率差异性原因分析方法
        6.4.2 海水养殖生产函数估计
        6.4.3 实证结论
7 我国海水养殖业提高规模经济效率的路径:工业化养殖
    7.1 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的方向预测
    7.2 工业化养殖成为当前我国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的必然选择
        7.2.1 工业化养殖的内涵
        7.2.2 海水养殖业工业化养殖的必要性
    7.3 我国海水养殖业工业化发展的基本思路
8 我国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及提高规模效率的对策
    8.1 通过产业化运营,深化专业化分工,发展规模经济
        8.1.1 产业化运营对于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的推进机理
        8.1.2 以产业化运营推进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的具体措施
    8.2 以技术创新促进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的可持续性
    8.3 完善金融服务体系,为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提供资金支持
    8.4 运用工业经营管理理念,提高海水养殖业规模效率
    8.5 配套措施
        8.5.1 重视政府在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进程中的协调与规制作用
        8.5.2 以保护—开发—利用海洋生态系统为原则,优化养殖模式
        8.5.3 以科技成果转化夯实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的技术支撑
        8.5.4 大力发展水产品加工和流通业,提升规模效益
9 结语
    9.1 结论
    9.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利用生物饵料无公害健康养虾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零淀粉开口饲料在东星斑育苗中的应用研究[J]. 杨树浩,孙凯辉,洪宇聪,赵书燕,王晓珊,陈晓虹,李佳莹. 当代水产, 2021(10)
  • [2]重金属在近岸海域海产品中的富集及其影响机制研究[D]. 林怡辰.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2021(01)
  • [3]“稻虾共作”模式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的研究 ——以湖北省潜江市为例[D]. 邹晓红. 广西大学, 2020(07)
  • [4]黄鳍鲷鱼苗越冬培育技术[J]. 罗志平,于方兆,黄聪灵,骆明飞,李勇,古群红,李望东,曾荣. 海洋与渔业, 2020(11)
  • [5]青鱼无公害养殖技术[J]. 唐黎标. 渔业致富指南, 2019(13)
  • [6]环鄱阳湖区水产养殖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践[J]. 朱鸿章. 中国渔业经济, 2017(06)
  • [7]漳浦县对虾养殖业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 许智海. 集美大学, 2017(01)
  • [8]日本囊对虾室内水泥池健康养殖技术[J]. 林星,邱金海,史鲤岩. 养殖与饲料, 2016(12)
  • [9]拟沼螺(Assiminea sp.)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J]. 李涛,马甡,徐涛. 渔业科学进展, 2014(06)
  • [10]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及规模效率研究[D]. 王大海. 中国海洋大学, 2014(02)

标签:;  ;  ;  ;  ;  

生物饵料无公害健康养虾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