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扬的弦音连接两岸

悠扬的弦音连接两岸

一、悠扬弦音连起两岸(论文文献综述)

葛水平[1](2020)在《楚雄,彝族火把照亮岁月》文中提出楚雄州地处滇中,滇中地区历史上就是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我国面向东南亚、南亚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前沿,也是中国大陆旅游圈、东南亚旅游圈和南亚旅游圈的交汇地带。楚雄州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丰富多彩,有横断山脉支系哀牢山、乌蒙山两大山系连绵起伏。百草岭,化佛山、紫溪山、西山、三峰山、方山、昙华山、狮子山、白竹

杨晓庆[2](2018)在《《水浒传》中“教”字兼语句的日译考察》文中研究表明《水浒传》成书于元末明初,是中国四大名着之一。书中大量的使用了兼语句,其中“教”字兼语句的使用频率较高。本调查报告,通过定量定性以及理论分析的方法分析《水浒传》中“教”字兼语句的日译问题。选用的日译本为驹田信二所译版本。通过本次调查要达到以下几个目的:第一、明确《水浒传》中“教”字兼语句的个数,同时把握中文《水浒传》中“教”字兼语句和驹田译本中译文的对译情况,作出初步数据统计。第二、将与中文《水浒传》中“教”字兼语句对译的驹田译本中的翻译方法进行分类,明确除「させる」以外的日译方法。第三、明确中文《水浒传》中每个“教”字兼语句所包含的具体含义,并且明确不同含义的“教”字兼语句所对应的日译方法。第四、明确中文《水浒传》中“教”字兼语句对应多种翻译方法的原因。通过调查发现,第一、《水浒传》中“教”字兼语句共有1087例,“教”字兼语句总计有9种含义,且每种含义都对应多种翻译方法。第二、中文《水浒传》中“教”字兼语句对译的驹田译本中的翻译方法共分为16种。第三、根据关联理论从语用和语义的角度分析发现上下文脉、礼貌原则、得体表现、译者等都是《水浒传》中“教”字兼语句出现多种翻译方法的原因。

赵胜山[3](2017)在《国内有关马骨胡及其音乐文化的研究综述》文中指出马骨胡作为壮族特色拉弦乐器,南、北路壮剧和南、北路八音的的主要演奏乐器,在壮族民间音乐和壮族人民心中都有着重要的地位。通过四个方面论述国内研究马骨胡及其音乐文化的现状,并对相关学术成果进行梳理和分析。

朱智琴[4](2017)在《湖南花鼓戏音乐在二胡乐曲中的应用与分析》文中认为中国二胡艺术的发展融合了丰富多样的地域风格,民族民间音乐、戏曲音乐元素在二胡作品中应用的也较为广泛。笔者有感于湖南地方风格的二胡作品,对于家乡音乐的热爱与兴趣,从而产生了想要将湖南花鼓戏的音乐元素在二胡作品中运用的方式做一个分析。全文主要分为湖南花鼓戏概述、二胡与花鼓大筒、湖南花鼓戏音乐风格的二胡作品分析三个章节。通过对湖南花鼓戏发展历史、方言、曲调种类等作为分析元素,系统的分析了花鼓大筒演奏特点与二胡演奏特点的关系以及在此类乐曲中的应用。笔者通过本文的分析,借鉴不同地方乐种的演奏乐器及演奏技巧,将之与二胡的演奏技法相结合,希望能够丰富二胡的演奏技法,为演奏者在学习和演奏此类作品时提供一些建议与帮助。

李庆锋[5](2016)在《琴弦上的歌》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一位大学教授,一位古汉语学者,无意中翻开了鄌郚乐器的第一页……一20世纪1969年的秋天,萧风瑟瑟,旷野凄凄,一场突如其来的寒流,正席卷着中国的大地。胶济铁路,像一条颤颤蠕动的长蛇,匍匐在齐鲁大地上,通向苍茫的远方。阴历的九月二十九日早晨,一辆列车在青岛火车站发出了一声长嘶,顶着滚滚黑烟,缓缓驶出青岛。青岛,这个饱经沧桑的海滨城市,此时以一种刚毅的面容,目送着又一次分离的

范青[6](2014)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隐喻现象及其教学方法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隐喻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日常口语交流中,人们会不可避免地使用隐喻,以展现个人的思想和智慧。隐喻大量存在于古代文化典籍中,深刻地影响到中国文化“妙喻取譬”的价值取向。中国隐喻文化带有浓厚的语用色彩,追求着言语的表达效果和情感的传达,是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的体现。可以说,隐喻的广泛应用造就了中国文化的无穷魅力。中西方对隐喻的研究经历了从修辞学角度到认知角度研究的漫长发展过程。隐喻作为最常用的一种认知方式,为人们认知客观世界提供了重要的工具。本文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隐喻理论的概述,包括隐喻的定义、隐喻的实质以及隐喻的功能。第二部分从修辞学角度和认识角度展现了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隐喻现象。第三部分从接受学的角度探究了隐喻的教学方法,包括教师应重新认识隐喻、提高隐喻教学能力及完善语文教学中隐喻教学的评价体系三个方面。

郭耿甫[7](2012)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的建立 ——以南音为例》文中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理论的研究,仍然是一个新兴、远未获得充分发展的领域,早年借鉴其他学科,以及物质性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但非物质遗产自身有其独特性,其保护工作更是刻不容缓,亟需尽速建立自我科学性的专门视角,用以面对分分秒秒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中凋零消失的人类珍宝。本论文企图架构出并验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视角,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南音为例,一方面,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身分来认识、书写南音,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视角来检视南音发展、存在与保存的现状;另一方面,则运用南音为例,来验证这一崭新视角与框架理论的立论完整性与实践应用。利用笔者台湾人的身分便利,南音在其发源地泉州以及台湾的南音发展变迁与保护作为同时被援引为例证,用以增加其实证的丰富度,而这也是在南音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方向上,第一次同时对两岸的多元性认识与比较。在理论建构与文献研究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南音研究大量停留在音乐学的视野当中,也因而成为保护执行者、政府立法与施政上的限制。进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代,需要加紧建构非物质文化遗产独特学术、研究与保护施政上的专业视角,当然这需要时问与人力,但必须意识到这项工作的紧迫与必要性。本文企图援引现有研究的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保护的理论,发现科学性的论证,仍十分匮乏。作为一门新兴的科学,中国许多的研究与着述都不到十年,但必须了解直接使用论证不足或是错误理解的理论与观念,可能够造成不可回复的悲剧,特别是与物质性文化遗产有着不少关联的“真实性”的保护原则,笔者发现国际间甚少与非遗保护连结、甚至是UNESCO之2004《大和宣言》早己宣告与非遗保护无关;而本文更进一步以“生物多样性”的理论来延伸“文化多样性”在非遗保护上的实践。南音已经成为世界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保护思维停留在“传统音乐”的阶段没又太多的跨越。南音的变迁发展历程,印证了“流变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特性,从非遗保护深切认识了流变的必然,正视非移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才有可能以持平完整的态度去保存、管理、传承、或者活化南音。南音早期凭借其许多象征符号化的规范、仪式甚至神话藉以巩固其传承性的维持,必须“自觉”时代的不同,重新找到南音与现代社会的连结、新的意义和新的价值,找回自我的尊重与荣誉感,才能凭借着这份份自重与荣誉感赢得局外人的尊重,激发更多不同族群认识、参与、甚至学习南音的动力。而作为一个全人类共享与共荣的珍贵遗产,笔者看到一个整合各地区研究、交流、传习、保存、推广力量的跨国组织形成的迫切必要。南音文化圈有责任、也有荣耀世世代代守护着这份遗产的历史、现在与未来。

马里扬[8](2012)在《北宋士大夫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北宋士大夫词作为研究之对象,立足歌词的文本细读与文学发生背景的还原考证,提出以士大夫词为中心的“盛宋词史”这一概念,就宋词之盛这一文学现象产生的外部历史原因、内在文学动因以及具体之演进历程,展开详细地考证与阐释。士大夫词之内涵,是以王国维《人间词话》(1908)提出的“士大夫之词”为基点,包含有对王灼《碧鸡漫志》(1150)标举苏轼等“士大夫作者”的近千年传承,更携带着晚清常州词派(1822~1911)推尊“学人之词”的深刻影响,最终沉淀为一种深广阔大之词境的指称。词境的生成,包括词人的现实处境与歌词文本时地人事之构成要素,而最为核心、同时也是词境高下深浅的决定性因素,是寄寓于歌词之中的时代精神。北宋士大夫词,是士大夫之“宋型”特质渗透入歌词,形成了作为“词中心史”的“词史”。借助“词史考微”,重新建构出北宋士大夫词的发展历程亦即“盛宋词史”,约分为确立、极盛与衰退三个时期:以欧阳修景佑元年(1031)离开洛阳入汴京作为盛宋词史的起点。经过嘉佑年间(1056~1063)以王安石等士大夫词人对《花间》、南唐词风的离析,至熙宁、元丰之际(1074~1082),苏轼从词学观念、创作方式、体格内容等方面完全改造士大夫词,从而将盛宋词史推至极盛;其中,王安石更为突出地体现出“词运转关”之表征,而东坡词则成为“词学极盛”的典型呈现。进入哲宗元佑年间(1086~1093),士风的分化导致十大夫与歌词间的关系极为尴尬,但同时也催生出明晰自觉之士大夫词学观。哲宗绍圣至徽宗初年(1094~1101)放逐西南的黄庭坚更以疏放自由的创作态势,在歌词之中寄寓深意,散发出北宋士大夫歌词创作的最后一道光彩。词格、词境、词体,作为词学专有之领域,是与士大夫词纵向演进之历史进程相交互的横剖面。北宋士大夫词,是以《花间》词之体格特征为基础;而“词格独立”又渊源于士大夫知识结构中“缘情绮靡”之诗学内在传统。入宋之后,秉承南唐词风的十大夫词人,通过词境中空间以及时间、人事等构成要素的渐次迁移,逐步在歌词文本之中寄寓与传达士大夫的思想与情感。与此同时,伴随“燕乐饮曲”的改造,倚声填词的方式也在士大夫创作中不断变更,最终建构起符合士大大审美情趣并与诗体相对应之歌词“长短句体”。

赵纯[9](2003)在《解读李自立小提琴音乐民族化的创作思维》文中认为 前言 中国小提琴艺术进入崭新的发展时代应从1949年解放以后算起。五十多年来,随着小提琴专业队伍的不断扩大和中国民族音乐的大力发展,客观上也使越来越多的艺术家们致力于中国风格小提琴音乐的创作。在他们中间有专门的作曲家、演奏家,还有一些肩负演奏和教学双重任务的小提琴教育家。星

二、悠扬弦音连起两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悠扬弦音连起两岸(论文提纲范文)

(1)楚雄,彝族火把照亮岁月(论文提纲范文)

一、左脚舞,彝绣,四弦琴,那一口酸腌菜
二、姚安的魅力不仅是《梅葛》和花灯
三、彝、汉、回族组成的和谐家庭
四、小小四弦一块柴,酸的弹出甜的来
五、毕摩,彝族文化的维护者和传播者
    一
    二
六、携起手,小康社会一起奔
    “咪依鲁”盛开的彝村
    彝族刺绣里的天人合一

(2)《水浒传》中“教”字兼语句的日译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谢辞
要旨
摘要
1.调査意义?目的
    1.1 调査意义
    1.2 调査目的
2.「教」字兼语文の定义と本报告书で扱う「教」字兼语文の范囲
3.调査対象?方法
4.先行研究
    4.1 先行研究の问题点
5.版本の説明
6.『水浒伝』における「教」字兼语文の统计
    6.1 中国语版の『水浒伝』における「教」字兼语文
    6.2 驹田信二訳の『水浒伝』における「教」字兼语文の訳文の统计
7.関连性理论による『水浒伝』における「教」字兼语文の分析
    7.1 関连性理论
    7.2 関连性理论による『水浒伝』における「教」字兼语文の和訳
        7.2.1 「(さ)せる」で訳される「教」字兼语文
        7.2.2 「~てもらう」で訳される「教」字兼语文
        7.2.3 「ようにする」で訳される「教」字兼语文
        7.2.4 「しめる」で訳される「教」字兼语文
        7.2.5 「他动词」で訳される「教」字兼语文
        7.2.6 「ようにいう」で訳される「教」字兼语文
        7.2.7 「で」で訳される「教」字兼语文
        7.2.8 「~ことができる」で訳される「教」字兼语文
        7.2.9 「~を~にする」で訳される「教」字兼语文
        7.2.10 「直接话法」で訳される「教」字兼语文
        7.2.11 「命令形」で訳される「教」字兼语文
        7.2.12 「~ましょう」で訳される「教」字兼语文
        7.2.13 「れる·られる」で訳される「教」字兼语文
        7.2.14 「(さ)せられる」で訳される「教」字兼语文
        7.2.15 「省略」で訳される「教」字兼语文
        7.2.16 「その他」
8.结论
注釈
参考文献
付録

(3)国内有关马骨胡及其音乐文化的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乐器介绍与制作改良
二、演奏风格与技术探讨
三、创作改编与曲目分析
四、保护传承与比较研究
五、结语

(4)湖南花鼓戏音乐在二胡乐曲中的应用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序言
第一章 湖南花鼓戏音乐概述
    第一节 湖南花鼓戏音乐的渊源
    第二节 湖南花鼓戏音乐的风格特点
        一、湖南花鼓戏音乐方言的特点
        二、湖南花鼓戏音乐的曲调风格特点
第二章 二胡与花鼓大筒
    第一节 二胡与花鼓大筒的历史渊源
    第二节 二胡与花鼓大筒的演奏技巧
        一、定弦与把位
        二、弓法的运用
        三、指法的运用
    小结
第三章 湖南花鼓戏音乐风格的二胡作品分析
    第一节 《湘江乐》作品分析
        一、川调风格分析
        二、小调风格分析
        三、演奏技巧与方法的分析
    第二节《山乡邮递员》作品分析
        一、采茶调风格分析
        二、锣鼓点的分析
        三、演奏技巧与方法的分析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6)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隐喻现象及其教学方法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1 隐喻理论的概述
    1.1 隐喻的定义
    1.2 隐喻的实质
        1.2.1 替代与可替代
        1.2.2 相似性与冲突感
        1.2.3 联想力和变异性
    1.3 隐喻的功能
        1.3.1 修辞功能
        1.3.1.1 使得语言表达更为简洁而生动形象
        1.3.1.2 使得语言表达更为隐晦且妙趣横生
        1.3.1.3 使得语言表达委婉而富有诗意
        1.3.2 认识功能
        1.3.2.1 解释概念
        1.3.2.2 传播新知
        1.3.2.3 促进思维
2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隐喻现象
    2.1 隐喻作为一种修辞手法在语文教材中广泛存在
        2.1.1 同一作者对主体的不同隐喻表达体现其思维的广泛性
        2.1.2 不同作者对同类事物的不同隐喻表达体现其文体风格
    2.2 隐喻作为一种思维模式也在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席之地
        2.2.1 借助隐喻化无形为有形
        2.2.2 借助隐喻表弦外之音
        2.2.3 借助隐喻深化思维
3 隐喻的教学方法探究
    3.1 鼓励教师重新认识隐喻
        3.1.1 了解隐喻的产生
        3.1.2 了解隐喻的理解过程
    3.2 提高教师的隐喻教学能力
        3.2.1 深层阅读发现隐喻内容
        3.2.2 创设情境解读隐喻含义
        3.2.3 注重对话挖掘智慧潜能
        3.2.4 潜移默化培养文化素养
    3.3 完善语文教学中隐喻教学的评价体系
        3.3.1 从阅读和写作中评价学生的隐喻能力
        3.3.2 从教学过程中评价教师的隐喻能力
        3.3.3 从教学策略上评价隐喻教学过程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的建立 ——以南音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表目录
绪论
    第一节 研究源起
        一、一个认识的跨越、与保护的完备
        二、南音入选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荣景与阴影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主题与假设
    第三节 视角理论架构
    第四节 研究方法
        一、文化人类学
        二、比较研究
        三、文献研究
    第五节 南音的理论研究与本文的意义与独特性
        一、历史渊源研究的面向
        二、南音音乐本体的研究面向
        三、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等其他的研究面向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的角度
    第六节 论文架构
第一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音
    第一节 定义南音
        一、名称
        二、分布与起源
        三、南音的音乐本体
        四、南音乐社、乐人、与乐事
    第二节 南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性
        一、群体性
        二、民族性与地域性
        三、综合性
        四、活态性、传承性与流变性
        五、南音的模式化特性
        六、象征性
        七、独特性
    第三节 南音具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
        一、南音的历史价值
        二、南音的精神价值
        三、南音的科学价值
        四、南音的社会价值
        五、南音的审美价值
        六、南音的经济价值
    第四节 小结
第二章 南音在泉州的变迁、现况与保护
    第一节 历史变迁
        一、民国期间(1912年—1949年)
        二、建国初期(1949年—1966年)
        三、文化大革命期间(1966年—1976年)
        四、改革开放后(1978年—1990年)
    第二节 今日的泉州民间南音(1990年至今)
        一、民间南音乐社
        二、其他民间南音现象
    第三节 泉州的南音保护
        一、国家级的非物质遗产保护
        二、福建省政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三、泉州市政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第三章 南音在台湾的历史变迁、现况与保护
    第一节 历史变迁
        一、全盛期(1895年—1937年)
        二、没落期(1937年——1945年)
        三、复苏期(1945年—1969年)
        四、转型期(1970年—2001年)
    第二节 今日的台湾民间南音
        一、“类传统”形态乐社
        二、非传统形态南音乐社
        三、取材南音的当代表演艺术团体
    第三节 政府的保护
        一、保护体系
        二、保护法令
        三、政府的保护作为
第四章 两岸南音的比较
    第一节 两岸在民间南音文化变迁上的比较
        一、相近似的趋向
        二、相异的现象
    第二节 两地政府南音保护上的比较
        一、保护体系
        二、保护法令
        三、保护作为
第五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原则
    第一节 文化多样性的视野来看两岸的南音保护与发展
        一、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内涵与南音保护
        二、文化多样性的历史背景
        三、南音——泉州地区的强势文化
        四、从保护生物多样性到保护文化多样性的道路
        五、生物多样性思维启发的南音保护反省
        六、文化多样性概念应用在台湾南音的相关问题
    第二节 南音保护与真实性的讨论
        一、真实性与文化遗产保护的起源与发展
        二、真实性与UNESCO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三、真实性与南音保护
        四、疏漏、误解或特色?关于真实性在两岸非遗保护中的运用
        五、小结
    第三节 整体性与南音保护
        一、从自然遗产的整体性保护到非遗保护的整体性
        二、南音保护与整体性
        三、整体性与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
    第四节 传承性的原则与南音保护
        一、传承性的背景与内涵
        二、联合国文件中关于传承相关的意涵
        三、传承与南音保护
    第五节 自觉、尊重与荣誉感
        一、南音人失落的尊重与荣誉感
        二、尊重与自重
        三、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重与荣誉感
        四、小结
结论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亟需建立自我的视野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保护的理论与实证需要更多的研究投入
    三、南音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作
    四、流变是南音不变的特性南音是传统也是当代音乐
    五、尊重与荣誉感的重建
    六、强化两岸与国际的交流与合作(跨国际地区组织成立的必要)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致谢

(8)北宋士大夫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学术史的回顾:从王灼到王国维
    二 士大夫词的词境特征
    三 士大夫的“宋型特质”
    四 盛宋词史:关于北宋词史分期的反思与重构
    五 词史考微:研究的方案
第一章 溯源:从诗境到词境
    第一节 诗学“内在传统”的确立与演变
        一 “缘情绮靡”:诗体的独立
        二 从“闺房”发端:诗境的构造
        三 诗境的多元拓展:以文人拟乐府诗为例
    第二节 曲子词:“内在传统”的回归
        一 合时地者为境界
        二 作为新诗的歌词:从《玉台》到《花间》
        三 屏内世界:《花间》词境的独特构造
        四 要眇空幻:《花间》词境的典范效应
第二章 “宋型”士大夫词的形成
    第一节 词境的迁移:《花间》词·冯延巳·欧阳修
        一 五代歌词的刊印问题
        二 冯、欧词的互见困境
        三 从“低徊要眇”到“深厚婉转”
    第二节 士大夫词的“宋型特质”
        一 从“吴越”而来:潘阆、钱惟演词中的新因素
        二 由豪放转向沉着:欧阳修词中“历史心理”考微
        三 新、旧士人的揖别:欧阳修“艳词”公案释证
    第三节 政治心态的内转与士大夫新风的分流
        一 《采桑子》词与欧阳修的政治遭际
        二 《朝中措》词与欧阳修“作茧”心态
        三 士风的延续与分流
第三章 熙丰之际的词运转关
    第一节 宋词中的“半山体”
        一 《临川文集》的编撰与歌词异文的成因
        二 雍容奇特:王安石“集句词”疏证
    第二节 词运转关的内在动因
        一 王安石艳情歌词刊落考
        二 “欧王公案”与歌词风会之离析
    第三节 “以诗为词”说的提出及其成因
        一 小诗如词:陈师道词论原貌考
        二 作为熙丰词学“近代”接受的“以诗为词”说
第四章 士大夫词的极盛时代
    第一节 “眉山记忆”:熙丰之际苏轼词风的嬗变
        一 眉山·京城·杭州:苏轼早年与歌词之因缘
        二 “被迫创作”:苏轼始为歌词考
        三 杨绘《醉蓬莱》词与“六客追忆”
        四 从熙宁到元丰:苏轼词风的转变
    第二节 苏轼“清雄”词风的集成意义
        一 时间意识的变动:李煜·柳永·晏殊
        二 空间迁移与时间意识的融汇:苏轼赤壁词释证
        附 山谷手书东坡赤壁词考
    第三节 苏轼与“盛宋词”:一桩词学史公案的重新审视
        一 相对于“盛唐诗”而言的“盛宋词”
        二 “盛宋词”划定的由北而南
        三 熙丰之际:词之“盛宋”的最终界定
        四 “盛宋词”即“士大夫词之盛”
    第四节 元佑:士大夫歌词创作的落潮
        一 道术分裂:北宋士风迁变与歌词创作之关系
        二 破琴的弦音:苏轼元佑歌词释证
第五章 士大夫词史地位的最终确立
    第一节 晏几道自编词集的深隐寄寓
        一 歌词“投赠”事件考辨
        二 《乐府补亡》与“小山词”的流传
        三 “小苹初见”时的政治处境与心态
        四 深隐寄寓与词史地位的重判
    第二节 家学与处境:“后熙丰时代”的词学走向
        一 “南部诸贤”的新型传统
        二 士风转变的夹缝:晏几道与苏轼之关系
        三 政治漩涡中的士大夫歌词
        四 “清壮顿挫”的歌词新风
    第三节 钩深、会理与意深:黄庭坚的词论与词风
        一 政治遭际的触因
        二 钩深与会理:小词的读法
        三 用意深至:山谷词隅证
    附 陈善《扪虱新话》旁证:以山谷词真伪为中心
第六章 典范:从词体到词格
    第一节 诗乐间的转换与融合
        一 从“讴谣”到“乐歌”
        二 “宰割辞调”:诗作用于乐
        三 “均拍”:诗乐的融合
    第二节 长短句体:新型的“曲词”关系
        一 “燕乐饮曲”的兴盛与文人“填曲”
        二 “填词”的因循与“慢拍曲词”
        三 “倚谱”与“寄曲”:填词范式的出现
        附 宋词调《水调歌头》考
    第三节 宋词之唱与体格提升
        一 最贵人声:唱词形式的追溯
        二 士大夫唱词与词格的提升
结论
    一 探本之论:关于词学研究的“本质”问题
    二 哲学的直觉:王国维“境界”说的生成历程
    三 以“词境”为核心的“士大夫之词”
    四 词史:由“内在脉络”推助的综合研究
附 盛宋词史演变历程表
参考文献
后记

四、悠扬弦音连起两岸(论文参考文献)

  • [1]楚雄,彝族火把照亮岁月[J]. 葛水平. 金沙江文艺, 2020(05)
  • [2]《水浒传》中“教”字兼语句的日译考察[D]. 杨晓庆. 西安外国语大学, 2018(12)
  • [3]国内有关马骨胡及其音乐文化的研究综述[J]. 赵胜山. 通俗歌曲, 2017(03)
  • [4]湖南花鼓戏音乐在二胡乐曲中的应用与分析[D]. 朱智琴. 中国音乐学院, 2017(02)
  • [5]琴弦上的歌[J]. 李庆锋. 时代文学, 2016(10)
  • [6]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隐喻现象及其教学方法探究[D]. 范青. 江西师范大学, 2014(02)
  • [7]“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的建立 ——以南音为例[D]. 郭耿甫.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2(07)
  • [8]北宋士大夫词研究[D]. 马里扬. 北京大学, 2012(02)
  • [9]解读李自立小提琴音乐民族化的创作思维[J]. 赵纯. 音乐研究, 2003(04)

标签:;  ;  ;  ;  ;  

悠扬的弦音连接两岸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