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木育苗技术

黄连木育苗技术

一、中国黄连木播种育苗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郭欢欢[1](2018)在《4个种源黄连木苗木生长节律和叶色变化及调控技术研究》文中提出以陕西汉中、河南林州、河北涉县和北京4个种源黄连木(Pistacia chinensis Bunge)的1年生播种苗为试验材料,田间试验采用裂区设计,在苗木出土后定期测量不同种源黄连木幼苗的苗高和地径,直至苗木停止生长,并于黄连木叶片转色期分别测定不同种源苗木的色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及叶色参数的动态变化,最后在生长季末测定根和茎的生物量和营养状况。同时,以半同胞家系长势和叶形相似的北京种源黄连木1年生播种苗为研究对象,以水杨酸、蔗糖和磷酸二氢钾为喷施物质,分别研究其浓度对秋季黄连木叶色变化的影响。研究旨在为筛选出适合北京的种源奠定基础,并找出能有效改善黄连木叶片变色效果的化学物质及其最佳浓度,为人工调控黄连木叶色提供实践依据和理论基础。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种源黄连木种子的长度为4.87-5.63 mm,宽度为4.57-5.04 mm,厚度为3.23-4.03 mm,长宽比为 1.07-1.21,千粒重为 40.05-54.63 g,吸水量为 0.66-1.15 g。产于河南和河北种源的种子较大。(2)不同种源黄连木1年生播种苗苗高和地径的Logistic方程拟合模型达到极显着水平(P<0.01),拟合效果较好。河南和河北种源的黄连木幼苗根茎粗壮,长势较好,陕西种源苗木长势虽高,但其和北京种源苗木相似,根茎均较细,易弯曲,易倒伏。(3)河北种源黄连木秋季的叶色最红,陕西种源黄连木叶片呈现绿色的时间最长,而河南、北京种源处于两者之间。本试验采用色差仪实测叶片的L*、a*、b*参数值,为定量表征叶色变化提供了一定的依据。(4)水杨酸浓度为0.14 g·L-1时,能加强北京种源黄连木叶片中类胡萝卜素的稳定性,有利于其叶色变黄;0.07 g·L-1水杨酸处理能大幅提高花色素苷含量,使其叶色表达效果最好;蔗糖15、30 g·L-1处理可以减缓花色素苷降解速度,叶色表现更稳定;3 g·L-1磷酸二氢钾处理则可以延长北京种源黄连木观赏期。

钟琳珊,刘细燕,王楚天,胡冬南[2](2016)在《中国黄连木繁育技术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中国黄连木既是重要的环保能源树种,又是优良的绿化、用材、观赏及药用树种。为给中国黄连木的深入研究及推广利用提供参考,在系统收集中国黄连木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从中国黄连木繁育技术研究现状及其发展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综述,并提出良种选育建议。

李军,孙宝成,李金霞,王学勇[3](2016)在《浅谈河北省能源植物黄连木发展优势》文中提出黄连木是我国重要的能源树种,种子含油率高,是生产生物柴油的好原料,河北省是其分布最多的省份之一。该文在已建立的黄连木示范基地基础上,从天然资源、土地资源、科研力量、政策扶持及发展前景等方面探讨了河北省黄连木能源林的发展优势,并提出要加强科学研究,提高政策、财政支持力度,促进能源树种黄连木在河北省的基地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张明华[4](2016)在《雌雄同株黄连木快速繁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一般黄连木为雌雄异株植物,雄株占地不结果,自然分布的黄连木雌雄株比例1:2.28,雌株少雄株多,配置雄株少,雌株受精又没法保障,即使雌株也多为实生繁殖,结果晚,不易保持优良性状,是造成低产的重要原因。雌雄同株珍贵资源的发现给栽培带来了希望,急需获得更多性状优良的雌雄同株资源,由于树龄较大繁殖困难,本研究在种质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利用雌雄同株资源研发当年播种,当年嫁接技术,通过大砧高枝嫁接、组织培养等方式,探索短时间获得高繁殖系数、高质量、结实早的雌雄同株苗,以期为雌雄同株优良资源的利用奠定基础,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生产效率。主要结果如下:1、初步摸清了唐县雌雄同株黄连木的生物学特性,雌雄同株黄连木均为50a生以上大树,树冠较大,开花散粉集中在4月中旬。2、通过对雌雄同株黄连木不同接穗类型和不同嫁接方法的研究,结果表明:以6a生的散生幼树黄连木为砧木,插皮接的嫁接成活率普遍高于“T”型芽接,插皮接平均成活率最高为88.33%,而“T”型芽接平均成活率最高为50.00%;Lbl的雌花枝平均成活率最高,分别为76.67%、73.33%,均高于其他类型。3、经对砧木当年培养、当年嫁接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低温层积105d、赤霉素处理有助于种子萌发,但对幼苗质量无显着影响,而苗期施化肥对苗木质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施化肥后苗木地径、苗木高度分别可达29mm、12.2cm,高于不施肥;砧木地径在0.80cm以上当年嫁接成活率最高,可达66.67%。4、对黄连木组织培养中茎段的灭菌时间及浓度、外植体取材、基本培养基、激素及激素组合、增殖培养基等选择问题进行探究,结果表明:外植体选用半木质化的茎段,得率最高,为74.35%;用10%次氯酸钠灭菌12min,污染率最低,为29.00%;1/2DKW基本培养基最好,得率为91.67%;最适宜的激素组合为6-BA1.0mg/L+IBA0.1mg/L;在1/2DKW+6-BA4.0mg/L+IBA0.02mg/L+NAA0.02mg/L增殖培养基下,腋芽有些萌动但不明显,且应选择初代生长良好的初代苗有利于芽诱导。

韩应彬[5](2015)在《黄连木的繁育技术及在园林造景中的应用》文中提出在查阅大量黄连木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综述了我国黄连木的形态特征、自然分布、播种育苗、扦插与嫁接技术以及其开发利用价值。

段劼,陈婧,马履一,贾黎明,杨腾[6](2012)在《木本油料树种中国黄连木研究进展》文中提出在系统收集中国黄连木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总结了其主要生物学特性、生理适应性、培育技术和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当前黄连木研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在良种选育、栽培管理技术和产学研一体化等方面展开更深入的研究;对今后黄连木的发展方向及开发利用前景做出了展望。

畅凌冰[7](2011)在《黄连木覆膜播种育苗与造林技术》文中提出黄连木是漆树科黄连木属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介绍黄连木的生态、经济价值、覆膜播种育苗、造林技术。

安倩[8](2011)在《黄连木辐射诱变的效应分析及组织培养体系的建立》文中提出黄连木(Pistacia chinensis Bunge),是多年生木本油料植物,种子含油率高,可用于生产生物柴油,是我国极具开发利用前景的生物质能源树种。但黄连木童期长、病虫害严重,通过辐射诱变,希望能选育到早开花、抗虫的优良突变体进而选育优良单株,为生物柴油产业提供原料。此外,黄连木主要通过播种和嫁接繁殖,但出芽率和成活率都不是很高,本研究的另一目的在于通过组织培养技术进行繁殖,保持优良树种的遗传稳定性,探讨进一步提高其繁殖系数的可能性。本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以钴60γ射线辐照、(20)Ne氖离子注入、(14)N氮离子注入黄连木种子,研究其生物学效应,并对得到的突变体进行筛选和鉴定;以茎段、嫩枝段、叶片、种子为外植体,研究了黄连木组织培养中腋芽诱导、生根诱导、愈伤诱导及种子萌发等,建立了茎段诱导的再生体系。结果表明:一、辐射对黄连木的生物学效应研究1、钴60γ射线辐照、(20)Ne氖离子注入、(14)N氮离子注入黄连木,都导致黄连木种子萌发率降低,且与剂量呈负相关。2、钴60γ射线辐照黄连木种子,使其成苗率和苗高降低,与对照差异显着,且与剂量呈负相关。3、γ射线辐照处理的黄连木幼苗与对照相比出现了矮化、株型不对称、叶脉失绿、叶片卷曲等畸形现象。4、钴60γ射线辐照对黄连木是较合适的诱变方法,200Gy是适宜的诱变剂量。二、黄连木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体系的研究1、茎段腋芽诱导的最适培养基:1/2DKW+6-BA2.0mg/L+NAA0.1mg/L +IBA0.1mg/L + PVP1.3g/L +葡萄糖15g/L +琼脂6.5g/L。2、生根诱导的最优培养基:1/2MS+IBA3.0mg/L+NAA0.02mg/L+葡萄糖15g/L+PVP1.3g/L+琼脂6.5g/L。3、叶片诱导愈伤最优培养基:1/2 DKW+2,4-D 0.5 mg/L+ PVP1.3%+葡萄糖1.5%+琼脂0.65%。嫩枝段和茎段诱导愈伤最优培养基相同:1/2WPM+2,4-D 0.5mg/L+ PVP1.3%+葡萄糖1.5%+琼脂0.65%。4、黄连木种子萌发的最适培养基为1/2MS和DKW。考虑到培养基对幼苗根长和苗高的影响,黄连木幼苗生长的最适培养基为1/2DKW。黄连木种子萌发的最优无机盐和糖类组合为DKW大量减半+DKW微量、铁盐、有机减半+葡萄糖3g。5、在苗期,不同浓度赤霉素对黄连木株高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呈现明显的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趋势。用100mg/LGA3处理的植株株高远高于其他浓度。

郝丽娟[9](2011)在《能源植物黄连木遗传多样性的SSR及ISSR分析》文中提出黄连木(Pisticia chinensis Bunge)是一个重要的生物质柴油树种,为探讨不同居群间黄连木遗传多样性及地理变化规律,分别对采自河南鸡公山、河北涉县、山东泰安、山西晋城、湖南衡南、湖北秭归、安徽采石矶、江苏无锡、浙江丽水、四川平武、贵州黎平、甘肃舟曲等地区的黄连木进行SSR及ISSR分析,结果表明:1.利用9对SSR引物对13个黄连木天然居群内的232个单株进行微卫星分析,并按照省、经度和纬度计算黄连木遗传距离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232个单株中检测到37个SSR等位位点,期望杂合度(He)为0.5714, Shannon多样性指数(I)为1.0370,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5458,表明黄连木居群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相邻省份、经度、纬度的黄连木区组基本归为同一类群,说明黄连木的遗传关系与地理位置有着密切的相关性,并且遗传距离按经纬度划分较省份划分更具规律性,本研究为黄连木种质资源的选优及育种提供参考依据。2.从10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9对适用于黄连木扩增的引物,且扩增产物多态性高、扩增条带清晰。建立和优化了黄连木ISSR-PCR反应的技术体系。结果表明,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0393, Shannon多样性指数I为0.0902, Nei’s基因多样性(h)为0.0372。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相邻省份的黄连木居群基本归为一类。3.基于SSR和ISSR扩增构建相应的Nei’s (1979)遗传距离矩阵,以及UPGMA聚类图。比较SSR和ISSR标记构建的聚类图,两者趋势大致相近,但不完全相同。

鲜明,王新正[10](2010)在《小陇山林区黄连木资源及种子育苗技术》文中研究说明黄连木是小陇山林区南部重要森林树种和能源树种。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介绍黄连木的植物学特征、生态学特性、资源分布情况,总结种子育苗技术,提出黄连木综合利用的建议。

二、中国黄连木播种育苗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黄连木播种育苗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4个种源黄连木苗木生长节律和叶色变化及调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植物生长节律的研究进展
    1.2 彩叶植物叶片变色生理学特性的研究进展
    1.3 环境因素和人为调控对植物呈色影响的研究进展
        1.3.1 光照对叶色变化的影响
        1.3.2 温度对叶色变化的影响
        1.3.3 水分对叶色变化的影响
        1.3.4 土壤条件对叶色变化的影响
        1.3.5 外源营养物和化学物质对叶色变化的影响
        1.3.6 施肥和栽培条件等对叶色变化的影响
    1.4 黄连木研究现状
2 研究目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内容
    2.3 技术路线
3 研究方法
    3.1 研究地概况
    3.2 试验材料
        3.2.1 种子材料
        3.2.2 试验工具和试剂
    3.3 试验设计
        3.3.1 不同种源黄连木种子品质、生长规律及叶色特性的对比试验
        3.3.2 水杨酸、蔗糖和磷酸二氢钾对黄连木叶色变化的影响
    3.4 试验方法
        3.4.1 采种及种子处理
        3.4.2 苗圃地选择与整理
        3.4.3 播种
        3.4.4 苗期管理
        3.4.5 叶片喷施处理
    3.5 试验取样与指标测定
        3.5.1 种子特性及苗木形态指标测定
        3.5.2 取样
        3.5.3 叶色相关指标测定
        3.5.4 苗木生物量及养分指标测定
    3.6 数据处理及分析
4 结果与分析
    4.1 不同种源黄连木种子特性的比较
    4.2 不同种源黄连木1年生播种苗生长规律的比较
        4.2.1 不同种源黄连木幼苗年生长规律
        4.2.2 不同种源黄连木苗期生物量分配与养分积累特征
        4.2.3 讨论
        4.2.4 小结
    4.3 不同种源黄连木1年生播种苗叶色特性的比较
        4.3.1 各种源黄连木色素含量及其比例在秋季的变化特征
        4.3.2 各种源黄连木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在秋季的变化
        4.3.3 各种源黄连木叶色参数在秋季的变化
        4.3.4 各种源黄连木色素、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与叶色参数的相关性
        4.3.5 讨论
        4.3.6 小结
    4.4 水杨酸、蔗糖和磷酸二氢钾对黄连木叶色变化的影响
        4.4.1 不同处理下黄连木叶片色素含量的差异
        4.4.2 不同处理下黄连木叶片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动态变化
        4.4.3 不同处理对黄连木叶片色相的影响
        4.4.4 黄连木叶片色素与色度值、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的相关分析
        4.4.5 讨论
        4.4.6 小结
5 结论
6 问题与建议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2)中国黄连木繁育技术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黄连木的自然繁育
2黄连木人工繁殖技术
    2.1播种育苗
    2.2扦插繁殖
    2.3嫁接繁殖
    2.4组织培养
3良种选育
4良种选育建议

(3)浅谈河北省能源植物黄连木发展优势(论文提纲范文)

1 天然资源分布广泛,类型多样
    1.1 分布广泛集中,数量丰富
    1.2 品种、类型多样,选择育种潜力大
2 土地资源丰富
    2.1 宜林荒山众多,宜推进示范基地建设
    2.2 土地类型适宜,占据自然区位优势
3 科技支撑力量雄厚
    3.1 技术力量雄厚
    3.2 技术推广体系完善
4 政策扶持力度加强
    4.1 国家高度重视林木生物质能源建设
    4.2 政府加强财政投入力度
5 劳动力充裕,市场前景广阔
    5.1 劳动力充裕,可降低生产成本
    5.2 市场前景广阔
6 展望

(4)雌雄同株黄连木快速繁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黄连木无性繁殖技术研究综述
    2.1 嫁接技术研究进展
        2.1.1 嫁接亲和力对嫁接成活率的影响
        2.1.2 接穗质量对嫁接成活率的影响
        2.1.3 砧木质量对嫁接成活率的影响
        2.1.3.1 黄连木砧木培育技术
        2.1.4 嫁接技术对嫁接成活率的影响
        2.1.5 嫁接方法、嫁接时间对嫁接成活率的影响
        2.1.6 温度、湿度对嫁接成活率的影响
        2.1.7 光照、降雨对嫁接成活率的影响
    2.2 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2.2.1 外植体选择及其消毒研究
        2.2.2 外植体培养基研究
        2.2.3 培养基激素对外植体的影响
        2.2.4 防褐变措施的研究
    2.3 研究目的与意义
    2.4 技术路线
3 试验地概况
    3.1 试验地概况
    3.2 数据处理
4 试验设计与材料
    4.1 雌雄同株种质生物学特性调查
    4.2 高枝嫁接研究
        4.2.1 嫁接方法与成活率的关系
        4.2.2 接穗材料与嫁接成活率的关系
    4.3 当年播种、当年嫁接技术研究
        4.3.1 不同催芽方法及时间与砧木质量的关系
        4.3.2 不同层积时间与砧木质量的关系
        4.3.3 嫁接前不同施肥措施与砧木质量的关系
        4.3.4 砧木质量与嫁接成活率的关系
    4.4 组织培养研究
        4.4.1 灭菌剂浓度及时间与污染率、褐化率的关系
        4.4.2 外植体取材与褐化率的关系
        4.4.3 基本培养基的确定
        4.4.4 激素浓度及组合与污染率、褐化率的关系
        4.4.5 增殖培养基的确定
5 结果与分析
    5.1 雌雄同株种质生物学特性调查
    5.2 高枝嫁接研究
        5.2.1 不同嫁接方法对成活率的影响
        5.2.2 不同接穗材料对成活率的影响
    5.3 当年播种、当年嫁接技术研究
        5.3.1 不同催芽方法及时间对砧木质量的影响
        5.3.2 不同层积时间对砧木质量的影响
        5.3.3 嫁接前不同施肥措施对砧木质量的影响
        5.3.4 砧木质量对嫁接成活率的影响
    5.4 组织培养
        5.4.1 灭菌剂浓度及时间对污染率的影响
        5.4.2 外植体取材类型对褐化率的影响
        5.4.3 基本培养基的确定
        5.4.4 激素浓度及组合对污染率、褐化率的影响
        5.4.5 增殖培养基的确定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6.2.1 不同因素对砧木质量的影响
        6.2.2 不同因素对嫁接成活率的影响
        6.2.3 不同因素对褐化的影响
7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6)木本油料树种中国黄连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主要生物学特性
2 生理适应性研究
    2.1 水分胁迫
    2.2 抗盐胁迫
    2.3 其他胁迫
3 培育技术研究现状
    3.1 种质资源分布调查及对比
    3.2 良种调查评价及选育
    3.3 苗木繁育技术
        3.3.1 种子繁殖
        3.3.2 嫁接繁殖
        3.3.3 扦插繁殖
    3.4 培育造林技术
    3.5 病虫害防控技术
        3.5.1 种子小蜂危害及防治
        3.5.2 木橑尺蠖危害及防治
        3.5.3 立枯病危害及防治
4 黄连木的开发利用
    4.1 种子油用
    4.2 黄连木药用
    4.3 其他用途
5 发展存在问题及前景
    5.1 良种缺乏, 需构建优良种质资源基因库
    5.2 栽培管理水平低, 应推动种植园模式培育
    5.3 研究缺乏系统性, 应推动产学研一体化
    5.4 企业需增加政策鼓励措施

(7)黄连木覆膜播种育苗与造林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黄连木自然分布、形态特征、生态习性
    1.1 自然分布
    1.2 形态特征
    1.3 生态习性
2 黄连木生态、经济价值
    2.1 生态价值
    2.2 观赏价值
    2.3 经济价值
        2.3.1 油料黄连木是一种木本油料树种, 果壳含油量3.
        2.3.2 木材黄连木木质坚硬, 纹理细致, 心材黄褐色, 有光泽,
        2.3.3 其他黄连木树皮含单宁4.
3 黄连木覆膜播种育苗
    3.1 采种
    3.2 种子贮藏
    3.3 种子催芽
    3.4 覆膜播种育苗
        3.4.1 苗圃地的准备黄连木喜光, 育苗应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
        3.4.2 覆膜播种育苗在3月的上中旬, 经过处理的种子1/3胚芽露
4 造林技术
    4.1 整地栽植
    4.2 幼林管护

(8)黄连木辐射诱变的效应分析及组织培养体系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辐射诱变育种
        1.1.1 辐射诱变育种技术及其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
    1.2 黄连木及研究概况
        1.2.1 播种育苗
        1.2.2 组织培养
        1.2.3 扦插生根与嫁接
        1.2.4 造林技术
        1.2.5 黄连木的开发利用
第二章 引言
第三章 黄连木辐射的生物学效应
    3.1 供试材料
    3.2 试验方法
        3.2.1 钴60γ射线辐照
        3.2.2 20Ne 氖离子注入
        3.2.3 14N 氮离子注入
        3.2.4 黄连木种子萌发
        3.2.5 基因组DNA提取
        3.2.6 RAPD 反应
    3.3 结果与分析
        3.3.1 辐照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3.3.2 辐照生物学效应分析
        3.3.3 黄连木基因组DNA 提取结果
        3.3.4 RAPD 分析结果
    3.4 讨论
        3.4.1 辐射方法与剂量
        3.4.2 钴60γ射线辐照黄连木生物学效应
第四章 黄连木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4.1 实验材料及方法
    4.2 试验设计
        4.2.1 黄连木腋芽诱导最佳培养基的筛选
        4.2.2 黄连木诱导生根培养基的筛选
        4.2.3 黄连木叶片、嫩枝段和茎段诱导愈伤培养基的筛选
        4.2.4 黄连木种子生长最适基本培养基筛选
        4.2.5 培养基中无机盐、糖的种类及含量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4.2.6 赤霉素对黄连木幼苗生长的影响
    4.3 数据统计及分析工具
    4.4 结果与分析
        4.4.1 基本培养基及植物激素对黄连木腋芽萌发的影响
        4.4.2 基本培养基及植物激素对黄连木生根的影响
        4.4.3 不同激素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4.4.4 培养基种类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4.4.5 外植体种类对黄连木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4.4.6 光照条件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4.4.7 基本培养基对种子萌发及生长的影响
        4.4.8 培养基中无机盐、糖的种类及含量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4.4.9 赤霉素对黄连木株高的影响
    4.5 讨论
        4.5.1 黄连木种子萌发
        4.5.2 外植体的选择
        4.5.3 丛生芽诱导
        4.5.4 生根后移栽
        4.5.5 愈伤诱导
第五章 结论
    5.1 钴60γ射线辐照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5.2 ~(20)Ne氖离子注入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5.3 ~(14)N氮离子注入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5.4 钴60γ射线辐照生物学效应
    5.5 黄连木DNA 提取
    5.6 RAPD 分析
    5.7 黄连木腋芽诱导最佳培养基
    5.8 黄连木生根诱导培养基
    5.9 黄连木叶片,嫩枝段,茎段诱导愈伤培养基
    5.10 黄连木种子萌发和生长最适基本培养基
    5.11 基本培养基成分,糖的种类及含量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5.12 赤霉素处理对黄连木幼苗生长的影响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图
致谢

(9)能源植物黄连木遗传多样性的SSR及ISSR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黄连术生物学特性及分布
        1.1.1 分类及生物学特性
        1.1.2 地理分布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生殖生态学研究
        1.2.2 繁育技术
        1.2.3 病虫害防治
        1.2.4 引种栽培技术
        1.2.5 生理学研究
    1.3 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1.3.1 植物遗传多样性检查方法的发展概况
        1.3.2 分子标记概述
        1.3.3 本实验所选取的分子标记:SSR和ISSR分子标记概述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2 实验材料
    2.1 材料
        2.1.1 播种育苗
        2.1.2 野外采集
        2.1.3 主要仪器
        2.1.4 溶液配制
    2.2 实验方法
        2.2.1 CT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提取法
        2.2.2 基因组提取试剂盒提取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CTAB法提取基因组DNA质量检查
        2.3.2 试剂盒提取基因组DNA质量检查
    2.4 讨论
        2.4.1 黄连木样品
        2.4.2 DNA制备方法比较
    2.5 小结
3 黄连木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
    3.1 材料和方法
        3.1.1 材料和试剂
        3.1.2 仪器和设备
    3.2 方法
        3.2.1 SSR-PCR体系
        3.2.2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
        3.2.3 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不同省份间黄连木居群遗传多样性
        3.3.2 不同省份黄连术居群关系
        3.3.3 不同纬度间黄连木居群关系
        3.3.4 不同经度间黄连木居群关系
    3.4 讨论
        3.4.1 影响硝酸银染色的因素
        3.4.2 黄连木遗传多样性
        3.4.3 黄连木遗传距离
        3.4.4 黄连木种源区划
    3.5 小结
4 黄连术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4.1 材料和方法
        4.1.1 材料和试剂
        4.1.2 仪器和设备
    4.2 方法
        4.2.1 ISSR-PCR扩增反应体系的优化
        4.2.2 ISSR-PCR扩增引物的筛选
        4.2.3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查
        4.2.4 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ISSR-PCR扩增反应体系的建立
        4.3.2 ISSR-PCR扩增引物的筛选
        4.3.3 琼脂糖电泳检查结果
        4.3.4 遗传多样性分析
        4.3.5 黄连木遗传距离
    4.4 讨论
        4.4.1 黄连木ISSR反应体系的优化
        4.4.2 黄连木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4.4.3 黄连木遗传距离
    4.5 小结
5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附录

四、中国黄连木播种育苗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4个种源黄连木苗木生长节律和叶色变化及调控技术研究[D]. 郭欢欢. 北京林业大学, 2018
  • [2]中国黄连木繁育技术的研究进展[J]. 钟琳珊,刘细燕,王楚天,胡冬南. 贵州农业科学, 2016(05)
  • [3]浅谈河北省能源植物黄连木发展优势[J]. 李军,孙宝成,李金霞,王学勇. 河北林业科技, 2016(02)
  • [4]雌雄同株黄连木快速繁殖研究[D]. 张明华. 北京林业大学, 2016(12)
  • [5]黄连木的繁育技术及在园林造景中的应用[J]. 韩应彬. 园艺与种苗, 2015(05)
  • [6]木本油料树种中国黄连木研究进展[J]. 段劼,陈婧,马履一,贾黎明,杨腾.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2(06)
  • [7]黄连木覆膜播种育苗与造林技术[J]. 畅凌冰. 吉林农业, 2011(08)
  • [8]黄连木辐射诱变的效应分析及组织培养体系的建立[D]. 安倩.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11(12)
  • [9]能源植物黄连木遗传多样性的SSR及ISSR分析[D]. 郝丽娟. 北京林业大学, 2011(11)
  • [10]小陇山林区黄连木资源及种子育苗技术[J]. 鲜明,王新正.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0(24)

标签:;  ;  ;  ;  ;  

黄连木育苗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