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文化、卫生、下乡、协调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科技、文化、卫生、下乡、协调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科技文卫三下乡 协调发展建小康(论文文献综述)

刘欢[1](2021)在《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建设文明,促进文明进步与发展是人类繁衍生息至今的孜孜追求与内在动因,也是当今世界各国发展的重要目标。于中国而言,中国共产党一直在不断构建、完善、发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基于中国国情与农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底色在乡村文明,而乡村文明又集中体现在乡风文明水平上。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后,党就集中开始了乡风文明建设实践探索。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时期里,乡风文明建设的实践内容与形式不断迭代更新,收获许多实践成效。及至新时代,党和国家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使乡风文明建设能够站在新的历史坐标向更高处扬帆远航,进而为中国在不同文明交流借鉴中展现中国气派、体现中国特色、走出中国道路,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做出重要贡献。乡风文明建设受到国内外学界广泛关注与探讨,已取得诸多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主要集中分布在政治学、文化学与社会学,或者更为细致表现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问题、乡村文化建设问题等具体领域,然而专注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研究乡风文明建设仍然是学界的欠缺之处。本文采用史论结合研究法,综合学科研究与系统研究相结合以及规范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视角,以战略性高度概述了乡村振兴战略、乡风文明建设及二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对中国乡风文明建设进行了历史考量,并系统化地研究了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基本属性、现实境遇及路径选择,以期为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尽绵薄之力。具体来说,论文由七部分组成。第一章,绪论。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之处与不足,以此构成论文研究的逻辑起点。第二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概述。这一部分主要对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进行了概述,以及分析论证了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之间的内在逻辑。论文从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依据、目标要求与重大意义三方面完整概述乡村振兴战略,在区分文化与文明概念、文明乡风与乡风文明概念基础上,对乡风文明建设概念进行了整体性阐述。从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内在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使乡风文明建设向深层发展,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存在高度一致性三方面阐述了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的内在逻辑。第三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这一部分重点从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以及发达国家乡风文明建设思想四个方面对论文的思想资源进行归纳总结,为第四章、第六、七章的相关论述进行基础理论的铺陈。第四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属性。这一部分大致拆分为三个方面,即基本原则、主要内容、现实功能。其中,基本原则包括坚定社会主义方向、切实立足乡村文明、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整体协调发展等内容。主要内容包括加强乡村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开展乡村移风易俗行动、着力消除乡村精神贫困等五方面。现实功能包括促进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带动乡村人居环境整体优化、繁荣与发展新时代乡村文化、推动乡村社会和谐有序发展、不断提升乡村社会文明水平等内容。第五章,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考量。这一部分从历史进程、主要特色及经验启示三方面考量了近百年来的中国乡风文明建设实践。历史进程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以来到新时代、新时代以来的乡风文明建设四个阶段。主要特色表现在鲜明的政治性与人民性、内容形式的继承发展性、突出实践的社会现实性三个方面。经验启示包括要强化党对乡风文明建设的责任意识、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以激发内生动力、使乡风文明建设与乡村经济协同发展、重视教育卫生工作的移风易俗作用以及以充足的历史耐心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五个方面。第六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境遇。这一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机遇。主要包括乡村新型社会组织多样发展、乡村产业结构不断深入发展、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渐趋完善、乡村社会主流思想健康向上、农民科学素质培育不断加强等五方面。第二部分是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挑战。主要包括乡村党组织组织力不强、乡村集体经济收入不佳、乡村文化出现衰落痕迹、乡村不良社会风气滋长、农民主体意识相对薄弱等五方面。第三部分是制约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因素。主要包括乡村党组织建设不完善、乡村集体经济发展式微、乡村文化传承发展受阻、乡村文化生态发展失衡、乡村教育发展相对落后等五方面。第七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这一部分分为五大内容。一是从突出乡村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发挥乡村党组织的模范作用、密切乡村党组织的群众联系等三方面筑牢乡风文明建设的组织保障。二是从走出乡村集体经济认知误区、不断深化乡村集体产权改革、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有效途径等三方面夯实乡风文明建设的经济基础。三是从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乡村文化、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传承发展提升优秀农耕文化等三方面打牢乡风文明建设的文化根基。四是从发挥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伦理价值、盘活乡村内生治理机制自治功能、因地制宜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实践等三方面培植乡风文明建设的社会土壤。五是从不断提高乡村义务教育质量、优化提升乡村职业技能培训、转变乡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等三方面增强乡风文明建设的农民力量。总之,通过系统研究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论文主要提出如下创新观点:一是论文提出应从“文明”高度深刻理解乡风文明内涵,从总体要求、核心主体、根本任务、现实基础及主要特点等方面概述了乡风文明建设。二是论文首次详尽梳理了近百年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分析了其主要特色以及总结出其经验启示。三是论文丰富了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将“消除乡村精神贫困”纳入其中。四是论文在剖析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现实境遇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路径选择。

杨本浩[2](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农村文化建设的历程及经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暴占杰[3](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减贫事业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尤其是党的十八大召开后,党中央在全国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并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历史性地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中国奇迹”。而这其中,中国共产党对西藏贫困问题的治理实践是最为典型的代表。原因在于,西藏地处青藏高原,集我国边疆地区、边缘地区以及少数民族落后地区于一体,加之和平解放前长期遭受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的蹂躏,导致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长期落后于全国其他地区。就贫困状况而言,西藏贫困人口多且分布广泛,贫困程度深且类型复杂,而且还存在严重的贫困代际传递问题,2011年,西藏被确定为全国唯一的省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此外,作为国家战略安全屏障,西藏存在境内分裂势力和境外敌对势力相勾结,威胁国家统一与安全的稳定问题。鉴于此,党中央、国务院将西藏工作置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高度来把舵定向,谋篇布局。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战略思想,体现了西藏工作在党和国家全局中的重要战略地位,解决西藏的贫困问题能够为推进西藏持续稳定和长足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综合上述因素,西藏在党和国家扶贫工作大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关系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能否如期实现。西藏的扶贫工作既在国家总的扶贫战略框架内开展,又有党中央、国务院超常规的特殊扶持政策的推动。长期以来,学术界偏重于在经济学和社会学视角下对西藏反贫困实践进行实证研究,而以中国共产党为研究对象,纵向宏观考察我们党在西藏扶贫工作中的具体实践较为薄弱。2019年,西藏历史性地消除了绝对贫困问题;2020年,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如期实现;2021年,又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不管是从学术视角来看,还是从时间节点来讲,研究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实践,总结经验,展望未来,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对西藏乃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长足发展意义深远。有鉴于此,本文在学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基于西藏深度贫困这一现实问题,以问题为导向,以探讨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实践为主线,立足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系统分析法、交叉学科研究法等方法。依托包括党和国家以及西藏地方历史文献、着作、期刊、报纸等各类文献资料,并参考相关会议纪要、政策文件、统计年鉴、地方志等材料,历史地、系统地考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实践逻辑,进而总结经验,为今后更好地解决相对贫困问题和推动西藏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启示,提出了建议。具体而言,本文主要分为六章对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展开研究。第一章是绪论。回顾了关于西藏贫困问题与扶贫工作的研究现状,明确研究主题。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能从中把握学术界研究进展,找准研究角度,借鉴前人研究经验,趋避其研究不足之处。这样既可以做到查漏补缺,又可以避免重复研究。通过文献回顾和述评,确立了从中国共产党治理西藏贫困问题实践角度着手研究。第二章是关于西藏贫困问题的相关概述。对西藏贫困问题相关概念、贫困状况,以及中国共产党开展西藏扶贫工作的必要性进行了阐释。从西藏区情出发,结合当地经济、地理、社会、宗教、民族等特点探讨西藏面临的贫困问题。纵向梳理西藏不同阶段的贫困特征,同时横向对比西藏贫困问题与全国其他区域的差异。这既可以有效衔接下文中国共产党西藏贫困治理所做的有针对性工作,也凸显了西藏扶贫工作的复杂性与紧迫性,同时还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何采取超常规特殊优惠政策和措施开展西藏的扶贫工作。第三章是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在理论上系统阐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的反贫困思想,借鉴中国传统反贫困思想和国外有益的反贫困理论,能够为研究中国共产党开展西藏贫困治理实践提供理论支撑。从实践层面看,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对西藏扶持、支援和建设为此后的扶贫工作奠定了实践基础。第四章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实践。该部分主要梳理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至党的十八大召开前中国共产党推动西藏扶贫工作的具体实践。以中央和西藏地方扶贫政策和取得的成效为标准,将西藏扶贫工作细化为三个阶段,包括体制改革带动扶贫阶段、扶贫攻坚阶段、扶贫开发深化阶段,分别论述中央政府以及西藏地方党委、政府都出台了哪些政策,如何具体开展工作,有什么特点,取得了哪些成效。第五章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西藏精准扶贫实践。这一章节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思想,具体阐述中央关于西藏的脱贫攻坚政策与西藏精准脱贫具体实践。本章与上一章节是文章的核心部分,这两章将中国共产党关于西藏扶贫工作的演进脉络,历史经验清晰地呈现出来,为总结经验和启示提供研究基础。具体来说,这一章主要探究中国共产党为推进新时代西藏发展和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的战略规划,构建的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以及施策路径,并总结了脱贫攻坚阶段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所取得的工作成效。第六章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经验及启示。本章在梳理和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反贫困实践的基础上,提炼出解决西藏贫困问题的经验: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对西藏减贫事业的全面领导,凝聚形成推动西藏扶贫开发工作的强大合力,注重推动扶贫标准与减贫方略的与时俱进,强化构建西藏工作座谈会扶贫工作机制。在汲取经验的基础上还应该展望未来,明确今后推动西藏的扶贫工作和发展应建立解决西藏相对贫困问题的长效机制,更加注重激发西藏各族群众的内生动力,在脱贫攻坚基础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优化援藏机制助推西藏实现高质量发展。总之,中国共产党领导西藏人民通过扶贫工作历史性地消除西藏绝对贫困问题,对西藏的发展和稳定意义重大,创造了中国减贫治理的“西藏样本”,是中国共产党解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问题的光辉典范。探究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实践路径,总结经验和启示,以期对边疆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有所裨益。

柳笛[4](2020)在《中国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指出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需要构成了“民生”概念的基本范畴,并在这些生存需要的改善和满足中不断丰富着“民生”的内涵。人类对丰衣足食的向往伴随着人类的存在而存在,为了实现这一最为朴素的愿望,为了满足这些需要而进行的“生产”,便使“经济”具有了最初的价值,在基础与目的的循环往复之间,展开了人类文明进步的图样。“利民之事,丝发必兴”是我们党自成立之初就秉持的初心和使命,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节点,回望历史,可以看出“改善民生”是我们党孜孜以求的目标,而重要的手段就是“发展经济”。迈进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从根本上指明了要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循环贯通的基本逻辑,具体回答了在“何种发展”中“如何改善民生”这两个相互融通的问题,如何在历史的变迁中掌握其运动变化的轨迹,对新时代交出“怎样做”的答卷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现实的人”因其需要的广泛性而区别于其他一切动物,这既包含“吃喝住穿”的需要,也包含因“生产”所带来的“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的需要,伴随着“生产”不断的发展,社会财富不断积累,使生活不再仅仅围绕“吃喝住穿”的同时,也围绕“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而延续。这个朴素的逻辑构成了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一般规律,二者的运动不仅包含了来源于其二者本身相互作用的运动轨迹,也包含“派生的、转移来的、非原生的”的外部条件的运动轨迹,良好的外部条件推动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有序地循环,反之则成为桎梏。针对“经济”和“民生”本身所具有的历史属性和发展变化的特性,探究其之间变化规律的同时需要将二者置于纵深发展的历史之中。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在领导人民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历史时期,均把发展作为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基本途径。新中国成立之初,大难甫平,为了实现“民生改善”目标,首要的任务就是恢复和发展生产,并出于国际竞争角度考虑,受到国家政治和经济环境的制约、工业化积累方式的约束需要建立起以重工业为核心完善的工业体系。为了动员起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参与到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当中,在生产力发展水平偏低,国家财力物力基础薄弱,社会物质财富严重匮乏的条件下,依赖“高积累、低消费”、“统分统配”在最大限度上保障人民生活,用“三个人饭,五个人吃”的办法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以牺牲“农、轻、重”比例的协调,为我国工业体系的初步建立提供了坚实基础,“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在这一时期是两条并行不悖的主线,并在一种较低的水平上达到一种平衡。改革开放以来,在明确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之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应运而生,使得作为国家发展核心议题的经济建设开始成为推动国家富强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任务。在着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中,缓解了落后地区的贫困、提升了居民收入水平、增强了居民的消费能力,使人民的物质生活得到极大的改善。在实现经济长期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广大人民群众的教育、就业、养老、医疗、住房等民生问题愈发突出,解决好这些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事关在经济发展中真正使人民生活得到保障和改善,产生这些民生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在于不平衡不充分不协调的发展,是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等问题掣肘经济发展成果最终在人民生活水平上呈现。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仅是党中央对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之间关系科学认识的深化,更回应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时代要求。在不断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努力推进各项民生工程建设;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同时,逐渐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民生保障制度体系;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同时,更好的发挥政府的作用;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方面精准发力,注重积极而为的同时更注重量力而行,使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得以提升。总体上看,新时代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正走向良性循环的轨道,然而,当前民生领域仍然存在诸多短板,经济发展对民生改善的支撑作用仍有待进一步强化。在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经济结构调整和动力转换为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有鉴于此,要遵循经济发展的价值旨趣,要使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成为驱策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用民生的层级性发展优化经济系统的供给质量。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就如何妥善地把握“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关系和运动规律来讲,一直以来都是困扰世界各国的发展难题。未来的发展中要在不断建设的同时汲取各国的经验教训,要克服“贫困陷阱”、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警惕“高福利陷阱”。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取得了质的飞跃,我国经历了以“经济与民生平行”、“经济先行,民生为标”、“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良性循环”为外在表现形式的三个阶段。从二者的运动演进规律来看,发展始终是第一要务,而改善民生始终是发展的价值坐标,要在不断夯实经济发展这一“水之源、木之本”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二者互动的外部影响条件,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不断推进深化改革,持续完善制度建设,铸就创造历史伟业。

胡甜甜[5](2020)在《列宁农村文化建设思想及其对我国乡村文化振兴的启示》文中研究说明在领导苏维埃俄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列宁深刻认识到加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俄国是个农民占大多数的国家。受历史传统和教育程度等因素影响,大多数的农民文化素质低、思想观念落后。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发展与推进。列宁认为,必须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经过长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列宁在吸收和借鉴马克思恩格斯、普列汉诺夫和俄国民粹派等有关理论基础上,结合俄国国情,形成了具有俄国特色的农村文化建设思想。这对我国当前的农村经济文化建设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意义。我国也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国家,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具有诸多与俄国相似的国情和问题。中国共产党十九次人民代表大会明确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的历史阶段下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而乡村文化的振兴不仅是其中应有之意且具有重要的意义。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魂,文化兴则国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乡村发展亦是如此。乡村文化是凝聚乡村振兴的精神动力,是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助推器,更是乡村振兴发展环境的净化器。本文以列宁农村文化建设思想为内容,侧重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一是,阐明列宁农村文化建设思想的相关概念。首先,就列宁农村文化建设思想的基本内涵进行阐释。第一步分析了文化的概念,并对列宁视域下的“文化”进行了相关界定;第二步从“农村”和“文化”这两个组成词语入手,阐释农村文化建设的内涵,并对农村文化建设和乡村文化振兴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其次,对列宁农村文化建设思想的理论来源进行了梳理,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文化意识形态的思想及关于农村文化建设的论述、普列汉诺夫关于文化的思想、俄国民粹派的文化观四个方面构成其思想来源。二是,从国家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对列宁农村文化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概括和总结。从战略定位来看,它是苏维埃俄国目前极端重要的一项工作,关乎俄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化建设和社会文明的进步与发展;从建设主体来看,无产阶级执政党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领导核心,农民是农村文化建设的根本力量,教师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骨干力量;从建设内容来看,本着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以侧重开展农民识字水平提高的扫盲教育摆在首位,开展一系列提升农民知识技能和思想政治觉悟的文化建设,提供公共文化教育场所及资料,以拓宽文化覆盖面;在对待资产阶级及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态度上,列宁指出,要在文化落后的俄国,特别是农村进行文化建设,必须合理吸收和借鉴资本主义文化,以长补短,更应该重视并保护知识分子和各种专门人才,为我所用。三是,论述了列宁农村文化建设思想对我国乡村文化振兴的启示。从列宁农村文化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出发,启示我国要高度重视乡村文化振兴,把握乡村文化阵地,立足本土文化,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同时,融合城乡发展,助推乡村文化振兴。

李华兴,普布次仁[6](2019)在《藏东南农牧区“中央治藏方略”政策教育及实践成效分析——基于林芝市三个县572个样本的调研数据》文中研究说明受自然条件艰苦、基础建设滞后、文化交流不畅等条件所限,藏东南部分边远贫困乡村地区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现象比较明显,同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存在差距,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部分农牧民群众对中央治藏方略的政策认知,迟滞了社会主义新西藏建设的整体进度。对此,应该从基础设施建设、特色经济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战、新型职业农牧民技能培训、农牧区人才队伍建设、农牧民政策教育和农牧区平安乡村建设等处着手,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治藏方略",不断提升人民生产生活水平、增强人民幸福感及获得感,促进西藏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

张宇鼎[7](2019)在《四川省“科技之春”科普活动月案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科技的发展包含了科技创新和科技普及两个维度,二者就像科技的两条腿一样,紧密相连、缺一不可。目前,科技普及已经成为世界各主要国家执政者们最为重视的一项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强调,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在全社会推动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使蕴藏在亿万人民中间的创新智慧充分释放、创新力量充分涌流。到目前为止,组织大型科普节事活动仍然是政府部门提供科普公共服务的主要方式之一,也是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最为直接有效的方式之一,同时,大型科普节事活动的开展还能够在社会中树立起崇尚科学的精神,值得提倡。本文选取四川省规模最大、历时最长、覆盖面最广且最具代表性的一项大型科普节事活动——“科技之春”科普活动月作为案例进行研究,以外部性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以及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作为基础,通过案例分析法、文献研究法、信息研究法、访谈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四川省“科技之春”科普活动月的服务方式、服务内容和组织模式进行分析,找出四川省在有限的科普资源和诸多不利现实条件下是如何通过对现有资源的合理组织与安排以及对活动内容和开展方式的科学设计与策划来使得这一活动取得巨大成功的,为省级大型科普节事活动的组织和开展以及活动内容的设计与策划提供一些思路,也为我国同类型地区与同类型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本文第一章是研究的基础,对选题的背景、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研究方法与框架等进行了介绍,运用文献研究法与对比分析法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第二章对论文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对论文写作的理论基础进行介绍,并对案例的选择案由和案例的典型性与研究价值进行了分析。第三章是对案例的详细描述,运用了文献分析法、信息分析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案例的背景、历程、特点和形式进行梳理,并详细分析活动举办所带来的的公共效益。第四章至第六章是本文主要的分析章节,提取了案例的三个关键要素——“科技之春”科普活动月的服务方式、服务内容和组织模式进行详细分析。第四章首先分析服务方式,活动的服务方式可以概括为“全面开花、重点照顾”,以扩大规模、动员专家、建立体系等方式来实现公民素质的全面提升和落后地区的快速发展。第五章分析活动的服务内容,“科技之春”科普活动月围绕科技普及这一核心主题,结合本地实际与不同历史时期的政府工作侧重点,设计出了丰富且灵活的多元化服务内容,高度契合了不同社会发展时期公民大众对于科普服务的不同需求,也为达成“全面开花、重点照顾”的服务方式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第六章分析了“科技之春”科普活动月中各个科普服务供给方之间的深度协作与清晰定位。在第七章中得出案例的启示,首先是大型科普节事活动要以统筹兼顾的方式来开展,要立足于提升全体公民的科学文化素养同时又要聚焦本省经济文化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其次是大型科普节事活动的内容设计要始终结合本地现实,也要深刻把握时代的发展和群众的当前需求。最后是重视服务供给部门之间的协作、明确各服务供给部门的定位。第八章对本文的研究进行总结与展望。

吴东梅[8](2019)在《大学生参与文化扶贫实现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化扶贫是指从文化和精神层面上给予贫困地区以帮助,从而提高当地人民素质,尽快摆脱贫困。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1)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突飞猛进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日益突显,成为新时代的主要矛盾问题。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改善和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的追求日益增加,新时期扶贫工作的重要内容就有文化扶贫。传统的扶贫侧重于经济物质,但扶贫先要扶志,贫困地区要从根本上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既要从经济上加强扶持,更要从贫困人口的精神、智力、文化上加强扶持。大学生是当前参与文化扶贫的重要力量,大学生主要通过基层项目和志愿实践服务两种方式参与文化扶贫,但在取得值得肯定的成绩的同时,出现了基层项目人员和志愿服务实践人员选拔机制缺失、管理机制混乱、指导人员组成结构单一、志愿人员责任意识不强、高校扶贫频率有间断性、扶贫人员不稳定性以及扶贫帮扶发展的不均衡和低参与率等一些问题。研究发现这些问题的出现既有认识方面的问题,也有组织管理体制机制方面的原因,还有大学生有效参与文化扶贫的现实条件制约等。有针对性地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找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充分发挥大学生在文化扶贫中的效用,对于从根本上实现并巩固脱贫攻坚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思想为指导,以改进大学生参与文化扶贫并发挥帮扶效用为目标,对大学生参与文化扶贫的状况、参与文化扶贫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要解决大学生参与文化中存在的问题的措施进行了系统分析,在充分认识到大学生参与文化扶贫的客观条件与制约及其解决的可能性的基础上,提出打好文化扶贫助推精准扶贫的攻坚战的相应对策和措施,包括创新文化扶贫的工作机制,采取精准识别、确保大学生参与文化扶贫的可塑性,精准帮扶、提高大学生参与文化扶贫的效率,精准管理、确保大学生文化扶贫的有序性等对策措施。

肖文[9](2019)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成都市青白江区S村乡风文明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包括“产业兴旺、治理有效、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其中文明乡风是实现振兴乡村的灵魂和精髓。改革开放以来乡村发展取得显着成效,但基于新时代新征程上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十九大对乡村方方面面的建设做出了全新表述,制订了明确规划,提出了更高要求。搞好新时代乡风文明建设,助推乡村文化事业欣欣向荣,事关全面小康如期实现,事关“三农”工作扎实推进,因而塑造文明和谐乡风能为振兴乡村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坐落于美丽富饶天府之国之上的S村,其自然地理条件尤为优越,交通位置便利,区位优势明显。村内党员带头促发展和群众积极参与双管齐下,实施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整治村容村貌,美丽新村建设工作开展得轰轰烈烈。但由于一些党员干部对乡风文明建设缺乏了解、一些农民缺乏健康精神追求、青壮年外出务工学习使乡风文明建设主体丧失等多方面原因,影响着新时代乡风文明建设的前进步伐。S村作为四川省成都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缩影,代表了西部地区乡风文明建设的较高水平。因而系统研究分析S村乡风文明的建设现状,可以为探索四川乡风文明建设提供有益借鉴和启示。该文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之下分析成都市青白江区S村乡风文明建设现状与存在问题,以期提出有针对性和建设性的应对策略。第一章绪论部分介绍了乡村振兴之下S村乡风文明建设的选题背景和意义、研究现状以及理论基础等等。第二章介绍了乡村振兴、乡风文明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第三章分析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S村乡风文明建设取得的成效和经验启示。第四章分析乡村振兴战略之下S村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存问题和原因分析。第五章从加快农村农业现代化建设、建设乡风文明建设长效机制、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营造农村社会新风尚、构建乡风文明建设的人才体系等方面出发,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S村加强乡风文明建设的对策思考。第六章总结和展望未来文明乡风建设工作。

李淑哲[10](2019)在《文化发展战略视阈下大学生信仰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信仰是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既是引领文化发展方向的“好引擎”,也是检视文化发展成效的“试金石”。文化发展的方向目标、路径选择与文化发展战略密切相关。党的十九大报告还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确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目标,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文化发展战略,是中国共产党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准确把握当前社会形势发展变化,积极回应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要而做出的最新重大决策,为一段时期内国家文化发展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大学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摇篮,遵循学生“拔节孕穗期”要求,开展立德树人教育活动,为信仰的生成、选择和传播提供了“场景”和“路径”,在信仰教育中发挥对人的精神的升华和对社会共识的强化作用。同时,大学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能盘聚文化资源、利用自身人才优势,在文化发展中发挥引领、辐射和提升的作用。因此,在文化发展战略视阈下,以大学为基本场域,以大学生为主要对象,开展系统而深入的信仰教育研究,成为一个兼具时代意义和现实关切的选题,这既可以拓宽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关于理想信念的研究领域,又能为文化发展战略研究提供理论与实践上的支撑。基于此,论文从价值效能的视角,在文化发展战略视阈下构筑议题,阐释大学生信仰教育在推动文化发展方面的“应然”功用,调查了解当前存在的“实然”境遇,进行实事求是的归因分析,并探索出改进和完善相应工作的路径选择。研究发端于大学生信仰教育活动的内涵意义。从内涵上看,大学生信仰教育包含四个方面:以马克思主义信仰为中心的政治信仰相关内容的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体的道德信仰相关内容的教育、以“依法治国”思维和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基础的法律信仰相关内容的教育和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生命信仰相关内容的教育。从意义上讲,大学生信仰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是社会群体信仰的“投影体”和“晴雨表”,是文化发展境况的折射和标示。理直气壮地办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人文化成”和“铸魂育人”的教育实践,推进以传授知识和涵养文化为关照的大学生信仰教育,有利于坚定理想信念、践行核心价值观、培养法治思维,夯实文化发展的精神根基;有利于增加文化智识供给、凝聚文化人才力量、培养文化人力资源,提升文化发展的人才素质;有利于增创文化传承载体、扩展文化发展途径、发掘文化创新源泉,拓宽文化发展的实践空间。从而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体现爱国之情、强国之志和报国之行,为实现“强文化之魂、健文化之体、聚文化之气、发文化之力”贡献应有力量,使中华文化蓬勃发展,在世界图景中找到安身立命之地,形成无与伦比的竞争力。借助质性研究中的访谈调查法,对大学生信仰教育的主体——教师和学生群体代表进行深度访谈,得以窥见当前大学生信仰教育的现实境遇。一方面,信仰教育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如信仰方向较为健康向上、整体质量相对良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信仰教育主渠道而发挥的作用较为明显。另一方面,信仰教育也面临一些难以忽视的现实问题,从系统论角度分析,这些问题归因于教育内容的片面性导致体系欠合理、教育方法的单一性导致效果欠明显、机制体制的不健全导致发力欠协调等来自教育系统内部因素的影响;归因于市场经济催生的趋利动机钝化了动力、社会现存的某些问题弱化了信力、多元文化的不当蔓延影响了定力等来自教育系统外部因素的影响。从理念与内容维度出发,探寻文化发展战略视阈下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强化路径,可从以下角度入手。从聚焦文化发展的价值导向、升华大学生信仰教育的理念出发,要树立战略思维,秉持从“善政”到“善治”的理念,提高把握信仰教育大势的能力;要涵养历史思维,秉持从“历史”到“未来”的理念,致力于提高勇担信仰教育使命的能力;要强化底线思维,秉持为“无畏”而“敬畏”的理念,提高应对信仰教育难题的能力;要增强系统思维,秉持由“统筹”至“协同”的理念,提高扩大信仰教育合力的能力。从对标文化发展的现实特点、丰富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内容出发,要发挥文化塑造价值的作用,进一步加强政治信仰要素,致力于保证大学生坚持意识形态的正确方向;要遵循文化温润心灵的原则,进一步扩充道德信仰要素,致力于保证大学生坚持素质品格的健康发展;要强化文化规范行为的功能,进一步强化法律信仰要素,致力于保证大学生坚持行为规范的合理合序;要提升文化健全人格的效用,进一步延伸生命信仰要素,致力于保证大学生坚持人格价值的健全超越。从方法与制度维度出发,探寻文化发展战略视阈下提升大学生信仰教育实效的相关路径,可从以下角度入手。从立足文化发展的智识需求、改进大学生信仰教育的方法出发,要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掌握信仰教育的主动权;要依托“互联网+”数字技术,拓宽信仰教育的信息源;要加大社会实践力度,根植信仰教育的活力点;要扩伸教育情境载体范围,增强信仰教育的亲和力。从依托文化发展的组织保障、健全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制度出发,要进一步以顶层设计为总揽、推动领导体制改革,充分调动信仰教育力量的积极性;要进一步以队伍建设为龙头、推动理顺管理机制,加快建设德才兼备、团结合作的信仰教育主体队伍;要进一步以教育教学为根本、推动完善评价机制,及时反馈规范合理的信仰教育实效;要进一步以组织、人员、经费为抓手、推动完善保障机制,提供全面到位的信仰教育支撑。

二、科技文卫三下乡 协调发展建小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科技文卫三下乡 协调发展建小康(论文提纲范文)

(1)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概述
    2.1 乡村振兴战略概述
        2.1.1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依据
        2.1.2 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要求
        2.1.3 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
    2.2 乡风文明建设概述
        2.2.1 文化与文明的阐述
        2.2.2 乡风文明概念辨析
        2.2.3 乡风文明建设阐释
    2.3 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的内在逻辑
        2.3.1 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内在要求
        2.3.2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使乡风文明建设向深层发展
        2.3.3 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存在高度一致性
第3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
    3.1 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
        3.1.1 文明进步的基础是人的自由自觉活动
        3.1.2 实现城乡融合是乡村发展的必由之路
        3.1.3 建设社会主义需要重视乡村文化建设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
        3.2.1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攸关国计民生根本性问题
        3.2.2 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应有之义
        3.2.3 净化社会风气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与目标
    3.3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
        3.3.1 以农为本思想
        3.3.2 道德教化思想
        3.3.3 “和合”思想
        3.3.4 乡村运动思想
        3.3.5 乡村改造思想
    3.4 发达国家乡风文明建设思想
        3.4.1 挖掘乡村多元价值思想
        3.4.2 重塑乡村伦理精神思想
        3.4.3 提升乡村生活风貌思想
第4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属性
    4.1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
        4.1.1 坚定社会主义方向
        4.1.2 切实立足乡村文明
        4.1.3 坚持农民主体地位
        4.1.4 坚持整体协调发展
    4.2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4.2.1 加强乡村思想道德建设
        4.2.2 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
        4.2.3 加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
        4.2.4 开展乡村移风易俗行动
        4.2.5 着力消除乡村精神贫困
    4.3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功能
        4.3.1 促进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4.3.2 带动乡村人居环境整体优化
        4.3.3 繁荣与发展新时代乡村文化
        4.3.4 推动乡村社会和谐有序发展
        4.3.5 不断提升乡村社会文明水平
第5章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考量
    5.1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
        5.1.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的乡风文明建设
        5.1.2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乡风文明建设
        5.1.3 改革开放以来到新时代的乡风文明建设
        5.1.4 新时代以来的乡风文明建设
    5.2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特色
        5.2.1 鲜明的政治性与人民性
        5.2.2 内容形式的继承发展性
        5.2.3 突出实践的社会现实性
    5.3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经验启示
        5.3.1 要强化党对乡风文明建设的责任意识
        5.3.2 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以激发内生动力
        5.3.3 使乡风文明建设与乡村经济协同发展
        5.3.4 要重视教育卫生工作的移风易俗作用
        5.3.5 以充足的历史耐心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第6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境遇
    6.1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机遇
        6.1.1 乡村新型社会组织多样发展
        6.1.2 乡村产业结构不断深入发展
        6.1.3 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渐趋完善
        6.1.4 乡村社会主流思想健康向上
        6.1.5 农民科学素质培育不断加强
    6.2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挑战
        6.2.1 乡村党组织组织力不强
        6.2.2 乡村集体经济收入不佳
        6.2.3 乡村文化出现衰落痕迹
        6.2.4 乡村不良社会风气滋长
        6.2.5 农民主体意识相对薄弱
    6.3 制约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因素
        6.3.1 乡村党组织建设不完善
        6.3.2 乡村集体经济发展式微
        6.3.3 乡村文化传承发展受阻
        6.3.4 乡村文化生态发展失衡
        6.3.5 乡村教育发展相对落后
第7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
    7.1 筑牢乡风文明建设的组织保障
        7.1.1 突出乡村党组织的政治功能
        7.1.2 发挥乡村党组织的模范作用
        7.1.3 密切乡村党组织的群众联系
    7.2 夯实乡风文明建设的经济基础
        7.2.1 走出乡村集体经济认知误区
        7.2.2 不断深化乡村集体产权改革
        7.2.3 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有效途径
    7.3 打牢乡风文明建设的文化根基
        7.3.1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乡村文化
        7.3.2 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7.3.3 传承发展提升优秀农耕文化
    7.4 培植乡风文明建设的社会土壤
        7.4.1 发挥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伦理价值
        7.4.2 盘活乡村内生治理机制自治功能
        7.4.3 因地制宜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实践
    7.5 增强乡风文明建设的农民力量
        7.5.1 不断提高乡村义务教育质量
        7.5.2 优化提升乡村职业技能培训
        7.5.3 转变乡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后记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重点与难点
        1.4.1 研究重点
        1.4.2 研究难点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1.5.1 创新之处
        1.5.2 研究不足
第2章 西藏贫困问题相关概述
    2.1 贫困理论基本释义
        2.1.1 贫困的定义
        2.1.2 贫困的标准
        2.1.3 贫困的分类
        2.1.4 扶贫的内涵
    2.2 西藏贫困问题的基本状况
        2.2.1 贫困人口较多且分布广
        2.2.2 贫困程度深且类型复杂
        2.2.3 贫困代际传递现象严重
    2.3 西藏贫困问题产生的根源
        2.3.1 严酷的自然生存环境
        2.3.2 低下的经济发展水平
        2.3.3 落后的基础服务设施
        2.3.4 突出的健康风险问题
        2.3.5 严重的精神文化贫困
    2.4 开展西藏扶贫工作的必要性
        2.4.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2.4.2 筑牢党在西藏执政根基的需要
        2.4.3 实现西藏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
第3章 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3.1 理论基础
        3.1.1 马克思恩格斯及列宁关于反贫困理论
        3.1.2 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扶贫工作的论述
        3.1.3 中国传统文化关于反贫困的思想
        3.1.4 西方学者关于反贫困的理论探索
    3.2 实践基础
        3.2.1 1949-1958 年党在西藏的扶贫实践
        3.2.2 1959-1977 年党在西藏的扶贫实践
第4章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实践
    4.1 体制改革带动扶贫阶段(1978-1993)
        4.1.1 出台西藏农牧民休养生息的政策
        4.1.2 改革制约农牧区发展的经济体制
        4.1.3 初步开启西藏扶贫开发的新模式
        4.1.4 体制改革阶段西藏扶贫成效总结
    4.2 扶贫攻坚阶段(1994-2000)
        4.2.1 西藏扶贫攻坚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4.2.2 新的特殊优惠政策的出台与落实
        4.2.3 扶贫攻坚阶段西藏脱贫工作成效
    4.3 扶贫深化阶段(2001-2011)
        4.3.1 探索适宜西藏扶贫开发的新路子
        4.3.2 明确西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目标
        4.3.3 夯实西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
        4.3.4 扶贫开发政策落地与基本成效总结
第5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西藏精准扶贫实践
    5.1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动西藏发展的战略抉择
        5.1.1 规划新时代富民兴藏路线
        5.1.2 加快推进西藏高质量发展
    5.2 构建西藏精准扶贫的实施机制
        5.2.1 西藏精准扶贫的瞄准机制
        5.2.2 西藏精准扶贫的政策机制
        5.2.3 西藏精准扶贫的责任机制
        5.2.4 西藏精准扶贫的投入机制
        5.2.5 西藏精准扶贫的退出机制
        5.2.6 西藏精准扶贫的监督考核机制
    5.3 明确西藏精准扶贫的施策路径
        5.3.1 特色产业开发:撬动农牧民脱贫致富的杠杆
        5.3.2 易地扶贫搬迁:打破恶劣生存环境的束缚
        5.3.3 生态保护扶贫:破解“富饶的贫困”陷阱
        5.3.4 大力发展教育:阻断西藏贫困的代际传递
        5.3.5 社会保障兜底:兜住西藏脱贫攻坚的底线
    5.4 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阶段工作成效
        5.4.1 第六次座谈会推动西藏经济社会长足发展
        5.4.2 “三不愁三有三保障”脱贫目标基本实现
        5.4.3 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的创新与发展
第6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经验及启示
    6.1 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历史经验
        6.1.1 始终坚持党对西藏减贫事业的全面领导
        6.1.2 凝聚形成推动西藏扶贫开发的强大合力
        6.1.3 注重推动扶贫标准与减贫方略持续革新
        6.1.4 强化构建西藏工作座谈会扶贫工作机制
    6.2 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实践对西藏未来减贫与发展的启示
        6.2.1 建立解决西藏相对贫困问题的长效机制
        6.2.2 更加注重激发西藏各族群众的内生动力
        6.2.3 在脱贫攻坚基础之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6.2.4 优化援藏机制助推西藏实现高质量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后记

(4)中国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意义
        1.2.1 理论价值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整体上把握民生与发展的关系的研究
        1.3.2 经济发展对民生改善的作用研究
        1.3.3 民生改善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研究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可能性创新之处
    1.6 存在的不足
第2章 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理论分析
    2.1 相关概念阐释
        2.1.1 经济发展的基本内涵
        2.1.2 经济发展的目标
        2.1.3 民生概念界定
        2.1.4 民生改善的内涵
    2.2 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关系的理论基础
    2.3 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关系的理论逻辑
        2.3.1 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产生关系的媒介是“人”
        2.3.2 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内在互动机理
        2.3.3 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实现互动关系的外部条件
第3章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在推进工业化中保障民生
    3.1 构建保障民生的经济基础
        3.1.1 恢复经济是首要目标
        3.1.2 土地改革奠定发展基础
        3.1.3 稳定经济增长的核心要素
        3.1.4 统筹规划发展布局
    3.2 经济恢复发展民生初步改善
    3.3 经济条件制约民生改善水平
        3.3.1 国家财政积累薄弱
        3.3.2 工业化发展依赖“高积累、低消费”
        3.3.3 农、轻、重比例关系让步于工业体系发展
    3.4 经济发展与民生保障低水平的平衡
第4章 改革开放新时期在推动经济发展中改善民生
    4.1 民生要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改善
        4.1.1 农业是发展生产的核心
        4.1.2 解决贫困是发展的基本要求
        4.1.3 注重效率与公平是发展的根本保障
        4.1.4 解决民生问题是发展的基本目的
    4.2 经济发展推动民生改善新面貌
        4.2.1 经济增长促进居民收入水平提升
        4.2.2 产业结构优化推动居民消费升级
        4.2.3 多种所有制经济保障就业
        4.2.4 脱贫减贫取得显着成就
    4.3 “经济先行”使民生改善面临瓶颈
        4.3.1 发展不平衡的深层次原因
        4.3.2 发展不平衡对民生领域的直接影响
        4.3.3 发展不平衡对民生领域的间接影响
    4.4 “改善民生”始终是经济发展的价值坐标
第5章 新时代奏响民生改善最强音
    5.1 构建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
        5.1.1 明确改善民生新思路
        5.1.2 拓宽民生改善边界
        5.1.3 高质量发展是民生改善的基础
        5.1.4 优化保障良性循环的外部条件
    5.2 新时代民生改善的新成就
    5.3 民生领域仍然存在短板
    5.4 使民生改善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5.4.1 民生改善是消费需求增长的根源
        5.4.2 民生改善优化供给质量
        5.4.3 民生改善是高质量发展的价值旨趣
第6章 中国经济发展中民生改善的经验梳理及未来展望
    6.1 我国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互动规律认识
        6.1.1 二者平行发展阶段
        6.1.2 民生为标,经济先行
        6.1.3 经济与民生良性循环
    6.2 警惕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互动不良的弊端
        6.2.1 贫困陷阱
        6.2.2 中等收入陷阱
        6.2.3 高福利陷阱
    6.3 实现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良性互动的未来展望
        6.3.1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
        6.3.2 不断补齐民生短板
        6.3.3 不断完善良性循环的外部条件
        6.3.4 不断完善制度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列宁农村文化建设思想及其对我国乡村文化振兴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现状述评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研究重难点和创新点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列宁农村文化建设思想的相关概述
    一、列宁农村文化建设的基本内涵
        (一)文化的内涵
        (二)农村文化建设的内涵
    二、列宁农村文化建设思想的理论依据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文化意识形态的思想
        (二)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农村文化建设的论述
        (三)普列汉诺夫关于文化的思想
        (四)俄国民粹主义的文化观
第二章 列宁农村文化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列宁对农村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一)助推农业的现代化发展
        (二)推进社会主义的民主化建设
        (三)推动农村社会文明的进步与发展
    二、列宁对农村文化建设主体的认识
        (一)无产阶级执政党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领导核心
        (二)农民是农村文化建设的根本力量
        (三)教师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骨干力量
    三、列宁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二)思想道德文化建设
        (三)公共文化服务建设
    四、列宁对资产阶级文化及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态度
        (一)正确认识和处理资产阶级文化
        (二)重视和优待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第三章 列宁农村文化建设思想对我国乡村文化振兴的启示
    一、明确乡村文化振兴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性
        (一)凝聚乡村振兴的精神动力
        (二)助力乡村振兴的产业发展
        (三)优化乡村振兴的发展环境
    二、以思想道德建设巩固乡村文化阵地
        (一)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
        (二)完善乡村道德治理
        (三)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育人机制
    三、以乡土文化建设推进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一)以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为特色内容
        (二)以特色文化产业夯实乡土文化发展根基
        (三)以互联网为载体拓宽乡土文化传播空间
    四、以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夯实乡村文化振兴
        (一)突破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失衡障碍
        (二)丰富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内容
        (三)推动乡村公共文化供给主体的多元化发展
    五、以城乡融合发展助推乡村文化振兴
        (一)破除城乡壁垒,夯实乡村文化基础
        (二)增强文明辐射,提升乡村文化内涵
        (三)融合城乡文化市场,升级乡村文化产业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6)藏东南农牧区“中央治藏方略”政策教育及实践成效分析——基于林芝市三个县572个样本的调研数据(论文提纲范文)

一、现状与分析
    (一)政策认知:“发展才是硬道理”
    (二)方略落实:“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三)工作评价:“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新西藏”
二、问题与成因
    (一)主要问题
        1.部分农牧民群众的政策认知能力不足。
        2.部分农牧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不高。
        3.部分农牧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不够强。
    (二)基本成因
        1.自然条件艰苦限制了社会发展。
        2.基础建设滞后延缓了社会发展。
        3.文化交流不畅阻碍了社会发展。
三、结论与对策
    (一)基本结论
    (二)对策建议
        1.以“十项工程”(1)为中心,大力推进藏东南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牧区公共服务供给水平。
        2.聚焦乡村振兴,优化发展藏东南农牧区特色经济
        3.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决打赢藏东南农牧区脱贫攻坚战
        4.培育新型职业农牧民综合技能,激发藏东南农牧区群众脱贫致富内生动力
        5.充实藏东南农牧区建设人才队伍,夯实党在乡村执政根基
        6.强化藏东南农牧民群众政策教育,促进乡村稳定,建设平安乡村

(7)四川省“科技之春”科普活动月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相关概念、理论基础与案例典型性分析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科技普及服务
        2.1.2 科普活动
        2.1.3 大型科普节事活动
    2.2 论文的理论基础
        2.2.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2.2 外部性理论
        2.2.3 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
    2.3 “科技之春”案例典型性与研究价值分析
        2.3.1 案例典型性分析
        2.3.2 案例选择案由分析
        2.3.3 案例研究价值分析
第三章 四川省“科技之春”科普活动月案例描述
    3.1 四川省“科技之春”背景与发展历程
        3.1.1 四川省举办“科技之春”的背景分析
        3.1.2 四川省“科技之春”发展历程
    3.2 活动的主要特点及开展形式概述
    3.3 四川省举办“科技之春”科普活动月的公共效益
        3.3.1 雏形阶段公共效益
        3.3.2 发展阶段公共效益
        3.3.3 成熟阶段公共效益
第四章 四川省“科技之春”科普活动月服务方式分析
    4.1 为全体民众提供科普服务
        4.1.1 扩大动员规模实现均等化科普服务
        4.1.2 组建专家队伍实现均质化科普服务
        4.1.3 完善活动体系实现一体化科普服务
    4.2 对特定区域进行重点照顾
        4.2.1 对广大农村地区进行重点照顾
        4.2.2 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重点照顾
        4.2.3 对灾害频发地区进行重点照顾
第五章 四川省“科技之春”科普活动月服务内容分析
    5.1 “科技之春”的科技普及服务分析
        5.1.1 以主体内容实现活动的规模化和标准化
        5.1.2 以专项内容实现活动的分类化和精准化
        5.1.3 以科技下乡实现科普服务的城乡一体化
    5.2 “科技之春”的科普扶贫服务分析
        5.2.1 科普与扶贫的内在亲缘性分析
        5.2.2 主体性科普扶贫内容
        5.2.3 辅助性科普扶贫内容
第六章 四川省“科技之春”科普活动月组织模式分析
    6.1 活动服务供给方的部门协作模式分析
        6.1.1 横向联动协作模式分析
        6.1.2 纵向联动协作模式分析
        6.1.3 多层交叉式联动协作模式分析
    6.2 活动服务供给方的角色定位分析
        6.2.1 公共部门的角色定位分析
        6.2.2 高校院所的角色定位分析
        6.2.3 企业的角色定位分析
第七章 四川省“科技之春”科普活动月带来的启示
    7.1 以统筹兼顾的方式开展大型科普节事活动
        7.1.1 为全体民众提供均等化科普服务
        7.1.2 为落后地区提供针对性科普服务
    7.2 提供独具特色的科普服务内容
        7.2.1 把握本地实际设计科普内容
        7.2.2 把握科普内涵的延伸和演变
    7.3 重视各服务供给部门的协作与定位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8)大学生参与文化扶贫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二、综述研究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思想的理论渊源、内涵和文化扶贫
    第一节 贫困相关理论阐释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反贫困理论
        二、毛泽东的消除贫困问题理论
        三、邓小平的社会共同富裕思想
        四、江泽民扶开发思想战略
        五、胡锦涛扶贫开发思想
        六、新时期精准扶贫思想
    第二节 贫困文化和文化扶贫
        一、贫困文化理论
        二、文化扶贫
    第三节 精准扶贫与文化扶贫的关系
第二章 大学生参与文化扶贫的成就、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一节 大学生参与文化扶贫的方式
        一、志愿实践活动
        二、服务基层项目
    第二节 大学生参与文化扶贫的情况
        一、大学生参与文化扶贫规模的变化
        二、大学生文化扶贫的层次提升
    第三节 大学生参与文化扶贫主要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大学生文化扶贫机制尚不完善
        二、大学生文化扶贫的深度发展受阻
        三、大学生参与文化扶贫缺少长效机
第三章 精准扶贫思想助推大学生参与文化扶贫纵深发展
    第一节 精确识别,确保大学生文化扶贫的可塑性
        一、严把大学生参与文化扶贫的资格识别
        二、精准识别扶贫对象和需求
        三、加强对参与文化扶贫的大学生资源识别
    第二节 精确帮扶,提高大学生参与文化扶贫的效率
        一、建立对参与文化扶贫大学生完整培训机制
        二、细化帮扶活动的内容与工作安排
    第三节 精确管理,确保大学生文化扶贫的有序性
        一、强化大学生文化扶贫的管理主体责任
        二、精确瞄准贫困群体信息录入管理
        三、壮大大学生文化扶贫队伍,强化宣传组织管理工作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9)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成都市青白江区S村乡风文明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选题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的理论基础
        1.3.1 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建设理论
        1.3.2 列宁的农村文化建设理论
        1.3.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农村文化建设理论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之处
第二章 乡村振兴与乡风文明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
    2.1 乡村振兴的内涵
    2.2 乡风文明的内涵
    2.3 乡村振兴与乡风文明建设的相互关系
        2.3.1 乡村振兴战略给乡风文明建设带来的机遇
        2.3.2 乡村振兴战略给乡风文明建设带来的挑战
        2.3.3 乡风文明建设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性
第三章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S村乡风文明建设成效与经验启示
    3.1 成都市青白江区S村基本情况介绍
    3.2 乡村振兴振兴战略背景下S村乡风文明建设成效
        3.2.1 “七大行动”促乡风提质升级
        3.2.2 特色文化品牌院落初具规模
        3.2.3 “四有”乡村文化服务体系建立
        3.2.4 移风易俗宣传活动持续深入
    3.3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S村乡风文明建设的经验启示
        3.3.1 抓牢基层党建工作,做好带头示范
        3.3.2 发掘特色文化资源,擦亮“金字招牌”
        3.3.3 充分利用乡规民约,涵养新风正气
第四章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S村乡风文明建设现存问题与原因分析
    4.1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S村乡风文明建设现存问题
        4.1.1 基层政府重视力度不足,管理制度不完善
        4.1.2 群众缺乏健康精神追求,不良风气再抬头
        4.1.3 文明建设载体活力较低,文化基础设施分布失衡
        4.1.4 乡村教育普及程度不够,家庭教育水平有待提升
    4.2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S村乡风文明建设现存问题成因
        4.2.1 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不高是根本原因
        4.2.2 基层党组织建设机制不完善是基本原因
        4.2.3 乡风文明建设体制机制缺陷是重要原因
        4.2.4 乡村文化建设专业人才匮乏是直接原因
第五章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S村加强乡风文明建设的对策思考
    5.1 加快农村农业现代化建设,保障乡风文明建设物质需要
        5.1.1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乡村经济规模化发展
        5.1.2 积极培育新兴业态,持续推进质量兴农步伐
        5.1.3 完善基本经营制度,创新农业经营组织形式
    5.2 建立乡风文明建设长效机制,夯实乡风文明建设制度基础
        5.2.1 完善农村文化投入的长效机制
        5.2.2 建立起督导、考核、激励机制
        5.2.3 健全各部门统筹协调工作机制
    5.3 完善乡村公共服务体系,拓展乡风文明建设载体
        5.3.1 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乡村公共服务多元化供给机制
        5.3.2 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一体化建设
        5.3.3 增加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内生活力
    5.4 营造农村社会全新风尚,丰富乡风文明建设内涵
        5.4.1 守护中华农耕文明和继承优秀乡村文化
        5.4.2 组织志愿服务队伍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5.4.3 抵制歪风邪气蔓延净化农村社会风气
    5.5 培育乡风文明建设人才队伍,抓好乡风文明建设主体
        5.5.1 完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工作机制
        5.5.2 统筹实施外来优秀人才引进计划
        5.5.3 加大本土农民职业教育培训力度
第六章 总结.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10)文化发展战略视阈下大学生信仰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
    1.4 研究的主要难点与创新点
        1.4.1 研究的主要难点
        1.4.2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第2章 文化发展战略视阈下大学生信仰教育相关问题概述
    2.1 文化发展战略的内涵与要义
        2.1.1 文化的基本内涵
        2.1.2 文化发展战略的概念、特征与确立原则
        2.1.3 文化发展战略形成的历史沿革
    2.2 大学生信仰教育的概念与内容
        2.2.1 信仰的内涵及概念辨析
        2.2.2 信仰教育的生成机理
        2.2.3 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内容、特征与意义
    2.3 研究的理论支撑
        2.3.1 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理论
        2.3.2 依据: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原理与方法
        2.3.3 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信仰教育智慧
        2.3.4 借鉴:西方国家关于文化发展的镜鉴启示
    2.4 小结
第3章 文化发展战略视阈对加强大学生信仰教育的效用启迪
    3.1 大学生信仰教育有利于夯实文化发展的精神根基
        3.1.1 政治信仰教育坚定理想信念
        3.1.2 道德信仰教育践行核心价值观
        3.1.3 法律信仰教育涵养法治思维
        3.1.4 生命信仰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2 大学生信仰教育有利于提升文化发展的人才素质
        3.2.1 提供文化智识供给
        3.2.2 凝聚文化人才力量
        3.2.3 开发文化人才资源
    3.3 大学生信仰教育有利于拓宽文化发展的实践空间
        3.3.1 促进文化的有效传承
        3.3.2 助力文化的健康发展
        3.3.3 推动文化的守正创新
    3.4 小结
第4章 文化发展战略视阈下大学生信仰教育的现实境遇
    4.1 调查设计与实施
        4.1.1 精心确定调查对象
        4.1.2 科学聚焦调查内容
        4.1.3 合理选择调查方法
    4.2 调查结果与分析
        4.2.0 取得的基本成效
        4.2.1 成效的经验启示
        4.2.2 存在的主要问题
        4.2.3 问题的潜在危害
    4.3 问题的归因与探究
        4.3.1 教育理念的局限性导致目标欠明确
        4.3.2 教育内容的片面性导致体系欠合理
        4.3.3 教育方法的单一性导致效果欠显着
        4.3.4 教育机制的不健全导致发力欠协调
    4.4 小结
第5章 文化发展战略视阈下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强化路径
    5.1 聚焦文化发展的价值导向,升华大学生信仰教育理念
        5.1.1 树立战略思维,提高把握信仰教育大势的能力
        5.1.2 涵养历史思维,提高勇担信仰教育使命的能力
        5.1.3 秉持底线思维,提高应对信仰教育难题的能力
        5.1.4 锤炼系统思维,提高建立信仰教育战线的能力
    5.2 对标文化发展的现实特点,丰富大学生信仰教育内容
        5.2.1 发挥文化塑造价值的作用,完善政治信仰教育内容
        5.2.2 遵循文化温润心灵的原则,发掘道德信仰教育内容
        5.2.3 强化文化规范行为的功能,扩充法律信仰教育内容
        5.2.4 提升文化健全人格的效用,延伸生命信仰教育内容
    5.3 立足文化发展的智识需求,改进大学生信仰教育方式
        5.3.1 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掌握信仰教育的主动权
        5.3.2 依托“互联网+”数字技术,拓宽信仰教育的信息源
        5.3.3 加大实践教学实施力度,根植信仰教育的活力点
        5.3.4 扩伸教育情境载体范围,增强信仰教育的亲和力
    5.4 依托文化发展的组织保障,改进大学生信仰教育机制
        5.4.1 改革领导体制,凝聚积极向上的信仰教育力量
        5.4.2 理顺管理机制,建设团结合作的信仰教育队伍
        5.4.3 完善评价机制,反馈规范合理的信仰教育实效
        5.4.4 完善保障机制,提供全面到位的信仰教育支撑
    5.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 B 大学生信仰教育访谈提纲(学生卷)
附录 C 大学生信仰教育访谈提纲(教师卷)
致谢

四、科技文卫三下乡 协调发展建小康(论文参考文献)

  • [1]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D]. 刘欢. 吉林大学, 2021(01)
  •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农村文化建设的历程及经验研究[D]. 杨本浩. 吉首大学, 2021
  •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研究[D]. 暴占杰. 吉林大学, 2021(01)
  • [4]中国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理论与实践研究[D]. 柳笛. 吉林大学, 2020(01)
  • [5]列宁农村文化建设思想及其对我国乡村文化振兴的启示[D]. 胡甜甜. 西南大学, 2020(01)
  • [6]藏东南农牧区“中央治藏方略”政策教育及实践成效分析——基于林芝市三个县572个样本的调研数据[J]. 李华兴,普布次仁. 西藏研究, 2019(05)
  • [7]四川省“科技之春”科普活动月案例研究[D]. 张宇鼎.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4)
  • [8]大学生参与文化扶贫实现路径研究[D]. 吴东梅. 南宁师范大学, 2019(01)
  • [9]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成都市青白江区S村乡风文明建设研究[D]. 肖文.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10]文化发展战略视阈下大学生信仰教育研究[D]. 李淑哲. 湖南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科技、文化、卫生、下乡、协调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