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出台八项措施保障工资发放

福建出台八项措施保障工资发放

一、福建出台八大措施保工资发放(论文文献综述)

宋子昕[1](2021)在《20世纪上半叶北京浴堂研究(1900-1952)》文中研究说明所谓浴堂是指供人洁身沐浴之场所。浴堂的发展在古时与宗教仪式及庶民文化联系颇深。进入20世纪,北京的公共浴堂发生了重大变革,其社会功能、经营模式、行业组织、使用设备、顾客群体与以往相比截然相异。这一时期,北京代浴堂的发展沿革可以简单划分为五个阶段:1900——1911年,北京浴堂快速发展阶段;1912——1927,北京浴堂繁盛阶段;1927——1937,北京浴堂沉浮阶段;1937——1949,北京浴堂衰落阶段;1949——1952,北京浴堂回暖恢复阶段。20世纪上半叶北京浴堂行业的演变与城市现代化进程推进、社会经济起伏、卫生观念普及、民众生活习惯变迁联系紧密,浴堂在这一时期可以被视为这样一个空间——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因素并存于其中,国家、政府、社会进步人士、浴堂从业者、浴堂消费者皆对其有着基于自身需求的建构。因此研究北京浴堂可以管窥20世纪上半叶北京城市中公共场所及小商业的发展模式及行业依托。对北京浴堂进行自下而上的微观考察能够从另一个维度上理解20世纪上半叶的北京社会,获知近代北京的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及文化环境。以浴堂这一社会基层单位为切入点,分析其中不同群体的活动亦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微观层面的个体经验、实践与宏观社会进程的关系及相互作用。浴堂行业的发展得益于城市的现代化进程,20世纪以来,自来水、电气设备、日化产品等现代产物在北京的浴堂中普及开来,现代技术改变了浴堂的生产方式,与此同时浴堂的资本组织形式、产权结构、经营手段也相应调整。在浴堂广泛使用现代设施的时候,其运营成本也会相应提高,因此各浴堂不得不开源节流,甚至无视政府颁布的诸项规定。浴堂与政府不断地协调互动又常发生冲突,这点在社会经济困难时期体现的尤为明显。二者产生矛盾的根源在于双方对浴堂不同功能的侧重:政府注重浴堂的卫生功能,浴堂则偏重于追求更多的利润。现代化带来了社会结构的调整,雇佣制度的变化、顾客消费核心需求的转移,社会价值观念的变革,这些变化改变了浴堂业的生产体系,亦影响了浴堂伙计的生存实践。具体而言,社会结构的调整改变了浴堂的消费群体与消费需求,这直接导致浴堂经营模式的变化——服务质量成为决定浴堂收益的重要指征。为了保证服务质量,浴堂行业构建了工资制度,以行业内伙计的生存为条件,强迫他们提高服务水准。在此约束之下,伙计为了生存,不得不市侩殷勤以赚取更多小费,形成了浴堂业独有的服务方式、工作态度与营生技巧,他们的生存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反作用于浴堂的行业体制。浴堂经营者为了逐利,浴堂伙计为了生存,出于维护各自利益,浴堂同业公会与浴堂职业工会便应运而生。不同于传统的行会,北京浴堂同业公会是在行业资本化的趋势之下,以各店家共同的经济利益为基础而设立,其主体是各店铺的经营者,为了保障自身的经济收益,他们尽可能地降低伙计数量,延长其工作时间。因此同业公会的存在使得浴堂内部劳资双方的矛盾更加尖锐。在此情形下,浴堂伙计为了生存,便合力抵抗资方压迫,开始组建浴堂职业工会。职业工会的出现增强了工人店伙群体在浴堂行业中的地位,改善了工人的生活待遇,平衡了资方与工人之间的矛盾。城市公共卫生事业的开展,市民卫生意识的提高使得浴堂成为20世纪上半叶北京市重要的公共场所。与此同时,国家也试图凭借对城市的卫生改良将自己的权力传达到基层,浴堂既是政府施政的对象,又是政策实施的场所。但国家权力通过城市改良、卫生行政来介入城市基层事务的意图并非顺水推舟,政府虽然针对浴堂制定了一系列管理规定,着力建设平民及女性浴所,但效果均不尽如人意,这些政策及规定常受到来自浴堂经营者、从业者及顾客的巨大阻力。浴堂的卫生改良并不单纯是公共健康问题,浴堂并非像政府想象的那样,能够顺利成为既卫生廉价,又能“批量生产”干净整洁、遵纪守法市民的公共场所,其中还包含有浴堂经营状况、民众消费观念、行政机关经费等诸多变量。在推行现代化政策、改良城市面貌的过程中,城市移民人口大量增加,居民成分复杂,这使得城市肮脏、拥挤、贫困,充斥着犯罪、不良行为。暗娼、偷窃、赌博、毒品等问题同样在浴堂中滋生。对这些社会问题的治理力度不可谓不大,甚至还常会有矫枉过正的现象发生,但北京浴堂盗窃、嫖娼等案件依旧频频发生。社会问题屡禁不止的根源在于社会环境而非问题本身。现代社会意识、公共道德、现代劳动薪酬制度与时人传统惯习之间的矛盾是社会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此外殖民者的文化介入等因素对其亦有影响。近代中国社会变革之际,作为社会体制得以存续的介质,日常生活逐渐受到国家、政府及社会进步人士的关注,成为推进现代化进程的主要场域,以及国家权力支配、组织的重要对象。对人们沐浴经验的改造是这一趋势的范例,改造方式是将沐浴行为与现代的社会价值观念关联,将浴堂、浴室及沐浴行为赋予平等、自由、健美、文明等现代意义,并通过重复单调的日常生活内化于人们的意识中,以为世人所接受。其实现途径是制造闲暇时间与构建消费观念,前者意图将沐浴规律化、惯习化、日常生活化,后者旨在通过引导人们对沐浴的需求来传递现代日常生活的价值观。但这种尝试在实施层面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和分歧。浴堂中并非自由平等,其中阶级分明,闲暇会带来如“有闲阶级”、“不劳而获”等不被时人称道的世风,消费则培养起人们崇奢心理。中国的现代化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非政府、社会进步人士本意与预期的情形,这些歧义自然也会体现在浴堂中。浴堂中充斥着政府与浴堂店家、资方与劳方、店伙与顾客、国家权力与个体实践之间的对抗,不过这些对抗并非总是发挥着消极作用,其也会改变执政者们的政策,调节社会资源的分配,形成人们对社会的认知。政府所制定的每一个政策,浴堂店家、伙计、顾客对政策的每一次回应,政府与社会进步人士对这些回应的反思与治理,都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经环节。中国的现代化并非是单方面受西方经验的影响,其自身亦有腾挪的空间。

陈虎[2](2020)在《山东省中小企业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提出中央高度重视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强调,要优先解决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甚至融不到资问题。在2020年7月份召开的企业家座谈会上,也对民营企业、民营经济的重要性,给予了充分肯定。李克强总理在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到中小企业,指出要留住青山、赢得未来,多次强调要想尽一切办法降低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让中小企业生存下来。中央政治局多次召开会议,研究讨论支持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问题,特别是2020年4月17日的会议上,首次提出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等“六保”工作,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要积极作为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推动各项政策落实落地,进一步降低融资成本,从而提高生存能力、增强发展后劲。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宏观政策的引领下,聚焦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以构建完备的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为切入点,着力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是符合当前国情省情和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现实需要。针对近年来,中小企业面临的劳动力成本上升,出口压力增大,加工业务衰减,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在采购生产、经营销售、复工复产等方面受到较大冲击的现状,本论文在深入研究国内外文献和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现状分析,采用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方法,研究梳理当前中小企业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索让政府以更加精准的定位和更加有力的措施,建设融资担保体系的有效途径。研究发现,当前山东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存在配套政策缺位开展业务受阻、机构规模较小偏离主业突出、合作力度不足分险模式欠佳、上下用力不均没有形成合力、缺乏应对突发情况的应急机制等5个方面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原因,并结合对美国、日本、韩国和我国安徽省的政府性融资担保模式分析,提出明确属性定位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制定融资担保行业标准、完善融资担保体系相关制度机制、加强行业大才队伍建设和专业能力培训以及推进新模式新技术的应用等5个方面的意见建议,希望能够为支持山东省乃至全国中小企业长期健康发展贡献一点微薄力量。

王振宇,司亚伟,成丹[3](2020)在《基层财政“三保”压力:历史演进、现实症结与长效机制构建》文中指出本文以基层财政"三保"为核心概念,对1994年分税制以来基层"三保"支出压力的缘起、演进及形成机理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分级管理—显现阶段、以县为主—奖补结合缓解阶段和统筹结合—常态化管理阶段。基于此,概括提出我国基层"三保"支出压力包含显性刚性支出、隐性刚性支出和临时应急刚性支出,并选取县级人均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对县级"三保"财政支付能力进行量化评估,得出"中等地区"现象的基本判定。最后,提出要以对冲新冠肺炎疫情为契机,打造升级版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体系,有效注入流动性;深化财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提升地方财政治理能力;推进各类民生社会事业改革进程,有效防止民生福利陷阱等对策建议。

查蔼玲[4](2020)在《江苏省J县乡镇公务员职业倦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压力也越来越大,随之职业倦怠也越来越普及,它仿佛成了现代职场人的职业病,影响着人们的工作激情、生活态度,在各行各业都已经成了制约其健康发展的因素。这其中乡镇公务员的工作环境艰苦、工作任务繁重,他们在这样复杂的环境下长期高压工作极易产生职业倦怠,表现出工作拖拉、没有激情、对未来感到焦虑。乡镇公务员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者,一旦出现职业倦怠现象,不但工作效率和质量会下降,还会对乡镇公务员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不利于党政部门的政策执行,以及形象的树立。本文以三维度理论、资源保存理论、人—职匹配模型理论为基础,借鉴前人研究成果,采用个案访谈、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干预实验等方法,对江苏省J县14个乡镇的公务员职业倦怠现状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江苏省J县乡镇公务员普遍存在职业倦怠问题,且职业倦怠的程度相对严重。乡镇公务员的工作内容大到各级方针政策的传达执行,小到邻里乡亲之间矛盾纠纷的处理,可以说他们是实现管理目标的执行者和实施者,其职业倦怠的问题必须引起重视,并且尽早寻找有效缓解、解决的方法。第二,综合对问卷结果和访谈资料的分析和相关的文献材料,可得出导致乡镇公务员职业倦怠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具体是:个体层面:对自己的工作岗位不够了解并抱有过高的期望;工作中担当不足,不愿意应对面临的挑战;缺乏工作能力且不重视业务方面的学习;个人的沟通交流能力较弱。组织层面:薪酬体系缺乏科学合理性、绩效考核体系不完善、晋升渠道狭窄和问责机制不完善。社会层面:社会大众的期待较高、亲朋好友的不理解以及社会支持系统不完善。最后,针对当前乡镇公务员的职业倦怠现象,为了能够有效缓解该现象,结合江苏省J县乡镇公务员职业倦怠现状,对应地从三个层面提出对策建议:个人层面应该做好职业规划,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平时工作中注重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学会自我调节负面情绪,始终保持积极的心态。组织层面可以明确乡镇公务员的角色定位、建立和完善绩效考评与薪酬体系、拓宽多元化晋升渠道、营造和谐健康的组织氛围和引入政府部门EAP员工援助计划。社会层面可以加强对乡镇公务员群体正面形象的宣传,引导大众正确认识公务员这一群体,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支持体系。本文通过对上述内容的研究及展开描述,对江苏省J县乡镇公务员职业倦怠的现状的缓解提出了建议对策,并希望能以点带面,对我国乡镇公务员的职业倦怠起到积极的作用,让公务员队伍迸发出强大的干事活力。

苏文伟[5](2020)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初步探索 ——基于“晋江经验”的研究》文中认为基本经济制度是经济制度体系中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的部分,对经济制度的属性和经济发展方式具有决定性作用。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并且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深入发展而不断完善,二者之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1997年党的十五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2017年党的十九大重申“两个毫不动摇”的重要性,2019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进行新概括,彰显了党对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不断探索与完善,彰显了党的伟大政治智慧,是我们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晋江经济发展过程中,通过政策的引领和政府的指导,解决了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市场经济体制及分配制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使晋江市场活力提高,经济得到快速发展。2002年,习近平在总结晋江发展成就后提出“晋江经验”。18年来晋江始终践行“晋江经验”,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市场经济体制和收入分配制度等方面取得较大成绩,使晋江呈现出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人民安居乐业,城市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晋江的经济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集中体现,“晋江经验”在对生产资料所有制、市场经济体制和收入分配制度的探索过程中,正确处理了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市场与政府的关系、按劳分配与多种分配方式的关系,并最终形成了县域经济治理的宝贵经验。以“晋江经验”为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进行研究,为我国县域经济治理和地方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

林高松[6](2020)在《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兵役法律制度是国家的重要军事制度,是国家开展兵役工作的法律保证。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深化……兵役制度等重大政策制度改革,推进军事管理革命,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制度。”研究分析兵役法律制度所包含的法理价值,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为指导,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建设的内在要求。本文按照“理性分析、历史沿革、价值定位、内外环境、完善之道”的逻辑顺序分五章展开研究。第一章,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的理性认识。从兵役法律制度的基本概念、兵役实体法律制度、兵役程序法律制度等为研究起点,对兵役法律制度的内涵外延进行科学界定,系统分析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的主要特征和地位作用,为论文撰写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第二章,我国兵役法律制度的历史发展与现状分析。按照古代、近代和新中国等三个阶段系统梳理我国兵役法律制度发展脉络,系统分析我国兵役法律制度现状,从体系构成、实质内涵和主要问题等方面展开研究,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建设发展的新要求,兵役法律制度体系更加科学完备、现役军人制度更加适应现代化局部战争需要、退役军人制度更加适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第三章,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的价值定位。主要从五个方面对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所蕴含的法理价值进行全面阐述,一是兵役义务与兵役权利的价值整合,二是国家价值与个人价值的有序统一,三是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的相互融合,四是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统一,五是和平权与发展权的有序调整等,充分展现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的公平正义和社会主义优越性。第四章,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建设的内外环境。客观分析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建设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既有有利条件、也有不利因素,这是新时代兵役法律制度建设的根基。从五个方面进行研究,一是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国防实力同步增强,二是我国总体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局部战争威胁始终存在,三是信息化局部战争对兵员素质要求普遍提高,四是优待军人成为兵役法律制度的内在共识,军人权益得到有效维护,五是军队独生子女兵员质量不容乐观,应征青年身体素质明显下降。第五章,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完善之道。主要从兵役法律制度建设角度提出一系列对策措施,力求为国家兵役机关开展兵役法律制度建设提供参考。一是科学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体系,二是大力提升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质量,三是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落实。加快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建设,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核心价值,持续为国家提供优质的兵员补充,确保国家总体安全,进而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保障。

刘媛媛[7](2020)在《不想腐视角下的腐败预防机制完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具体明确“构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并将作为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重要内容,单列部署。因而,“增强不想腐的自觉”,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通过对腐败预防机制中干部任用选拔对德廉要求、干部作风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纪律监督工作中反腐措施、公职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保障机制及以不敢腐、不能腐机制建成不想腐基础的现状研究发现,当前我国“不想腐”视角的腐败预防机制构建取得了相当成效:我国公职人员录用选拔时德廉要求受到重视与认同,进入公职队伍的人员德廉要求的衡量和确认标准都做出了详细部署;公职人员思想政治教育重视作风建设和教育制度建设,干部工作作风明显改善,思想政治觉悟很大提升;新时代纪律监察实现了纪在法前,制定比较完备的监察措施,设立监察委员会是为创制之举;公职人员工资福利待遇总体稳定增长态势,与各行业比较具有竞争力。不足在于:公共服务动机尚未列入入职必备条件,德廉评价机制缺乏。纪律监察的执行措施较弱,公众反腐意识和公职人员拒腐意识都未形成,制度反腐缺乏广泛良好的社会反腐基础。符合国情适应经济发展的公职人员工资福利制度仍未建立。机关运行经费廉洁信息透明程度不高。更好完善干部不想腐的反腐预防机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干部任用选拔机制要完善公职人员科学任用选拔管理的标准和机制建设,完善德廉标准与公共服务动机实施机制;重视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教育方式方法与时俱进。狠抓“关键少数”干部工作作风,树立领导示范效应;腐败预防社会环境营造积极抓好培育社会反腐氛围提高民众反腐觉悟,深挖政府运转保障反腐潜力,促进腐败预防良性循环。

林立泉[8](2020)在《建筑业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福建省为例》文中认为继续教育是关系建筑业行业、企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提高建筑业从业者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的主要途径。大力加强建筑业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建立健全面向全体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制度,加快建筑行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有效措施,是加快建筑业发展转型,提高建筑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的有效手段。随着建筑业发展形势情况的变化,如何制定和调整建筑业从业人员继续教育政策,加强建筑业人才的培养已成为影响和推动福建省建筑业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分析福建省建筑业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而研究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方法。本文首先阐述本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围绕建筑业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制度体系构建、培训方式、资金保障、改革措施等进行文献综述,提出研究目标,明确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建筑产业现代化是建筑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趋势,对从业人员素质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其次,在分析福建省建筑业发展及从业人员队伍素质状况的基础上,运用系统理论分析福建省建筑业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的运行体系并进行SWOT分析,结合对福建省建筑专业技术人员和建筑工人等从业人员继续教育情况的问卷调查与研究,对照福建省建筑业转型升级和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要求,分析本省建筑业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及相关原因。随后,对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继续教育经验进行了归纳梳理,提出借鉴国外加强继续教育法律保障、贯彻终身教育学习理念、提供教育经费保障等继续教育开展成功经验改进我国的继续教育发展模式。最后,针对福建省建筑业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存在的四个问题,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对照本省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要求,围绕加强法律和经费保障、建立持证上岗制度、完善监督管理机制、推行执业实名制培育建筑产业工人队伍等提出相关对策,并就改进调整福建省建筑业从业人员继续教育模式提出建议,为加强福建省建筑业人才素质培养提供参考。

李安妮[9](2020)在《黑龙江省精准扶贫个案研究 ——以肇源县和岘村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习近平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当前我国总体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已完成,面临全面建成小康的任务,精准扶贫是党的十八大以后进行的一种针对性强、符合我国贫困状况、有效的扶贫手段,这项工作在实际完成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实践难度。本文选取肇源县和岘村为研究对象,对精准扶贫工作个案进行研究。通过实地调研法,走访了贫困户、乡村干部、上级下派的帮扶干部等,获得一手研究资料和实地感受。自和岘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贫困人口数量逐年递减,收入逐年增加,乡村面貌有很大改观。通过企业入驻、大规模增加产业基地数量等产业扶贫办法,提高了贫困户的就业率及收入。通过医疗扶贫,贫困户就医自付费用逐年减少,减轻了负担。通过完善基础设施,贫困户的子女教育、住房等条件得到相应改善,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们各方各面的面貌都焕然一新。精准扶贫在和岘村效果彰显,取得重大成就。但在扶贫实践中,一些问题还有待改进,包括贫困户自身致富能力问题、扶贫政策后续保障问题、扶贫项目后续发展问题、各帮扶主体扶贫成效问题等方面。为此,必须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完善责任体系、建立动态机制、增强带贫能力,积极推进贫困户自身与政府、社会、企业之间进行有益互动,不断取得新的成效。

孙璇[10](2020)在《新科技革命视域下我国劳动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科技革命是在新的科学理论的突破和科学范式的转变下,新技术的发明、应用与扩散对生产力与生产方式带来革命性变化的历史进程。21世纪初以来,新一代信息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发展加速,新技术快速交织、融合并应用于社会生产,带来劳动关系的新矛盾和新问题,为劳动关系的治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要完善政府、工会、企业共同参与的协商协调机制。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明确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广大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以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新科技革命发展及和谐劳动关系等重要论述为指导,探索和深化我国劳动关系问题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理论观照,从历史维度纵向梳理历次工业革命中劳动关系的演化规律,从现实的维度阐发新科技革命中生产方式变革的新特征,通过剖析新科技革命视域下劳动和资本的双重变革特征,探析我国劳动关系在技术变革中面临的新矛盾新问题,并提出推动我国劳动关系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对策建议。本文认为,新科技革命推动了劳动和资本的双重变革,促使劳动形态数字化、劳动对象和产品非物质化、劳动资料智能化、劳动价值创造隐性化,推动高科技资本形成了新的积累和扩张的运动逻辑。新科技革命视域下我国劳动关系的治理既要把握新科技革命发展的战略机遇、实现科技进步下的生产力跃升,又要立足于中国国情推动劳动关系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以劳动正义引领新时代劳动关系健康有序发展;推动劳动关系矛盾调处机制创新,从用工管理、收入分配、工会改革、三方协调机制等方面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健全党领导下的劳动关系协同治理机制、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机制和劳动保障监察机制;促进劳动法制现代化,完善劳动立法、司法和执法,把劳动关系的建立、运行、监督、调处的全过程纳入法治化的轨道。

二、福建出台八大措施保工资发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福建出台八大措施保工资发放(论文提纲范文)

(1)20世纪上半叶北京浴堂研究(1900-195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和旨趣
    二、学术回顾
    三、概念界定与文献来源
    四、研究方法与文章框架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城市空间与浴堂生态
    第一节 北京浴堂的发展概述
        一、元明清时期的北京浴堂
        二、新式浴堂的发展及繁荣(1900——1926)
        三、北京浴堂行业的由盛及衰(1926——1952)
    第二节 20 世纪上半叶北京浴堂行业兴起的社会条件
        一、沐浴的文明化
        二、沐浴的知识化
    第三节 浴堂与北京城区商业格局
    小结
第二章 浴堂的经营与管理
    第一节 浴堂的资本与流水
        一、浴堂的资本模式
        二、浴堂的产权结构
        三、浴堂的营业流水
    第二节 浴堂的日常开支
        一、电力与通讯
        二、毛巾与肥皂
        三、燃料
        四、自来水
        五、铺底与房租
        六、纳税与认捐
    第三节 收费标准与价格起伏
        一、价格的分化与浮动
        二、影响价格的因素
        三、恶性通胀时代的澡价调控
    第四节 浴堂经营与管理策略
        一、浴堂的管理体制
        二、浴堂的营业方式
        三、浴堂的经营之道
    小结
第三章 浴堂的从业者及社会团体
    第一节 浴堂从业者的工作与生活
        一、浴堂从业者的工作职责
        二、浴堂从业者的身份与社会来源
        三、北京浴堂伙计的工作日常
        四、北京浴堂伙计的收入与生活状况
    第二节 北京浴堂伙计的价值观念及社会形象
    第三节 北京浴堂同业公会
        一、北京浴堂同业公会的成立始末及历史沿革
        二、北京浴堂同业公会的组织情况
        三、浴堂同业公会的功能
        四、政府在浴堂同业公会中的权力渗透
    第四节 北京浴堂职业工会
        一、浴堂职业工会产生的社会要素
        二、浴堂职业工会成立风波
        三、浴堂职业工会成立后的劳资纠纷
    第五节 浴堂中的地下活动
        一、浴堂中开展地下工作的优势
        二、北平市和平解放之际浴堂业的地下工作
    小结
第四章 公共卫生、卫生行政与北京浴堂业
    第一节 公共卫生与城市改良
        一、北京的卫生环境与市民沐浴观念
        二、浴堂卫生规章的历史沿革
    第二节 国民政府对北平浴堂业的管理
        一、北平市政府对浴堂卫生的监督与稽查
        二、北平市政府对违章浴堂的惩处
        三、政府对浴堂卫生管理不力的原因分析
    第三节 市政体系中的浴堂
        一、浴堂与城市沟渠排水系统
        二、防疫、公共卫生与浴堂
    第四节 女性及平民浴堂
        一、女性浴所的设立
        二、平民浴堂的创办
    小结
第五章 浴堂中的社会问题
    第一节 浴堂的公共安全
        一、晕堂
        二、火灾与触电
        三、建筑安全
    第二节 浴堂中的盗窃犯罪
        一、盗窃案件频发的社会背景
        二、浴堂中偷窃案件的地缘因素
        三、浴堂中偷窃案件的犯罪方式与窃贼身份
        四、浴堂中偷窃犯罪的治理
    第三节 浴堂中的风化问题
        一、浴堂中的混浴现象
        二、女浴堂中的男性工役
        三、政府对浴堂社会风化问题的治理
    小结
第六章 浴堂与日常生活
    第一节 沐浴社会价值的重塑
        一、沐浴内涵的转释
        二、沐浴的日常生活化过程
    第二节 沐浴的日常生活化建构
        一、作为惠工设施的职工浴堂
        二、作为规训手段的学生浴间
        三、作为现代日常生活基本单元的家庭浴室
        四、以消费构建现代生活的公共浴堂
    第三节 公共浴堂与沐浴之现代释义的争论
        一、浴堂消费模式与平等观念的矛盾
        二、日常生活构建过程中的分歧
        三、闲暇与国家权力之间的抵牾
    小结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2)山东省中小企业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1.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文献简评
    1.3 研究力方法
    1.4 主要思路及技术路线图
    1.5 创新和不足
        1.5.1 创新点
        1.5.2 不足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融资担保体系
        2.1.2 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
        2.1.3 中小企业
        2.1.4 中小企业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政府治理理论
        2.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2.2.3 信贷配给理论
    2.3 小结
第3章 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现状分析
    3.1 构建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的必要性分析
        3.1.1 破解融资难问题的迫切需要
        3.1.2 凝聚担保政策合力的迫切需要
        3.1.3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迫切需要
    3.2 融资担保体系发展现状
        3.2.1 融资担保体系主要成效
        3.2.2 融资担保服务主体概况
    3.3 小结
第4章 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关于调查问卷及访谈的设计与实施
        4.1.1 调查问卷及访谈内容
        4.1.2 调查问卷及访谈对象
        4.1.3 调查问卷数据简析
    4.2 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4.2.1 机构规模较小偏离主业突出
        4.2.2 配套政策缺位开展业务受阻
        4.2.3 合作力度不足分险模式欠佳
        4.2.4 上下用力不均没有形成合力
        4.2.5 缺乏应对突发情况的应急机制
    4.3 针对上述问题的原因分析
        4.3.1 基层财力不足制约机构规模扩大
        4.3.2 统筹谋划推进体系建设的力度不足
        4.3.3 重视程度不够危机意识薄弱
        4.3.4 信息交流不畅制约体系建设
        4.3.5 人才资源还相对比较匮乏
第5章 国内外融资担保体系建设情况分析
    5.1 国内外融资担保体系分析
        5.1.1 美国融资担保体系之“小企业管理局+协作银行”
        5.1.2 日本融资担保体系之“协会+银行+保险公库”
        5.1.3 德国融资担保体系之“担保银行+承贷银行”
        5.1.4 国内安徽体系研究分析
    5.2 从国内外担保模式中获得的启示
        5.2.1 政府财力支持
        5.2.2 法律制度保障
        5.2.3 风控体系完备
第6章 对策建议
    6.1 加强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的顶层设计
        6.1.1 明确政府性融资担保的政策性定位
        6.1.2 理顺融资担保行业的管理体制机制
    6.2 统筹制定融资担保领域有关标准
        6.2.1 科学的绩效考核标准
        6.2.2 统一的行业监管标准
    6.3 构建完善融资担保体系相关制度机制
        6.3.1 利益融合的分险合作机制
        6.3.2 上下联动的风险预警机制
        6.3.3 务实有效的风险补偿机制
        6.3.4 高效灵活的应急响应机制
    6.4 加强行业人才队伍建设和专业能力培训
        6.4.1 强化引才重才意识
        6.4.2 加强人才梯队建设
    6.5 推进新模式新技术的应用
        6.5.1 发挥国家融资担保基金的引领作用
        6.5.2 加快区块链等前沿技术的应用推广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融资担保体系有关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2 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对策研究访谈提纲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基层财政“三保”压力:历史演进、现实症结与长效机制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及文献综述
二、基层“三保”支出压力的缘起、演进及其形成机理
    (一)分级管理,基层“三保”支出压力逐步显现阶段:1994-2005
    (二)以县为主,奖补结合缓解基层“三保”支出压力阶段:2006-2014
    (三)统筹结合,常态化管理阶段:2015年至今
三、基层“三保”支出压力的现实症结与县级财政支付能力估量
    (一)县级“三保”支出压力的多种情形
    (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视角下县级财政支付能力估量
    (三)基层“三保”支付压力的辽宁案例
四、构建化解基层财政“三保”问题的长效机制
    (一)应急之策:打造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升级版,有效注入流动性
    (二)顶层设计:深化财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提升地方财政治理能力
        第一,坚持分税制基本原则,重构政府间财政关系。
        第二,创新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赋予地方政府完整意义上的财政权。
        第三,改进垂直管理与多级政府间关系,有效克服“条块”矛盾。
        第四,改进东、中、西部转移支付划分方法,实现区域间基本财力均等化。
    (三)综合施策:推进各类民生社会事业改革进程,有效防止民生福利陷阱

(4)江苏省J县乡镇公务员职业倦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职业倦怠
        二、乡镇公务员
        三、乡镇公务员职业倦怠特点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一、职业倦怠三维度理论
        二、资源保存理论
        三、“人—职”匹配模型理论
第二章 江苏省J县乡镇公务员职业倦怠现状
    第一节 江苏省J县乡镇公务员职业特点
        一、工作任务多,条件艰苦
        二、成就感缺乏
        三、福利待遇和工作前景差
    第二节 江苏省J县乡镇公务员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一、问卷调查的组织实施
        二、问卷调查结果分析总结
第三章 江苏省J县乡镇公务员职业倦怠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个人层面
        一、对工作岗位认识不到位,期望过高
        二、对工作挑战应对不坚决,担当不足
        三、对业务学习态度不主动,能力不强
        四、对沟通交流处理不重视,关系复杂
    第二节 组织层面
        一、晋升制度缺乏公平
        二、薪酬体系缺乏科学合理性
        三、绩效考核体系不完善
        四、问责机制不完善
    第三节 社会层面
        一、社会期待较高,大众误解较多
        二、亲朋好友的不理解
        三、社会支持系统的不完善
第四章 江苏省J县乡镇公务员职业倦怠的对策
    第一节 个人层面对策
        一、做好职业规划,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二、注重平时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各方面能力
        三、调整负面情绪,始终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
    第二节 组织层面对策
        一、明确乡镇公务员的角色定位
        二、建立和完善绩效考评与薪酬体系
        三、拓宽多元化晋升渠道
        四、营造和谐健康的组织氛围
        五、引入政府部门EAP员工援助计划
    第三节 社会层面对策
        一、建立对乡镇公务员群体的合理期望
        二、加强对乡镇公务员社会形象宣传,消除偏见
        三、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支持体系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一、着作及译着类
    二、杂志类
    三、学位论文类
    四、外文论文类
附录一:江苏省J县乡镇公务员工作倦怠调查问卷
附录二:江苏省J县乡镇公务员职业倦怠个案访谈提纲
致谢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初步探索 ——基于“晋江经验”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一、选题目的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目的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一)研究思路
        (二)创新点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比较分析法
        (三)理论联系实际法
第二章 “晋江经验”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主要内容
    一、“晋江经验”的主要内容
        (一)“晋江经验”的实践脉络
        (二)“晋江经验”的科学内涵
    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主要内涵
        (一)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主要内涵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内涵
        (三)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主要内涵
第三章 “晋江经验”中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初步探索
    一、改革开放初期晋江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大型企业数量少
        (二)企业融资困难
        (三)企业诚信意识和品牌意识淡薄
        (四)企业管理模式和技术创新落后
        (五)企业经营者文化素质低
    二、“晋江经验”中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措施
        (一)扩大生产规模,增强企业实力
        (二)拓宽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方式
        (三)坚持诚信为本,打造品牌之都
        (四)完善管理模式,加快企业创新
        (五)传承企业文化,弘扬企业家精神
    三、改革开放以来晋江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成就
        (一)民营经济实力壮大
        (二)产业集群作用凸显
        (三)品牌效应引领发展
第四章 “晋江经验”中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探索
    一、改革开放初期晋江经济发展中资源配置方式存在的问题
        (一)市场化程度不高
        (二)政府作用发挥不充分
        (三)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不协调
    二、“晋江经验”中培育市场经济的措施
        (一)调整经济政策,创新发展方式
        (二)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能力
        (三)立足比较优势,推进产业升级
        (四)正确处理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
    三、改革开放以来晋江市场经济的发展成就
        (一)市场化机制健全
        (二)现代化治理能力
        (三)工业化基础牢靠
        (四)城市化建设完善
        (五)网络化互联互通
第五章 “晋江经验”中对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初步探索
    一、改革开放以来晋江对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探索
        (一)打破平均主义,坚持按劳分配原则
        (二)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兼顾效率公平
        (三)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四)把公平放在突出地位,提倡共享发展成果
    二、“晋江经验”对分配制度体系的初步探索
        (一)初次分配制度是基础
        (二)再分配制度是调节
        (三)第三次分配制度是补充
结语“晋江经验”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初步探索
    一、“晋江经验”初步探索民营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二、“晋江经验”初步探索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三、“晋江经验”初步探索多种分配方式的实现方式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目的和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的理性认识
    第一节 兵役法律制度的科学界定
        一、相关概念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实体法律制度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程序法律制度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的主要特征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制度的法律特征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的时代特征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的内容特征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的地位与作用
        一、兵役法律制度是国家军事制度的重要内容
        二、兵役法律制度是保卫国家安全的坚实基础
        三、兵役法律制度是组织兵役工作的有效规范
第二章 我国兵役法律制度的历史发展与现状分析
    第一节 我国兵役法律制度的历史发展
        一、我国古代兵役法律制度
        二、我国近代兵役法律制度
        三、新中国兵役法律制度
    第二节 我国兵役法律制度现状分析
        一、我国兵役法律制度的体系构成
        二、我国兵役法律制度的实质内涵
        三、我国兵役法律制度的主要问题
    第三节 我国兵役法律制度建设的客观分析
        一、我国兵役法律制度建设的主要经验
        二、我国兵役法律制度建设的优劣之处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建设发展的新要求
第三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的价值定位
    第一节 兵役义务与兵役权利的价值整合
        一、依法参加兵役是公民和法人的基本义务
        二、参加兵役人员依法享有各种基本权利
        三、正确处理兵役权利与兵役义务的关系
    第二节 国家价值与个人价值的有序统一
        一、兵役必须以实现国家价值优先
        二、公民通常是实现个人价值优先
        三、兵役法律制度是国家价值与个人价值的调节器
    第三节 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的相互融合
        一、国防是全体公民的国防
        二、兵役实质是少数公民参加兵役
        三、兵役法律制度是实现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统一的平衡器
    第四节 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统一
        一、公平与效率是兵役法律制度建设的内在要求
        二、兵役法律制度优先考虑军事效率
        三、兵役法律制度充分体现公平原则
    第五节 和平权与发展权的有序调整
        一、追求国家和平权是兵役法律制度的基本目标
        二、保障国家发展权是兵役法律制度的价值追求
        三、统筹和平权与发展权是兵役法律制度的主要功能
第四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建设的内外环境
    第一节 国家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是兵役法律制度建设的基础
        一、经济实力
        二、法治环境
        三、军事改革
    第二节 国家严峻安全形势是兵役法律制度建设的必然要求
        一、国家统一困境
        二、周边事态纷争
        三、西方大国遏制
    第三节 信息化局部战争对兵员素质要求普遍提高
        一、信息化局部战争成为未来战争的基本样式
        二、高技术武器装备占据未来战场的主导地位
        三、高素质的兵员成为信息化战争胜负的关键
    第四节 优待军人成为兵役法律制度的内在共识
        一、尊重军人共识
        二、优待军人传统
        三、军人权益维护
    第五节 军队独生子女兵员质量不容乐观
        一、独生子女成为军队服役主体
        二、应征青年身体素质明显下降
        三、入伍后退兵比例呈逐年上升
第五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的完善之道
    第一节 科学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体系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建设的指导思想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建设的基本原则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建设的目标任务
    第二节 大力提升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质量
        一、加强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建设的组织领导
        二、统筹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建设的规划计划
        三、科学组织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的起草拟制
    第三节 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落实
        一、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全面提高兵役法律意识
        二、加强执法监督检查确保法律制度落到实处
        三、严格组织对违反兵役法律制度行为的惩治
结语:加快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建设应处理的几个关系
    一、处理好兵役法律制度与其它军事政策制度之间的关系
    二、处理好兵役法律制度与新时代强军要求的关系
    三、处理好兵役法律制度制定与实施的关系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7)不想腐视角下的腐败预防机制完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文献综述
        1.2.1 腐败动机的研究
        1.2.2 腐败预防策略研究
        1.2.3 述评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与创新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创新
    1.5 不想腐的相关概念界定
        1.5.1 不想腐机制
        1.5.2 腐败预防
第2章 不想腐视角下腐败预防机制构建现状分析
    2.1 干部任用选拔机制中的德廉要求
        2.1.1 干部任用选拔的德廉标准
        2.1.2 德廉标准贯穿干部选拔实践
    2.2 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机制
        2.2.1 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现状
        2.2.2 干部队伍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2.2.3 思想政治教育模范个案分析
    2.3 纪律监督工作中的腐败预防机制
        2.3.1 纪律监督工作抓早抓小
        2.3.2 纪律监督个案分析
    2.4 公职人员的待遇保障机制
        2.4.1 工资薪金收入保障机制
        2.4.2 政府运转保障机制
        2.4.3 公职人员福利有保障
    2.5 以不敢腐、不能腐机制奠定不想腐的基础
        2.5.1 不敢腐机制建设现状
        2.5.2 不能腐机制建设现状
第3章 不想腐视角下腐败预防机制问题分析
    3.1 干部任用选拔机制问题
        3.1.1 缺乏公共服务动机考察
        3.1.2 德廉评价机制不足
    3.2 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机制问题
        3.2.1 干部队伍作风建设要驰而不息
        3.2.2 干部思想政治教育人员素质存在短板
    3.3 纪律监察工作中的腐败预防机制缺陷
        3.3.1 国家反腐制度中腐败预防机制欠缺
        3.3.2 社会环境腐败容忍度高导致腐败预防不足
        3.3.3 公职人员腐败容忍度影响腐败预防机制构建
    3.4 公职人员的待遇保障机制不完善
        3.4.1 工资薪金、福利措施保障机制更新不畅
        3.4.2 政府运转保障中的问题
第4章 不想腐视角下腐败预防机制缺陷的原因分析
    4.1 “官本位”历史代际传递
    4.2 权力的配置与运行机制改革有待深入
    4.3 公众反腐参与水平低、社会反腐氛围未形成
第5章 不想腐视角下腐败预防机制的完善对策
    5.1 干部任用选拔机制的完善策略
        5.1.1 建立完善科学的任用选拔管理标准与机制
        5.1.2 完善德廉标准与公共服务动机实施机制
    5.2 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完善策略
        5.2.1 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强调与时俱进
        5.2.2 狠抓“关键少数”工作作风,树立领导示范效应
    5.3 腐败预防社会环境的营造策略
        5.3.1 培育公众反腐氛围与提高民众反腐觉悟
        5.3.2 深挖反腐潜力促进腐败预防良性循环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8)建筑业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福建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来源
        1.1.2 研究背景
        1.1.3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述评
        1.2.2 国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目标、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2.1 建筑产业现代化内涵与特征
        2.1.1 建筑产业现代化内涵
        2.1.2 建筑产业现代化特征
        2.1.3 建筑产业现代化是我国建筑业转型升级必然趋势
    2.2 建筑产业现代化与从业人员素质发展
        2.2.1 建筑产业现代化人才培养相关研究
        2.2.2 建筑产业现代化对从业人员素质发展要求
    2.3 系统工程理论
第3章 福建省建筑业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现状与问题分析
    3.1 福建省建筑业发展和从业人员队伍现状
        3.1.1 福建省建筑业总体概况
        3.1.2 福建省建筑业从业人员队伍情况
        3.1.2.1 专业技术队伍情况
        3.1.2.2 建筑工人队伍情况
        3.1.3 福建省建筑业从业人员素质情况分析
        3.1.4 福建省建筑业从业人员素质提升途径
        3.1.5 福建省建筑业从业人员继续教育政策实施问卷调查
    3.2 福建省建筑业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的系统分析
        3.2.1 目标体系
        3.2.2 政策体系
        3.2.3 模式体系
        3.2.4 激励机制
        3.2.5 SWOT分析
    3.3 福建省建筑业企业内部培训实践探索
        3.3.1 福建省建筑业企业自主培训考核的探索
        3.3.2 建筑业企业开展自主培训考核的经验
    3.4 福建省建筑业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3.4.1 继续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3.4.2 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未落实导致培训缺乏保障
        3.4.3 继续教育管理不够规范有序,培训形式单一
        3.4.4 建筑产业工人队伍尚未形成,人员培训缺乏基础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国外继续教育的经验与启示借鉴
    4.1 美国继续教育经验
        4.1.1 重视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立法
        4.1.2 贯彻终身教育理念
        4.1.3 办学主体多元化,教育对象覆盖面广
        4.1.4 培训资金保障体系健全
    4.2 英国继续教育经验
        4.2.1 重视继续教育法制建设
        4.2.2 倡导终身学习理念
    4.3 德国继续教育经验
        4.3.1 加强职业培训立法
        4.3.2 以终身学习发展战略为引导
        4.3.3 坚持实施双元制
        4.3.4 教育经费来源多渠道
    4.4 日本继续教育经验
        4.4.1 重视继续教育法律保障
        4.4.2 推动终身学习教育理念
        4.4.3 政府投入继续教育经费充足
    4.5 国际劳工组织职业教育MES模式
    4.6 CBE继续教育模式
    4.7 国外继续教育经验的启示与借鉴
        4.7.1 国外继续教育经验的启示
        4.7.2 福建省建筑业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的借鉴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福建省建筑业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发展对策与模式改进
    5.1 福建省建筑业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的发展对策
        5.1.1 加强继续教育法治保障和经费保障
        5.1.2 建立持证上岗制度加强培训机制保障
        5.1.3 完善教育监管机制规范管理秩序
        5.1.4 推行执业实名制奠定建筑产业工人队伍基础
    5.2 调整改进福建省建筑业从业人员继续教育模式
        5.2.1 以技能目标模式促进个性化成长
        5.2.2 以内涵主导模式挖掘企业内部潜力
        5.2.3 以环境促发模式推动信息化建设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之处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建筑从业人员继续教育政策实施调查问卷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9)黑龙江省精准扶贫个案研究 ——以肇源县和岘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点
    注释
第二章 精准扶贫的提出及政策依据
    一、精准扶贫提出的时代背景及概念解析
        (一)精准扶贫提出的时代背景
        (二)“贫困”的涵义
        (三)“精准扶贫”的涵义
    二、精准扶贫的政策依据
        (一)中央层面关于精准扶贫的指导意见解析
        (二)地方层面关于精准扶贫的实施方案解析
    注释
第三章 肇源县和岘村的基本情况和贫困状况
    一、肇源县和岘村基本情况
        (一)黑龙江省肇源县基本县情
        (二)肇源县和岘村基本村情
        (三)调查方式及结果分析
    二、肇源县和岘村贫困特征
        (一)致贫原因复杂
        (二)贫困身份的“失真”
        (三)过度依赖兜底保障
        (四)村民家庭收入渠道单一
        (五)村集体经济收入薄弱
        (六)“等靠要”思想意识严重
第四章 肇源县和岘村精准扶贫的现状
    一、肇源县和岘村精准扶贫路径分析
        (一)“两不愁三保障”层面
        (二)产业扶贫层面
        (三)“扶智扶志”层面
        (四)社会扶贫层面
        (五)保障措施层面
    二、肇源县和岘村阶段性扶贫成效
        (一)全面补齐“两不愁,三保障”短板
        (二)贫困户实现增收
        (三)村容村貌整体改观
        (四)脱贫攻坚三年计划基本完成
    三、肇源县和岘村扶贫经验做法
        (一)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二)摸清情况,找准方向,确保精准发力
        (三)突出重点,打造品牌,推进精准脱贫
    注释
第五章 肇源县和岘村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一、肇源县和岘村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
        (一)贫困户的“认定”和“退出”机制不完善
        (二)“三保障”的后续保障措施不够有力
        (三)产业项目后续发展无力,存在返贫风险
        (四)贫困户自身发展能力不足
        (五)帮扶责任人发挥作用有限,扶贫成效不理想
        (六)社会力量在扶贫中“参与度”不高
    二、提高肇源县和岘村精准扶贫成效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完善的动态管理机制
        (二)完善责任体系,健全制度机制
        (三)增强产业带动能力,保证持续增收
        (四)坚持志智双扶原则,激发内生动力
        (五)聚焦精准施策靶向,提升帮扶成效
        (六)构建全社会参与的扶贫大格局
        (七)进一步强化基层党建,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10)新科技革命视域下我国劳动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相关概念界定
    四、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劳动与资本理论及其当代发展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劳动与资本理论
        一、马克思的劳动与资本理论
        二、恩格斯的劳动与资本理论
        三、列宁的劳动与资本理论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人对劳动问题的探索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劳动问题的探索
        二、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人对劳动问题的探索
        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对劳动问题的探索
第二章 劳动关系在历次工业革命中的历史演进
    第一节 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劳动关系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科技进步与生产方式变革
        二、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劳动关系
    第二节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劳动关系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科技进步与生产方式变革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劳动关系
    第三节 第三次工业革命中的劳动关系
        一、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科技进步与生产方式变革
        二、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劳动关系
第三章 新科技革命推动劳动关系的新变革
    第一节 新科技革命的技术特征及其引发的生产方式变革
        一、新科技革命的技术特征
        二、新科技革命中的生产方式变革
    第二节 新科技革命视域下的劳动新形态和新特征
        一、劳动形态数字化
        二、劳动对象和产品非物质化
        三、劳动资料智能化
        四、劳动价值创造隐性化
    第三节 新科技革命视域下的资本新形态和新逻辑
        一、资本形态的历史流变与新发展
        二、新科技革命视域下资本运动的新逻辑
    第四节 新科技革命中的劳动关系新变化
        一、契约关系多元化
        二、支配关系隐蔽化
        三、博弈关系复杂化
第四章 新科技革命视域下我国劳动关系变革中的矛盾问题
    第一节 劳动过程的劳资矛盾问题
        一、用工矛盾
        二、“机器换人”矛盾
        三、收入分配矛盾
    第二节 劳动关系调节机制不完善
        一、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有待完善
        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机制有待强化
        三、劳动保障监察机制有待健全
    第三节 劳动法制不健全
        一、劳动立法有待完善
        二、劳动司法有待规范
        三、劳动执法有待健全
第五章 发达国家劳资关系调节及其面临的困境
    第一节 美国劳资关系调节及其面临的困境
        一、美国劳资关系现况
        二、美国劳资关系调节的主要困境
    第二节 德国劳资关系调节及其面临的困境
        一、德国的劳资关系现况
        二、德国劳资关系调节的主要困境
    第三节 日本劳资关系调节及其面临的困境
        一、日本的劳资关系现况
        二、日本劳资关系调节的主要困境
第六章 推动我国劳动关系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一节 坚持以劳动正义引领新时代劳动关系健康有序发展
        一、保障平等的劳动发展权
        二、坚持劳动分配正义
        三、约束资本盲目扩张和无序发展
    第二节 推动劳动关系矛盾调处机制创新
        一、强化用工矛盾调处
        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
        三、深化工会改革创新
        四、健全三方协调机制
    第三节 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一、健全党领导下的劳动关系协同治理机制
        二、完善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机制
        三、构建规范化的劳动保障监察机制
    第四节 促进劳动法制现代化
        一、健全完善劳动立法
        二、推动劳动司法规范化建设
        三、提高劳动执法效能
结语
图表索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四、福建出台八大措施保工资发放(论文参考文献)

  • [1]20世纪上半叶北京浴堂研究(1900-1952)[D]. 宋子昕. 河北师范大学, 2021(09)
  • [2]山东省中小企业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陈虎. 山东大学, 2020(02)
  • [3]基层财政“三保”压力:历史演进、现实症结与长效机制构建[J]. 王振宇,司亚伟,成丹. 财政研究, 2020(08)
  • [4]江苏省J县乡镇公务员职业倦怠研究[D]. 查蔼玲.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4)
  •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初步探索 ——基于“晋江经验”的研究[D]. 苏文伟. 集美大学, 2020(08)
  • [6]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研究[D]. 林高松. 武汉大学, 2020(04)
  • [7]不想腐视角下的腐败预防机制完善研究[D]. 刘媛媛. 南昌大学, 2020(01)
  • [8]建筑业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福建省为例[D]. 林立泉. 福建工程学院, 2020(02)
  • [9]黑龙江省精准扶贫个案研究 ——以肇源县和岘村为例[D]. 李安妮.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10]新科技革命视域下我国劳动关系研究[D]. 孙璇.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1)

标签:;  ;  ;  ;  ;  

福建出台八项措施保障工资发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