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邮件一个回收站

给邮件一个回收站

一、给邮件一个回收站(论文文献综述)

朱秀君[1](2021)在《后合同义务的法律界定》文中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仅一条规定后合同义务,加之缺少相关司法解释,造成司法实践中对后合同义务及其责任的误判与误用。由于我国现有法律上对后合同义务的概念并没有清晰的阐释,导致后合同义务与合同义务、后合同义务与附随义务界定不明。基于后合同义务研究还处于较为基础的情况,无论是为了理论亦或是实践发展,都要对后合同义务进行深入的研究与界定。司法实践中,观察近几年的实践判决,通过判决可以发现:法条的不完整表述加之缺少相关解释与说明,审判人员缺少针对性的规范指引,因而在适用法律时很有可能出现理解不清、适用错误等情况。从近几年的司法案例入手,对有关后合同义务的争议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案件是否存在后合同义务,后合同义务与附随义务的关系以及对约定合同终止后的义务是否属于后合同义务。首先,附随义务指的是合同履行中的附随义务,明确后合同义务与附随义务具有独立的法律地位,两种义务是并列关系,减少司法实践中将后合同义务认定为附随义务,从而判定为违约责任。便于司法实践的明晰与操作;其次,对约定合同终止后的义务要依据诚实信用等原则与交易习惯判定是否属于后合同义务,内容来自于法律法定,则属于后合同义务,当事人约定与否并不影响后合同义务的界定。结合《民法典》新增加的“等”原则,扩充了后合同义务的产生基础,包括公平原则与绿色原则以期全面保证当事人权益;再次,后合同义务产生于债权债务终止后,明确清偿、解除、提存、免除等情形在具体情形下才会产生后合同义务。后合同义务的产生前提是一份有效的合同,即合同已经清偿完毕,对于无效或者可撤销的合同无后合同义务。对于因解除的合同可按时间因素分为一次性合同与继续性合同,根据合同是否有溯及力判定是否产生后合同义务。对于因免除的合同明确债务免除的合理期限,期限届满,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终止,产生后合同义务;最后,重新解读具体的后合同义务。认定并非任何合同终止后的通知、协助等都是后合同义务,要根据诚实信用等原则以及交易习惯明确具体合同中是否会产生具体的后合同义务,不能不加规范的滥用后合同义务。结合《民法典》新增加的预约合同以及保证合同,明确特殊类型的主合同以及从合同同样适用后合同义务。

耿玥[2](2020)在《我国必要共同诉讼制度的完善 ——以分类构建为中心》文中指出本文旨在研究我国必要共同诉讼的完善路径,重点探索类型化必要共同诉讼创造性地移植于国内的理论可能性与实践适用性。从我国必要共同诉讼制度存在的立法及实务问题入手,总结问题出现的原因,并在比较法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务案例探讨不同类型必要共同诉讼的理论来源与识别标准,并进行相应诉讼规则设计,对将来可能的民事诉讼法修改,提出一些完善我国必要共同诉讼制度的建议。除导言外,正文由四章构成。第一章必要共同诉讼制度概述。本章以必要共同诉讼的形成为切入点,通过历史的研究方法,探寻制度本源以理解制度存在的合理性及其价值。本章厘清了大陆法系国家共同诉讼与我国共同诉讼在概念上的差异,前者为“广义上的共同诉讼”,凡是当事人人数超过两人即为共同诉讼,相比之下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国内共同诉讼则特指普通共同诉讼与必要共同诉讼两种类型。第二节中根据不同标准对必要共同诉讼进行分类则是从更加立体的角度观察必要共同诉讼的特征。为突出必要共同诉讼的独立制度价值,本章重点将其与普通共同诉讼、第三人制度进行了比较,制度之间的区分性决定了必要共同诉讼在主观的诉的合并领域发挥作用的不可替代性。第二章我国必要共同诉讼制度的现状与评析。本章梳理了必要共同诉讼在立法上的规定,无论《民事诉讼法》抑或司法解释对必要共同诉讼的规定都非常简单,识别标准唯一——诉讼标的同一性,诉讼模式唯一——共同诉讼人必须一同起诉或应诉,除了对部分类型纠纷的诉讼形态进行了特别强调及对涉及必要共同诉讼人的上诉及再审程序进行罗列外,立法上再难找到必要共同诉讼的痕迹。另外,本章重点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在援引案例基础之上对现行立法构建的必要共同诉讼制度在实践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主要包括诉讼模式选择上的“同案不同判”、超出立法范围的“新型必要共同诉讼模式”的出现等问题,并进一步分析了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立法不够完备、以诉讼标的同一作为必要共同诉讼识别的唯一标准不具可操作性、未能与实体法相衔接等。总之,现行必要共同诉讼识别标准僵化、诉讼模式单一导致无法满足实践中复杂纠纷进行主观的诉的合并的需求。第三章域外国家必要共同诉讼考察。本章通过比较法研究,整理归纳了以德国、日本为代表的大陆法系和以美国、英国为代表的英美法系对必要共同诉讼制度或类似制度的构建。内容包括德国法上的实体性必要共同诉讼和程序性必要共同诉讼、日本法上的固有必要共同诉讼和类似必要共同诉讼及准必要共同诉讼、美国法上的当事人强制合并与当事人许可合并等,在与国内必要共同诉讼进行对比的基础上,从各国制度中分别汲取了在完善我国必要共同诉讼制度时可资借鉴的理论和制度经验,包括大陆法系对必要共同诉讼的成熟分类方法和相应诉讼规则构建、英美法系在诉的主体合并方面采取的灵活性标准及与其他诉讼制度的相辅相成。第四章从分类视角完善我国必要共同诉讼制度。本章是笔者对于如何完善我国必要共同诉讼制度的观点的集中体现。一方面,本章对必要共同诉讼的识别标准进行了较大调整,借鉴英美法系当事人许可合并标准的灵活性,将必要共同诉讼的识别标准由“诉讼标的同一”调整为“具有合一确定的必要性”,识别标准的灵活化设置旨在助推必要共同诉讼实现主观的诉的合并范围最大化;另一方面,在识别标准放宽的基础上,本章提出了必要共同诉讼的分类模式——保留固有必要共同诉讼、引入类似必要共同诉讼、新设牵连性必要共同诉讼,其中固有必要共同诉讼和类似必要共同诉讼无论从理论基础还是从诉讼规则方面都是移植了大陆法系的成熟制度。牵连性必要共同诉讼则指数人之间的诉讼标的具有事实上或法律上的牵连性、具有合一裁判必要的诉讼类型,此类型诉讼的增设目的在于解决实务中出现的部分案件有主观合并必要却无主观合并法律依据的问题,与必要共同诉讼识别标准的调整相呼应,是完善我国必要共同诉讼制度的关键。另外,本章于第二节对必要共同诉讼的完善提出了具体立法建议,涉及《民事诉讼法》和《民诉法解释》,包括两条法律条文的修改建议和四条法律条文的增设建议,并简要说明了修法的原因与目的。最后,本章在必要共同诉讼制度类型化构建完成后,通过数种实务中出现的主要类型的多数人纠纷来检验完善后的必要共同诉讼制度是否能满足主观的诉的合并需求,是否存在不合理之处,检验“样本”包括连带责任纠纷、不真正连带责任纠纷、补充责任纠纷、涉共有财产权的纠纷等。

李自龙[3](2018)在《网络犯罪案件的电子数据取证技术分析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传统犯罪现场取证工作主要依赖人和传统技术进行取证,而网络犯罪案件取证必须依靠电子数据取证技术。云计算、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虚拟与现实等技术高速发展的同时,如何利用好取证技术,从海量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作为侦破案件的证据,成为取证人员和领域专家研究与探讨的热门问题。随着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侦破网络犯罪案件逐渐成为公安业界重要领域。由于网络犯罪案件受到多重因素影响,加之数据种类繁多,目前有关取证技术仅限于特定区域的数据提取分析。而网络技术的革新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使得网络犯罪案件迅速增加。传统取证技术已很难适应网络犯罪案件侦查的需要,急需研发新的取证技术。而从公安实战角度出发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笔者尝试针对网络犯罪案件中取证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索性的研究,试图为公安领域网络犯罪案件取证技术与专业网络取证平台的开发提供依据与参考,以便在实战环境中应用网络犯罪案件电子数据取证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提升侦破案件效率。本文主要针对网络犯罪案件电子数据取证技术进行研究,全文共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部分,主要从选题研究背景与意义出发,阐述网络犯罪案件电子数据取证技术相关内容,并简要介绍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部分对电子数据取证进行了概述,阐述了电子数据的定义,从电子数据与物质交换与转移原理的联系出发阐述电子数据的理论基础,电子数据来源于计算机与网络中的物理存储与逻辑存储两方面,物理存储是指以磁、电和光的形式存储在硬件上,而逻辑存储是指以一定的编码方式存储的数据,电子数据与传统证据相比除了具有“客观性”、“合法性”、“关联性”基本特征外,还具有虚拟性、易破坏性和隐蔽性的特点,介绍了电子数据取证及电子数据取证技术的概念;第三部分是网络犯罪案件的起源及趋势,从网络犯罪的概念出发,对网络犯罪的特征进行阐述,网络犯罪具有智能性、隐藏性、多样性、严重性、共同犯罪多、内部人员犯罪可能性大、复杂性的特征,综述了网络犯罪问题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第四部分是网络犯罪案件电子数据取证技术分析,主要对与网络犯罪相关的浏览器、电子邮件、聊天应用和网络服务器等方面的取证技术进行分析,阐述电子数据取证技术在解决网络犯罪案件的优势与不足;第五部分对网络犯罪案件电子数据取证技术进行了研究,运用当下最流行的取证开发语言Python搭建开发环境,设计取证工具,对开发的工具进行实验验证,提取源IP地址与目标IP地址,模拟网络电子邮件,对包含敏感词汇的电子邮件进行取证;第六部分为文章的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同时提出本研究的进一步工作。

田瑜[4](2018)在《小学信息技术生活化教学实践初探》文中提出教育源于生活,生活充满教育。在小学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开展丰富的生活化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更能凸显学习价值,有效提升学科魅力和学生学习效果。

张翔[5](2017)在《基于Java的邮件收发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在当今信息交流社会中,电子邮件在人们日常工作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因为,太多的人们使用其发送不同的多媒体附件数据,且这种趋势势必会继续增加。虽然,目前已经有不少的邮件收发系统,但是,大多数的邮件收发系统不能满足用户需求。因此,论文详细地阐述关于Java语言实现的邮件收发应用系统。本文使用Java的面向图形用户界面编程方式,并且利用了网络协议中SMTP和POP作为底层开发的基础,实现了从协议底层开发与设计邮件收发系统软件。SMTP协议的作用是发送邮件。POP3协议全称是邮局协议第三版,作用是接收邮件。本文中研发出完整的邮件收发系统,这个邮件收发应用程序可以发送纯文本邮件,也可发送带附件的邮件。当然,登陆系统时可以选择使用不同的SMTP服务器。经过开发测试,证明邮件收发系统软件满足用户需求。邮件收发应用程序开发涉及到整体的系统界面设计与实现、网络协议分析与设计、系统功能实现编码工作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本文的邮件收发系统主要包括邮件收发系统的登陆管理界面、邮件发送界面、接收邮件界面邮件定时发送界面和邮件提醒界面等基本功能,文中将会涉及到邮件系统的架构设计方法。在该系统设计过程中要充分分析系统的逻辑结构图,其中主要包括:系统功能结构流程设计、系统的数据库表结构以及字段设计,业务功能的函数参数处理情况等等。在整个的论文设计过程中,本文详细规划了邮件系统的全部功能模块及其功能描述,系统导航条菜单项的设置等等。在本文的邮件系统的编码过程中,开发人员将会实现主要业务功能,系统的前段控件的事件处理过程以及页面美工实现。最后,根据论文的设计需求对邮件收发管理系统整体测试,并在此给出部分功能的界面截图效果。

刘放[6](2016)在《摘箬山岛智能海洋观测网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海洋占地球总面积的三分之二,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极高的经济价值。建立海底观测网是为了更加深入全面的了解海洋、开发海洋,促进海洋经济发展。观测网的信息系统承担着采集、解析、存储、共享和分析海量海洋数据的重大任务。本文的主要工作是为“985工程”摘箬山岛海洋立体观测网络项目(ZJU-ZRS Experimental Research Observatory, Z2ER0)开发一套安全、稳定、完善和可扩展的信息系统。摘箬山岛海底观测网信息系统由中央数据库、岸基站上位机、数据共享软件和其它辅助软件组成。本文主要完成了观测网信息系统的数据库设计、上位机软件开发、数据请求响应系统和网站开发等工作。设计的数据库利用动态生成的表格保存传感器探测到的数据,在传统数据库技术的基础上实现了数据库的扩容。岸基站上位机软件使用编程语言C#的反射特性和动态链接库,实现了软件新功能的动态扩展。设计通用的数据请求响应系统,使数据共享软件访问数据库数据时既确保数据访问入口安全可控,又实现了数据访问逻辑代码复用减少了信息系统开发的工作量。利用本地软件模拟和岸基站实际运行两套方案对研发的信息系统进行了集成测试。测试结果表明,信息系统的各个软件模块都能够正常工作,实现了对观测网的数据采集、实时监控、分类存储和数据共享等功能。

刘凯[7](2013)在《电子邮件营销中邮件分发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电子邮件营销是以电子邮件作为专业的网络营销工具,将企业产品信息以邮件形式发送给指定客户,从而实现与顾客及时有效地沟通。目前,国内外电子邮件营销系统还处在营销化自动服务平台阶段,而其技术趋势已经向整合服务平台发展,需要提高客户的邮件接收率。因此,在电子邮件营销中构建一个可靠、有效、安全的邮件分发子系统势在必行。本课题基于作者所参与研发的电子邮件营销系统为研究内容,在整个系统开发过程中主要负责电子邮件分发子系统设计与实现。在论文中,首先阐述了电子邮件营销的概念、基本原则、开展过程、存在问题和电子邮件分发技术的发展。通过对整体电子邮件营销系统的业务和功能分析,确定了邮件分发子系统处于电子邮件营销系统发送邮件的核心位置;在分析邮件分发子系统功能、分发规则后提出其体系结构设计、功能层次结构设计、子系统之间接口设计、分发流程设计和数据库设计;其次,通过JAVA、Quartz、ActiveMQ、Java Mail等技术实现了邮件分发子系统;最后,在实验室搭建了两种模拟测试环境,采用1个分发用户,制定6个作业批次进行了6轮的模拟测试,并对测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完善。测试结果表明,本课题实现的子系统符合研究课题制定的技术指标及功能要求。邮件分发子系统已经成为电子邮件营销服务平台发送邮件的重要保证,是整个营销系统比较复杂的部分,同时对整个系统的送达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助于电子邮件营销系统向整合服务平台发展。

苏颖[8](2011)在《基于Qt的跨平台邮箱客户端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办公自动化水平的提高,电子邮件作为一种快速、便捷的网络通信手段,在人们工作和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人们对随时随地收发邮件的需求日益加剧,在快速普及的手机、PDA、智能终端设备上移植电子邮箱客户端,不仅能够满足人们便捷通信的需求,而且作为一项无线移动增值业务,必然得到大量运营商的支持。本文通过分析现有邮箱客户端的特点和应用现状,结合嵌入式终端设备发展趋势,提出了一种基于Qt的跨平台邮箱客户端的设计和实现方案。课题设计过程中首先对应用到的相关技术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Qt开发平台和编程技巧、简单邮件传输协议、邮局协议、因特网信息访问协议、多用途网际邮件扩展协议等。然后,对邮箱客户端的总体功能需求进行了分析,给出了系统的总体软件开发设计方案,并对系统的功能进行了详细的划分。在接收新邮件的软件设计上采用了一种邮件接收预读取排序算法,缩短了用户读取新邮件的等待时间。为了提高系统的可移植性,软件实现上采用跨平台开发技巧,软件架构上按分层模块化思想构建。课题设计的邮箱客户端具有传统邮箱含有的基本功能,如发信、收信、编辑、删除、草稿箱、联系人、系统设置等。在实现部分重点对前台Qt界面、收信、发信、编解码等功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通过在Linux Qt环境下的编程实现,邮箱客户端成功完成了基本的邮件收发功能和用户管理功能。为了验证系统的跨平台性,课题在EELIOD嵌入式平台进行了移植工作,基本达到了系统最初的设计要求。该邮箱客户端的设计与实现,减少了邮箱客户端在嵌入式设备上移植的复杂性,增加了邮箱系统在移动终端设备上的使用范围,为邮箱系统进一步发展和应用提供了参考。

吴晓岚[9](2011)在《质量监督局办公自动化系统(OA)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用户对办公质量和办公效率的需求的日益高涨,传统的手工操作为主的办公方式已经逐渐被自动化办公系统所取代。办公自动化越来越为各企事业单位所重视,它能有效地收集,执行各种办公信息,及时准确地实现办公信息的上传下达。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软件开发等不断的发展,为办公自动化的实现提供了良好的支持。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办公自动化系统(简称OA)就是基于这样的背景下开发的,将政府部门的不同职能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相结合,可以减少办公人员的工作强度,合理分配资源,提高办公效率。在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中,办公自动化系统是指采用Internet/Intranet技术,基于工作流的概念,以计算机为中心,采用一系列现代化的办公设备和先进的通信技术,广泛、全面、迅速地收集、整理、加工、存储和使用信息,使企业内部人员方便快捷地共享信息,高效地协同工作;改变过去复杂、低效的手工办公方式,为科学管理和决策服务,从而达到提高行政效率的目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本系统在设计上力求通用,实用,易用,减轻了系统维护和升级的难度;系统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稳定性和扩展性,满足当前需求,方便日后升级。本文首先介绍了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概念及发展历史和现状,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的主要职能。通过需求分析,提出了系统的设计模块和整体架构,将省质监局OA系统划分为若干模块,阐述了各个模块的功能。介绍了系统的开发平台Lotus Notes/Domino,分布式数据库技术,开发出了办公自动化系统,并实现其主要功能。本文详细介绍了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及其实现方法和流程,文章的最后对系统进行了实际的测试,验证了系统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李继承[10](2009)在《黄河明珠集团办公自动化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人类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促进信息化的建设与应用是我国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办公自动化是信息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办公自动化建设,可实现对政府、企业机制、功能和行为进行根本性的整合和优化,可实现政府、企业流程再造,对政府、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彻底的、根本性的改革,以推动政府、企业信息化的发展。三门峡黄河明珠集团公司办公自动化系统是结合实际工作要求,应用先进的多层技术架构,以需求为导向,建立的覆盖集团公司日常办公各个领域、满足现代办公要求、安全、动态实时的数字化办公系统。该系统实现了集团公司办公自动化系统从简单的C/S方式下的信息发布到B/S结构下的电子协同工作、移动办公、信息共享的要求。用户前端采用浏览器,最大程度的简化系统部署、实施、培训、升级和管理维护工作。该系统开发采用了多项创新技术,如:最新信息导读、协同办公、待办提醒、图形化流程自定制、关联文档定制检索、分类映射技术、统一的用户和权限管理等,较好的解决了电子办公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大大提高了系统电子协同办公能力和办事效率。论文从办公自动化系统的部署设计到关键技术及功能的实现做了详细的论述,包括:1、系统运行的环境及综合办公子系统的内容;2、系统开发关键技术及功能实现;3、系统解决的主要问题;4、系统的先进性与创新点;5、系统取得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二、给邮件一个回收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给邮件一个回收站(论文提纲范文)

(1)后合同义务的法律界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问题提出
    一、涉及后合同义务的典型案例
    二、该类案件涉及的主要法律问题
        (一)案件是否存在后合同义务
        (二)后合同义务与附随义务界定不清
        (三)对约定合同终止后的义务认定不清
第二章 后合同义务的学理争议与相关概念区分
    一、后合同义务的学理争议与分析
        (一)后合同义务的学说观点与分析
        (二)对约定合同终止后的义务理论争议与分析
    二、后合同义务的学理争议的原因剖析
        (一)诚实信用原则
        (二)交易习惯
        (三)“等”其他原则
    三、后合同义务与相关合同义务的区分
        (一)与附随义务区分
        (二)与给付义务区分
        (三)与先合同义务区分
        (四)与不真正义务区分
第三章 后合同义务的适用范围
    一、域外法系后合同义务的适用范围
        (一)英国与美国对后合同义务的适用
        (二)德国与日本对后合同义务的适用
    二、我国后合同义务的适用情形
        (一)因清偿而终止的分析
        (二)因解除而终止的分析
        (三)因提存而终止的分析
        (四)因免除而终止的分析
第四章 完善后合同义务的建议
    一、释明后合同义务的一般性概念
    二、重新解读具体后合同义务
        (一)通知义务
        (二)协助义务
        (三)保密义务
        (四)旧物回收义务
    三、确定合同义务终止原因的具体内容
    四、明确预约合同与保证合同适用后合同义务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2)我国必要共同诉讼制度的完善 ——以分类构建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主要研究方法
    五、论文结构安排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第一章 必要共同诉讼制度概述
    第一节 必要共同诉讼的形成
    第二节 必要共同诉讼的基本概念
        一、共同诉讼的含义
        二、必要共同诉讼的含义
        三、必要共同诉讼的分类及其构成要件
    第三节 必要共同诉讼的特征和价值
        一、必要共同诉讼的特征
        二、必要共同诉讼与其他制度的辨析
        三、必要共同诉讼的价值
第二章 我国必要共同诉讼制度的现状与评析
    第一节 我国必要共同诉讼的现行规定与评述
        一、《民事诉讼法》对必要共同诉讼的规定
        二、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
        三、对现行规定的评述
    第二节 我国必要共同诉讼实践运行透视
        一、我国必要共同诉讼案例归纳与问题总结
        二、我国必要共同诉讼存在问题之原因分析
第三章 域外国家必要共同诉讼考察
    第一节 大陆法系必要共同诉讼概况
        一、德国
        二、日本
    第二节 英美法系必要共同诉讼概况
        一、美国
        二、英国
    第三节 比较与反思
        一、大陆法系必要共同诉讼对我国的启示
        二、英美法系合并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第四章 从分类视角完善我国必要共同诉讼制度
    第一节 必要共同诉讼的基本类型设计
        一、识别标准的调整
        二、保留固有必要共同诉讼
        三、引入类似必要共同诉讼
        四、新设牵连性必要共同诉讼
        五、诉讼规则的分类完善
    第二节 具体立法建议
    第三节 完善后必要共同诉讼制度下主要纠纷的诉讼形态检视
        一、连带责任/不真正连带责任纠纷的诉讼形态
        二、补充责任纠纷的诉讼形态
        三、涉共有财产权的诉讼形态
        四、按份责任纠纷的诉讼形态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3)网络犯罪案件的电子数据取证技术分析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电子数据取证技术国外研究现状
        1.2.2 电子数据取证技术国内研究现状
2 电子数据取证概述
    2.1 电子数据的定义
    2.2 电子数据的理论基础
    2.3 电子数据的来源
        2.3.1 物理存储
        2.3.2 逻辑存储
    2.4 电子数据的特点
        2.4.1 记录方式的虚拟性
        2.4.2 电子数据的易破坏性
        2.4.3 电子数据的隐蔽性
    2.5 电子数据取证及电子数据取证技术概述
        2.5.1 电子数据取证
        2.5.2 电子数据取证技术
3 网络犯罪的起源及趋势
    3.1 网络犯罪相关概念
    3.2 网络犯罪的特征
        3.2.1 网络犯罪具备智能性
        3.2.2 犯罪手法的隐藏性
        3.2.3 犯罪手段的多样性
        3.2.4 犯罪后果的严重性
        3.2.5 内部人员犯罪可能性大
        3.2.6 犯罪行为的复杂性
    3.3 网络犯罪发展现状及趋势
4 网络犯罪案件电子数据取证技术
    4.1 浏览器取证
        4.1.1 IE浏览器
        4.1.2 火狐(Firefox)浏览器
    4.2 电子邮件取证
        4.2.1 电子邮件的传输原理
        4.2.2 电子邮件的编码方式
        4.2.3 电子邮件的取证
        4.2.4 分析电子邮件头
    4.3 聊天应用取证
        4.3.1 即时通讯的一般模型
        4.3.2 即时通讯应用数据结构
    4.4 网络服务器取证
5 网络犯罪案件电子数据取证技术应用
    5.1 网络犯罪案件电子数据取证工具概述
    5.2 Python语言在网络取证中的应用
    5.3 网络犯罪案件Python取证工具设计与实现
        5.3.1 网络映射取证工具的开发目的
        5.3.2 Python取证环境搭建
        5.3.3 Python网络映射取证工具
        5.3.4 Python网络映射取证工具测试
        5.3.5 Python网络电子邮件取证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 1
附件 2
附件 3
附件 4
附件 5
附件 6
附件 7
附件 8

(4)小学信息技术生活化教学实践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运用生活化的教学目标,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结合学生的生活化经验, 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开展生活化的课外活动, 提高信息课堂教学效果
五、设置生活化的课堂练习, 巩固学生的信息技能

(5)基于Java的邮件收发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此课题的意义
    1.4 论文的结构与组织
第2章 电子邮件的传输原理研究
    2.1 关于电子邮件
        2.1.1 电子邮件的接受与发送
        2.1.2 电子邮件地址的构成
    2.2 电子邮件的工作原理
    2.3 SMTP的工作原理
        2.3.1 POP3协议介绍
        2.3.2 POP3协议指令
        2.3.3 POP3工作原理
    2.4 电子信件格式的标准
        2.4.1 RFC822介绍
        2.4.2 信件的头部
        2.4.3 标准的信头字段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电子邮件系统设计
    3.1 开发步骤
        3.1.1 开发准备
        3.1.2 环境搭建
    3.2 系统实体分析
        3.2.1 实体分析
        3.2.2 实体类图分析
    3.3 邮件收发系统的模块与功能设计
        3.3.1 系统模块
        3.3.2 模块功能
    3.4 功能模块的流程图
        3.4.1 系统功能的总体框架图
        3.4.2 发送邮件流程图
        3.4.3 阅读邮件流程图
        3.4.4 邮件收发系统的详细功能图
    3.5 数据库设计
        3.5.1 数据库概念设计
        3.5.2 部分数据表结构设计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邮件收发系统的功能界面
    4.1 邮件收发系统登录界面
    4.2 系统的主界面
    4.3 发送邮件界面
    4.4 收件箱、回收站界面
    4.5 联系人界面
    4.6 新邮件提醒通知
    4.7 邮件收发系统的部分代码
        4.7.1 发送代码
        4.7.2 接收代码
        4.7.3 检查邮件
        4.7.4 联系人列表表格模型
        4.7.5 邮件操作代码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摘箬山岛智能海洋观测网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2.1 国内外海底观测网发展概况
        1.2.2 海底观测网信息系统发展现状
    1.3 摘箬山岛立体观测网(Z_2ERO)
        1.3.1 Z_2ERO基本结构
        1.3.2 摘箬山岛海底观测网平台的通信架构
        1.3.3 摘箬山岛海底观测网平台的建设现状
    1.4 主要工作和论文结构安排
        1.4.1 主要工作
        1.4.2 论文结构安排
    1.5 特色和创新
    1.6. 本章小结
2 需求分析和系统设计
    2.1 需求分析
    2.2 系统设计
        2.2.1 框架设计
        2.2.2 信息系统的模型设计
        2.2.3 系统的软件组成
    2.3 开发平台和开发工具的选择
    2.4 技术目标
    2.5 本章小结
3 海底观测网信息系统数据库设计
    3.1 数据库表格设计
    3.2 数据库存储过程的设计
    3.3 安全管理
    3.4 定时备份和数据文件恢复
    3.5 本章小结
4 海底观测网信息系统岸基站上位机设计
    4.1 设备管理模块
    4.2 设备监控模块
    4.3 海洋数据模块
    4.4 上位机的关键技术
        4.4.1 功能的动态扩展
        4.4.2 电子邮件功能
        4.4.3 使用Matlab的数据处理功能
    4.5 本章小结
5 海底观测网信息系统数据请求响应系统和对外开放网站开发
    5.1 数据请求响应系统
        5.1.1 权限认证
        5.1.2 数据请求和响应
    5.2 对外开放网站
        5.2.1 新网网站模块
        5.2.2 数据中心模块
        5.2.3 网站后台模块
        5.2.4 Wiki系统
    5.3 本章小结
6 海底观测网信息系统的扩展研究
    6.1 地理信息系统
        6.1.1 地理信息系统简介
        6.1.2 开源计算
        6.1.3 GIS软件地图开发
    6.2 气象数据系统
    6.3 地震数据系统
    6.4 本章小结
7 系统集成和调试
    7.1 传感器模拟工具的制作
    7.2 系统集成运行界面
    7.3 本章小结
8 总结与展望
    8.1 总结
    8.2 展望
参考文献

(7)电子邮件营销中邮件分发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及应用状况
    1.3 本文主要工作
    1.4 论文组织结构
2 电子邮件营销概述与相关技术
    2.1 电子邮件营销概述
        2.1.1 电子邮件营销概念
        2.1.2 电子邮件营销开展过程
        2.1.3 电子邮件营销存在的问题
    2.2 电子邮件分发技术
        2.2.1 分发技术介绍
        2.2.2 本文选用技术
    2.3 本章小结
3 邮件分发子系统需求分析
    3.1 EDM系统总体分析
        3.1.1 EDM营销业务分析
        3.1.2 EDM系统功能分析
        3.1.3 EDM系统应用架构
    3.2 邮件分发子系统分析
        3.2.1 邮件分发子系统位置和作用
        3.2.2 邮件分发规则分析
        3.2.3 邮件分发子系统功能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邮件分发子系统设计
    4.1 分发子系统总体设计
        4.1.1 体系结构设计
        4.1.2 功能层次划分
        4.1.3 系统接口设计
    4.2 分发子系统行为设计
        4.2.1 系统顺序图
        4.2.2 系统状态图
    4.3 分发子系统详细设计
        4.3.1 作业触发器设计
        4.3.2 消息服务设计
        4.3.3 邮件分配器设计
        4.3.4 邮件发送器设计
        4.3.5 数据库表设计
    4.4 本章小结
5 邮件分发子系统实现与测试
    5.1 开发运行环境
        5.1.1 系统运行环境
        5.1.2 开发工具
    5.2 分发子系统实现
        5.2.1 作业触发器实现
        5.2.2 消息服务实现
        5.2.3 邮件发送器实现
        5.2.4 控制发送速率实现
    5.3 分发子系统测试
        5.3.1 系统测试说明
        5.3.2 单SMTP服务器测试
        5.3.3 多SMTP服务器测试
    5.4 本章总结
6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8)基于Qt的跨平台邮箱客户端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提出的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与应用现状
    1.3 课题的研究意义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5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2章 跨平台理论及Qt核心技术介绍
    2.1 软件跨平台技术
    2.2 Qt核心技术
        2.2.1 Qt开发工具介绍
        2.2.2 信号和槽机制
        2.2.3 元对象系统
        2.2.4 事件和事件过滤器
第3章 邮箱系统服务机制研究
    3.1 邮箱系统整体结构
    3.2 电子邮件传输相关协议
        3.2.1 SMTP协议
        3.2.2 POP协议
        3.2.3 IMAP协议
    3.3 电子邮件格式
        3.3.1 RFC822标准
        3.3.2 MIME标准
    3.4 MIME电子邮件编码算法
        3.4.1 Quoted-printable编码算法
        3.4.2 Base64编码算法
第4章 跨平台邮箱客户端分析与设计
    4.1 跨平台邮箱客户端功能分析
    4.2 跨平台邮箱系统总体开发架构
    4.3 跨平台邮箱客户端软件设计
        4.3.1 QT界面显示的设计
        4.3.2 SMTP发送邮件的设计
        4.3.3 POP3收取邮件的设计
    4.4 邮件接收预读取算法
        4.4.1 等待时间与扭斜序列
        4.4.2 邮件接收等待时间评估
        4.4.3 优先级列表设计
        4.4.4 邮件接收预读取算法设计
第5章 跨平台邮箱客户端的实现
    5.1 Linux Qt开发环境的建立
    5.2 邮箱客户端前台模块实现
        5.2.1 界面显示子系统的实现
        5.2.2 文件存储与字符编码转换的实现
    5.3 邮箱客户端后台模块实现
        5.3.1 发送邮件子系统的实现
        5.3.2 接收邮件子系统的实现
        5.3.3 邮件编解码处理的软件实现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致谢
研究生履历

(9)质量监督局办公自动化系统(OA)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办公自动化概述及发展现状
    1.3 质量监督局简介
    1.4 系统开发意义
    1.5 设计目标
    1.6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1.6.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6.2 本文结构安排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相关技术简介
    2.1 技术需求
    2.2 运行环境
    2.3 Lotus Notes/Domino 简介
    2.4 Domino 目录
    2.5 工作流简介
    2.6 分布式数据库
    2.7 RSA 算法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
    3.1 系统需求
    3.2 系统功能需求
    3.3 安全性需求
        3.3.1 系统安全简介
        3.3.2 数据安全性
        3.3.3 系统安全策略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总体设计
    4.1 系统架构
        4.1.1 用户层
        4.1.2 应用层
        4.1.3 数据层
        4.1.4 系统架构图
    4.2 系统数据库简介
        4.2.1 Domino/Notes 数据库设计
        4.2.2 Notes 文档数据库与SQL Server 数据库集成应用
        4.2.3 分布式数据库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
    5.1 系统详细设计
    5.2 系统登录功能实现
    5.3 公文管理设计
        5.3.1 收文管理
        5.3.2 发文管理
        5.3.3 档案管理
        5.3.4 公文交换
        5.3.5 公文管理实现技术
    5.4 事务管理系统
        5.4.1 会议管理
        5.4.2 督查督办
        5.4.3 车辆管理
        5.4.4 办公用品管理
        5.4.5 事务管理技术简介
    5.5 公共信息
        5.5.1 电子公告
        5.5.2 电子论坛
    5.6 个人办公
        5.6.1 电子邮件
        5.6.2 待办事宜
        5.6.3 个人通讯录
        5.6.4 个性化定制
    5.7 系统管理
        5.7.1 用户管理
        5.7.2 权限管理
        5.7.3 日志管理
        5.7.4 流程管理
    5.8 数据库详细设计
        5.8.1 数据库E-R 图
        5.8.2 系统数据表详细设计
        5.8.3 数据库操作详细代码
    5.9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系统测试
    6.1 测试目的
    6.2 测试方法
        6.2.1 功能测试
        6.2.2 界面测试
    6.3 测试用例与结果
        6.3.1 用户登录测试
        6.3.2 公文模块测试
        6.3.3 事务管理模块测试
        6.3.4 公共信息模块测试
    6.4 测试结果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
参考文献

(10)黄河明珠集团办公自动化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项目背景
    1.2 项目重要性
    1.3 项目概况
        1.3.1 系统的运行环境
        1.3.2 开发原则
第二章 需求分析
    2.1 整合信息资源的需求
    2.2 一站式登录的需求
    2.3 信息发布的需求
    2.4 协同工作的需求
    2.5 领导办公决策支持的需求
    2.6 会议管理的需求
    2.7 个人办公的需求
    2.8 安全保障的需求
第三章 系统概要设计
    3.1 总体框架
    3.2 总体功能
    3.3 主要类图设计
        3.3.1 日常办公
        3.3.2 收发文管理
        3.3.3 任务管理
        3.3.4 待办事宜
    3.4 相关技术原理介绍
        3.4.1 LOTUS DOMINO 群件系统技术架构
        3.4.2 DOMINO WEB 的体系结构
        3.4.3 NOTES 视图的WEB 发布
        3.4.4 LotusScript
        3.4.5 代理
        3.4.6 JavaScript 与JAVA 的应用
        3.4.7 工作流技术
第四章 系统详细设计
    4.1 综合办公系统子系统
        4.1.1 综合信息发布
        4.1.2 要闻导读
        4.1.3 协同办公
        4.1.4 待办事宜
        4.1.5 电子留言板
        4.1.6 个人辅助办公
        4.1.7 全文检索
        4.1.8 公众信息服务中心
    4.2 公文管理系统
        4.2.1 收文管理
        4.2.2 局级发文
        4.2.3 立卷归档
        4.2.4 图形化流程自定制
        4.2.5 文件修改痕迹保留
        4.2.6 文件格式自定制
        4.2.7 部分代码
    4.3 系统管理
        4.3.1 权限管理
        4.3.2 栏目管理
        4.3.3 备份管理
    4.4 电子邮件
        4.4.1 发送邮件
        4.4.2 接收邮件
        4.4.3 个人地址本
        4.4.4 邮件跟踪
        4.4.5 邮件检索
        4.4.6 容量统计
        4.4.7 容量监控
        4.4.8 邮件删除
        4.4.9 邮件短信
        4.4.10 邮件过滤
        4.4.11 部分代码
    4.5 合同审议系统
        4.5.1 合同审议申请
        4.5.2 跟踪文件
        4.5.3 待办事项
第五章 系统开发的关键技术实现
    5.1 多功能 Web 文件编辑器
    5.2 文档的删除
    5.3 iFrame 在系统中的应用
    5.4 全文检索的实现
第六章 安全措施
    6.1 身份认证和公文交换
    6.2 数据存贮及备份
    6.3 网络入侵检测
    6.4 网络病毒防御
    6.5 防火墙系统
    6.6 远程办公的安全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7.1 经济效益
    7.2 社会效益
致谢
参考文献

四、给邮件一个回收站(论文参考文献)

  • [1]后合同义务的法律界定[D]. 朱秀君. 天津商业大学, 2021
  • [2]我国必要共同诉讼制度的完善 ——以分类构建为中心[D]. 耿玥.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3)
  • [3]网络犯罪案件的电子数据取证技术分析与应用研究[D]. 李自龙. 甘肃政法学院, 2018(11)
  • [4]小学信息技术生活化教学实践初探[J]. 田瑜. 名师在线, 2018(08)
  • [5]基于Java的邮件收发系统设计与实现[D]. 张翔. 吉林大学, 2017(04)
  • [6]摘箬山岛智能海洋观测网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刘放. 浙江大学, 2016(08)
  • [7]电子邮件营销中邮件分发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刘凯. 西安科技大学, 2013(04)
  • [8]基于Qt的跨平台邮箱客户端的设计与实现[D]. 苏颖. 大连海事大学, 2011(09)
  • [9]质量监督局办公自动化系统(OA)的设计与实现[D]. 吴晓岚. 电子科技大学, 2011(04)
  • [10]黄河明珠集团办公自动化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李继承. 电子科技大学, 2009(03)

标签:;  ;  ;  ;  ;  

给邮件一个回收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