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与时俱进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塑造当代大学生

论与时俱进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塑造当代大学生

一、论与时俱进地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塑造当代大学生(论文文献综述)

于杨[1](2020)在《微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研究 ——以河北省部分高校为例》文中认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思想政治素质是基础素质,他们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至关重要。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微博、微信等微媒体的普及,中国互联网步入了网络微时代。各种微媒体渗透到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中,影响着人们的行为习惯、价值观念。大学生是微媒体用户的主要群体,微媒体的快速崛起及发展对大学生思想产生了诸多影响,成为影响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新变量。在此背景下,以微媒体为依托提升大学生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已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归纳梳理的基础上,首先对微时代、意识形态认同等概念进行了界定并阐述其理论基础。其次,基于对河北省部分高校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得出微时代下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总体态势良好,但仍有部分大学生存在着知行不统一、泛娱乐化倾向、个人主义和功利化现象等问题。并运用文献分析、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等方法结合对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对微时代下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所存在问题的成因进行深入探讨,得出全球化的影响、社会转型的冲击、高校因素的影响以及大学生个人因素的限制是其问题产生的主要成因。最后,在对问题成因深入剖析的基础之上,从国家、社会、高校、大学生个人四个角度提出了微时代下加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对策:一是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抢占微媒体阵地话语权;二是要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发挥微媒体的积极作用;三是要创新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模式,搭建微媒体互动平台;四是要提高大学生微媒体素养,深化微媒体安全意识。微时代是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产物,是互联网发展的最新时代,对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影响日益加深。因此从微时代这一角度入手,以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研究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进而探寻相应的对策,既增强了大学生的微媒体素养和网络责任意识,促进了大学生自身的健康发展,也对维护国家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有着重大的意义。

刘洪超[2](2019)在《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研究》文中提出高等学校辅导员是高等学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是高校教师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立德树人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2014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对高校辅导员队伍提出了“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基本要求,以及“具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关学科的宽口径知识储备”“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及教育引导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等职业能力要求。加强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提高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提升其职业地位和职业公信力,推动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对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依据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的理论基础,以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的实践需求和实际问题为导向,梳理高校辅导员职业的发展历程,剖析当前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其深层原因,提出完善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对策建议。论文由绪论(第一章)、正文(第二章一第五章)、结论三部分构成。第一章阐述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对国内外研究现状与问题作出综述和评析,阐明论文的逻辑架构和研究方法。第二章揭示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的理论视阈。其中,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辅导员职业素养全面提升、职业能力全面发展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指明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最终来源、发展动力、根本目的和检验标准,马克思主义主体理论体现了辅导员职业特征和个体特征所蕴含的客观规律,三者构成了以主体为核心、以客体为基础、主客体良性互动的思想基础。新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想政治教育做出了重要论述,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对高校辅导员进一步开展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从理想信念教育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再到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成为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新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提升辅导员职业效能感,是增强辅导员职业认同的关键所在。从胜任到超胜任的积极视角看,思想政治价值理论、环境理论和对象理论为明确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的对象和实践的场域,提供了理论基础。加强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还需要把职业发展理论和职业心理学理论结合起来,以便构建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实践途径,实现职业能力建设的最终目标——在促进辅导员个体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促进其教育对象即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三章阐明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的基本内容。高校辅导员岗位的最初设立旨在推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经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40多年的实践探索,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的基本内容逐渐清晰。本研究归纳了当前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的基本目标与原则、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构成要素、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的基本工作,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模型。第四章梳理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的历史沿革与政策导向。本章立足现实、追溯历史、展望未来,在总结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的制度沿革和政策变迁的基础上,概括了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的功能定位,明确了未来的政策取向;着重分析了《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实施现状、重要作用和某些不足;特别探讨了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内容不完善、层级水平不清晰和建设条件不完善等突出问题,分析了其形成的诸多深层原因,为解决问题、提出对策奠定坚实基础。第五章提出新时代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有效途径。基于辅导员职业专业化的视角,从四个方面探讨了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提升路径,即完善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的制度保障系统,建立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系统,促进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认同系统,强化辅导员学习培训系统,为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实践提供参考。结论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指出了研究的不足和进一步发展的趋势。

张红建[3](2019)在《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与政治认同研究》文中指出意识形态作为一种“思想上层建筑”,是以一定的经济基础为依托的,并与一定的阶级利益相联系的系统化的思想观念体系。意识形态与政党之间有着内在的关联,世界上不存在无意识形态的政党,意识形态是政党的精神与灵魂。执政党的意识形态以党的纲领和章程为主要内容,是执政党的性质和宗旨的理论层面的体现,彰显着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品格。作为一个掌握政权并长期执政的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必然会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引领作用,并塑造着国家文化与民族精神。政治认同是民众以个体或群体的方式产生的对政治共同体的认可、同意的情感倾向和赞同、接受、亲近的心理归属。政治认同是政党政治发展的一项重大课题,政治认同能够促进政治体系的发展,凝聚社会成员的政治共识,塑造社会普遍遵守的价值理念,对于国家政权的稳定和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政治认同的实现逻辑当中,党的意识形态认同处于重要地位,它为政治认同提供了理论的支撑和道义上的诠释。从二者的相关性来看,党的意识形态在政治认同的实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影响政治认同实现的因素主要有历史积淀、利益分配、统治绩效、制度设计以及意识形态等。一个国家政治认同的实现必定是建立在深刻的历史积淀、良好的统治绩效、公平的社会制度的基础之上,但仅仅靠这些因素并不能长久地维持民众对政治体系与政治权力的认同,其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党要在符合本国国情的基础上建构一套科学的、合理的意识形态。党的意识形态是影响政治认同的重要因素,它为政治权力提供了一套系统的价值体系,通过教育与引导来统一人们的思想共识,通过规范经济行为,提高市场效率,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为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通过对社会中存在的多样化的思潮进行整合,凝聚社会各方力量,通过引领社会文化的发展,促进文化认同的形成,实现政治的发展和稳固。从不同国家的发展历程来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之中,执政党的意识形态的强化与稳定会提升政治认同水平,而执政党意识形态的弱化和无序,也会导致政治认同水平的降低。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建设经历了“破旧立新”、曲折发展、合理转型以及稳步推进的四个阶段,相对应的我国政治认同也经历了初步奠基、盲目被动、理性回归、稳步提升的四个阶段。苏联共产党作为一个老党,在党的意识形态建设方面经历了列宁的初创时期、斯大林的巩固与偏差时期、赫鲁晓夫的调整与混乱时期、勃列日涅夫的停滞时期以及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与崩溃时期,相对应的苏联政治认同经历了奠基、发展、初步危机、全面危机和崩溃瓦解的历史阶段。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大都按照苏联模式进行意识形态建设,伴随着苏联解体也纷纷丧失政权。古巴和越南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古共在意识形态建设方面经历了从初步奠基到调整和发展的过程,政治认同水平也相应的得到了提升和巩固。越共在意识形态建设方面经历了曲折探索到革新再到深化发展的过程,政治认同也从危机向不断发展巩固转变。20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执政党意识形态经历了现代自由主义到当代新自由主义再到意识形态中间化的转变,相应的主流政党的类型也在不断发生变化。21世纪民粹主义与极端型政党的兴起挑战了西方国家传统的政党政治格局。不同的国家在执政党意识形态的发展和政治认同的提升方面有过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这些都需要我们以包容的心态和开放的态度去分析与鉴别。从现实层面来看,当前中国的社会转型在改革开放的大浪潮中不断加速,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使得传统的国家社会高度一体化的结构快速瓦解,全方位的社会结构性变化带来的是社会中的异质性、多样性和不均衡性成分的增多,经济体制的改革导致了新兴阶层的出现和利益的分化,腐败和贫富分化等问题引发了民众对政府权威认同的弱化,价值观念多元化、社会思潮的多样化、信息的扁平化、马克思主义创新不足等均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党的意识形态,造成了政治认同的困境。多维度视角下加强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建设进而提升我国政治认同水平成为了新时代的重要课题。我们应始终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一元主导地位,提升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力、解释力和包容力,大力提升党的意识形态对社会思潮的引领能力,凝聚社会多方面的力量,统一思想共识,提升党的意识形态在新媒体时代下的传播效果,加强党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用党内政治文化引领社会文化和国家文化的发展,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以意识形态的治理巩固政治认同。

周军虎[4](2016)在《意识形态安全视域下当代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是国家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体现。本文旨在站在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视域下审视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为丰富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理论,增进实际效果尽绵薄之力,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高校意识形态建设提供参考和咨询。本文综合采用文献研究法、阶级分析方法、调查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方法和比较研究方法,立足于当代大学生这一青年的精英群体,以大学生政治信仰为切入点,将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置于中国现阶段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宏大视野高度来认识,突出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首先从经典作家关于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本体、价值和方法等方面阐述了教育的理论渊源和领导人的相关论述;其次回顾了建国以来党和政府对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历程,重点对当前我国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总体而言,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在外部环境上呈现出对信仰认知的初步化,政治信息来源的网络化,政治价值判断影响因素的社会化,政治参与的功利化以及政治信仰教育现实化“五化”的特征;大学生政治信仰倾向上绝大多数显现出积极健康的态势,同时显示出总体信仰立场的坚定性与具体的差异性并存,政治信仰主流稳定性与阶段不同的波动性并存,政治信仰选择的理性与入党奋斗动机的复杂性并存“三个并存”特征;再次,对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意识形态安全背景和影响大学生政治信仰的各种社会思潮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与大学生政治信仰的高度关联性;在此基础上,深度探讨了大学生政治信仰的结构与功能,过程与特点;从中国古代儒学和发达资本主义两个方面对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有益经验和苏联剧变的教训进行了总结;要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政治信仰生活方式,努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认同,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应当遵循政治方向原则、以人为本原则和创新性原则。在内容上主要体现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和政治制度的信仰;最后,在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途径与方法上,首先强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渠道,其次构建学校、家庭与社会大协同,宣传、学工、专业课与思想政治课的小协同,第三建立小学中学大学政治信仰教育的衔接机制,不同群体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分类机制和大学生网络舆情与社会思潮的引导教育机制,最后要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法、党的理论知识培训法、榜样示范法和人际沟通引导法四种方法,既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建立全员、全要素、全方位和全过程的整体覆盖网络体系,又要突出重难点,注重与大学生的人际沟通,在“互联网+”背景下与大学生进行交往,在交往中引领大学生的政治信仰。结语突出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进行大学生政治信仰。

金丽铃[5](2013)在《民族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党的十八大报告再一次强调,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党中央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命题的提出与重视,对于高校如何在大学生中宣传与普及马克思主义、如何有效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并更好的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尤其对于多元文化共存的民族高校,如何有效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至关重要。延边大学是一所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综合性大学,它作为地处东北亚的多元文化并存的民族高校,在研究民族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面比普通高校更具有研究价值。本文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科学内涵、本质特征、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时代化的关系等问题作出了详细的分析与研究。在此基础上,面向延边大学的本科生对于现阶段大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掌握度与认可度以及对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满意度进行了详细而全面的调查研究,找出了现阶段民族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根据调查问卷中得到的信息,综合概括相关书籍、国内已发表的论文等文献中提出的实现路径,探析出适合民族高校的,并能解决调查问卷中反映的实际存在的问题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笔者认为民族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从加强大学生自身能力建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加强社会实践开展力度这四个环节着手,并使这四个环节融合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才能真正有效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杨茜[6](2011)在《中国共产党领导核心的先进文化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们要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我们要在新时期更好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借鉴吸收国外有利因素,进一步提升国家影响力,增强文化凝聚力和综合国力。我们进行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能够提高人的素质,促进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进而转化形成新的生产力,为社会的良好发展提供思想动力和智力支持。先进文化能够推动实现经济社会的平稳快速发展,更加改善人民物质精神生活,形成生态良好的社会环境,为我国进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顺利开展,都打下了良好基础。先进文化继承民族文化传统,深深植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凝聚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是促进国家兴旺发达的巨大力量。党的领导人在不同时期进行先进文化建设,其思想反映社会发展,代表着先进文化发展趋势。建设先进文化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重任,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发展先进文化,能够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进一步增强党心凝聚力,使人民更加坚定地团结在党周围,更加坚定不移地跟党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促进国家繁荣富强。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分析党的领导核心先进文化思想主要内容。理论联系实际,紧密联系国情实践,总结正确理论,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多维视角相结合,从时间和空间视角考察了先进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价值。新世纪的中国先进文化,植根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在马克思主义综合创新中发展。坚持辩证批判地吸收借鉴,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原则,继承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社会主义建设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同时吸取世界文化优秀成果,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文化交流,向世界展示中华文明建设成就,努力在世界文化中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薛金华[7](2010)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文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的。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指出,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当前我国社会各界的一个重大任务。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同样也是理论教育的重要内容。目前,学界分别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发表了大量论着。但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两者之间相互关系没有作全面、系统、深入地分析和研究。这正是本文所要面对和回答的。本文研究主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关系。拟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角度来研究如何建设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基本主题将从以下六个方面展开:第一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其建设进行基本的研究和认识。本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进行了简单的阐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理论渊源进行了历史的梳理,并从制度属性和主体属性上进一步探讨了两个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密切相关的问题: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二是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价值取向。本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现实必要性、目标要求和路径选择也作了探讨。第二章主要论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本章在论述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的基础上,又提出和论证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灵魂。本章围绕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提出要加强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教育和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教育,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第三章主要论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建设。本章围绕着共同理想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论述了共同理想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基础上之上的,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历史主体和价值主体的统一,科学真理性与价值合理性的统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历史发展规律的普遍性和各民族发展道路的特殊性辩证统一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理想在中国现阶段的具体表现。本章指出,要增强对共同理想的认同,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强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教育,增强对党的领导的信任;加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观教育,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树立社会主义信仰;加强马克思主义的东方社会发展理论教育,正确认识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加强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教育,坚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第四章主要论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建设。在民族精神建设中,本章对中华传统民族精神同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它们存在着理论上的契合,这种理论上的相通性是马克思主义实现中国化的文化根基。并进一步指出,马克思主义使中华民族精神得到了新的升华。并强调在教学实践中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教育,把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爱中国共产党相结合;加强马克思主义辩证否定观教育,科学对待中华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加强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反对历史虚无主义,高扬中华民族精神。在时代精神建设中,强调要加强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教育,科学把握改革创新中的继承与创新关系;加强马克思主义真理观教育,坚持实践是检验改革创新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加强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教育,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改革创新的出发点和归宿;加强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教育,坚信人民群众是改革创新的动力和源泉,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第五章主要论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本章围绕着社会主义荣辱观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人生价值观是确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根本,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新体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思想。本章指出,建设社会主义荣辱观,在教学实践中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利益观教育,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价值理念和集体主义的价值原则;加强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把劳动和贡献作为评价人生价值的基本尺度;加强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观教育,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加强马克思主义道德善恶标准理论教育,反对道德相对主义和道德绝对主义。第六章主要论述如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围绕着“为什么要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如何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本章论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要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连续性,必须弄清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现状,分析存在着这些问题的原因,综合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校园文化、校内媒体等各种途径,整合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力量。

韩艳涛[8](2010)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自觉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五四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开始,历经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阶段,到今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不断进行着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的伟大探索与实践,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系列重要理论成果,保持了党在思想理论上的与时俱进,取得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断胜利。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自觉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决定性的作用,推动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向前发展。在对当前学术界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研究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尝试从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自觉视域入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充分考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不同阶段的历史背景,综合运用交叉学科的相关知识,对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自觉问题进行了统摄性的分析和研究。文章以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发展为背景,以中国共产党人不同时期的理论自觉为主线,在对理论自觉发展轨迹进行详细梳理的基础上,揭示了其实现路径和内在规律,剖析了其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提出了今后进一步实现理论自觉的有效措施,并专门分析了中国共产党人作为理论自觉的实践主体在其实现中的重要作用等等,使得对于该问题的研究形成了一个系统的逻辑体系。引言部分界定了文章中涉及到的主要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概述了开展此项研究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在掌握并分析大量研究素材的基础上综述了国内外学界对此问题的研究状况,同时,阐明了文章的写作思路、新意和不足之处,介绍了论文写作中所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论文第一章系统梳理了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自觉从五四运动时期到今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的发展轨迹,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自觉从萌生、发展到成熟的历史脉络和思维特征,阐释了其内在的逻辑结构和深刻的科学内涵。论文第二章着重论证了中国共产党人作为理论自觉的实践主体在推动理论自觉实现中的重要作用。通过辨证分析党的领袖人物和普通党员在理论自觉中的不同作用,阐明理论自觉的实现是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回顾党内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历史,阐明其对于实现理论自觉的前提性作用;通过分析中国共产党人强烈的理论创新意识,阐明其对于实现理论自觉的关键性作用;通过阐述理论自觉与实践自觉的辩证关系,揭示将理论自觉转化为实践自觉、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前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论文第三章通过认真研究和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实现理论自觉的基本特点和规律,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理论自觉的实现路径,即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中、从学习吸收国内外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教训中、从研究解决社会主义实践的问题中、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民族文化的交融互动中不断实现理论自觉。论文第四章从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促进党的先进性建设、推进中国民族文化的现代转型、为其他国家的理论创新提供经验和借鉴四个方面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理论自觉的重要作用和价值,既反映了其理论上的指导性,又突出其现实上的实践性。论文第五章针对理论自觉实现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挑战,从实践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系列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的应对措施,如加强理论自觉的体制机制建设、通过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提高全民族的理论素质、大力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继承、借鉴与发展的关系、等。这些措施的落实对于今后中国共产党人理论自觉的进一步实现,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它不会一劳永逸、一次完结,而要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与时俱进。因此,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理论自觉的伟大探索与实践依然任重道远、永无止境。

张秀群[9](2010)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精髓研究》文中指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精髓就像一条红线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方面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神实质,对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形成的理论成果具有提纲携领的作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精髓是在中国革命、改革和建设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的理论,在现阶段我们研究它能更好的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本论文主要从四个部分来论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精髓: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精髓及其科学内涵。本论文首先分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念产生的背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念的提出与逐步发展;紧接着着重分析了精髓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精髓的内涵,概括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精髓具有丰富的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内涵。第二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精髓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实事求是思想的萌芽、形成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精髓的基本形成时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精髓的成熟完善时期;与时俱进这一马克思主义重要理论品质的提出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精髓的深入发展时期;求真务实这一马克思主义精神作风的提出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精髓的深化创新时期。第三部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精髓确立的依据及其主要内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充分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神实质,能够表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起点,彻底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始终,所以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髓;而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精髓的核心内容,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精髓的主要内容,是对实事求是这一核心内容的补充和完善。第四部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精髓产生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从理论上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精髓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发展的新境界,打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理论视野;从实践上来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精髓指导中国的革命、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新胜利;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局面;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辟了新道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黄华东[10](2008)在《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一重要论断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如何深化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这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而且也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表明,能否科学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关系到科学社会主义能否得到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实践能否取得成功的重大问题。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价值追求,马克思主义的一切理论学说本质上都是关于人的学说。以人为本不仅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而且是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终极价值目标和贯穿始终的主线。以人为本已成为审视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新视角,这种在以人为本视域中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的重新把握,对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课题从以人为本的角度研究社会主义本质论发展:阐述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他们的思想启迪着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创立,是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理论渊源;讲述邓小平将以人为本的理念与社会主义紧密地关联起来,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论;论述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的丰富和发展;关于课题的重点和落脚点,首先论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新发展,然后阐述社会和谐的本质属性赋予社会主义本质论新的内涵,最后强调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应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民生问题。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社会主义本质论也不例外。随着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特别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深入,社会主义本质论将会进一步地丰富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也将更加完善。

二、论与时俱进地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塑造当代大学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与时俱进地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塑造当代大学生(论文提纲范文)

(1)微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研究 ——以河北省部分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主要创新点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微时代
        2.1.2 主流意识形态
        2.1.3 主流意识形态认同
    2.2 理论基础
        2.2.1 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识形态理论
        2.2.2 中国共产党人的意识形态思想
3 微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3.1 问卷设计及实施情况
        3.1.1 问卷调查的目的
        3.1.2 问卷调查的内容设计
        3.1.3 问卷调查的数据情况
    3.2 大学生微媒体使用情况分析
        3.2.1 大学生对微媒体的使用程度
        3.2.2 大学生对微媒体功能的选择偏向
        3.2.3 大学生对微媒体的依赖程度
    3.3 微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现状分析
        3.3.1 认知认同明确,但知行不够统一
        3.3.2 价值认同坚定,但存在个人主义和功利化的现象
        3.3.3 情感认同稳定,但存在泛娱乐化倾向
4 微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存在问题的成因
    4.1 社会急剧转型加深非主流意识形态多元化
        4.1.1 社会思潮多元化的影响
        4.1.2 市场经济负面因素的影响
        4.1.3 政治环境变化的影响
    4.2 全球化加重意识形态认同环境复杂化
        4.2.1 西方社会思潮的入侵
        4.2.2 西方腐朽文化的侵蚀
        4.2.3 境外敌对势力的宗教渗透
    4.3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实践领域存在不足
        4.3.1 实践活动形式有待创新
        4.3.2 校园文化环境有待优化
    4.4 大学生自身因素的限制
        4.4.1 认知能力相对欠缺
        4.4.2 政治素养有待加强
        4.4.3 微媒体素养有待提升
5 微时代加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对策研究
    5.1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抢占微媒体阵地话语权
        5.1.1 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
        5.1.2 加强微媒体法律法规建设
        5.1.3 加强对微媒体的领导
    5.2 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发挥微媒体的积极作用
        5.2.1 发挥主流微媒体的引领作用
        5.2.2 发挥网络意见领袖的正面导向作用
        5.2.3 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5.3 创新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模式,搭建微媒体互动平台
        5.3.1 打造微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学习平台
        5.3.2 采用贴近大学生的“微话语”体系
        5.3.3 强化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5.4 提高大学生微媒体素养,深化微媒体安全意识
        5.4.1 提高使用微媒体的能力
        5.4.2 提高网络自觉自律意识
        5.4.3 提高社会实践能力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作者简介
致谢

(2)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概念界定
        1.1.3 研究意义
        1.1.4 研究目的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2.3 研究现状评析
    1.3 研究方法与逻辑结构
        1.3.1 研究方法
        1.3.2 逻辑结构
    1.4 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的理论视阈
    2.1 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
        2.1.1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2.1.2 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
        2.1.3 马克思主义主体理论
    2.2 习近平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论述
        2.2.1 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论述
        2.2.2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论述
        2.2.3 习近平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
    2.3 思想政治教育其他相关理论
        2.3.1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理论
        2.3.2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理论
        2.3.3 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理论
    2.4 职业发展与职业心理学相关理论
        2.4.1 职业发展理论
        2.4.2 职业心理理论
第3章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的基本内容
    3.1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的目标与原则
        3.1.1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目标
        3.1.2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原则
    3.2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的构成要素
        3.2.1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内容建设
        3.2.2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层级关系
        3.2.3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系统特征
        3.2.4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个体差异分析
    3.3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的基本要求
        3.3.1 坚持科学理念
        3.3.2 扩大协同育人队伍
        3.3.3 规范辅导员职业制度
        3.3.4 加强相关学科支撑
    3.4 设计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模型
        3.4.1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的整体模型
        3.4.2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基本素质建设
        3.4.3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专业技能建设
        3.4.4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专用技能建设
第4章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的历史沿革与政策导向
    4.1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的历史沿革与新时代定位
        4.1.1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的制度沿革
        4.1.2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的政策变迁
        4.1.3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的功能定位
        4.1.4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的政策导向
    4.2 《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实施现状
        4.2.1 《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政策分析
        4.2.2 《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积极作用
        4.2.3 《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存在的不足
    4.3 政策标准视域下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
        4.3.1 基于政策标准规定职业能力建设内容不够完善
        4.3.2 依据政策标准初步明确发展层级水平难于界定
        4.3.3 遵照政策标准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条件不健全
        4.3.4 影响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的几个重点问题
    4.4 政策标准与辅导员主体职业能力问题
        4.4.1 素质能力要求与辅导员实际工作不对称
        4.4.2 素质能力提升与工作新问题发展不同步
        4.4.3 素质能力发展与高校综合改革要求不匹配
        4.4.4 素质能力水平与从业者个体能力差异不协调
第5章 新时代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有效路径
    5.1 完善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的制度保障体系
        5.1.1 建立辅导员专业人才培养制度
        5.1.2 健全辅导员准入制度
        5.1.3 完善辅导员职业责任制度
        5.1.4 构建高校辅导员工作协同制度
        5.1.5 改进辅导员考核评价制度
    5.2 建立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体系
        5.2.1 全面提升对高校辅导员职业意识
        5.2.2 科学开展辅导员个人职业能力评估
        5.2.3 及时明确辅导员个人职业方向
        5.2.4 不断加强职业能力素质提升
    5.3 促进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认同
        5.3.1 营造良好的高校辅导员职业的社会认同环境
        5.3.2 完善高校辅导员职业的高校内部认同
        5.3.3 促进高校辅导员从业者的主体认同
    5.4 强化辅导员学习培训体系
        5.4.1 制定辅导员学习培训规划
        5.4.2 创新辅导员学习培训形式
        5.4.3 改进辅导员学习培训方法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3)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与政治认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评述
    三、研究思路与内容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难点与可能的创新点
第一章 党的意识形态与政治认同的基础理论分析
    第一节 党的意识形态的相关概念分析
        一、意识形态的内涵
        二、党的意识形态的内涵与特征
        三、党的意识形态与群体意识形态、个体意识形态的关系
        四、党的意识形态与社会意识形态、国家意识形态的关系
    第二节 政治认同的相关概念分析
        一、政治认同的内涵
        二、政治认同的特征与功能
        三、政治认同的类型与影响因素
第二章 党的意识形态与政治认同的内在关系
    第一节 党的意识形态的政治功能与政治认同
        一、党的意识形态能够为政治系统提供“合法性”证明
        二、党的意识形态能够对社会成员进行政治教育
        三、党的意识形态能够对错误的社会思潮进行政治批判
    第二节 党的意识形态的经济功能与政治认同
        一、党的意识形态能够合理地约束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
        二、党的意识形态能够协调与整合社会成员的经济利益
        三、党的意识形态能够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第三节 党的意识形态的社会功能与政治认同
        一、党的意识形态能够合理地进行社会整合与利益协调
        二、党的意识形态能够科学地教育与引导社会成员
        三、党的意识形态能够凝聚社会多元价值观念
    第四节 党的意识形态的文化功能与政治认同
        一、党的意识形态与价值观、文化的关系
        二、党的意识形态为文化发展指明了总体方向
        三、党的意识形态能够促进文化认同的实现
第三章 执政党意识形态视角下中外不同国家政治认同的演变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的发展与中国政治认同的变迁
        一、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发展与政治认同变迁的基本历程
        二、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发展与政治认同变迁的基本经验
    第二节 前苏联东欧共产党意识形态的发展与政治认同的变迁
        一、前苏联东欧共产党意识形态发展与政治认同变迁的基本历程
        二、前苏联东欧共产党意识形态发展与政治认同变迁的主要教训
    第三节 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意识形态发展与政治认同变迁
        一、古巴共产党意识形态的发展与政治认同的变迁
        二、越南共产党意识形态的发展与政治认同的变迁
        三、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意识形态发展与政治认同变迁的主要启示
    第四节 西方国家主流政党意识形态的发展与政治认同的变迁
        一、西方国家主流政党意识形态发展与政治认同变迁的基本历程
        二、西方国家主流政党意识形态发展与政治认同变迁的主要启示
第四章 转型时期党的意识形态弱化对我国政治认同的挑战
    第一节 社会转型是我国政治认同面临的深层背景
        一、社会转型的基本内涵
        二、社会转型的主要特征
        三、社会转型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转型时期党的意识形态弱化的表现
        一、社会分层利益分化弱化党的意识形态整合能力
        二、网络社会的延伸弱化党的意识形态传播能力
        三、社会思潮的多样化弱化党的意识形态引领能力
        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发展不足、创新乏力
    第三节 转型时期党的意识形态弱化对我国政治认同的影响
        一、党的意识形态整合能力弱化对政治认同的影响
        二、党的意识形态传播能力弱化对政治认同的影响
        三、党的意识形态引领能力弱化对政治认同的影响
        四、党的意识形态自身创新不足对政治认同的影响
第五章 党的意识形态视角下增强我国政治认同的路径选择
    第一节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
        一、充分认识指导思想一元化的重要性
        二、在继承与创新的有机统一中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
        三、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一元化领导
    第二节 提升党的意识形态对社会思潮的的引领能力
        一、准确把握当前我国社会思潮的基本特点
        二、积极用党的意识形态引领社会思潮的发展
        三、对错误思潮进行批判,提升党的意识形态的影响力
    第三节 利用新媒体技术提升党的意识形态的传播能力
        一、坚持党对意识形态传播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动权
        二、加强党的意识形态传播媒介的建设
        三、切实维护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
    第四节 以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带动社会文化的发展
        一、党内政治文化是社会文化的思想引领
        二、构建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的具体路径
        三、党内政治文化引领社会文化的方式方法
    第五节 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以意识形态的治理巩固政治认同
        一、国家治理现代化与政治认同的相关性
        二、意识形态治理在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重要性
        三、以意识形态的治理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路径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意识形态安全视域下当代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缘起
        (一) 当代大学生政治信仰问题与挑战
        (二) 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关乎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 研究的目的
        (二) 研究的意义
    三、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研究现状
        (一) 国内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研究综述
        (二) 国外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研究综述
        (三) 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研究的成绩与不足
    四、研究的思路方法及创新
        (一) 研究的思路
        (二) 研究的方法
        (三) 研究的难点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理论渊源与发展
    一、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理论渊源
        (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理论
        (二) 其他关于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理论
    二、党的几代领导人关于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论述
        (一) 毛泽东关于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论述
        (二) 邓小平关于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论述
        (三) 江泽民关于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论述
        (四) 胡锦涛关于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论述
        (五) 习近平关于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论述
第二章 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历程与现状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历程与经验
        (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历程
        (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经验
    二、当代大学生政治信仰及教育的现状
        (一) 问卷和访谈提纲设计的概况
        (二) 调查问卷分析
第三章 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意识形态安全背景
    一、当代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背景
        (一) 意识形态与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含义的界定
        (二) 我国国家意识形态的地位和作用
        (三) 我国现阶段意识形态安全的总体态势
    二、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中值得关注的几种社会思潮
        (一) 新自由主义思潮及其危害
        (二) 民主社会主义及其危害
        (三)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及危害
        (四) 普世价值思潮及危害
第四章 大学生政治信仰的结构与功能、过程与特点
    一、大学生政治信仰的结构
        (一) 层次结构
        (二) 心理结构
        (三) 张力结构
    二、大学生政治信仰的功能
        (一) 社会秩序的控制与维护
        (二) 政治人格的塑造
        (三) 社会价值取向的评价
    三、大学生政治信仰的过程
        (一) 个体发生过程
        (二) 群体运行过程
        (三) 理论假设:意识形态流融入大学生政治信仰空间
    四、大学生政治信仰的特点
        (一) 一般政治信仰的特点
        (二) 大学生政治信仰的群体性特点
第五章 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借鉴
    一、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中国古代经验借鉴
        (一) 以德推政
        (二) 入世与出世
    二、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国外经验借鉴
        (一)英美国家做法及当今启示
        (二)欧洲大陆国家做法及当今启示
        (三)东亚地区代表性国家做法及当今启示
    三、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教训借鉴:以苏联剧变为例
        (一)苏联解体前大学生政治信仰状况
        (二)前苏联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演变历程
        (三)对我国当代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启示
第六章 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目标、原则与内容
    一、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目标
        (一)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总目标
        (二)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目标具体化的要求
        (三)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目标的具体体现
    二、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原则
        (一)方向性原则
        (二)以人为本原则
        (三)创新性原则
    三、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信仰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信仰
        (三)中国特色化会主义制度信仰
第七章 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一、突出一条主渠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一)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管理
        (二)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化会主义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三)着力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和水平
    二、强调两个协同,优化政治信仰教育环境
        (一)学校、家庭与社会教育大协同
        (二)宣传、学工、专业课与思政课的校内小协同
    三、构建兰大机制
        (一)小学中学大学政治信仰教育的衔接机制
        (二)不同群体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分类机制
        (三)大学生网络舆情与化会思潮的引导教育机制
    四、创新四种方法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法
        (二)党的理论知识培训法
        (三)榜样示范法
        (四)人际沟通引导法
结语 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主题: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我国当代大学生政治信仰状况调査问卷
附录2 我国当代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访谈提纲

(5)民族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本论题的新意
    1.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概述
    2.1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科学内涵
    2.2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特征
    2.3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中国化、时代化的关系
第三章 民族高校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现状
    3.1 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掌握度
    3.2 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可度
    3.3 民族高校大学生对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满意度
第四章 民族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4.1 大学生缺乏对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认识
    4.2 教师缺乏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资质
    4.3 高校缺乏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文化环境
第五章 民族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
    5.1 加强大学生自身能力建设
    5.2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5.3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5.4 加强社会实践开展力度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6)中国共产党领导核心的先进文化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前言
    一、文化概念
    二、文化与文明的区分
    三、先进文化
    四、中国共产党领导核心的先进文化思想
第1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核心的先进文化思想形成
    1.1 时代背景
    1.2 历史基础
    1.3 现实基础
    1.4 理论来源
    1.5 发展历程
第2章 毛泽东先进文化思想研究
    2.1 毛泽东先进文化思想内容
        2.1.1 向科学进军的先进科技文化
        2.1.2 马克思主义得到丰富发展的先进文艺文化
        2.1.3 具有实事求是唯物辩证精神的哲学文化思想
        2.1.4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先进道德文化
        2.1.5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文化
        2.1.6 宣传先进文化思想
    2.2 毛泽东先进文化思想方法
第3章 邓小平先进文化思想研究
    3.1 邓小平先进文化思想内容
        3.1.1 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先进科技文化
        3.1.2 丰富多彩文艺生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3.1.3 具有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精神的哲学文化思想
        3.1.4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五爱先进道德文化
        3.1.5 三个面向四有新人先进教育文化
        3.1.6 大力宣传社会主义优越性
    3.2 邓小平先进文化思想方法
第4章 江泽民先进文化思想研究
    4.1 江泽民先进文化思想内容
        4.1.1 现代社会进步决定力量的先进科技文化
        4.1.2 人类精神创造活动重要表现的先进文艺文化
        4.1.3 具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精神的哲学文化思想
        4.1.4 以德治国宏扬五种精神
        4.1.5 用科学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先进教育文化
        4.1.6 以改革精神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4.1.7 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4.2 江泽民先进文化思想方法
第5章 胡锦涛先进文化思想研究
    5.1 胡锦涛先进文化思想内容
        5.1.1 科技战略先进文化
        5.1.2 繁荣文艺建设先进文化
        5.1.3 具有科学发展精神的哲学文化思想
        5.1.4 社会主义荣辱观道德建设
        5.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
        5.1.6 公益文化事业与创意文化产业发展
        5.1.7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力进行宣传
    5.2 胡锦涛先进文化思想方法
第6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核心的先进文化思想意义
    6.1 共同点
    6.2 发展性
    6.3 理论意义
    6.4 实践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7)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第一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理论源渊
        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两点认识
    第二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现实必要性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目标要求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路径选择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一、弄清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目的和功能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一、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二、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三、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与社会主义荣辱观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灵魂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正确方向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建设
        一、加强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教育,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二、加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教育,反对几种质疑和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观点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建设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提出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立论依据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科学内涵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原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一、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基础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又被赋予了鲜明的中国特色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一、共同理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历史主体和价值主体相统一的原则
        二、共同理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性与价值合理性的统一
        三、共同理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历史发展规律的普遍性和各民族发展道路的特殊性辩证统一的原理
        四、共同理想是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理想在中国现阶段的具体表现
    第四节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一、加强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教育,增强对党的领导的信任
        二、加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观教育,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树立社会主义信仰
        三、加强马克思主义的东方社会发展理论教育,正确认识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四、加强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教育,坚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建设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建设
        一、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与发展
        二、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三、中华传统民族精神与马克思主义的契合
        四、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民族精神的时代升华
        五、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建设
        一、改革创新:时代精神的核心
        二、改革创新精神的科学内涵
        三、马克思主义与新时期改革创新精神
        四、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弘扬和培育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
    第一节 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出的背景探析
        一、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在要求
        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要求
        三、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四、树立良好社会风气的需要
    第二节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思想理论渊源
        一、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中华民族传统荣辱观的继承和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伦理道德思想为社会主义荣辱观提供了理论依据
        三、中国共产党的道德观是社会主义荣辱观形成的直接理论渊源
    第三节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一、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统一
        二、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统一
        三、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科学结合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荣辱观
        一、马克思主义人生价值观是确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根本
        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新体现
        三、社会主义荣辱观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思想
    第五节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一、加强马克思主义利益观教育,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价值理念和集体主义的价值原则
        二、加强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把劳动和贡献作为评价人生价值的基本尺度
        三、加强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观教育,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
        四、加强马克思主义道德善恶标准理论教育,反对道德相对主义和道德绝对主义
第六章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
    第一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概括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和性质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方向
    第二节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的对策思考
        一、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现状分析
        二、明确问题,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现实针对性
        三、综合利用各种途径,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效性
        四、整合各方力量,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连续性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8)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自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写作思路、新意与不足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理论自觉的发展轨迹
    第一节 理论自觉的初步萌芽:马克思主义的传入
        1.1.1 近代中国先进分子救亡图存的艰难抉择
        1.1.2 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1.1.3 五四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1.1.4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理论自觉萌芽的产生
    第二节 理论自觉的率先垂范:毛泽东思想
        1.2.1 运用马克思主义探索中国革命问题
        1.2.2 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和任务
        1.2.3 倡导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学风
        1.2.4 创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1.2.5 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
    第三节 理论自觉的开拓创新:邓小平理论
        1.3.1 科学评价毛泽东思想
        1.3.2 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
        1.3.3 正确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课题
        1.3.4 创造性地提出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的新论断
    第四节 理论自觉的与时俱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4.1 提出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1.4.2 明确理论创新的重要价值和基本要求
        1.4.3 阐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新理念
    第五节 理论自觉的升华发展: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1.5.1 深化对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
        1.5.2 丰富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
        1.5.3 推动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新发展
        1.5.4 确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新主题
    第六节 理论自觉的科学凝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6.1 中国共产党理论成果的自觉深化
        1.6.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理论指导
        1.6.3 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自觉与实践自觉
    第一节 领袖人物和全党的智慧结晶是理论自觉的基础
        2.1.1 领袖人物在理论自觉中的突出作用
        2.1.2 领袖人物的理论自觉与人民群众的理论创造相统一
    第二节 重视理论学习是理论自觉的前提
        2.2.1 理论学习是用科学理论武装全党的必然要求
        2.2.2 理论学习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
        2.2.3 思想解放运动是促进理论学习的有效途径
        2.2.4 理论教育活动是提高全党理论水平的重要手段
    第三节 强烈的理论创新意识是理论自觉的保证
        2.3.1 奋斗历程的时代沿革是培养理论创新意识的基础
        2.3.2 历史使命的现实召唤是形成理论创新意识的动力
        2.3.3 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提高理论创新意识的根本
    第四节 理论自觉转化为实践自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
        2.4.1 理论自觉转化为实践自觉是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
        2.4.2 理论自觉转化为实践自觉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客观需要
        2.4.3 理论自觉转化为实践自觉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环节
        2.4.4 理论自觉转化为实践自觉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
第三章 理论自觉的实现路径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3.1.1 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
        3.1.2 准确把握中国国情
        3.1.3 坚持党的思想路线
    第二节 学习吸收国内外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教训
        3.2.1 坚持党的领导地位
        3.2.2 不照抄照搬别国模式
        3.2.3 加强思想理论建设
    第三节 研究解决社会主义实践中的问题
        3.3.1 正确认识时代课题是理论自觉的历史前提
        3.3.2 解决中国实际问题是理论自觉的中心任务
        3.3.3 解决重大突出问题是理论自觉的重要契机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民族文化的交融互动
        3.4.1 中国民族文化对马克思主义内涵的丰富和发展
        3.4.2 马克思主义对中国民族文化的扬弃和阐释
        3.4.3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民族文化的功能互补
第四章 理论自觉的作用和价值
    第一节 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4.1.1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4.1.2 促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4.1.3 要求以发展的眼光对待马克思主义
        4.1.4 注重实践对理论成果的检验
    第二节 促进党的先进性建设
        4.2.1 助推党的思想理论发展
        4.2.2 促进党的实践创新
        4.2.3 推动党对制度建设规律的探求
    第三节 推进中国民族文化的现代转型
        4.3.1 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必然要求
        4.3.2 突破民族文化的发展困境
        4.3.3 为民族文化的现代转型提供科学方法
        4.3.4 指导民族文化现代化的实践
    第四节 为其他国家的理论创新提供经验和借鉴
        4.4.1 世界视野是理论自觉的重要特征
        4.4.2 理论自觉的方法论对其他国家理论创新的借鉴意义
        4.4.3 理论自觉的成果对落后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启示作用
第五章 进一步实现理论自觉的有效措施
    第一节 加强理论自觉的体制机制建设
        5.1.1 健全促进理论自觉的制度体系
        5.1.2 形成理论自觉的评价激励机制
    第二节 提高实践主体的理论素质
        5.2.1 重视党的理论宣传
        5.2.2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队伍建设
        5.2.3 营造促进理论自觉的社会环境
        5.2.4 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第三节 正确处理继承、借鉴与发展的关系
        5.3.1 坚持与发展相统一
        5.3.2 继承与创新相统一
        5.3.3 借鉴与扬弃相统一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精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精髓的科学内涵
    (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念的提出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念的内涵
    (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精髓
        1、精髓的内涵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精髓的内涵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精髓的形成发展
    (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精髓的基本形成
        1、基本形成的第一阶段
        2、基本形成的第二阶段
        3、基本形成的第三阶段
    (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精髓的成熟完善
        1、成熟完善的第一阶段
        2、成熟完善的第二阶段
        3、成熟完善的第三阶段
    (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精髓的深入发展
        1、深入发展的第一阶段
        2、深入发展的第二阶段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精髓的确立依据及主要内容
    (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精髓的确立依据
        1、充分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精神实质
        2、能够表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逻辑起点
        3、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始终及方方面面
    (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精髓的内容
        1、实事求是
        2、解放思想
        3、与时俱进
        4、求真务实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精髓的理论价值及实践价值
    (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精髓的理论价值
        1、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发展的新境界
        2、打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理论视野
    (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精髓的实践价值
        1、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了胜利
        2、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局面
        3、开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道路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编的专着

(10)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课题的研究意义
    (二)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三) 研究的思路及主要观点
    (四) 研究的主要方法
    (五) 创新与不足
一、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理论渊源
    (一)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论述
    (二)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二、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形成
    (一) 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提出
    (二) 社会主义本质论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内在逻辑
        1.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价值规定指向以人为本
        2.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体现出以人为本的内在精神
        3.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以人为本的价值目标的根本体现
三、社会主义本质论的丰富和发展
    (一)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丰富了社会主义本质论
    (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拓展了认识社会主义本质的视角
        1.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2.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内在真谛.
        3.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目标
四、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深化和实践价值
    (一) 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深化和创新
        1. 集中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2. 强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3. 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
    (二) 社会和谐的本质属性赋予社会主义本质论新的内涵
        1. 从本质到本质属性
        2. 本质属性赋予社会主义本质论新的内涵
    (三) 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 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指针
        2. 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3. 解决民生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四、论与时俱进地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塑造当代大学生(论文参考文献)

  • [1]微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研究 ——以河北省部分高校为例[D]. 于杨. 河北农业大学, 2020(12)
  • [2]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研究[D]. 刘洪超.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3]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与政治认同研究[D]. 张红建.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4]意识形态安全视域下当代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研究[D]. 周军虎.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6)
  • [5]民族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 金丽铃. 延边大学, 2013(01)
  • [6]中国共产党领导核心的先进文化思想研究[D]. 杨茜. 河北大学, 2011(11)
  • [7]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D]. 薛金华. 武汉大学, 2010(05)
  • [8]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自觉研究[D]. 韩艳涛. 南开大学, 2010(07)
  • [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精髓研究[D]. 张秀群. 西南大学, 2010(08)
  • [10]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发展研究[D]. 黄华东. 四川师范大学, 2008(01)

标签:;  ;  ;  ;  ;  

论与时俱进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塑造当代大学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