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林与《神州日报》——以民族主义宣传为中心

杨玉林与《神州日报》——以民族主义宣传为中心

一、杨毓麟与《神州日报》——以民族主义宣传为中心(论文文献综述)

陈龙[1](2020)在《于右任与晚清民国诗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于右任(1879—1964)既是晚清民国重要诗家,也是此期诗坛风云人物,享有很高诗学声望。把于右任放在晚清民国诗坛中来考察,可以加强于右任诗人身份的体认,使之立体化、鲜活化。而通过于右任及其诗学活动问途晚清民国时期诗坛,也可以反映20世纪前半个多世纪诗坛的风云变化。于右任对其时诗坛的影响是有目共睹的,这种影响可以体现在诗学观念上,体现在诗歌创作实践上,更可以体现在于右任活跃而丰富的诗歌活动上。本文绪论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回顾于右任与晚清民国诗坛的风云际会:于右任早年以一部《半哭半笑楼诗草》进军晚清诗坛,成为诗界革命骁将;辛亥前后创办四份革命报刊为推动南社发生发展作出卓越贡献,于右任因此跻身资深社员行列;1918—1922年又以陕西靖国军总司令身份带领军中诗人吟唱,形成陕西近现代诗史上的重要诗人群落——陕西靖国军诗群;抗战时期于右任领衔发起民族诗坛,实际成为国民党文坛盟主,也是扭转抗战诗风的关键人物;晚年寓居台湾发起诗体解放运动,影响了台湾当代诗坛的走向,这可以视作其在民国诗坛活动之余波。第二部分为近百年于右任诗歌研究述评,将百年于诗研究分为发轫期、创始期和发展期三个阶段,总结各期主要成就和不足。正文凡四章:第一章在辑录于右任早年诗话文献的基础上(见附录一、二、三),考察《骚心丛谈》《独树斋诗话》这两部成体系的诗话。这些诗话既是研究于右任诗学的珍贵资料,也是晚清报刊诗话兴盛的个案呈现。其中,《骚心丛谈》是一部革命诗话,重点评介了晚近革命诗人,是20世纪初革命诗学兴起的体现。这部诗话提倡诗歌创作要出入古今、反映时代,这是于右任早年诗学观的主要内容。《独树斋诗话》具有传统诗话的特点,它主张“贵博崇实”,本身就是一部具有考据特点的诗话,在民国诗话中别具一格。第二章是于右任的诗歌创作论,凡两节。在辑录于右任集外诗作基础上,第二章第一节结合于右任的人生轨迹,将其诗歌创作分为三个阶段:前期诗歌倡言革命、反清反帝,中期诗歌抒写山河沦落、民瘼之痛及革命的残酷漫长,后期诗歌写晚年的生活与心境,以闲情唱和、回顾革命人生为主,最具价值的是“望大陆”系列哀歌。第二节论于氏诗风演变,大体与其主题取向一致,前期诗歌慷慨悲愤,既而转向沉郁顿挫,至晚年寓居台湾后诗风又以悲凉感伤为主。第三章详论于右任与晚清民国诗群的因缘际会,实质是对绪论第一部分的深入解读,也是论文的重点所在。第一节论于右任办报与南社的关系,考述了于氏四报为南社发生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四报都是南社人聚首交流的园地,《神州日报》《民呼日报》记录了神交社诞生与南社筹备期的联谊吟唱活动,《民吁日报》记录了南社的诞生,而《民立报》更成为南社人的大本营之一,《南社丛刻》总发行所就设于该报馆中。第二节中,笔者提出“陕西靖国军诗群”的概念,并论诗群之崛起、诗人谱系之构建与诗群活动史。第三节考实民国文学史上一个语焉不详的诗社——民族诗坛,讨论它的“民国诗运动”。余论谈于右任走上台湾诗坛盟主之位的大致史程,和于氏晚年诗学观及台湾诗体解放运动。第四章共两节:首节论晚清诗歌近代化的起点、阶段特征与《半哭半笑楼诗草》的近代化价值。第二节论于右任对民国旧体诗现代化的贡献,及其旧新诗体共存发展的启示。因笔者学力不足,此章论证不充分,需待日后继续思考。

郭建鹏[2](2018)在《南社报刊文学史料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南社作为晚清规模庞大、影响深远的社团,通过办报活动来完成“革命文人”的“文人革命”活动。他们投身于国族建构中,也是成为晚清民初文学变革中的健将。南社通过政治、报刊、文学三者的联姻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本文力图通过对南社报刊及南社报刊文学的梳理,揭示南社不仅是一个引领“政治革命”的团体,也引领了中国报刊媒介的发展,更重要的在文学变革时代亦走在了前列,他们属于启蒙、递变的一代,其磅礴的文学气势引领了一个时代的潮流。本文分为六个部分:在绪论部分,首先明确了研究的对象、内容与目的,即从南社报刊所刊载的文学史料入手,多角度地去考察南社时期南社人的社会、文学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来为其“正名”。其次,概述了南社研究的现状与不足,提出南社研究的价值。第一章主要是对南社的兴起与报刊业产生关系进行一个总结性的概说,南社通过报刊来代表整体参与社会政治活动,并将个体内在的政治价值取向聚集到一起,并形成了一个具有时代特色,集政治性、文化性、商业性于一体的“南社报刊编辑群”。同时对南社人的“笔名文化”进行了分析,还有部分作者与笔名的考证。第二章以时间为序,从南社成立前的海外办报到国内鼓吹革命再到南社社刊《南社丛刻》的出版,进行数据与内容上的分析,进而梳理出此阶段的报刊在政治、文学革命上的特色,作为《南社丛刻》,从与之密切相关的雅集活动进行分析,得出《南社丛刻》无论是从编辑人员的更换还是从内容的选择、编辑来看,它代表了南社发展过程中的成就与缺陷,同时也是古典文学终结路上最灿烂的一幕。本章还将于右任主办的“竖三民”及南社女社友的办报活动纳入研究的视野,尤其是在倡导性别平等的南社群体,女性共同参与社事和政治活动,为晚清妇女解放运动树立了光辉的典范。民元后,随着政治空间的突变,南社报刊出现分化,一部分坚持鼓吹革命,形成“反袁文学”,一部分走向消闲,并入通俗文学,成为主流。而《民国日报》副刊《觉悟》的的诞生,承载着新旧文学的转变,也是南社发展史上的分水岭。可以说,在《民国日报》上的“唐宋诗之争”只是南社堡垒垮塌的一角,也是其历史必然性的真实再现。第三章以分类文体进行研究。南社作为文学社团,其在小说、诗歌、戏剧、散文领域取得的文学成就引领了晚清民初文学的发展导向。南社的小说是古典小说与翻译小说结合下的产物,它接受西方悲剧美学思想,打破了传统“大团圆”结局模式,书写了“革命+恋爱”模式的典范。书信体、日记体及第一人称叙事等创作方法的革新,给五四作家诸多启示。南社诗歌吸纳、融汇中西传统,从本质上超越了维新派的诗学主张,通过追忆前人、幻想历史的重构与颠覆,修复、建立过去、现在、未来之间的联系,并寻找自我价值存在的生存空间、重塑国族传统的历史地位。南社戏剧最为突出的历史贡献在于理论倡导、剧本创作与舞台实践并重,弥补了改良派脱离舞台的缺陷,真正在戏剧舞台上造成了改革的声势,使近代戏剧革新运动取得前所未有的成果。第四章重在讨论南社在民国机制下的文学史地位,从民国文学的命名存在性说起,认为民国文学是对历史传统的衔接,只是替代现代文学的历史局限性,并不是要遮蔽、颠覆文学发展史上出现得现代性。然后从鸳鸯蝴蝶派的文学创作进行具体分析,得出南社小说家为主流的以民间文化出场面向市民群体的鸳鸯蝴蝶派,以其商业化的市场和价值取向延续着传统文化精髓,兼祧新的时代内涵,是连接传统与现代的纽带。同时对影响新文学运动的南社与胡适等新文学家之间白话之争从历史的源流、论争的本源及历史的现代性反思来重新诠释南社的“保守”与“反动”行为,重估南社白话文运动的影响及价值。结论南社的报刊,打造了南社为革命团体的名片,也影响了南社乃至整个晚清民初文学的发展。通过报刊中的文学作品还原南社的政治活动和文学创作的历史在场,在历史的还原与文学的解构中去找寻南社文学走向的可能性与必然性,给“没有晚清,何来五四”文学现代性发展一个合理的解释。南社作为连接古典与现代的桥梁,作为是新文化运动的萌芽,值得我们去认识、评说,它自身存在的矛盾更值得我们去思考。

曹磊[3](2018)在《媒介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民族主义思想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通过梳理近代以来民族主义思潮在不同媒介当中的发展演变及其对社会的影响来探究中国现代化和民族构建的过程。19世纪末,以报刊为代表的印刷媒介为中国人构筑了精神上的公共空间,中国的民族“想象”开始萌芽,进入了从传统的帝国向民族国家转型的过程。清末革命派与立宪派的差异体现了文化民族主义与政治民族主义的分歧。20世纪初,电影作为一种图像媒介更加深刻地改造了中国社会的传播方式,传播范围覆盖了知识分子和都市人群以外的群体。抗战电影的传播将广阔空间内的中国人纳入到同一个时空环境之内,从而让他们产生了相似的历史记忆,使日本以“文化”解构中国的阴谋最终没有得逞,中国作为一个现代民族国家开始成型。20世纪末,网络的出现又一次重构了中国社会的传播体系,网络的传播特点使文化民族主义和政治民族主义的争执又一次抬头,挑战了中国传统的民族构建叙事。纵览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每一次传播方式的变化都对社会结构和组织方式产生深刻的影响,进而对民族建构提出了挑战,在某种程度上印证了“媒介是社会的尺度”。本文把近代以来中国历史按照媒介形态分为三个阶段:印刷时代、图像时代、网络时代,以现代化范式和发展传播学理论为框架研究媒介的发展过程,以媒介环境学为视角来观察媒介与社会的互动,以及媒介对社会的塑造。本文在媒介史的背景下,考察民族主义思潮在不同时期、不同媒介中的呈现,以文化民族主义和政治民族主义的两种类型为线索,让读者了解民族建构过程中媒介的作用及民族主义在中国现代国家形成中所扮演的角色,为我们更好地应对网络时代的挑战提供一种思考的角度。

朱儒超[4](2017)在《清末的明史情结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形成》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以晚清革命宣传中的明史因素为线索,通过分析明史的宣传、整理和研究,探讨明史情结对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产生的影响,试图揭示历史书写与现实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产生,首先是知识分子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对清王朝腐朽统治的否定,他们在明代历史中极力寻找可资立足的理论和法统资源,希望在历史的法理上论证清政权的非法性,从历史的记忆中重新揭示其统治的残酷性,在对历史的阐述中塑造汉族英雄人物以此唤醒民众的斗志和自信,在反思历史的过程中总结出顺应时代潮流的先进理论。以史为鉴是中华文明的传统,面对内忧外患的民族危局,汉族知识分子开始寻觅明史中抗清的史实以慰藉心灵。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明确指出:“最近三十年思想界之变迁,最初的原动力是残明遗献思想之复活。”(1)面对满洲贵族的专制统治与外国列强的欺凌,如何在明史的研究中寻找民族自立、自信和自强便成为时代的中心任务。明史的宣传和研究,极大地激发了汉民族的“反满”情绪,笔者通过对鸦片战争以后反清群体中的主要代表人物对明朝历史的重要人物与事件的认识和解读进行梳理,从洪秀全、孙中山等人对明太祖的效仿与推崇到革命党人宣传明末抗清人物和事迹及揭露清兵暴行,以论证反清群体在对明史的发掘和解读中找到了诸多革命的理论依据和斗争思路,并有效地进行了革命的宣传和动员。明史资源的初步整理和传播,激起了汉人思绪中层层“仇满”的涟漪,在“排满”革命市场需求的推动下,明史研究的生产也不断发展起来。笔者通过选取章太炎对刘基、王阳明及黄宗羲等人的叙评来浅作论述,分析章氏的修史态度及动机;通过探讨梁启超对郑和、郑成功、袁崇焕等事功显赫者以及明末的思想界名士黄道周、刘宗周等人的研究,窥探他史学研究的民族主义倾向;通过梳理陈去病和柳亚子的明史研究,展现出他们更加贴近时代“反满”主题的动机与目的。历史与现实的纵横交错使得近代中国的民族认同问题显得尤为错综复杂。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思潮在传统的历史仇恨与近代的国家追求的共同作用下逐渐形成,孙中山与梁启超的民族主义思想,皆在时代的潮流中不断发展成熟。在清王朝存在的前提下,汉民族的认同问题直接导致了“排满”这一焦点目标的千夫所指,民族情感的激发与民族仇恨的煽动,对革命形势的迅速高涨推波助澜。在推翻清王朝的过程中,明史的宣传与革命的形势最终造就了最初的民族主义。

张坚勇[5](2017)在《湖南人在上海的政治活动研究(1862-1949)》文中认为近代湖南人是一个较为活跃的群体,其中涌现的大量政治、军事、文化人才,在近代中国舞台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上海开埠后,逐渐成为中国走在现代化最前列的大都市,吸引了一大批外来移民。无论是数量名列前茅的江、浙、粤群体,还是老资格的闽、徽群体,都表现出较强的商业移民倾向,湖南人在上海落籍者从未以数量取胜,而落籍或流寓上海的湘籍群体,却一度在近代上海政治、军事和文教舞台上表现相当活跃。本文主要梳理和考察近代湖南人在上海的政治活动,分析湘籍群体在近代上海社会中有别于其它省籍群体的表现及特点。近代湖南人到上海发展有别于其它省籍群体。湖湘文化的熏陶培育了大量政治军事人才,太平天国运动引发的湖南人向外发展机遇,以及近代上海城市特殊地位和城市管理方式,三项因素综合叠加,使得湖南人在近代上海的活动以政治活动最为瞩目。据笔者统计,在上海的湘籍名人群体当中,有将近60%是政治军事人物,湘籍旅沪同乡组织的人员构成中也有着相同的体现,这是其有别于其他省籍群体的最大特点。1886年建立的湖南会馆是由寓沪的湘籍官绅所立;而1934年成立的湖南旅沪同乡会第一期会员当中,政、军、警、法等四类会员占据47%,超过了商界36%的会员数。晚清中国政坛上涌现了大批湘籍官僚,上海是湘籍官僚为官从政的一个重要城市,1873—1911年上海的23任道台,其中湖南人占据了7任(6人),为各省之最。这些湘籍道台在市政、洋务、对外交涉领域都颇有建树。除此之外,清末上海还活跃着一批湘籍革命志士。他们在上海创设革命组织,办报鼓吹革命,甚至还于1911年直接参与上海光复的军事斗争。民国时期,湖南人在上海的政治活动仍然较为活跃。表现在三个层面:一为辛亥之后,湖南政局动荡不已,旅沪湘籍人士凭借各种社会团体,依托上海较为宽松的活动空间,为改善湖南政局而呼喊甚至请愿。二为湘籍中共党员在中共建党和开展工人运动方面建树颇大。三为湘籍国民党员及部分流寓上海的政坛名人也有形形色色的表现。总之,从晚清到民国,在上海社会的政治舞台上,湘籍群体的参与度很高,湘籍群体的活动也以政治活动最为瞩目。

李晨曦[6](2016)在《维新时期湖南报人群体研究》文中指出维新运动时期,湖南由“铁门之城”变为“全国最富有朝气的一省”。伴随这一过程的,是唐才常、谭嗣同、刘善涵、熊希龄等跳出科举旧制的湖南士绅以办报开新为目的的“合群”之路及近代湘省报业序幕的拉开。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将上述报人视为一个群体,从历史背景、地缘条件等方面分析了该群体的产生;以“成立浏阳算学馆”、“筹办《湘报》”、“《湘学新报》发刊”、“创办《湘报》”四个节点梳理了该群体的形成过程;在考察群体成员主要报刊活动的同时,对群体与本省官员、外省维新志士等围绕报刊展开的联系与互动进行了考察;又从报刊角色观、报刊实务观、报馆经营观三方面归纳了群体成员的报刊思想与观念,最后,对维新时期湖南报人群体进行了评价,归纳出了湘省报人群体“以社会变局为最大动力”、“同外省同志建立的独特合作模式”、“政商学三位一体”等特点。本文通过对谭嗣同、刘善涵、江标等与相关人物往来信件的阅读与分析,深入揭示在维新运动的历史语境中湘省报人们曲折艰难的合群历程,梳理此过程中湘籍报人们与外省报人、本省官绅之联系与互动,探究了当时报人合群之内在精神动力、联系纽带及合作方式。同时,通过对《湘学新报》、《湘报》等报刊原件,及《翼教丛刊》等当时守旧派声讨文集的阅读,分析谭嗣同、唐才常等人宣传维新变法的效果,考察该群体在梁启超所说“湖南人自此昭苏”、“后此奇才蔚起”这一层面上的影响与贡献。此外,本文还希冀以对报人群体的研究,管窥晚清维新运动之风云际会中湖南近代报业的滥觞与兴起。

瞿骏[7](2015)在《歧义与多义——清末“排满”立论与接受的再考察》文中提出20世纪最初十余年的"排满"是一个理念和事实互相绕缠、真相与幻象彼此交错的"以思想来造社会"的过程。排满立论的两大支柱——"夷夏之辨"和"东西洋学理"中充斥着歧义与多义,以致清末排满言论有着许多内在的紧张与复杂的层次;同时排满言论通过报刊及明末遗献等被大量阅读,但其阅读与接受的情形却绝非后设的"革命与改良"之争那样简单。看读者一方对"排满"言论多种多样的即时感受与评判,呈现出的历史面相非常丰富。

陶海洋[8](2013)在《《东方杂志》研究(1904-1948) ——现代文化的生长点》文中研究表明《东方杂志》是商务印书馆的一个重要出版物,也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发行最早、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而又完全民办的综合性杂志。《东方杂志》于1904年创办、1948年终刊,共发行44卷、819号,先后经历8位主编,发表作品20000余篇。在经历清季、北洋政府、民国过程中,《东方杂志》不仅记录了20世纪上半叶世界的发展历程,积极参与中西文化交流、大量述评现代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而且努力为社会培养人才,因此成为中国现代文化的一个生长点。秉承商务印书馆“以扶助教育为己任”的企业宗旨,《东方杂志》致力于介绍现代文化最新成果,以述评时事政治作为办刊特色,并积极参与中西文化交流。在长达44年的发展过程中,《东方杂志》可以分为主要五个时期,即早期杂志(1904—1910年)、杜亚泉时期(1911—1919年)、钱智修时期(1920—1931年)、王云五时期(1932—1941年)、苏继颀时期(1943—1948年)。为便于研究,钱智修时期可以分为具体的三个阶段,即钱智修时期(上)(1920—1923年)、钱智修时期(中)(1924—1927年)和钱智修时期(下)(1928—1931年),王云五时期可分为两个阶段,即王云五时期(上)(1932—1938年)、王云五时期(下)(1939-1941年)。杜亚泉、钱智修、胡愈之、王云五等四人,不仅是《东方杂志》的重要作者,而且是杂志发展中的关键人物。其中,杜亚泉以其独特的见解引发了中西文化论争,钱智修是主编时间最长者,胡愈之是作品最多的作者、又曾担任过杂志主编,而王云五则是挽救商务印书馆及《东方杂志》的核心人物。早期杂志《东方杂志》的重要作者,有蛤笑、蕴照、孟森等人。主要内容以清末新政为重点,在立宪主旨下,多数作者主张保存传统文化,同时述评清廷政治腐败、主张发展实业,作品主要涉及教育、立宪、外交、实业等内容,同时还有大量转载文章。杜亚泉时期《东方杂志》的作者约计453人次,而重要作者有杜亚泉、胡愈之等10人。这一时期《东方杂志》文章来源大为拓展,其中来源于英美等西方国家报刊的译述文章更多。杂志积极参与新文化运动,介绍大量西方社会思潮,其中包括各类社会主义思潮。以杜亚泉为代表的作者,认真反思包括“一战”在内的现代文明的“时代错误”,述评民国建立后愈益严重的政治腐败,努力寻找整合社会的新的精神动力。这批文化人,努力进行中西文化的鉴别、对比和“体合”,“随世运而俱进”,自觉承担起现代文化最为激烈的观念转变的时代使命。杜亚泉因引发东西文化论争,主编职务被无奈地撤换。事实上,文化分歧在《东方杂志》内部早就开始,主编的替换也经过一个微妙的过渡阶段,另一方面,由于文化争论中所涉及的问题,当时的文化人不可能达成共识,注定了这场文化论争只能是一波三折的过程。钱智修时期(上)的《东方杂志》的作者共约计510人次,重要作者有胡愈之、周建人等12人。这一时期,《东方杂志》积极顺应时势变化,“注重于切实可行之具体问题”。作者队伍更为庞大,出现大量介绍西方社会发展的翻译作品,包括文学作品的翻译与创作,理论视角更为开阔,同时出现更多的独立评论,又使这一杂志逐步摆脱了文化争论和思辨的色彩,进一步加大了现代文化的传播力度。钱智修时期(中)的作者共约计340人次,重要作者有黄惟志、胡愈之等11人次。这一时期的主要内容以1926年为界,有一个从述评中西文化,转向重点述评国际时事政治的变化过程。在国际时政报导上,主要以欧洲为重点,并介绍苏联以及他国的政治发展。这一变化与钱智修等人的民间政治思想有关。同时,这一时期出现更多的文学创作,注重描述某类社会层面、特别是知识分子和下层百姓的生活状态,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内容。钱智修时期(下)的作者约有786人次,重要作者则为俞颂华、张明养等9人次,作者队伍进一步分化。在内容上,这一时期进一步注重国际时事的报导与述评,并进一步关注了国外社会文化、社会生活,同时出现现代文学的创作高潮。文学作品更多关注基层民众生活及心理状态,反映了基层社会民众在政治剧变与社会动荡中面临的生活压力。王云五时期的《东方杂志》,是中国文化事业受日本侵华战争摧残、并努力抗争的一个见证,日本侵华战争造成《东方杂志》三次停刊、四次搬迁的曲折。王云五时期的《东方杂志》(上),作者总人数约计1340人次,重要作者有张明养、郑永恭等12人次,而来源于社会上的作者大为增加,可以说明商务印书馆在经历“一·二八”事变的劫难后,及时得到社会的大力支持。这一时期正值中国新一代文化人成长并活跃于文化舞台,文化传播的主体、内容与方式都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国社会出现新一轮的文化生成现象。《东方杂志》更多关注了世界经济危机冲击下各国的经济应对之策,国际社会新的战争危险,特别增强了经济体制理论的述评。同时,主要由于中日矛盾的上升,关注民族生存和国家发展,成为文化人的深深的忧思,并由于环境的逼迫,出现新一轮的文化反思。这一时期,文学作品受战争影响最大,出现大批现实主义风格作品,但这种特殊政治动荡中出现的创作高潮,很快因抗日战争进入艰苦时期而中断。王云五时期(下)的《东方杂志》作者共计约317人次,重要作者有吴泽炎、郑允恭等18人次。这一时期述评欧洲相关事务的作品大为减少,而反映具体国家之间外交活动的作品比例大为上升,反映了国际政治力量在“二战”中重新组合的状态。其中,中日战争的相关报导大为增强,同时出现的经济类作品针对性更强,很多作品述评了中国在抗日战争中经济、贸易、金融等方面的具体应对之策,但这一时期的社会文化及文艺作品的质量却开始下降。苏继癫时期的《东方杂志》作者总人数约计613人次,重要作者有吴泽炎、岑仲勉等8人。这一时期《东方杂志》尽管走出了抗日战争的阴影,却又因内战等影响而出现发展顿挫,并最终休刊。这一时期的作者队伍日益星散,办刊特色也逐步丧失。《东方杂志》忠实地反映和记录着时代变迁,成为20世纪世界和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全备的资料库,全面述评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主要学术思想,成为探索中国发展模式必需的思想库,大量培养人才,成为中国现代社会发展的人才库,同时,在剧烈的社会动荡中保持长时段的持续发行,也成为世界杂志发行史上的典型的样本库。《东方杂志》的发展历程说明,现代文化的发展,不仅需要社会诸要素共同的现代化作为基础,更需要中国文化人努力实践现代学者品格。

周纯婷[9](2013)在《辛亥前后于右任的新闻思想研究》文中指出于右任是我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重要报人,其在辛亥革命前后创办的《神州日报》和“竖三民”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重要舆论阵地。在报刊上于右任以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积极宣传革命,号召国人以武力推翻清王朝的腐朽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他的报刊活动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重要的作用,他的新闻思想在中国的新闻史上有着重要的一笔。1907年至1913年是于右任报刊活动的高潮期,报刊活动成就了于右任在我国新闻史上不可磨灭的地位。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对他的报刊活动进行论述:第一、论述我国在这一时期的报业环境。主要包括清末民初这个大的历史背景和资产阶级革命派对报刊活动的重视,从这两个方面论述于右任办报活动的历史背景。第二、详细论述于右任的新闻实践,从对《神州日报》和“竖三民”办刊活动及报道内容分析于右任报刊活动的宣传重点、诉求特点和业务特色。第三、从报刊的言论观、功能观、性质观以及报人的职业道德观等四个方面概括于右任的新闻思想。最后,总结于右任办报经历。将于右任与同期的党报报人做比较。总结他办报的特点。

饶怀民,黄俊军[10](2011)在《湘籍辛亥志士与上海》文中研究表明辛亥革命时期是一个风云变幻、急剧变革的时代,也是一个英雄辈出、群星璀璨的时代。在辛亥革命领袖集团中,湖南人以其人数之众、知名度之高、贡献之大、影响之深远,格外引人注目。湘籍辛亥志士黄兴、宋教仁、陈天华、姚宏业、杨毓麟、章士钊、蒋翊武、李燮和、蔡锷、唐群英、刘揆一、刘道一、谭人凤、刘复基、宁调元、仇亮、秦力山、龚铁铮等在上海或多或少都留下了革命足迹。本文仅就湘籍辛亥志士在上海的革命活动粗作梳理,以求教于史学界

二、杨毓麟与《神州日报》——以民族主义宣传为中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杨毓麟与《神州日报》——以民族主义宣传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1)于右任与晚清民国诗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于右任的诗话着述及其早期诗学观念
    第一节 《骚心丛谈》的文献价值及其诗学观念
        一、傅辑本《骚心丛谈》补遗勘误
        二、《骚心丛谈》的文献价值
        三、《骚心丛谈》的诗学观念
    第二节 《独树斋诗话》的文献价值及其诗学观念
        一、《独树斋诗话》的文献价值
        二、《独树斋诗话》的诗学观念
第二章 于右任诗歌创作的主题取向与诗风演变
    第一节 于右任的人生轨迹与诗歌创作的主题取向
        一、倡言革命,反帝反清
        二、山河沦落,革命艰难
        三、落叶归根,遥望大陆
    第二节 于右任的人生历程与诗风演变
        一、早期诗歌(1906年以前):慷慨悲愤
        二、中期诗歌(1906—1949年):沉郁顿挫
        三、后期诗歌(1950—1964年):悲凉感伤
第三章 于右任与晚清民国诗群
    第一节 于右任办报与南社的发生发展
        一、《神州日报》《民呼日报》与前南社时代
        二、《民吁日报》与南社的崛起
        三、《民立报》与南社的兴盛
    第二节 陕西靖国军诗群及其诗歌活动考论
        一、陕西靖国军诗群的崛起
        二、陕西靖国军诗群谱系述略
        三、陕西靖国军诗群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三节 民族诗坛及其“民国诗运动”考论
        一、民族诗坛考述
        二、民族诗坛的“民国诗运动”
        三、民族诗坛在抗战诗史上的影响
    余论 于右任主盟台湾诗坛及其诗学改革
        一、“朝野齐推为诗魁”:于右任主盟台湾诗坛
        二、“诗体解放说”与台湾诗学改革
第四章 于右任与晚清民国诗歌的近现代化
    第一节 晚清诗歌近代化与《半哭半笑楼诗草》的近代化价值
        一、中国诗歌近代化的起点:鸦片战争爱国诗潮
        二、中国诗歌近代化的阶段特征
        三、《半哭半笑楼诗草》的近代化价值
    第二节 于右任对民国诗歌现代化的贡献及其当代启示
        一、于右任对民国诗歌现代化的贡献
        二、旧新诗体共同发展的启示
附录一 《半哭半笑楼》辑录
附录二 《骚心丛谈》辑录
附录三 《独树斋诗话》辑录
附录四 《晚清民国报载于右任佚诗辑释》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后记

(2)南社报刊文学史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南社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二、从南社的活动方式来看南社的影响
    三、从南社性质看南社研究的价值空间
第一章 南社的兴起与报刊业
    第一节 国族话语下的文人聚义
        一、南社成立前国族革命下的文学聚义
        二、南社成立后文学团体的政治言说
    第二节 报刊、政治、文学三者的联姻
    第三节 南社报人与笔名文化
        一、蕴含丰富意蕴的笔名
        二、剑气与梅魂——高旭名号透析
        三、南社社友名号匡谬
第二章 南社报刊述略
    第一节 南社成立前的报刊
        一、留学生与革命报刊
        二、国内引领时代潮流的革命报刊
        三、“文界革命”影响下的白话报刊
    第二节 南社成立后的报刊
        一、南社雅集与《南社丛刻》的出版
        二、于右任与“竖三民”
        三、反袁旗帜下的南社报刊
        四、南社报人与消闲报刊
        五、南社报人与《民国日报》副刊的转型
    第三节 南社女社友与报刊
        一、从闺阁中走出来的新女性
        二、异国他乡的社会政治活动
        三、民元前南社女社友的革命活动
        四、民元后南社女社友引领的妇女解放运动
        五、南社女社友的办报活动
第三章 南社报刊文学综论
    第一节 报刊中的南社小说
        一、大社会背景下的身体写作
        二、翻译世界中的“归化”与“异化”特征
        三、创作方法上的新变
    第二节 报刊中的南社诗歌
        一、响应“诗界革命”的创作
        二、感世之作中“咏史”主题
    第三节 报刊中的南社传奇杂剧
        一、从《二十世纪大舞台》到戏剧理论的创新与实践
        二、源自社会不同层面的声音
第四章 民国机制下的南社报刊文学
    第一节 民国文学史言说与南社文学
        一、“民国文学”存在的合理性
        二、南社:民国文学书写的起点
    第二节 政治革命下的南社消闲文学
        一、南社社友思想的消闲化转型
        二、南社与鸳鸯蝴蝶派的交集
        三、鸳鸯蝴蝶派与文学的现代性
    第三节 南社与新文学家“白话文运动”之论战
        一、南社文人与“新文学家”之间的交集
        二、南社文人与“新文学家”论争之源
        三、南社文人与“新文学家”论争背后的反思
结语:启蒙、革命与现代性的追寻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后记

(3)媒介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民族主义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选题意义
    研究范式
    文献综述
    研究的范围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概念辨析与界定
第一章 :印刷时代:清末报刊舆论与中国民族主义的产生
    1.1 文化主义的古代民族观——华夷之辨
    1.2 前现代的信息传播系统
    1.3 报刊的产生及影响
        1.3.1 中法战争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构建
    1.4 报刊与民族主义思潮的分流
        1.4.1 两种类型的民族主义
        1.4.2 革命派报刊及其民族主义思想
        1.4.3 立宪派报刊及其民族主义思想
    1.5 缺乏历史基础的狭隘民族主义
第二章 :图像时代:抗战电影与民族构建
    2.1 电影时代的媒介环境
    2.2 早期电影人的民族主义思想
    2.3 以电影塑造国民:民国政府的电影管理
    2.4 抗战电影中的民族主义思想
    2.5 抗战电影的传播和民族意识的凝聚
    2.6 解构中国民族意志的日伪“宣抚”电影
    2.7 抗战时期有关中华民族概念的讨论
    2.8 日本“同文同种”论的破产
第三章 :网络时代:网络民族主义的兴起和演变
    3.1 第三次民族主义思潮的兴起
    3.2 被网络重构的媒介环境
    3.3 网络民族主义的传播特点
        3.3.1 .传播主体的大众性
        3.3.2 .传播方式的多样性
        3.3.3 .传播过程的去语境化
        3.3.4 传播范围的跨国性
    3.4 网络民族主义的负面倾向
        3.4.1 民粹化的倾向
        3.4.2 历史虚无主义倾向
        3.4.3 种族民族主义倾向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4)清末的明史情结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际应用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思路
第一章 反清群体的明史记忆与构建
    第一节 朱元璋近代形象的嬗变
        一、汉官威仪:太平天国眼中的朱元璋
        二、恢复中华:革命党人对朱元璋形象的阐述
    第二节 明末抗清的历史记忆
        一、激荡记忆:明遗文献的发掘和传播
        二、发指眦裂:《扬州十日记》等书籍的阅读效果
第二章“排满”思潮下的明史研究——以章太炎、梁启超、陈去病和柳亚子为例
    第一节 章太炎的修史动机与研究成果
        一、满腔悲愤:明史情结下的革命观
        二、文章排满:明史中的理论资源
    第二节 梁启超经世致用的明史观
        一、英雄构建:明代人物的重新解读
        二、托物言志:历史阐述中的民族主义滥觞
    第三节 陈去病和柳亚子的南明史研究
        一、筑史为剑:《五石脂》和《明遗民录》的编撰及其意义
        二、原为革命:青年柳亚子的南明史研究
第三章 中国近代民族主义形成的明史情结
    第一节 晚清时期中国民族主义的酝酿
        一、思绪悸动:外来思想冲击下的时代回声
        二、旧恨新仇:明史情绪影响下的理论阐述
    第二节 革命潮流下民族主义的初步形成
        一、求同存异:梁启超大民族主义思想的确立
        二、殊途同归:孙中山对民族主义的实践
第四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湖南人在上海的政治活动研究(1862-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上海湘籍群体分析
    第一节 湘籍群体数据考察
        一、数量、职业类型
        二、政界湘籍名人的聚集
    第二节 湘籍政治人物活跃的原因
        一、湖湘文化的孕育
        二、太平军与湘军征战的影响
        三、湖南区位与上海的吸引
第二章 上海政坛的湘籍军政官僚群体
    第一节 湘籍军政官僚群体概述
        一、清末湘籍官僚
        二、民国湘籍军政人员
    第二节 个案分析:湘籍道台群体
        一、湘籍道台的出身
        二、湘籍道台的事业
第三章 湘籍群体的革命事业
    第一节 清末湘籍革命党人的事功
        一、革命党人出入上海
        二、创设革命组织
        三、办报鼓吹革命
        四、参与上海光复
    第二节 湘籍中共党员的奋斗
        一、上海中共机构中的湘籍党员
        二、湘籍中共党员个案考察
第四章 湘籍同乡组织及其政治请愿活动
    第一节 湖南旅沪同乡组织变迁
        一、湖南会馆与瞿真人庙
        二、湖南旅沪同乡会
    第二节 湘籍同乡团体的政治请愿
        一、请愿活动的类型
        二、上海的驱张运动
        三、请愿活动的特点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6)维新时期湖南报人群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维新时期湖南报人群体产生的历史背景与地缘条件
    2.1 历史背景
        2.1.1 维新思潮兴起与新士绅的出现
        2.1.2 康梁等人的示范与带动
        2.1.3 传教士刊物的范式引入与反面刺激
    2.2 地缘条件
        2.2.1 毗邻武汉且联通长江的地理位置
        2.2.2 湘省内聚拢一批开明官员
        2.2.3 湘省内独特的求实经世学风
第3章 维新时期湖南报人群体的形成过程
    3.1 以浏阳算学馆为端始的合群之路
    3.2 以刘善涵创办《湘报》为纽带的群体内联系的加强
        3.2.1 刘善涵与两份《湘报》之辨析
        3.2.2 筹办《湘报》的努力及失败
    3.3 以《湘学新报》和《湘报》发刊为标志的群体之形成
        3.3.1 《湘学新报》的创办及其铺垫作用
        3.3.2 《湘报》的创办与群体的最终形成
第4章 维新时期湖南报人群体以报刊为中心的社会关系
    4.1 以刘善涵创办《湘报》为契机的湘鄂报人之首次交集
    4.2 以三报鼎立为目标的湘鄂报人之深相接纳
        4.2.1 三报鼎立设想的提出与初步尝试
        4.2.2 谭嗣同与《时务报》等报的联系
    4.3 以《湘学新报》为载体的同人之交推及与守旧派的斗争
        4.3.1 以《湘学新报》为载体的同人之交推
        4.3.2 张之洞的干预及《湘学新报》的停刊
    4.4 以《湘报》为阵地的同志之鸠集及与守旧派的斗争
        4.4.1 维新同志于长沙并力一致之局面的形成
        4.4.2 谭嗣同等人的维新宣传及与地方当局的合作
        4.4.3 报章言论的激进化与同志之反目
        4.4.4 熊希龄等与守旧派以《湘报》为阵地的斗争
第5章 维新时期湖南报人群体的报刊思想
    5.1 报刊角色观
        5.1.1 视报刊为古之遒人及断烂朝报
        5.1.2 视报刊为工具
        5.1.3 视报馆为史馆
    5.2 报刊实务观
        5.2.1 仿照外报并突出论说的报刊体例观
        5.2.2 以推行新政为目的的通俗化观念
        5.2.3 报章总宇宙之文的报刊文体观
    5.3 报馆经营观
        5.3.1 草蛇灰线与多营其窟的报馆生存策略
        5.3.2 重视章程和专人专责的报馆管理理念
        5.3.3 关注分售及账目收支的报馆运营方针
第6章 对维新时期湖南报人群体的历史评价
    6.1 开湖南近代报业之始
        6.1.1 对湖南近代报业的开创与带动作用
        6.1.2 对湖南第二代报人群体的催生与影响
    6.2 推动近代湖南社会的开化
    6.3 以《湘报》舆论浸灌他省
    6.4 在办报活动与报刊思想方面的时代局限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7)歧义与多义——清末“排满”立论与接受的再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一夷夏之辨的歧义
二东西洋学理的多义
三排满报刊及明末遗献的阅读
余论

(8)《东方杂志》研究(1904-1948) ——现代文化的生长点(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 选题缘起
    二、 学术研究回顾
    三、 研究方法与目标
第一章 《东方杂志》与商务印书馆
    第一节 商务印书馆简述
        一、 商务印书馆的创办与创办者
        二、 张元济对“商务”的主要贡献
        三、 《东方杂志》是“商务”最重要的杂志
    第二节 关于《东方杂志》研究的几个问题
        一、 《东方杂志》的创办
        二、 《东方杂志》的主编
        三、 《东方杂志》的栏目与用稿
        四、 《东方杂志》的历史分期
第二章 杜亚泉与《东方杂志》
    第一节 杜亚泉的生平及社会评价
        一、 杜亚泉生平简介
        二、 杜亚泉晚年生活拮据原因
        三、 杜亚泉去世后的社会评价
    第二节 杜亚泉研究概述
        一、 “科学普及家和教育家”(1993年以前)
        二、 “杜亚泉热”(1993年以来)
    第三节 杜亚泉的思想
        一、 述评大战前后的国际政局
        二、 介绍边疆危机与中外关系
        三、 关注日本舆论及对华政策
        四、 述评辛亥革命及社会变化
        五、 介绍世界新学说与思想
        六、 中西文化异同与调和论
        七、 道德接续与精神救国论
        八、 思想启蒙中的文化论争
        九、 杜亚泉对《东方杂志》的影响
第三章 钱智修与《东方杂志》
    第一节 钱智修对《东方杂志》的改革
        一、 钱智修的生平简介
        二、 钱智修的改革主张
    第二节 钱智修对国外政治发展的介绍(1911—1919年)
        一、 主权在民的思想与寡头政治的压迫
        二、 劳动问题与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第三节 钱智修对平民政治思想的述评(1920—1924年)
        一、 平民政治需要现代公共政策
        二、 平民政治需要进化社会道德
        三、 实行自治是平民政治的关键
        四、 平民政治要求改造知识阶层
第四章 胡愈之与《东方杂志》
    第一节 胡愈之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一、 胡愈之的生平及其在《东方杂志》的经历
        二、 对胡愈之本人回忆有关内容的剖析
        三、 胡愈之研究概况
    第二节 胡愈之介绍国外新知识(1915—1919年)
        一、 关注中国等落后国家
        二、 传播新科技与新知识
    第三节 胡愈之的各类述评(1920—1927年)
        一、 1920年代的作品概述
        二、 介绍欧美的政治发展
        三、 述评中国政治及道路
        四、 述评俄国革命及问题
        五、 关注弱国与政治运动
        六、 现代文学及文艺批评
第五章 王云五与《东方杂志》
    第一节 王云五与商务印书馆的关系概述
        一、 王云五生平简介
        二、 王云五与商务印书馆的关系
    第二节 “一·二八”事变与王云五的举措
        一、 “一·二八”事变与商务印书馆的损失
        二、 王云五为恢复商务印书馆所采取的措施
    第三节 王云五对《东方杂志》的影响
        一、 长期担任发行负责人
        二、 努力调整栏目与内容
        三、 成功渡过搬迁曲折
    第四节 对王云五的不同评价
        一、 当事人对王云五的评价
        二、 台湾对王云五的评价
        三、 大陆学界对王云五的不同评价
第六章 早期《东方杂志》(1904—1910年)
    第一节 清末新政与社会思潮的激荡
        一、 清末新政简介
        二、 现代社会思潮的广泛传播
    第二节 主编和主要栏目
        一、 主编及其思想倾向
        二、 主要栏目等介绍
    第三节 主要内容概述
        一、 发展教育论
        二、 振兴实业论
        三、 改革政治论
        四、 传统文化论
        五、 外交形势论
第七章 杜亚泉时期的《东方杂志》(1911—1919年)
    第一节 时代动荡与思想纷争
        一、 动荡时代与国内政局
        二、 文化乱象与思潮涌动
    第二节 杂志的稳定发展
        一、 栏目和内容根本变化
        二、 稳定的作者队伍形成
    第三节 杂志的内容与特色
        一、 记录各类社会动荡
        二、 关注日本军国主义
        三、 介绍现代社会思潮
        四、 传播现代科技知识
        五、 杂志的内容特色
    第四节 文化分歧与主编调整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无奈的抉择
        三、 冷静的纠偏
        四、 未尽的结局
第八章 钱智修时期的《东方杂志》(上)(1920-1923年)
    第一节 政局变化与主义纷呈
        一、 世界政局变化
        二、 国内军阀混战
        三、 各类主义纷呈
    第二节 主要内容及其特色
        一、 作者队伍概况
        二、 记录世界时局的根本变化
        三、 关注中国外交与国内乱政
        四、 述评社会主义等现代思潮
        五、 介绍现代学科与科学知识
        六、 杂志内容特色
第九章 钱智修时期的《东方杂志》(中)(1924—1927年)
    第一节 国共合作与民族主义的高涨
        一、 门户开放与中国民族主义的高涨
        二、 国内矛盾与国民革命的顺利发展
    第二节 主要作者及栏目概述
        一、 主要作者及其特点
        二、 栏目变化分析
    第三节 主要作品及其内容概述
        一、 述评欧美主要强国矛盾
        二、 关注国际联盟相关会议
        三、 介绍世界各国政治动荡
        四、 批评列强强占特殊利益
        五、 揭露日本对华侵略政策
        六、 南北斗争中的政治变动
        七、 现代文学作者及其作品
        八、 中外文化关系与新成果
第十章 钱智修时期的《东方杂志》(下)(1928—1931年)
    第一节 国家统一与中日冲突
        一、 国家统一与中外矛盾
        二、 日本扩张与中日冲突
        三、 作者队伍及内容变化
    第二节 主要内容概述
        一、 欧美冲突与国际政治失序
        二、 经济危机与不同发展道路
        三、 民族独立与中国国家建设
        四、 改订新约与中国外交环境
        五、 民族危机与日俄侵略满蒙
        六、 时代变迁与各类社会文化
        七、 国家统一与民族文化重构
        八、 文学创作与民众艰辛生活
第十一章 王云五时期的《东方杂志》(1932—1941年)
    第一节 日本侵华与中国抗战
        一、 世界经济危机与日本侵华战争
        二、 中国应对危机之策与全面抗战
        三、 《东方杂志》作者队伍概述
    第二节 王云五时期(上)(1932—1938年)
        一、 世界经济危机与战争威胁
        二、 美国新政与统制经济问题
        三、 法西斯崛起与国联的软弱
        四、 内忧外患与中国国家建设
        五、 日本侵略与中国抗战兴起
        六、 反思传统与新型文化构建
        七、 民众苦难与现实主义文学
        八、 时代变迁与杂志内容特色
    第三节 王云五时期(下)(1939—1941年)
        一、 作者队伍和内容特色概述
        二、 国际反法西斯战线的形成
        三、 “东亚新秩序”与日本的窘境
        四、 中国坚持抗日与战时经济
        五、 社会知识传播与文化偏向
第十二章 苏继庼时期的《东方杂志》(1943—1948年)
    第一节 时局变化与杂志的衰败
        一、 抗日战争前后的政治分裂
        二、 作者队伍概况与杂志衰败
    第二节 杂志的主要内容
        一、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与“冷战”开始
        二、 “永久和平”的期盼与新战争威胁
        三、 中国抗战胜利与国共内战爆发
        四、 文史类作品与传统文化的反思
        五、 大学教育发展与现代学科知识
结语:《东方杂志》对现代文化的贡献
    一、 记录了20世纪上半叶中外社会发展
    二、 积极参与中西文化交流
    三、 滋养了大批现代人才
    四、 启示
附表十五
参考文献
后记

(9)辛亥前后于右任的新闻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学术史回顾
第2章 辛亥前后的报业环境
    2.1 历史背景
    2.2 资产阶级革命派对报刊宣传的重视
第3章 于右任的新闻实践
    3.1 《神州日报》和“竖三民”
        3.1.1 “西北奇才”到上海办报
        3.1.2 《神州日报》和“竖三民”
    3.2 宣传重点:为三民主义呐喊
        3.2.1 民族主义思想:反清反帝
        3.2.2 民权主义思想:揭露清“预备立宪”的真面目
        3.2.3 民生主义思想:提倡自主创办银行及民族工业
    3.3 诉求特点:凸显民间疾苦和官场腐败
        3.3.1 代表民意:凸显民众疾苦
        3.3.2 宣达民情:揭露官场腐败
        3.3.3 鼓舞民气:鼓舞民众反清反帝的士气
        3.3.4 开启民智:重视教育新闻
    3.4 业务特色:关注国际新闻
第4章 于右任的新闻思想
    4.1 报刊的言论观
        4.1.1 言论需独立自由:坚持新闻自由
        4.1.2 正确的言论机关:客观公正的报道
    4.2 报刊的功能观
        4.2.1 监督政府:做独立的报刊
        4.2.2 重“喉舌”:“为革命办报”与“为民众办报”相结合
        4.2.3 扞卫民族独立:民族独立是报刊独立的基础
    4.3 报刊的性质观:由党报转变为大众报刊
    4.4 报人的职业道德观:恪守新闻道德
第5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四、杨毓麟与《神州日报》——以民族主义宣传为中心(论文参考文献)

  • [1]于右任与晚清民国诗坛[D]. 陈龙. 吉林大学, 2020(01)
  • [2]南社报刊文学史料研究[D]. 郭建鹏. 吉林大学, 2018(04)
  • [3]媒介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民族主义思想研究[D]. 曹磊. 河北大学, 2018(12)
  • [4]清末的明史情结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形成[D]. 朱儒超.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 2017(02)
  • [5]湖南人在上海的政治活动研究(1862-1949)[D]. 张坚勇.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1)
  • [6]维新时期湖南报人群体研究[D]. 李晨曦. 湖南大学, 2016(03)
  • [7]歧义与多义——清末“排满”立论与接受的再考察[J]. 瞿骏. 史林, 2015(06)
  • [8]《东方杂志》研究(1904-1948) ——现代文化的生长点[D]. 陶海洋. 南京大学, 2013(01)
  • [9]辛亥前后于右任的新闻思想研究[D]. 周纯婷. 南昌大学, 2013(02)
  • [10]湘籍辛亥志士与上海[J]. 饶怀民,黄俊军. 近代中国, 2011(00)

标签:;  ;  ;  ;  ;  

杨玉林与《神州日报》——以民族主义宣传为中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