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四个现代化进程建设西部强市

加快四个现代化进程建设西部强市

一、加速四化进程 构建西部强市(论文文献综述)

史婕[1](2020)在《“新四化”耦合协同发展研究 ——以关中平原城市群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基于多年经济全面发展的背景,提出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四化”耦合协同发展道路。城市群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单元和主要载体。因此,城市群“新四化”耦合协同发展成为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更是实现我国“新四化”发展战略的依托。关中平原城市群是西部有着“新四化”耦合协同发展巨大潜力的城市群,其耦合协同发展的推进是区域的经济需求,也是减小东西部差异化,完善我国“新四化”战略的需要。但目前来看,探索关中平原城市群“新四化”耦合协同发展的文献非常少,所以本文选取此主题可以弥补相关研究的不足。本文首先以理论阐述为基础,明晰了城市群“新四化”耦合协同发展的定义及特征;其次,加入城市群下辖城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以及信息化的分析,通过构建城市群“新四化”耦合协同水平测度模型,选取关中平原城市群12个城市、2009-2018年数据,从城市群整体及下辖城市层面、“新四化”层面系统地测度关中平原城市群“新四化”耦合协同发展水平,最终得出以下结论:关中平原城市群“新四化”各个子系统的发展现状均处于起始阶段,区域内东南部城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较高,工业化呈现中部偏东部城市发展较好的局面,较高水平新型城镇化以中部城市为主(剔除咸阳),城市群整体信息化发展水平较均衡且西安市的辐射作用明显;城市群“新四化”耦合度发展不均衡,空间上综合表现为“西部高东部低”的特点,整体呈现出“由西向东,外圈包裹中心”的蔓延形式;城市群“新四化”协调度空间上综合表现为“南部与中心偏东部较高”的特点,整体呈现“由南向北,中心向外扩散”的蔓延形式;关中平原城市群各个下辖城市“新四化”耦合协同发展能力层次不齐,整体信息化增长水平明显强于其他“三化”,基本表现为部分“两化”耦合协同发展。综合来说,城市群中心城市的集群效应较明显,各单元联动性较弱,整体发展效益较低,“新四化”发展缺少动能,区域差距较大。最后,针对以上研究结论,本文从“新四化”耦合协同水平及各个子系统发展情况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白雪[2](2020)在《关中平原城市群一体化协调发展综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的发布与实施,西部地区将迎来又一次历史巨变,未来将是关中平原城市群引领西部开发的全新格局。关中平原城市群的一体化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这将是各个城市经济快速升级的稳定助力,同时也是核心城市西安迈向万亿级GDP城市的重大历史机遇,采取有针对性的发展措施迫在眉睫。基于此,首先要清楚的认识关中平原城市群一体化协调发展的状态,并对其进行评价,了解其短板或长处,进而提出一体化协调发展的对策与建议。在实证分析部分,本文首先基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和城市群理论成果,按照指标体系构建原则,从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建立指标体系。其次运用主成分分析(PCA)方法对关中平原城市群12个市(区)的三系统及综合发展状况进行得分排名,运用离差系数最小化的系统协调发展度模型对12个市(区)各自的三系统协调发展程度进行计算与顺序排名。最后,对关中平原城市群各个市(区)的协调发展情况及优势、劣势等竞争力情况进行了评价与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关中平原城市群中各城市综合发展指数与协调发展程度与经济系统水平相关度最高,城市群中整体发展较差,多城市属于相对贫困地区,且处于极度不平衡状态,大部分城市协调发展程度处于勉强协调发展水平之下。除西安、杨凌示范区外,其他城市协调发展程度较差,表现较为明显的是工业型城市易忽视其生态发展状况,反而是经济越发达的地区更注重绿色可持续发展。关中平原城市群从中心城市到外围辐射城市,综合发展指数和协调发展程度依次递减,同时除核心城市外其他城市呈现由东向西依次递减的态势。西安市作为关中平原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尚未满足通常核心城市需万亿级GDP的要求,且差距较大,这导致目前西安市还不能真正发挥出核心城市对外围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因此,建设大西安、全面提升综合能力是这一阶段的首要任务。二级城市主要存在的问题是经济系统发展居中,但通常生态或社会系统较落后,作为节点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还不能满足要求。三级城市即外围辐射城市,无论是综合发展指数还是三系统协调发展程度在城市群内都属于最差。总之,整体来看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较落后且内部一体化协调发展程度比较差,整个城市群的发展首要任务是提升西安的辐射带动能力,其次需要其他城市从自身和整体多个角度进行提升发展,最终形成一体化协调发展的网状城市局面。

郭书剑[3](2020)在《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文中认为当前中国大学人才竞争的主要对象是制度化学术精英,中国学术劳动力市场的强势群体亦是制度化学术精英。作为政府与大学协作的产物,制度化学术精英因拥有经官方认证的学术权威与学术声誉而受到大学的强烈推崇与热烈追求。大学围绕制度化学术精英而展开的人才竞争直接刺激并引发学术精英的流动。某种意义上,制度化精英主义愈兴盛则大学学术精英竞争愈激烈,而大学学术精英竞争愈激烈则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愈频繁。1999年以来,中国大学学术精英在不同地区、不同省市的不同层次大学间进行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大学学术精英在全国的分布格局随各地、各校人才竞争力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总体上,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散中有聚”“聚中有散”;以跨域流动为主,但同域流动现象亦值得关注;众多普通院校和地方城市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具活力的机制、更富成效的举措在学术精英竞争中“异军突起”,地方政府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促成了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新局面。中国地方政府人才竞争的背后是为经济增长而竞争,更是为政治晋升而竞争。为赢得政治锦标赛,地方政府所出台的人才政策对大学学术精英流动具有较强的激发性、引导性与支持性。因地制宜制定人才政策,与时俱进变革人才政策,是地方政府维持人才竞争力、保持人才竞争优势的必要之举。作为一项长期政策,大学重点建设的逻辑是竞争博弈,而竞争博弈的载体则是学术锦标赛。在市场化大学排名与行政化学科评估的驱动下,中国大学着重以学术管理资本主义的方式吸引海内外学术精英,以不断争取国家的政策关照与政府的重点支持。大学人才竞争所促成的流动,对学术精英学术发展的影响,既有特殊性也存共通性。大部分学术精英流动后的学术生产力、学术影响力和学术竞争力得到提高。这一方面是由于流动对知识生产与创新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则与学术锦标赛密切相关,其不仅驱动大学支持学术精英发展学术,还驱动大学要求学术精英发展学术。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是一个复杂现象。由于学术精英吸收能力的异质性与学术精英竞争优势的可转移性,大学学术精英流动对大学发展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可以明确的是,学术精英流入对大学学科发展的积极影响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学术精英流出对大学学科发展的消极影响也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基于此,学术精英流动不应成为大学间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更不应诱致大学间针锋相对的“人才战争”。在面向世界、追求卓越的发展战略下,需要正确理解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以客观冷静的态度、以历史的、发展的、全球的眼光认识和体察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所具有的阶段性、特殊性和一般性。这对中国大学全面深刻地了解自己,实事求是地制定科学合理的“双一流”建设目标、采取正确有效的学术精英队伍建设策略至关重要。

刘聪[4](2018)在《山东半岛四化协调发展研究及对策》文中研究说明自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近几年中国积极优化产业结构、释放经济活力、不断创新、坚持可持续的发展道路,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到201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首次突破80万亿元,比上年增长6.9%,年增长率实现2011年来的首次回升。在我们不断取得重大突破,获得重大成就的同时,我们同时也要认识到我国产业结构还不够完善,国民人均占有量偏少,发展水平和富裕程度与世界发达地区存在差距的现实情况。当今的发展是综合性的发展,既要保证各产业的快速进步,也要保证各地区的齐头并进。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只有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协调发展的道路,才能实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新的发展形势下,保持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的同步发展,是符合可持续发展规律的科学发展。山东作为传统的农业大省,自改革开放以来通过鲁西陆地交通之便,鲁东沿海港口之利,积极发展第二第三产业,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新兴产业,提高市场竞争力。2016年山东省生产总值首次突破六万亿,排在全国第三位,但与广东、江苏相比差距仍然很大,并且差距在不断增大。本文通过研究文献、探讨四化相关概念及四化的内在互动关系,采用耦合的方法创建四化协调发展度评价模型。以山东半岛五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对2007年-2016年半岛五市主要指标进行分析,探讨山东半岛四化同步发展程度,找出限制其发展的主要原因及其对策,提出符合新四化道路的发展方向;同时,研究分析了山东省17个地级市在2016年的四化协调发展程度,并对各城市进行了横向比较。本文研究发现,各城市四化协调度是呈不断上升的趋势,经济较发达的城市,其协调发展程度相对也高,目前农业现代化是四化发展中的短板,严重影响各城市四化同步发展的进程。针对四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健全农业现代化机制、转变经营管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完善信息管理体系,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生态城市的发展方向。

李文瑛[5](2017)在《辽宁省“四化”协调发展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稳定,而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以下简称"四化")的协调发展对促进社会、经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有重要意义。随着"四化"各领域的不断交织,"四化"之间的关系变得更为错综复杂,"四化"的协调发展亦变得非常重要。虽然近些年来辽宁省的"四化"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发展,但"四化"的协调发展程度并不是很高,各个地区的协调发展程度亦不均衡。论文主要根据前人的研究,通过整理文献数据、分析计算、得出结论,根据结论,总结出相应的政策。论文首先详细地整理和总结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尤其是在分析国内研究现状时,从政策支持、研究方向、研究重点、研究方法、结论展示五个方面出发,详细整理了近些年来学者的研究情况。综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得出相应的研究评述:从"四化"全面考虑,根据纵向和横向两个角度分析,选取适合所研究地区的综合指标体系,选择熵权法计算权重,选择耦合协调度法作为协调发展水平的计算方法,而计算结果的展示则选用雷达图和MapInfo制作的地图。其次,根据前人的研究,选取一个指标作为衡量"四化"目前发展形势的依据:工业化选取指标为第二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信息化选取指标为未来互联网用户数;城镇化以人口城镇化率为选取指标;农业现代化以农业机械总动力为选取指标,研究各个子系统从起步到至今的发展趋势,从研究数据可以看出,"四化"的发展趋势均有不同程度的波动,但总体发展状况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再次,选择适合辽宁省"四化"协调发展状况的测评方法,根据纵向测评和横向测评不同的角度分别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再通过查找的数据进行包括指标数据处理、指标权重确定以及综合发展指数测算、协调度测算、协调发展度测算。进行详细的测评过程后,整理计算结果。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根据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对辽宁省2005年-2014年十年和2014年14个地级市的"四化"各个子系统发展指数和综合协调发展度分别进行分析。辽宁省十年"四化"发展均逐步上升:城镇化基础最好,目前发展状况最好,农业现代化发展幅度最大,发展最快;"四化"协调发展度逐年上升:2005年-2007年为濒临失调,2008年-2009年为初级协调,2010年-2011年为良好协调,2012年-2014年为优质协调。2014年辽宁省14个地级市发展差异较大,沈阳市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指数最高,大连市信息化发展最好,盘锦市农业现代化发展最好,铁岭市信息化发展指数最低,朝阳市城镇化发展最差,葫芦岛市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发展指数最低;大连市、沈阳市处于良好协调发展状态,营口市、鞍山市、本溪市、锦州市、抚顺市、丹东市、辽阳市、盘锦市处于初级协调发展层次,阜新市、铁岭市、朝阳市濒临失调,葫芦岛市处在轻度失调状态。最后,总结出辽宁省"四化"协调发展的相应对策:整体上,"四化"发展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找到"四化"发展中的一个平衡点,是促进"四化"协调发展的关键点,使"四化"发展达到尽可能平衡的状态,良性循环;14个地级市则应找到自身优势,发挥优势的最大效应,取长补短,减少"四化"发展不平衡因素,促进"四化"协调发展,从而促进辽宁省整体的发展。

杨振生[6](2017)在《建国以来德州城镇化历程及经验教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工业革命以来的世界城镇化历程表明: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然结果,也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任何国家(地区)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都不能回避城镇化。目前,全世界73亿人口中已有一半以上人口生活在城市,人类已经进入了城市社会的时代。但是通过工业化、城镇化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地区)人口总数仅有10亿人左右。除了在"冷战"背景下亚洲"四小龙"成功实现城镇化和现代化以外,还没有其他国家成功的例证。以拉美国家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因落入"中等收入陷阱"而停滞不前,有些国家甚至因过度城镇化陷入动乱而造成政权的更迭。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如果到21世纪中叶,中国城镇化率达到发达国家目前的平均水平,那么中国城市人口将达到12亿人左右,中国城市人口数量将超过目前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中国城镇化规模之宏大,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之严峻,在世界城镇化历史上还没有先例。中国共产党如何带领全国人民,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顺利实现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个重大而极具挑战性的历史课题。因此,对建国以来中国城镇化历程进行梳理研究,总结其中的经验,汲取教训,探求中国特色城镇化的基本规律,丰富中国本土化城镇化理论,并提出关于中国城镇化的对策和建议,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旨在研究中国特色城镇化历程背后的思想和政策根源,也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城镇化思想如何决定国家的城镇化政策,进而如何影响中国城镇化的实践,其中有哪些基本经验和问题教训。全文包括导论、正文五章和结束语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阐述了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梳理了国内外城镇化研究成果,提出了论文的主体结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论文主体部分,包括第一至五章,从中共党史学的研究视角,以中国共产党城镇化思想和政策的历史演进为切入点,选取地级德州市作为研究案例,梳理建国以来德州城镇化历程,重点对德州"两区同建"新型城镇化模式进行系统研究分析,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新中国城镇化的基本经验和教训,提出对策和建议。第三部分为结语,主要归纳了本文的研究结论、创新点和不足之处,指出尚需深入研究的问题和未来研究思路。本文将建国以来中国城镇化历程划分为政治型、经济型和新型城镇化三个历史阶段。从城镇化的时代背景、中共城镇化思想政策和城镇化实践三个方面,对各阶段城镇化的历史合理性和局限性进行论证。本文认为,只有对中共城镇化思想政策和中国城镇化实践效果的互动关系进行深刻分析,才能厘清中国城镇化的促进因素和制约因素,准确研判中国城镇化的未来趋势,从而提出中国城镇化的可行路径。因此,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遵循世界城镇化的基本规律,探索中国城镇化的特殊规律,不断总结经验,修正失误,才能创造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本文对建国以来德州城镇化历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和研究。在政治型城镇阶段,德州地区城镇化在曲折徘徊中艰难前行。城市乡村在强大的政治控制力之下,基层政权得到巩固,社会高度稳定,呈现出低水平稳固的城乡关系。尽管这一时期德州地区工业化水平有一定提高,但是农业生产低位徘徊,缺乏对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支撑能力,导致政治型城镇化战略下的"贫困"城镇化。"生产性"功能优先的城市理念和计划经济体制是最直接的原因,"大跃进"、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等运动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我们既要肯定这一时期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历史合理性,更要深刻反思其中的惨痛教训。在经济型城镇化阶段,1978年开始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984年开始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1992年开始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如同波涛汹涌的大潮,激发了经济发展的巨大活力,拉动德州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与改革开放前的禁锢和贫穷形成鲜明的对比,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以GDP增长为首要目标的经济发展模式,极大地促进了城乡繁荣和人民的富裕。但是,在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经济型镇化本质上也是一种粗放式城镇化.资源透支、环境污染、社会心理失衡等问题接踵而至,倒逼经济型城镇化模式向新型城镇转型发展。2004年以来,德州进入新型城镇化发展阶段。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结合本地实际,德州创造了一种"两区同建"新型城镇化模式。本文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科学发展观引领下的新型城镇化两个视角对德州市"两区同建"新型城镇化模式进行研究分析。实证研究表明,"两区同建"新型城镇化模式以农村城镇化为重点,以就地就近城镇化为路径,同步推进农业产业园区和新型社区建设,并将新型社区纳入全市城镇体系来规划和管理,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和社区城镇化协同发展。"两区同建"城镇化模式是在国家新型城镇战略指引下,基于"自下而上"的一种新型城镇化模式的探索,为如何引导李克强总理提出的"1亿农民"实现就近城镇化提供了先行先试的成功范例。本文对"两区同建"新型城镇化模式进行分析研究,将德州市新型城镇化的实践经验上升到城镇化理论高度。总结出德州市"两区同建"新型城镇化模式所遵循的党的领导、因地制宜、以人为本、统筹发展等基本原则,归纳出这一基于地方实践的新型城镇化模式的主要经验,同时对"两区同建"城镇化模式面临的机遇、困难及存在的问题和教训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新农村建设社区化、强化产业支撑、重视文化城镇化、侧重就近城镇化等对策和建议。基于上述研究,本文得出六个基本结论:一是执政党的城镇化思想和政策决定着一个国家城镇化的发展方向。通过分析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城镇化思想政策与城镇化实践之间的内在互动关系,发现中国共产党关于城镇化思想政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中国城镇化的顺利或曲折发展。二是世界各国国情各不相同,发达国家城镇化经验未必适用于中国,因此中国城镇化的道路选择,既要遵循世界城镇化的一般规律,更要遵循中国城镇化的特殊规律。三是德州"两区同建"新型城镇化模式,统筹解决城镇化和"三农"问题,是中国共产党新型城镇化思想的成功实践,为中国城镇化提供了地方实践范例。四是城镇化是中国一次深刻的社会变革,所承载的意义远非经济领域本身,不能夸大城镇化拉动经济发展的作用,社会治理的稳定性更为重要,因此要有风险和忧患意识,走稳健的城镇化的中国道路,避免"激进"城镇化。五是在符合国家城镇化战略和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前提下,应当尊重地方城镇化的创新做法,实践中即使存在失误,也要持包容的态度。六是要构建中国本土化城镇化理论。对城镇化的研究,要从城市规划学、区域经济学、人口学等学科高度,上升到哲学高度,构建中国学术界自己的城镇化理论体系,然后提升到国家层面上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理论体系,增强中国城镇化的理论自信,用理论指导实践,创造城镇化的"中国式"模式,为世界城镇化提供成功的经验和典范。

台州市人民政府[7](2016)在《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文中研究说明台政发〔2016〕13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已经台州市第四届代表大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2016年4月6日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2016—2020年)规划纲要,依据《中共台州市委关于制定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制订,是明确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政府依法履行职责、引导市场主体行为的重要参考,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孝感市人民政府[8](2016)在《孝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文中研究指明目录一、开创第三次创业新局面(一)发展基础与环境(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二、建设充满活力的创新城市(一)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二)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三)推进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三、全面深化各领域改革(一)推进供给

尹鹏[9](2016)在《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特征、机制与路径研究》文中认为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指出,中国的城镇化和美国的高技术是影响21世纪人类社会进程最深刻的两件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化发展取得不少成绩,但是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社会各界普遍认为应当改变传统城镇化发展思路,探寻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走出一条集约、智能、绿色、低碳,并且具有区域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本文以吉林省为例,基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借鉴,系统阐述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过程,并对新型城镇化水平进行测度评价,进而准确判断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基本特征,全面分析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最后科学抉择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对策,对于揭示城市发展规律,探寻城市问题根源,明确城市发展方向,制定城市发展战略,实现城乡协调统筹和区域一体化进程具有重要的科学指导意义,对于其他地区尤其是老工业基地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的探寻发挥重要的参考借鉴价值。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理论基础。辨析城市化、城镇化与再城市化,再工业化与新型工业化以及新型城镇化的基本概念,综述劳动地域分工理论、经济地域运动理论、区域经济演化理论、创新理论、中心地理论以及城乡一体化理论,梳理国内外关于新型城镇化的相关研究成果,为吉林省新型城镇化特征、机制与路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二章: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实践借鉴与启示。总结国外主要发达国家城镇化、发展中国家城镇化、典型老工业基地城镇化以及国内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实践借鉴,得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五点重要启示,为吉林省新型城镇化特征、机制与路径研究奠定实践基础。第三章: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与评价。阐述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演变过程,通过分别建立中国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和吉林省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测度比较吉林省新型城镇化水平,利用趋势面分析、空间自相关指数、平均增长指数和空间变差函数探讨2003年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实施前后新型城镇化的空间演变格局,旨在探寻吉林省城镇化发展规律,把握城镇化发展方向和制定城镇化发展战略。第四章: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基本特征。以吉林省9个地域单元为研究区域,利用熵值法、数据包络分析、脱钩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等,测度2003年和2014年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基本特征,包括新型城镇化效率、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水平比较、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四化发展水平和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等内容。第五章: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从传统城镇化发展模式的亟需转型、新型城镇化战略政策的科学指导、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多业”支撑、东北亚区域开放的独特区位条件以及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鼎力支持五个方面探寻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第六章: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选择。从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改革、产业结构调整、城镇空间优化、市场全面开放和绿色生态转型五个方面提出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对策。

重庆市人民政府[10](2016)在《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文中指出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已经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2016年2月25日

二、加速四化进程 构建西部强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速四化进程 构建西部强市(论文提纲范文)

(1)“新四化”耦合协同发展研究 ——以关中平原城市群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1.5 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新四化”耦合协同发展相关概念及理论
    2.1 “新四化”相关概念与理论
        2.1.1 “新四化”各子系统概念综述
        2.1.2 “新四化”耦合协同发展理论
    2.2 “新四化”各子系统间互动机制
        2.2.1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其他“三化”的精准基石
        2.2.2 工业化是其他“三化”的动力源泉
        2.2.3 新型城镇化是其他“三化”的重要载体
        2.2.4 信息化是其他“三化”的加速剂
第三章 关中平原城市群“新四化”发展现状及评价体系构建
    3.1 关中平原城市群“新四化”发展现状
        3.1.1 关中平原城市群简介
        3.1.2 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现状
    3.2 “新四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2.1 指标选取及体系构建
        3.2.2 子系统发展指数计算方法的引入
        3.2.3 确定“新四化”各子系统发展指数
第四章 关中平原城市群“新四化”耦合协同发展测度
    4.1 关中平原城市群“新四化”耦合协同发展测度
        4.1.1 关中平原城市群“新四化”耦合协同发展水平测度模型的构建
        4.1.2 关中平原城市群“新四化”耦合协同评价等级
    4.2 关中平原城市群“新四化”耦合协同发展水平分析
        4.2.1 关中平原城市群“新四化”耦合协同发展现状分析
        4.2.2 关中平原城市群“新四化”历年耦合度分析
        4.2.3 关中平原城市群“新四化”历年协调度分析
    4.3 关中平原城市群下辖地区“新四化”耦合协同发展水平分析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对策建议
    5.3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关中平原城市群一体化协调发展综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4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1.5 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及内涵
    2.1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2.1.1 关税同盟理论
        2.1.2 自由贸易区
        2.1.3 协议性分工原理
        2.1.4 综合发展战略
    2.2 城市群理论
第三章 关中平原城市群一体化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3.1.1 系统整体性原则
        3.1.2 简明科学性原则
        3.1.3 动态引导性原则
        3.1.4 标准通用性原则
        3.1.5 相对稳定性原则
    3.2 指标体系的建立
        3.2.1 构建方法
        3.2.2 层次划分
第四章 关中平原城市群一体化协调发展评价模型的建立
    4.1 评价模型构建的理论基础
        4.1.1 指标权重的确定
    4.2 评价模型的构建
        4.2.1 系统得分计算
        4.2.2 基于离差系数最小化的协调度模型
        4.2.3 系统协调发展度
    4.3 模型验证及总结
第五章 关中平原城市群一体化协调发展的评价研究
    5.1 关中平原城市群一体化概况
    5.2 数据收集及预处理
    5.3 评价模型应用及检验
        5.3.1 主成分分析与评价
        5.3.2 聚类分析与评价
        5.3.3 系统协调发展度分析与评价
    5.4 评价结果分析
    5.5 主要结论
第六章 关中平原城市群一体化协调发展的基本对策和建议
    6.1 全面提升西安核心竞争力,引领关中平原城市群协同发展
        6.1.1 产业协同推进的政策与措施
        6.1.2 关中平原城市群科技研发与创新的统筹协调对策
        6.1.3 立体化交通网络系统的协同发展对策措施
        6.1.4 区域金融服务体系的协同发展对策与措施
        6.1.5 统筹城乡及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
        6.1.6 民生事业的协同发展路径与对策
        6.1.7 财政支持政策与建议
    6.2 杨凌强化农业合作优势,建设农业自贸区
        6.2.1 突出农业科技领导作用
        6.2.2 全力打造农业自贸区
    6.3 优化外围城市服务能力,缩小城市内部系统不平衡
第七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附录A 标准化数据表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核心概念
    三、文献述评
    四、理论基础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生成
    第一节 制度化精英主义及其内涵
        一、何谓制度化精英主义
        二、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文化生态
    第二节 制度化精英主义的历史溯源
        一、前制度化精英主义时期
        二、制度化精英主义的萌发与成长
        三、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成熟与定型
        四、制度化精英主义的形变与转型
        五、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新发展
    第三节 学术精英制度化与制度化学术精英
        一、人才计划:制度化学术精英的“温床”
        二、多元互动:制度化学术精英的生成
        三、被接受的制度化:学术精英与学术共同体
第二章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概况与特征
    第一节 “两院”院士流动概况
        一、流动规模
        二、流动方向
    第二节 “长江”“杰青”流动概况
        一、流动规模
        二、流动方向
    第三节 “四青”人才流动概况
        一、流动规模
        二、流动方向
    第四节 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整体概况与主要特征
        一、整体概况
        二、主要特征
第三章 政策驱动与学术精英流动
    第一节 经济增长与人才竞争
        一、为经济增长而竞争
        二、创新驱动与经济发展
        三、政策激励与人才竞争
    第二节 地方政府人才政策的要义
        一、部分省级政府人才政策的要义
        二、部分非省会中心城市人才政策的要义
        三、地方政府人才政策的主要特征与革新空间
    第三节 人才政策与学术精英流动
        一、学术精英是人才政策的重要对象
        二、人才政策势差客观存在
        三、人才政策效力有弱化风险
第四章 锦标赛制与学术精英流动
    第一节 学术锦标赛与大学排名
        一、大学为何参与学术锦标赛?
        二、大学如何提升大学排名?
    第二节 大学声誉竞争与学术精英流动
        一、大学学术精英的市场需求度
        二、大学竞争学术精英的策略
        三、大学引才策略对学术精英流动的影响
    第三节 学术精英竞赛型流动及其效益
        一、学术精英学术流动的效益
        二、学术精英行政调动的效益
        三、竞赛型流动与学术精英发展
第五章 学术精英流动与大学发展
    第一节 学术精英流动对流入大学的影响
        一、“985”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二、“211”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三、普通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四、小结
    第二节 学术精英流动对流出大学的影响
        一、“985”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二、“211”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三、普通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四、小结
    第三节 学术精英流动与大学发展的理论分析
        一、学术精英流动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
        二、学术精英吸收能力及其异质性
        三、学术精英竞争性优势的可转移性
第六章 关于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反思
    第一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阶段性
        一、深化改革促进的高等教育自主化
        二、快速发展推动的高等教育大众化与一流化
        三、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阶段性及其形成
    第二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特殊性
        一、人才计划支配的学术精英流动
        二、事业单位制异化的学术精英流动
    第三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一般性
        一、世界一流大学运动与中外大学学术精英流动
        二、加快推进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国际化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发表情况
后记

(4)山东半岛四化协调发展研究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技术路线
    1.4 研究创新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国外研究综述
    2.2 国内研究综述
第三章 四化相关概念与理论
    3.1 四化理论综述
        3.1.1 城镇化
        3.1.2 工业化
        3.1.3 农业现代化
        3.1.4 信息化
    3.2 四化之间的互动关系
        3.2.1 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关系
        3.2.2 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
        3.2.3 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关系
        3.2.4 城镇化与信息化的关系
        3.2.5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
        3.2.6 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间的关系
第四章 山东半岛四化现状分析
    4.1 山东半岛简介
    4.2 山东半岛四化协调发展现状
        4.2.1 青岛市四化发展现状分析
        4.2.2 烟台市四化发展现状分析
        4.2.3 潍坊市四化发展现状分析
        4.2.4 威海市四化发展现状分析
        4.2.5 日照市四化发展现状分析
第五章 实证分析与结论
    5.1 构建四化评价模型
        5.1.1 指标体系的构建
        5.1.2 原始指标数据标准化处理
        5.1.3 四化协调度模型的构建
        5.1.4 协调度评价等级
    5.2 四化协调发展实证分析
        5.2.1 山东半岛五市协调发展评价
        5.2.2 山东省四化协调发展评价
第六章 对策与建议
    6.1 四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6.2 四化互动发展对策建议
第七章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辽宁省“四化”协调发展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4.3 研究评述
    1.5 研究内容
        1.5.1 "四化"协调发展的评价体系构建和评价
        1.5.2 "四化"发展协调度研究
        1.5.3 辽宁省"四化"协调发展分析
        1.5.4 提升"四化"协调发展水平的对策建议
    1.6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辽宁省"四化"发展概况分析
    2.1 工业化发展概况
    2.2 信息化发展概况
    2.3 城镇化发展概况
    2.4 农业现代化发展概况
第三章 辽宁省"四化"协调发展综合评价
    3.1 "四化"协调发展评价体系
        3.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3.1.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2 "四化"协调发展的测评方法
        3.2.1 指标数据处理
        3.2.2 指标权重确定
        3.2.3 "四化"综合发展指数测算
        3.2.4 "四化"协调度测算
        3.2.5 "四化"协调发展度测算
    3.3 辽宁省"四化"协调发展综合评价结果
        3.3.1 纵向测评
        3.3.2 横向测评
第四章 辽宁省"四化"协调发展综合分析
    4.1 纵向分析
        4.1.1 "四化"发展指数和综合发展指数分析
        4.1.2 "四化"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分析
    4.2 横向分析
        4.2.1 "四化"发展指数分析
        4.2.2 "四化"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分析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促进辽宁省"四化"协调发展的建议
        5.2.1 "四化"子系统发展建议
        5.2.2 "四化"协调发展建议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建国以来德州城镇化历程及经验教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一) 选题依据
        (二) 研究意义
    二、有关概念的界定
        (一) "城市"和"城镇"的概念界定
        (二) 城市化和城镇化的概念界定
        (三) 传统城镇化和新型城镇化的涵义
    三、研究综述
        (一) 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城镇化政策梳理与评价
        (二) 国外城镇化研究述评
        (三) 中国城镇化研究述评
    四、研究思路与主体结构
    五、研究方法
        (一) 文献研究方法
        (二) 实地调查方法
        (三) 比较分析方法
        (四) 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
    六、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城镇化思想和政策的历史演进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政治型城镇化的思想和政策(1949—1977)
        一、均衡回复时期的城镇化思想和政策(1949—1957)
        二、剧烈波动时期的城镇化思想和政策(1958—1965)
        三、低迷徘徊时期的城镇化思想和政策(1966—1977)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经济型城镇化的思想和政策(1978—2004)
        一、松绑加速时期的城镇化思想和政策(1978—1984)
        二、稳步发展时期的城镇化思想和政策(1984—1991)
        三、快速推进时期的城镇化思想和政策(1992—2005)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新型城镇化的思想和政策(2005年至今)
        一、经济发展方式的调整引领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二、科学发展观成为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方针
        三、新型城镇化政策导向促进了中国城镇化质量的提升
第二章 政治型城镇化背景下德州的城镇化实践
    第一节 政治型城镇化的内涵界定
        一、政治型城镇化的概念
        二、政治型城镇化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德州地区概况及建国前城市建设情况
        一、德州地区概况
        二、解放前德州城市建设情况
    第三节 、政治型城镇化视域下德州的城镇化实践
        一、建国初头七年德州的城镇化实践(1949年10月—1956年9月)
        二、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德州的城镇化实践(1956年9月—1966年5月)
        三、"文化大革命"期间德州的城镇化实践(1966年5月—1978年12月)
    第四节 关于德州政治型城镇化的评价与启示
        一、关于德州政治型城镇化的评价
        二、德州政治型城镇化的启示
第三章 经济型城镇化背景下德州的城镇化实践
    第一节 经济型城镇化的内涵界定
        一、经济型城镇化的概念
        二、经济型城镇化的特征
    第二节 经济型城镇化背景下德州的城镇化实践
        一、农村体制改革时期的城镇化实践(1978年12月—1984年10月)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时期的城镇化实践(1984年10月—1992年1月)
        三、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时期的城镇化实践(1992年1月—2003年10月)
    第三节 关于德州经济型城镇化实践的评价与启示
        一、关于德州经济型城镇化的评价
        二、德州经济型城镇化的启示
第四章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德州城镇化的初步实践
    第一节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界定
        一、新型城镇化的概念
        二、新型城镇化的特征
    第二节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德州城镇化的初步实践
        一、农村城镇化的探索:2004—2008年新农村建设
        二、2004—2008年德州市新型城镇化探索
    第三节 关于德州新型城镇化的评价与启示
        一、德州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教训
        二、德州新型城镇化初步探索中存在的问题与教训
        三、德州新型城镇化初步探索的启示
第五章 德州市"两区同建"新型城镇化模式的实践
    第一节 "两区同建"新型城镇化概述
        一、"两区同建"新型城镇化模式的概念
        二、"两区同建"新型城镇化模式的基本原则
        三、"两区同建"新型城镇化的实践历程
    第二节 德州市"两区同建"模式的经验总结
        一、创建了一种基于地方实践的新型城镇化模式
        二、夯实了城镇化体系中的底层支撑
        三、拉动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第三节 德州市"两区同建"新型城镇化模式面临的战略机遇、困难和问题
        一、战略机遇
        二、困难和问题
    第四节 德州市"两区同建"模式对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启示
        一、实现新农村建设社区化
        二、强化产业支撑作用
        三、重视文化城镇化
        四、侧重就近城镇化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孝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一、开创第三次创业新局面
二、建设充满活力的创新城市
三、全面深化各领域改革
四、构建武汉城市圈副中心空间协调开发新格局
五、建设具有竞争优势的区域经济强市
六、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的鄂豫省际区域性中心城市
七、建设功能完善的现代化基础设施
八、建设绿色发展的美丽孝感
九、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十、建设富有魅力的中华孝文化名城
十一、建设全民共享的幸福城市
十二、建设公正民主的法治孝感
十三、强化规划实施与保障机制
附:名词解释

(9)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特征、机制与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立论依据
    二、研究意义与研究目标
    三、研究区域与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一章 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基本概念辨析
        一、城市化、城镇化与再城市化的概念辨析
        二、再工业化与新型工业化的概念辨析
        三、新型城镇化的概念辨析
    第二节 基本理论综述
        一、劳动地域分工理论
        二、经济地域运动理论
        三、区域经济演化理论
        四、创新理论
        五、中心地理论
        六、城乡一体化理论
    第三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进展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述评与趋势展望
第二章 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实践借鉴与启示
    第一节 国外城镇化发展的实践借鉴
        一、主要发达国家城镇化发展的实践经验
        二、主要发展中国家城镇化发展的实践教训
        三、典型老工业基地城镇化发展的实践借鉴
    第二节 国内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实践借鉴
        一、新型城镇化模式的探索
        二、新型城镇化规划的制定
        三、积分落户制度的出台
        四、智慧城市的广泛建设
        五、新城新区的广泛设立
    第三节 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启示
        一、坚持以人为本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核心内容
        二、结合区域实际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自然基础
        三、适时适速适度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
        四、加强宏观调控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保障
        五、实现健康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落脚点
第三章 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与评价
    第一节 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阶段分析
        一、近代时期城镇化发展的初始阶段
        二、日伪时期城镇化发展的雏形阶段
        三、改革开放以前城镇化的波动增长阶段
        四、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的缓慢发展阶段
    第二节 吉林省新型城镇化水平的空间分异
        一、指标体系的构建
        二、计算方法
        三、结果分析
    第三节 吉林省新型城镇化水平的空间演变
        一、研究方法
        二、新型城镇化空间演变的总体特征与热点分析
        三、新型城镇化空间演变的空间变差分析
第四章 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基本特征
    第一节 新型城镇化效率尚没有达到理想状态
        一、指标体系的构建
        二、数据包络分析模型
        三、结果分析
    第二节 土地城镇化水平始终高于人口城镇化
        一、指标体系的构建
        二、脱钩模型
        三、结果分析
    第三节 基本公共服务水平递增但失衡性突出
        一、指标体系的构建
        二、结果分析
    第四节 四化发展水平整体提高但协调度较低
        一、指标体系的构建
        二、耦合协调度模型
        三、结果分析
    第五节 城市综合承载力全面提升但普遍不高
        一、指标体系的构建
        二、结果分析
第五章 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
    第一节 传统城镇化发展模式的亟需转型
        一、路径依赖特征长期存在
        二、内生增长动力明显不足
        三、产业发展竞争力持续减弱
        四、能源资源产销失衡
        五、城镇体系发育不完善
        六、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缓慢
    第二节 新型城镇化战略规划的科学指导
        一、国家层面的战略规划
        二、省域层面的战略规划
        三、区域层面的战略规划
    第三节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多业”支撑
        一、商品粮生产的基础性地位稳固
        二、装备制造业产业竞争优势明显
        三、旅游产业发展的区域特色鲜明
        四、医药健康产业的发展态势良好
        五、建筑产业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六、信息产业发展的创新引领性强
    第四节 东北亚区域开放的独特区位条件
        一、边疆近海的地缘区位
        二、相对重要的过境省份
        三、开放平台的不断建设
    第五节 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鼎力支持
        一、《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
        二、《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
        三、《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
        四、《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
第六章 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第一节 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改革
        一、国有企业改革
        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三、政府职能转变
    第二节 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产业结构调整
        一、全方位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转变
        二、积极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与高级化
    第三节 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城镇空间优化
        一、打造集约高效的新型城镇化空间格局
        二、实现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城乡一体化
        三、构建科学合理的新型城镇化规划体系
    第四节 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市场全面开放
        一、协调省内发展,明确职能分工
        二、密切省区联系,培育壮大物流
        三、扩大与俄联动,稳妥与朝合作
        四、建设通道口岸,维护出海权益
    第五节 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绿色生态转型
        一、推进资源节约的绿色生态转型
        二、推进环境友好的绿色生态转型
结论与展望
    一、主要研究结论
    二、主要创新之处
    三、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四、加速四化进程 构建西部强市(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四化”耦合协同发展研究 ——以关中平原城市群为例[D]. 史婕.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2]关中平原城市群一体化协调发展综合评价研究[D]. 白雪.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3]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D]. 郭书剑.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4]山东半岛四化协调发展研究及对策[D]. 刘聪.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
  • [5]辽宁省“四化”协调发展评价研究[D]. 李文瑛. 沈阳农业大学, 2017(01)
  • [6]建国以来德州城镇化历程及经验教训研究[D]. 杨振生. 天津师范大学, 2017(08)
  • [7]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J]. 台州市人民政府. 台州市人民政府公报, 2016(06)
  • [8]孝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N]. 孝感市人民政府. 孝感日报, 2016
  • [9]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特征、机制与路径研究[D]. 尹鹏. 东北师范大学, 2016(04)
  • [10]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J]. 重庆市人民政府. 重庆市人民政府公报, 2016(05)

标签:;  ;  ;  ;  ;  

加快四个现代化进程建设西部强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