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文化素质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人口文化素质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一、人口文化素质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袁一民[1](2020)在《文化资本视角下中国农村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入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李致江[2](2019)在《水族人口均衡发展问题研究 ——基于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的调查》文中研究说明水族是我国55个少数民族之一,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水族人口规模为41.18万人,主要聚居于黔桂交界的龙江与都柳江上游,贵州省三都县是我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全国约63%的水族人口聚集于此。研究发现,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民族人口政策、民族教育政策、民族经济政策等的支持下,水族人口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具体表现为人口素质逐步提高、人口城镇化率稳步提升、人口产业结构与人口职业结构不断优化、人口流动日益加剧。但是,水族人口发展与全国、汉族、少数民族人口平均发展水平相较仍有差距,不仅面临人口增长速度锐降、人口身体素质较差、人口文化素质较低、人口老龄化严重、人口性别比失调与人口单向流迁等内部非均衡发展问题,而且存在人口城镇化率低、人口产业结构滞后、人口职业结构不合理、人口相对贫困、人口与资源环境矛盾突出等外部非均衡发展问题。水族人口非均衡发展问题的原因既与以往计划生育政策过严、民族政策不完善有关,又与水族地区自然环境脆弱、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相连,同时也与社会流动带来的民族文化变迁相接,是自然、经济、社会、文化与政策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完善人口发展战略,促进人口均衡发展。人口均衡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发展的主要指向。当下,水族人口虽然存在一系列非均衡发展问题,但同时亦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全面放开二孩生育政策为水族人口均衡发展创造了生育空间,民族政策为水族人口均衡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经济发展为水族人口均衡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水族人口均衡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绿色发展理念为水族人口均衡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方向引领。为实现水族人口均衡发展,首先,应强化水族人口内部均衡发展的政策支持。全面贯彻落实二孩生育政策,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综合应对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积极化解人口老龄化风险;其次,应加快水族经济发展步伐。重点提升人口城镇化水平,优化人口职业结构,推进人口产业结构均衡发展。再次,应优化水族人口均衡发展的社会环境。提升人口社会保障水平,扎实推进精准扶贫战略,加强医疗卫生事业建设。最后,应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这不仅对水族人口与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会对其他少数民族人口均衡发展产生一定的参照示范作用,更重要的是对实现我国民族平等、民族发展、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与乡村振兴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管毓娟,黄鹏,李旭东[3](2017)在《贵州省人口文化素质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人口文化素质的提高,因此立足贵州省人口文化素质与经济发展现状,对其进行分析就显得由为重要.以贵州省1990—2015年数据为基础,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从定量角度分析人口文化素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从而更加准确考察人口文化素质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发现贵州省人口文化素质对经济影响呈正向相关关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贡献率呈先下降再上升的过程.最后根据人口文化素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提出相应的政策来提高文化素质达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目的.

管毓娟[4](2017)在《贵州省人口文化素质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文中指出人口文化素质与社会经济存在必然关联,两者间的耦合协调程度是社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指示。新常态经济下,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成为我国应对国际挑战,建立创新型国家,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人口文化素质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最直接的途径,不仅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更是国家间综合国力竞争的必然要求。而在中国西部欠发达地区,生活水平较低,社会保障设施漏缺,教育水平落后造成人口文化素质较低。落后的人口文化素质已经成为阻碍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厘清人口文化素质与经济发展水平协调程度,有针对性的提高人口文化素质是我国欠发达省份由人口大省向人力资源强省转变的有效途径,是促进人口全面发展、健康发展、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的有效举措。以贵州省1990年-2015年人口文化素质与经济发展水平为研究对象,构建人口文化素质与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从纵向和横向两个角度分析人口文化素质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从时间和空间对人口文化素质与经济发展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分析。运用空间自相关方法分析人口文化素质及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自相关性,用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方法研究影响彼此之间发展的主要因素。最后通过耦合协调模型方法研究人口文化素质与经济发展之间协调统一度,并提出促进人口文化素质提高的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人口文化素质与经济发展水平在时间和空间层面均得到提高,文化素质与经济发展较好地区主要位于以贵阳为中心的核心区,其他边远地区人口文化素质与经济发展水平较落后。(2)人口文化素质与经济发展基本上呈显着正相关关系,其中教师数量的多寡对经济影响最显着,其次为大专以上人口比重,再次是人均受教育年限,文盲率影响较小。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中,经济发展对文化素质的定量研究中,文盲率和人均受教育年限变量被剔除,教师数与大专以上人口比重影响明显;以人口文化素质作为回归因变量时,非农产业占比和人均GDP对人口文化素质提高作用明显,其他指标变量均未进入回归方程。(3)贵州省1990年-2015年耦合协调类型经历了严重失调到高度协调的过程,2000年主要是轻度失调类型,2010年主要是中度协调类型。从空间层面看,高度协调类型区主要位于贵阳周围核心区,其它边远地区协调等级较低。

李佩玉[5](2017)在《西安市文化艺术产业空间集聚与人口文化素质的耦合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文化产业成为西安市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的背景下,作为文化产业核心层之一的文化艺术产业在经济发展和地区产业竞争比较优势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本文以西安市为研究区域,以街道为研究单元,选用最邻近距离系数法、平均中心、方向椭圆、热点分析等四种方法从定量和定性的角度分析文化艺术产业的空间集聚特征和集聚类型区,采用人均受教育年限法和人口统计学方法研究人口文化素质的空间分布特点,最后运用叠加分析法、Pearson相关系数法和耦合协调分析法,探究文化艺术产业格局与人口文化素质格局之间的相关性和耦合协调程度,在实践中对城市文化艺术产业的合理规划和优化布局具有一定程度的指导作用。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第一部分,从文化艺术产业空间格局来看:西安市文化艺术产业在空间上整体呈现出“南密北疏、内密外疏”的集聚分布特征,区域间集聚水平差异明显。不同主体类型文化艺术产业的空间集聚特征与文化艺术产业整体空间集聚特征基本符合,又显出一定程度的差异性,其中文艺培训机构的集聚程度最显着。文化艺术产业的空间分布中心均位于主城区的长安路和文艺路街道附近,空间布局方向以东北-西南方向为主。从文化艺术产业热点区来看,呈现出“中间热周边冷”的空间集聚格局。第二部分,从人口文化素质空间格局来看:西安市人口文化素质在空间上呈现出“东低西高、南高北低、内高外低”的整体分布特征。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水平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与人口文化素质整体空间分布特征在相似性基础上又具有一定程度的差异性。西安市接受过中等教育的人口占大多数,小学、初中、高中、本科、研究生等5类文化程度的人口数量均表现出由中心向四周递减的空间分布格局。第三部分,从两者的相关性和耦合协调程度来看:西安市文化艺术产业空间集聚与人口文化素质之间存在中度相关关系,文化艺术产业集聚强度高的街道人口文化素质水平整体较高,但是两者的耦合协调程度目前属于低度协调状态,还有待于进一步改善。(1)通过叠加分析发现,文化艺术产业强集聚区的人口文化素质水平整体偏高,并且文艺培训机构、文艺社团、文艺场馆、文艺研究院与协会、图书馆更偏好于吸引人口文化素质较高的人口群体。不同集聚强度下文化艺术产业集聚区的人口比重在初等、中等、高等教育上存在差异。不同主体类型文化艺术产业聚集地的人口具有各自独特的文化程度特征。烈士陵园及纪念馆、档案馆、文化遗产及保护机构分布街道的人口多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图书馆分布街道的人口以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为主。文艺研究院与协会大多是联系文艺工作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主要分布于以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为主的街道。文艺培训机构、文艺社团、文艺场馆因其市场服务特点显着,在空间区位选择上倾向于人口稠密,业态丰富多样的主城区内部,故而空间分布街道人口的文化程度构成并不以某类文化程度人口占据主要地位而是各类文化程度人口相当。(2)通过相关分析发现,文化艺术产业与人口文化素质之间表现出中度相关关系,特别是与图书馆的相关性密切。文化艺术产业与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人口比重均表现出中等相关性,尤其与中等教育人口比重的相关程度更密切。此外,初等教育人口比重与文艺社团、文艺场馆、图书馆的相关性密切,中等教育人口比重与文艺培训机构、文艺社团、文艺场馆、图书馆的相关性密切,高等教育人口比重与文艺场馆和图书馆的相关性密切。(3)通过耦合协调性分析发现,在8种耦合协调类型中,低耦合低度协调的类型占43.64%,故而文化艺术产业与人口文化素质整体上表现出低耦合低度协调的特点。同时两者的耦合协调程度空间圈层分布特征显着,由边缘向中心呈圆环状逐层递增,且圈层之间差异明显,可见两个系统均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相互配合良好发展的趋势由边缘向中心增加。表明西安市在寻求文化艺术产业与人口文化素质协调发展的平衡关系上还需要进一步努力。

雅玲,卢金钟[6](2016)在《人口素质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时空差异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文章在将人口素质区分为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的基础之上,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人口素质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时空差异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发现:一方面,身体素质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呈现倒U型变动趋势,而文化素质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则是递增的;另一方面,我国东部地区人口的文化素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更大,而中部地区人口的身体素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更大,西部地区无论是人口的身体素质还是人口的文化素质均处于弱势地位。

江承凤,米红,王志刚[7](2014)在《新疆少数民族人口文化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新疆少数民族聚居区的人口安全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少数民族群体的高文盲率和低文化的人口素质水平,一方面,直接影响着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人口数量、就业结构、城乡结构和社会稳定的其他人口安全状况的程度;另一方面也直接制约着少数民族聚居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汪朋,刘强[8](2014)在《西藏人口文化素质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文中认为本文利用西藏统计年鉴、历年人口抽样调查及第五、六次西藏人口普查的数据,考察了西藏人口文化素质的特征,建立西藏经济增长和人口文化素质的关联模型,计算分析了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状况,得出了人力资本存量的发展对西藏的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断增强,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发展,并且相比于固定资产投资,人力资本投入的经济效益是明显可观的结论。并据此结论提出了促进西藏人口文化素质和经济增长的若干政策建议。

王宁,刘芳[9](2014)在《云南人口文化素质差异性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资料的开发利用为基础,分析了云南省人口文化素质水平与全国的差异、地区差异、城乡差异、性别差异和行业差异。这些差异对云南的产业结构调整、人口城镇化质量、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和人口生育水平等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影响和制约。大力发展云南省的教育事业,不仅可以提高人口的文化素质,还将会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孙春花[10](2013)在《人口文化素质对内蒙古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人口文化素质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过去几十年里内蒙古经济取得辉煌的成就,同时人口数量、文化教育程度和文化结构也发生巨大变化,人口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是保持内蒙古经济快速持续发展的保证,故客观、定量分析人口文化素质对目前内蒙古经济增长的贡献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人口文化素质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口文化素质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2)水族人口均衡发展问题研究 ——基于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人口均衡发展研究
        (二)少数民族人口研究
        (三)水族研究
        (四)研究现状简评
    三、研究方法、理论基础及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理论基础
        (三)创新之处
    四、田野调查点概况
        (一)水族传统文化
        (二)田野点基本情况
        (三)调查过程
第一章 水族人口变动的历史考察
    一、水族人口数量与人口再生产类型
        (一)人口数量
        (二)人口再生产类型
    二、水族人口素质
        (一)人口文化素质
        (二)人口身体素质
    三、水族人口自然结构
        (一)人口性别结构
        (二)人口年龄结构
    四、水族人口经济社会结构
        (一)人口城乡结构
        (二)人口产业结构
        (三)人口职业结构
    五、水族人口迁移
第二章 水族人口非均衡发展问题及其缘由
    一、水族人口内部非均衡发展问题及其缘由
        (一)人口增长速度锐降
        (二)人口素质偏低
        (三)人口性别比失调
        (四)人口老龄化严重
        (五)人口单向流迁
    二、水族人口外部非均衡发展问题及其缘由
        (一)人口城镇化率较低
        (二)人口产业结构滞后
        (三)人口职业结构不合理
        (四)人口相对贫困
        (五)人口与资源环境矛盾突出
第三章 实现水族人口均衡发展的机遇与路径选择
    一、水族人口均衡发展面临的机遇
        (一)二孩政策创造了生育空间
        (二)民族政策提供了政策支持
        (三)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四)公共服务均等化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五)绿色发展理念提供了科学的方向引领
    二、实现水族人口均衡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强化水族人口内部均衡发展的政策支持
        (二)加快经济发展步伐
        (三)优化水族人口均衡发展的社会环境
        (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水族人口均衡发展问题调查问卷(节选)
附录二 :水族人口均衡发展问题访谈提纲(部分)
附录三 :田野调查相关照片
附录四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3)贵州省人口文化素质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人口文化素质普遍提高
2 九十年代以来贵州省经济增长态势
    2.1 贵州省经济发展现状
    2.2 贵州省三次产业发展状况
    2.3 贵州省经济发展现状与其他地区差异
3 人口素质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3.1 指标体系的建立
    3.2 熵权法求文化综合素质得分
    3.3 人口素质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3.4人口文化综合素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4 对策建议
    4.1 大力扶持高等院校发展, 投入大量资金引进高层次人才
    4.2 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 有条件的地方普及十二年教育
    4.3 大力发展经济, 尤其增加高新技术产业比重

(4)贵州省人口文化素质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1.4.1 研究方法
        1.4.2 数据来源
    1.5 技术路线
2 贵州省人口文化素质与经济发展概况
    2.1 贵州省人口文化素质概况
        2.1.1 高学历人口比重逐渐增加
        2.1.2 文盲率逐渐降低
        2.1.3 人均受教育年限
        2.1.4 教师数量逐渐增多
    2.2 贵州省经济水平概况
        2.2.1 经济总量不断增长
        2.2.2 产业结构趋于合理
        2.2.3 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
        2.2.4 经济发展活力充足
    2.3 本章小结
3 贵州省人口文化素质与经济发展水平分析
    3.1 指标体系构建
    3.2 人口文化素质及经济发展评价方法
        3.2.1 熵权法
        3.2.2 空间自相关分析法
    3.3 贵州省人口文化素质分析
        3.3.1 人口文化素质时间分析
        3.3.2 人口文化素质空间分析
    3.4 贵州省经济发展水平分析
        3.4.1 经济发展时间分析
        3.4.2 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贵州省人口文化素质与经济发展分析
    4.1 研究方法
        4.1.1 相关分析法
        4.1.2 多元逐步回归法
    4.2 贵州省人口文化素质对经济发展相关分析
        4.2.1 人口文化素质要素与经济发展水平分析
        4.2.2 经济发展要素对人口文化素质相关分析
    4.3 贵州省人口文化素质与经济发展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4.3.1 经济发展对人口文化素质结构的定量研究
        4.3.2 人口文化素质对经济发展的定量研究
    4.4 本章小结
5 贵州省人口文化素质与经济发展耦合研究
    5.1 耦合协调研究法
    5.2 人口文化素质与经济发展的时间耦合分析
    5.3 人口文化素质与经济发展空间耦合协调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及政策建议
    6.1 主要结论
        6.1.1 人口文化素质整体不断提高,但区域差异明显
        6.1.2 贵州省人口文化素质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
        6.1.3 人口文化素质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水平不断提高
    6.2 政策建议
        6.2.1 加强基础教育投资力度,普及巩固基础教育
        6.2.2 加快发展高中及中职教育,提高人均受教育年限
        6.2.3 加大高等教育投入,培养高素质人才
        6.2.4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突出人口文化素质作用
        6.2.5 引导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促进人力资本合理分布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西安市文化艺术产业空间集聚与人口文化素质的耦合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范围
    1.3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1.3.1 研究方法
        1.3.2 数据来源
    1.4 创新之处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2.1 文化艺术产业空间集聚研究
        2.1.1 概念界定与分类
        2.1.2 产业集聚理论研究
        2.1.3 产业集聚测算方法研究
    2.2 人口文化素质相关研究
        2.2.1 关于人口文化素质研究回顾
        2.2.2 人口文化素质的时空动态研究
        2.2.3 人口文化素质评估方法研究
    2.3 耦合相关研究
        2.3.1 耦合实证相关研究
        2.3.2 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计算模型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西安市文化艺术产业空间格局
    3.1 文化艺术产业发展概况
        3.1.1 文化艺术资源丰富,政策条件优越
        3.1.2 文化艺术服务快速发展,居民教育文化消费能力显着增强
    3.2 文化艺术产业空间格局总体特征
        3.2.1 最邻近距离指数特征分析
        3.2.2 空间分布中心与方向特征分析
        3.2.3 热点分析
    3.3 文化艺术产业的集聚类型区划分
        3.3.1 基于不同集聚强度的文化艺术产业
        3.3.2 基于不同主体行业的文化艺术产业
        3.3.3 文化艺术产业的复合类型区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西安市人口文化素质空间格局
    4.1 人口文化素质整体发展情况
        4.1.1 受教育程度构成状况
        4.1.2 人均受教育年限分析
        4.1.3 人口文化素质性别特点
        4.1.4 不同文化程度人口所占比重分析
        4.1.5 人均受教育年限的相对稳定性
    4.2 人口文化素质空间格局总体特征分析
        4.2.1 初等教育水平的人口文化素质格局
        4.2.2 中等教育水平的人口文化素质格局
        4.2.3 高等教育水平的人口文化素质格局
    4.3 基于不同文化程度的人口文化素质格局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文化艺术产业格局与人口文化素质格局耦合规律
    5.1 集聚区与人口文化素质的叠加分析
        5.1.1 集聚区与初、中、高等教育人口文化素质叠加分析
        5.1.2 不同主体文化艺术产业的人口文化素质特征
        5.1.3 不同主体文化艺术产业的人口文化程度特征
    5.2 文化艺术产业与人口文化素质的相关分析
        5.2.1 文化艺术产业整体与局部的Pearson系数特征
        5.2.2 文化艺术产业与人口文化素质的Pearson系数特征
        5.2.3 文化艺术产业与不同文化程度人口的Pearson系数特征
    5.3 文化艺术产业与人口文化素质的耦合协调分析
    5.4 耦合原因分析
        5.4.1 文化艺术产业自身属性差异
        5.4.2 不同文化素质人口的文化消费需求差异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7)新疆少数民族人口文化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疆少数民族特殊的人口安全现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一)
    新疆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
    新疆少数民族人口文化素质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三)
    新疆少数民族人口就业结构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四)
    新疆少数民族人口城乡结构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提高人口文化素质对解决人口安全问题的作用 三、提高人口文化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四、结语

(8)西藏人口文化素质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西藏人口文化素质现状
    (一) 西藏人口文化素质总体状况
    (二) 各职业的人口文化素质状况
    (三) 人口文化素质地区分布差异状况
二、西藏人口文化素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一) 人口文化素质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模型
    (二) 结论
三、政策建议
    (一) 加深对促进人口文化素质重要性的认识
    (二) 大力增加教育投资, 促进人口文化素质增长
    (三) 不断加强教育创新,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四) 采取激励机制, 促进人口文化素质的平衡发展
    (五) 大力培养和引进高素质的人才

(9)云南人口文化素质差异性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云南省人口文化素质的发展状况及差 异性分析
二、人口文化素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分析
    (一)对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的影响
    (二)对提高人口城镇化质量的影响
    (三)对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
    (四)对人口生育水平的影响
三、总结与建议

(10)人口文化素质对内蒙古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内蒙古人口文化素质分布特征
2 人口文化素质对内蒙古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
3 提高内蒙古人口文化素质的政策建议

四、人口文化素质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文化资本视角下中国农村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入问题研究[D]. 袁一民. 西南财经大学, 2020
  • [2]水族人口均衡发展问题研究 ——基于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的调查[D]. 李致江. 中南民族大学, 2019(08)
  • [3]贵州省人口文化素质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研究[J]. 管毓娟,黄鹏,李旭东.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17(03)
  • [4]贵州省人口文化素质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D]. 管毓娟. 贵州师范大学, 2017(02)
  • [5]西安市文化艺术产业空间集聚与人口文化素质的耦合规律研究[D]. 李佩玉.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7)
  • [6]人口素质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时空差异分析[J]. 雅玲,卢金钟. 统计与决策, 2016(06)
  • [7]新疆少数民族人口文化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研究[J]. 江承凤,米红,王志刚. 甘肃社会科学, 2014
  • [8]西藏人口文化素质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 汪朋,刘强.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5)
  • [9]云南人口文化素质差异性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研究[J]. 王宁,刘芳.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1)
  • [10]人口文化素质对内蒙古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J]. 孙春花. 现代计算机(专业版), 2013(36)

标签:;  ;  ;  ;  ;  

人口文化素质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