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升高的甲胎蛋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摘要)

用升高的甲胎蛋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摘要)

一、慢性乙型肝炎甲胎蛋白增高时的治疗(摘要)(论文文献综述)

王宇新[1](2021)在《补肾优化方治疗ALT正常的e抗原阳性慢性HBV感染者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

伍静薇[2](2021)在《肝硬化合并轻微型肝性脑病影响因素分析及其营养管理方案构建》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对肝硬化患者进行轻微型肝性脑病筛查,了解该疾病的临床检出率及相关影响因素;结合患病影响因素中与护理相关的指标,以循证为导向,构建轻微型肝性脑病患者营养管理方案。为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对目标人群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及改善患者疾病症状、生活质量提供一套可行的方案。方法:1.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9月在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感染科住院并符合纳排标准的肝硬化患者153例。运用神经心理学测试(PHSE)中的数字连接试验-A(NCT-A)、数字符号试验(DST)及简化版动物命名实验(S-ANT1)对患者进行轻微型肝性脑病筛查,以三项测试中异常项≥2项者为检出轻微型肝性脑病。通过筛查结果,了解肝硬化患者中轻微型肝性脑病的发病率,并将纳入患者分为轻微型肝性脑病组及非轻微型肝性脑病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民族、学历、病史等)、影像学资料(CT、彩超等)、实验室检查结果(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血脂等),分析肝硬化患者并发轻微型肝性脑病相关影响因素;采用慢性肝病生活质量问卷(CLDQ)、英国皇家自由医院营养优先工具(RFH-NPT)分别评估患者近期生活质量及营养风险,获取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出院后30天内非计划性再入院情况,评价并分析肝硬化合并轻微型肝性脑病患者整体生活质量。数据采用SPSS18.0及Graph Pad Prism8.4.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2.通过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知网、万方等国内外数据库及国内外指南制定网站,采用主题词和自由词相结合的方式检索轻微型肝性脑病营养管理相关证据,时限为2010年2020年。根据文献质量评定结果,将最终纳入文献中的相关指标进行证据总结,拟定初步营养管理方案。邀请相关领域专家进行方案的德尔菲法专家函询,根据函询结果及意见确定最终肝硬化合并轻微型肝性脑病患者的营养管理方案。结果:1.轻微型肝性脑病检出情况:共纳入住院肝硬化患者153人签署知情同意以后进行筛查,其中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122例,酒精性肝硬化7例,合并两种及以上病因引起的肝硬化16例,其他病因引起的肝硬化8例。经筛查,肝硬化合并轻微型肝性脑病患者87例,检出率为56.86%。在阳性患者中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占9.19%(8/87),失代偿期患者占90.81%(79/87)。2.影响因素分析结果:2.1一般资料比较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学历、民族、病因、BMI(身体指数)等方面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病情程度、饮酒史、肝性脑病史、PPI持续使用情况、腹水及相关并发症(低蛋白血症、自发性腹膜炎、感染)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学意义(P<0.05)。2.2实验室相关数据比较两组患者在Child-Pugh分级、尿酸、血清钠、总胆红素、前蛋白、血清白蛋白、空腹血糖、国际化标准比值、血小板、总胆固醇、总蛋白等实验室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诊断为轻微型肝性病87例患者中Child A、B、C级者分别为2.29%(2/87)、54.02%(47/87)、43.69%(38/87),Child A+B级与Child C级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3生活质量比较两组患者在慢性肝病生活质量评分(CLDQ)、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出院后30天内非计划再入院情况,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4营养状况比较两组患者营养风险等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轻微型肝性脑病患者中,存在低/中营养风险患者29.89%(26/87)、高营养风险的患者占70.11%(68/8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5患病独立影响因素对有显着性差异的变量进行赋值,经Logistic回归发现,超10年的饮酒史、病情程度、腹水、血小板、血清钠、国际化标准比值、感染、慢性肝病生活质量评分(CLDQ)中的活动能力维度及Child C级是肝硬化患者并发轻微型肝性脑病的影响因素,而总胆红素(OR=1.027,P<0.01)和高营养风险(OR=3.450,P<0.05)是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白蛋白(OR=0.849,P<0.01)、慢性肝病生活质量评分(CLDQ)中疲乏程度维度(OR=0.803,P<0.01)是患病的独立保护因素。3.通过循证国内外相关研究,共纳入文献17篇,其中专家共识4篇,国际指南6篇,系统评价2篇,RCT4篇,队列研究1篇,初步总结出53条推荐意见。4.两轮专家函询积极程度的分别为88.89%、100%,提出意见率分别为43.75%、35.25%,权威系数为0.896;两轮专家咨询和谐系数分别为0.559、0.648,通过卡方检验均显示P<0.01。最终形成方案包括:营养管理团队构建、营养素管理、营养途径、液体管理、饮食频率管理、能量摄入管理及社会-心理支持7个维度共51条推荐意见。结论:1.在肝硬化患者中轻微型肝性脑病检出率较高、生活质量较差,临床工作中应加强对目标人群的筛查,并进行早期干预以促进病情的转归。2.轻微型肝性脑病是在以肝功能损害及营养缺失为核心的多种因素协同作用下发生的,临床工作中应加强对患者肝功能、营养风险、生活质量等相关指标的监测。3.本研究所构建的肝硬化合并轻微型肝性脑病患者营养管理方案基于临床研究及护理循证,并通过了国内营养、护理、临床多学科专家的修订,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及临床应用价值。

杨晗[3](2021)在《穴位埋线对肝癌TACE术后栓塞综合征治疗作用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

柴多建[4](2021)在《TRAP1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作用》文中研究指明

谌小春,张真真,谢晓莺,张博恒[5](2021)在《预后营养指数与靶向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的预后关系》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 PNI)对接受靶向治疗的中晚期肝细胞肝癌(肝癌)患者总体生存期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5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肝肿瘤内科收治的90例接受靶向治疗的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其生存期,根据血生化结果计算PNI值,分为高PNI组(n=68,PNI≥45)和低PNI组(n=22,PNI<45),比较2组患者间临床特征的差异,通过Kaplan-Meier法、多元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PNI与肝癌靶向治疗患者总生存期的关系。结果:90例肝癌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11.5个月,平均年龄56.0岁,低PNI组患者占24.4%。相对于高PNI组,低PNI组患者年龄较大(P=0.04)、肿瘤直径较大(P=0.01)。Cox多因素分析显示,低PNI组较高PNI组肝癌患者死亡风险增加2.59倍(95%CI 1.10~6.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结论:低PNI是影响肝癌靶向治疗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在临床诊疗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李淑[6](2021)在《基于AFP和DCP等指标的GALAD模型及GAAP模型在肝细胞癌筛查中的价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一种常见的肝脏原发恶性肿瘤,是全球面临的一个重要的健康问题。HCC起病隐匿,发现时往往已处于中晚期,预后差,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改善HCC患者预后的重要手段。虽然CT和MRI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但由于其价格昂贵、操作复杂,并不作为HCC常规的筛查方法。超声是目前HCC筛查与辅助诊断中应用最广泛的影像学方法,然而在临床应用中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AFP)、甲胎蛋白异质体比率(AFP-L3%)和异常凝血酶原(Des-gamma-carboxy prothrombin,DCP,又称维生素K缺乏或拮抗剂-Ⅱ诱导的蛋白质Protein Induced by Vitamin K Absence or Antagonist-Ⅱ,PIVKA-Ⅱ)是公认的HCC特异性肿瘤标志物,目前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实践中。2014年,英国学者基于性别、年龄和这三种肿瘤标志物构建了 GALAD模型,该模型对HCC的诊断效能明显优于单个肿瘤标志物。此后,GALAD模型在欧洲、美国和日本等多个地区多种病因引起的HCC队列中得到验证。近期,有国内学者基于性别、年龄、AFP和DCP/PIVKA-Ⅱ构建了 GAAP模型,该模型在HBV为主要病因的中国HCC患者中获得很好的诊断效能,甚至优于GALAD模型。但是,目前,这两种模型在中国HCC人群中的应用价值尚未得到充分的验证。研究目的:在中国人群中,进一步探讨GALAD模型与GAAP模型对HCC的筛查价值,并对这两种模型的效能进行比较。研究方法:收集2018年10月至2020年6月就诊于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的HCC患者113例,非HCC组患者639例,检测所有患者的AFP、AFP-L3%和DCP水平并计算GALAD模型分值及GAAP模型分值,比较这三种肿瘤标志物及两个模型分值在HCC组和非HCC组的分布水平。绘制单项AFP、AFP-L3%、DCP及三者联合、GALAD模型和GAAP模型在总样本、不同病因亚组及AFP阳性和阴性亚组的ROC曲线,并计算其相对应的AUC值、灵敏度和特异性等数据并进行分析。分别以临床应用的20ng/mL、10%和40ng/mL作为AFP、AFP-L3%和DCP的cut-off值,计算三者单独应用、两者或三者串联或并联应用诊断HCC的灵敏度及特异性等数据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752名患者,其中HCC组113例,非HCC组639例。HCC组的中位年龄高于非HCC组(61岁vs 50岁,P<0.001)。两组中男性比例均明显高于女性(89/24 vs 449/1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CC组中的肝硬化患者比例高于非HCC组(92.92%vs 48.83%,P<0.001)。HCC组与非HCC组的主要病因均为HBV感染(74.34%vs 73.71%,P=0.8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CC组的血清AFP、AFP-L3%、DCP、GALAD分值和GAAP分值均明显高于非HCC组(P值均<0.001)。HCC组中45.13%的患者符合米兰标准(即单个肿瘤直径≤5cm,或多发肿瘤≤3个且最大肿瘤直径≤3cm,且无血管侵犯及远处转移)。34.5%的患者肿瘤最大直径<3cm。2、在总体人群中,GAAP模型诊断HCC的AUC值略高于GALAD模型(0.908 vs 0.900,P=0.094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AAP模型的AUC值高于单项AFP、AFP-L3%、DCP 及三者联合诊断的 AUC 值(分别为 0.908、0.784、0.722、0.847 和 0.869,P 值均<0.05)。GALAD 模型的 AUC 值高于单项 AFP、AFP-L3%和 DCP 诊断的 AUC 值(分别为 0.900、0.784、0.722、0.847 和 0.869,P 值均<0.05),但与三者联合诊断的AUC值无统计学差异(0.900 vs 0.869,P=0.0665)。3、在符合米兰标准的HCC组中,GAAP模型的AUC值略高于GALAD模型(0.852 vs 0.849,P=0.67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AAP模型和GALAD模型的AUC值均高于单项AFP、AFP-L3%和DCP诊断的AUC值(分别为0.852、0.849、0.758、0.716和0.766,P值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GAAP模型和GALAD模型的AUC值均略高于三者联合诊断的AUC值(分别为0.852、0.849和0.819,P值均>0.05),无统计学差异。在肿瘤最大直径<3cm的HCC组中,GAAP模型的AUC值略高于GALAD模型(0.832 vs 0.829,P=0.75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AAP模型的AUC值高于三种肿瘤标志物单独及联合诊断的 AUC 值(分别为 0.832、0.743、0.704、0.735 和 0.580,P 值均<0.05),GALAD模型的AUC值高于单项AFP、AFP-L3%和三者联合的AUC值(分别为0.829、0.743、0.704和0.580,P值均<0.05),而与DCP单独诊断的AUC值无统计学差异(P=0.0659)。4、在HBV感染亚组中,GAAP模型的AUC值高于GALAD模型(0.927 vs 0.915,P=0.01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两个模型的AUC值均高于单项AFP、AFP-L3%和DCP及三者联合诊断的AUC值(分比为0.804、0.739、0.865和0.895,P值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非HBV感染亚组中,GAAP模型的AUC值低于GALAD模型(0.837 vs 0.842,P=0.718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模型的AUC值均高于AFP和AFP-L3%单独诊断的AUC值(分别为0.679和0.642,P值均<0.05),但与DCP单独诊断、三种肿瘤标志物联合诊断的AUC值之间均没有明显统计学差异(分别为0.788和0.776,P值均>0.05)。5、无论是在AFP阴性组还是AFP阳性组中,GAAP模型与GALAD模型之间未表现出明显的统计学差异,两模型的AUC值均高于单项AFP、AFP-L3%及三种肿瘤标志物联合诊断的AU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与DCP单独诊断的AUC值无统计学差异。6、当分别以 20ng/mL、10%、40ng/mL、0.1763 和-1.7443 作为 AFP、AFP-L3%、DCP、GALAD模型和GAAP模型的cut-off值时,GALAD和GAAP模型的灵敏度均高于单项AFP、AFP-L3%、DCP或以并联或串联等不同方式组合时的灵敏度,并且可以维持较高的特异性。结论:1、在以HBV感染为主的总体人群中,GAAP模型与GALAD模型对HCC的诊断效能相当,这两种模型均优于AFP、AFP-L3%和DCP单独检测的诊断效能,但与三者联合诊断的效能相当。2、在符合米兰标准的早期HCC组中,GAAP模型与GALAD模型对HCC的诊断效能相当。这两种模型均优于AFP、AFP-L3%和DCP单独检测的诊断效能,但与三者联合诊断的效能相当。3、在HBV感染亚组中,GAAP模型对HCC的诊断效能优于GALAD模型,这两个模型的诊断效能均优于单项AFP、AFP-L3%和DCP及三者联合诊断。这表明,对于HBV感染患者,GAAP模型对HCC的筛查价值可能优于GALAD模型及三种血清标志物的单独应用,这还需更多的相关研究进一步验证。4、当分别以 20ng/mL、10%、40ng/mL、0.1763 和-1.7443 作为 AFP、AFP-L3%、DCP、GALAD模型和GAAP模型的cut-off值时,GALAD和GAAP模型的灵敏度均高于单项AFP、AFP-L3%、DCP或以并联或串联等不同方式组合时的灵敏度,并且可以保持较高的特异性。

关雅兰[7](2021)在《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及VITRO评分评估HBV感染患者疾病进展的临床价值》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及VITRO评分(vWF:Ag/血小板计数)评估HBV感染患者疾病进展的临床价值,为鉴别乙肝肝硬化代偿期及失代偿期提供证据。研究vWF及VITRO评分与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消化道出血及自发性腹膜炎等并发症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8年12月1日-2021年1月5日308例HBV感染患者(包括154例慢乙肝、66例乙肝肝硬化代偿期、88例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的相关临床数据,vWF数值均采用统一的光学法测定,所有数据均使用统一标准纳入,并分析血浆vWF水平及VITRO评分在慢乙肝、乙肝肝硬化代偿期及失代偿期各组中的差别及意义。结果1.血浆vWF水平及VITRO评分随HBV感染患者疾病进展而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和P<0.001),其值分别是慢性乙型肝炎组(139.47±76.44和0.86±0.8)、乙肝肝硬化代偿期组(164.95±67.12和1.44±1.14)、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组(317.48±103.32和6.81±4.98)。2.乙肝肝硬化患者中血浆vWF水平及VITRO评分随着Child-Pugh分级等级的增高而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和P<0.001),其值分别是A级组(185.65±85.07和2.3±2.37)、B级组(304.74±105.81和6.37±5.19)、C级组(369.48±73.23和8.28±5.38)。3.vWF水平及VITRO评分诊断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的AUC分别为0.897(95%CI:0.855~0.940,P<0.01)与0.949(95%CI:0.916~0.982,P<0.01)。vWF水平及VITRO评分分别取界值为238.5%和1.65时,诊断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敏感度分别为79.5%和94.3%,特异度为92.3%和87.7%,阳性预测值为80.5%和94.3%,阴性预测值为91.9%和97.5%,诊断准确率为88.6%和89.3%。4.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中,有消化道出血组vWF水平(367.24±68.29)显着高于无消化道出血组(286.15±109.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有消化道出血组VITRO评分(9.12±5.4)明显高于无消化道出血组(5.36±4.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自发性腹膜炎组vWF水平(341.73±87.92)高于无自发性腹膜炎组(296.32±11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VITRO评分在两组中差异无统计意义。结论血浆vWF水平及VITRO评分随着HBV感染患者肝脏疾病的进展逐渐增高,且与乙肝肝硬化患者Child-Pugh分级呈正相关。当vWF≥238.5%或VITRO评分≥1.65时提示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的可能性大,其中vWF特异度较高,而VITRO评分更敏感。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中消化道出血者的vWF水平及VITRO评分均高于无消化道出血者,有自发性腹膜炎的vWF水平高于无自发性腹膜炎组,且均优于VITRO评分,对尽早作出干预措施有一定指导意义。

高忠嵩,于长路,宋德钊,王森,王咏梅,贾科峰[8](2021)在《肝细胞癌自发性破裂患者126例危险因素与经导管动脉栓塞治疗预后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肝细胞癌自发性破裂的危险因素,并分析经导管动脉栓塞术(TAE)治疗肝细胞癌自发性破裂的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选择2008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诊断为肝细胞癌自发性破裂的患者126例(自发性破裂组),以及同期诊断为肝细胞癌但未发生破裂的患者252例(无自发性破裂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U检验和卡方检验比较自发性破裂组和无自发性破裂组患者一般情况、实验室检查指标、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肝细胞癌自发性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对92例接受TAE治疗和31例接受保守治疗的肝细胞癌自发性破裂患者进行生存分析,并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影响接受TAE治疗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果自发性破裂组肿瘤最大径≥5 cm,肿瘤主要位于肝Ⅱ、Ⅲ、Ⅳ、Ⅵ段,肿瘤突出肝脏表面高度≥1 cm,有肝硬化,以及合并门静脉血栓形成(PVT)的患者比例均高于无自发性破裂组[46.8%(59/126)比35.7%(90/252)、61.1%(77/126)比46.0%(116/252)、73.0%(92/126)比18.7%(47/252)、81.7%(103/126)比69.0%(174/252)、20.6%(26/126)比11.5%(29/252)],纤维蛋白原水平低于无自发性破裂组[(3.07±1.38)g/L比(3.92±1.13)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343、7.644、106.780、6.918、5.628,t=-3.276,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位于肝Ⅱ、Ⅲ、Ⅳ、Ⅵ段,肿瘤突出肝脏表面高度≥1 cm,肝硬化,以及纤维蛋白原低于正常参考值下限是肝细胞癌自发性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OR=1.354、5.726、1.152、1.892,95%CI 1.062~2.008、1.049~19.575、1.016~1.895、1.267~3.346,P均<0.05)。92例肝细胞癌自发性破裂患者行TAE治疗,TAE技术成功率和临床成功率分别为100.0%(92/92)、93.5%(86/92);31例患者行保守治疗。接受TAE治疗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243 d(38 d,377 d),约为接受保守治疗患者[23 d(9 d,51 d)]的10倍。接受TAE治疗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72.8%、50.8%、46.0%、31.1%、13.6%,接受保守治疗患者分别为25.8%、17.2%、11.5%、5.7%、0,两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606,P<0.01)。log-rank检验分析结果显示,初始血红蛋白<60 g/L、肝功能分级为C级、TBil≥50 μmol/L、合并门静脉癌栓、TAE术中肝叶栓塞、肿瘤最大径≥10 cm均与TAE术后肝细胞癌自发性破裂患者生存率低有关(χ2=3.752、4.146、22.318、4.087、5.685、7.893,P均<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Bil≥50 μmol/L、TAE术中肝叶栓塞、肿瘤最大径≥10 cm是TAE治疗肝细胞癌自发性破裂预后不良的独立因素(OR=25.873、8.415、18.620,95%CI 4.916~126.005、1.136~27.319、2.754~84.368,P均<0.05)。结论对于肿瘤位于肝Ⅱ、Ⅲ、Ⅳ、Ⅵ段,肿瘤突出肝脏表面高度≥1 cm,肝硬化,以及纤维蛋白原低于正常参考值下限的肝细胞癌患者,应密切注意肿瘤自发性破裂风险。TAE是急性期肝细胞癌自发性破裂有效的治疗手段,患者预后优于保守治疗,但TBil≥50 μmol/L、TAE术中肝叶栓塞、肿瘤最大径≥10 cm的患者经TAE治疗后的预后较差。

刘媛[9](2021)在《陈四清辨治原发性肝癌病案数据分析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陈四清老师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病案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中探求辨治思路、用药规律及效方组方,总结陈四清老师辨治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经验,进一步研究“癌毒”学说,丰富中医肝癌诊治内容。方法:收集和整理陈四清老师辨治原发性肝癌的病案,将符合标准的病案资料录入Excel2019,数据处理后导入SPSS Modeler18.0和SPSS26.0数据挖掘系统,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等统计方法进行数据挖掘,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初步研究治疗肝癌的重要药物,结合陈四清老师的临证经验及典型病案,从临床表现、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组方用药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结果:1.病案基本情况:本研究总计纳入病例80个,共有诊次653次,其中男性60例、共有415诊次,女性20例、共有238诊次。就诊患者年龄主要分布在中老年,年龄最小者40岁,年龄最大者88岁,其中以60~69岁年龄段者最多。相关病史记录中,以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切除术后、经肝动脉介入治疗后、肝硬化者居多。2.描述性统计结果:纳入病案高频临床症状为乏力、口干、胁痛、肝掌、寐差等;高频辅助检查结果为AST高、GGT高、ALT高、腹腔积液等;高频舌象为质暗红、苔薄黄腻、苔淡黄腻、质红、苔薄等;高频脉象为弦、细、滑等;高频药物为郁金、金钱草、黄连、垂盆草、法半夏、胆南星、制白附子、陈皮、僵蚕、生牡蛎等;前36位高频次药物主要功效归类为利胆退黄类、化痰散结类、祛风化痰类、补益类、清热解毒类、理气类等;处方药味主要分布在20~29味,最多药味数为36,最少药味数为10;处方药物总剂量主要分布在300~599g,最大剂量为648g,最小剂量为170g;法半夏主要分布在20g、15g、25g,最大剂量为30g,最小剂量为9g;胆南星主要分布在15g、20g,最大剂量为30g,最小剂量为10g;制白附子主要分布在15g、20g,最大剂量为30g,最小剂量为10g;生牡蛎主要分布在90g、60g,最大剂量为120g,最小剂量为30g。3.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关联支持度较强的症状有乏力与口干、便溏、肝掌、寐差,口干与肝掌、乏力、寐差、便溏,胁痛与乏力、寐差等;关联支持度较强的舌象有质暗红与苔薄黄腻、苔薄、苔淡黄腻、有裂纹,苔淡黄腻与质暗红、质红、质淡红,质红与苔薄黄腻、苔淡黄腻、苔黄腻等;关联支持度较强的脉象有弦与细、滑、数,细与弦、数、滑等;常成对出现的中药有郁金、金钱草、黄连、垂盆草、胆南星、法半夏、制白附子的两两组合,常三种同时出现的中药有郁金、金钱草、黄连、垂盆草的互相组合;胁痛时常选用金钱草、郁金、法半夏、黄连、陈皮、垂盆草、胆南星、制白附子,口干时常选用黄连,肝掌阳性常选用黄连、垂盆草、金钱草、郁金;ALT、AST高时常选用金钱草、郁金、垂盆草、黄连、柴胡,GGT高时常选用金钱草、郁金等。4.药物聚类分析结果:K-均值聚类分析可得出8列药物组合,大部分都包含郁金、金钱草、黄连、垂盆草、胆南星、制白附子、僵蚕、法半夏、陈皮、生牡蛎、浙贝母这11种药物;系统聚类分析可得出5类药物组合,其中第Ⅳ类药物与K-均值聚类分析提示的11种药物相吻合,表明肝癌的基本组方便是由这11种药物组成。5.网络药理学初探结果:半夏共筛选出活性成分13个,共计相关基因靶点75个,其中73个与原发性肝癌基因靶点重合;天南星共筛选出活性成分7个,共计相关基因靶点40个,其中39个与原发性肝癌基因靶点重合;白附子共筛选出活性成分3个,共计相关基因靶点28个,均与原发性肝癌基因靶点重合。结论:原发性肝癌主要病位在肝,多牵连脾、肾,亦可涉及心、肺。湿热贯穿肝病始终;癌毒为患,正气亏虚是肝癌的主要病机;“癌毒”的性质可能与风痰有关。消癌扶正为肝癌的基本治则,其中消癌方面具体有祛风通络、化痰散结、清热利湿、凉血化瘀、利湿泄浊等治法,扶正方面以益气养阴治法为主。肝癌病机复杂,当以复法大方治之,围绕核心病机展开多种治法,依据主次治法配伍多类药物。肝癌基本组方涉及清热利湿、祛风通络、化痰散结这3种主要治法,在此基础上,将肝癌分成肝郁脾虚、肝胆湿热、肝肾阴虚3个基本证型,随症加减,灵活化裁。

谢然[10](2021)在《血清总胆汁酸在高病毒载量伴ALT正常或轻度升高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适应症中的预测价值》文中提出目的评价血清总胆汁酸(Total bile acid,TBA)水平对高HBV-DNA载量,但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正常或轻度升高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抗病毒治疗适应症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感染病科收治的CHB患者370例,其中乙肝病毒e抗原(HBeAg)阳性患者273例,阴性患者97例。高HBV-DNA载量的判断标准依据《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年版)》,即HBeAg阳性≥20000IU/m L;HBeAg阴性≥2000 IU/m L。ALT轻度升高的界定标准为≤2倍正常值上限(upper limit of normal,ULN)。收集患者肝脏穿刺活检前的病例信息,根据肝脏活检病理结果,采用Scheuer评分系统进行肝脏炎症分级(G)和纤维化分期(S)。将患者分为G<2级且S<2期(<G/S2组)与G≥2级或/和S≥2期(?G/S2组)两组。以常用肝功能实验室指标作为对照,采用Spearman相关检验分析TBA与两组CHB患者炎症或纤维化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特征曲线(ROC)和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比较、评价TBA与其他非侵入性模型如天冬氨酸转氨酶/血小板指数(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to platelet ratio index,APRI)、肝纤维化4因子指数(fibrosis index based on the four factors,FIB-4)和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血小板比值(re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 to platelet ratio,RPR)对肝脏明显组织学病变(?G/S2)及抗病毒治疗适应症的预测价值,并计算相应的最佳截断值、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统计学意义定义为P<0.05。结果HBeAg阳性和阴性两组患者之间、以及HBeAg阳性患者<G/S2组与?G/S2组之间TBA水平以及APRI、FIB-4和RPR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HBeAg阴性患者<G/S2组与?G/S2组之间仅TBA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BA水平与HBeAg阳性和阴性两组的肝脏炎症或纤维化等级均有一定相关性。在HBeAg阳性CHB患者中,血清TBA鉴别<G/S2与?G/S2的AUC(95%CI)为0.61(0.55-0.67),低于APRI[0.74(0.69-0.79)],FIB-4[0.70(0.64-0.75)]和RPR[0.68(0.62-0.73)],其截断值为8.00μmol/L,敏感性、特异性、PPV和NPV分别为60.98%、57.86%、41.46%和75.19%。而在HBeAg阴性的患者中,TBA鉴别<G/S2与?G/S2的AUC(95%CI)为0.72(0.61-0.81),高于APRI[0.60(0.50-0.70)]、FIB-4[0.57(0.46-0.67)]和RPR[0.54(0.43-0.67)],其截断值为5.40μmol/L,敏感性、特异性、PPV和NPV分别为67.35%、71.05%、75.99%和61.54%。结论血清TBA在HBeAg阴性、高病毒载量伴ALT正常或轻度升高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适应症中,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二、慢性乙型肝炎甲胎蛋白增高时的治疗(摘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慢性乙型肝炎甲胎蛋白增高时的治疗(摘要)(论文提纲范文)

(2)肝硬化合并轻微型肝性脑病影响因素分析及其营养管理方案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肝硬化合并轻微型肝性脑病影响因素分析
    研究材料
    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二部分 肝硬化合并轻微型肝性脑病营养管理方案构建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研究的局限性及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轻微型肝性脑病患病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5)预后营养指数与靶向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的预后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3 观察指标
    1.4 随访方案
    1.5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一般资料分析
    2.2 不同PNI分组患者临床资料的比较
    2.3 PNI与肝癌靶向治疗患者生存时间关系
    2.4 PNI与肝癌靶向治疗患者预后关系
3 讨 论

(6)基于AFP和DCP等指标的GALAD模型及GAAP模型在肝细胞癌筛查中的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综述 GALAD模型在肝细胞癌筛查中的临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及VITRO评分评估HBV感染患者疾病进展的临床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在肝脏疾病中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学术论文目录

(9)陈四清辨治原发性肝癌病案数据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原发性肝癌的理论研究
    1 现代医学对原发性肝癌的研究进展
        1.1 流行病学现况
        1.2 发病机制
        1.3 诊治进展
    2 祖国医学对肝癌的研究进展
        2.1 古代医家对肝癌的初步认识
        2.2 现代医家对肝癌的中医药研究概况
    3 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医案分析方面的运用与研究进展
        3.1 数据挖掘概念
        3.2 中医医案发展现状
        3.3 数据挖掘与中医医案
第二部分 原发性肝癌病案数据分析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资料
        2.1 病案来源
        2.2 纳入标准
        2.3 排除标准
    3 研究方法
        3.1 数据录入
        3.2 数据处理
        3.3 病案数据挖掘平台的建立
        3.4 数据挖掘研究方法
        3.5 网络药理学初探
        3.6 典型病案分析
    4 研究结果
        4.1 病案基本情况
        4.2 描述性统计结果
        4.3 关联规则分析结果
        4.4 药物聚类分析结果
        4.5 网络药理学初探结果
第三部分 讨论与分析
    1 基本情况
    2 临床表现
    3 病因病机
        3.1 湿热贯穿肝病始终
        3.2 “癌毒”性质初探
        3.3 肝贼五脏,邪实正虚
    4 治则治法
        4.1 消癌解毒
        4.2 匡正祛邪
    5 组方用药
        5.1 复法大方的内涵
        5.2 肝癌基本组方
        5.3 辨证施治,随症加减
    6 病案举隅
        6.1 病案一
        6.2 病案二
        6.3 病案三
第四部分 结语
    1 研究总结
    2 问题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英文缩略词表
附录二:药物系统聚类分析结果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10)血清总胆汁酸在高病毒载量伴ALT正常或轻度升高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适应症中的预测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血清胆汁酸在相关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四、慢性乙型肝炎甲胎蛋白增高时的治疗(摘要)(论文参考文献)

  • [1]补肾优化方治疗ALT正常的e抗原阳性慢性HBV感染者的临床研究[D]. 王宇新.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
  • [2]肝硬化合并轻微型肝性脑病影响因素分析及其营养管理方案构建[D]. 伍静薇. 遵义医科大学, 2021(01)
  • [3]穴位埋线对肝癌TACE术后栓塞综合征治疗作用的临床研究[D]. 杨晗.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
  • [4]TRAP1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作用[D]. 柴多建.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21
  • [5]预后营养指数与靶向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的预后关系[J]. 谌小春,张真真,谢晓莺,张博恒. 中国临床医学, 2021(03)
  • [6]基于AFP和DCP等指标的GALAD模型及GAAP模型在肝细胞癌筛查中的价值研究[D]. 李淑. 山东大学, 2021(09)
  • [7]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及VITRO评分评估HBV感染患者疾病进展的临床价值[D]. 关雅兰. 重庆医科大学, 2021(01)
  • [8]肝细胞癌自发性破裂患者126例危险因素与经导管动脉栓塞治疗预后分析[J]. 高忠嵩,于长路,宋德钊,王森,王咏梅,贾科峰. 中华消化杂志, 2021(04)
  • [9]陈四清辨治原发性肝癌病案数据分析研究[D]. 刘媛.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10]血清总胆汁酸在高病毒载量伴ALT正常或轻度升高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适应症中的预测价值[D]. 谢然.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标签:;  ;  ;  ;  ;  

用升高的甲胎蛋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摘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