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宝刚:对艺术的甜蜜向往和执着追求

赵宝刚:对艺术的甜蜜向往和执着追求

一、赵宝刚:对艺术的甜蜜向往和执着追求(论文文献综述)

吴丹[1](2018)在《新媒介视域下的文学存在 ——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文学发展为例》文中指出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在新媒介的影响下,社会的转型已经成为不争的文化事实。新媒介的全方位渗透,不但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更多地改变了人们的审美观念和对世界的感知。在强势的新媒介语境下,文学作为人类最重要的艺术审美表现形式之一,也必然会发生变化。由此,以新媒介为出发点,研究当下文学自身如何存在以及其存在状况就具有特别的意义。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如下:第一,把文学置于新媒介的视域下进行考察。笔者结合新媒介及其语境延伸所形成的“媒介文化”进行考察,以见出文学得到新媒介助力得以膨胀的意识形态、政治制度、商业性市场等因素;第二,对文学转向所产生的文学后果进行研究,考察新媒介所产生的影响力以及文学所采取的应对措施;第三,对文学主体的转变进行研究。在文学中,无论是作家、作品或是读者,都处于世界之中,都离不开主体。因此,文学的存在方式和存在意义都来自于主体之于世界的关系之中。基于以上思路,全文的具体安排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绪论中,主要阐述了本文对于“文学”、“文学研究”内涵的理解,并对研究对象的范畴进行界定,在对以往相关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阐述了本文的研究空间及其价值所在。第二,在第一章中通过“走进中心的新媒介”、“新媒介下的文化语境”、“文化生产机构的转变”等方面,指出随着新媒介的技术发展,新媒介权力的日益扩展使得大众化的文化语境得以生成,新的文化格局得以形成。第三,通过艺术家←作品→世界这一场域,分析新媒介产生的影响力以及文学自身所采取的应对措施。认为在新媒介的作用下,文学也呈现出“大众化”的倾向,主要表现为以“日常生活”为表征。借鉴赫勒的“日常生活”理论,本文把当下文学的“日常生活”存在形式分为“文学的自在存在”和“文学的自为存在”两个方面。通过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同类型的小说文本及其变化进行具体的分析,认为在新媒介时代中中国当代文学在“日常生活”的表征下,其实质是激发人的物质“欲望”需求和精神的“欲望”诉求。相应地也反映出新媒介下文学的自由性和不自由性。第四,通过欣赏者←作品→世界这一场域,阐述了文学受众对新媒介的接受方式及产生的心理机制转变,探讨了文学受众脱离了传统阅读的范式而产生新的特征。在这里,阅读的“主体”作为更类似于海德格尔所说的常人“此在”,成为“大众受众”中的一员。经过以上具体的探寻、分析,本文认为:第一,从文学自身来看,在新媒介“权力中心”的语境下,“日常生活叙事”已经逐步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一种新的“宏大叙事”,“现实”成为了作家热心注目的问题,“写实”也成为了相对应的叙事策略。同时对这一文学变化,本文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从“去历史化”到“务实”的转变,这一去魅的本身客观上是否也落入了另一种“魅”的圈套?第二,从文学和新媒介的关系来看,新媒介使文学自身有了全新的维度,促进了文学的形式多样化和个性丰富性。同时也指出,无论新媒介给予文学以多大程度的“自由”,但在大众媒介的笼罩下,文学“写什么”、“怎么写”都不可避免地有着大众媒介的积极参与和呼应。第三,对新媒介下的文学如何生存和发展,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认为文学存在的本质乃是人对自身所在的世界中的反思,新媒介下的文学存在之核心在于生命如何在“自在”之中保留“自为”,在于如何在“自在”和“自为”之中走向人类的“为我们存在”。

苏灵竹[2](2018)在《一步之遥—不同影片同一原声的美学解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步之遥》是阿根廷的代表探戈作品,它的地域性和历史背景造就了它独特的艺术魅力。探戈在历史的洪流中从底层走向光明,将文化大融合的精华融于一身,承载着移民们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探戈音乐如同它的历史一样充满着包容性和独特性。电影音乐作为一门交叉艺术形式将音乐与画面完美契合并展现出独特的美学特质。《一步之遥》在多部影片中被用于配乐,本文将不同影片中的同一原声——《一步之遥》探戈作为核心,分析它在两部影片中的音画配置关系并解读《一步之遥》在两部电影中的美学特质及其感染力。本文的第一章为探戈《一步之遥》的历史源流及其音乐概述,分别将探戈的起源、探戈音乐元素以及《一步之遥》的音乐背景进行介绍。第二章论述不同影片中《一步之遥》的音乐美学构建,介绍两部影片的作者及剧情,并分析探戈音乐与美学的相互渗透及其叙事方式,最后介绍了音画融合的美学张力。第三章为诗意地回归与追寻——芬芳馥郁的探戈,主要介绍了探戈艺术的情感返照和探戈生命的意蕴,并论述了探戈音乐的美学特质带给笔者对探戈及其生命的美学思考和感悟。将探戈生命的意蕴内化为自身生命的追寻,将欣赏变为一种鲜活的创造,进入欣赏的胜境。

李亚男[3](2017)在《中国当代青春题材电视剧的审美特色》文中提出近年来,国产青春题材电视剧成为中国电视剧市场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青春题材电视剧的出现和发展,为中国电视剧注入新的血液。本文从美学和传播学的角度,对此类作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本文概括总结了青春题材电视剧的发展,并从媒介转换角度、内部和外部的驱动因素、快节奏叙事模式等方面,阐述了青春题材电视剧的审美建构。论文从新媒体的发展、大众的审美诉求和通俗化的影像风格等方面,探讨了青春题材电视剧的审美优势。文章还从现代社会消费特征出发,分析了青春文学作品在这种文化影响下的发展弊端,以及青春题材电视剧在“快消费”文化影响下的审美缺憾。论文最后阐述了青春题材电视剧审美的发展趋势,力求从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商业和艺术的统一中,寻找青春题材电视剧发展的最佳途径。

王晓丽[4](2017)在《论消费文化语境中的新世纪中国电影》文中指出新世纪中国电影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在电影产量、票房数量、影院建设、从业队伍、观影人次等方面今非昔比,呈现出欣欣向荣的盛世景观。但是与产业的繁荣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电影质量和口碑的持续走低,导致国产电影面临严重的信誉危机。因而总结电影产业发展的经验和深入分析当前电影的创作症候对中国电影未来的发展具有切实且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在全面整理和把握新世纪中国电影资料的基础上,梳理出电影发展的主要脉络,运用消费文化、叙事学、类型学、意识形态批评、纪实美学等理论和方法,对新世纪中国电影的影像、叙事、美学、价值观以及与观众的关系等进行系统地研究。第一章揭示消费文化是新世纪中国电影的现实语境。论文首先辨析消费文化的含义,指出消费文化作为文化全球化的主力军已经成为新世纪中国社会的主导文化语境和主要价值观之一;剖析新世纪中国电影的生态环境,即电影政策的实施推进了电影产业化进程,吸引多元资本投入到电影行业从而促进了电影的繁荣,同时受众主体的低幼化和消费文化语境直接影响了电影娱乐化、物欲化、怀旧性的审美转向;将新世纪电影的格局划分为商业电影、主旋律电影和艺术电影等,并简要分析其基本形态。第二章探讨商业电影中奇观化的国产大片。古装武侠大片开启了中国大片的探索之旅,以“武舞美学”为核心的动作奇观营造颇具东方文化色彩,但过于重视画面而陷入叙事和意义双重失落的泥沼,叫座不叫好。历史战争大片以战争场面奇观为视觉营造的重点,通过考察战争与人性的纠缠表达出对人性的质疑和历史的反思,但压抑的画面和人性表达的失衡造成了娱乐性的欠缺与审美的错位。奇幻大片以真爱、成长、自由为主题,运用电脑特技手段建构非真实的艺术空间,辅以爱情、动作、冒险等类型元素,以青年人为目标受众而获得了巨大的市场成功,但技术进步的同时暴露出艺术的幼稚。第三章讨论商业电影中世俗化的类型片,选取喜剧片、小妞电影和青春片等中小成本类型片进行分析。喜剧片以其得天独厚的娱乐优势获得市场的青睐,小妞电影以引领时尚的消费品牌和女性青春靓丽的形象而赢得女性观众市场,青春片的盛行在于它契合了当下影院观影主体——20岁上下的青年人对青春、爱情、梦想的期待和想象。虽然这些类型片的娱乐性较强,但在消费文化的驱使下出现了艺术性和思想性的不足,如喜剧片的低俗、小妞电影的拜金主义和青春片的幼稚等,同时还存在叙事模式化、手法雷同化、主题同质化、风格过度娱乐化等问题。第四章解读主旋律电影的交响与变奏。面对资金危机和接受焦虑,主旋律电影一方面通过国家形象的塑造、集体记忆的重构、当代英模的宣扬完成了意识形态的时代性重写;另一方面积极推进市场化转型,向商业电影借鉴奇观化、明星化、类型化的叙事策略,以实现电影的社会效益与商业效益的双重诉求。论文最后指出了主旋律电影发展中出现的商业美学膨胀等问题,提出了主旋律电影未来的发展方向。第五分析艺术电影的坚守和探索。大众消费文化的普及与蔓延使原本小众化的艺术电影更加边缘化,艺术电影在坚守艺术独立性的同时也开始了类型化的探索,呈现出再现现实经验、描绘个体情感与沉溺类型越界等三种创作倾向。论文着重探讨其现实经验的关注与遮蔽,生命体验的开掘与简化,以及类型的融合与支离等美学症候。最后,在对新世纪中国电影重要文本的影像、叙事与文化的分析中得出结论:电影艺术的发展与时代、社会有着盘根错节的联系,新世纪中国电影的审美与文化、创作与市场(观众)、艺术与商业之间是一种互相促进的关系。在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因素的合力作用下,中国电影产业经历了十余年的飞速发展之后,未来中国电影将呈现出数量性增长减缓和质量性增长提高的发展趋势。所以对电影产业的繁荣应当肯定,对电影叙事和精神上的不足应予以正视和重视,而任何单一的肯定或否定评价都不可取。

刘欢[5](2016)在《大陆都市题材影视剧中的“暖男”形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暖男”一词源于女性观众对影视剧和电视节目中一种新型好男人形象的言说,它具有网络语言的随意性。“暖男”成为当下影视剧中最引人注目的一类都市男性形象,他们既受到女性观众的热烈追捧,也引发了诸多关于性别意识和话语权力的争议,消费文化所构建的影像空间湮没了两性个体的苦涩与悲凉。影视剧中的“暖男”形象来自于都市语境与女性视域的双重建构,在视觉快感与心理补偿机制的引导下,“暖男”为观众构筑了想象的异邦。当今社会对男性形象多元化的默许打破了单一固化的性别模式,男性承载了更为丰富的美学价值,以独特的性别魅力给大众带来别样的审美体验。在都市化的生存语境中,“暖男”成为契合受众心理期待的欲望载体,通过都市符码的拼贴与情感化叙事得以实现。社会观念的变革促使男性气质向多元发展,新媒体的崛起为“暖男”的爆炸式传播提供了可能。影视作品作为具有表意功能的符号系统,直接参与了性别文化的生产和传播,“暖男”形象正是基于当下中国社会发展状况下的社会心理而产生的,映射出受众对男性角色的需求。进而言之,“暖男”形象的传播与构建是和社会中的女性心理分不开的,而女性心理恰恰显映了女性的生存现状。影视剧中的“暖男”不仅满足了女性普遍的情感需求与性别期待,更为荧幕内外的“剩女”提供了欲望的温床和远离世俗纷扰的港湾,透露出女性个体的脆弱及其生存窘境。“受众本位”的传播策略迫使荧幕中的男性形象产生相应变化,商业化的生产逻辑直接导致“暖男”形象的批量生产,在营造温情的同时呈现脸谱化与同质化的创作缺陷,最终沦为世俗爱情的庸俗配角,成为单纯的欲望层面的性别想象。男性形象作为一面观照当下社会两性关系与个体生存际遇的隐形棱镜,对影视剧中“暖男”形象背后的社会语境及潜藏话语的探寻,有助于揭示当下社会两性生存的现实困境,进而寻求真正意义上的两性平等对话。

孟盼盼[6](2016)在《韩国青春偶像剧的中国受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韩国电视剧作为一种大众文化凭借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良的制作风行东南亚乃至欧美地区,在全球范围内掀起“韩流”热潮,其中以青春偶像剧传播最广、影响最大。当下韩国青春偶像剧不断地推陈出新,在我国的受众群体也不断地扩大,对我国受众的消费行为、价值观念等各方面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本文以韩国青春偶像剧的中国受众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对韩国青春偶像剧中国受众的调查与分析,从受众需求与韩国青春偶像剧文本创作的角度,对韩国青春偶像剧与中国受众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本文创新性地将视点聚焦于受众,系统分析韩国青春偶像剧对中国受众需求的满足,对中国青春偶像剧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全文分为六个部分。绪论部分首先对韩国青春偶像剧进行文献综述,在此基础上,指出本文的研究意义与创新性在于通过社会调查对韩国青春偶像剧中国受众作出全面的分析,并从受众角度解读韩国青春偶像剧文本,进而把握中国受众的观看需求。第一章首先对韩国青春偶像剧进行界定和梳理,继而对韩国青春偶像剧在中国的传播现状和传播原因进行归纳和分析,指出,除了韩国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支持,两国文化之间的相似性与差异性以及网络技术的发展也是韩国青春偶像剧能够在中国广泛传播的重要原因,并进一步指出,韩国青春偶像剧能够广受关注的根本原因是其对受众需求的重视与满足。第二章主要是通过问卷调查法对韩国青春偶像剧中国受众进行调查与分析,从性别、年龄、文化层次、职业、收入情况、观看途径、观看状态等方面总结出韩国青春偶像剧中国受众的基本特征,解读中国受众观看韩国青春偶像剧的主要动机以及对韩国青春偶像剧的反馈情况。第三章结合接受美学、叙事学等相关理论从受众视角解读韩国青春偶像剧文本创作,分析了作为类型剧的韩国青春偶像剧在题材选择、叙事艺术、人物塑造等方面的特点,总结出韩国青春偶像剧吸引中国受众的艺术元素,即题材的多样性、以情动人的叙事主题、曲折圆满的叙事情节、形象的人物塑造等。第四章探讨了韩国青春偶像剧中国受众的多重身份,即作为消费者、鉴赏者、受教化者的中国受众在观看韩国青春偶像剧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满足内心对完美身体、美好情感的追求,还能够获得悦目悦耳的审美体验,通过剧中传递出的传统正面价值观念及现代观念达到自我建构、自我完善的目的。最后是本文的结语部分,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国产青春偶像剧之所以不能如韩国青春偶像剧那样赢得广泛的市场和受众,自身存在诸多问题,如剧本缺乏创新、制作水平不高、演员演技较差等,并指出中国青春偶像剧在剧本创作、演员培养、后期制作等方面还需进一步提升。

吴文瀚[7](2015)在《中国当代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研究 ——以中国广告长城奖、黄河奖作品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30余年,中国社会发展迅速,就广告而言,消费、艺术与媒介的嵌合性动态发展是造成中国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的关系逻辑。作为过程研究,本论文以中国广告长城奖、黄河奖三十余年的作品文本为研究对象,结合艺术学与传播学的研究方法,在历时性分析与共时性比较的基础上,对当代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进行广告艺术形态视域的关照。认为中国广告在改革开放的30余年间迅速成熟,其发展经历了从再现商品、表现消费到表征文化的三个阶段,实现了与国际广告发展的接轨与同步,而其自身也因之成为中国社会文化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全文由绪论、正文与趋势分析三部分构成。绪论讨论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广告发展的时空压缩背景;作为时间维度下艺术形式与社会风貌复合体的艺术形态与广告之间的关系;艺术学研究领域的再现理论、表现理论与传播学研究领域的表征理论的结合作为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研究的理论框架的合理性;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研究的价值等内容。结合相关文献综述与中国广告长城奖、黄河奖的文本综述,提出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历史发展如何在广告艺术形态的流变中得以呈现,其发生机理与发展路径如何建构等问题。正文部分:第二章是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的阶段划分。流变研究作为历时性研究,首先是分期的问题,将中国广告长城奖、黄河奖的时间节点表达引入到消费、艺术与媒介三者共同构建的嵌合式互动的关系逻辑中,结合中国广告史的相关研究成果,认为中国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经历了1982-1992的社会文化复苏期、1993-2000的商品化表现期、2001-2007的符号化表达期与2008后的文化表征期的四个时期。第三、四、五章,就1982至2007的广告艺术形态流变表达进行分析。在前文阶段划分的基础上,引入关系研究的方法,结合编年记叙,以中国广告长城奖、黄河奖的作品为文本研究对象,通过与其他艺术形式的文本进行共时性比照,将艺术的再现理论与表现理论作为创作机制引入到对不同时期的广告艺术形态表达的分析中,寻找广告在中国社会文化演进中的作用与广告自身艺术形态流变的表达规律。2008后,中国社会的新全面转型使得广告的发展也进入新阶段,广告的艺术再现与表现功能逐步被广告的文化表征功能超越。正文第六章,首先结合场域理论,从消费、文化与传播的三维关系构建入手,对2008后中国广告艺术形态的发生机制进行探讨;其次,分析了2008后中国广告艺术形态符号化表征的心理生成机制——记忆的再造:包括广告的群体记忆的异化与个体记忆的再造;图像化拟真下广告消费记忆构建的外部形构;空间拼贴中广告消费记忆的场域构建与基于集体记忆的广告记忆符号的解构与重塑等。最后,将中国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研究重归于艺术形态文本研究之中,认为中国广告艺术形态主体在经历了从情态文本、意态文本到语态文本的流变后,情态文本伴随着公益广告的勃兴重新回归,但其回归的依据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而是大国视角下文化力的重新构建。结论部分,提出了中国广告艺术形态表达的趋向与发展构想。认为未来中国广告在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上,将体现出包容性、贴合性与敏感性的新特征;在内容表达上将表现为理念先于产品的趋势;在广告艺术创作领域将呈现为体验与联动的结合;在广告价值核心方面,将呈现从人性化到人格化的转变;在广告艺术环境与接受环境的营造方面,将呈现从仿真到拟真的趋势。作为未来的艺术品,广告艺术将最大限度的降低了对物质的依赖,向更加纯粹的精神层面跃升。

孔小彬[8](2015)在《接受与阐释 ——电影导演与新时期以来的中国文学》文中研究说明上世纪80年代以来,相当数量的当代文学作品(超过230部)改编成电影并获得成功,相关研究应当得到重视。目前的改编研究忽视了电影导演这一改编的中心环节,本论文将致力于此。论文主要思考了这样几个相关问题:从文学到电影的过程中,作为二者联结点的导演在其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作为接受与阐释的主体,导演身上哪些因素在发挥着怎样的作用?他又在多大程度上受到哪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如何评价导演改编之优劣?与一般的改编研究不同,本文着重考察作为电影创作核心的电影导演这一职业群体,将文学到电影的过程视为复杂的阅读-阐释过程。在理论方法上,主要借鉴西方的文学解释学、接受美学、读者反应批评、认知心理学等相关理论。以此为指导,论文主要从思想观念、影像艺术、个性风格、市场意识等四个方面考察导演对当代小说的接受与阐释活动。在作为“前理解”的思想观念方面,谢晋以其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正面理解选择小说,用道德情感化的方式阐释这些政治作品;谢飞的理想主义与教化意识影响到他对文本的选择与认知,其观念有时不免与小说思想内涵发生冲突;黄健中有很强的理论自觉意识,这会深化他对作品的理解,但也有“文不对题”的现象。张艺谋、陈凯歌、霍建起在改编中相当重视影像艺术与文学艺术的对话。张艺谋能为不同的小说创造性地找到不同的影像艺术形式;陈凯歌追求影像的寓言深度,有时不免艰深晦涩;霍建起习惯于用唯美诗意的影像表现他所选中的忧伤故事。姜文对表演性的强调、黄建新注重都市生活的荒诞色彩、张元选择叛逆性的边缘文本,这几位导演自身的个性风格主导了改编过程。冯小刚、夏钢、滕文骥则较多地考虑了观众的因素,只是表现各有不同。本文的研究让我们有机会深入地考察两个不同的心灵世界,一个是电影导演,一个是文学作者。研究这二者之间潜在的对话关系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诱惑。本文以个案研究为主,选取了谢晋、张艺谋、陈凯歌等十二个样本,力图深入探讨每个个体丰富而独特的“阅读”经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我们追问哪些因素影响了导演的接受与阐释?考察发现,主观因素方面包括导演的成长环境、教育背景、职业经历、个性气质以及与这些因素相关的价值理念、艺术观念、文学趣味等等;客观因素包括时代环境、生存体制、市场因素、观众趣味等。这些因素往往复杂地交织在一起,需要仔细辨析。我们的评价也在这种深入地辨析中以人文立场展开。

高婷[9](2015)在《低碳影视表演艺术研究》文中认为目前,我国的影视产业正以高速向前发展,而大大小小的明星、演员也由此应运而生,但令人遗憾的是过于追求速度和数量就会难以避免地导致质量的缺失,在数量众多的演员中真正演技卓越的演员却凤毛麟角,整个演艺界普遍呈现出了“虚假化、低俗化、泛商业化”的高碳化表演趋势,观众若长期观看此类表演,则会对其审美水平和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论文运用实证研究、思辨研究、比较研究这三种研究方法,结合当前的热门影视作品对当下表演艺术存在的诸多病象乱象做出详细阐述,具体分析其产生原因,并以“低碳美学”作为理论基础,以国内外大量的经典表演作品作为研究材料,对低碳表演艺术及其美学机制进行研究和探讨,提出低碳表演艺术的演绎策略。当下影视表演艺术的主流趋势就是高碳化,具体表现为虚假化、低俗化和泛商业化三种情况。影视表演的虚假化具体分为内容虚假与演技虚假两种类型,内容虚假是指演员演绎的情节因不符合生活常识和日常认知而造成的虚假感,演技虚假是指由于演员言行不符合艺术真实原则而造成的虚假感;影视表演的低俗化具体表现为低质点噱头、粗陋化台词和色情化演绎;影视表演的泛商业化是指演员摒弃了艺术操守,金钱至上的表演倾向。造成高碳化表演趋势的原因有三点:一是现存表演理念的陈旧与单一,二是大部分演员自身演绎功力较为薄弱,三是商业利益的驱动。高碳表演主要引发观众沉浸型的自由情感,损害观众身心健康,并造成时间、金钱与资源的大量浪费,因此,建立低碳表演机制就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低碳表演的作用效果是引发观众陶冶型的自由情感,使观众从中获得思想的启迪和心灵的净化,低碳表演的本体特征是艺术真实,具体可分为直观真实表演、超现实真实表演、主观真实表演和客观真实表演这四种主要的艺术真实表演类型,其中客观真实表演是低碳表演的充分必要条件,客观真实表演主要依靠直观真实表演与超现实真实表演路径,与主观真实表演路径这两条途径获得。低碳表演策略具体分为角色性格设计、表演技巧、深度表演与宽度表演、演员与编导的互作、明星表演这几个方面。在进行角色性格设计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对同一故事中不同人物性格进行设计时应当做到:一是人物性格的设计要具有合理性,二是人物性格应做到丰富性与均衡性并举,三是介绍人物性格时要做到详略得当;在对故事中典型人物典型性格进行设计时要注意:其一,典型人物的性格要具有合理性,其二,典型性格要注意性格的多重性、主导性、自我矛盾性三者的统一,其三,典型人物性格应做到典型性与模糊性的统一。演员在进行表演时应当注意表演技巧,具体应该在眼神、动作、台词、对话这几方面多加研究和推敲,力求人物的神情、行为、语气与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相一致。对优秀的演员所进行的表演进行具体划分时,可分为深度表演和宽度表演,所谓表演的深度即演员对角色表演的到位、相似程度,表演的宽度是指在演员在保证表演的真实性和到位性的情况下,所能跨越的人物类型的广泛度,低碳表演要求每个演员在保证深度表演的同时力求宽度表演。然而,演员若想实现低碳表演不仅需要提高自身演技,还要努力调节自己与编剧和导演的关系,确保编剧和导演尊重和提倡低碳表演,使演员能够在进行表演创作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性、创造性、开放性。明星表演的低碳表演策略是:其一,应尽量选择与自身外形、年龄、气质相符的角色加以表演;其二,不要轻易更换角色类型;其三,明星演员对不同角色的选取应当做到类型相同但人物不同;四、演员应随着其年龄阅历的增长适时变更角色类型;五、天才型明星演员应尝试拓宽戏路。综上所述,低碳表演应当遵循低碳美学原理,在人物设计、表演技巧等方面力求尽善尽美,同时演员也要努力提高自身表演的深度与宽度,并努力实现演员自身的能动性与创造性,达到直观真实表演、超现实真实表演与主观真实,进而上升到深层的客观真实表演的层次,创造出立体丰满、真实可感、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从而使审美主体从中获得极大的审美愉悦和理性满足,产生一种陶冶型的自由情感,进而在表演作品中启迪思想、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涤荡灵魂。

顾思宇[10](2014)在《赵宝刚青春都市题材电视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赵宝刚青春都市题材的电视剧作品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给观众带去娱乐和消遣的同时拉动了我国电视剧产业和其他产业的发展。但是剧集中充斥的大量商业广告,故事情节过于理想化等问题也引来了多方的质疑。任何现象的背后都隐藏着深层次的原因,电视剧呈现出日益强大的影响力正是大众文化权力扩张的表现之一。我们沉浸在大众文化带来的精神抚慰和娱乐消遣功能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大众文化的消极方面,并对此保持客观和谨慎的态度。本文通过文本分析法、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聚焦于赵宝刚青春都市题材电视剧,并以赵氏青春三部曲《奋斗》、《我的青春谁做主》和《北京青年》为研究范本,从大众文化的语境出发对这类电视剧进行全面分析,希望可以以此给当前我国的电视剧运作一些启示。文章第一部分绪论对本论文的研究问题和研究意义做出概括,同时对当前学界有关本选题的相关研究进行回顾。第二部分,了解我国青春都市题材电视剧的概况。首先对这类电视剧赖以身存的文化语境,即大众文化做全面的把握,探究大众文化的释义和大众文化的特征。进而对青春都市题材的电视剧的概念做出界定,为本文的研究提供背景资料;第三部分,聚焦赵宝刚具有代表性的青春都市题材电视剧,对赵宝刚青春都市题材电视剧进行文本分析,分析其选题、结构安排、台词设计方面的具体操作。第四部分,从商业化发展的角度分析赵宝刚青春都市题材电视剧运用的策略,发现其在商业广告植入、电视剧的宣传造势以及播出渠道的选择方面的独到之处。第五部分,论述了赵宝刚青春都市题材电视剧带来的影响,分别从正负效应阐述,看到赵宝刚青春都市题材电视剧满足受众需求,给制片方、广告方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对充斥大量消费符号的电视剧作品带来的不良影响进行批判分析。第六部分,思考我国青春都市题材电视剧的未来走向,提出应该正确认识大众文化,坚守艺术性和商业性的统一,避免过度商业化和娱乐化带来的严重后果。最后为结语,对本论文的研究做出总结,认为青春都市题材电视剧应该摒除过度商业化和娱乐化的弊端,各方利益主体应该肩负起更多的社会责任,增强这类电视剧的原创性和新颖性,从而满足观众的真正的需求。

二、赵宝刚:对艺术的甜蜜向往和执着追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赵宝刚:对艺术的甜蜜向往和执着追求(论文提纲范文)

(1)新媒介视域下的文学存在 ——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文学发展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新媒介:观照中国当代文学的必要视角
    二、对“文学”与“文学研究”内涵的探讨和反思
    三、研究的空间和意义
第一章 新媒介及其中心权力的生成
    第一节 走进中心的新媒介
    第二节 新媒介下的文化语境
    第三节 文化生产机构的转变
    小结
第二章 新媒介下的文学生存模式
    第一节 文学作为日常生活的“自在存在”
    第二节 文学作为日常生活的“自为存在”
    第三节 文学的“他律性”彰显
    小结
第三章 新媒介下的个性化文学存在
    第一节 断裂:文学“日常生活”的出场与呈现
    第二节 新媒介与“80后”:“青春小说”的生发与分化
    第三节 新世纪写实:“底层”日常生活的现实观照
    第四节 另一种存在:“民间”的精神之旅
    小结
第四章 新媒介下的女性文学存在
    第一节 林白、陈染:女性“身体”的出场与言说
    第二节 “美女作家”:消费下的“身体”坠落
    第三节 “摒弃”身体的外向女性书写
    第四节 摄影镜下的女性“声音”
    小结
第五章 新媒介下的文学受众之存在
    第一节 新媒介下的受众接受机制
    第二节 新媒介下的受众心理机制
    第三节 文学受众阅读方式的转变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

(2)一步之遥—不同影片同一原声的美学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
一、探戈《一步之遥》历史源流、演变及音乐概况
    (一)探戈历史源流与演变
    (二)卡洛斯·加德尔
    (三)探戈音乐结构及特征
二、不同影片中《一步之遥》的美学构建
    (一)对弈与缠绵
    (二)探戈与美学的相互渗透
    (三)探戈音乐的叙事方式
    (四)音画艺术的美学感染力
三、诗意地回归与追寻——芬芳馥郁的探戈
    (一)探戈艺术的情感返照
    (二)探戈的创作新变与流动
    (三)探戈生命的意蕴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3)中国当代青春题材电视剧的审美特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青春题材电视剧发展概述
    (一)青春题材电视剧的界定
    (二)青春题材电视剧的发展历程
        1、萌芽阶段(1998-2008)
        2、发展阶段(2008-今)
    (三)青春题材电视剧的特征
        1、阐述年轻人的意识形态
        2、体现年轻人的生活状态
二、青春题材电视剧的审美建构
    (一)媒介转换:从文字留白到影像表现
    (二)叙事建构:故事情节的审美驱动
        1、委婉细致的内在驱动
        2、复杂曲折的外部驱动
    (三)情节推进:适应时代的审美节奏
三、青春题材电视剧的审美优势
    (一)新媒体的审美保障
    (二)大众化的审美诉求
        1、青春的情感共鸣
        2、受众的高度默契
    (三)平易通俗的审美风格
四、青春题材电视剧的审美缺憾
    (一)对原着的解构与破坏
    (二)审美元素的“落套”
    (三)“快消费”影响下的媚俗倾向
五、青春题材电视剧审美的发展趋势
    (一)对原着的审美选择
    (二)商业性和艺术性的平衡
    (三)合理产品定位及宣传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4)论消费文化语境中的新世纪中国电影(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消费文化:新世纪中国电影的现实语境
    第一节 消费文化之定义
        一、消费文化的内涵
        二、消费文化的范畴
    第二节 新世纪中国电影的生态环境
        一、电影政策:产业进程的主动力
        二、多元资本:产业繁荣的助推力
        三、社会症候:娱乐至死和价值虚无
        四、观众本位:产业发展的中心点
    第三节 新世纪中国电影的格局与基本形态
        一、商业电影:繁荣中的尴尬
        二、主旋律电影:危机下的转型
        三、艺术电影:困境中的坚守
第二章 商业电影(上):奇观化的中国大片
    第一节 东方奇观背后的双重失落
        一、华丽的东方奇观
        二、叙事的断裂与拼贴
        三、价值虚无与文化悖逆
    第二节 战争奇观下的人性迷思
        一、影像的真实美学风格
        二、人性叙事的丰富与困境
        三、文本意义的建构与缺憾
    第三节 技术的进步与艺术的幼稚
        一、数字技术与审美体验升级
        二、类型杂糅与叙事混乱
        三、想象力的匮乏
第三章 商业电影(下):世俗化的类型片
    第一节 “笑”的盛宴
        一、贺岁喜剧:小品化与游戏化
        二、中小成本喜剧:巧合与戏仿
    第二节 女性的童话
        一、女性乌托邦的建构
        二、凝视中的误认与想象
        三、消费文化的意义旨归
    第三节 青春怀旧风
        一、青年群像与成长主题
        二、怀旧消费与偶像崇拜
        三、青春书写的陷落与超越
第四章 主旋律电影的交响与变奏
    第一节 意识形态的书写
        一、国家形象的塑造
        二、集体记忆的重构
        三、当代英模的宣扬
    第二节 商业化策略
        一、视听的奇观化
        二、人物的日常化
        三、叙事的类型化
    第三节 反思与展望
        一、过度商业化与现实桎梏
        二、主旋律电影的主流化走向
第五章 艺术电影的坚守与探索
    第一节 现实经验的呈现与遮蔽
        一、现实生活的再现
        二、纪实风格的凸显
        三、回避现实与无力超越
    第二节 主观心理的表现与简化
        一、人物心理的开掘
        二、有意味的形式
        三、戏剧性的妥协
    第三节 类型越界的融合与支离
        一、艺术性的追求
        二、类型化的转向
        三、难以弥合的裂缝
余论
    一、中国电影史范畴中的新世纪电影
    二、跨文化视野下的新世纪中国电影
参考文献
附录: 新世纪中国重要影片一览表
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5)大陆都市题材影视剧中的“暖男”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大陆影视剧中男性形象的审美变迁
    第一节 大陆影视剧中主流男性形象的发展轨迹
        一、从“扁平化”到“多元化”
        二、从主流话语到自我言说
    第二节 大陆影视剧中男性形象的多元化呈现
        一、传统道德的温情守望
        二、世俗神话的孤苦追寻
        三、时代边缘的凛冽人生
    第三节“暖男”:都市影像中的新形象
        一、都市欲望与情感焦虑
        二、多重定义与生存变奏
第二章 大陆都市题材影视剧中“暖男”形象构建的社会语境
    第一节 社会文化:变革与发展
        一、社会观念的变革话语
        二、大众文化与媒介共谋
    第二节 两性话语:蜕变与尴尬
        一、男性气质的多元发展
        二、“剩女”时代的欲望载体
    第三节 新媒体纪元:狂欢与孤独
        一、自媒体时代的狂欢
        二、社会隔阂与个体孤独
第三章 大陆都市题材影视剧中“暖男”形象的构建策略
    第一节 叙事结构与审美情境
        一、二元对立与多元关系
        二、世俗情境与当代审美
    第二节 角色定位与群像雕刻
        一、被审视的坚固与柔情
        二、“暖男”形象的多元构建
    第三节 都市符码与跨域想象
        一、都市符码的拼贴与意象化传达
        二、跨域幻想与都市新贵
第四章 大陆都市题材影视剧中“暖男”形象构建的反思与启示
    第一节 “暖男”形象的冷思考
        一、创作危机:浮华背后的隐忧
        二、性别桎梏:两性的苦涩柔情
    第二节 “暖男”形象构建的启示
        一、发展策略:突围创新与价值重塑
        二、两性关系:探寻自由之路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韩国青春偶像剧的中国受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文献综述
    二、选题意义和创新性
    三、研究内容、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韩国青春偶像剧在中国的传播
    第一节 韩国青春偶像剧的界定及概况
        一、青春偶像剧的界定
        二、韩国青春偶像剧概况
    第二节 韩国青春偶像剧在中国的传播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韩国青春偶像剧在中国的传播现状
        二、韩国青春偶像剧在中国的传播原因分析
    第三节 韩国青春偶像剧的受众之重
        一、韩国青春偶像剧对受众的重视
        二、中国受众需求与韩国青春偶像剧在中国的热播
第二章 韩国青春偶像剧中国受众的调查与分析
    第一节 韩国青春偶像剧的中国受众构成
        一、性别
        二、年龄
        三、文化层次与职业
        四、收入情况
    第二节 中国受众对韩国青春偶像剧的接受行为分析
        一、接受途径
        二、接受状态
        三、接受动机
    第三节 中国受众对韩国青春偶像剧的接受反馈
        一、鉴赏式反馈
        二、娱乐式反馈
第三章 中国受众对韩国青春偶像剧文本之接受
    第一节 中国受众对韩国青春偶像剧题材的接受
        一、作为类型剧的青春偶像剧
        二、韩国青春偶像剧题材的多样性
    第二节 中国受众对韩国青春偶像剧叙事艺术的接受
        一、以情动人的叙事主题
        二、曲折圆满的叙事情节
    第三节 中国受众对韩国青春偶像剧人物塑造的接受
        一、人物的外在包装
        二、人物的内在刻画
第四章 韩国青春偶像剧中国受众的多重身份
    第一节 作为消费者的中国受众
        一、消费文化和粉丝文化的影响
        二、观影即消费
    第二节 作为鉴赏者的中国受众
        一、悦目的视觉体验
        二、悦耳的听觉体验
    第三节 作为受教化者的中国受众
        一、传统价值观念的潜移默化
        二、现代观念的积极引导
        三、自我建构与自我实现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7)中国当代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研究 ——以中国广告长城奖、黄河奖作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主要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广告艺术形态流变呈现
        1.1.1 时空压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广告发展的特殊场域
        1.1.2 艺术形态:时间维度下艺术形式与社会风貌的复合体
        1.1.3 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研究的价值指向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3 研究对象、理论建构与研究路径综述
        1.3.1 中国广告长城奖、黄河奖综述
        1.3.2 再现、表现与表征:中国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研究的理论构建
        1.3.3 从关系研究到文本研究,中国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研究的主体路径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2 中国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的动因与分期
    2.1 消费、艺术与媒介:中国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的关系逻辑
        2.1.1 作为广告目的的消费
        2.1.2 作为广告外化媒介的艺术
        2.1.3 作为广告话语权利工具的媒介
    2.2 消费模式转变:中国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的内在依据
        2.2.1 温饱型消费模式——消费的实用化
        2.2.2 基本小康型消费模式——消费的复合化
        2.2.3 全面小康型消费初期模式——消费的符号化
        2.2.4 全面小康型消费发展期模式——消费的表征化
    2.3 社会文化艺术变迁:中国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的外部动因
        2.3.1 中国社会文化艺术的萌芽与复苏
        2.3.2 中国社会文化艺术的商品化与大众文化转向
        2.3.3 中国社会文化艺术的商品化与大众文化勃兴
        2.3.4 大国文化背景下中国社会文化艺术群体话语与个体话语表达的交混
    2.4 媒介转型:中国广告艺术形态表达的形式依托
        2.4.1 传统媒体的混合应用
        2.4.2 城市化背景下电子媒介的普及与网络媒介的初步
        2.4.3 网络媒介的发展与媒介融合的探索
        2.4.4 移动终端下的个体化表达
    2.5 长城奖、黄河奖的节点表达与中国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的阶段划分
        2.5.1 中国广告长城奖、黄河奖的节点表达1992、2000与2007
        2.5.2 广告史视域下的中国广告发展
        2.5.3 消费、艺术与媒介共同作用下中国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的阶段划分
3 现实商品的图景再现:中国社会文化复苏期的广告艺术形态呈现(1982-1992)
    3.1 广告的复苏:反思与柔化中的热情1982-1985
        3.1.1 文化的反思与情感的柔化,1982
        3.1.2 思索与融汇之初,1983
        3.1.3 热情与理想的实践,1984
        3.1.4 反叛与西化的暗流,1985
    3.2 图景再现:“西北风”的谢幕与商品文化的“一把火”1986-1989
        3.2.1 在现实与魔幻中的“一无所有”,1986
        3.2.2 平和中的沉郁与轻薄,1987
        3.2.3 孤独城市中的明星闪烁,1988
        3.2.4 “感觉”的没落与底层关注,1989
    3.3 广告内涵的扩展:抚慰与大转型下商品的浪漫主义1990-1992
        3.3.1 渴望的抚慰与台湾之潮,1990
        3.3.2 小人物的喜乐与逐渐远去的乡村,1991
        3.3.3 大转型下商品的浪漫主义,1992
4 表现消费:商品化初期社会情感的广告的艺术形态表达(1993-2000)
    4.1 商品光环下社会情感的广告艺术表现1993-1996
        4.1.1 缠绵的城市与回不去的乡村,1993
        4.1.2 失衡的抚慰与喧闹的物质,1994
        4.1.3 都市的欲望与传统的回归,1995
        4.1.4 价值观的博弈与民族自觉的复现,1996
    4.2 大时代与小个体的广告艺术表现1997-2000
        4.2.1 回归的东方之珠:现实与回忆交织,1997
        4.2.2 群体的远去与大时代下小个体的自我重塑,1998
        4.2.3 世纪末的温情与娱乐的“穿越”,1999
        4.2.4 网络的新世纪:娱乐与青春的“革命”交织,2000
5 消费符号的博弈:消费文化与全球化背景下大众文化的广告艺术形态表达(2001-2007)
    5.1 消费文化的符号生成:接轨、全球化与娱乐化2001-2003
        5.1.1 全球化的魅影与广告的先知,2001
        5.1.2 数字、影像与文化身份的再造,2002
        5.1.3 膨胀的城市中伤痛的抚慰与娱乐化的陶醉,2003
    5.2 消费文化的符号化表征:融合的尝试与草根崛起2004-2007
        5.2.1 网络虚拟与生态现实的联合表达,2004
        5.2.2 媒介融合的尝试与商品文化解构下的韩流汹涌,2005
        5.2.3 城市化中无望的传统文化与草根自觉,2006
        5.2.4 自我意识移动表达的初步与家国民族的再确立,2007
6 表征文化:新全面转型背景下中国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的文本指向(2008后)
    6.1 新全面转型:2008后中国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的发生机制
        6.1.1 经济与消费的双重转型——从工业投资到消费拉动
        6.1.2 文化转型——大国气质中社会文化心理的重塑
        6.1.3 传播方式转型——移动终端背景下传播方式的个体化与个性化凸显
    6.2 记忆的再造:2008后中国广告艺术形态的符号化表征
        6.2.1 从传统媒体到自媒体:广告的群体记忆的异化与个体记忆的再造
        6.2.2 图像化拟真:广告消费记忆构建的外部形构
        6.2.3 从现实环境到数字虚拟的空间拼贴:广告消费记忆的场域构建
        6.2.4 记忆符号的解构与重塑:基于集体记忆的广告艺术形态表征
    6.3 从情态文本到语态文本:中国广告长城奖与黄河奖的文本指向
        6.3.1 文化传统的广告情感再现——中国广告长城奖的情态文本指向
        6.3.2 城市生活中个体的自我放大——中国广告长城奖的意态文本指向
        6.3.3 草根的反抗——中国广告长城奖的语态文本指向
        6.3.4 回归情感——中国广告黄河奖的情态文本新指向
7 结语:中国广告艺术表达的趋向与构想
    7.1 中国广告艺术形态表达的趋向
        7.1.1 广告艺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的新特征
        7.1.2 理念先用产品:广告艺术内容表达的趋势
        7.1.3 体验与联动:广告艺术创作的趋势
        7.1.4 从人性化到人格化:广告核心价值理念的发展趋势
        7.1.5 从仿真到拟真:广告艺术环境与接受环境的营造的趋势
    7.2 未来的艺术品——广告艺术形态表达构想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

(8)接受与阐释 ——电影导演与新时期以来的中国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读者理论视野下的电影改编研究
    1.1 读者中心的确立与改编研究的范式转型
    1.2 阅读理论:一般阅读—改编过程的研究
    1.3 电影改编对读者理论提出的新挑战
第二章 “视域融合”——作为“前理解”的思想观念
    第一节 谢晋:主流意识形态的世俗化
        1.1 谢晋的政治小说嗜好
        1.2 阐释策略:官方意识的俗化
        1.3 被动转身之后的坚持
    第二节 黄健中:改编中的理论自觉
        2.1 启蒙思想与电影美学
        2.2 女性命运与女性主义
        2.3 “新历史”与市场考量
    第三节 谢飞:理想主义与教化意识
        3.1 成长、职业与价值观念的形成
        3.2 以理想主义同化小说
        3.3 在对话中妥协
第三章 “具体化”——影像艺术与原作的创造性对话
    第一节 张艺谋:摄影师眼中的文学图景
        1.1 张艺谋的文学观念与改编趋向
        1.2 找寻独特的影像风格
        1.3 影像创新意识主导的电影改编
    第二节 陈凯歌:影像的寓言结构
        2.1 “以诗解诗”——用艰深镜语演绎故事
        2.2 向深处开掘小说内涵
        2.3 “文革”中的创伤体验及其影响
    第三节 霍建起:唯美与诗化的影像
        3.1 青春与爱情
        3.2 浪漫与忧伤
        3.3 唯美与诗意
第四章 选择与“误读”的偏执——导演个性风格的同化力量
    第一节 姜文:表演的张力与风格的强烈
        1.1 我行我素的改编
        1.2 让表演“有劲”
        1.3 阳刚、强烈的改编风格
    第二节 张元:边缘人的身份认同与叛逆的文本选择
        2.1 边缘题材、反叛意识、纪录手法
        2.2 从“地下”到“地上”的文本选择
        2.3 个性回归的电影改编
    第三节 黄建新:荒诞的现实及其结构
        3.1 青睐社会问题小说
        3.2 荒诞及其结构
        3.3 荒诞与幽默
第五章 “阐释群体”——市场意识的渗透
    第一节 冯小刚:商业的与人文的标准
        1.1 冯氏贺岁片的王朔元素
        1.2 刘震云与冯氏电影的历史感、人文关怀
        1.3 “有意思的小说”:在票房与艺术之间
    第二节 滕文骥:大众化的稀释策略
        2.1 《棋王》:被稀释的文化命题
        2.2 《锅碗瓢盆交响曲》:改革与爱情的交响
        2.3 《香香闹油坊》:从乡村原生态到爱情喜剧
        2.4 《征服者》:信仰被情感替代
    第三节 夏钢:都市言情小说的朴素阐释
        3.1 都市言情故事偏好
        3.2 雅与俗的夹缝
        3.3 朴实的阐释风格
结语:从作家的艺术到导演的艺术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9)低碳影视表演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当代影视表演病象分析
    第一节 当代影视表演艺术病象乱象诊断
        一、 虚假化表演
        二、 低俗化表演
        三、 泛商业化表演
    第二节 当代影视表演病象乱象的原因
        一、 现存表演理念的陈旧与单一
        二、 演员自身演技功力薄弱
        三、 商业利益的驱动
第二章 低碳影视表演理念的建构
    第一节 低碳美学与低碳表演
    第二节 低碳表演本体特征
        一、 直观真实表演
        二、 超现实真实表演
        三、 主观真实表演
        四、 客观真实表演
第三章 低碳表演策略研究之一:角色性格设计
    第一节 同一作品中不同人物的性格设计策略
    第二节 典型人物典型性格的设计策略
第四章 低碳表演策略研究之二:表演技巧
    第一节 动作
    第二节 眼神
    第三节 台词
    第四节 对话
第五章 低碳表演策略研究之三:深度表演与宽度表演
    第一节 深度表演
    第二节 宽度表演
第六章 低碳表演策略研究之四:表演与编导的相互作用
    第一节 演员的开放性、主体性、创造性
        一、 演员的开放性
        二、 演员的主体性
        三、 演员的创造性
    第二节 编导与低碳表演
第七章 低碳表演策略研究之五:低碳明星表演
    第一节 明星制的起源
    第二节 明星表演的利弊
    第三节 明星表演的低碳化路径——低碳明星表演策略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赵宝刚青春都市题材电视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有关赵宝刚电视剧的研究
        1.2.2 有关大众文化的研究
        1.2.3 个人对于本选题的见解
    1.3 研究方法
    1.4 独创及新颖之处
第2章 我国青春都市题材电视剧概述
    2.1 青春都市题材电视剧的重要文化语境——大众文化
        2.1.1 大众文化释义
        2.1.2 大众文化基本特征
    2.2 青春都市题材电视剧的界定
        2.2.1 “都市”的概念
        2.2.2 青春都市题材电视剧
第3章 赵宝刚青春都市题材电视剧的文本分析
    3.1 赵宝刚和他的青春都市题材电视剧
    3.2 故事——现实与理想相结合
    3.3 以亲情、爱情和友情为线索的戏剧式结构
    3.4 犀利幽默又符合人物个性的台词设计
    3.5 升华主题的电视剧歌曲
第4章 赵宝刚青春都市题材电视剧的商业化策略分析
    4.1 大量植入的商业广告
        4.1.1 道具植入
        4.1.2 台词植入
        4.1.3 场景植入
    4.2 话题式的宣传推广
    4.3 灵活多元的播出渠道
第5章 赵宝刚青春都市题材电视剧带来的影响
    5.1 赵宝刚青春都市题材电视剧带来的正效应
        5.1.1 满足受众的心理需求
        5.1.2 缓解制片方的资金压力,扩大产品品牌
        5.1.3 积聚民营影视公司的力量
    5.2 赵宝刚青春都市题材电视剧带来的负效应
        5.2.1 过度追逐商业利益使观众产生逆反心理
        5.2.2 虚拟想象对社会现实的否定
第6章 对我国青春都市题材电视剧发展的再思考
    6.1 坚持宣扬青春的正能量
    6.2 坚持表达“小人物”的“真实”情感
    6.3 正确对待大众文化
    6.4 发展和完善我国电视剧产业化经营
        6.4.1 整理规范植入式广告
        6.4.2 推进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加强对后电视剧产品的深度开发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参与课题及发表文章

四、赵宝刚:对艺术的甜蜜向往和执着追求(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媒介视域下的文学存在 ——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文学发展为例[D]. 吴丹. 河南大学, 2018(12)
  • [2]一步之遥—不同影片同一原声的美学解读[D]. 苏灵竹. 西北师范大学, 2018(06)
  • [3]中国当代青春题材电视剧的审美特色[D]. 李亚男. 长安大学, 2017(02)
  • [4]论消费文化语境中的新世纪中国电影[D]. 王晓丽. 武汉大学, 2017(06)
  • [5]大陆都市题材影视剧中的“暖男”形象研究[D]. 刘欢. 湖南师范大学, 2016(02)
  • [6]韩国青春偶像剧的中国受众研究[D]. 孟盼盼. 扬州大学, 2016(02)
  • [7]中国当代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研究 ——以中国广告长城奖、黄河奖作品为例[D]. 吴文瀚. 武汉大学, 2015(01)
  • [8]接受与阐释 ——电影导演与新时期以来的中国文学[D]. 孔小彬. 上海师范大学, 2015(10)
  • [9]低碳影视表演艺术研究[D]. 高婷. 山东师范大学, 2015(09)
  • [10]赵宝刚青春都市题材电视剧研究[D]. 顾思宇. 重庆工商大学, 2014(08)

标签:;  ;  ;  ;  ;  

赵宝刚:对艺术的甜蜜向往和执着追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