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与学生能力培养

初中化学教学与学生能力培养

一、谈中学化学教学与学生能力的培养(论文文献综述)

陈子航[1](2021)在《深化“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高中化学实验创新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推进,强调以应试为核心的教育时代将一去不复返了,现行的考核标准更多的是倾向于要求学生掌握知识规律和应对实际问题等。《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修订)》中也明确指出“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着力发展化学学科素养。”这意味着新的教育目标是一个更加苛刻、更具高度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打破传统,开始一段革命性的改革。化学实验作为化学学科的基本研究手段,其能给予学生的教育意义不言而喻,而创新实验的出现能更好的发挥实验教学的优势,将实验教学真正的融入基础教学当中。本研究将以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核心,结合学生实际需求,对教学实验进行改进和创新性设计,以更好地培养“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文献法对国内外化学实验教学研究进行统计、分析,结合研究目的和实际教学情况,确定本文基本研究思路。(2)对“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等核心素养进行分析,提取出其核心思想,并通过问卷调查法对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实际需求进行调查,最终依据各项结论构建出创新实验的基本设计思路。(3)对高中化学必修教材中的实验进行统计分析,选取“焰色试验”和“示温实验”依据上述核心要素进行创新改进,同时利用“食品自热包”设计创新探究实验,并通过实验法对三个实验进行实验验证,以保证其安全性、科学性和可实施性。(4)依据“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进行创新实验教学基本程序的构建,完成创新实验教学思路的设计。(5)利用平行组实验对创新实验进行实施效果分析,最终完成创新实验实施意义的总结。教学实践证明实验创新设计能有效深化学生“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素养:(1)创新实验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能有效打破学生对化学实验较为固化的认识,从根本上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打开了大门。(2)创新改进实验更加简约、绿色、易实施,在给学生传递绿色化学思想的同时,大大的降低了教学实施难度,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参与实验探究过程的机会,促使学生对“科学探究”产生更深刻的认识。(3)整体创新实验探究步骤需严格执行,稍有差错就很可能造成结果差之千里,这一过程对于学生“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素养的提升极具效果。(4)通过后测成绩差异分析发现创新实验在学生探究意识和实际应用能力的提升上具有更好的效果,实验班学生的“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得到更为深入的发展。进行高中化学实验的创新设计,并在高中化学课堂中进行合理运用,在满足学生基础知识学习条件的同时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深化学生的“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对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党慧[2](2021)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哲学原理的思考与探究 ——以新人教版必修教材为例》文中认为化学学科自诞生到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都体现着一定的哲学思想或规律,化学教学同样不例外。在新版课程标准进行修订后,明确提出要落实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新增了蕴含哲学思想的课程目标,诸如:能用对立统一、联系与发展等观点考察化学反应等。继而,高考评价体系考察内容“核心价值”里也明确提出要求,即将进入高校的学习者,应当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论要求。与其他学科一样,化学教学承担着落实核心素养、为国家培育人才的重任,因此,如何有效利用化学与哲学结合的本质联系,尝试在化学教学中渗透哲学思想,这对中学教师更好开展教学和学生深化理解知识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基于以上,本研究分为以下三部分展开:第一,理论研究阶段。结合文献研究法,将搜集到的资料做整理分析、归纳总结,了解现今所处研究现状,发现众多相关研究仍是期刊类文章,深入的研究相对较少。同时,结合以上资料对“哲学”、“化学哲学”进行概念界定,并将与课题研究相关的教育学理论、研究方法、哲学理论作以阐述,为下一阶段的研究,夯实了理论基础。第二,分析调查部分。首先,结合已有哲学理论知识,选取应用较为广泛的高中新人教版化学教材作为研究对象,从哲学的角度分析其内在蕴含的哲学思想和规律,并做相应的梳理,以及在选修教材中的部分体现;其次,使用访谈法对研究者的教育实习学校的化学教师进行访谈,了解一线化学教师对哲学相关概念的了解程度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中渗透哲学思想的现状,以及教师对此种渗透的想法与建议,明晰实际教学中此问题的潜在影响因素,并结合实际提出实施此种做法可行的建议;再次使用问卷法随机选取实习学校的8个班级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发放前测和后测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在平时的化学课堂中自身已有的哲学思维的现状,并通过后测试题的反馈情况,分析学生理解认知能力的变化。第三,案例研究部分。从对访谈教师的结果整理,和发放给学生调查问卷结果分析的基础上,选取必修教材中具有代表性的知识点,结合具体的哲学选点,如“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以及现象与本质的关系”等,进行教学案例预设计,以及分析化学平衡移动中的哲学思想,以期在将哲学的思维方法与中学化学教学的结合上,能为其他教师提供些许有用的教学思路,帮助学生构建辩证的思维能力,达到学以致用,在未来得到更好的实践效果。本论文以期使中学化学教学中渗透哲学原理的研究变得更为系统化,并能对学生产生切实的帮助和提升。

杨航[3](2020)在《西藏化学实验教学改进探究 ——以林芝市第一中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为改变我校理科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理科的积极性,让他们消除学习理科的畏惧感,能从内心开始喜欢学习化学并愿意学习化学。根据西藏林芝地区的实际情况,学生基础差,特别是理科的基础更差,我们通过让学生“眼见为实、亲身体验”,让他们能更好的理解书本上深沉难懂的理科术语,达到化难为易的目的。尽可能多的在化学课堂中采用“实验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把原本停留在课本上的枯燥的知识让学生能“眼见为实、亲身体验”,并能自主的对理科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研究目的:近些年来,我国教育事业不断进步,新课改得到有效的实施,对学校的教育工作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对于高中化学教学而言,教师不仅仅要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同时也要充分培养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率。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实验探究教学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在化学实验中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然而目前来看,在林芝市第一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教学的教学质量,更是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兴趣。所以,针对此本文主要是对高中化学实验探究教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思考,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以便于促进林芝市第一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进步与发展。研究方法:在本次研究中,主要是对某高中学生化学实验学习情况进行了研究调查,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深入研究探讨了目前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结合我国教育实际状况以及新课改下的相关理论要求,提出了相关的改进建议,分析了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化学实验探究模式的意义,提出了有效实施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的策略,以便于促进林芝市第一中学化学教学效率的提高。研究结果:经过研究,笔者提出了以下策略来提升高中化学实验探究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化学素养的提高:(1)完善学校实验室教学条件,提升对实验室的有效利用;(2)更新教师教学观念,提升教学教学能力,做好对新课改的的深入研究,尤其是实验探究教学模式,运用先进的方法进行教学工作,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学习化学的动力;(3)科学合理的设置实验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4)完善教师的评价方式,利用有效合理的评价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信心,促进学生化学素养的提高。研究结论:在林芝市第一中学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对化学实验进行合理的设置,以便于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实验教学,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在交流中激发学生的思维意识,以此促进学生思维判断能力的提升,同时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陈建霞[4](2020)在《基于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高中化学实验实践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7版课程标准明确了以化学学科素养为核心的基本教学理念,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目前化学教学的重心,而化学实验教学是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发展的主要途径。本研究以科学探究能力的有效落实为出发点,探讨了基于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并开展案例教学,总结归纳了实验探究教学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发展的影响,为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首先,结合自身教学经历与相关文献阅读,对国内外高中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能力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概述。分析了科学探究能力的一级构成要素,依据2017版课标中对科学探究能力的水平划分,进一步确定了本研究中科学探究能力的二级构成要素。在此基础上,编制了测评高中生科学探究能力的调查问卷。其次,在理论研究与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探讨了基于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并选取实验内容设计教学并实践。最后,通过试题测试、问卷调查和访谈对实践教学效果进行了分析总结。研究表明:实验探究教学提升了学业成绩,调动了学生参与科学探究活动的积极性;实验探究教学有效促进了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尤其在“实验方案的制定”、“实施实验”、“分析现象与得出结论”和“交流与反思”四个维度;在实验探究教学中,学生制定实验方案,亲手操作检验其可行性,锻炼了学生动手操作与思考能力,加深了学生对抽象事物的直观感受。合作探究加强了学生的表达交流能力。在反思与评价的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质疑思维,加快了学生科学探究精神与意识;但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学生“数据收集”、“分析现象和得出结论”等维度能力相对较弱;学生对实验探究教学持有肯定态度;学生科学探究能力虽然得到了发展,但是效果并不是十分明显。针对上述研究结果,提出了基于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建议: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质疑并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学习欲望,进而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科学态度;注重探究过程,培养探究思维。教学应强调学生的过程体验与真实感受,在问题的解决中发现知识,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主动完成意义建构;主张合作学习,促进表达与交流。让学生在“集体”中学会表达自己、欣赏他人,形成“学习共同体”。

马婧[5](2020)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化学价值”培养的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党中央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重视,学生价值观的培养受到越来越多教育研究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化学作为一门自然学科,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随着社会化学化的逐渐演变和化学社会化的逐步发展,化学正在成为一门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中心学科。《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正式颁布,为实现化学价值的培养指明了方向。本研究旨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2017版课程标准的背景下,针对目前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忽视培养学生化学价值的问题,结合现有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初步提出了化学价值培养的体系,阐述了化学价值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渗透过程,从学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分析化学价值的形成过程,为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化学价值提供具有可操作意义的参考。通过文献研究法,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明确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确定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根据价值观的形成过程,确定了化学价值培养的理论依据。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调查法了解目前中学生和一线教师对化学价值的认识现状,结合学生的认识现状,针对教师对化学价值的内容认识不足的问题,根据2017版课程标准对化学价值的要求,对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中的全部知识点进行整理和分析,为教师提供化学价值的具体内容载体;针对教师缺少化学价值培养的方法和途径的问题,归纳出化学价值培养的教学原则包括全程性原则、渗透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有效性原则和适度性原则;总结出化学价值培养的教学策略包括打好化学基础、开展实验探究、实施STEAM教育理念、渗透化学史教育和巧用现代化教育平台。在教学原则和教学策略的基础上,确定中学化学教学中渗透化学价值的案例开发流程。根据化学价值培养的理论依据,遵循化学价值培养的教学原则和教学策略,结合银川市某中学的实际教学情况,设计了《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两个案例并进行实践,通过访谈调查法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课后访谈,通过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和自我评价进行教学效果调查,进一步完善中学化学教学中化学价值培养的体系。研究表明教师在渗透化学价值的教学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引领作用,只有教师有了庞大的知识体系和教学素材,才能更好地将化学价值的培养融入教学的全过程。实践结果表明,学生和教师对渗透化学价值的课堂充满兴趣,认可化学价值培养的模式。可见,本研究中初步得出的中学化学教学中化学价值培养的体系具有实践性价值。

王伟[6](2020)在《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评价研究》文中认为高中化学教师对化学的理解(即学科理解)是课程与教学领域一个业已存在但容易忽视的研究领域,本轮新课程改革将学科理解作为一个核心问题提出,也是因为其是新课程改革亟待研究的一个领域。高中化学教师的学科理解是一个是基础、典型的教师实践活动,它是教师进行深度教学的前提。本研究结合科学教师的学科知识、科学本质研究成果,从梳理化学学科本质出发,充分利用文本分析法、访谈法、调查法、观察法等多种教育研究方法,对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的概念、特点、研究向度等诸多要素进行了理论研究,构建了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5个维度、28个指标的评价标准。并以此为标准,从整体调查、具体内容观察两个层面对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进行评价,剖析两种水平的特点,挖掘水平、特点背后的影响因素,对此提出多维度、全方位的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提升对策。研究认为,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作为基础的、典型的教师实践活动,其评价标准是多维度、多层次的。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整体水平不高、差异较大,其中青年化学教师的学科理解水平尤为薄弱;高中化学教师在对具体知识学科理解及教学的水平也不高、差异也较大,且关系复杂,受多种因素影响,并以制约因素为主,因此提升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具有复杂性。绪论部分主要论述了问题研究的缘起与意义,对教师学科理解概念进行了辨析、界定,通过对已有研究的文献综述,确定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第一章论述了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研究的理论基础。通过对PCK理论和深度教学理论进行梳理,研究认为教师学科理解与PCK理论有着紧密的关联,教师进行全面、系统地学科理解是其进行深度教学的基础。在此基础上,研究确定了教师学科理解的特点、问题以及研究向度。第二章是建构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的评价标准。首先分析科学本质与学科本质的关系,提出学科本质的研究展望,并梳理得出感知、解释、应用、评价四个理解的进程。其次结合认识论、价值论、方法论、本体论视角,从化学学科发展史中梳理出理解化学学科本质的5个维度,将之作为学科理解的维度,对这些维度的内涵进行了剖析。最后在此基础上通过对8位专家进行开放式访谈,确定高中化学学科理解水平评价标准的初步指标,并结合CVI效度检验法,向10位专家进行内容效度咨询,得到5个维度、28个指标的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评价标准。第三章是对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的整体水平及现状进行评价。研究首先设计调查问卷,根据问卷对1 1 89名高中化学教师进行调查,再分析调查得到的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及现状,最后对此提出了宏观层面的提升对策。第四章是以“原电池”为例,制定高中化学教师对具体知识学科理解水平的评价标准。首先,研究对课程标准、高中化学教科书、高考题以及大学教科书中有关“原电池”内容的呈现形式和特点进行分析。其次,在第一部分的基础上,跳出以上几种材料来分析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内容学科理解的生长点,从而确定每个指标“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评价标准。第五章是对以“原电池”为例,对高中化学教师具体知识层面的学科理解及其教学水平进行评价。研究遴选10位高中化学教师进行研究,经过29课时的录像观察、1154多分钟访谈,整理了 31万余字的访谈资料,最终得出10位教师在28个指标上的“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和学科理解教学水平,分析这两个水平的特点以及联系。进一步通过文本分析法得出其两个水平的影响因素及特点,得到一些有益的信息。第六章提出提升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的对策。研究认为需要重新审视教师学科理解与“素养为本”教学的关系,并结合具体案例提出教师“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三重认识境界。研究认为,高中化学教师只有补足自身学科理解认识上的短板,及时更新自身的学科理解认识,才有可能在教学中去实施相关内容,进而真正达成发展学生科学素养的“素养课”教学目的。在此基础上,研究从个人领域、外部领域、实践领域、结果领域四个方面提出整合性的提升对策。在这其中,特别地提出了基于学科理解的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和基于学科理解的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标准。第七章是本次研究的反思与展望,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再次简要介绍了本次研究的结果,提出了研究可能的创新点,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BAATARCHULUUN SOLONGOO(慈棱格)[7](2020)在《蒙古国第十五次中学化学课程改革的新思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相继进行课程改革,蒙古国课程改革不能孤立于世界课程改革之外。同样,化学课程也必须进行改革。蒙古国2013年的第十五次课程改革针对中学化学课程教学方法进行调整。本论文共有四部分,内容如下:第一部分内容为论文的第一章和第二章,主要论述研究的选题缘由、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相关研究综述、概念界定、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第二部分内容为论文的第三章和第四章。本文第三章主要梳理了蒙古国基础课程改革历史上本文研究蒙古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历程,研究了从第一次课程改革到蒙古国第十五次课程改革。梳理了每一个课程改革的特殊和矛盾为了更好的理解蒙古国基础课程改革的发展,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新的课程改革中的一些要求,新思维、意义和价值。蒙古国第十五次课程改革中新思维的意义和价值。第四章蒙古国的第十四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及中学化学课程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梳理内容包括四个方面的。第一方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存在主要问题,第二方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内容存在主要问题。第三方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存在的主要问题;第四方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评价存在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对蒙古国第十四次蒙古中小学课程改革的主要问题分析了内容进行梳理包括也四个方面。第一方面第十四次中学化学课程目标存在主要问题课程目标不明确。第二方面第十四次中学化学课程内容改革存在的问题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内容偏“难”,要求偏“高,第二,蒙古国中小学采用是俄罗斯中小学教材,课程内容不太合适蒙古国教育及学生发展。第三方面第十次中学化学课程实施存在主要问题:一、教学方法单一,第四方面第十四次课程评价存在主要问题是没有提展的评价。第二个方面第十四次中小学化学课程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内容进行梳理包括也四个方面。第一方面第十四次中学化学课程目标存在主要问题没有将过程与方法目标。第二方面第十四次中学化学课程内容改革存在的问题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内容偏“难”,要求偏“高,二是教科书,课程设置和课程标准之间缺乏协调性。第三方面第十次中学化学课程实施存在主要问题:一、一是教师无法对学生的学习兴趣面,二是缺乏多样性的化学课教学方法。第十四次课程评价存在主要问题是化学课程评价体系过随意,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第三部分为论文的第五章和第六章。第五章主要研究了蒙古国第十五次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布卢姆教学目标分类理论、泰勒课程理论。在此基础上,第六章分析了蒙古国第十五次的课程改革的主要追求,主要分为四个方面的研究:在课程目标上(丰富了课程目标内容,将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课程内容上关注学生学习能力,学科结合,在课程实施上适合每一个孩子,运用科学技术,提高课程的连续性,实践和理论教学结合,在课程评价上评价形成,周期评价,详细评价,确保评价结果与奖惩制度相联系。在此基础上,第六章对蒙古国第十五次的中学化学课程改革的主要追求的在化学课程目标上将“过程与方法”目标应用于实践,在化学课程内容上积极听取学生的教学建议,实现中学化学课本的趣味化全面化,在化学课程实施上加强师生之间的友好关系,增加丰富多样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在化学课程评价上提升对于化学课程评价的重视程度,严格制定化学课程评价体系制度。第四部分为论文第七章。第七章主要分析了蒙古国第十五次中学化学课程改革体现的新思维,主要体现为四方面。第一,课程目标中所提出的新思维—课程目标中所体现出的新思维、一是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二是重在创新"的学生能力、三是提高重在生活中"的学生能力第二,课程内容中体现出的新思维一是化学与实际生活联系更紧密。第三,课程实施中体现出的新思维—一是建设分类化的教学思想、二是扩充复合化学教学内容、三是突出教学的主体地位、四是强调教学的主导地位。第四,课程评价中所体现的新思维——基于教学全过程的过程评价和结果反馈相结合的教育评价体系、基于教学相关者的自我评价和外部反馈相结合的教育评价体)。本论文对中学化学课程课程改革的要求来进行研讨,以蒙古国中学化学课程改革实情为研究的出发点,主要对中学化学教材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分析。

王滕越[8](2020)在《基于培养直觉思维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设计研究》文中认为1959年在美国伍兹霍尔召开的“全国科学院”会议中,知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罗杰姆·布鲁纳担任大会主席。他在会议中提出直觉思维这一概念,他提出在学校的学习和学生的考试中,非常注重清晰的系统陈述以及学生用语言或数字形式进行复现的能力,是否会妨碍以后直觉思维的健全发展呢?此外,布鲁纳很强调启发式的程序,强调教材形象化、视觉化,重视猜测,要求改进教师的直觉能力等,提出了有利于发展与培养直觉思维的一些设想。根据我国的教育实际情况,我们认为他提出的培养学生直觉思维的途径是值得参考的。基于布鲁纳的直觉思维,根据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各个环节,本文探究了应该设计怎样的初中化学实验课堂教学才能够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基于布鲁纳对直觉思维的阐释,本文认为直觉思维具有直接性、经验性、创造性、或然性的特征。直觉思维的特征是相辅相成的,直觉思维的直接性和经验性导致了其或然性,或然性和直接性又导致了其创造性。直觉思维的创造性看似与其经验性相桲,但事实上直觉思维的创造性是基于经验而产生的。正是由于直觉思维的本质及特征,使得其在初中化学实验化学的教学中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当前的实验教学仅仅依靠逻辑,按着步骤,循规蹈矩地做出所谓标准答案的实验结果,这样的实验课堂充满了形式主义的味道。本研究为基于培养直觉思维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提出了建议,希望能在改变教师的实验教学观念、实验教学的整体方向以及实验教学的细节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朱琳[9](2020)在《高一学生化学学科中数学模型认知能力的测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模型认知是化学核心素养之一,其中,数学模型作为模型的一个分支,同样在化学学科发展、化学教学和化学考核与评价等方面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关于模型认知能力的教育测评和实证研究已有不少,但由于化学所包含的模型多样,这些研究难以体现特定模型所涉及认知主题的独特性。鉴于针对具体模型的认知能力的研究较少,结合数学模型对化学教育的重要意义,有必要展开对数学模型认知能力的研究。本研究致力于开发一套可靠的、适合高一学段的数学模型认知能力的测评工具。首先,从“模型”“数学模型”和“模型认知”三个角度进行文献综述;通过文献梳理,对“数学模型”“数学模型认知”和“数学模型认知能力”等核心概念进行界定;依据教学目标分类学对认知领域的水平划分,将数学模型认知能力划分为“认识-理解-运用-构建”4个水平,构建数学模型认知能力理论框架;接着,依据理论框架,结合高一学段要求,编制数学模型认知能力的测查卷;为保证测查工具的信效度,依据项目反应理论中Rasch模型测验原理,对测量工具进行修订与优化;最后,运用统计软件对测量数据进行定量分析,总结高一阶段学生的数学模型认知能力的发展现状。本研究中高一学生数学模型认知能力发展特征如下:(1)从总体来看,高一学生数学模型认知能力处于水平三,属于中上层次。(2)从学校差异来看,不同类型学校的高一学生数学模型认知能力差异性极显着,层次好的学校的学生能力水平明显优于层次低的学校,学生数学模型认知能力有随着学校层次水平的上升而提高的趋势。(3)从水平层次来看,四星级高中的高一学生平均水平达到了水平3,特别是重点四星级学校的高一学生在高水平(水平4)遥遥领先;三星级高中的高一学生平均水平仅为水平1,此外部分学生甚至低于水平1。

黄鹭强[10](2019)在《基于实验创新的初中化学教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化学实验始终是深入研究化学现象的主要方式之一,也是学习者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之一。本研究探讨了以下几个问题:(1)学生所需求的化学实验创新方向是什么?(2)结合学生的需求方向,如何进行化学实验创新?(3)实施基于化学实验创新的教学干预后对学生的化学课内外实验问题解决能力有什么影响?(4)实施基于化学实验创新的教学干预后对学生的化学实验技能有什么影响?调查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学生对于化学实验有较高的兴趣,并且相比于化学课内实验,学生对教师开发的化学创新实验更感兴趣;学生认同当前进行的化学实验对化学成绩、化学课内实验题、化学课外实验题存在着积极的影响,但对化学课内实验题的影响大于化学课外实验题。同时,学生普遍认为在当前基于传统教材实验的教学模式下,化学课外实验问题的难度大于化学课内实验问题。实施基于化学实验创新的教学干预后,对学生的课内外实验问题解决能力的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教材中的化学实验对学生课内实验问题解决能力有一定的提升作用,相比于进行基于化学实验创新的教学干预的实验组学生而言,在课内实验问题的解决能力方面的提升差异不大,但实验组学生的课外实验问题解决能力方面的提升十分明显,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差异很大。实施基于化学实验创新的教学干预后,对学生的化学实验技能的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采用教材内的实验教学还是采用基于化学实验创新的教学对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接受基于化学实验创新的教学的实验组学生在实验室安全、基本操作熟练度方面有优于对照组学生的表现。

二、谈中学化学教学与学生能力的培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中学化学教学与学生能力的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1)深化“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高中化学实验创新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
        1.1.2 提升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需求
        1.1.3 化学实验创新改进为研究热点和重点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国外化学实验教学研究现状
        1.4.2 国内化学实验教学研究现状
        1.4.3 与“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相关的化学实验教学研究现状
    1.5 高中化学必修教材实验统计
    1.6 研究思路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化学实验
        2.1.2 “科学探究和创新意识”
        2.1.3 创新设计
    2.2 理论依据
        2.2.1 多元智力理论
        2.2.2 活动课程理论
        2.2.3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2.2.4 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
第3章 高中化学实验创新设计分析
    3.1 化学实验创新设计需求分析
        3.1.1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素养分析
        3.1.2 其他化学核心素养分析
        3.1.3 学生需求及实际教学需求分析
    3.2 创新实验设计理念
        3.2.1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素养的实验设计理念
        3.2.2 实验设计理念的其他要素
    3.3 创新实验的选择
第4章 高中化学实验创新案例
    4.1 焰色试验创新改进
        4.1.1 教材实验重现
        4.1.2 教材实验分析
        4.1.3 实验创新设计
    4.2 Ba(OH)_2晶体与NH_4Cl吸热实验创新改进
        4.2.1 教材实验重现
        4.2.2 教材实验分析
        4.2.3 实验创新设计
    4.3 食品自加热装置成分探究实验创新设计
        4.3.1 实验设计目的
        4.3.2 实验设计理念
        4.3.3 实验原理
        4.3.4 实验设计思路
        4.3.5 实验案例
    4.4 创新实验教学思路
        4.4.1 焰色试验教学思路
        4.4.2 Ba(OH)_2晶体与NH_4Cl吸热实验教学思路
        4.4.3 自热包成分探究实验教学思路
第5章 创新实验教学实施研究
    5.1 教学实践对象
    5.2 教学实践过程
    5.3 研究结果
        5.3.1 后测结果分析与结论
        5.3.2 研究结果分析
        5.3.3 研究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高中化学创新实验态度调查问卷
附录2
研究生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2)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哲学原理的思考与探究 ——以新人教版必修教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 章 问题的提出
    1.1 研究背景
        1.1.1 新课程标准新增核心素养和课程目标的变化
        1.1.2 高考评价体系考察内容中的核心价值的体现
        1.1.3 化学与哲学本身具有的内在联系
    1.2 研究现状
        1.2.1 化学教学中渗透哲学理论的研究现状分析
        1.2.2 哲学思想融入高中化学教材的现状分析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1 化学教学中渗透哲学思想的研究目的
        1.3.2 化学教学与哲学思想结合的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案例研究法
        1.4.3 访谈法
        1.4.4 问卷调查法
第2 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哲学”的概念
        2.1.2 “化学哲学”的概念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教育学理论
        2.2.2 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
第3 章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中哲学思想及方法论的结合与体现
    3.1 高中必修教材中相关知识点与哲学思想的对应
        3.1.1 新人教版化学必修第一册哲学思想的体现
        3.1.2 新人教版化学必修第二册哲学思想的体现
    3.2 辩证唯物主义理论在选修教材中的部分体现
第4 章 访谈与调查结果分析
    4.1 当前化学教学中渗透哲学思想的调查
        4.1.1 访谈结果统计
        4.1.2 访谈结果分析
    4.2 问卷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4.3 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建议
第5 章 基于哲学理论选点的教学设计案例
    5.1 从对立统一规律看“氧化还原反应”
    5.2 基于质量互变规律学习“离子反应”
    5.3 “硫元素及其化合物”中的现象与本质
    5.4 “化学平衡的移动”中哲学思想的综合渗透解析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3)西藏化学实验教学改进探究 ——以林芝市第一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初中理科课程标准
        1.1.2 高中理科课程标准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思路
    1.5 研究方法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阐述
    2.1 相关概念阐述
        2.1.1 化学实验
        2.1.2 化学实验探究
        2.1.3 化学实验改进
        2.1.4 化学实验创新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探究性学习理论
        2.2.2 建构主义理论
        2.2.3 行动主义理论
3 高中化学(人教版)实验探究分析
    3.1 高中化学实验探究的相关原则
    3.2 高中化学实验探究的相关功能分析
    3.3 高中化学实验的分布
    3.4 高中化学实验的类型
    3.5 基本操作实验
    3.6 探究性实验
    3.7 趣味性实验
    3.8 高中化学实验的特点
    3.9 高中化学实验的不足
4 问卷调查分析
    4.1 调查对象
    4.2 问卷调查内容
    4.3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4.4 实验调查
5 林芝一中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5.1 学校实验教学条件不完善
    5.2 教师教学模式落后
    5.3 实验教学脱离生活实际
    5.4 教师评价方式不合理
        5.4.1 没有明确的高中化学实验探究教学评价标准
        5.4.2 以考试作为学生实验技能考察的主要途径
    5.5 对于实验的重视度不够
        5.5.1 高中化学教师教学任务繁重
        5.5.2 学生学习压力大
        5.5.3 忽视高中化学实验探究学习重要性
6 提升林芝一中实验探究教学的有效策略
    6.1 完善学校实验教学条件
    6.2 教师更新教学观念
    6.3 科学合理的设置实验探究内容
        6.3.1 增加探究性实验比例
        6.3.2 引入趣味性家庭实验
    6.4 有效实施情境教学模式
        6.4.1 合理创设生活情境
        6.4.2 合理创设问题情境
    6.5 有效实施课堂导入及引入策略
        6.5.1 科学实施课堂导入
        6.5.2 采取样例引入型策略
    6.6 完善教师评价方式
    6.7 高中化学实验改进与创新的教学案例(化学实验新编)
        6.7.1 钠与氧气常温下的反应
        6.7.2 钠与水的反应
        6.7.3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6.7.4 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的反应
7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化学实验新编
附录2
致谢

(4)基于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高中化学实验实践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1.新课程标准内容的提出与要求
        2.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3.实际化学实验教学中仍存在问题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
        (2)案例研究法
        (3)问卷调查法
        (4)访谈法
二、概念界定和相关文献综述
    (一)概念界定
        1.化学实验
        (1)化学实验
        (2)化学实验教学
        2.科学探究
        (1)科学探究
        (2)科学探究活动的类型
        3.科学探究能力
        4.科学探究能力的构成要素
        (1)一级构成要素
        (2)二级构成要素
        5.化学实验教学与科学探究能力的关系
    (二)相关研究综述
        1.科学探究能力研究综述
        (1)国外研究综述
        (2)国内研究综述
        2.化学实验教学研究综述
        (1)国外研究综述
        (2)国内研究综述
        3.研究述评
三、基本理论基础
    (一)杜威“做中学”理论
        1.杜威“做中学”理论的主要观点
        2.杜威“做中学”理论对教学的启示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2.建构主义理论对教学的启示
    (三)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
        1.认知发现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2.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对教学的启示
四、基于科学探究能力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模式探讨
    (一)实验探究教学模式
        1.实验探究教学的基本框架
        2.实验探究教学的特点
    (二)实验探究教学设计
        1.实验探究教学设计原则
        2.实验探究教学设计要素
五、案例实践及效果分析
    (一)实践教学设计
        1.实践对象
        2.实践内容
        3.变量控制
        4.实践教学案例
        (1)案例一:Na_2CO_3与NaHCO_3 的性质探究实验
        (2)案例二:Fe~(2+)、Fe~(3+)的检验及相互转化
        (3)案例三: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二)实践教学效果分析
        1.试题测试
        (1)期中、期末试题中科学探究能力的具体考查点
        (2)期中、期末试题中学生科学探究题得分整体性分析
        (3)期中、期末试题中学生科学探究题得分差异性分析
        2.问卷调查
        (1)调查问卷的编制
        (2)调查问卷信效度的分析
        (3)调查问卷结果与分析
        3.访谈分析
六、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1.实验探究教学提升了学业成绩
        2.实验探究教学有效促进了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3.实验探究教学激发了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4.科学探究能力发展不明显
    (二)基于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建议
    (三)研究创新与不足
        1.研究创新点
        2.研究不足
    (四)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高一化学期中试卷(人教版)
附录二 高一化学期末试卷(人教版)
附录三 《高中生科学探究能力调查问卷》
附录四 访谈提纲

(5)中学化学教学中“化学价值”培养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
        1.1.2 “饭桌对话”
    1.2 研究背景
        1.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
        1.2.2 培养中学生化学学科素养的需要
        1.2.3 国际上对思维培养的重视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文献综述
        1.4.1 国外研究综述
        1.4.2 国内研究综述
    1.5 研究目的
    1.6 研究内容与思路
    1.7 研究方法
        1.7.1 文献研究法
        1.7.2 文本分析法
        1.7.3 调查研究法
第二章 化学价值的相关概念和理论依据
    2.1 概念界定
        2.1.1 价值
        2.1.2 化学价值
        2.1.3 化学价值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区别
    2.2 化学价值的特征
        2.2.1 抽象性
        2.2.2 内隐性
        2.2.3 整合性
        2.2.4 深刻性
        2.2.5 发展性
    2.3 化学价值培养的理论依据
        2.3.1 价值观的形成
        2.3.2 化学价值的理论基础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化学价值认识现状的调查分析
    3.1 调查概述
    3.2 学生对化学价值认识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3.2.1 问卷编制的依据
        3.2.2 问卷调查的时间与对象
        3.2.3 问卷结果分析
        3.2.4 对学生调查问卷结果的分析和总结
    3.3 教师对化学价值认识现状的调查和分析
        3.3.1 访谈提纲编制的依据
        3.3.2 访谈调查的时间与对象
        3.3.3 访谈结果分析
        3.3.4 对教师访谈结果的分析和总结
    3.4 调查结果对中学化学价值培养的启示和指导意见
第四章 新课标视角下化学价值内容的教材分析
    4.1 新课标对化学价值的培养要求
    4.2 新课标视角下化学价值的内容体系
    4.3 化学价值内容的教材分析
        4.3.1 学科价值的教材分析
        4.3.2 社会价值的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化学价值培养的教学原则、教学策略和案例开发流程
    5.1 化学价值培养的教学原则
        5.1.1 全程性原则
        5.1.2 渗透性原则
        5.1.3 科学性原则
        5.1.4 有效性原则
        5.1.5 适度性原则
    5.2 化学价值培养的教学策略
        5.2.1 打好化学基础
        5.2.2 开展实验探究
        5.2.3 实施STEAM教育理念
        5.2.4 渗透化学史教育
        5.2.5 巧用现代化教育平台
    5.3 化学价值培养的案例开发流程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化学价值培养的案例实践
    6.1 《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教学案例的设计与实践
        6.1.1 教学设计
        6.1.2 实践过程
        6.1.3 实践效果评价
    6.2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教学案例的设计与实践
        6.2.1 教学设计
        6.2.2 实践过程
        6.2.3 实践效果评价
    6.3 实践总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6)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教师学科理解水平的概念界定
        一、理解
        二、学科
        三、学科理解
        四、学科理解水平
        五、学科理解水平评价
        六、相近概念辨析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研究现状框架的确立
        二、化学等学科的理解研究
        三、学科本质的理解研究
        四、课程理解的研究
        五、化学学科理解及发展演变
    第四节 研究的内容、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的内容
        二、研究的思路
        二、研究的方法
第一章 教师学科理解理论基础与研究向度
    第一节 PCK理论
        一、学科知识概念及特点
        二、学科知识与PCK
        三、学科知识与教师资格认定
        四、学科知识与教师发展
        五、学科知识测评研究
        六、研究启示
    第二节 深度教学理论
        一、深度教学的概念
        二、深度教学的特征
        三、深度教学的启示
    第三节 教师学科理解的特点及问题检视
        一、教师学科理解的特点分析
        二、教师学科理解的问题检视
    第四节 教师学科理解的研究向度
        一、教师学科本质的特征
        二、教师学科理解的表征
        三、教师学科理解的评价
        四、教师学科理解的价值
第二章 化学学科理解的内涵及水平标准构建
    第一节 学科本质理解—化学学科理解的起点
        一、理解缘起: 科学本质理解的研究困境
        二、学理分析: 理解研究转向的可行依据
        三、研究维度: 学科本质理解的研究展望
        四、结语
    第二节 化学学科理解水平的标准构建
        一、从化学史中探寻学科本质的可行性分析
        二、高中化学学科理解水平标准构建的原则
        三、高中教师化学学科理解水平的要素内涵
        四、化学学科理解水平标准的历史探寻与内容呈现
        五、化学学科理解内容的其它解读
    第三节 高中化学学科理解水平标准的效度检视
        一、学科理解水平标准构建的一轮专家咨询过程
        二、学科理解水平标准构建的二轮专家咨询过程
第三章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整体水平的现状调查
    第一节 高中教师化学学科理解水平调查方案设计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对象
        三、调查工具
    第二节 高中教师化学学科理解水平调查实施与结果分析
        一、调查的过程分析
        二、调查的分析过程
        三、调查的主要结论
        四、调查的主要启示
第四章 高中化学教师具体知识学科理解的水平划分——以“原电池”为例
    第一节 高中化学具体知识学科理解水平的起点分析—以“原电池”为例
        一、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的“原电池”内容分析
        二、高中化学教科书中的“原电池”内容分析
        三、高考试题中的“原电池”内容分析
        四、大学化学教科书中的“原电池”内容分析
        五、研究小结
    第二节 高中化学具体知识学科理解的水平分析——以“原电池”为例
        一、化学学科价值维度的“原电池”内容分析及水平划分
        二、化学学科方法维度的“原电池”内容分析与水平划分
        三、化学知识结构维度的“原电池”内容分析与水平划分
        四、化学知识获取维度的“原电池”内容分析与水平划分
        五、化学知识本质维度的“原电池”内容分析与水平划分
        六、研究小结
第五章 高中化学教师具体知识学科理解水平的测查—一以“原电池”为例
    第一节 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研究总体设计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设计
        三、研究过程
    第二节 基于学科理解的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教学水平分析
        一、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二、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教学水平的解读与分析
        三、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教学表现水平研究的结论
    第三节 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分析
        一、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二、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的分析过程
        三、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的研究结论
    第四节 影响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的因素分析
        一、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二、影响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的因素解读
        三、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影响因素分析的结论
第六章 提升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的对策
    第一节 重新审视教师学科理解与素养为本的教学
        一、教师要重新审视素养为本的化学知识教学
        二、教师学科理解要关照学生素养的全面发展
        三、学科理解须纳入教师成长的专业发展指标
    第二节 提升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的对策
        一、个人领域的提升对策
        二、外部领域的提升对策
        三、实践领域的提升对策
        四、结果领域的提升对策
        五、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理论研究结论
        (一)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是基础的、典型的教育实践活动
        (二)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需要多维、多层的评价标准
        二、实证研究结论
        (一)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整体水平的差异较大
        (二)青年高中化学教师的学科理解水平普遍较弱
        (三)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的具体水平较为薄弱
        (四)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受多种因素制约
        (五) 提升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具有复杂性
    第二节 研究反思
        一、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二、研究反思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高中化学教师化学学科理解维度的效度评价量表
    附录二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评价标准建构表
    附录三 高中化学教师化学学科理解水平现状的问卷调查
    附录四 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诊断表
    附录五 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内容学科理解水平的访谈提纲
    附录六 高中化学教师具体知识学科理解水平诊断表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蒙古国第十五次中学化学课程改革的新思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帮助蒙古国中学化学教师深刻理解课程改革的新思维
        (二)研究者志趣所在
        (三)希望国外学者对蒙古国化学课程改革有更多认识
    二、选题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四、本研究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1)文献法
        (2)访谈法
        (3)历史法
    五、相关概念界定
        (一)课程
        (二)化学课程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蒙古国关于中学化学课程改革研究的文献综述
        (一)关于中学化学课程改革方面的研究
        (二)关于自然课程改革方面的研究
    二、21世纪以来中国关于中学化学课程改革研究的文献综述
        (一)关于中学化学课程标准方面的研究
        (二)关于中学化学课程资源改革方面的研究
        (三)关于中学化学课程改革方面的研究
        (四)关于中学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方面的研究
        (五)关于中学化学课程内容改革方面的研究
        (六)关于中学化学课程目标改革方面的研究
        (七)关于中学化学课程实验改革方面的研究
        (八)关于中学化学课程实施改革方面的研究
        (九)关于中学化学课程评价方面的研究
        (十)关于中学化学课程趋向改革方面的研究
        (十一)关于中学化学课程教师改革方面的研究
第三章 蒙古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历程
    蒙古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历程
        第一阶段(从1921年到1940年)
        第二阶段(从1940年到1957年)
        第三阶段(从1958年到1975年)
        第四阶段(从1975年到1990年)
        第五阶段(从1990年到2003年)
        第六阶段(从2004年到2012年)
        第七阶段(从2013年至今)
第四章 蒙古国第十四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及中学化学课程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蒙古国第十四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蒙古国第十四次基础课程改革中课程目标上的主要问题
        (1)政治与教育课程改革的关系
        (2)课程目标包括太多能力,大部学生不能达到
        (3)没有将“过程与方法”落到实处
        (二)蒙古国第十四次基础课程改革中课程内容上的主要问题
        (1)内容偏“难”,要求偏“高”,学生忽视大量的知识
        (2)关注到了课程结构的形态,具体学科的形式和内容
        (三)蒙古国基础课程改革实施上存在主要问题
        (1)教学方法单一
        (2)基于内容的教学方法
        (四)蒙古国基础课程改革评价上存在主要问题
        没有进展的评价
    二、化学课程改革中存在主要的问题
        (一)化学课程目标上问题
        没有将“过程与方法”目标
        (二)化学课程内容上问题
        (1)内容偏 “难” ,要求偏 “高”
        (2)教科书,课程设置和课程标准之间缺乏协调性
        (三)化学课程实施上问题
        (1)教师无法对学生的学习兴趣
        (2)缺乏多样性的化学课教学方法
        (四)化学课程评价上问题
        化学课程评价体系过随意,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
    三、小结
第五章 蒙古国第十五次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
    一、布卢姆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一)认知领域
        (二)情感领域
        (三)动作技能领域
    二、泰勒的课程理论
        (一)学校应力求达到何种教育目标
        (1)对学习者本身的研究
        (2)对当代校外生活的研究
        (3)学科专家对目标的建议
        (二)如何选择有助于实现这些教育目标的学习经验
        (1)“学习经验”一词的含义
        (三)如何为有效的教学组织学习经验
        (1)“组织”是什么
        (四)如何评估学习经验的有效性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一)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1)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的学习模式
        (2)建构主义教学方法
        (3)蒙古国基础教育中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内容侧重
        (二)维果斯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第六章 蒙古国第十五次课程改革的新思维
    (一)在课程目标上
        (1)丰富了课程目标内容
        (2)将“过程与方法”目标
    (二)在课程内容上
        (1)学生学习科学探究
        (2)适合学习者的认知特征
    (三)在课程实施上
        (1)增加丰富多样丰富的教学形式
        (2)学习环境
        (3)加强师生之间的友好关系
        (4)运用科学技术
        (5)提高课程的连续性
    (四)在课程评价上
        (1)新核心课程评价的类型和形式
        (2)拥有科学知识和理解
        (3)探索现象的必要性,热情和热情
第七章 蒙古国中学化学课程改革的新思维
    一、化学课程目标中所体现出的新思维
        (一)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重在创新"的学生能力
        (三)提高重在生活中"的学生能力
    二、化学课程内容中所体现出的新思维
        化学与实际生活联系更紧密
    三、化学课程实施中所体现出的新思维
        (一)建设分类化的教学思想
        (二)扩充复合化学教学内容
        (三)突出教学的主体地位
        (四)强调教学的主导地位
    四、化学课程评价中所体现的新思维
        (一)基于教学全过程的过程评价和结果反馈相结合的教育评价体系
        (二)基于教学相关者的自我评价和外部反馈相结合的教育评价体
    小结
第八章 推进对蒙古国化学课程改革的建议
    一、提高蒙古国化学教师的工作热情,使更多文化程度高的人愿意做化学教师
    二、加强蒙古国化学教师的继续教育,提升蒙古国化学教师的教学能力
    三、增加蒙古国基础教育中学化学实验器材和设施配备,使学生机会动手进行化学实验
    四、老师的专业发展
    五、具备专业的准备和高素质的教师特点
        (一)公平
        (二)准备
        (三)个人接触
        (四)创造力
        (五)宽恕的
        (六)尊重
        (七)归属感
    六、为中学生创造更多到化学工厂进行参加的机会,做相关的社会实践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基于培养直觉思维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存在的问题
    三、概念界定
    四、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二章 直觉思维及其教育价值
    一、直觉思维的特征
        (一)直接性
        (二)经验性
        (三)或然性
        (四)创造性
    二、直觉思维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教育价值
        (一)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的互补
        (二)直觉思维的创新作用
第三章 基于培养直觉思维的实验教学设计的建议
    一、强调直觉思维在实验过程中的合理性
    二、鼓励探究性实验
    三、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贯彻开放性原则
    四、强化学生实验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五、教师主动倾向利用直觉思维解决问题
    六、坚持直觉思维的科学性原则
    七、丰富启发诱导直觉思维的教学策略
第四章 基于培养直觉思维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设计的过程
    一、教学目标的设计
        (一)实验知识与技能目标
        (二)实验过程与方法目标
        (三)实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二、教学内容的设计
    三、教学策略的设计
        (一)引发学生提出问题的策略
        (二)启发诱导学生假设的策略
    四、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创设情境,为启发直觉思维做铺垫
        (二)激发直觉思维,提出假设
        (三)设计实验,进行实验
        (四)积极交流,大胆分析误差
        (五)基于直觉思维进行评价与反思
    五、教学评价的设计
        (一)观察法
        (二)交流法
        (三)档案袋评价法
第五章 化学实验教学设计案例——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
    一、内容分析
    二、学情分析
    三、教学目标
    四、教学方法
    五、教学过程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高一学生化学学科中数学模型认知能力的测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1.1 数学模型在化学学科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1.1.2 数学模型是学生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的表征和思维方法
        1.1.3 数学模型是化学考核与评价的重难点
    1.2 选题意义
        1.2.1 为数学模型认知能力的测量提供测评工具
        1.2.2 促进学生掌握和应用数学模型的方法
        1.2.3 为化学教师进行数学建模教学提供参考
    1.3 研究目标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思路
2 文献综述
    2.1 有关模型的研究
        2.1.1 模型的内涵
        2.1.2 模型的功能
        2.1.3 模型的建构
        2.1.4 模型的分类
    2.2 有关数学模型的研究
        2.2.1 数学学科中有关数学模型的研究
        2.2.2 化学学科中有关数学模型的研究
    2.3 有关模型认知的研究
        2.3.1 模型认知的内涵研究
        2.3.2 模型认知能力的测查研究
3 数学模型认知能力理论框架的构建
    3.1 理论基础
        3.1.1 项目反应理论
        3.1.2 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3.2 概念界定
        3.2.1 数学模型
        3.2.2 数学模型认知
        3.2.3 数学模型认知能力
    3.3 数学模型认知能力的水平划分
4 数学模型认知能力测评工具的开发
    4.1 测验工具的开发程序
    4.2 测验工具的设计
        4.2.1 测验工具的编制
        4.2.2 测验工具案例分析
    4.3 测验工具的质量分析
        4.3.1 测试样本
        4.3.2 评分标准
        4.3.3 第一轮试测信效度分析
    4.4 测评工具的优化
        4.4.1 测试卷的修订
        4.4.2 第二轮测试的项目构成
        4.4.3 第二轮测试的被试样本
        4.4.4 第二轮测试的信效度分析
5 高一学生数学模型认知能力发展水平研究
    5.1 数学模型认知能力总体分析
    5.2 数学模型认知能力各学校差异分析
    5.3 数学模型认知能力各水平分析
6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反思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中学化学教科书中的数学模型
    附录2 数学模型认知能力测试卷(第一轮)
    附录3 数学模型认知能力测试卷(第二轮)
致谢

(10)基于实验创新的初中化学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1 研究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文献研究
        1.2.1 做好化学实验是学科核心素养及课标的基本要求
        1.2.2 中、高考改革亦对学生的化学实验问题解决能力做出新的要求
        1.2.3 通过拓展教材实验可以拓展学生的认知
        1.2.4 针对教材中的化学实验进行创新逐渐受到重视
        1.2.5 已有研究反思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化学实验
        1.3.2 化学实验创新
        1.3.3 化学实验能力
    1.4 研究的问题
2 研究方案
    2.1 研究样本
        2.1.1 化学实验创新方向的研究样本
        2.1.2 学生化学实验能力研究样本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研究
        2.2.2 问卷研究法
    2.3 研究过程
    2.4 研究工具
        2.4.1 调查问卷
        2.4.2 课内外实验问题解决能力前测测验
        2.4.3 课内外实验问题解决能力后测测验
        2.4.4 化学实验技能测验A
        2.4.5 化学实验技能测验B
    2.5 研究思路
3 研究结果
    3.1 结合学生需求的化学实验创新方向
        3.1.1 研究问题
        3.1.2 研究方法和工具
        3.1.3 研究结果
        3.1.4 分析讨论
        3.1.5 研究小结
    3.2 化学实验创新研究
        3.2.1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3.2.1.1 教材实验重现
        3.2.1.2 教材实验分析
        3.2.1.3 实验改进结果
        3.2.1.4 实验改进评价
        3.2.1.5 教学思路
        3.2.2 氧气的实验室制备
        3.2.2.1 教材实验重现
        3.2.2.2 教材实验评价
        3.2.2.3 实验改进结果
        3.2.2.4 实验改进评价
        3.2.2.5 教学思路
        3.2.3 利用碳酸钠与盐酸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3.2.3.1 教材实验重现
        3.2.3.2 教材实验分析
        3.2.3.3 实验改进结果
        3.2.3.4 实验改进评价
        3.2.3.5 教学思路
        3.2.4 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3.2.4.1 教材实验重现
        3.2.4.2 教材实验分析
        3.2.4.3 实验改进结果
        3.2.4.4 实验改进评价
        3.2.4.5 教学思路
        3.2.5 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3.2.5.1 教材实验重现
        3.2.5.2 教材实验分析
        3.2.5.3 实验改进结果
        3.2.5.4 实验改进评价
        3.2.5.5 教学思路
        3.2.6 灭火原理的探究
        3.2.6.1 教材实验重现
        3.2.6.2 教材实验分析
        3.2.6.3 实验改进结果
        3.2.6.4 实验改进评价
        3.2.6.5 教学思路
        3.2.7 探究敞开的氢氧化钠溶液的变质情况
        3.2.7.1 教材实验重现
        3.2.7.2 教材实验分析
        3.2.7.3 实验改进结果
        3.2.7.4 实验改进评价
        3.2.7.5 教学思路
        3.2.8 探究二氧化碳能否与氢氧化钠反应
        3.2.8.1 教材实验重现
        3.2.8.2 教材实验分析
        3.2.8.3 实验改进结果
        3.2.8.4 实验改进评价
        3.2.8.5 教学思路
        3.2.9 利用注射器检验装置气密性
        3.2.9.1 教材实验重现
        3.2.9.2 教材实验分析
        3.2.9.3 实验改进结果
        3.2.9.4 实验改进评价
        3.2.9.5 教学思路
    3.3 化学实验创新教学对学生课内外实验问题解决能力的影响
        3.3.1 研究问题
        3.3.2 研究方法和工具
        3.3.3 研究结果
        3.3.4 分析讨论
        3.3.5 研究小结
    3.4 化学实验创新教学对学生化学实验技能的影响
        3.4.1 研究问题
        3.4.2 研究方法和工具
        3.4.3 研究结果
        3.4.4 分析讨论
        3.4.5 研究小结
4 研究结论
    4.1 研究结论
    4.2 研究启示
附录1 化学课堂创新实验调查问卷
附录2 课内外实验问题解决能力测验(前测)
附录3 课内外实验问题解决能力测验(后测)
附录4 化学实验技能测验A
附录5 化学实验技能测验B
参考文献
致谢

四、谈中学化学教学与学生能力的培养(论文参考文献)

  • [1]深化“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高中化学实验创新设计[D]. 陈子航.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2]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哲学原理的思考与探究 ——以新人教版必修教材为例[D]. 党慧. 陕西理工大学, 2021(08)
  • [3]西藏化学实验教学改进探究 ——以林芝市第一中学为例[D]. 杨航. 西南大学, 2020(05)
  • [4]基于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高中化学实验实践教学研究[D]. 陈建霞.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5]中学化学教学中“化学价值”培养的实践研究[D]. 马婧. 宁夏大学, 2020(03)
  • [6]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评价研究[D]. 王伟.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7]蒙古国第十五次中学化学课程改革的新思维[D]. BAATARCHULUUN SOLONGOO(慈棱格).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 [8]基于培养直觉思维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设计研究[D]. 王滕越.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9]高一学生化学学科中数学模型认知能力的测评研究[D]. 朱琳.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10]基于实验创新的初中化学教学研究[D]. 黄鹭强.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初中化学教学与学生能力培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