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失的钥匙和你对未来的希望

丢失的钥匙和你对未来的希望

一、遗落的钥匙和你对未来的期望(论文文献综述)

钟镇操[1](2021)在《原则性多义模式下维吾尔语后置词bilεn及其汉语对应表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视角认为用于表达空间概念语言手段基于人类与外部物理世界间交互过程的概念化。这一概念化高度融合,是人类语言中非空间表达的基础。基于此,本文以Tyler&Evans(2001,2003)提出的原则性多义模式为指导,针对现代维吾尔语中的空间后置词bilεn展开了一词多义分析,确定了该后置词的基本义项为伴随义,分析出由伴随义通过意象图式转换和概念隐喻等方式派生出了其他独立义项,最后通过语义网络图反映了各独立义项之间的派生关系。本文还考察了含有后置词bilεn的句子在翻译成汉语时原后置词短语所对应的词或短语类及句法成分,以及在翻译过程中所使用的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论文一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绪论包括论文的研究问题、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等,还包括对原则性多义模式及相关概念的简要梳理,以帮助读者对本论文所研究的内容有一个宏观的了解。第二章简要介绍本论文相关的理论,并详细介绍原则性多义模式。该章节对维吾尔语后置词,特别是对后置词bilεn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的梳理。第三章确定了 bilεn的独立义项,并根据原则性多义模式的五项原则确定了该后置词的基本义项,并绘制出了其核型场景(图3-2)。独立义项分别为伴随、方式、原因、被支配的事物、工具、路径、根据、转折、地点、方向、时间,其中伴随义为基本义项。在此基础上绘制出bilεn的语义网络图(图3-6)和各个义项的意象图式(图3-7至图3-16),以揭示其不同义项之间的关系。第四章结合语料分析bilεn在汉语中所对应的词类或短语及句法成分,并讨论了翻译过程中所使用的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其中,对应的词类或短语有名词、介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对应的句法成分有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翻译时所采用的翻译方法有直译法和意译法,采用的翻译技巧有加词法、减词法、词义的具体化和抽象化及句子成分改变法。第五章作为本文的结论,总结全文的主要内容并指出本论文的不足之处与实践意义。

山丹[2](2020)在《新世纪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研究》文中指出童年书写是儿童文学艺术的核心内容,表现童年的现实生活与想象世界,是儿童文学对童年精神的审美创造与诗意追求。童年书写不只是一种文学的表达策略和创作形式,更是以文学形式构建人类对于自身、他者、社会及历史的一种独特思考方式。本论文以新世纪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为研究对象,并将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划分为写实型童年书写、经验型童年书写和理想型童年书写,通过梳理三种童年书写范式在主题表现、创作技巧、文体形式、叙事结构、语言类型等方面所呈现的文学图景,归纳新世纪以来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所体现的美学价值,及由此带给中国儿童文学的启示。本论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组成,其中正文部分包括五章。具体章节内容概括如下:绪论主要对童年理论、童年观和童年书写的基本观点进行梳理,总结了中国当代儿童文学中童年书写的研究现状,阐明了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的研究价值,并明确了本论文的研究范围和研究思路。第一章“新世纪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转向”,对现实题材儿童小说的历史发展脉络进行勾勒,通过探讨新世纪以来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转向,阐释童年书写的艺术表达与审美意蕴。现实题材儿童小说演变轨迹,聚焦于1917至1999年间的儿童小说历史发展脉络,本论文将其归纳为:新生期、生长期、探索期及繁荣期四个阶段,并对每一阶段儿童小说的创作特征加以分析。新世纪以来,随着文化语境的革新和“解放儿童”儿童文学观的确认,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形成了新的创作格局。通过对儿童小说中童年书写转向的内外成因分析,阐释童年书写的叙事特征和艺术形式。第二章“写实型童年书写中的生命观照”,探讨写实型童年书写对当下童年个体生命的书写维度。本章从个体童年的身份认同、成长书写、性别书写、青春书写和边缘生命书写的不同维度,梳理了童年书写中的写实型童年书写的创作特征。展现成人作家在将现实儿童作为表现对象时,对童年的生活现状、情感真实和生命尊严的理解与尊重。对写实型童年书写创作范式的探究,能够丰富新世纪儿童小说中童年生命书写的内涵和形式,并为儿童文学深入童年精神提供重要的参考。第三章“经验型童年书写中的情感再现”,对童年书写中的经验型童年书写进行了阐释。经验型童年书写,分为成人作家对自我童年生活书写的白描,及以文学书写方式再现自我童年的心理投射。在对儿童小说中经验型童年书写进行解读时,主要从童年回忆的诗意书写,童年乡土的多元书写,童年创伤的投射书写和童年缺失的补偿书写等不同维度加以讨论。在新世纪儿童小说中的经验型童年书写中,成人作家试图通过追寻自我童年生命的书写价值,来呈现儿童小说中的童年经验的艺术形态和审美表征。第四章“理想型童年书写中的童心想象”,探讨了儿童小说中的理想型童年书写所具有的文本特征和审美意蕴。理想型童年书写作为成人作家对于童年精神的追求与寄托,为当下儿童的成长提供了指引,并为人类童年提供了直达心底的精神滋养。本章从历史语境、战争语境、人类乡土语境和理想童年精神四个维度,建构了理想型童年的创作范式。理想型童年书写为成人作家提供走出个人化童年私语,面向集体童年精神的途径,其体现的是儿童文学创作对于人类童年精神的向往。第五章“童年书写的审美意旨与创作反思”,主要讨论了童年书写所呈现的审美意旨,与其在创作中所面临的书写困境。童年书写的审美意旨,既体现为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在文本层面,以诗性内核把握童年精神品质和以童心力量坚守文学创作之魂,又体现为童年书写对儿童读者在审美体验中的心灵净化与情感共鸣。在探究新世纪儿童小说的童年书写所面临的困顿境遇时,本论文分别从童年书写与现实之间的距离,童年书写中成长体验的错位和童年书写中“生命本位”意识的缺失等方面,指出了当下儿童小说的创作困境。并重审消费文化语境中的“系列化”写作模式,桥梁书阅读模式,及“低龄化”写作现象,为童年文化变革中的童年书写提供突破和发展的新方向。结语部分对新世纪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进行了简单的回顾。通过肯定童年书写所具有的文学价值和美学意义,指出了随着“童年”元素作为儿童小说书写的日趋繁盛,追求童年审美的文学样式将丰富儿童小说的创作空间。然而,需要警惕的是过度商业化的童年书写样式对儿童小说发展的阻碍。因此,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既要对抗符号文化的侵蚀性,又要保有文学审美的生命力。特别是,童年书写需要从儿童生活的真实感出发,表达儿童生命的深广度,展现童年精神的力量性和童年文化的审美力,为儿童文学阅读构建一个更为美好的审美空间。童年本身能够带给人类的精神力量,引导着儿童小说在立体而饱满的童年书写中,塑造中国童年的独特审美艺术。新世纪儿童小说正是通过不同维度的童年书写诠释着童年精神的生命、历史和文明之歌。

周婧[3](2017)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华语青春电影研究》文中认为青春电影作为中国当下电影产业的重要电影类型之一,其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青春电影相对稳定的类型范式。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电影产业的不断演进,青春电影也逐渐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青春自省发展为以“青春怀旧”为叙事情怀,杂糅进爱情、都市、浪漫、喜剧、犯罪等元素的多元化电影类型。青春电影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演变,成为中国观众喜闻乐见的电影类型之一,并透过私人化的“青春”这一历时性过程透视中国现代社会宏大的历史背景,将历史微缩于个人记忆中,创作出带有中国特色的青春电影。本文以青春电影为研究主体,梳理青春电影的发展历程,探讨青春电影在类型生产、类型叙事方面的特征,并进而从美学、文化角度解读青春电影的内涵与主旨,剖析青春电影的历史与现状,探讨青春电影这一电影类型形成的必然性与重要性。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的青春电影,受到了学界的关注,引发了研究者对其类型形成的探索。青春电影主要指以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的精神困惑、生理及心理变化,以及青春主体在爱情、亲情、友情方面的情感经历,围绕其在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形成过程中发生的种种事件为叙事内容和题材的电影。世界青春电影自电影产生之初发轫,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呈现出显着的类型特征:从青春影像的崛起到冷遇沉寂后的勃发,从个人化的经验投射到多元化的创作转向,经过百年的发展成为世界部分国家与地区的重要电影类型。华语青春电影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开始,经历了理想主义青春时代后,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走向成熟,并在二十一世纪后出现类型的转向,逐渐由小众化、自传式的青春记录走向大众化、商业娱乐化的青春狂欢。虽然青春元素在华语电影中早已有之,但以青春题材和故事作为主体叙事经历了一系列漫长的过程。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的华语青春电影在类型叙事上形成了稳定的特征,在叙事母题方面,华语青春电影中以青春主体混乱的爱与迷失的性之间的冲突展现其在成长时期对爱与性的困惑;同时,对成人世界的向往与逃避使青春主体形成了既渴望成长获得成人资格又拒绝成长惧怕长大的内心迷茫;青春电影中也通过暴力与死亡展现青春世界的残酷与无序,在母题表达上表现出犹疑与矛盾的特征。在人物塑造方面,华语青春电影以青春主体、长者形象、“过客”形象三个群体构设人物图谱,青春主体的叛逆、迷茫与边缘化往往由“不在场”的母亲与“不称职”的父亲造成,家庭的破碎造成成长的歧路。教练、明星甚至偶遇的陌生人都可能成为青春主体的精神导师,引领青春主体走向成长。在影像叙事方面,以现实记录影像、残酷青春影像、浪漫怀旧影像、清新明丽影像演绎不同风格的青春电影,将青春世界以多重视角呈现于观众;在叙事结构方面,华语青春电影往往一反经典好莱坞叙事方式,运用反经典叙事、旅程式叙事、散文式叙事和回忆叙事的方式讲述青春故事,以呈现出青春里复杂而敏感的情感维度。华语青春电影通过空间生产建构地域文化身份,青春主体的家庭空间是破碎与复杂的,家庭的残缺与破败、父母亲人的缺席与出走透视出独特的时代症候;而校园空间往往意味着规则与束缚,成为青春主体企图逃离与越轨的场域;相对而言,公共空间恰成为其活动与生活的主场,尽管放纵与游荡其中的青春主体仍感到迷茫,无法得到最终的救赎;村镇与都市是青春主体主要的生存空间,逐渐世俗化的乡村已不再具有曾经的诗意,落后与破败成为青春主体的禁锢空间,都市与城镇的现代化使青春主体迷失其中,成为堕落与放纵的乐园。除此之外,火车、游轮、高楼、四合院成为地域文化身份的符码,以青春世界的镜中之像管窥自我的地域文化身份。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至今,青春电影经历了从现实主义到现代主义再到后现代主义的美学追求。以青春为入口透视现实图景,以现实主义立场运用写实主义美学观念书写青春,青春故事背后演绎出的是对现实的强烈观照;同时,以青春为镜像通过青春主体的漂泊与“异化”表现出现代主义中对存在与价值的强烈追求。而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的青春电影,同样以青春的名义阐释了新时代青春消费主义的特征,并在影片中呈现出拼贴、碎片化、复制性以及对权威与意义的消解。“青春”不仅仅是人生中独特的成长阶段,同时,以青春为契机,表现出对现实世界的观照、对自我价值的追寻与叩问。随着时代的更迭,青春电影演绎出不同的美学色彩与思想内涵。作为以青少年群体为主要叙事对象的青春电影必然带有强烈的青年亚文化色彩,然而,华语青春电影为西方文化理论中的青年亚文化找到了本土化的表达路径,青春电影本身成为表达越轨者思想的有力武器,成为青年文化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对抗阵地,尽管结果无可避免地被强大的消费文化收编,但以影像维度表达青年文化的表征,仍将居于边缘地位的青年亚文化拉入到大众视野,完成了对青年文化的本土化表述。同时,女性亚文化也在青春电影中以独特的表现方式呈现,关注青春时期女性自我的发现与建构,阐释青春女性在情感的坚守中完成心理与生理上的双重蜕变。华语青春电影在其漫长的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美学意蕴、文化属性与电影类型特征,作为一种电影类型,在当下中国电影产业如火如荼的发展势头中,如何保持受众对其的新鲜度与认同感,如何在今后的发展中将商业性与艺术性和谐统一,如何在情感维度上形成深刻而持久的吸引力将成为华语青春电影未来将面对的问题。本文通过对青春电影深入而细致的研究,解读了青春电影类型形成的规律及其美学、文化属性。青春世界的绚烂与丰富,青春在每个人成长中的独特性决定了青春电影必将作为华语地区重要的电影类型持续发展下去,继续讲述不同时代的青春记忆。

马春光[4](2016)在《中国新诗的“时间”抒写》文中提出本文尝试从“时间抒写”这一视角出发,探寻二十世纪中国语境中新诗所呈现出的现代人对“时间”的体验、意识与想象,以及这一过程中彰显的抒情姿态、审美向度等等。论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从“时间体验”的角度考量中国诗歌的历史转型。第一节通过对汉语中“时”、“时间”的概念史梳理,发掘古今时间意识嬗变的深层线索,进而考察中国古代时间观的特征及思想文化意义,最后就现代汉语中“时间”概念的形成、现代时间观的生成及其特征进行考察。第二节考察时间体验与中国古典诗歌的动态关系。首先梳理中国古典诗歌中时间意识的产生及演变,然后试图概括中国古典诗歌的时间主题,以及时间抒写的“意象模式”与“表现模式”。第三节从“时间体验”的角度契入“中国新诗的发生”这一话题。从理论阐释、文本构造及接受形态等层面考察现代时间体验对中国新诗的发生产生的助力与推动作用。从“时间体验”的角度勘探“新诗的发生”这一问题,既是从思想、文本以及接受等层面揭示新诗发生的深层动因,同时也是对以往新诗发生学研究固有模式的某种质疑与反思。第二章尝试梳理新诗“时间”抒写的历史脉络。从诗歌文本彰显的“时间观”来考察,百年中国新诗存有如下时间抒写的线索:一是以现代性进步时间观为思想基质的诗歌写作。进步时间观与现代中国的革命化历史语境高度藕合,成为部分现代中国诗人的“时间信仰”,规约了其诗歌文本中显豁的未来时间指向,并因其与时代思想的高度契合而成为特定历史时期的诗歌主潮。二是以后现代的“当下”时间意识为思想基质的诗歌写作。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祛革命化”日常语境中,伴随着现代性进步时间观的瓦解,诗歌中的未来时间指向转向对时间之当下的关注与体悟。与消解未来同时出现的,是对实存性的线性历史的消解,个人化的历史观照视野在他们的诗歌文本中出现。三是以传统时间观(乡土时间观、宗教时间观)为思想基质的诗歌写作。在时间进步的幻象之外,时间的另一真实面目——循环时间——在很多诗人那里依然是时间感受和人生体验的重要内容。道家、佛教思想对现代文学的渗入,在中国新诗中鲜明地体现为时间感知的宗教方式。第三章试图对新诗文本呈现的四个集中、显豁的“时间主题”展开解读。一,在现代知性诗学的影响下对时间的哲思,主要表现为时间的诗意赋形、时间的冥想、“瞬间”的诗思等方面。二、新诗对“时间流逝”的诗性表达,主要体现为对时间消逝过程的细腻体验、“午后”的哀思以及更加强烈的时间焦虑。三、现代时间意识烛照下的死亡想象,对死亡的意识形态赋值、“绝对死亡”观念及诗学呈现、对死后时间的玄理想象是其典型体现。四、性别视野下的新诗“时间之思”,在现代时间观的影响下,女性时间体现了自己的特性,在新诗中鲜明地体现为“黑夜意识”的凸显和“个体生命时间”的彰显。这四个方面彰显了现代语境中中国新诗“时间探询”的重要向度,凸显了其“时间抒写”的现代特质,标志着现代人“时间困境”的加剧和对时间与人类生存之复杂关系的深入思考。第四章将论述的视角聚焦于中国新诗的“时间意象”。首节尝试对新诗中现代时间意象的营造进行论述,“世纪”、“黎明”以及以“凌晨三点”形式出现的现代意义上的“夜晚”是考察的重点。现代时间意象在彰显现代时间观的同时,有效拓展了诗歌的表达技巧与抒情模式。第二节从“季节”、“黄昏”、“水”等“原型”时间意象入手,考察新诗对传统时间意象的现代转化。传统时间意象在新诗中被赋予了新的时间内涵,在现代语境中传达了更加丰富的对时间的思考。第三节则以“钟表”意象为中心,通过一个典型的时间意象来考察新诗时间抒写的意象模式与表现模式。“钟表”是现代时间的塑造者,现代诗人以不同的抒情姿态对“钟表”展开了丰富的抒写。从意象的角度对新诗的时间抒写之美学向度的考察,可以从诗歌文本内在结构的层面透析新诗时间抒写的现代性特征,为更好地认识中国新诗语言、形式的现代转型提供可资参照的角度。第五章深入具体的个案,通过对穆旦、西渡、洛夫等诗歌“时间抒写”的辨析,发掘更加个人化的时间抒写,进而窥视中国新诗时间抒写的诸多细微部分。在穆旦诗歌中,“时间”既是一个核心意象,又是一个贯穿性的主题。在对时间经验的多层面书写中,穆旦诗歌展示了“时间之流”中不断挣扎的现代自我,企图抵达时间密道中的灵魂拯救。西渡通过个人化的“时间想象力”在诗歌中让时间不停地回旋或凝固,有效拆解了客观时间在诗歌中的方向性和紧迫感。西渡以细微的想象力和冥想式的诗歌语言,呈现了现代时间暴政下生命个体的复杂精神体验。“时间”在洛夫的诗歌中同样是一个贯穿的重要主题,他在“镜像”中体验时间,通过超现实的方式对时间进行抒写。洛夫敏锐的时间意识突出地体现为他对“时钟”的抒写以及对“时间之伤”的呈现。对个案的研究与阐发,试图避免宏观研究对历史细节与丰富性的遮蔽,期待形成交错式的论述格局。结语指出,面对现代社会不断加速的时间节奏和不断加剧的时间焦虑,中国新诗在用语言深刻指认、揭示它们的同时,试图从多个层面抵抗“时间之快”缓解“时间焦虑”。在某种意义上,这正是诗歌在特定时代的“无用之用”。在“娱乐至死”的当今时代,诗歌面临娱乐化的陷阱。在深层上,诗歌能否以独特的艺术形式深刻地揭示时代发展的症结,发现人类生存的真正困境,检验着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诗歌的生命力。中国新诗的时间抒写在彰显现代中国生存经验的同时,尚存在诸多的思想与艺术问题,只有对此有深刻的体认,在厘清新诗“时间抒写”之历史线索的同时,匡正某些弊病,才能在理论上为中国新诗的发展提供参照。

张早[5](2013)在《建筑学建造教学研究》文中认为在“建构”思潮的影响下,我国越来越多的建筑院校开始开设建造课程,通过要求学生参与建造来强化对建筑学的理解。在目前大多数关注建筑教育和建造教学的文章中,更多注重的是建造活动的实验效果与热情,并未对建造在学科的发展、教育和普及中究竟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这个问题进行详细论述。不搞清楚这个问题,对建造教学直接展开的研究很可能陷入潮流的误区,有将建造教学消费为形式和口号的危险。此外,目前仍很难找到一个清晰系统的理论体系来解释目前的各类建造教学实践。本研究的工作目的即为探讨建造教学的历史位置、产生背景、实际意义,并运用可行的分析方法让课程背后的教学原理和价值变得清晰,期望为已经和将要开设建造类教学的建筑院校提供有关课程设置和安排的理论参考。通过对建筑史的考察,可以发现,建筑学作为一门学科本身自古以来便与建造密不可分,掌握着建筑材料、技术和工艺知识的建筑师们推动着学科的发展。而今天在全世界院校中风行的建造教学模式则起源于工艺美术运动之后出现的艺术工艺院校,包豪斯便是这些学校的代表。通过分析建造教学自19世纪后半叶至今的发展历程,建造教学的发展趋势清晰的呈现出来。在历史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尝试将建造教学划分为三种层面:实施层面、工艺层面与项目层面。各类建造教学课程也在这三种层面下被加以解析。同时,三种层面划分也将不同的建筑学知识点从具体的课程中抽象出来。以这三种层面及其抽分出的知识点为基础,建筑院校可以建立清晰有序的建造课程体系。对建筑教育的探讨来说,教育学理论也是值得注意和借鉴的。实际上,建造教学通过实践进行教学的授课方式在很多方面也和现代教育理论暗合,这也对建造教学存在意义构成了有力的支撑。在将建造教学及其涉及的教育学理论进行比对后,本文也借课程教学理论对建造教学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了论证。文章结尾对结合数字设计教学展开的建造活动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建造教学与数字技术结合的方式,以说明在飞速发展的技术之下建造知识和意识的重要性。

仲建春,阿杜,焦晓妮[6](2010)在《如意·2010中国服装论坛在全球视野中做中国品牌》文中提出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以及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支持、中国服装协会主办、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特别协办、山东如意集团协办、北京盛世嘉年国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承办的"如意·2010中国服装论坛"再次发出智慧之约,于2010年3月29-30日在北京·中国大饭店举行,本届论坛主题为——寻找服装品牌的方向。与众多中国服装企业家齐聚一堂,共谋世界时尚大格局中的中国服装品牌,策定开局、稳健起航。

龚军辉[7](2008)在《尾巴》文中认为一居然就长出了尾巴!毛发粗浓似绳,有着那最讨厌的章蛇样的黑白相间的花纹,一条长绒尾!人不是由猴子进化成的吗?居然不经意间退化回原始状态了。难道说那条尾本就未进化萎缩掉,而是藏在心之旮旯里,只是我们视而未见吗?那尾巴根本不受他的控制,自我摇晃着,左三

姜美玲[8](2006)在《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教师实践性知识是指教师在具体的日常教育教学实践情境中,通过体验、沉思、感悟等方式,发现和洞察自身的实践和经验之中的意蕴,并融合自身的生活经验以及个人所赋予的经验意义,逐渐积累而成的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知识。它实质地主导着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有助于教师重构过去经验与未来计划以致于把握现时行动。关注教师专业领域中固有的实践性知识的存在,充分体现了当今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之诉求。 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是一项研究者和教师共同立足于日常教育实践来进行合作探究的课题,以求达成理论与实践的融通与共建。本文在对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通过扎根于中小学现场,深入考察和理解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实践生活,以此折射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基本内容、表征形式以及来源与发展路径等。 本文共分7部分。引言部分,作者定位了研究的切入点,即关注教师的日常教育实践。 第一章主要阐述研究的问题域与方法论,首先分析了研究背景、意义和问题,然后论述如何以现象学教育学和质的研究为指导,通过文献分析、行动研究和叙事探究的方法展开具体的研究过程。 第二章概述了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国内外研究情况;在阐释实践、知识的基本涵义的基础上,揭示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内涵与特征;论述了教师实践性知识所仰赖的哲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基础。 第三章从“教师实际上具有什么知识”这一问题出发,考察了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基本内容:学科内容知识、学科教学法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课程知识和教师自我知识。 第四章通过捕捉教师在构筑和描述其教学实践时所运用的概念和符号,揭示了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表征形式:意象、隐喻、实践规则、实践原则和个人哲学。 第五章着重站在教师主体性的角度,讨论了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发展路径:教师个人生活史分析、反思教学实践经验和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 结语部分,作者简要论述了如何通过革新教师教育来发展教师实践性知识,并以之作为后续研究的起点。

二、遗落的钥匙和你对未来的期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遗落的钥匙和你对未来的期望(论文提纲范文)

(1)原则性多义模式下维吾尔语后置词bilεn及其汉语对应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研究背景
    第三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一) 以认知语义学理论为指导,完善此前的研究
        (二) 丰富维吾尔语语法的本体研究
        (三) 为汉语维吾尔语对比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四) 为原则性多义模式提供新的例证
        (五) 为第二语言教学服务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
        一、研究方法
        (一) 文献法
        (二) 对比法
        二、语料来源
    第五节 论文框架
    第六节 本文转写符号
第二章 理论背景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原则性多义模式
        一、关于词汇多义的传统认知研究
        二、独立义项
        三、基本义项
        四、核型场景
        五、义项派生的原则
    第三节 汉维翻译理论
        一、常见的翻译方法
        二、常见的翻译技巧
    第四节 后置词bilεn及相关研究综述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后置词bilεn的多义分析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后置词bilεn的核型场景
        一、后置词bi1εn的基本义项
        (一) 后置词bi1εn的词源和发展
        (二) 最早确定的意义
        (三) 在语义网络中的优势
        (四) 与其他空间小品词的关系
        (五) 语法预测性
        二、后置词bilεn的核型场景
    第三节 超越后置词bi1εn的核型场景:语义网络中的派生义项
        一、后置词bilεn的语义网络
        二、后置词bi1εn的义项簇
        (一) 方式义项簇
        (二) 工具义项簇
        (三) 路径义项簇
        (四) 转折义项簇
        (五) 地点义项簇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后置词bilεn在汉语中的对应表达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后置词bilεn各义项对应的汉语词(短语)类和句法成分
        一、后置词bilεn各义项对应的汉语词(短语)类
        (一) 译为名词或名词短语
        (二) 译为介词或介词短语
        (三) 译为动词或动词短语
        (四) 译为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
        (五) 译为副词或副词短语
        二、后置词bilεn各义项对应的汉语句法成分
        (一) 对应为主语
        (二) 对应为谓语
        (三) 对应为宾语
        (四) 对应为定语
        (五) 对应为状语
        (六) 对应为补语
        三、小结
    第三节 含有后置词bilεn的句子汉译方法和技巧
        一、翻译方法
        (一) 直译法
        (二) 意译法
        二、翻译技巧
        (一) 加词法
        (二) 减词法
        (三) 词义的具体化和抽象化
        (四) 句子成分改变法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第一节 研究发现、讨论与思考
    第二节 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缩略语
附录二 英汉术语对照
附录三 图表索引目录
附录四 语料标注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会议发言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2)新世纪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童年书写研究的理论基础
    二、童年书写的研究现状概述
    三、核心概念及研究范围的界定
    四、童年书写的研究价值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新世纪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转向
    第一节 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历史变迁(1917—1999)
        一、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新生期
        二、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发展期
        三、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探索期
        四、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繁荣期
    第二节 新世纪文化语境下的儿童小说童年书写
        一、新世纪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文化语境
        二、分化期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新格局
        三、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创作范式
    第三节 新世纪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表现形式
        一、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文学表达
        二、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文化内涵
        三、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艺术呈现
第二章 写实型童年书写中的生命观照
    第一节 学校与儿童:写实型童年的身份认同
        一、童年的校园:作为学生的儿童身份塑造
        二、认同的焦虑:儿童身体的压抑与桎梏
        三、认同的内省:校园童年的觉醒与抗争
    第二节 主体的真实:写实型童年的成长镜像
        一、自我镜像:童年主体的成长性审视
        二、他者镜像:童年主体的成长性迷思
        三、家庭镜像:童年主体的成长性再认
    第三节 自觉与超越:写实型童年的性别意识
        一、性别书写:“永远的”男孩和女孩
        二、少女小说:童年书写的性别意识自觉
        三、超越定式:童年书写的性别意识重构
    第四节 接纳与指引:写实型童年的青春书写
        一、找寻信念:童年青春书写的姿态与方向
        二、触碰情丝:童年青春书写的勇气与限度
        三、走进现实:童年青春书写的理性与节制
    第五节 观照与隔阂:另类童年的书写边界
        一、无声的呐喊:书写特殊童年的私语
        二、他者的边界:从《我是白痴》到《我是天才》
        三、遥远的银河:“另一种”童年书写
第三章 经验型童年书写中的情感再现
    第一节 记忆碎片:童年回忆书写的追思与重组
        一、真挚与坦诚:童年回忆书写的诗意表达
        二、治愈与省思:童年回忆书写的双重指向
        三、遮蔽与取舍:童年回忆书写的经验治理
    第二节 个人乡土:童年乡土书写的热切与哀伤
        一、记忆重启:个人乡土童年的书写特征
        二、大地之子:个人乡土童年回忆的成长之歌
        三、重拾美好:新乡土童年书写的碰撞与坚守
    第三节 投射机制:创伤性童年书写的精神博弈
        一、悲悯的投射:童年创伤经验的文本再现
        二、受创的儿童:身体的规训与精神的桎梏
        三、童心的抚慰:灾难中的群体性创伤
    第四节 情感补偿:缺失性童年书写的孤独内核
        一、教育的轮回:缺失性童年书写的亲情之思
        二、孤独的延续:缺失性童年书写的生存观照
        三、《金色的手指》:爱的缺失与成长的孤寂
第四章 理想型童年书写中的童心想象
    第一节 想象的儿童:历史与童年的双重建构
        一、历史童年书写:“唯我”的历史文化想象
        二、历史的童年:童年生活的想象与再现
        三、童年的历史:童年视角下的历史叙事
    第二节 战火中的儿童:战争与童年的书写平衡
        一、重返生活:战争题材儿童小说的叙事转向
        二、悲悯情怀:战争童年的书写力量
        三、非暴力书写:战争童年的人性底色
    第三节 人类的乡土:童年生命的精神原乡
        一、人性颂歌:人类童年乡土的诗性咏叹
        二、文化乡土:重返童年的生命之源
        三、《寻找鱼王》:童心与初心的“天人合一”
    第四节 理想的儿童:童年精神的文化确认
        一、童年精神书写的集体性想象
        二、童年精神书写的多重性建构
        三、童年精神书写的革新与超越
第五章 童年书写的审美意旨与创作反思
    第一节 向阳而生:童年书写的审美意旨
        一、诗性哲思:童年书写的美学景象
        二、守护童心:童年书写的精神内涵
        三、救赎之力:童年书写的净化作用
        四、情感共鸣:童年书写的文本价值
    第二节 走出困顿:童年书写的创作反思
        一、从“现实”到“真实”的童年书写距离
        二、童年书写中成长性体验的割裂与缺失
        三、童年书写中“生命本位”对“儿童本位”的补充
        四、消费时代下童年书写的改写与重审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3)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华语青春电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本论文研究价值与意义
    二、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三、主要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概念界定
        1、作为一种电影类型的青春电影
        2、青春电影与青年电影
        3、青春电影与励志电影
        4、青春电影与成长电影
        5、青春电影概念辨析
第一章 青春电影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世界青春电影的发展历程
        一、青春电影的发轫:青春影像的崛起(1900——1933)
        二、青春电影的回归:冷遇沉寂后的勃发(1934——1970)
        三、青春电影的发展:个人化经验的投射(1971-1990)
        四、青春电影的成熟:多元表述的转向(1990至今)
    第二节 华语青春电影的类型生产
        一、类型萌芽:历史洪流下的青春表述(1930年代——1940年代)
        二、类型发展:理想主义青春时代(1950年代——1980年代)
        三、类型成熟(1990年代):困惑与反抗
        四、类型转向(21世纪后):怀旧与狂欢
第二章 华语青春电影的类型叙事
    第一节 华语青春电影的叙事母题
        一、混乱的爱与迷失的性
        二、渴求成长与拒绝成长
        三、青春暴力与死亡仪式
    第二节 华语青春电影中的人物形象
        一、青春成长中的主体形象
        二、青春世界中的长者形象
        三、青春成长路上的“过客”群像
    第三节 华语青春电影的影像叙事
        一、青春中的现实记录式影像
        二、暴力下的残酷青春影像
        三、创伤里的浪漫怀旧影像
        四、青葱岁月里的“小清新”
    第四节 华语青春电影的类型叙事模式
        一、华语青春的反经典叙事模式
        二、成长中的旅程式叙事模式
        三、淡化离合的散文式叙事
        四、多视角下的回忆叙事
第三章 华语青春电影的空间生产及地域文化身份
    第一节 华语青春电影的空间生产
        一、家庭空间——残缺与出走
        二、校园空间——压抑与越轨
        三、公共空间——游荡与流浪
        四、生存空间——村镇与都市
    第二节 华语青春电影的地域文化身份建构
        一、个人化青春记忆的景观意象
        二、群体性青春怀旧的镜中之像
第四章 时代青春的美学追求及自我价值追寻
    第一节 以青春为入口的现实主义观照
        一、青春背后的现实图景
        二、写实主义美学观念的青春书写
    第二节 以青春为镜像的现代主义追求
        一、青春的漂泊与“异化”
        二、对存在与价值的追寻
    第三节 以青春为名义的后现代主义阐释
        一、新时代的青春消费主义
        二、记忆拼贴与碎片化解构
        三、复制青春与青春复制
        四、对权威与意义的消解
第五章 华语青春电影中的亚文化表达
    第一节 青年亚文化的本土化视野
        一、华语青春电影与青年亚文化
        二、讲述的权力背后——越轨者的思想
        三、影像维度的背后——抵抗仪式与“自恋式”表演
    第二节 女性文化的青春再现
        一、多元化的青春女性影像
        二、青春里女性的自我发现与建构
        三、成长中女性情感的坚守与蜕变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情况
致谢

(4)中国新诗的“时间”抒写(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研究缘起及问题意识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对象、方法与结构
第—章 “时间体验”与中国诗歌的历史转型
    第—节 “时间”概念史与“时间意识”嬗变
        —、汉语中的“时间”概念史梳理
        二、古代时间观及其特征
        三、现代时间观的生成及其特征
    第二节 “时间体验”与中国古典诗歌
        —、古典诗歌“时间意识”的流变
        二、古典诗歌“时间主题”探析
        三、“时间抒写”的美学机制
    第三节 “时间体验”与中国新诗的发生
        —、理论阐释:“进化论时间观”视野下的新诗想象
        二、文本构造:早期新诗的时间抒写
        三、接受形态:“想象共时性”与作为“时尚”的新诗
    余论
第二章 “时间”抒写的历史寻踪
    第—节 新诗时间抒写的“未来”指向
        —、“歌唱这新的世纪”
        二、“时间开始了”
        三、“相信未来”
    第二节 新诗时间抒写的“当下”指向
        —、从“走向未来”到“消解未来”
        二、过程意识与还原叙述
        三、“个人时间”的诗学建构
    第三节 “传统时间观”的回响
        —、“乡土时间”的显形
        二、“循环时间”的浸染
        三、“宗教时间”的启示
第三章 新诗的时间主题
    第—节 “时间”的哲思
        —、时间的诗意赋形
        二、“时间”的冥想
        三、“瞬间”的诗思
    第二节 “时间流逝”的诗性表达
        —、“时间已经消失”
        二、“午后”的哀思
        三、“时间焦虑”及纾解
    第三节 现代时间意识烛照下的死亡想象
        一、死亡的意识形态赋值
        二、“绝对死亡”
        三、“没有时间的时间”
    第四节 性别视野下的新诗“时间”之思
        一、历史线索的梳理
        二、“黑夜意识”的凸显
        三、“个体生命时间”的彰显
第四章 新诗的“时间”意象
    第一节 现代“时间”意象的营造
        一、“世纪”及其衍生意象
        二、现代的“夜晚”
        三、“黎明”的隐喻
    第二节 传统“时间”意象的现代转化
        一、新诗的“季节”书写
        二、黄昏的意义附加
        三、“水”的时间隐喻
    第三节 :“钟表”意象与中国新诗的时间抒写
        一、从“艺术品”到“时间机器”
        二、“钟表”与现代时间
        三、“钟声”的时间内涵
        四、“时间”的悖论
第五章 时间抒写的个人维度
    第一节 时间密道中的灵魂拯救:穆旦诗歌的时间抒写
        一、现代时间中的“异化”生存
        二、“季节”的现代性透视
        三、时间密道中的灵魂拯救
    第二节 “正午的冥想”:西渡诗歌的时间抒写
        一、“正午之弓”的弦响
        二、“在世界的快和我的慢之间”
        三、时间主题的现代转化
        四、个人化的“时间想象力”
        五、时间面前的失败感
    第三节 “时间之伤”的超现实抒写:洛夫诗歌的时间主题
        一、“探索时间的奥义”
        二、中西交融的“时间意象”
        三、瞬间永恒:对时间的超越
        四、余论:从“超现实”回归“现实”
结语:时间困境与诗的超越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件

(5)建筑学建造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对建造教学热潮的思考
    1.1 建造教学的释义
    1.2 建造教学的热潮
        1.2.1 技术回归:对“建构/构造/构筑(tectonic)”及工艺的关注
        1.2.2 建造教学与设计概念的实施
        1.2.3 社会参与
    1.3 本文对建造教学研究的关注点
        1.3.1 历史溯源及辨析
        1.3.2 如何对建造教学进行分解
        1.3.3 如何对建造教学的知识点进行抽象以及如何建立新的建造课程体系
        1.3.4 建造教学与教育学理论的关系
        1.3.5 数字技术与建造教学
    1.4 小结
    文章结构图
第二章 关于建筑师、建造和建筑教学关系的历史研究
    2.1 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
        2.1.1 代达罗斯(Daedalus)
        2.1.2 维特鲁维与《建筑十书》
        2.1.3 中世纪,行会
        2.1.4 石匠伯鲁奈列斯基与文艺复兴的代表作
    2.2 文艺复兴的转折——从行会的瓦解到美院教学
        2.2.1 阿尔伯蒂与建筑师的转型
        2.2.2 “迪赛诺”与工作室制度的形成
        2.2.3 法国美院体系的形成
        2.2.4 对美院体系的抗争与哥特乡愁
    2.3 从工艺美术运动到包豪斯
        2.3.1 工艺美术运动
        2.3.2 穆特修斯与德意志制造联盟
        2.3.3 建筑师身份的再次转变
        2.3.4 建筑教育的变革
    2.4 小结
第三章 建造教学的发展脉络
    3.1 包豪斯与艺术工艺院校的兴起
        3.1.1 包豪斯 1919
        3.1.2 包豪斯 1922
        3.1.3 包豪斯 1925
        3.1.4 包豪斯 1927
        3.1.5 包豪斯 1930
        3.1.6 包豪斯教学的发展过程
        3.1.7 艺术工艺院校的风潮
    3.2 建造教学在美国的发展
        3.2.1 赖特与塔里埃森
        3.2.2 匡溪美术学院
        3.2.3 包豪斯教师在美国的影响
        3.2.4 赖特的影响
    3.3 1960 年以来建造教学风潮的发展
    3.4 建造教学发展脉络及趋势
        3.4.1 从手工艺、机械生产到适用技术
        3.4.2 从专业学校到大学
        3.4.3 从工坊到社会
    3.5 小结
第四章 建造教学的特性与层面划分
    4.1 建造教学基本特性的界定
        4.1.1 真实性
        4.1.2 实践性
        4.1.3 亲笔书写(autography)特性与教学目的
    4.2 建造教学的不同层面及其目的属性
        4.2.1 实施层面
        4.2.2 工艺层面
        4.2.3 项目层面
    4.3 建造教学三种层面之间的关系
    小结
第五章 建造教学的实施层面、工艺层面与项目层面
    5.1 三种层面建造教学内容比较
        5.1.1 从材料认知、功能性需求到真实项目环境
        5.1.2 从材料的加工与连接、构造与工序到施工组织
        5.1.3 从材料的力学特性到建筑结构
        5.1.4 板片与透性、人体尺度、建筑功能
        5.1.5 从物图关系、节点详图到建筑施工图
        5.1.6 从造价概念、产业意识到概预算
    5.2 建造教学三种层面教学倾向的比较
        5.2.1 针对三种层面知识点教学的不同目标倾向:试验性、标准化与现实性
        5.2.2 针对三种层面知识点教学的不同类型倾向:小型化、独立性与整体性
        5.2.3 针对三种层面知识点教学的不同内容倾向:多样性、专业化与适用性
    5.3 建造教学三种层面的教学意义及基本教学条件比较
        5.3.1 建造教学在三种层面的教学意义
        5.3.2 建造教学三种层面的不同教学硬件需求
        5.3.3 建造教学三种层面的时间成本
        5.3.4 建造教学三种层面师资力量配备
        5.3.5 建造教学三种层面的经费需求
    5.4 小结
第六章 新型建造教学体系的建立
    6.1 建立建造教学体系在理论上的可能性
        6.1.1 建造课程可能以多种形式出现在不同年级的教学中
        6.1.2 对建造教学中所涉及知识点的总结
        6.1.3 建造教学知识点对评估标准的回应
        6.1.4 对建造教学侧重点与梯度的探讨
    6.2 对建立成体系建造教学课程方式的探讨
        6.2.1 建造教学不同层面知识点的演进关系
        6.2.2 建造教学中涉及的知识点与现有课程的融合
        6.2.3 建造教学知识点向教学的转化
    6.3 建造教学与现有教学体系的融合——天津大学建筑学建造教学体系的构想
        6.3.1 现有的课程体系
        6.3.2 新型建造教学体系植入的建议
    6.4 小结
第七章 教育学视角下的建造教学
    7.1 建造课程中的趣味性与对学生好奇心的培养
        7.1.1 建造教学的趣味性
        7.1.2 建造教学与对学生好奇心的培养
    7.2 建造教学与经验
        7.2.1 传统教学中建造经验的缺乏
        7.2.2 意义与因果关系的重要性
        7.2.3 建造教学中的经验教学
    7.3 建造教学与建筑学知识结构的构建
        7.3.1 传统建筑教学中设计、历史与技术割裂
        7.3.2 实际建造经验对各种建筑知识的拉结
    7.4 对建造教学课程体系的教育学论证
        7.4.1 教学目标
        7.4.2 学习经验
        7.4.3 建造教学课程体系组织的有效性论证
    7.5 小结
第八章 数字技术语境下的建造教学
    8.1 话题的历史参照
        8.1.1 莫里斯式的抵触
        8.1.2 代理书写(allography):从图学到数字
        8.1.3 早期包豪斯——机械时代的“表现主义行会”
    8.2 “参数化+建造”?
        8.2.1 两难与机遇
        8.2.2 课程分析
    8.3 数字化建构的工艺思考
        8.3.1 数字化建构(Digital Tectonic)
        8.3.2 数字化建构会议上来自“车门”的批判
        8.3.3 AA Emtech 的天棚设计建造
        8.3.4 胶合竹预制建造体系
        8.3.5 莱斯住宅(Die Leiserh user)
    8.4 数字化手段与建造意识
        8.4.1 建造意识的重要性
        8.4.2 “数字化设计+建造”教学模型的建议
    8.5 小结
结语:对教学体系的“修补”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状况说明
致谢
附录 A:不同时期建筑师与建造和技术发展的关联及建筑教育体系的变更
附录 B:国内外部分建筑院校建造课程实录
附录 C:与王澍关于中国美院建造教学的访谈
附录 D:与 Ursula Hartig 的关于柏林工大墨西哥实践课的访谈及译文
附录 E:奥古斯特·佩雷(译文)

(7)尾巴(论文提纲范文)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十八
十九
二十
二十一
二十二
二十三
二十四
二十五
二十六
二十七
二十八
二十九
三十
三十一
三十二
三十三
三十四
三十五
三十六
三十七

(8)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走进日常教育实践的教师研究
    一 关注教师的日常教育实践
    二 研究者的价值取向
    三 研究者的写作体验
第一章 研究的问题域与方法论
    一 研究的背景
    二 研究的意义
    三 研究问题的阐释
    四 研究的方法论
    五 研究的过程
第二章 教师实践性知识概述
    一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研究概况
    二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基本内涵
    三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理论支撑
第三章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基本内容
    一 学科内容知识
    二 学科教学法知识
    三 一般教学法知识
    四 课程知识
    五 教师自我知识
第四章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表征形式
    一 意象
    二 隐喻
    三 实践规则
    四 实践原则
    五 个人哲学
第五章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发展路径
    一 教师个人生活史分析
    二 反思教学实践经验
    三 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
结语 开启教师教育的新视窗
    一 教师教育何去何从
    二 研究者的反思
附录 课程改革情境中的教师信念与教学实践——对一位高中语文教师的叙事探究
参考文献
后记

四、遗落的钥匙和你对未来的期望(论文参考文献)

  • [1]原则性多义模式下维吾尔语后置词bilεn及其汉语对应表达研究[D]. 钟镇操. 中央民族大学, 2021
  • [2]新世纪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研究[D]. 山丹.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3]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华语青春电影研究[D]. 周婧. 山西师范大学, 2017(06)
  • [4]中国新诗的“时间”抒写[D]. 马春光. 山东大学, 2016(10)
  • [5]建筑学建造教学研究[D]. 张早. 天津大学, 2013(12)
  • [6]如意·2010中国服装论坛在全球视野中做中国品牌[J]. 仲建春,阿杜,焦晓妮. 时尚北京, 2010(04)
  • [7]尾巴[J]. 龚军辉. 安徽文学, 2008(12)
  • [8]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D]. 姜美玲. 华东师范大学, 2006(11)

标签:;  ;  ;  ;  

丢失的钥匙和你对未来的希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