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与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

河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与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

一、河北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与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论文文献综述)

于翔[1](2021)在《基于数字水网的河北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的过程化评价及业务融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华北平原是我国地下水超采最严重的地区,地下水位的持续下降,形成了冀枣衡、沧州及宁柏隆等七大地下水漏斗区,尤其是河北省,地下水超采量和超采面积占全国的1/3,由此引发了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一系列问题。国家高度重视,自2014年起在河北省开展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工作,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地下水位持续下降趋势得到显着改善。通过对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进行客观评价,有助于推进地下水超采治理措施落实,高质量完成地下水超采治理各项工作。本文采用大数据、组件和综合集成等技术,建立了集空间数据水网、逻辑拓扑水网和业务流程水网为一体的数字水网,研发数字水网集成平台,基于平台提供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过程化评价及水位考核评估业务应用,为河北省地下水超采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具有重要研究意义。论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构建了河北省一体化数字水网。面向河流水系、地表水地下水等实体水网,将地理信息、遥感影像等数据数字化、可视化,构建空间数据水网;将管理单元的对象实体逻辑和用水对象进行拓扑化、可视化,构建逻辑拓扑水网;采用知识图将业务的相关关系、逻辑关联进行流程化、可视化,构建业务流程水网。研发数字水网综合集成平台,搭建可视化操作的业务集成环境,通过三种可视化水网的集成应用构建一体化的数字水网,为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评价和水位考核评估提供技术支撑。(2)提出了基于数字水网的业务融合模式。采用大数据技术对地下水数据资源进行处理与分析,实现多源数据融合;将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评价及水位考核评估的数据、方法和模型等进行组件开发提供组件化服务,实现模型方法的融合。采用知识可视化技术描述应用主题、业务流程、关联组件和信息,实现地下水超采治理业务过程融合;将数据、技术及业务进行融合,基于平台、主题、组件、知识图工具组织地下水超采治理业务应用,实现基于数字水网的地下水超采治理业务融合。(3)提供主题化地下水超采治理业务应用。基于数字水网集成平台,按照业务融合应用模式,采用大数据技术对多源数据进行融合,搭建地下水动态特征分析的业务化应用系统,提供信息和计算服务。针对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评价目标,采用组件及知识可视化技术将评价方法组件化、过程可视化,搭建过程化评价业务化应用系统,提供在线评价和决策服务。根据地下水采补水量平衡原理,研究河北省超采区的地下水位考核指标制定的方法,基于数字水网搭建水位考核评估业务化应用系统,提供考核和决策服务。

齐静威[2](2021)在《松辽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估及优化配置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资源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和社会进步的重要资源,对区域综合实力的提高和发展潜力的促进作用不可小觑。松辽流域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战略要地,近年来由于农业节水技术发展缓慢,松辽流域农业用水效率较低,普遍存在浪费现象,导致用水供需矛盾愈发严重,这无疑加剧了松辽流域水资源的紧张状况。如何高效开发利用水资源,已经成为当务之急。松辽流域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农业用水是松辽流域的主要用水方式,本文选择农业水资源开展水资源承载力优化配置研究。通过研究国内外水资源承载力进展以及相关的研究方法,确定松辽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TOPSIS(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综合评价法,以松辽流域中的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和河北省为5个子研究区,从社会经济子系统、水资源子系统和水生态环境子系统三个方面对研究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和分析。其次,通过构建松辽流域水资源承载力优化模型进行区域效应评估,具体分析松辽流域各子研究区农业水资源利用情况、优化后粮食产量和耕地类型及面积变化情况,通过这些变化针对性地提出松辽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为地区农业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农业稳定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科学参考。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在研究松辽流域概况及水资源承载力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选取社会经济子系统、水资源子系统、水生态环境子系统中的单位GDP耗水量、污水处理率、人均水资源量、生态环境补水量、人均日生活用水量等14个评价指标,构建松辽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层次分析(AHP)法和熵权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2)采用TOPSIS法对2019年松辽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松辽流域现状年松辽流域各省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值差异较明显。水资源承载力较好的省份为黑龙江省,综合评价值为0.52,其中对该省水资源承载力贡献最大的为水资源子系统,其次为水生态环境子系统,社会经济子系统的贡献最小。水资源承载力较弱的省份为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综合评价值依次为0.38、0.22。水资源承载力较差的省份为河北省、辽宁省,综合评价值依次为0.13、0.12,与其他省份差异较大。(3)对水资源承载力进行因子分析,在14个评价指标中,人均GDP上升、人均水资源量增长是导致水资源承载力增大的主要影响因子,万元GDP用水量、万元GDP COD入河量以及万元GDP NH3-N入河量与水资源承载力呈较强负相关关系,表明指标量上升,水资源承载力反而减小。(4)将松辽流域各子研究区的农业水资源利用情况、粮食产量变化和耕地面积的变动,作为相关子研究区农业稳定发展的重要依据,积极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和水资源利用结构,促进该研究区域农业水资源承载力的优化。结果表明农业水资源承载力优化配置后,在农业水资源利用方面,黑龙江省和河北省农业水资源承载力较差,吉林省、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具有较强的农业水资源承载力;在粮食产量方面,粮食总产量最大的省份为黑龙江省,最小值出现在河北省;在耕地类型与面积变化方面,水田面积和水浇地面积有所增加,旱地面积有所减少。(5)针对松辽流域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和优化配置结果,提出松辽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从社会经济子系统来看,需要发展新兴节水技术以及加强水资源管理;从水资源子系统来看,需要调整农业用水结构、增加可利用水资源量以及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从水生态环境子系统来看,需要保护生态环境以及提高污水处理能力。

唐家凯[3](2021)在《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与障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水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随着各行各业对水资源需求量的不断剧增,如何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可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已成为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可持续发展中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情复杂是我国水资源的基本国情,在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水体污染、水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等问题尤为突出,严重制约着区域的可持续发展。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期间提出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为新时期我国沿黄河流域保护与发展指明了方向。由于区域的自然禀赋、社会经济发展和空间特征不同,导致水资源承载力水平低下因素和特征不尽相同,多维度综合评价和精准识别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变得越来越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多维度综合评价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是精准识别水资源困境的前提,也是制定差别化区域水资源开发与利用政策的基础。因此,对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时空演变特征及障碍因素进行系统研究,对提高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促进流域水生态安全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依据。本文在梳理国内外学者关于水资源承载力内涵、水资源承载力测评研究、水资源承载力障碍因素相关研究进展基础之上,综合考虑了沿黄河九省区宏观、中观、微观层面的实际现状,以影响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提升的复杂多要素作为研究视角,基于“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理论框架模型,构建了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和层次分析法组合赋权法,对沿黄河流域九省区2004-2018年间水资源承载力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引入物理学常用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模型理论,对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系统及两两子系统承载力之间耦合协调性,从时间序列和空间分布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进一步利用障碍度函数,定量研究了影响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提升的主要障碍因素,系统、全面揭示了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的现状及成因所在。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结果如下:(1)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均向协调、健康方向不断推进,但整体水体仍处于发展欠佳水平。2004-2018年15年间,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水平呈逐年上升态势,整体朝有序良好方向发展。2004-2018年九省区四个子系统承载力水平均呈逐年提高态势,但不难看出,社会和经济子系统承载力水平的增速是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子系统的四倍,社会和经济子系统在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系统中逐渐占据主导型地位,水资源、生态环境逐渐成为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提升的瓶颈和制约因素。沿黄河流域上中下游地区水资源承载力在时间序列上均呈现逐年稳步提升趋势,但上中下游地区水资源承载力在空间上呈现明显的区域性波动特征,区域间表现出的差异性明显,水资源承载力最高地区分布在上游的四川和青海,水资源承载力水平最低区域主要聚集在上游宁夏、甘肃和下游的河南,总体来看,沿黄河九省区间水资源承载力水平差异性呈现逐年变小趋势。(2)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系统整体水平处于高水平耦合、初步协调阶段,空间差异性明显,两两子系统间的耦合协调性呈现明显的分异特征。2004-2018年15年间,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时序变化特征为稳步降低趋势,但整体处于高耦合阶段,流域上游和中游地区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明显高于下游地区;2004-2018年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性整体呈现上升态势,耦合协调性从勉强协调过渡到初步协调。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最高地区分布在上游的四川和青海,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最低区域主要聚集在上游宁夏、甘肃和下游的河南和山东;两两子系统间耦合度均处于高度耦合阶段,九省区“两两”子系统间内部耦合指数范围在[0.8674,0.9903];2004-2018年九省区“两两”子系统间耦合协调性均向有序协调方向发展,但差异性明显,水资源承载力系统内部协同机制亟待完善。(3)通过运用障碍度函数模型分析影响因素,水资源准则层是影响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准则层。上游四省份主要障碍因素有城市化率、人均GDP、森林覆盖率、当年造林面积、水土流失治理程度、有效灌溉率、高等院校在校学生人数。中游三省份主要障碍因素有人均水资源量、水资源开发程度、产水模数。下游两省份主要障碍因素有自然保护区面积占比、森林覆盖率、人均水资源量、化肥施用强度、当年造林面积、产水模数。(4)水资源系统需加强顶层设计,促进流域水资源协同治理。具体建议包括:(1)建立健全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治理体制机制,总体上形成文化引领、以水定需的协同治理原则以及“生态、经济、资源、民生、文化”的“五大要素”、“多元治理”为主要内容的协同治理体系(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公民等)。(2)建立健全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用水管理制度;(3)加强节约用水宣传教育,强化全民节水意识。社会经济系统需充分利用科学技术,保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体建议包括:(1)改进农业用水技术,转变农业生产方式;(2)调整产业结构,缩小上中下游经济社会水平差距;(3)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生态环境系统需强化生态环境管控,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具体建议包括:(1)构建公众参与机制,完善“河长制”,激励“民间河长制”在黄河流域治理中的独立作用,形成政府主导、环境社会组织引领公众深度参与的公众参与新机制;(2)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制定跨省补偿、跨流域补偿及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补偿等精准补偿机制;(3)创新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机制,以水污染、水土流失治理为核心目标,监测评估沿黄九省的水污染和水土流失程度,探索总量控制、排污权交易及税收激励等综合治理机制,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奠定理论和制度基础。

周鹏[4](2020)在《太行山区国土空间格局优化与功能提升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全球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粮食安全、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已成为关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战略问题。2018年为解决中国国土空间规划重叠、开发无序、生态破坏等问题,由新成立的自然资源部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职责,其中“三区三线”成为国土空间规划分区与用途管制的核心。中国作为山地大国,山区人地关系复杂,地域差异显着,国土空间功能高度复合,是国家生态红线的主控区域。太行山区是北方典型的土石山区,又是国家贫困区和生态脆弱区高度重叠区域,正处于快速城镇化和工业发展期。但长期以来,受自然本底的制约和人类不合理的开发活动影响,导致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在此背景下,探索和建立山区国土空间优化的理论与方法成为山区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基于此,本研究按照“研究框架-实证研究”的逻辑思路,构建了太行山区国土空间研究框架、揭示了国土空间格局演变特征,诊断了国土空间冲突,实现了国土空间格局模拟与优化,提出了国土空间功能提升路径,以期为建立适合山区特点的国土空间优化理论与方法体系提供科学参考依据。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1980-2015年太行山区国土空间格局差异显着,城镇空间集聚于各市行政中心,农业空间主要分布在山麓和盆地,生态空间分布在高海拔山区。35年间,随着城镇空间显着扩张,农业生产空间和生态空间大量减少。国土空间类型面积的变化在地形上以海拔1000 m和坡度15°为阈值,阈值以下城镇空间随地形上升逐渐减少,农业空间逐渐增加,阈值以上生态空间增幅最显着,其在地貌上表现为台地、平原以及中、高起伏山地变幅最大。(2)基于地理探测器的驱动力表明,国土空间格局演变是自然条件、社会经济、交通区位、国家政策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自然条件是基础性决定条件,交通区位是重要驱动力,社会经济是主要驱动力,国家政策是外在驱动力。具体表现为生态空间转农业空间主要受农业生产要素投入增加和农业生产效率提升的驱动;农业空间转生态空间主要受地形复杂度和交通区位较差的胁迫,以及城镇化吸引力的拉动,农业空间转城镇空间主要受人口集聚规模和经济水平发展的影响;国家政策主要通过对生态环境脆弱区实施“退耕还林”和“封山育林”工程,促使生态空间扩张。(3)通过国土空间冲突区诊断发现,国土空间格局冲突表现为空间结构不合理,冲突强度地域差异明显,其在主体功能区上表现为重点生态功能区>农产品主产区>重点开发区。国土空间利用功能的冲突表现为部分城镇人口收缩,水土资源不平衡,国土空间利用水平低,植被受人为破坏存在潜在风险。(4)采用改进邻域权重的FLUS模型模拟了2030年太行山区在自然增长、城镇化发展、综合发展情景下的国土空间格局。随后通过叠加“双评价”结果对多情景下的国土空间冲突区进行调整,使得优化后的国土空间格局在景观指数方面更加紧凑、完整。上述研究发现,城镇化发展情景能更好的实现太行山区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是国土空间最佳优化方案。(5)太行山区国土空间功能的提升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围绕人地系统中“人-水-地”要素的组合与匹配,根据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政策保障原则,分别从优势功能区引导、加强重点城镇建设、提高水土资源利用效率,协调城乡国土空间利用水平、推进农村建设用地整治5个方面来具体实施。

李晓琳[5](2020)在《绿色发展背景下邯郸市农业资源利用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业绿色发展已成为国家战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指出:“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要求,是加快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在绿色发展的大背景下,准确把握农业资源变化情况,对于实现农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择邯郸市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文献分析法对国内外关于农业资源管理和利用的文献进行归纳和分析,并对绿色发展和农业资源评价进行概念界定,阐述生态文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从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两方面对邯郸市农业资源进行概述;然后,从水资源、耕地资源、农业生产投入品、农业生产废弃物和农业经济发展5方面选取18个指标,建立邯郸市农业资源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与灰色关联分析法综合定量评价2010—2018年邯郸市重要农业资源利用的演变特征;最后,结合实际情况分析邯郸市农业资源利用方面存在的关键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研究表明:第一,本文使用的指标选取方法和构建的原则切实可行。充分考虑资源数量和质量,遵循综合性、可操作性、简洁性和全面性的原则,构建了邯郸市农业资源利用评价研究的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与灰色关联分析法最终得到邯郸市农业资源利用综合评价值,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吻合,可见指标选取较为合理。第二,邯郸市在近年的发展过程中,农业资源利用正在逐步趋于合理化,2010—2013年,邯郸市的农业资源利用评价值介于0.40.5之间波动;2014—2018年,邯郸市的农业资源利用评价值稳步上升,2016—2018年上升速度明显变快,2016年达到0.6,2017年达到0.7,2018年达到0.86。第三,邯郸市农业绿色发展评价结果是多指标综合作用的结果,水、耕地、农业投入品等资源要合理利用,才能推进邯郸市农业经济的良性发展。第四,基于全文的研究和分析,对邯郸市提出如下建议对策:一是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加强节水技术的推广应用,提升农民节水意识,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降低水资源消耗;二是持续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稳步提升耕地质量;三是增施有机肥,降低化肥使用量,提升农民意识,减肥减药;四是进一步提升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大力发展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温利华[6](2020)在《资源型城市生态脆弱性综合评价 ——以河北省邯郸市为例》文中认为本文针对资源型城市生态脆弱性问题,以3S技术、景观移窗法、模糊排序法、隶属度函数和地理探测器为分析手段,融合地形数据、气象数据、LUCC数据、景观格局数据及社会经济统计数据等多源数据,在“压力—状态—响应”(PSR)和“暴露—敏感—适应”(VSD)评估体系基础上进行改进和模型参数“本地化”处理,提出了适宜资源型城市生态脆弱性评价的PSSR评估框架。从时空分异尺度对研究区的生态脆弱性进行综合评价,量化和可视化表达了研究区生态脆弱性等级划分;初步尝试了应用地理探测器,诊断生态系统脆弱性和社会经济系统脆弱性之间相互作用的强度;结合质性分析及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双重子系统自组织演化耦合规律,探索资源型城市演进过程和机制,旨在为资源型城市生态安全保护与恢复、可持续发展和经济转型复苏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成果如下:(1)邯郸并非是一座全域的资源型城市,采矿区分布集中在西部太行山区,以至于东部平原县的生态环境脆弱程度低于西部太行山区;伴随近年来华北地区干旱化的发展趋势,邯郸市年平均气温升高、年平均降水量下降、相对湿度降低,PM2.5浓度上升,气象环境因子综合作用反映了研究区生境质量下降,固有的自然属性导致邯郸市生态系统脆弱性潜藏危机。利用景观格局软件获取研究区的生态敏感度和生态恢复力指标,邯郸市生态敏感度程度和生态恢复力等级都呈现下降趋势。高敏感区主要集中在西部太行山区的采矿区,低敏感区、非敏感区分布在东部平原区;生态恢复力呈下降趋势,且较弱恢复力(IV级)和弱恢复力(V级)扩散式蔓延显着。(2)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对PSSR评估体系四个维度的评价因子排序,结合隶属度函数综合评价研究区的生态环境脆弱性,将邯郸市的生态环境脆弱性划分微度脆弱性、轻度脆弱性、中度脆弱性、重度脆弱性、极度脆弱性五个等级。结果表明2000—2015年邯郸市生态环境状况明显好转,表现在微度、轻度脆弱区面积持续增加,年变化率分别为32.06km2/a和13.99km2/a,极度脆弱区面积呈现持续减小的趋势,年变化率为68.48km2/a。生态环境脆弱性分区变化速度大小排序为极度脆弱区>微度脆弱区>重度脆弱区>轻度脆弱区>中度脆弱区。(3)邯郸市生态脆弱性空间分布显示:从东部平原区向西部山区脆弱程度呈现加重趋势,有一定的垂直地带性特征。2000—2015年西部山区和邯郸市区脆弱性等级呈现显着减弱趋势,生态修复效果显着;东南部平原区脆弱性呈现轻微加重趋势,东北部平原区呈现轻度减弱趋势。生态脆弱性等级的转化关系分析有严重脆弱性等级向轻、微、中度转化的情况,也不乏微度、轻度向重度、极度转化的现象,脆弱性等级之间转入、转出关系十分复杂,数据总体显示生态意义的正向功能大于负向功能。2000—2015年生态脆弱性等级的重心在空间分布的典型特征是各等级重心的纬度数值越来越大,经度的数值越来越小,表现为从东南方向向西北方向的迁移路径,若是沿着这条主线采取相应等级的生态保护措施,将有助于在整体上改善研究区的生态环境。(4)基于地理探测器,将生态脆弱性指标与16个社会经济指标建立关联,探析2000—2015年资源型城市生态脆弱性的空间异质性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人类发展需求、科技进步和农业生产之间的解释关系。15年来解释力q值对生态脆弱性影响的解释力正在向均衡化方向发展,解释力最强的六个因子差值呈现明显减小的趋势,解释力较强的因子不止局限在工业类因子中,第一产业生产总值、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城镇化率、科技经费支出等因子对邯郸市生态脆弱性的解释力在提升,因子成分趋向于多元化。(5)利用风险探测器模型解释了邯郸市的生态脆弱性的演化机制,探测结果发现15年来邯郸市的资源型城市转型已有成效,但经济发展仍旧依赖于第二产业,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加快优势产业优化升级、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和环保企业是邯郸市生态环境脆弱程度改善的关键。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对生态脆弱性呈正向关系,说明邯郸市在转型过程中尚未找到第三产业发展的生态位,立足文化资源优势发展优质第三产业是促进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和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途径。科技经费和人才指标对生态脆弱性的正向关系,表明科技创新、人才创新能力不足及科技经费保障机制缺失导致城市转型面临困境。邯郸市生态系统脆弱性逆向关系指向农业生产指标,说明农业对邯郸市生态脆弱性的改善有积极作用,因地制宜的农业产业布局,全方位推动了资源型城市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6)邯郸市社会经济子系统和生态环境子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度水平整体偏低,15年来处于勉强协调发展阶段,在空间格局上呈现中西部地区初级协调发展、东部濒临、轻度失调发展的格局,反映出区域的发展资源过于向西部矿区聚集,缺乏对东部地区的资源输出和政策倾斜。通过对邯郸城市发展的演变轨迹刻画和情景描绘,发现城市的演进经历了双重子系统低级协调发展阶段、经济优先发展阶段和社会经济系统改善、生态环境治理阶段三个阶段,在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国家政策干预与农户行为积极响应的共同驱动下社会和生态环境脆弱性正在朝着改善和优化的方向演变。文章最后针对邯郸市产业转型升级需求,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承接京津产业转移、优化第三产业、深耕三农产业链、加强生态修复和生态环境保护等五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本研究着重对生态脆弱性、生态效应与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关联性和耦合性进行了评估,揭示了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响应的演化机制,系统分析了资源型城市的人、地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约束关系,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规划提供了研究思路和实践经验。

宋慈[7](2020)在《基于“两山”理论的水源涵养价值动态优化研究 ——以张家口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是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探究生态功能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以及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的机理,实现生态功能区可持续协调发展,对国家绿色发展空间的维护、绿色发展方式的形成和社会福利的提高具有重要推动作用。长期定位于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的张家口市社会经济综合实力较弱,水源涵养目标又对当地产业发展形成了硬性约束。本研究以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中的“两山”理论为指导,针对水源涵养功能区的水资源保护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分析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的机理,构建经济-水源涵养动态优化模型,以张家口市为例,分析水源涵养价值的实现路径并提出政策建议。主要工作和创新性研究成果如下:(1)构建了基于生产方式转变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概念模型,为自然资源的优化利用和有效转化提供框架思路。在多系统整体性框架下,从自然资源的优化利用与有效转化角度阐释“两山”理论的经济学内涵,并从“资源-资产-资本”之间的转化关系入手提出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逻辑框架,阐述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影响因素(即发展偏好、技术进步、土地利用方式、生态补偿)和路径机制(即产业转换机制、金融机制、财政机制、市场机制)。(2)提出并核算了水源涵养价值,通过编制2012年张家口市投入产出表、核算经济-水源涵养生产总值,构建了以经济-水源涵养生产总值最大化为目标的动态优化模型,并以张家口市为例开展了实证分析和模拟实验。实现了用一个目标函数同时反映水资源消耗、水环境损害和水源涵养效益对经济发展的正负向影响,丰富了投入产出优化模型的目标函数设定,也为以往只基于历史数据进行核算的经济-生态生产总值指标的可预测性提供了模型参考。模拟期内,水量保持和水环境控制两个水源涵养的基本功能可以实现。到2035年,张家口市森林和草地总持水量达132万立方米,向北京供应的地表水资源量5.25亿立方米;化学需氧量(COD)和氨氮的处理能力逐年提高,模拟期末COD可实现零排放;水源涵养价值和地区生产总值分别增加4247.3亿元和4155.39亿元,年均增速分别为6.73%和6.79%。(3)基于转化机理,结合模拟结果,分析提出水源涵养价值的实现路径,即增加水资源消耗性利用向非消耗性利用的转化、拓展水资源非消耗性利用方式、财政补贴的合理来源和分配、新兴主导产业的培育和发展等。

刘一江[8](2020)在《张家口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及监测预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充足的水资源是保障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随着经济飞速发展和人口持续增加,有限的水资源量难以承载越来越多的消耗,水资源的承载能力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水资源承载力不仅是衡量一个地区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解决水资源问题的关键。作为保障首都水资源安全的重要一环,张家口市长期向北京地区输送了大量的水资源。但近四十多年来,由于气候条件的改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张家口市面临水资源短缺、水质环境恶化等严峻挑战。如何基于水资源承载力发展社会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是张家口市可持续发展必须回答的科学问题。本文在总结梳理国内外水资源承载力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基于张家口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建立起张家口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确立指标权重,运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张家口市水资源承载力现状、2005-2017年水资源承载力时空变化进行了评价与分析。随后对张家口市2020年、2022年和2035年的水资源承载力状况进行了预测与预警,并提出了相应的提高水资源承载力的措施,以期为本地区水资源合理的开发利用和分配提供参考。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张家口市水资源承载力现状较差,水资源继续开发潜力较小。经分析发现主要受水资源系统影响,特别是受人均水资源量和产水模数的影响较大,导致张家口市水资源承载力现状等级偏低。(2)2005-2017年间张家口市水资源承载力整体处于上升趋势,但总体状况较差,大部分时间内都处于弱或较弱等级。水资源子系统对其变化起主要作用,其他子系统的影响作用较小。(3)区县尺度上,张家口市水资源承载力分布状况空间差异明显:东部及南部区县水资源承载力相对较好;西部及北部区县水资源承载力相对较差,但具有明显的好转趋势;中部市辖区的水资源承载力相对最差。(4)水资源承载力预警结果表明:维持现状情境下,水资源承载力状况在2020年、2022年、2035年逐步恶化,预警等级由轻警变为重警;而开源节流情境下,预警等级一直处于无警,水资源承载能力逐渐好转。

木皓可[9](2020)在《矿业废弃地景观重建规划设计研究 ——以承德双峰寺铁矿遗址公园为例》文中指出矿业废弃地带来的影响涵盖了生态系统退化、经济发展下滑和社会问题加剧等多个方面。我国是一个矿业大国,伴随矿业资源的进一步采竭,其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必将遏制更多区域的生态、社会以及经济建设可持续。作为有效应对这一现象的手段,在政策以及各级政府的推动下,景观规划设计目前已逐渐成为我国矿业废弃地重建的重要方式之一。但是由于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发展起步较晚,当前的实践普遍存在急功近利、重经济轻生态的现象,并且相关系统性理论发展的滞后和对资源的保护不足也对矿业废弃地真正实现可持续造成了困难。梳理切实可行的规划设计方法已成为我国当下矿业废弃地再利用的关键议题。以景观规划设计为手段的矿业废弃地重建历时已久,国内外都在有意识和无意识的情况下进行了长期的相关实践,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也在这一过程中逐渐融入和发展。本文在明晰矿业废弃地、景观重建等概念的基础上,以发展时序为线索,系统性的梳理了国内外有关废弃地景观重建的理论实践发展历程,提出了矿业废弃地景观重建在不同历史环境下由单一考虑景观美化到复合统筹多样效益的历史使命。随后,通过对相关理论进行文献分析,并结合相关优秀案例进行研究总结,完成了文章基础部分研究。文章的核心部分主要可以分为“环境资源评价”、“规划设计策略研究”以及“实证研究”三个部分。通过基础研究部分的梳理和实地调研承德双峰寺铁矿遗址,文章首先将矿业废弃地中对游憩开发以及生态恢复两个维度具有显着意义的资源类型进行梳理总结,并以协调发展和保护为切入点,搭建了“矿业废弃地开发适宜性评价体系”,以此为空间布局提供指引。此外,为了使矿业废弃地的景观重建能实现可持续的长效运行,在明确重要资源和借鉴前人具体实践方法的基础上,以规划设计落实为导向提出了矿业废弃地景观重建的规划设计策略,从“空间布局”、“生态修复”、“特色营造”三个维度进行论述,并具体以其内包含的十个方面阐述具体的规划设计方法。最后,文章以双峰寺铁矿遗址公园为实证的载体,对规划设计路径进行了验证,以确保具体的可实施性。在承德市积极推进“绿色矿山”发展的背景驱动下,论文从风景园林视角介入,以双峰寺铁矿文化遗址公园为实证案例,以期为相关同类型的矿业废弃地景观规划设计提供路径与参考。

徐一丁[10](2020)在《基于山地生态修复的郊野公园规划设计探索 ——以河北省涿鹿县黄羊山郊野公园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面对当前人居环境标准不断提升、山地生态环境胁迫严重等形式,位于城郊的山地郊野公园在调控山地生态环境、服务城市居民等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该文在阅读大量文献资料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首先对郊野公园、山地郊野公园、山体修复、生态敏感性评价的概念与当前研究进行总结;同时搜集国内外优秀案例总结借鉴策略。其次,以山地生态修复为导向,运用GIS软件选择高程、坡度、坡向、植被覆盖度、水体缓冲区土地利用类型、现状道路共7个因子,采用因子加权叠加法,构建山地郊野公园敏感性评价体系;按敏感度的高低将规划区划分为极生态敏感区、高生态敏感区、中生态敏感区、低生态敏感区和生态不敏感区5级,并提出不同分区山地保护与修复的原则,为山地生态系统保护与利用提供重要支撑和依据。再次,结合郊野公园规划设计的使用功能、视觉景观要求对分析结果进行综合考虑,进一步完善山地郊野公园山体、水体、植被、节点、铺装构筑、聚落规划方面策略。最后,选取华北地区典型的山地型郊野公园进行实例设计,基于山地生态修复以生态敏感性评价结果为依据尝试性提出黄羊山郊野公园生态设计方案,并对其景区、节点进行细化。

二、河北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与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河北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与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数字水网的河北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的过程化评价及业务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地下水超采研究现状
        1.3.2 地下水变化特征研究现状
        1.3.3 治理效果评价研究现状
        1.3.4 数字水网研究现状
        1.3.5 相关文献计量分析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4.4 论文创新点
2 地下水超采形势与治理现状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水文地质
        2.1.4 河流水系
        2.1.5 社会经济
    2.2 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
        2.2.1 地下水资源量
        2.2.2 地下水开采量
        2.2.3 地下水供水量
    2.3 地下水超采造成影响
        2.3.1 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形成
        2.3.2 对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
        2.3.3 地面沉降及地裂缝产生
        2.3.4 海水入侵及其危害程度
    2.4 地下水超采治理现状
        2.4.1 地下水超采形势
        2.4.2 治理任务及范围
        2.4.3 治理的相关措施
        2.4.4 治理措施实施情况
        2.4.5 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2.5 本章小结
3 数字水网的构建及关键技术
    3.1 数字水网关键技术
        3.1.1 大数据技术
        3.1.2 5S集成技术
        3.1.3 可视化技术
        3.1.4 综合集成研讨厅技术
    3.2 空间数据水网构建
        3.2.1 空间数据处理
        3.2.2 地形地物可视化
        3.2.3 数字水网提取
        3.2.4 空间水网可视化
    3.3 逻辑拓扑水网构建
        3.3.1 拓扑元素概化
        3.3.2 拓扑关系描述
        3.3.3 拓扑关系存储
        3.3.4 拓扑水网可视化
    3.4 业务流程水网构建
        3.4.1 业务主题划分
        3.4.2 业务流程概化
        3.4.3 流程可视化描述
        3.4.4 业务水网可视化
    3.5 一体化数字水网构建
        3.5.1 业务集成环境
        3.5.2 三网集成合一
    3.6 本章小结
4 基于数字水网的业务融合及实现
    4.1 数字水网与业务融合
        4.1.1 多源数据融合
        4.1.2 模型方法融合
        4.1.3 业务过程融合
    4.2 面向主题的业务应用
        4.2.1 主题服务模式
        4.2.2 主题服务特点
        4.2.3 业务应用过程
    4.3 基于数字水网的业务实现
        4.3.1 基于大数据的信息服务
        4.3.2 基于水网的过程化评价
        4.3.3 基于水网的水位考核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大数据的地下水动态特征分析
    5.1 业务应用实例及数据来源
        5.1.1 业务应用系统
        5.1.2 多源数据来源
        5.1.3 应用分析方法
    5.2 地下水位变化特征分析
        5.2.1 地下水位时间变化
        5.2.2 地下水位空间变化
    5.3 地下水储量变化特征分析
        5.3.1 地下水储量反演方法
        5.3.2 地下水储量时间变化
        5.3.3 地下水储量空间变化
    5.4 地下水动态影响因素分析
        5.4.1 自然因素变化
        5.4.2 人为因素变化
        5.4.3 影响因素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的过程化评价
    6.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1.1 主题化指标库
        6.1.2 评价指标优选
        6.1.3 评价等级划分
    6.2 评价方法选取调用
        6.2.1 评价方法选取
        6.2.2 方法的组件化
        6.2.3 方法组件调用
    6.3 评价结果及应用实例
        6.3.1 指标数据来源
        6.3.2 评价结果分析
        6.3.3 结果的反馈优化
        6.3.4 过程化评价实例
    6.4 本章小结
7 地下水治理效果水位考核评估服务
    7.1 水位考核指标制定方法
        7.1.1 考核基本原理
        7.1.2 指标计算方法
        7.1.3 水位考核评分
    7.2 水位考核评估计算示例
        7.2.1 监测数据处理
        7.2.2 水位指标确定
        7.2.3 地下水位考核
    7.3 水位考核业应用务系统
        7.3.1 数据管理服务
        7.3.2 基础信息服务
        7.3.3 考核管理服务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数字水网开发程序代码
附录B 博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松辽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估及优化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水资源利用概况
        2.1.2 粮食作物生产概况
    2.2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2.2.1 数据来源及数据处理
        2.2.2 研究方法
3 松辽流域水资源承载状况核算
    3.1 松辽流域用水总量承载状况
        3.1.1 用水总量承载状况判别标准
        3.1.2 用水总量承载状况分析
    3.2 水功能区达标率状况
    3.3 污染物入河量状况
        3.3.1 污染物入河量承载状况判别标准
        3.3.2 污染物入河量承载状况分析
    3.4 水资源承载综合状况
        3.4.1 综合评价标准
        3.4.2 综合评价判别
    3.5 本章小结
4 松辽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
    4.1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体系指标构建
    4.2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结果分析
        4.2.1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结果
        4.2.2 水资源承载力分析
    4.3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因子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松辽流域农业水资源承载力优化配置研究
    5.1 农业水资源承载力优化配置模型构建与求解
        5.1.1 模型构建
        5.1.2 模型求解
    5.2 松辽流域农业水资源承载力分析
        5.2.1 各子区农业水资源利用情况
        5.2.2 各子区优化后粮食产量
        5.2.3 各区耕地类型及面积变化
    5.3 松辽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5.3.1 针对社会经济子系统的对策
        5.3.2 针对研究区水资源子系统的对策
        5.3.3 针对生态环境子系统的对策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3)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与障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2.1 理论意义
        1.1.2.2 实践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水资源承载力概念
        1.2.2 水资源承载力地域研究进展
        1.2.3 水资源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1.2.4 水资源承载力影响因素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2.1 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2 循环经济理论
    2.2 内涵界定
        2.2.1 水资源承载力的内涵界定
        2.2.2 水资源承载力的特征分析
第三章 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概况
    3.1 地理区位状况
    3.2 地形地貌状况
    3.3 气候水文状况
        3.3.1 气候条件
        3.3.2 水文条件
    3.4 水资源状况
    3.5 社会经济状况
        3.5.1 人口数量
        3.5.2 城市化进程
        3.5.3 经济发展水平
        3.5.4 科学技术水平
    3.6 生态环境状况
        3.6.1 生态环境质量
        3.6.2 污染排放
        3.6.3 环境保护治理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
    4.1 模型构建
        4.1.1 水资源承载力子系统间关系
        4.1.1.1 水资源子系统分析
        4.1.1.2 社会子系统分析
        4.1.1.3 经济子系统分析
        4.1.1.4 生态环境子系统分析
        4.1.2 评价指标构建原则
        4.1.3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3.1 水资源子系统指标选取
        4.1.3.2 社会系子统指标选取
        4.1.3.3 经济子系统选取
        4.1.3.4 生态环境子系统选取
        4.1.4 评价指标体系指标筛选
        4.1.4.1 主成分分析法基本原理
        4.1.4.2 KMO与 Bartlett球形检验
        4.1.4.3 主成分结果分析
        4.1.5 评价指标体系二次优化
        4.1.6 评价指标体系可信度分析
        4.1.7 指标数据标准化及权重确定
        4.1.7.1 熵权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权重
        4.1.7.2 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权重
        4.1.7.3 指标综合权重
        4.1.8 综合评价模型及分级标准
    4.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水平评价
        4.2.1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时空变化分析
        4.2.1.1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时序演化分析
        4.2.1.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空间演化分析
        4.2.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子系统承载力时空演化分析
        4.2.2.1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子系统承载力时序演化分析
        4.2.2.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子系统承载力空间演化分析
        4.2.3 沿黄河流域社会子系统承载力时空演化分析
        4.2.3.1 沿黄河流域社会子系统承载力时序演化分析
        4.2.3.2 沿黄河流域社会子系统承载力空间演化分析
        4.2.4 沿黄河流域经济子系统承载力时空演化分析
        4.2.4.1 沿黄河流域经济子系统承载力时序演化分析
        4.2.4.2 沿黄河流域经济子系统承载力空间演化分析
        4.2.5 沿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子系统承载力时空演化分析
        4.2.5.1 沿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子系统承载力时序演化分析
        4.2.5.2 沿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子系统承载力空间演化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分析
    5.1 模型构建
        5.1.1 耦合度模型
        5.1.2 耦合协调度模型
    5.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时空分异特征
        5.2.1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时序变化
        5.2.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空间演化分析
    5.3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时空分异格局
        5.3.1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时序变化
        5.3.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空间演化分析
    5.4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子系统间耦合度时空分异格局
        5.4.1 沿黄河流域子系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时序变化
        5.4.2 沿黄河流域子系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空间分异特征
    5.5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子系统间耦合协调性时空分异格局
        5.5.1 沿黄河流域子系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度时序变化
        5.5.2 沿黄河流域子系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度空间分异特征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水资源承载力障碍因素及政策建议
    6.1 模型构建
    6.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障碍度诊断
        6.2.1 准则层障碍因子分析
        6.2.2 沿黄河流域上游省份障碍因子分析
        6.2.3 沿黄河流域中游省份障碍因子分析
        6.2.4 沿黄河流域下游省份障碍因子分析
    6.3 提升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的对策建议
        6.3.1 青海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6.3.2 四川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6.3.3 甘肃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6.3.4 宁夏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6.3.5 内蒙古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6.3.6 陕西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6.3.7 山西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6.3.8 河南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6.3.9 山东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4)太行山区国土空间格局优化与功能提升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1 选题背景
        1.1.1 太行山区是北方典型的土石山区,资源型缺水严重
        1.1.2 太行山区是国家贫困与生态脆弱重叠区,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挑战大
        1.1.3 太行山区处于快速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期,土地利用方式粗放
    1.2 选题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目标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关键科学问题
    1.6 技术路线
第2章 理论基础及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相关概念与主要理论
        2.1.1 相关概念辨析
        2.1.2 主要理论
    2.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2.1 国土空间规划
        2.2.2 空间智能算法
        2.2.3 国土空间用途管制
    2.3 文献评述
    2.4 研究框架
第3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方法
    3.1 研究区概况
        3.1.1 地理区位
        3.1.2 自然概况
        3.1.3 社会经济概况
    3.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3.2.1 数据来源
        3.2.2 研究方法
第4章 太行山区国土空间格局演变特征
    4.1 国土空间格局演变特征
        4.1.1 国土空间土地利用分类
        4.1.2 国土空间格局水平变化特征
        4.1.3 国土空间格局垂直变化特征
        4.1.4 国土空间类型动态度空间关联
        4.1.5 国土空间景观格局指数变化
        4.1.6 国土空间类型转换分析
    4.2 国土空间格局演变驱动力分析
        4.2.1 驱动因子选择
        4.2.2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空间分异探测
        4.2.3 基于地理加权回归的空间异质性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太行山区国土空间冲突诊断
    5.1 国土空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开发适宜性评价
        5.1.1 国土空间资源环境单要素评价
        5.1.2 国土空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集成评价
        5.1.3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5.2 国土空间格局冲突诊断
        5.2.1 国土空间格局冲突诊断
        5.2.2 主体功能区冲突区特征
    5.3 国土空间功能问题表征与冲突诊断
        5.3.1 城镇人口变化特征
        5.3.2 水土资源平衡测度
        5.3.3 国土空间利用水平
        5.3.4 植被变化的农户感知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太行山区国土空间格局模拟与优化
    6.1 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的框架、目标与原则
        6.1.1 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的框架
        6.1.2 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的目标
        6.1.3 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的原则
    6.2 多情景国土空间利用结构设置
        6.2.1 自然增长情景
        6.2.2 城镇化发展情景
        6.2.3 综合发展情景
    6.3 多情景国土空间布局模拟
        6.3.1 国土空间情景模拟的影响因子测度
        6.3.2 国土空间模拟参数设置与精度验证
        6.3.3 多情景模拟的国土空间格局
    6.4 多情景模拟下国土空间格局优化
        6.4.1 多情景模拟下国土空间格局冲突诊断
        6.4.2 多情景模拟下国土空间格局优化
        6.4.3 多情景模拟下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结果检验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太行山区国土空间功能提升路径
    7.1 国土空间功能提升路径框架
    7.2 优势功能区引导
    7.3 加强重点城镇建设
        7.3.1 合理配置建设用地
        7.3.2 完善基本公共服务
    7.4 提高水土资源利用效率
        7.4.1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7.4.2 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7.5 协调城乡国土空间利用水平
        7.5.1 协调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
        7.5.2 协调人口与耕地利用
    7.6 推进农村建设用地整治
        7.6.1 分类实施农村建设用地整治
        7.6.2 增强乡村振兴战略的地方性政策支撑
        7.6.3 创新乡村产业发展与能源利用模式
        7.6.4 发展乡村生态农业
    7.7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8.3.1 研究不足
        8.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绿色发展背景下邯郸市农业资源利用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思路
        1.2.3 技术路线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文献述评
    1.4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4.1 研究方法
        1.4.2 数据来源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绿色发展相关概念
        2.1.2 农业资源利用评价的相关概念
    2.2 理论基础
        2.2.1 生态文明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
第三章 邯郸市农业资源概况
    3.1 20世纪80年代邯郸市农业资源状况
        3.1.1 自然资源
        3.1.2 社会经济资源
    3.2 邯郸市农业资源现状
        3.2.1 自然资源
        3.2.2 社会经济资源
    3.3 邯郸市农业发展SWOT分析
        3.3.1 优势分析
        3.3.2 劣势分析
        3.3.3 机遇分析
        3.3.4 威胁分析
第四章 邯郸市农业资源评价
    4.1 指标体系构建
        4.1.1 指标选取
        4.1.2 指标内涵
    4.2 确定指标权重
        4.2.1 数据标准化处理
        4.2.2 计算指标权重
        4.2.3 计算体系的灰色关联系数
    4.3 评价结果
第五章 评价结果分析
    5.1 邯郸市农业资源评价
        5.1.1 水资源
        5.1.2 耕地资源
        5.1.3 农业生产投入品
        5.1.4 农业生产废弃物
        5.1.5 农业经济发展
    5.2 存在问题
        5.2.1 水资源匮乏
        5.2.2 人均耕地面积不足
        5.2.3 化肥和农药施用量仍然过高
        5.2.4 粮食产量和农业总产值骤减
    5.3 提出建议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6)资源型城市生态脆弱性综合评价 ——以河北省邯郸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资源型城市概念界定
        1.2.2 资源型城市国内外研究综述
        1.2.3 生态脆弱性研究
        1.2.3.1 生态脆弱性的内涵
        1.2.3.2 生态脆弱性研究进展
        1.2.3.3 生态脆弱性评价方法
        1.2.4 资源型城市脆弱性研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目标
    1.5 技术路线
    1.6 特色和创新
2.研究区概况
    2.1 区位特征
    2.2 自然环境
        2.2.1 地形地貌
        2.2.2 气候特征
        2.2.3 水系
        2.2.4 地层岩性
        2.2.5 土壤
        2.2.6 植被
        2.2.7 淡水资源
        2.2.8 矿产资源
    2.3 社会经济
        2.3.1 产业布局
        2.3.2 文化资源
    2.4 生态环境存在的现实问题
        2.4.1 矿产资源过渡开发
        2.4.2 土地资源浪费严重
        2.4.3 大气环境污染严重
        2.4.4 生态环境恶化
        2.4.5 水资源承载力低
3.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3.1 数据来源
    3.2 研究方法
        3.2.1 FAHP模型综合评价
        3.2.2 移动窗口法
        3.2.2.1 移动窗口法的原理
        3.2.2.2 移动窗口大小选择
        3.2.2.3 景观格局指数选择
4.邯郸市生态脆弱性评价体系构建及评价方法
    4.1 PSSR框架模型
    4.2 邯郸市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
    4.3 评价因子释义
    4.4 基于FHAP模型的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4.4.1 构建递级层次结构模型
        4.4.2 构建AHP两两判断矩阵
        4.4.3 建立三角模糊数判断矩阵
        4.4.4 构建综合模糊判断矩阵
        4.4.5 初始权重的计算
        4.4.6 归一化处理初始权重
    4.5 模糊综合评价
    4.6 本章小结
5.邯郸市生态脆弱性时空分异研究
    5.1 邯郸市自然压力空间分布研究
        5.1.1 邯郸市地形空间分布研究
        5.1.2 邯郸市气象时空分布研究
    5.2 邯郸市自然状态指数时空分异研究
        5.2.1 植被覆盖时空分异研究
        5.2.2 土地利用时空分异研究
    5.3 邯郸市生态敏感度时空分异研究
    5.4 邯郸市生态恢复力时空分异研究
    5.5 邯郸市生态脆弱性评价结果与分析
        5.5.1 邯郸市生态脆弱性的时间变化分析
        5.5.1.1 时间系列分析
        5.5.1.2 等级变化速率
        5.5.2 邯郸市生态脆弱性的空间变化
        5.5.2.1 转移矩阵
        5.5.2.2 重心变化
        5.5.2.3 生态脆弱性分县统计
    5.6 本章小结
6.生态脆弱性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6.1 地理探测器原理
    6.2 数据预处理
    6.3 探测结果
        6.3.1 分异及因子探测
        6.3.2 交互作用探测
        6.3.3 风险探测
        6.3.4 生态探测
    6.4 本章小结
7.资源型城市系统自组织演化及对策分析
    7.1 城市自组织演化与耦合模型
        7.1.1 耦合关系
        7.1.2 指标体系说明
        7.1.3 演化规律模型
    7.2 社会经济—生态环境耦合系统演变
        7.2.1 系统发展指数
        7.2.2 耦合协调度的变化特征
        7.2.3 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空间格局
    7.3 基于质性分析的情景界定
        7.3.1 阶段1:两系统低级协调的情景
        7.3.2 阶段2:经济优先的情景
        7.3.3 阶段3:社会经济系统改善、生态环境治理的情景
    7.4 邯郸市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对策建议
        7.4.1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7.4.2 承接京津的产业转移
        7.4.3 优化第三产业
        7.4.4 深耕三农产业链
        7.4.5 加强生态修复和生态环境保护
    7.5 本章小结
8.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7)基于“两山”理论的水源涵养价值动态优化研究 ——以张家口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中国生态环境形势严峻
        1.1.2 生态功能区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
        1.1.3 生态功能区面临生态保护与经济增长的双重压力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
        1.3.1 科学问题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创新性研究成果
2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1 相关概念界定
        2.1.2 理论基础
    2.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
        2.2.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理论研究
        2.2.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实证研究
    2.3 水源涵养研究
        2.3.1 水源涵养功能机制研究
        2.3.2 水源涵养效益研究
    2.4 最优化模型研究
        2.4.1 多目标优化模型
        2.4.2 投入产出优化模型
    2.5 文献述评
3 基于“两山”理论的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机理分析
    3.1 “两山”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3.1.1 思想萌芽和理论提出阶段
        3.1.2 解读深化和发展完善阶段
        3.1.3 体系成型和升华指导阶段
    3.2 “两山”理论的经济学内涵
        3.2.1 “绿水青山”资源的优化利用与有效转化
        3.2.2 “两山”理论的多系统整体性分析
    3.3 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逻辑框架
    3.4 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影响因素
        3.4.1 发展偏好
        3.4.2 技术进步
        3.4.3 土地利用方式
        3.4.4 生态补偿
    3.5 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路径机制
        3.5.1 产业转换机制
        3.5.2 金融机制
        3.5.3 财政机制
        3.5.4 市场机制
    3.6 本章小结
4 张家口市资源环境及社会经济现状分析
    4.1 地理位置和区域定位
    4.2 资源环境现状分析
        4.2.1 土地资源现状及问题
        4.2.2 矿产资源现状及问题
        4.2.3 水资源现状及问题
    4.3 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4.3.1 经济发展
        4.3.2 居民生活
    4.4 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4.5 本章小结
5 经济-水源涵养动态优化模型构建
    5.1 模型设定
        5.1.1 前提假设与模型框架
        5.1.2 土地利用方式和水污染物质分类
        5.1.3 污水处理技术引入
        5.1.4 政策组合
        5.1.5 数据来源
    5.2 模型基础
        5.2.1 投入产出表编制
        5.2.2 经济-水源涵养生产总值核算
    5.3 模型构建
        5.3.1 目标函数
        5.3.2 社会经济子模块
        5.3.3 水量保持子模块
        5.3.4 水环境控制子模块
        5.3.5 水资源供需子模块
    5.4 外生参数设定
    5.5 本章小结
6 水源涵养价值实现路径动态优化分析
    6.1 经济-水源涵养动态优化模型模拟
        6.1.1 情景设置
        6.1.2 各情景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6.1.3 最优情景选择
        6.1.4 模型检验
    6.2 最优情景下水源涵养功能和价值实现情况
        6.2.1 水量保持功能
        6.2.2 水环境控制功能
        6.2.3 水源涵养价值的实现
    6.3 水源涵养价值实现路径分析
        6.3.1 水资源消耗性利用向非消耗性利用转化
        6.3.2 水资源非消耗性利用方式拓展
        6.3.3 财政补贴的合理来源及分配
        6.3.4 新兴主导产业培育与发展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和政策建议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7.3 未来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8)张家口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及监测预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进展
        1.2.2 水资源承载力预警研究进展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张家口地区水资源概况及现状分析
    2.1 张家口市区域概况
        2.1.1 自然地理
        2.1.2 社会经济
    2.2 张家口市水资源基本情况
        2.2.1 地表水资源量
        2.2.2 地下水资源量
        2.2.3 水资源总量
    2.3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分析
        2.3.1 水库工程
        2.3.2 农田灌溉工程
        2.3.3 河道治理工程
    2.4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2.4.1 张家口市现状年供用水情况
        2.4.2 张家口市供用水量变化趋势
    2.5 本章小结
3.张家口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构建
    3.1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1.1 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3.1.2 指标的选择
    3.2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模型的构建
        3.2.1 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3.2.2 评价指标分级
        3.2.3 计算隶属度函数
    3.3 指标权重确定
        3.3.1 层次分析法
        3.3.2 熵权法
        3.3.3 指标综合权重
    3.4 本章小结
4.张家口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4.1 数据来源
    4.2 张家口市水资源承载力现状评价
        4.2.1 张家口市现状年评价指标的实际值
        4.2.2 计算隶属度函数
        4.2.3 确定权重
        4.2.4 现状评价
    4.3 张家口市水资源承载力时空演变
        4.3.1 张家口市水资源承载力时间变化
        4.3.2 张家口市水资源承载力空间变化
    4.4 本章小结
5.张家口市水资源承载力预警分析
    5.1 张家口市水资源承载力预警指标体系构建及警度划分
        5.1.1 预警指标的选择
        5.1.2 确立警度
    5.2 张家口市水资源承载力预警指标预测
        5.2.1 水资源供给指标预测
        5.2.2 水资源需求指标预测
    5.3 不同情景下的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5.3.1 维持现状情景下的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5.3.2 开源节流情景下的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5.4 对策与建议
        5.4.1 水资源子系统
        5.4.2 经济子系统
        5.4.3 社会子系统
        5.4.4 生态子系统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6.3 创新与不足
        6.3.1 创新之处
        6.3.2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9)矿业废弃地景观重建规划设计研究 ——以承德双峰寺铁矿遗址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矿业资源采竭带来的危机
        1.1.2 矿业废弃地新生的转机
        1.1.3 矿业废弃地再利用的再思考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和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框架
2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2.1 矿业废弃地
        2.1.1 矿业废弃地的概念
        2.1.2 矿业废弃地的特征
    2.2 矿业废弃地景观重建的概念及发展概况
        2.2.1 景观重建的概念
        2.2.2 矿业废弃地景观重建国外发展概况
        2.2.3 矿业废弃地景观重建国内发展概况
        2.2.4 小结
    2.3 矿业废弃地景观重建相关理论研究
        2.3.1 恢复生态学理论
        2.3.2 生态规划理论
        2.3.3 景观生态学理论
        2.3.4 循环经济理论
        2.3.5 过程艺术
3 矿业废弃地重建相关案例研究
    3.1 美国科罗拉多州洛基山山区景观修复项目
        3.1.1 项目概况
        3.1.2 问题及策略
        3.1.3 设计内容
        3.1.4 小结
    3.2 上海辰山植物园
        3.2.1 项目概况
        3.2.2 问题及策略
        3.2.3 设计内容
        3.2.4 小结
    3.3 黄石国家矿山公园
        3.3.1 项目概况
        3.3.2 问题及策略
        3.3.3 设计内容
        3.3.4 小结
    3.4 日本国营明石海峡公园
        3.4.1 项目概况
        3.4.2 问题及策略
        3.4.3 设计内容
        3.4.4 小结
    3.5 汤山矿坑公园
        3.5.1 项目概况
        3.5.2 项目总体思路
        3.5.3 设计内容
        3.5.4 小结
4 矿业废弃地开发适宜性评价体系建立
    4.1 矿业废弃地资源总结
        4.1.1 对场地生态重建具有显着意义的资源
        4.1.2 对场地游憩开发具有显着意义的资源
    4.2 开发适宜性评价方法和构建思路
        4.2.1 评价方法
        4.2.2 构建思路
    4.3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4.4 评价指标选取
        4.4.1 “生态敏感性”适宜性
        4.4.2 游憩适宜性
        4.4.3 用地适宜性
    4.5 开发适宜性综合评价
5 矿业废弃地景观重建规划设计策略
    5.1 规划设计原则
        5.1.1 可持续发展原则
        5.1.2 生态恢复优先原则
        5.1.3 体现地域特色原则
    5.2 规划设计策略
        5.2.1 空间布局:因地制宜,协调发展
        5.2.2 生态修复:师法自然,重建进程
        5.2.3 特色营造:显山漏底,文化为本
6 实证研究
    6.1 项目背景
        6.1.1 地理区位
        6.1.2 生态区位
        6.1.3 发展区位
        6.1.4 自然气候条件
        6.1.5 自然灾害概况
    6.2 场地条件概况
        6.2.1 设计范围
        6.2.2 历史发展概况
        6.2.3 矿业用地概况
        6.2.4 交通条件分析
        6.2.5 水文条件分析
        6.2.6 植被条件分析
        6.2.7 景观文化资源分析
        6.2.8 SWOT分析
    6.3 目标与策略
        6.3.1 设计定位
        6.3.2 设计目标
        6.3.3 设计原则
        6.3.4 规划设计策略
    6.4 适宜性评价
        6.4.1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6.4.2 “生态敏感性”适宜性
        6.4.3 用地适宜性
        6.4.4 游憩适宜性
        6.4.5 开发适宜性综合评价
        6.4.6 适宜性分区解读
    6.5 总体规划设计
        6.5.1 空间布局
        6.5.2 总体平面
        6.5.3 总体鸟瞰
        6.5.4 空间结构
    6.6 分区设计
        6.6.1 自然科普区
        6.6.2 文化感知区
        6.6.3 山地运动区
        6.6.4 艺术创意区
        6.6.5 休闲游憩区
        6.6.6 山林保育区
    6.7 专项设计
        6.7.1 竖向规划
        6.7.2 水系规划
        6.7.3 植物规划
        6.7.4 生境规划
        6.7.5 道路和边界规划
        6.7.6 标识系统和服务设施规划
        6.7.7 特色景观和游憩系统规划
        6.7.8 用地平衡表
7 结语
    7.1 总结
    7.2 研究创新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片目录
个人简历
导师简介
所获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附件

(10)基于山地生态修复的郊野公园规划设计探索 ——以河北省涿鹿县黄羊山郊野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人居环境标准提升
        1.1.2 山地生态胁迫严峻
        1.1.3 生态思想迭代嬗变
        1.1.4 郊野公园涵盖山地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目的
        1.2.3 特色与创新点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2 郊野公园与山地保护利用的相关理论研究
    2.1 郊野公园
        2.1.1 郊野公园的概念
        2.1.2 郊野公园的国内外研究内容
    2.2 山地郊野公园
        2.2.1 山地郊野公园的概念
        2.2.2 山地郊野公园的功能
        2.2.3 山地郊野公园的特殊性
        2.2.4 山地郊野公园最新研究进展
    2.3 山地修复
        2.3.1 相关概念
        2.3.2 山地修复的研究进展
    2.4 生态敏感性评价体系
        2.4.1 相关概念
        2.4.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5 本章小结
3 相关案例分析
    3.1 香港“香港仔”郊野公园规划设计
        3.1.1 项目概况
        3.1.2 规划分析
        3.1.3 案例借鉴—郊野公园完备规划
    3.2 美国劳伦斯.洛克菲勒自然保护区规划
        3.2.1 项目概况
        3.2.2 规划分析
        3.2.3 案例借鉴—人与自然维持平衡
    3.3 美国弗吉尼亚麦金太尔植物园设计
        3.3.1 项目概况
        3.3.2 规划分析
        3.3.3 案例借鉴—基底条件详尽考虑
    3.4 西班牙巴塞罗那瓦尔·德恩·琼垃圾填埋场景观恢复工程
        3.4.1 项目概况
        3.4.2 规划分析
        3.4.3 案例借鉴—山地修复优先实施
    3.5 美国科罗拉多山地景观恢复
        3.5.1 项目概况
        3.5.2 规划分析
        3.5.3 案例借鉴—生态系统精心重构
    3.6 案例启示
    3.7 本章小结
4 山地生态敏感性评价体系搭建
    4.1 数据来源及处理
        4.1.1 数据来源
        4.1.2 数据处理
    4.2 评价因子选取
        4.2.1 评价因子的选取原则
        4.2.2 评价因子的确定
    4.3 单因子等级评价
        4.3.1 高程因子
        4.3.2 坡度因子
        4.3.3 坡向因子
        4.3.4 水体缓冲区因子
        4.3.5 植被覆盖度因子
        4.3.6 土地利用因子
        4.3.7 现状路网因子
    4.4 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
        4.4.1 权重的确定
        4.4.2 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
    4.5 生态敏感区划定
    4.6 本章小结
5 基于山地生态修复的山地郊野公园规划设计策略
    5.1 规划设计目标
    5.2 规划设计原则
    5.3 总体保护利用
        5.3.1 划分生态保护分区
        5.3.2 功能布局分区规划
        5.3.3 因山就势塑造空间
        5.3.4 组织山地道路系统
        5.3.5 控制生态容量
        5.3.6 保护现状植被农田
        5.3.7 吸引保护野生动物
    5.4 极生态敏感性区域规划设计策略
    5.5 高生态敏感性区域规划设计策略
        5.5.1 山体的保护与利用
        5.5.2 水体的组织与设计
        5.5.3 植物景观的规划与营建
        5.5.4 道路节点的规划与设计
        5.5.5 铺装构筑的规划与设计
        5.5.6 聚落规划建议
    5.6 中生态敏感性区域规划设计策
        5.6.1 山体的保护与利用
        5.6.2 水体的组织与设计
        5.6.3 植物景观的规划与营建
        5.6.4 道路节点的规划与设计
        5.6.5 铺装构筑的规划与设计
        5.6.6 聚落规划建议
    5.7 低生态敏感性区域规划设计策
        5.7.1 山体的保护与利用
        5.7.2 水体的组织与设计
        5.7.3 植物景观的规划与营建
        5.7.4 道路节点的规划与设计
        5.7.5 铺装构筑的规划与设计
        5.7.6 聚落规划建议
    5.8 生态不敏感性区域规划设计策略
        5.8.1 山体的保护与利用
        5.8.2 水体的组织与设计
        5.8.3 植物景观的规划与营建
        5.8.4 道路节点的规划与设计
        5.8.5 铺装构筑的规划与设计
        5.8.6 聚落规划建议
6 规划设计实践—黄羊山郊野公园设计
    6.1 项目背景
        6.1.1 区位关系
        6.1.2 上位规划
        6.1.3 参考规范
        6.1.4 规划背景条件
    6.2 场地分析
        6.2.1 场地周边环境分析
        6.2.2 场地内部环境分析
        6.2.3 综合分析总结(SWOT分析)
    6.3 黄羊山地区生态敏感性分析
        6.3.1 单因子生态敏感性评价
        6.3.2 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
        6.3.4 不同生态敏感性区域策略规划制定
    6.4 设计思路
        6.4.1 规划愿景
        6.4.2 规划目标与定位
        6.4.3 特色解读
    6.5 总体规划
        6.5.1 规划原则
        6.5.2 景观结构
        6.5.3 总体方案
        6.5.4 景观分区
    6.6 分区设计
        6.6.1 核心保育区
        6.6.2 修复缓冲区
        6.6.3 山谷科教区
        6.6.4 亲子互动区
        6.6.5 荒野体验区
        6.6.6 乡野休闲区
    6.7 专项规划
        6.7.1 交通规划
        6.7.2 游憩系统规划
        6.7.3 竖向设计
        6.7.4 植物规划设计
        6.7.5 动物栖息地规划
        6.7.6 建筑构筑与设施规划
        6.7.7 科普展示规划
        6.7.8 夜景照明规划
        6.7.9 节约园林规划
    6.8 分期实施计划
    6.9 用地平衡及经济技术指标
7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植物材料表
图纸附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附件

四、河北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与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数字水网的河北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的过程化评价及业务融合研究[D]. 于翔.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2]松辽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估及优化配置研究[D]. 齐静威.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8)
  • [3]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与障碍因素研究[D]. 唐家凯. 兰州大学, 2021(09)
  • [4]太行山区国土空间格局优化与功能提升路径研究[D]. 周鹏.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2020(01)
  • [5]绿色发展背景下邯郸市农业资源利用评价研究[D]. 李晓琳.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6]资源型城市生态脆弱性综合评价 ——以河北省邯郸市为例[D]. 温利华.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1)
  • [7]基于“两山”理论的水源涵养价值动态优化研究 ——以张家口市为例[D]. 宋慈.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4)
  • [8]张家口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及监测预警研究[D]. 刘一江.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 [9]矿业废弃地景观重建规划设计研究 ——以承德双峰寺铁矿遗址公园为例[D]. 木皓可.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3)
  • [10]基于山地生态修复的郊野公园规划设计探索 ——以河北省涿鹿县黄羊山郊野公园为例[D]. 徐一丁.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河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与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