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羊血理化分析

山羊血理化分析

一、山羊血的理化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范立坚[1](2021)在《楮实子等21味中药传统药帮炮制与药典炮制对比研究及改良炮制初探》文中认为目的:为了能更好的学习传统中药炮制技术,为传统药帮炮制提供更详细的实践资料,继承老药工们宝贵的炮制经验,同时为探索附子、红参、土鳖虫等中药的改良炮制方法,并提高中药饮片的质量,提高中医药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实验操作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楮实子等21味中药传统药帮炮制与药典炮制对比研究:通过文献检索收集整理21味传统药帮炮制与药典炮制方法不一致或药典记录不完善的中药,同时收集整理了樟树帮、建昌帮和京帮独具特色的炮制工具、辅料及特色炮制法,将以上21味中药按照传统药帮炮制法炮制,同时对炮制过程中文献记载不清楚部分进行拍照或文字的详细记录,请专业中药质检员评估其饮片性状是否符合要求,最后对21味中药饮片与药典炮制饮片性状对比,比较两种炮制法饮片的特点。为以后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的记录炮制过程及饮片描述提供实验资料,同时为中药炮制事业的进步提供一定的基础数据。第二部分附子、红参、土鳖虫中药改良炮制探索:选择附子、红参、土鳖虫作为本次研究对象进行改良炮制,炮制后饮片请专业药品质检员用辨状论质法检测改良炮制的附子、红参、土鳖虫的性状,HPLC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附片在不同炮制时间毒性成分及有效成分的变化,不同重量人参炮制后有效成分含量,照薄层色谱法实验鉴别土鳖虫薄层,热浸法检测土鳖虫中浸出物含量。结果:1.楮实子等21味中药采用传统药帮炮制后,其性状经专业质检员检测均符合质检要求,炮制过程中文字及照片资料记录较药典描述更为详细。2.改良炮制后的附子、红参、土鳖虫均达到药典要求。结论:1.楮实子等21味中药传统炮制较现代炮制更能达到“透心”的要求;2.黑顺片和黄附片在切3毫米厚片的情况下,武火加热至蒸笼圆气后计时,蒸3小时,可以达到2020版《中国药典》对附子单酯型生物碱(苯甲酰乌头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苯甲酰新乌头原碱)和双酯型生物碱(乌头碱、次乌头碱、新乌头碱)的含量要求;3.每根重约50g人参,经过蒸3小时,低温烘干,所制得红参的性状即可符合2020版《中国药典》的性状描述及有效含量测定要求;4.土鳖虫经挤出其胃内容物后炮制可降低其腥臭味及减少被黄曲霉素感染的隐患,同时不影响其性状及有效成分。

衡婧雅[2](2021)在《家蚕Kunitz型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I-13在先天免疫中的功能研究》文中指出昆虫是地球上存在数量最多的动物群体,其体内的血淋巴流淌在各组织间隙形成了开放性的循环系统来发挥物质运输,营养代谢以及免疫防御等作用。家蚕是重要的经济昆虫之一,经历几千年的驯化过程,它也成为了重要的模式昆虫。家蚕的血淋巴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如30K蛋白、血淋巴蛋白酶、蛋白酶抑制剂、营养储藏蛋白等。其中,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作为重要的调控因子,在家蚕的生长发育以及免疫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关于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的研究报道较多的是Serpin类家族,对其他家族如Kunitz、Kazal以及粘液家族功能研究还较少。本实验室赵萍等人在前期的研究中从家蚕基因组中鉴定到80个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家蚕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具有比较广泛的分布特征,如Bm SPI38、Bm SPI39在丝腺中表达并且可以抵抗真菌的感染,而Serpin5、Serpin32则分布在血淋巴中参与调控家蚕体液免疫中的黑化作用。先前的研究中,不同家蚕品系的血淋巴中发现了较多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它们中很多属于胰凝乳蛋白酶抑制剂(Chymotrypsin Inhibitor,CI),研究者根据电泳迁移率的不同将其命名为CI-1~CI-13。目前家蚕中关于CI的研究还比较少,虽然有较多天然分离纯化的报道,但对其功能的认识仍很有限。基于本实验室前期的研究,我们发现家蚕CI-13是一种在各品系分布广泛,且在血淋巴丰度较高的Kunitz型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在生物体中具有广泛的调节作用。然而,到目前为止,CI-13的功能仍是未知。因此,有必要对CI-13这种在家蚕各品系中高丰度表达的Kunitz型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的功能进行深入研究。本研究以家蚕为研究对象,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家蚕含有Kunitz型结构域的蛋白进行了鉴定,进一步通过基因克隆,蛋白表达纯化,以及遗传操作和体外生理生化等实验对CI-13进行了研究。本研究获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家蚕含Kunitz结构域蛋白的鉴定与分析根据Kunitz结构域的Pfam区编号,利用HMMER软件构建隐马可夫模型并在家蚕的Silkbase,Silk DB3.0及NCBI数据库中查找含有Kunitz结构域的蛋白,共在家蚕中鉴定到18个含有Kunitz结构域的蛋白,该家族蛋白的酸碱性、蛋白分子量、组织分布特征差异较大。其中,CI-13在该家族中表达量较高,含有一个Kunitz结构域,具有信号肽属于可分泌性蛋白,预测分子量为9.61 k Da。其P1活性位点是苯丙氨酸,Kunitz结构域中具有6个保守的半胱氨酸,模拟三维结构发现CI-13由C端为α螺旋和两个反平行β折叠片构成,具有典型的Kunitz结构特征。与其他物种中Kunitz型的胰凝乳蛋白酶抑制剂的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CI-13与家蚕CI-b1以及野桑蚕中的组织因子途径抑制进化关系较近,而与其他物种,如果蝇、斜纹夜蛾、棉铃虫等昆虫的成员因进化关系较远而聚在不同分支上。2.家蚕CI-13的原核表达纯化及表达特征分析以家蚕脂肪体c DNA为模板,我们成功克隆了CI-13基因。将CI-13编码区(去除信号肽)与p28原核表达载体成功连接后转入BL21转化菌株中,经过诱导后,CI-13主要是在37℃以包涵体形式表达。利用尿素变性并在透析袋中复性的方法获得可溶形式的重组CI-13蛋白,接着利用镍柱亲和层析及凝胶过滤层析分别纯化获得高纯度的重组CI-13蛋白。为了验证复性纯化后的蛋白是否有活性,我们进行了活性胶染色,发现重组CI-13对胰凝乳蛋白酶具有明显的抑制活性。利用不同的温度和p H处理重组CI-13蛋白,发现其仍然具有抑制活性,表明其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并且,通过圆二色谱(CD)分析发现CI-13蛋白二级结构中的α螺旋在高温处理后也有一定程度的恢复,进一步说明该蛋白稳定性比较好。酶活抑制实验证明CI-13可以明显抑制胰凝乳蛋白酶活性,对胰蛋白酶活性具较弱的抑制作用。此外,组织时空表达谱分析表明,CI-13在家蚕脂肪体中表达量较高,从四龄三天到蛹一天在脂肪体中持续表达,其主要由脂肪体合成分泌到血淋巴中,并分布在血细胞表面。这些结果表明,家蚕CI-13可能在脂肪体和血淋巴等免疫组织中发挥功能。3.家蚕CI-13的免疫功能探究通过向家蚕体内注射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s)后,发现脂肪体中CI-13的表达被上调,暗示其可能参与家蚕免疫过程。为了检测CI-13是否可以参与对抗菌肽基因的表达调控,我们通过注射CI-13重组蛋白并用藤黄微球菌诱导免疫通路,发现CI-13可以正调控抗菌肽的表达。进一步的ELISA和Western blot试验证明,CI-13蛋白能与病原物结合,但不能作为免疫效应物直接抑制细菌、真菌的生长。随后,利用CRISPR/Cas9技术敲除了CI-13。通过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发现,在敲除CI-13后,脂肪体和血淋巴中抗菌肽的表达显着降低。在注射不同种类的细菌和真菌后,与对照组家蚕相比,敲除CI-13组家蚕的存活率降低。利用酶活试验检测CI-13对酚氧化酶(PO)活性的影响,发现重组CI-13蛋白能显着抑制病原相关分子模式诱导的的PO活性。同样地,我们按照相同方式检测了敲除组血淋巴中PO的活性,发现敲除组家蚕血淋巴中PO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这暗示家蚕CI-13可以通过抑制血淋巴中PO的活性来调控黑化反应的水平。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我们推测家蚕CI-13不仅可以作为免疫识别分子,正调控抗菌肽的表达,而且可以通过调控黑化反应的水平,充当免疫稳态调控分子。

黄领领[3](2021)在《光激活小分子前药自组装体的构建及其用于黑色素瘤化疗/光动力治疗的研究》文中指出化疗是临床肿瘤治疗中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卡巴他赛(CTX)作为紫杉烷类的半合成产物,是一种新型的抗肿瘤药物。其具有低P-糖蛋白(P-gp)亲和力,能克服紫杉醇(PTX)产生的耐药性,但低溶解度和较强的系统毒性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近年来,纳米医学的发展为改善药物理化性质和建立安全高效的药物递送系统提供了可能。当前,被广泛研究的基于聚合物的纳米递药系统往往需要复杂的合成方案,质量可控性差,且大量聚合物的引入使得纳米体系的载药量难以提升。如何设计新型的纳米递药系统,用于安全高效、经济可控的药物递送,同时有望实现临床转化,是当前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基于此,简单、绿色且无需额外添加高分子材料的无载体纳米自组装体(Carrier-free nanoassemblies)逐渐受到研究者的青睐。基于超分子自组装的无载体纳米技术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具有高载药量、较低的系统毒性、精确的化学结构以及可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明确其纳米组装过程等优势。其中,基于药物二聚体或多不饱和脂肪酸化(PUFAylation)技术构建的无载体纳米药物,实现了优于聚合物或脂质体载药策略的载药量,展现出强于多种游离药物组合的稳定性和靶向性。当前,单一化疗手段在针对恶性肿瘤的治疗中难以达到良好的疗效,因而联合疗法逐渐受到关注。其中,光动力疗法(PDT)因具有微创低毒、时空可控的优点而与化疗联用增强抗肿瘤疗效。利用光动力反应产生的ROS设计ROS响应的智能前药,并将其引入到纳米体系的构建,可提高药物在体内循环中的稳定性和在疾病部位的敏感性,有望实现智能递药系统优于单一疗法或传统药物组合疗法的“1+1>2”协同疗效。基于以上背景,本课题针对化疗药物卡巴他赛(CTX)水溶性差、系统毒性强、在聚合物体系中载药量低等瓶颈问题,引入“Carrier-free self-assembly”策略,采用智能前药设计和联合疗法模式,构建了基于卡巴他赛二聚体和基于PUFAylation技术的光可激活的无载体纳米药物,并将时空可控纳米体系设计与联合递药模式有机结合,以恶性黑色素瘤为模型,探究新型智能递药系统的抗肿瘤疗效。第一部分研究构建了一种光敏剂助稳的基于卡巴他赛二聚体的光可激活纳米自组装体。两分子的CTX通过ROS敏感键连接形成二聚体(TKdC),随后与光敏剂二氢卟吩e6(Ce6)通过π-π堆积、氢键和范德华力等分子间相互作用形成稳定的纳米自组装体(psTKdC NAs)。通过粒径及包封率优化纳米自组装体的药物配比。并通过形态学观察、紫外光谱学和高效液相分析等手段,验证psTKdC NAs不仅具有高载药量(>90%),且能有效响应光激活,裂解硫缩酮(TK)释放活性药物CTX,促进纳米尺寸减小。体外实验表明,psTKdC NAs提高了药物的摄取和胞内ROS水平,进一步诱导DNA氧化损伤并触发CTX释放抑制微管蛋白解聚,最终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或坏死。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模仿临床上CTX注射液的给药剂型,psTKdC NAs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CTX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增加了药物在肿瘤组织中的蓄积。随后,进一步构建了人源黑色素瘤异种移植模型(PDX)考察psTKdC NAs的体内协同疗效。在治疗期间,通过监测肿瘤体积、裸鼠体重和生存率发现,注射psTKdC NAs并进行激光照射展现出持续的肿瘤抑制疗效,实现了50%肿瘤的消融。此外,体内安全性评价发现,psTKdC NAs具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显着降低了游离药物组合引起的骨髓抑制和肝肾毒性。基于活性药物的PUFAylation技术,第二部分研究利用天然丰富的、可商业获得的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对药物分子的灵活性和两亲性进行微调,构建了一种光可激活的小分子前药自组装体(PSPC NAs)。PSPC NAs由α-亚麻酸(α-LNA)与CTX通过可降解的TK键连接形成的前药(LTK-CTX)和α-LNA偶联的Ce6前药(L-Ce6)共组装形成。研究发现,两种多不饱和脂肪酸化的前药可各自形成稳定的纳米自组装体,也可在较宽的摩尔比范围内共组装形成鸡尾酒混合型纳米自组装体而无需添加额外材料。形态学观察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发现,与光不可降解自组装体(nPSPC NAs)相比,PSPC NAs中的LTK-CTX分子在光激活下能有效降解,并促进纳米尺寸减小。体外实验表明,L-Ce6产生的ROS不仅能有效诱导DNA损伤,显着降低线粒体膜电位,还可通过旁观者效应促使TK裂解并释放活性CTX,从而发挥PDT和化疗的协同作用。体内分布显示,基于PUFAylation技术将治疗药物与天然亲脂性脂肪酸简单偶联,延长了药物的体内循环时间并实现了良好的肿瘤靶向。在A375细胞异种移植瘤模型上,给予等剂量药物(CTX等效剂量5 mg/kg)时,PSPC NAs和游离药物组合fCTX/fCe6产生了相似地有效抗肿瘤活性。然而,fCTX/fCe6加上光照射表现出明显的系统毒性,造成裸鼠体重的大幅下降(~24%)。随后,进一步验证了相对安全剂量下PSPC NAs和fCTX/fCe6的功效。结果表明,fCTX/fCe6在减少剂量后显着降低了抗肿瘤活性,而PSPC NAs(CTX等效剂量15 mg/kg)治疗后肿瘤体积急剧减小,在实验结束时平均肿瘤体积约23.4±15.8 mm3,远小于用fCTX/fCe6治疗的肿瘤体积(V=958.3±389.9mm3,CTX等效剂量2 mg/kg)。此外,在PDX模型中,PSPC NAs也展现出优于游离药物组合的抗肿瘤疗效。通过ICR小白鼠的体重、存活率、白细胞数量以及肝肾的血清生化分析来评价高剂量下PSPC NAs的体内安全性。结果表明,PSPC NAs显着提高了动物对药物的耐受性,进一步扩大了临床实践中药物的治疗窗。本课题引入“Carrier-free self-assembly”策略,基于药物二聚体和PUFAylation技术,采用智能前药设计和联合疗法模式,构建了基于卡巴他赛二聚体和基于PUFAylation技术的光可激活的无载体纳米递药系统。该纳米自组装体改善了药物的理化性质,实现了高载药量和光激活下的药物可控释放,在恶性黑色素瘤模型上展现出协同的抗肿瘤疗效和良好的体内安全性。本研究基于简单绿色的无载体递药技术,将时空可控的纳米设计与多功能递药策略有机结合,为新型智能递药系统的临床转化和恶性肿瘤的有效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彭群[4](2021)在《奶山羊隐性乳房炎病原菌分离鉴定及灭活疫苗免疫效果评估》文中指出奶山羊乳房炎是养殖过程中对奶山羊产奶量和泌乳机能影响最严重的几种疾病之一,导致患病母羊泌乳量下降,影响羊奶品质,严重者出现全身症状甚至死亡,危害性很大。隐性乳房炎是一种隐性的感染形式,患畜的乳房和乳汁无肉眼可见明显变化,在特定条件下会转变为临床型乳房炎,损害母羊与羔羊的健康。因此,及早预防和诊断奶山羊隐性乳房炎,对消除奶山羊养殖过程中存在的潜在威胁,提高养殖户经济效益,营造健康生产环境具有重大的意义。本试验选取千阳县某奶羊场进行奶山羊隐性乳房炎研究,以期为该羊场奶山羊隐性乳房炎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理论依据。本研究采集陕西省千阳县某羊场奶山羊隐性乳房炎乳样,通过细菌分离纯化、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16S r DNA序列分析以及特异性PCR扩增等方法对乳房炎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对分离的病原菌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制备奶山羊隐性乳房炎灭活疫苗,对陕西省千阳县某羊场奶山羊进行免疫,ELISA法测定抗体效价,用乳房炎诊断液诊断隐性乳房炎的情况,评估疫苗免疫效果。研究结果如下:1.成功分离出千阳县某羊场奶山羊隐性乳房炎病原菌,主要包括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蜡样芽孢杆菌。2.分离出的病原菌均对红霉素,卡那霉素均表现出中度耐药性,对四环素、米诺环素和喹诺酮类药物均表现出较高的敏感性。3.本研究制备的奶山羊隐性乳房炎灭活疫苗可以刺激机体针对病原菌产生较高水平的抗体。免疫后免疫组隐性乳房炎整体发生率、隐性乳房炎+++发生率、隐性乳房炎++发生率均下降,分别由一免前的49.6%降到一免后60 d的18.3%、23.8%降至12.5%,14.8%降至8.7%。对照组隐性乳房炎整体发生率以及隐性乳房炎+++发生率和隐性乳房炎++发生率均无明显变化。及时明确养殖场内引起奶山羊隐性乳房炎的主要致病菌种类,掌握其耐药性走向,有利于奶羊场对饲养管理方式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对奶山羊隐性乳房炎的临床防治有着重要意义。

王军亮[5](2020)在《新疆放牧草地毒害草种属多样性与综合防控措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天然草地资源非常丰富,总面积达3.93亿hm2,占国土面积的41.41%,居世界第三位。放牧草地面积为3.31亿hm2,占天然草地资源总量的84.27%,是农田面积的2.2倍,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草地资源类型。天然草地集中分布在东北、西北和青藏高原区,是我国干旱、半干旱和高原寒带地区,生态系统脆弱。而深居亚欧大陆腹地的新疆,生态环境极其脆弱,植被覆盖率仅为40.4%,其中天然草地面积为5725万hm2,占植被覆盖总面积的85.1%,因而天然草地在维护新疆生态安全中占有主导地位。同时新疆放牧草地4800万hm2,是新疆37个牧业及半牧业县极其重要的物质资源和农牧民增收的主阵地,2019年底存栏食草牲畜4616.9万头(只),出栏4552.3万头(只),新疆的放牧草地是畜牧业持续发展和牧民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对保障人类生存环境、食品安全、生态安全和新疆社会安定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全球气候变化、超载过牧和、人为活动等自然和人为因素的长期干扰甚至掠夺式利用,导致我国放牧草地退化、沙化,养分固持作用减弱,涵养水源能力丢失,生物多样性锐减等生态服务功能衰退。甚至绝大部分放牧草地被毒害草、劣质植物滋生蔓延,鼠虫病害等生物灾害频发多发,导致放牧草地生产力下降、利用率降低,严重影响草原生产功能。近年来,放牧草地毒害草对牧民造成的经济损失越来越严重,这直接影响国家实施生态保护工程的效果及牧民的脱贫致富。因此,本文运用实地调查法和文献资料法相结合的方法,对新疆放牧草地的主要毒害草进行了系统调查,并对危害严重的骆驼蓬、白喉乌头、醉马芨芨草、黄花棘豆和碎米蕨叶马先蒿五种主要毒害草,用传统的植物化学方法,对其生物碱成分进行提取和分析,对后三种毒害草颗粒化替代山羊日粮中粗饲料,进行瘤胃发酵和血液指标的影响试验,目的是为减少新疆放牧草地毒害草危害、发生,为综合防控和利用进行理论和技术上的技术支撑。1.新疆放牧草地毒害草种属多样性及危害调查通过实地调查,新疆放牧草地毒害草主要分布在伊犁州河谷草原、阿勒泰高山草原、阿克苏荒漠草原、乌鲁木齐市天山北坡草原、博州荒漠草原、巴州塔里木河沿岸荒漠草原、哈密荒漠戈壁草原等70多市县的放牧草地。毒害草种群分布中,主要以醉马芨芨草(Achnatherum inebrians)、乌头(Aconitum)、橐吾(ligularia sibirica)、毒芹(Cicuta virosa)、无叶假木贼(Anabasis aphylla)、小花棘豆(Oxytropisglabra)、变异黄芪(Astragalus variabilis)、骆驼蓬(Peganum harmala)和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等9种毒害草为优势种,其危害面积约占毒害草危害总面积的80%以上。从区域分布来看,新疆东部干旱荒漠草原以醉马芨芨草和变异黄芪分布为主;新疆南部塔里木河、和田河和叶尔羌河流域以小花棘豆危害分布最广,昆仑山北坡高山草甸草原以黄花棘豆分布为主,巴音布鲁克高寒草甸草原以马先蒿、唐松草、橐吾分布为主,天山南坡平原冲积带荒漠戈壁以无叶假木贼、苦豆子分布为主;新疆北部伊犁河谷草原和阿勒泰山高山草原以乌头、橐吾分布为主,天山北坡平原冲积带荒漠戈壁以无叶假木贼、苦豆子分布为主。可见,新疆天山东部、南部和北部地理地貌和气候特点的差异性,导致毒害草种群分布呈现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尤其是毒害草种群在海拔1500-2500m垂直范围内分布广,且危害严重。调查发现新疆放牧草地毒害草发生面积为682.06万hm2,其中轻度危害469.93万hm2,中度危害126.73万hm2,重度危害89.4万hm2,危害放牧家畜的主要毒害草约有44种。其中,在全疆分布造成危害的毒害草有9种,占毒害草总数的20.5%;北疆有25种;南疆有27种。每年数十万放牧牲畜中毒死亡,直接经济损失3.56亿元。2.南疆放牧草地五种主要毒害草生物碱成分分析在南疆选择引起放牧家畜中毒的骆驼蓬、白喉乌头、醉马芨芨草、黄花棘豆和碎米蕨叶马先蒿五种主要毒害草,分离提取生物碱,并经GC-MS和UPLC-MS/MS联用仪检测分析,共鉴定出18种生物碱(GC-MS鉴定出6种,UPLC-MS/MS鉴定出12种)。骆驼蓬主要含鸭嘴花酮碱、骆驼蓬灵、骆驼蓬碱、6-甲基哈马兰、6-甲基哈尔满、哈尔明碱、促黑激素N-氧化物和野百合碱;白喉乌头主要含天芥菜碱和倒千里光裂碱;醉马芨芨草主要含新乌头碱、天芥菜碱和倒千里光裂碱;黄花棘豆检主要含新乌头碱、天芥菜碱、倒千里光裂碱、次乌头碱、毛果天芥菜碱N氧化物、克氏千里光碱;碎米蕨叶马先蒿主要含3-乙基石松胺、槐果碱、去甲基蝙蝠葛啡碱和9-甲氧基玫瑰碱。表明这些毒害草含有多种生物碱,对动物的毒性作用可能是这些生物碱共同作用的结果。3.毒害草对山羊瘤胃功能和血液指标的影响含毒害草的颗粒饲料饲喂山羊后,其进食量显着高于对照组,但表观消化率差异不显着;与对照相比,添加毒害草制成的颗粒饲料饲喂山羊后可明显提高山羊瘤胃内的乙酸浓度,同时提高山羊的血红蛋白浓度,试验中各处理间山羊血清中的谷氨酰转移酶、葡萄糖、总胆固醇、高密度胆固醇和低密度胆固醇均无显着差异;含10%黄花棘豆的颗粒饲料,饲喂山羊后其血清中的钾、钠、氯、钙、镁和磷均显着低于其他处理,但天冬氨酸转氨酶和丙氨酸转氨酶活性均显着升高。4.新疆放牧草地毒害草综合防控技术与治理策略按照地貌对新疆天然草地的生态功能进行划分,有针对性地提出毒害草的防控对策。对重要放牧地,优先保证畜产品的生产与供应,采用化学防控、轮牧和区域生物防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毒害草治理,辅之栽培草地建设;涵养水源地采用栽培草地与生物防控配合的方法实施;有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沙漠化控制和荒漠化控制功能的生态功能区,对毒害草不进行防控,有条件时要进行科学种植与开发,发挥其生态修复功能;对于有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旅游、畜产品加工和水文调蓄生态功能的毒害草防控主要采取人工与机械的物理防控方法、农牧结合、牧民定居、工业反哺农业、发展第三产业的方式来进行综合性防控。新疆放牧草地毒害草治理的策略要充分认识毒害草的生态价值,针对不同的生态环境采取相应的综合防制和开发利用措施。一是要正确认识毒害草的生态作用,不能简单采取清除或灭除的方法。二是要严格控制载畜量,防止草地超载过牧。三是要大力建设栽培草地,改良天然草场,实现草畜平衡。四是要科学定位毒害草的利与害,挖掘毒害草的潜在利用价值,提升毒害草资源化利用水平。综上所述,该研究比较系统地调查了新疆放牧草地毒害草的种类与分布,明确了主要优势毒害草种群的区域分布特点。通过对五种主要毒害草骆驼蓬、白喉乌头、醉马芨芨草、黄花棘豆和碎米蕨叶马先蒿生物碱成分的提取与分析,初步阐明其所含生物碱成分的种类;研究了毒害草颗粒化替代日粮中粗饲料对山羊瘤胃发酵和血液指标的影响,表明按照10%的比例添加制成的草颗粒对山羊的毒性作用较低。提出了新疆天然草地毒害草综合防控对策,对指导新疆草地毒害草的科学防控和综合利用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韩锐[6](2020)在《白桦T-DNA插入突变体的鉴定及突变基因BpCOI1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植物T-DNA插入突变体是遗传学研究中珍贵的实验材料。白桦(Betula platyphylla Suk.)的全基因组测序已经完成,为开展白桦T-DNA插入突变体的研究及后续的基因鉴定提供了可能。本研究以白桦T-DNA插入突变体br为研究对象,鉴定其突变性状,分离T-DNA插入位点的侧翼序列,确定突变基因,并开展突变基因功能的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以白桦br突变体为试材,以野生型白桦WT为对照,以转BpCCR1过表达白桦OE2为转基因对照,从生长特性、株型特征、光合能力、感病能力和内源激素含量等方面展开研究。生长特性及株型观察结果显示,br株系树高、地径显着低于2个对照株系,但表现出侧枝细,二级侧枝多,节间距小,分枝角小的株型特征。相对叶绿素含量、光合参数及叶绿素荧光参数分析显示,与对照株系相比,br的相对叶绿素含量低,非光化学猝灭系数小,但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大。感病性分析显示,br株系比对照株系更易感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内源激素含量测定结果显示,br主枝茎尖与侧枝茎尖中IAA和Zeatin激素含量相近,但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含量的比值较大。同时,br侧枝茎尖中茉莉酸含量低,水杨酸含量高。(2)对WT、OE2和br主枝茎尖和侧枝茎尖进行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与WT和OE2相比,br主枝茎尖中的差异基因有406条,包括149条上调表达基因和257条下调表达基因;br侧枝茎尖中的差异基因有396条,包括125条上调表达基因和271条下调表达基因。这些差异基因影响了花发育、植物育性、植物生长发育、器官形态建成、顶端分生区活性、激素的生物合成和信号转导等生物学进程。(3)以br突变体为试材,采用TAIL-PCR、基因组二代和三代重测序技术鉴定T-DNA插入位点,结果发现br基因组中存在2个T-DNA插入位点,其中,一个位点位于Chr 5(1729009~1729377 bp)上,引起369 bp不纯合缺失,缺失区域包含了BpCOI1(Bpev01.c0817.g0010.m0001)基因的122 bp 5’UTR和 247 by第一段外显子序列。qRT-PCR结果显示,br中BpCOI1基因表达量显着低于WT和OE2,且br突变体对外源MeJA应答能力降低。(4)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BpCOI1启动子融合GUS的表达载体转入到白桦合子胚中,共得到4个ProBpCOI1::GUS转基因株系。GUS染色和GUS基因表达量分析显示,在转基因白桦的根、茎、叶和芽中均能检测到BpCOI1转录活性,且GUS基因在茎和芽中表达量较高。跟据BpCOI1启动子序列上顺式作用元件预测结果,对ProBpCOI1::GUS转基因株系进行IAA、ABA、GA、SA、MeJA、ET和光周期处理,GUS活性和GUS基因表达量分析显示,BpCOI1启动子对上述激素均有不同程度的应答,且对MeJA的响应最为明显;不同光周期也会影响BpCOI1启动子活性,其中,长光照促进BpCOI1启动子活性,短光照抑制其活性。(5)BpCOI1定位在细胞核上。与基因组序列相比,白桦中BpCOI1基因第150位碱基发生同义突变。对白桦、拟南芥、水稻和毛果杨中的COI1蛋白进行多序列比对,发现不同物种的COI1序列1~40位氨基酸不保守,这段序列包含了部分F-box结构域;酵母双杂交和双分子荧光互补实验显示这种序列不保守性并未影响BpCOI1蛋白与SKP1家族蛋白的相互作用。(6)采用农杆菌介导法获得8个35S::BpCOI1过表达白桦株系;采用RNAi技术干扰了 2个片段,分别位于BpCOI1的第三段外显子上和第一段外显子上(包含了突变体中部分缺失的序列),各获得了 5个35S-BpCOI1-RNAi抑制表达株系。生长性状观察结果显示,1年生和2年生转基因株系的树高、地径和侧枝数与野生型白桦相比无明显差别。MeJA诱导实验表明高浓度MeJA抑制了野生型和BpCOI1过表达株系的根生长,但对抑制表达株系的根生长抑制作用不明显。感病性分析显示,链格孢菌侵染7d后,BpCOI1抑制表达株系感病率在83.33%以上,病害指数在10.51%~22.95%之间,而BpCOI1过表达及野生型白桦的叶片均未出现病斑。qRT-PCR结果显示,链格孢菌侵染后,与野生型白桦相比,过表达株系中BpCOI1和BpMYC2表达量均上调,而抑制表达株系中BpCOI1和BpMYC2不上调或上调不明显。(7)对野生型白桦及转BpCOI1基因过表达和抑制表达白桦及进行转录组测序,发现与野生型白桦相比,BpCOI1过表达株系中有1385条基因上调表达,1137条下调表达;抑制表达株系中有1446条基因上调表达,921条下调表达。在抑制表达株系中,多数参与萜类化合物和次生代谢产物合成的基因、4条参与JA信号转导的基因下调表达;6条参与SA信号转导的基因、多数参与调控植物与病原菌相互作用和植物衰老进程的基因、WRKY类的基因均上调表达。此外,参与其他植物激素的生物合成及转导、调控植物防御、激素响应、逆境响应、细菌和真菌响应的基因在BpCOI1转基因株系中也差异表达。综上所述,本研究对易感病、多分枝、矮化等多性状变异的T-DNA插入突变体br进行鉴定,确定了突变体中T-DNA插入位点,分离了突变基因,并对突变基因BpCOI1的启动子和基因功能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证明,COI1蛋白在JA信号感知方面至关重要,BpCOI1基因低量表达可以导致白桦对JAs信号不敏感,且易感病,研究结果可为白桦抗病性育种提供参考。

于洋[7](2020)在《三种饲养模式对绒山羊育肥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与体组织脂肪沉积的影响及其机理》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主要比较了全粗料日粮和全混合日粮舍饲及放牧补饲三种饲养模式下,绒山羊育肥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体组织胆固醇含量与脂肪酸组成存在的差异,从瘤胃发酵、营养物质消化率、血液生化指标与脂肪酸组成等方面研究了其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并从脂肪沉积相关酶活和基因表达量的角度探讨了不同饲养模式对绒山羊脂肪沉积的影响机理,为通过营养策略调控舍饲羊肉的品质和营养价值提供理论参考,也为粗饲料资源的合理利用及科学制定绒山羊舍饲育肥方案提供了数据支持。本论文主要包括五个试验。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择体重、日龄相近(120±10 d)的断奶羯羔60只(19.26±2.57 kg),随机分为对照组(CON)、全混合日粮舍饲组(TMS)与全粗料舍饲组(TRS),每组20只,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绒山羊。其中CON组为放牧补饲组,其他两组为舍饲育肥组,分别饲喂全混合与全粗料日粮。试验期包括14 d预试期和90 d正试期。在试验期内测定各组绒山羊的育肥性能和营养物质消化率;试验结束时,分别从每处理组中随机选取6只羊进行屠宰,测定屠宰性能和肉品质,并采集背最长肌等4种肌肉组织、皮下脂肪等5种脂肪组织、血液及瘤胃液。试验一比较研究了三种饲养模式对绒山羊育肥性能、屠宰性能与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TMS组绒山羊的ADG与饲料转化效率均优于CON组与TRS组,TRS组的ADG和DMI显着高于CON组,而饲料转化效率的变化规律与上述指标相反(P<0.05)。与TRS和CON组相比,TMS组绒山羊胴体重和屠宰率显着增加(P<0.05)。TRS组绒山羊屠宰率和胴体重显着低于CON组(P<0.05);肾周脂肪、大网膜脂、肠系膜脂、尾脂重量和脂肪总重、GR值和眼肌面积均不同程度地低于TMS和CON组;TMS组绒山羊肠系膜脂的重量显着低于CON组(P<0.05)。TRS组绒山羊背最长肌、臂三头肌和臀肌的CP含量均显着高于TMS和CON组(P<0.05),但EE含量变化规律与上述指标相反。TRS组的羊肉失水率和蒸煮损失显着高于TMS和CON组(P<0.05),进而导致羊肉嫩度降低。试验二比较研究了三种饲养模式对绒山羊营养物质消化率与瘤胃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与TMS和CON组相比,TRS组绒山羊DM、CP、EE和P的消化率均不同程度地降低,而NDF和ADF的消化率均不同程度地升高;与CON组相比,TMS组的CP、EE和P(育肥中期)的消化率显着升高,NDF和ADF(除育肥前期)消化率显着降低(P<0.05)。TRS组绒山羊瘤胃液pH值和乙酸/丙酸值显着高于TMS和CON组(P<0.05),TVFA、丙酸和丁酸的浓度变化规律与上述指标相反。TMS组绒山羊瘤胃液丙酸浓度显着高于CON组(P<0.05),但乙酸/丙酸值的变化规律与其相反(P<0.05)。与TMS组相比,TRS与CON组绒山羊瘤胃液的原虫数量和NH3-N含量显着增加(P<0.05),异丁酸、戊酸和异戊酸的浓度显着降低(P<0.05),但上述指标在TRS与CON组间差异不显着(P>0.10)。这些结果说明全混合日粮舍饲可促进绒山羊的瘤胃发酵,提高营养物质的消化率(除纤维物质),而全粗料日粮舍饲可提高纤维物质的消化率。试验三比较研究了三种饲养模式对绒山羊血液生化指标与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TMS组血清中TG和LDL-C浓度显着高于CON组,但NEFA浓度显着降低(P<0.05);与 CON 和 TMS 组相比,TRS 组血浆 C18:1 n9t、C18:3n3、C20:5n3、C22:6n3和n-3 PUFA含量均显着或趋于显着地提高,而C16:0、C18:0、C18:2n6c、MUFA和n-6 LCPUF含量的变化正好相反。TMS组血浆C10:0、C11:0、C12:0、C14:0、C24:1、C20:3n3 和 n-3 LCPUFA 含量显着高于 CON 组(P<0.05)。这说明全粗料日粮和放牧补饲可改善绒山羊血液的脂类代谢,提高n-3 PUFA含量,且全粗料舍饲优于放牧补饲。试验四比较研究了三种饲养模式对绒山羊体组织胆固醇与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TRS组绒山羊臀肌、臂三头肌、肠系膜脂、皮下脂肪和大网膜脂中CHO含量均显着低于CON和TMS组(P<0.05);CON组绒山羊上述体组织(除臀肌、大网膜脂)中CHO含量均显着低于TMS组(P<0.05)。与CON和TMS组相比,TRS组绒山羊多数体组织中C18:1n9t、C18:3n3、C20:5n3、C22:6n3含量以及P/S值显着增加(P<0.05),C12:0、C14:0 和 C16:0、C18:1n9t 含量显着降低(P<0.05);与CON组相比,TMS组绒山羊多数体组织中C10:0、C14:0和C16:0含量和臂三头肌中C22:6n3含量显着增加(P<0.05);但臀肌和多数脂肪组织中C18:3n3、C20:5n3、C22:6n3含量显着降低(P<0.05)。这说明全粗料日粮舍饲和放牧补饲均可提高羊肉的n-3 PUFA含量,降低胆固醇含量,但前者优于后者。试验五比较研究了三种饲养模式对绒山羊脂肪沉积相关代谢酶活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与TMS和CON组相比,TRS组绒山羊多数体组织中PPARγ、ACC、HSL、FAS、DGAT1的 mRNA 表达量与 FAS、ACC 和 LPL、HSL 活性以及血清中 ACC 和 SCD1 活性显着降低(P<0.05),HSL、LXRα、PPARα、FADS2、FADS1、ACOX1、L-BPE、SCP2、PRkAA2 和 CPT1β、ELOVL5、ELOVL2、SLC27A4 和 Thiolase的 mRNA 表达量与 HSL、ELOVL5、ELOVL2、SLC27A4 和 Thiolase 活性以及血清中HSL活性显着增加(P<0.05)。与CON组相比,TMS组绒山羊血清中SCD1活性以及多数体组织中 FAS、ACC、LPL、DGAT1、SCD1、PPARγ、L-BPE、SCP2、ELOVL2和SLC2 7A4的mRNA表达量和SCD1、FAS、ACC、LPL活性显着增加(P<0.05),但可降低体组织中HSL、FADS1、FADS2、PRkAA2、ACOX1、CPT1β、LXRα、PPARα、ELOVL5、SLC27A4 和 Thiolase 的 mRNA 表达量与 HSL、ELOVL2、ELOVL5和SLC27A4的活性(P<0.05)。这说明全粗料日粮舍饲和放牧补饲均可上调n-3 PUFA合成相关酶的活性及其基因表达来提高体组织的n-3 PUFA含量,但前者优于后者。综上,全混合日粮舍饲可提高绒山羊的育肥性能与屠宰性能,改善羊肉嫩度,但会增加体组织脂肪的沉积;同时增加了与SFA合成相关的酶活及其基因的表达,从而提高了对人体健康不利的SFA的沉积。全粗料舍饲尽管降低了绒山羊育肥性能和屠宰性能,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体脂肪的沉积,提高瘦肉率,并且通过上调与n-3PUFA合成相关的酶活性及其基因的表达,提高羊肉中对人体健康有益的n-3 PUFA含量,符合消费者健康膳食的要求。

韩帅[8](2019)在《瘤胃内容物互换对健康和亚急性瘤胃酸中毒奶山羊脂多糖吸收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显着提高,对奶产品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为了提高产奶性能,养殖场通常通过长期饲喂高精料的日粮来实现,但是这一举措就会导致反刍动物瘤胃pH持续处于一个较低的状态,导致亚急性瘤胃酸中毒(Subacute ruminal acidosis,SARA)的发生。SARA严重降低了反刍动物的生产性能,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是SARA产生时一种重要的异常代谢产物,SARA的一些临床症状表现可能与体内LPS的含量有关。互换瘤胃内容物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外在因素的影响,从而在机体内比较消化道屏障对LPS吸收的影响。本文旨在研究互换瘤胃内容物以及动物机体状况对健康与SARA奶山羊瘤胃内LPS吸收进入循环系统的影响,进一步验证影响LPS吸收的因素。本试验选用六只崂山奶山羊,平均分为两组,并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采用精粗比不同的两种颗粒日粮进行饲喂,直到高精料组发生SARA。诱导SARA成功后将两组试羊的瘤胃内容物进行互换,观察饲喂不同日粮以及瘤胃内容物互换之后对瘤胃液以及血浆中LPS,组胺(Histamine),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瘤胃液中乳酸以及血浆中急性期蛋白和免疫球蛋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饲喂不同精粗比日粮的H组试羊与L组试羊的瘤胃液中LPS的含量相比极显着升高(P<0.01);同样,H组试羊比L组试羊瘤胃液中HIS的含量极明显增高(P<0.01)。饲喂不同精粗比日粮的H组试羊与L组试羊的血浆中LPS的含量相比会极显着增加(P<0.01);同样,血浆中HIS的含量会有极明显增加(P<0.01)。饲喂高精料日粮会显着提高瘤胃液中IL-1β和IL-6的含量的含量(P<0.05)。H组试羊与L组试羊的血浆中脂多糖结合蛋白(Lipopolysaccharide binding protein,LBP)的含量相比会极显着增加(P<0.01),也会显着提高血浆中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SAA)的含量(P<0.05)。高精料日粮对血浆中免疫球蛋白的含量有显着增加的作用(P<0.05)。瘤胃内容物在互换后,H组奶山羊的瘤胃中LPS的含量随着时间的变化会发生显着上升(P<0.01);同样在L组奶山羊瘤胃中也显着上升(P<0.01)。H组奶山羊的血浆中LPS的含量随着时间的变化会发生显着变化(P<0.01),同样在L组奶山羊瘤胃中LPS的含量同样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显着变化(P<0.01)。在H组和L组奶山羊血浆中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的含量随着时间变化会极显着升高(P<0.01),同时H组奶山羊的血浆中触珠蛋白(Haptoglobin,Hp)的的含量发生明显升高(P<0.05),L组奶山羊血浆中SAA的含量随着时间变化而显着的升高(P<0.05)。结论:通过试验我们可以发现,瘤胃内容物的变化是影响LPS进入全身循环系统的因素,但动物机体本身对LPS的吸收似乎没有影响。

李小宁,龚千锋,于欢,钟凌云,张金莲[9](2016)在《液体炮制辅料应用概况》文中研究表明对目前中药炮制过程中的液体辅料酒、醋、蜂蜜、盐水、生姜汁、甘草汁、米泔水的应用情况进行分类概述,讨论液体辅料在炮制过程中,对中药的化学成分、药理药效的影响,阐述液体辅料改变药性、增强药物疗效、消除或减弱毒性及不良反应的途径与机制。

徐金涛[10](2014)在《沙蜇(Nemopilema nomurai)和白色霞水母(Cyanea nozakii)刺丝囊毒素的溶血活性、细胞毒性比较研究》文中指出水母刺丝囊含有毒性多肽或蛋白类物质,水母旺发增加了其毒害风险。本文以我国北方海域近年大型水母旺发的优势种——沙蜇(Nemopilema nomuraiKishinouye,1922)和白色霞水母(Cyanea nozakii Kishinouye,1891)为研究对象,对其刺丝囊的分布特征、毒素组成以及毒素的生物学活性进行了一系列比较研究,以期为评估和管理两种水母的毒害风险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两种水母的刺丝囊均成簇排列在触手上,白色霞水母排列相对集中,沙蜇相对分散;白色霞水母触手的刺丝囊的分布密度(14909±349cysts/cm2)高于沙蜇的(9008±309cysts/cm2);沙蜇有无刺等丝刺胞、全刺等丝刺胞、等刺短端宽刺胞和异刺短端宽刺胞4种刺丝囊,白色霞水母有无刺等丝刺胞、中刺等丝刺胞、全刺等丝刺胞3种刺丝囊;白色霞水母刺丝囊多为椭球形,沙蜇刺丝囊多为球形。2.利用珠式组织研磨仪破碎刺丝囊提取毒素蛋白,结果显示:两种水母刺丝囊在破碎总时长120s时均达最大破碎效率;两种水母刺丝囊毒素粗提液的总蛋白浓度均随着刺丝囊悬液密度的升高而升高,沙蜇刺丝囊毒素粗提液总蛋白浓度可达0.22mg/mL-0.3mg/mL,高于白色霞水母(0.18mg/mL-0.28mg/mL);沙蜇单个刺丝囊总蛋白含量略高于白色霞水母。3.对两种水母刺丝囊毒素蛋白的溶血活性比较研究结果显示:沙蜇和白色霞水母刺丝囊毒素对家鸡、乳鸽和山羊三种动物的血红细胞均有溶血活性,且溶血作用具有明显的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同一时间内,白色霞水母毒素对三种动物血红细胞的半数效应浓度(如:对家鸡、乳鸽和山羊血红细胞的EC50–30min分别是72.14μg/mL、73.84μg/mL和63.62μg/mL)显着低于沙蜇刺丝囊毒素的半数效应浓度(如:对家鸡、乳鸽和山羊血红细胞的EC50-30min分别是80.35μg/mL、80.81μg/mL和69.69μg/mL);白色霞水母刺丝囊毒素在单位体积的反应体系内达到其溶血作用EC50值时所需要的刺丝囊数量(如:对家鸡、乳鸽和山羊血红细胞的EC50–30min分别需721cysts、738cysts和636cysts,约相当于0.048、0.050和0.043cm2的白色霞水母触手蜇刺作用)与沙蜇相当(如:对家鸡、乳鸽和山羊血红细胞的EC50–30min分别需730cysts、735cysts和634cysts,约相当于0.081、0.082和0.070cm2的沙蜇触手蜇刺作用);两种水母毒素对山羊血红细胞的溶血活性强于对家鸡、乳鸽的溶血活性。结果说明:白色霞水母刺丝囊毒素的溶血作用更强,但就单个刺丝囊的溶血活性而言两种水母相当;哺乳动物血红细胞与鸟类对两种水母毒素的敏感性有差异。4.对两种水母刺丝囊毒素蛋白的细胞毒性比较研究结果显示:沙蜇和白色霞水母刺丝囊毒素对人表皮癌细胞(A-431)、小鼠皮下结缔组织细胞(A9)、人横纹肌瘤细胞(A-673)等三种细胞的存活率均有抑制作用,且该作用具有显着的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同一时间内,白色霞水母刺丝囊毒素对A9、A-673和A-431细胞毒性的半数效应浓度(如:对A9、A-673和A-431的EC50-24h分别为49.8μg/mL、43.6μg/mL和40.9μg/mL)低于沙蜇刺丝囊毒素的半数效应浓度(如:对A9、A-673和A-431的EC50-24h分别为78.0μg/mL、70.1μg/mL和68.6μg/mL);白色霞水母刺丝囊毒素达到其细胞毒性EC50值所需要的刺丝囊数量(如:对A9、A-673和A-431的EC50-24h分别需498cysts、436cysts和409cysts,约相当于0.033、0.029和0.027cm2的白色霞水母触手蜇刺作用)低于沙蜇刺丝囊数量(如:对A9、A-673和A-431的EC50-24h分别需709cysts、637cysts和624cysts,约相当于0.079、0.071和0.069cm2的沙蜇触手蜇刺作用);两种水母毒素对A-431、A-673和A9的细胞毒性强于已报道的根口类和旗口类水母毒素对哺乳动物肺、肝、血管平滑肌、神经、乳腺等细胞的毒性。结果说明:白色霞水母刺丝囊毒素的细胞毒性更强,而且就单个刺丝囊的细胞毒性而言,白色霞水母也强于沙蜇;表皮、横纹肌、结缔组织对水母刺丝囊毒素作用敏感。5.上述结果提示白色霞水母比沙蜇的毒性威胁更大,在水母毒害应对策略中应更给予更多关注。

二、山羊血的理化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山羊血的理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楮实子等21味中药传统药帮炮制与药典炮制对比研究及改良炮制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文献综述
    2.1 樟树帮在中药炮制时使用的特色工具
        2.1.1 樟刀
        2.1.2 鹿茸加工壶
        2.1.3 铁齿钳
        2.1.4 药刨
    2.2 樟树帮特色炮制辅料
        2.2.1 蜜麦麸
        2.2.2 甘草、皂角液
        2.2.3 鳖血
        2.2.4 山羊血
        2.2.5 猪心血
        2.2.6 童便
        2.2.7 甜米酒
    2.3 建昌帮在中药炮制时使用的特色工具
        2.3.1 建刀、建刀的磨刀工具及磨刀方法
        2.3.2 固定坐式雷公刨及使用方法
        2.3.3 枳壳夹和榨
        2.3.4 槟榔榉
        2.3.5 香附铲
        2.3.6 竹笼撞毛器
        2.3.7 茯苓刀
        2.3.8 炆药坛
    2.4 建昌帮特色炮制辅料
        2.4.1 糠、糠煨法、糠炆法、蜜糠炒药法、蜜糠炙药法
        2.4.2 麻姑米酒
    2.5 京帮在中药炮制时使用的特色工具
        2.5.1 高案刀
        2.5.2 铜罐
        2.5.3 嘟噜罐
    2.6 京帮特色炮制辅料
        2.6.1 大青盐
        2.6.2 黑豆汁
    2.7 常规炮制和临方炮制
    2.8 附子炮制现状研究
    2.9 红参炮制现状研究
    2.10 土鳖虫炮制现状研究
3 研究方法
    3.1 楮实子等21 味中药传统炮制与现代炮制饮片的区别
        3.1.1 实验药材
        3.1.2 实验仪器
        3.1.3 饮片炮制
        3.1.4 结果检测
    3.2 附子等3 味中药炮制工艺探索与成分研究
        3.2.1 实验药材及试剂
        3.2.2 实验仪器
        3.2.3 溶液的制备
        3.2.4 实验饮片的炮制
        3.2.5 饮片的检测指标
4 结果与讨论
    4.1 结果
        4.1.1 楮实子等21 味中药传统药帮炮制与现代炮制的性状结果对比
        4.1.2 辨状论质法检测黄附片、红参、土鳖虫的性状描述
        4.1.3 附子炮制后饮片生物碱测定
        4.1.4 人参炮制后饮片有效成分的测定
        4.1.5 土鳖虫炮制后饮片薄层鉴定结果
        4.1.6 土鳖虫热浸法浸出物检测结果
    4.2 讨论
        4.2.1 楮实子等21 味中药药帮传统炮制与现代药典炮制的性状结果对比分析讨论
        4.2.2 附子炮制后饮片测定结果分析讨论
        4.2.3 红参饮片测定结果分析讨论
        4.2.4 土鳖虫饮片测定结果分析讨论
5 结论和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6 参考文献
致谢
7 附件

(2)家蚕Kunitz型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I-13在先天免疫中的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昆虫的先天免疫系统
        1.1.1 细胞免疫
        1.1.2 体液免疫
    1.2 昆虫先天免疫的发生过程
        1.2.1 病原识别
        1.2.2 抗菌肽的产生
        1.2.3 酚氧化酶级联反应
    1.3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1.4 Kunitz型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第2章 引言
    2.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2.2 研究内容
        2.2.1 家蚕含Kunitz型结构域蛋白的鉴定和分析
        2.2.2 家蚕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I-13 的表达纯化及理化性质分析
        2.2.3 家蚕CI-13 蛋白的免疫功能探究
    2.3 研究技术路线
第3章 家蚕含Kunitz结构域蛋白的鉴定与分析
    3.1 实验方法
        3.1.1 家蚕中含Kunitz结构域蛋白的数据获取
        3.1.2 家蚕中含Kunitz结构域蛋白的的生物信息分析
        3.1.3 家蚕基因组中Kunitz家族的组织分布特征分析
    3.2 实验结果
        3.2.1 家蚕基因组中含Kunitz结构域蛋白的鉴定
        3.2.2 家蚕中含Kunitz结构域蛋白的生物信息分析
        3.2.3 家蚕中Kunitz家族基因的组织表达谱分析
        3.2.4 家蚕CI-13 的生物信息学和进化分析
    3.3 讨论
第4章 家蚕Kunitz型抑制剂CI-13 的表达纯化及理化性质分析
    4.1 实验材料与试剂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仪器
        4.1.3 实验试剂与器材
        4.1.4 主要溶液配制
    4.2 实验方法与步骤
        4.2.1 目的基因的克隆
        4.2.2 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4.2.3 诱导表达
        4.2.4 家蚕CI-13 的蛋白纯化
        4.2.5 家蚕CI-13 蛋白复性后抑制活性检测
        4.2.6 家蚕CI-13 蛋白稳定性及二级结构分析
        4.2.7 家蚕CI-13 对不同蛋白酶的活性测定
        4.2.8 家蚕CI-13 的表达特征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家蚕CI-13 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4.3.2 家蚕CI-13 重组蛋白的诱导表达
        4.3.3 家蚕CI-13 重组蛋白的表达纯化
        4.3.4 家蚕CI-13 重组蛋白的稳定性分析
        4.3.5 家蚕CI-13 重组蛋白的抑制活性分析
        4.3.6 家蚕CI-13 的表达特征分析
        4.3.7 家蚕CI-13 重组蛋白的免疫荧光定位
    4.4 讨论
第5章 家蚕CI-13 蛋白的免疫功能探究
    5.1
        5.1.1 实验材料
        5.1.2 实验仪器
        5.1.3 实验试剂和耗材
        5.1.4 主要溶液配制
    5.2 实验方法与步骤
        5.2.1 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MPs)诱导后CI-13 的表达情况
        5.2.2 家蚕CI-13 重组蛋白对抗菌肽基因的表达调控分析
        5.2.3 病原微生物与CI-13 重组蛋白的结合
        5.2.4 家蚕CI-13 的抑菌活性分析
        5.2.5 家蚕CI-13 过表达和敲除载体的构建
        5.2.6 家蚕CI-13 遗传改造品系的筛选和分子检测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家蚕CI-13对PAMPs刺激的响应
        5.3.2 CI-13 蛋白参与抗菌肽表达的调控
        5.3.3 CI-13 蛋白与PAMPs的结合活性
        5.3.4 CI-13 蛋白的抑菌活性
        5.3.5 CI-13 转基因载体的构建
        5.3.6 敲除CI-13 基因后对抗菌肽基因表达的影响
        5.3.7 敲除CI-13 对病原处理下家蚕存活率的影响
        5.3.8 敲除CI-13 基因对血淋巴酚氧化酶(PO)活性的影响
    5.4 讨论
第6章 综合与讨论
    6.1 家蚕中含 Kunitz 结构域蛋白的鉴定与分析
    6.2 家蚕 CI-13 的克隆、表达纯化以及表达特征分析
    6.3 家蚕 CI-13 的功能分析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参研课题
致谢

(3)光激活小分子前药自组装体的构建及其用于黑色素瘤化疗/光动力治疗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绪论
第一部分 基于卡巴他赛二聚体的自组装体的制备及其用于黑色素瘤的治疗
    1.1 实验仪器与材料
        1.1.1 实验仪器
        1.1.2 实验试剂与耗材
        1.1.3 实验细胞
        1.1.4 实验动物
    1.2 实验方法
        1.2.1 卡巴他赛二聚体(TKdC)的合成
        1.2.2 纳米自组装体的制备与表征
        1.2.2.1 分子对接
        1.2.2.2 纳米自组装体的制备与优化
        1.2.2.3 包封率和载药量测定
        1.2.2.4 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
        1.2.2.5 纳米自组装体的稳定性测定
        1.2.2.6 紫外光谱测定
        1.2.2.7 水溶液中ROS的生成
        1.2.2.8 前药在双氧水中的水解
        1.2.2.9 光激活下药物的降解
        1.2.3 细胞实验
        1.2.3.1 细胞培养
        1.2.3.2 细胞摄取
        1.2.3.3 胞内ROS的生成
        1.2.3.4 细胞毒性实验
        1.2.3.5 细胞活死染色
        1.2.3.6 细胞凋亡
        1.2.3.7 DNA损伤
        1.2.3.8 微管聚集实验
        1.2.4 动物实验
        1.2.4.1 体内药代动力学实验
        1.2.4.2 人源黑色素瘤异种移植模型(PDX)的建立
        1.2.4.3 药物的瘤内蓄积
        1.2.4.4 体内抗肿瘤疗效
        1.2.4.5 溶血实验
        1.2.4.6 体内安全性实验
        1.2.5 统计学分析
    1.3 实验结果与讨论
        1.3.1 TKdC的结构表征
        1.3.2 TKdC与 Ce6 的相互作用
        1.3.3 psTKdC NAs的制备与表征
        1.3.3.1 psTKdC NAs的制备与优化
        1.3.3.2 纳米自组装体的稳定性
        1.3.3.3 水溶液中ROS的生成
        1.3.3.4 体外前药水解行为
        1.3.3.5 光激活下纳米自组装体的降解和形貌变化
        1.3.4 细胞摄取和毒性评价
        1.3.4.1 纳米自组装体的细胞摄取
        1.3.4.2 光激活下胞内ROS的生成
        1.3.4.3 纳米自组装体的体外抗肿瘤活性
        1.3.5 体外抗肿瘤机制
        1.3.5.1 DNA分子损伤
        1.3.5.2 微管聚集实验
        1.3.6 体内抗肿瘤疗效
        1.3.6.1 体内药代动力学分析
        1.3.6.2 瘤内蓄积
        1.3.6.3 抗肿瘤疗效
        1.3.7 体内安全性评价
    1.4 小结
第二部分 基于PUFAylation技术的小分子前药自组装体的构建与抗肿瘤研究
    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2.1.1 实验仪器
        2.1.2 实验试剂与耗材
        2.1.3 实验细胞
        2.1.4 实验动物
    2.2 实验方法
        2.2.1 小分子前药的合成
        2.2.2.1 硫缩酮(TK)的合成
        2.2.2.2 LTK-CTX的合成
        2.2.2.3 L-Ce6 的合成
        2.2.2.4 L-CTX的合成
        2.2.2 小分子前药自组装体的构建和表征
        2.2.2.1 小分子前药自组装体的制备
        2.2.2.2 小分子前药自组装体的包封率和载药量测定
        2.2.2.3 TEM观察
        2.2.2.4 DLS测定小分子前药自组装体的粒径
        2.2.2.5 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测定
        2.2.2.6 水溶液中ROS的生成
        2.2.2.7 光激活下药物的降解
        2.2.3 细胞实验
        2.2.3.1 细胞培养
        2.2.3.2 细胞摄取
        2.2.3.3 胞内ROS的生成
        2.2.3.4 细胞毒性测定
        2.2.3.5 体外抗肿瘤机制
        2.2.4 动物实验
        2.2.4.1 A375 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的构建
        2.2.4.2 活体成像
        2.2.4.3 A375 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上的抗肿瘤实验
        2.2.4.4 PDX模型的构建和体内抗肿瘤实验
        2.2.4.5 体内安全性实验
        2.2.5 统计学分析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3.1 小分子前药的结构表征
        2.3.1.1 TK的结构表征
        2.3.1.2 LTK-CTX的结构表征
        2.3.1.3 L-Ce6 的结构表征
        2.3.1.4 L-CTX的结构表征
        2.3.2 小分子前药自组装体的制备与表征
        2.3.2.1 小分子前药自组装体的制备和稳定性考察
        2.3.2.2 小分子前药自组装体的光谱学性质和水溶液中ROS的生成
        2.3.2.3 小分子前药自组装体的响应性降解
        2.3.3 细胞摄取和毒性评价
        2.3.3.1 小分子前药自组装体的细胞摄取
        2.3.3.2 光激活下胞内ROS的生成
        2.3.3.3 小分子前药自组装体的体外抗肿瘤活性
        2.3.4 体外抗肿瘤机制
        2.3.4.1 DNA分子损伤
        2.3.4.2 线粒体膜电位变化
        2.3.4.3 微管聚集实验
        2.3.5 小分子前药自组装体的体内分布
        2.3.6 体内抗肿瘤疗效
        2.3.6.1 A375 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中的疗效评价
        2.3.6.2 PDX模型中的体内疗效评价
        2.3.7 体内安全性评价
    2.4 小结
全文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Engineering of Small-Molecule Lipidic Prodrugs as Novel Nanomedicines for Enhanced Drug Delivery
    References
作者简历

(4)奶山羊隐性乳房炎病原菌分离鉴定及灭活疫苗免疫效果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奶山羊乳房炎研究进展
    1.1 乳房炎发病因素
        1.1.1 病原微生物因素
        1.1.2 饲养管理因素
        1.1.3 动物自身因素
    1.2 奶山羊乳房炎主要致病机制
        1.2.1 病原菌致病因素
        1.2.2 乳房主要免疫应答反应
    1.3 乳房炎的危害
        1.3.1 产奶量下降
        1.3.2 羊奶品质下降
        1.3.3 经济损失
    1.4 乳房炎的诊断
        1.4.1 乳汁病原微生物检测
        1.4.2 乳汁理化性质检测
        1.4.3 乳汁体细胞计数法
        1.4.4 乳汁PCR检测
        1.4.5 蛋白质组学技术
    1.5 乳房炎疫苗研究进展
        1.5.1 金黄色葡萄球菌疫苗
        1.5.2 大肠杆菌疫苗
        1.5.3 其它疫苗
        1.5.4 免疫佐剂的选取
    1.6 乳房炎其它防治方法
第二章 奶山羊乳房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
    2.1 材料
        2.1.1 试验动物
        2.1.2 主要试剂
        2.1.3 主要仪器设备
    2.2 方法
        2.2.1 隐性乳房炎诊断及乳样采集
        2.2.2 主要培养基的制备
        2.2.3 病原菌分离培养
        2.2.4 病原菌鉴定
        2.2.5 病原菌药敏试验
    2.3 结果
        2.3.1 病原菌分离结果
        2.3.2 病原菌鉴定结果
        2.3.3 病原菌药敏试验结果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奶山羊乳房炎灭活疫苗制备及免疫效果评估
    3.1 材料
        3.1.1 试验动物
        3.1.2 主要试剂
        3.1.3 主要仪器设备
        3.1.4 菌株
        3.1.5 主要溶液及配方
    3.2 方法
        3.2.1 细菌复苏
        3.2.2 细菌计数
        3.2.3 细菌灭活
        3.2.4 制备铝胶盐佐剂
        3.2.5 疫苗的制备
        3.2.6 免疫实验
        3.2.7 隐性乳房炎检测及样本采集
        3.2.8 抗体效价测定
        3.2.9 统计分析
    3.3 结果
        3.3.1 乳汁中病原菌抗体效价检测结果
        3.3.2 血液中病原菌抗体效价检测结果
        3.3.3 隐性乳房炎检出率
    3.4 讨论
    3.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谢
个人简历

(5)新疆放牧草地毒害草种属多样性与综合防控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一章 天然草地畜牧业发展现状及生态安全
        1.1 天然草地畜牧业发展现状
        1.1.1 国外天然草地畜牧业发展现状
        1.1.2 我国天然草地畜牧业发展现状
        1.1.3 新疆天然草地畜牧业发展现状
        1.2 天然草地畜牧业的生态安全
        1.2.1 国外天然草地畜牧业生态安全发展现状
        1.2.2 我国天然草地畜牧业生态安全发展现状
        1.2.3 新疆天然草地畜牧业生态安全
    第二章 我国天然草地退化现状及成因分析
        2.1 天然草地资源特征
        2.1.1 水分与热量的组合状况决定草地在地表的分布
        2.1.2 草原植物种群与特征
        2.2 草地退化及草地退化程度评价
        2.2.1 天然草地退化
        2.2.2 天然草地退化程度评价
        2.3 我国天然草地退化现状及退化类型
        2.3.1 我国天然草地退化现状
        2.3.2 我国天然草地毒害草种类及危害
        2.4 天然草地退化成因分析
        2.4.1 自然因素
        2.4.2 人为因素
第二篇 试验研究
    第三章 疆放牧草地毒害草种属多样性调査研究
        3.1 北疆天然草地毒害草种类分布与危害调查
        3.1.1 北疆片区的基本情况
        3.1.2 材料与方法
        3.1.3 调查结果
        3.2 南疆天然草地毒害草种类分布及危害调查
        3.2.1 南疆片区的基本概况
        3.2.2 材料与方法
        3.2.3 调查结果
        3.3 讨论
        3.3.1 北疆片区天然草地毒害草因生态环境差异而分布不同
        3.3.2 放牧牲畜中毒有明显的季节性或区域性
        3.3.3 南疆天然草地毒害草危害严重,部分地区仍在持续
        3.3.4 要更加重视南疆天然草地毒害草的生态价值
        3.4 小结
    第四章 南疆放牧草地五种主要毒害草生物碱成分分析
        4.1 采样地区基本概况
        4.2 试验材料
        4.2.1 植物来源
        4.2.2 主要仪器及试剂
        4.3 生物碱提取与鉴定
        4.3.1 生物碱提取
        4.3.2 气质联用和液质联用检测
        4.3.3 生物碱成分鉴定
        4.4 结果
        4.4.1 骆驼蓬生物碱检测结果
        4.4.2 白喉乌头生物碱检测结果
        4.4.3 醉马芨芨草生物碱检测结果
        4.4.4 黄花棘豆生物碱检测结果
        4.4.5 碎米蕨叶马先蒿生物碱检测结果
        4.5 讨论
        4.5.1 植物生物碱与毒性形成的关系
        4.5.2 不同种类植物生物碱对动物毒性的种属差异
        4.5.3 毒害草毒性成分检测技术比较
        4.5.4 毒害草资源化利用前景分析
        4.6 小结
    第五章 3种毒害草对山羊瘤胃功能和血液指标的影响
        5.1 试验材料
        5.2 试验方法
        5.2.1 试验日粮
        5.2.2 试验设计
        5.2.3 测定指标
        5.2.4 数据统计
        5.3 结果
        5.3.1 干物质及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变化
        5.3.2 瘤胃内发酵性状的变化
        5.3.3 血液指标的变化
        5.4 讨论
        5.4.1 毒害草经过适当加工可作为饲料来源
        5.4.2 毒害草添加对山羊瘤胃发酵性状的影响
        5.4.2 毒害草添加对山羊血液指标的影响
        5.5 小结
    第六章 新疆放牧草地毒害草综合防控技术与治理策略
        6.1 新疆放牧草地毒害草现有虽技术
        6.1.1 人工防控技术
        6.1.2 机械防控技术
        6.1.3 物理防控技术
        6.1.4 化学防控技术
        6.1.5 生物防控技术
        6.2 天然草地毒害草治理策略
        6.2.1 正确认识毒害草的生态作用
        6.2.2 合理利用天然草地生态功能区
        6.2.3 严格控制载畜量,防止草地超载过牧
        6.2.4 科学定位毒害草利与害,提升资源化利用水平
        6.2.5 加大科技投入,避免草地恶化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新疆放牧草地主要毒害草名录
    附录2: 新疆天然草地主要草原类型
    附录3: 新疆放牧草地主要毒害草种类
    附录4: 新疆放牧草地主要毒害草地理分布图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白桦T-DNA插入突变体的鉴定及突变基因BpCOI1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插入突变
        1.2.1 转座子插入突变
        1.2.2 T-DNA插入突变
    1.3 植物T-DNA插入突变体的研究方法
        1.3.1 T-DNA插入拷贝数的确定
        1.3.2 T-DNA侧翼序列的分离
        1.3.3 突变基因的验证
    1.4 COI1基因与茉莉素信号转导
        1.4.1 COI1基因的研究概况
        1.4.2 茉莉素的发现
        1.4.3 茉莉素的化学结构及生物合成
        1.4.4 茉莉素的信号转导
        1.4.5 茉莉素的生物学功能
    1.5 目的意义
    1.6 技术路线
2 白桦突变体的鉴定
    2.1 材料
        2.1.1 植物材料
        2.1.2 感病分析所用菌株
        2.1.3 主要试剂和培养基
        2.1.4 主要仪器设备
        2.1.5 主要软件
    2.2 实验方法
        2.2.1 苗期生长量的测定
        2.2.2 生长特性的测定
        2.2.3 叶片和芽的解剖结构的观察
        2.2.4 相对叶绿素含量、光合特性参数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
        2.2.5 木材特性的测定
        2.2.6 感病性分析
        2.2.7 内源激素含量的测定
        2.2.8 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免疫组织化学定位
        2.2.9 数据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突变体苗期生长量的变异
        2.3.2 突变体生长参数的变异
        2.3.3 突变体株型的变异
        2.3.4 突变体芽形态及解剖结构特征
        2.3.5 突变体叶片形态、解剖结构及光合特性变异
        2.3.6 突变体材质特性的变异
        2.3.7 突变体感病性分析
        2.3.8 突变体内源激素含量变化
        2.3.9 突变体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分布
        2.3.10 突变体展叶时间和结实情况的调查
    2.4 本章小结
3 基于转录组测序的白桦突变体差异基因分析
    3.1 材料
        3.1.1 植物材料
        3.1.2 主要试剂
        3.1.3 主要仪器设备和实验耗材
        3.1.4 主要数据库和软件
    3.2 实验方法
        3.2.1 转录组的取材及测序
        3.2.2 转录组数据分析
        3.2.3 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转录组数据的评估及qRT-PCR验证
        3.3.2 突变体主枝茎尖的转录组分析
        3.3.3 突变体侧枝茎尖的转录组分析
        3.3.4 突变体茎尖的转录组分析
        3.3.5 突变体中差异基因的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白桦突变体T-DNA插入位点的鉴定
    4.1 材料
        4.1.1 植物材料
        4.1.2 载体和菌株
        4.1.3 主要试剂
        4.1.4 主要仪器设备和实验耗材
        4.1.5 主要软件和网站
    4.2 实验方法
        4.2.1 转基因株系的分子检测
        4.2.2 Southern杂交
        4.2.3 TAIL-PCR确定T-DNA的插入位点
        4.2.4 基因组重测序确定T-DNA的插入位点
        4.2.5 突变体中突变基因BpCOI1的时空表达特异性分析
        4.2.6 突变体对MeJA应答分析
        4.2.7 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突变体的分子检测
        4.3.2 br株系中T-DNA插入位点数目鉴定
        4.3.3 br株系中T-DNA插入位点侧翼序列的分离及验证
        4.3.4 突变体中BpCOI1的时空表达特异性及MeJA应答
    4.4 本章小结
5 白桦BpCOI1启动子功能研究
    5.1 材料
        5.1.1 植物材料
        5.1.2 载体和菌株
        5.1.3 主要试剂及培养基
        5.1.4 主要仪器设备和实验耗材
        5.1.5 主要网站和软件
    5.2 实验方法
        5.2.1 突变基因BpCOI1启动子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5.2.2 BpCOI1启动子融合GUS的载体构建
        5.2.3 工程菌的制备
        5.2.4 白桦遗传转化
        5.2.5 转ProBpCOI1::GUS白桦株系的分子检测
        5.2.6 转ProBpCOI1::GUS白桦株系的GUS染色
        5.2.7 转ProBpCOI1::GUS白桦株系的组织表达特异性分析
        5.2.8 转ProBpCOI1::GUS白桦株系对不同激素的响应分析
        5.2.9 转ProBpCOI1::GUS白桦株系对不同光周期的响应分析
        5.2.10 数据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BpCOI1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预测
        5.3.2 ProBpCOI1::GUS载体构建及工程菌的获得
        5.3.3 转ProBpCOI1::GUS白桦株系的获得
        5.3.4 转ProBpCOI1::GUS白桦株系的组织定位及表达特性
        5.3.5 转ProBpCOI1::GUS白桦株系对不同激素和光周期的响应特性
    5.4 本章小结
6 BpCOI1与SKP1家族互作关系验证
    6.1 材料
        6.1.1 植物材料
        6.1.2 载体和菌株
        6.1.3 主要试剂和培养基
        6.1.4 主要仪器设备和实验耗材
        6.1.5 主要网站和软件
    6.2 实验方法
        6.2.1 BpCOI1基因的克隆及亚细胞定位
        6.2.2 BpCOI1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6.2.3 酵母双杂交
        6.2.4 双分子荧光互补
    6.3 结果与分析
        6.3.1 BpCOI1基因的克隆及定位
        6.3.2 BpCOI1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系统发育进化分析
        6.3.3 BpCOI1互作蛋白的验证
    6.4 本章小结
7 白桦BpCOI1基因功能研究
    7.1 材料
        7.1.1 植物材料
        7.1.2 载体和菌株
        7.1.3 主要试剂和培养基
        7.1.4 主要仪器设备和实验耗材
        7.1.5 主要网站和软件
    7.2 实验方法
        7.2.1 超表达和抑制表达载体的构建
        7.2.2 工程菌的制备及白桦的遗传转化
        7.2.3 BpCOI1转基因白桦的分子检测
        7.2.4 BpCOI1转基因白桦的生长性状测定
        7.2.5 BpCOI1转基因白桦的MeJA应答
        7.2.6 BpCOI1转基因白桦的感病性分析
        7.2.7 BpCOI1转基因白桦的转录组测序及qRT-PCR验证
        7.2.8 数据分析
    7.3 结果与分析
        7.3.1 BpCOI1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工程菌的获得
        7.3.2 BpCOI1转基因白桦的获得
        7.3.3 BpCOI1转基因白桦生长性状分析
        7.3.4 BpCOI1转基因白桦MeJA应答分析
        7.3.5 BpCOI1转基因白桦感病性分析
        7.3.6 BpCOI1转基因白桦转录组分析
    7.4 本章小结
8 讨论
    8.1 T-DNA插入突变体是研究基因功能的珍贵材料
    8.2 基因表达差异影响br突变体的突变表型
    8.3 激素调控植物分枝发育
    8.4 F-box在植物激素信号转导中发挥重要作用
    8.5 BpCOI1基因对外界环境因子有不同的应答模式
    8.6 br突变体和BpCOI1抑制表达株系含有相同的差异基因
    8.7 COI1参与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及逆境应答
结论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7)三种饲养模式对绒山羊育肥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与体组织脂肪沉积的影响及其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引言
    1.1 绒山羊发展现状
        1.1.1 世界绒山羊发展现状
        1.1.2 内蒙古绒山羊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1.2 影响育肥性能与屠宰性能的因素
        1.2.1 品种
        1.2.2 年龄
        1.2.3 性别
        1.2.4 饲养模式
        1.2.5 日粮营养物质
    1.3 影响羊肉理化性质的因素
        1.3.1 品种
        1.3.2 年龄
        1.3.3 性别
        1.3.4 饲养模式
        1.3.5 日粮营养物质
    1.4 影响胆固醇营养的因素
        1.4.1 品种
        1.4.2 年龄
        1.4.3 饲养模式及体组织部位
        1.4.4 日粮营养物质
        1.4.5 运动
    1.5 反刍动物产品脂肪酸组成与人类健康
        1.5.1 脂肪酸营养与人类健康
        1.5.2 影响脂肪酸组成的因素
        1.5.3 饲养模式和日粮脂肪酸组成
    1.6 反刍动物的脂肪代谢及其调节
        1.6.1 脂肪沉积代谢相关酶
        1.6.2 脂肪沉积相关转录因子
        1.6.3 脂肪酸转运相关基因
        1.6.4 日粮对脂肪沉积的调控作用
    1.7 本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7.1 目的意义
        1.7.2 研究内容
        1.7.3 技术路线
2 试验研究
    2.1 三种饲养模式对绒山羊育肥性能、屠宰性能与肉品质的影响
        2.1.1 引言
        2.1.2 材料与方法
        2.1.3 试验结果
        2.1.4 讨论
        2.1.5 小结
    2.2 三种饲养模式对绒山羊营养物质消化率和瘤胃发酵的影响
        2.2.1 引言
        2.2.2 材料与方法
        2.2.3 试验结果
        2.2.4 讨论
        2.2.5 小结
    2.3 三种饲养模式对绒山羊血液生化指标与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2.3.1 引言
        2.3.2 材料与方法
        2.3.3 试验结果
        2.3.4 讨论
        2.3.5 小结
    2.4 三种饲养模式对绒山羊体组织胆固醇含量与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2.4.1 引言
        2.4.2 材料与方法
        2.4.3 试验结果
        2.4.4 讨论
        2.4.5 小结
    2.5 三种饲养模式对绒山羊脂肪沉积相关代谢酶活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
        2.5.1 引言
        2.5.2 材料与方法
        2.5.3 试验结果
        2.5.4 讨论
        2.5.5 小结
3 总体讨论与结论
    3.1 总体讨论
        3.1.1 三种饲养模式下绒山羊育肥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存在差异的原因分析
        3.1.2 三种饲养模式下绒山羊体组织脂肪酸存在差异的原因分析
    3.2 总体结论
    3.3 论文创新点
    3.4 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8)瘤胃内容物互换对健康和亚急性瘤胃酸中毒奶山羊脂多糖吸收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反刍动物瘤胃亚急性瘤胃酸中毒
        1.1.1 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产生机制
        1.1.2 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判定
        1.1.3 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发病率
        1.1.4 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临床症状
        1.1.5 SARA对瘤胃异常产物浓度的影响
        1.1.6 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防制
    1.2 脂多糖
        1.2.1 脂多糖的定义
        1.2.2 脂多糖的结构
        1.2.3 脂多糖的理化性质
        1.2.4 脂多糖对机体健康的影响
        1.2.5 LPS进入机体的途径
        1.2.6 SARA状态下LPS引起的天然免疫反应
    1.3 试验目的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试剂与材料
    2.2 试验动物及处理
    2.3 试验日粮
    2.4 试验设计与处理
    2.5 样品采集及检测指标
    2.6 测定方法
        2.6.1 日粮常规指标得测定方法
        2.6.2 LPS的测定
        2.6.3 HIS的测定
        2.6.4 免疫因子的测定
        2.6.5 急性期蛋白的测定
        2.6.6 免疫球蛋白的测定
        2.6.7 乳酸的测定
    2.7 数据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精粗比日粮对瘤胃pH的影响
    3.2 不同精粗比日粮对瘤胃液中乳酸,LPS,HIS以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3.3 不同精粗比日粮对血浆中LPS,HIS以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3.4 不同精粗比日粮对血浆中急性期蛋白的影响
    3.5 不同精粗比日粮对血浆中免疫球蛋白的影响
    3.6 瘤胃内容物互换后动物机体对瘤胃内LPS,HIS和乳酸的影响
    3.7 瘤胃内容物互换后动物机体对瘤胃内炎性因子的影响
    3.8 瘤胃内容物互换后动物机体对血浆中LPS和 HIS的影响
    3.9 瘤胃内容物互换后动物机体对血浆中炎性因子的影响
    3.10 瘤胃内容物互换后动物机体对血浆中急性期蛋白的影响
    3.11 瘤胃内容物互换后动物机体对血浆中免疫球期蛋白的影响
4 讨论
    4.1 不同精粗比日粮对瘤胃液pH的影响
    4.2 不同精粗比日粮及瘤胃内容物互换后对瘤胃液中乳酸的影响
    4.3 不同精粗比日粮及瘤胃内容物互换后对瘤胃液及血浆中LPS和 HIS的影响
    4.4 不同精粗比日粮及瘤胃内容物互换对瘤胃液及血浆中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4.5 不同精粗比日粮及瘤胃内容物互换对血浆中免疫球蛋白的影响
    4.6 不同精粗比日粮及瘤胃内容物互换对血浆中急性期蛋白的影响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9)液体炮制辅料应用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 一般的液体辅料应用概况
    1.1酒
    1.2醋
    1.3蜂蜜
    1.4食盐水
    1.5姜汁
2 特殊的液体辅料应用概况
    2.1甘草汁
    2.2吴茱萸汁
    2.3三黄汁
    2.4米泔水
    2.5黑豆汁
    2.6麻油
    2.7鳖血
    2.8山羊血
    2.9猪心血
    2.10童子尿
    2.11胆汁
3 结语

(10)沙蜇(Nemopilema nomurai)和白色霞水母(Cyanea nozakii)刺丝囊毒素的溶血活性、细胞毒性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前言
    1 大型水母旺发及其危害
    2 水母蜇伤危害
    3 刺丝囊和刺丝囊毒素
        3.1 刺丝囊的结构
        3.2 刺丝囊的形态与分布
        3.3 刺丝囊发射毒素机制
        3.4 刺丝囊毒素
    4 水母刺丝囊毒素的溶血活性
        4.1 溶血活性的稳定性
        4.2 溶血毒素蛋白
        4.3 溶血机制
    5 水母刺丝囊毒素的细胞毒性
    6 本研究的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沙蜇和白色霞水母刺丝囊的形态分布与毒素提取
    1 实验材料
        1.1 材料与试剂
        1.2 实验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刺丝囊分布特征观察
        2.2 刺丝囊形态特征观察
        2.3 刺丝囊悬液的制备
        2.4 水母刺丝囊的破碎与毒素蛋白提取(珠式组织研磨仪法)
        2.5 刺丝囊毒素总蛋白浓度测定(考马斯亮蓝法)
    3 实验结果
        3.1 实验所用水母的伞径
        3.2 两种水母刺丝囊的形态分布特征
        3.3 两种水母刺丝囊的数量分布特征
        3.4 两种水母刺丝囊的形态特征
        3.5 不同破碎时长下水母刺丝囊毒素提取液的浓度
        3.6 珠式组织研磨仪破碎刺丝囊
        3.7 两种水母刺丝囊毒素蛋白提取效率
    4 讨论
第三章 沙蜇和白色霞水母刺丝囊毒素的溶血活性比较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样品的采集
        1.2 试剂
        1.3 主要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水母刺丝囊悬液的制备
        2.2 水母刺丝囊毒素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2.3 血红细胞悬液的制备
        2.4 溶血活性测定
        2.5 溶血前后血细胞形态学变化观察
        2.6 数据统计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两种水母刺丝囊毒素对三种动物血细胞溶血前、后形态学变化
        3.2 两种刺丝囊毒素对三种动物血红细胞的溶血结果
        3.3 两种水母刺丝囊毒素的溶血活性比较
    4 讨论
    5 小结
第四章 沙蜇和白色霞水母刺丝囊毒素的细胞毒性比较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样品的采集
        1.2 主要试剂
        1.3 细胞系
        1.4 主要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刺丝囊悬液的制备
        2.2 刺丝囊毒素粗提液的制备
        2.3 细胞毒性的形态观察与测定
        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3 结果
        3.1 两种水母刺丝囊毒素对三种细胞毒性的形态学变化
        3.2 两种水母刺丝囊毒素的细胞毒性
        3.3 两种水母刺丝囊毒素的细胞毒性比较
    4 讨论
    5 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学术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四、山羊血的理化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楮实子等21味中药传统药帮炮制与药典炮制对比研究及改良炮制初探[D]. 范立坚. 成都体育学院, 2021(08)
  • [2]家蚕Kunitz型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I-13在先天免疫中的功能研究[D]. 衡婧雅. 西南大学, 2021(01)
  • [3]光激活小分子前药自组装体的构建及其用于黑色素瘤化疗/光动力治疗的研究[D]. 黄领领. 浙江大学, 2021
  • [4]奶山羊隐性乳房炎病原菌分离鉴定及灭活疫苗免疫效果评估[D]. 彭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5]新疆放牧草地毒害草种属多样性与综合防控措施研究[D]. 王军亮. 扬州大学, 2020(04)
  • [6]白桦T-DNA插入突变体的鉴定及突变基因BpCOI1功能研究[D]. 韩锐. 东北林业大学, 2020
  • [7]三种饲养模式对绒山羊育肥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与体组织脂肪沉积的影响及其机理[D]. 于洋.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8]瘤胃内容物互换对健康和亚急性瘤胃酸中毒奶山羊脂多糖吸收的影响[D]. 韩帅.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1)
  • [9]液体炮制辅料应用概况[J]. 李小宁,龚千锋,于欢,钟凌云,张金莲.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02)
  • [10]沙蜇(Nemopilema nomurai)和白色霞水母(Cyanea nozakii)刺丝囊毒素的溶血活性、细胞毒性比较研究[D]. 徐金涛.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2014(04)

标签:;  ;  ;  ;  

山羊血理化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