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渣散的营养价值评价

肝渣散的营养价值评价

一、肝渣粉营养价值的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高鲲,田晓玲,贾金辉,张海涛,司旭[1](2021)在《蓝莓渣软欧面包的配方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软欧面包中添加蓝莓渣粉,制作出低糖、低脂、高膳食纤维的烘焙产品。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软欧面包的最佳工艺参数,并通过研究软欧面包的感官品质、质构特性分析各因素对面包品质的影响。蓝莓渣软欧面包的最佳配方为高筋面粉添加量94%、蓝莓渣粉添加量6%、细砂糖添加量17%、酵母添加量1.6%、水添加量45%、全蛋液19%、黄油10%、盐0.8%。此配方制得的蓝莓渣软欧面包色泽和口感独特,且质构品质较好。

周杰,孙科祥[2](2021)在《甘薯渣粉对馒头品质的影响及品质改良方法》文中提出将甘薯渣添加到小麦粉中,研究甘薯渣粉添加量对馒头品质的影响,并对甘薯渣混合粉馒头的品质进行改良。结果表明:随着甘薯渣粉的添加,甘薯渣混合粉馒头的质量体积和亮度呈现降低的趋势,其质构特性指标中硬度、咀嚼性均显着增加,弹性、黏聚性显着降低。以混合粉质量200 g为基准,当甘薯渣添加量为6%时,甘薯渣混合粉馒头感官评分最高,为(83.4±0.76)。添加固态油脂可对混合粉馒头品质进行改良,结果表明添加固态油脂后甘薯渣混合粉馒头的质量体积、质构特性及感官评分等指标均有明显的改善。以混合粉质量200 g为基准,当固态油脂添加量为3%时,甘薯渣混合粉馒头的质量体积最大,为(2.72±0.02) m L/g,且感官评分最高,为(91.80±0.13)。

牛潇潇[3](2021)在《超微粉碎马铃薯渣理化性质和功能特性的研究》文中指出淀粉加工的副产物马铃薯渣含有多种营养成分,但在食品中的应用较少,具有一定的开发前景。本文首先优化了马铃薯渣的超微粉碎工艺条件,再探究粉碎前后及不同粒度马铃薯渣的理化性质和功能特性,以期获得高品质的马铃薯渣粉初级产品,为马铃薯渣在食品中的开发提供基础。研究结果如下:(1)以马铃薯渣的得粉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探究风机功率、主机功率和粉碎时间对得粉率的影响,并利用响应面分析优化工艺条件,得出最优条件为:风机功率为0.32 k W,主机功率为1.07 k W,粉碎时间为26.50 min,在该条件下制备的马铃薯渣得粉率为61.83%。对最优工艺制备的马铃薯渣粉进行重金属、有毒物质和致病菌含量检测,其结果均符合国家和行业内的相关标准。(2)利用标准筛对最优工艺制备的马铃薯渣粉进行筛分,得到不同粒径的马铃薯渣粉。在粉体性质中,随着粒度的降低,比表面积显着上升;整体颜色更明亮,呈现较好的淡黄色;流动性下降,原因为超微粉碎和筛分过程中的静电作用使颗粒间聚集,且颗粒越小影响越大。(3)马铃薯渣粉的组成成分和水合性质的结果表明,粒度主要影响了膳食纤维的含量和组成,进而影响了持水性、溶解性、膨胀力和持油力,最大值均出现在B>500处。这表明超微粉碎对马铃薯渣的水合性质有积极作用。(4)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的检测结果表明,各马铃薯渣粉均具有相似的峰,超微粉碎导致的粒度和比表面的改变并未对马铃薯渣粉中的纤维素晶体结构和淀粉晶体产生特殊影响,也并未引入新的官能团或生成新的化合物。扫描电镜结果表明,随着粒度的降低,马铃薯渣粉颗粒逐渐变小,形状趋于球形,均匀程度提高,与粒径分布的结果一致。(5)马铃薯渣吸附能力和抗氧化试验的结果表明,除胆固醇吸附能力的最大值出现在B300(p H值为2)和B400(p H值为7)外,阳离子交换能力、胆酸钠吸附能力、葡萄糖吸附能力、亚硝酸钠吸附能力、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峰值均出现在B>500处,分别为0.71 m L/g、53.10 mg/g、17.99mmol/g(葡萄糖浓度为400 mmol/L)、395.40μg/g、71.28%、84.59%和82.31%,表明粒度较小的马铃薯渣粉具有更好的功能特性。

郭世龙[4](2021)在《黑豆细胞壁完整性与曲奇饼干理化品质及淀粉消化特性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以黑豆为原料,利用粉碎机得到不同粒径的黑豆粉,通过粒径分析、光学显微镜、电导率(CE)和碘蓝值(BVI)对细胞壁的完整性进行评价,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差式扫描量热仪(DSC)等的测定手段,研究细胞壁完整性对淀粉结构、热力学特性和功能特性的影响;采用蒸煮方式对黑豆粉进行处理,并对其细胞壁完整性进行评价,进一步研究细胞壁完整性对淀粉结构和热力学特性的影响;同时将熟黑豆粉与小麦粉等比例复配,分析熟黑豆粉对混合粉功能特性和黏度特性(RVA)的影响。建立细胞壁完整性与曲奇饼干理化品质和消化特性的相关性。主要结果如下:1.随着黑豆粉粒径的减小,比表面积增大,表面平均直径和体积平均直径减小,溶出的淀粉、蛋白质和离子随之增多,大颗粒聚集体形态和致密堆积结构逐渐削弱为小颗粒聚集体,富含较多的破碎细胞,表现出更大的电导率和碘蓝值。粗级分黑豆粉富含较多的完整细胞,而细胞壁和比表面积有限制内部物质吸水、吸油、溶胀、溶解和糊化的作用。因此,粗级分黑豆粉有更大的结晶度,更小的持水性、持油性、溶胀力和溶解度,更大的起始、峰值、结束糊化温度和焓变值。2.熟黑豆粉的细胞壁完整性、结晶结构和热力学特性发现:细胞呈椭圆或长条状,单个细胞轮廓清晰可见,由粗到极细级分逐渐失去致密结构,细胞内淀粉发生一定的糊化,富含完整细胞的数量逐渐减少,溶出的淀粉、蛋白质和离子增多,电导率值和碘蓝值随之增大。由于蒸煮处理使得细胞壁孔隙发生改变,熟黑豆粉的电导率值和碘蓝值整体大于生黑豆粉;细胞壁屏障抑制了内部淀粉的糊化,致使粗级分熟黑豆粉的淀粉表现出更大的结晶度,但DSC未检测出糊化峰。3.混合粉的功能特性和黏度特性发现:随着粒径的减小,持水性、持油性、溶胀力和溶解度随之增长,各项黏度参数均随之增大,糊化温度随之降低。说明添加熟黑豆粉改变了混合粉的功能特性和黏度特性,而细胞壁限制了内部淀粉的吸水和二次糊化,阻碍了小麦粉的溶胀。因此,糊化温度由高到低下降。饼干的理化品质和消化特性分析发现:粗和中级分饼干容易被消费者喜爱和接受。粗级分饼干富含的完整细胞较多,溶出的淀粉和蛋白质较少,发生的美拉德反应有利于改变颜色,褐变指数最小,亮度较白。硬度和断裂力受颗粒大小和蛋白质含量影响,粗级分有更小的硬度。持水性越大的饼干,烘烤损失率越小。粗和中级分延展系数低于对照组,而细和极细级分的延展系数高于对照组。关于淀粉的消化特性,富含完整细胞的饼干有更低的消化率,RDS的含量更低,RS的含量更高,预测血糖指数更小,即使与富含破碎细胞的饼干相比也是如此。这一结果表明,细胞壁完整性在复杂基质食品中能有效地减少淀粉水解。另外,比表面积、功能特性和结晶度也会影响淀粉水解。综合上述结果可知,添加粗和中级分混合粉制作的饼干理化品质较好,更接近于对照组,表现出更高的营养价值。

周鑫[5](2021)在《超微粉碎对亚麻籽壳粉理化性质及功能特性的分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表明,膳食纤维(Dietary fiber:DF)通过降低一些慢性疾病的风险对健康有积极的影响。大量流行病学研究发现,摄入大量膳食纤维与降低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和结肠直肠癌的风险有关(Marlett et al.,2002)。然而,在世界范围内,DF在人类饮食中的流行程度仍然不够。新的高纤维成分可能使消费者更容易增加他们的摄入量。果蔬、谷物以及豆科植物等是丰富的膳食纤维来源。尤其是谷物中的膳食纤维,在我们的饮食中非常普遍。亚麻籽壳是亚麻油料加工产生的纤维副产品,一般用于饲料。随着亚麻籽需求量的增加,大量亚麻籽壳的不合理利用造成了相当大的资源浪费。本文以亚麻籽壳为研究材料,通过超微粉碎,获得了不同粒径的亚麻籽壳粉。初步探索了不同粒度亚麻籽壳粉的理化性质、功能特性;研究了不同粒度壳粉对面包烘焙特性的影响,探讨了壳粉中亚麻籽多糖的体外消化和酵解特征以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超微粉碎能显着降低粉体的粒度,平均粒径(D50)从231μm下降到9.26μm。比表面积(Brunauer-Emmett-Teller:BET)随壳粉粒径减小逐渐增大,超微粉BET与粗粉相比最大增加了约5倍。结晶度指数(Crystallinity index:CI)随粒径的减小是先增加后减小,最大值是在SG3。随着粒径的减小,L*显着增加,b*值和a*降低,表明粉体的颜色变亮,变淡。与OS相比,超微粉的持油力(Oil holding capacity:OHC)降低了约1.66倍,而WSI稍有提高,但两者在超微粉之间(SG1~SG9)的变化不显着(P>0.05)。随着粒径的减小,持水力(Water holding capacity:WHC)和溶胀能力(SC:Swelling capacity)都是先增大后减小,SG5的WHC的最大,SC在SG3最大。壳粉的特性黏度和表观粘度都随粒度减小而显着降低(P<0.05),粗粉表观黏度最低。从亚麻籽壳粗粉中提取的多糖(P-OS)表观黏度最低,亚麻籽壳超微粉中提取的多糖,随壳粉粒径逐渐减小,多糖表观黏度显着下降。此外,不同粒度亚麻籽壳粉中提取多糖的分子量分布存在较大差异。(2)与粗粉相比,亚麻籽壳超微粉中酚类物质的溶出率显着提升,几乎是粗粉的2倍,但超微粉之间的差异不显着(P>0.05)。超微粉碎显着促进了壳粉中木酚素的溶出,粉碎3 h后提取率达到最大,约为5.06 mg/g。粒度较小的亚麻籽壳粉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较强。样品SG9清除DPPH的IC50值最低,为1.03 mg/m L。SG7清除ABTS的IC50值最低,为71.89 ug/m L,平均粒径小于或等于11.12μm时,壳粉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最好。在体外降血糖活性方面,超微粉对葡萄糖的吸附能力和葡萄糖透析阻滞指数(Glucose dialysis block index:GDRI)都显着高于粗粉,粉碎5 h壳粉的葡萄糖吸收能力最好,GDRI在SG3达到最大,为30.11%;平均粒径在23.44~14.96μm时,壳粉的体外降血糖活性最好。(3)添加亚麻籽壳膳食纤维后,面包比容、内聚性、回复性和弹性显着降低,硬度和咀嚼性显着增加(P<0.05)。与添加亚麻籽壳粗粉相比,添加超微粉对面包的比容,硬度、咀嚼性、内聚性、回复性和弹性影响较小。与添加粗粉相比,添加超微粉的面包L*升高,a*和b*降低,表明面包的色泽变亮、变浅。粗粉的感官评定分值最低,选择粉碎3 h(SG3)的壳粉添加到面包中,对面包品质的影响较小,总体在可接受范围。(4)通过模拟消化(唾液、模拟胃液和小肠液)和体外发酵对亚麻籽多糖进行了研究,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亚麻籽多糖对肠道菌群的影响。结果表明:上消化道对亚麻籽多糖(Flaxseed polysaccharide:FSP)无影响,其分子量和还原糖含量均无变化,胃肠道消化液不能消化FSP,可安全到达大肠。FSP厌氧发酵后,体系p H明显降低,总碳水化合物浓度显着下降,还原糖浓度先上升后下降。短链脂肪酸(Short chain fatty acid:SCFA)总量显着增加,以丁酸、丙酸和乙酸为主。16S r RNA分析显示,FSP处理培养与对照组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存在显着差异,FSP发酵显着降低了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的比值(F/B),增加了考拉杆菌属(Phascolarctobacterium)、梭状芽孢杆菌属(Clostridium)、Sutterella、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和Blautia的相对丰度。研究结果表明,FSP对肠道菌群的组成有明显的改变,可作为一种有益肠道健康的功能性食品开发。

冯述娜[6](2021)在《苹果渣的饲料化利用技术及其对动物生产和经济效益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苹果渣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成分。将苹果渣直接饲喂或经过干燥、青贮、发酵处理饲喂动物,可以提高动物生产性能、繁殖性能、产奶性能,改善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进而提高养殖经济效益。为促进苹果渣在饲料生产中的广泛应用,文章论述苹果渣的营养成分及饲料化利用方式,讨论苹果渣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探讨苹果渣的养殖经济效益。

杨丹[7](2021)在《四种营养面包的工艺优化及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面包行业发展快速,但是规模、消费远不及欧洲。面包已经成了欧洲主食中的一部分,面包等烘焙食品种类多,消费高,已经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我国面包起步较晚,种类,品牌市场占有率较低,大部分消费者对面包的观念仍停留在零食方面,对面包认识片面。且人们由于过量食用精加工和高脂、高热量的食品,会导致肥胖症、血糖与血脂偏高等“富贵病”与日俱增,因此开发具有有益健康效果的面包已经成为现在的流行趋势。通过市场调查研究人们对面包的喜好,然后用具有有益功效的原料代替小麦粉,研究对其面团、面包的影响及最佳工艺配比具有重要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本文首先通过线上发送调查问卷,获取人们对新品种营养面包的接受程度、喜好等信息。根据调查问卷结果选用麦麸粉制作高膳食纤维面包,山药粉制作蔬菜面包,黑米荞麦粉制作杂粮面包,红茶粉制作茶叶面包,研究结果如下:根据调查问卷结果发现人们主要看中面包的口感,新鲜度,价格,愿意尝试新品种面包,对高膳食纤维面包、杂粮面包、蔬菜面包以及茶面包很感兴趣,因此主要研究这四种面包品质特性,改良其最佳工艺,侧重原料、口感,生产出满足消费者对甜、软面包的需求。通过实验测麦麸粉、山药粉、杂粮粉、红茶粉对面团的质构特性、色度以及面包的比体积、质构特性、感官评价等影响,对面包进行优化后测其储藏特性,结果表明:添加5%以下麦麸粉含量面包品质稳定,添加含量超过5%,面包品质逐渐变差。高含量的山药粉显着降低面团硬度,但随着山药粉的含量的增加,面包总体品质呈现逐渐降低。由于黑米荞麦面包含有大量淀粉,随着黑米荞麦粉的含量的增加,面包品质劣变最严重。加入2%以下的红茶粉,面包品质较稳定,随着红茶粉含量的继续增加,面包品质显着下降。通过单因素实验及正交试验研究四种面包的最佳工艺配比,如下:(1)麦麸面包的最佳配比为:5%麦麸粉,1.5%酵母,20%糖,6%黄油,1.5%盐,60%水。(2)山药面包的最佳配比为:5%山药粉,1.5%酵母,20%糖,7%黄油,1.0%盐,57%水。(3)杂粮面包的最佳配比为:15%杂粮粉,1.5%酵母,15%糖,5%黄油,1.1%盐,55%水。(4)红茶面包的最佳配比为:2%红茶粉,1.7%酵母,10%糖,6%黄油,1.0%盐,60%水。制成面包后,随着麦麸粉、黑米荞麦粉、红茶粉含量的添加,面包的比容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而添加山药粉,面包的比容整体下降。根据面包的硬度、咀嚼性、胶着性、弹性、内聚性变化,发现加入添加物后都会造成面包品质劣变,但是低含量面包品质变化不明显。感官评分可以看出随着麦麸粉、山药粉、黑米荞麦粉、红茶粉的含量增加,感官评分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根据优化过的配方制作面包,得到的面包比容、感官评价和质构都得到一定改善。将敞口在4℃冰箱中储藏4 d,发现在储藏期间面包的重量,水分活度降低,质构变差,面包逐渐老化,失水量随着储藏时间的正常而变大,因此面包储藏时间最长3 d为宜。

崔立柱,付依依,刘士伟,夏凯,谭志超,王永霞[8](2021)在《沙棘饼干的配方优化及货架期预测》文中认为为制备品质优良且营养丰富的沙棘饼干,在普通酥性饼干配方的基础上添加沙棘粉,采用单因素试验结合响应面试验,以模糊数学感官评价得分为评判依据对其配方进行优化,同时对沙棘饼干的货架期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沙棘果渣粉添加量、蛋液添加量、黄油添加量和白糖:木糖醇比例均对沙棘饼干品质具有显着影响(P<0.05);其影响程度为蛋液添加量>白砂糖:木糖醇比例>黄油添加量>沙棘果渣添加量;最后确定沙棘饼干的最优配方为黄油添加量30 g,沙棘果渣添加量5 g,白糖:木糖醇21:9,蛋液添加量30 g。利用ASLT加速保藏方法得出其在常温条件下货架期为63 d。

崔立柱[9](2021)在《基于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模型优化沙棘饼干工艺与品质分析》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居民的经济增长和饮食结构的变化,饮食逐渐精细化,导致我国居民长期膳食纤维含量摄入不足,导致了肥胖、高血糖、高血脂等一系列慢性疾病的发生。饼干是一款深受消费者青睐的休闲零食,由于其高油、高糖、高脂等特性,限制了肥胖、糖尿病等患者食用。我国每年生产沙棘产品产出数百吨的沙棘果渣,其主要成分是膳食纤维,富含多酚类活性成分,是一种优质的杂粮食品原材料。本论文在保证沙棘饼干食用品质的基础上,兼顾其功能性,针对上述病态人群开发了一款相对高膳食纤维、低升糖指数(glycemic index GI)的杂粮饼干。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设计调查问卷,得出沙棘饼干各项指标的权重,采用模糊数学中的矩阵算法,建立模糊数学评价模型用于评价沙棘饼干;(2)研究了不同上下火温度和烘焙时间对沙棘饼干模糊数学感官评分和质构特性的影响,采用响应面法对沙棘饼干的烘焙条件进行了优化;同时还研究了不同黄油、蛋液、沙棘果渣添加量和白糖:木糖醇比例对沙棘饼干的影响,响应面得出了最优的沙棘饼干配方。最佳烘焙条件为上火175℃、下火167.5℃、烘焙时间13min;最佳配方为沙棘果渣添加量5%,蛋液添加量为30g,黄油添加量为30g,白糖:木糖醇比例为21:9;(3)测定并比较了沙棘饼干与市售饼干的基本营养成分差异,利用电子感官设备(质构仪、电子舌、电子鼻)测定了其电子感官差异,同时采用Eylnst体外测定法,使用使用胰酶、胃蛋白酶和淀粉转葡萄糖苷酶模拟体内消化环境,测定其葡萄糖释放量,进行血糖生成指数(GI)测定,得出沙棘饼干的GI值为68.02,低于市售同类产品;(4)采用Arrhenius中食品加速保藏试验(ATSL)法,以水分含量、水分活度和过氧化值作为参考指标,预测了沙棘饼干的货架期,沙棘饼干在RH75%65℃条件下保质期为7天,在RH75%45℃条件下保质期为21天,通过公式计算得出沙棘饼干的货架期约为63天。

金俐延[10](2020)在《超微粉碎对寒富苹果渣理化性质的影响及高纤片剂的研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是苹果生产大国,总产量非常可观,随着产量的增加,苹果加工利用率增大、导致苹果的主要副产物苹果渣的量也增加。目前苹果渣综合运用水平较低,既污染环境又造成浪费,给加工企业也带来经济负担。本课题以寒富苹果渣为原料,将寒富苹果渣粗粉与寒富苹果渣超微粉的粉体特性和功能性成分等进行实验对比。同时通过粉末直接压片法将寒富苹果渣超微粉压制成片剂,为提高寒富苹果渣的利用价值提供实践依据。寒富苹果渣在三个不同温度(50℃、60℃、70℃)下热风干燥12 h,烘干后进行常规粗粉碎获得寒富苹果渣粗粉,然后对3种粗粉进行不同频率(35 Hz、40 Hz、45 Hz)的超微粉碎,一共获得12种不同处理的粉末样品。主要试验内容及结果如下:超微粉碎对寒富苹果渣粉粉体性质的影响:经超微粉碎后的寒富苹果渣粉的粒径显着下降,最小的D50达到11μm,寒富苹果渣超微粉与粗粉相比较,超微粉的跨度值较小,说明超微粉的粒度范围窄,均一性更优。随着粒径的减小,粉体的压缩度、溶胀性、持水力、水溶性、持油力、流动性、阳离子交换能力均有明显改善。压缩度最小的粉体为60℃下烘干45 Hz超微粉碎的超微粉,为12.16%。溶胀性最好的粉体是60℃下烘干40 Hz、45Hz超微粉碎的超微粉,为8.64 m L/g。50℃条件下持水力先增大后减小,40 Hz超微粉持水力最大,为13.62%,超微粉的持水力显着大于粗粉,超微粉之间差异不显着;60℃条件下持水力逐渐增大,粗粉、35 Hz超微粉、40 Hz超微粉之间持水力值差异显着(P<0.05);70℃条件下持水力逐渐增大,超微粉之间持水力值差异不显着(P>0.05)。各温度条件下35 Hz超微粉的水溶性值比各组粗粉分别上升了80.80%、99.76%、101.77%。各温度条件下35 Hz超微粉的持油力值比粗粉分别上升了40.96%、84.06%、52.96%。12种粉体中,60℃45 Hz处理的超微粉休止角最小为33.67°,符合生产流动性的需求。超微粉碎对寒富苹果渣粉功能成分的影响:寒富苹果渣超微粉的总酚含量、总黄酮含量、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均明显高于寒富苹果渣粗粉。在50℃、60℃、70℃条件下35 Hz超微粉的总酚含量显着大于粗粉,比各组对应粗粉增加了37.21%、33.62%、39.39%。在50℃、60℃、70℃条件下35 Hz超微粉的总黄酮含量显着大于粗粉,比各组对应粗粉增加了23.10%、30.52%、22.58%。总酚含量最高的粉体是50℃烘干45Hz超微粉碎的超微粉为8.97 mg/g;总黄酮含量最高的粉体是50℃烘干45 Hz超微粉碎的超微粉为6.47 mg/g;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最大的粉体是60℃烘干45 Hz超微粉碎的超微粉为14.51%。寒富苹果渣超微粉的应用: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了寒富苹果渣粉片剂工艺,寒富苹果渣超微粉添加量、木糖醇添加量、麦芽糊精添加量以及苹果酸添加量对片剂感官评分的影响确定配方为:寒富苹果渣超微粉44.60%、木糖醇27%、麦芽糊精10%、苹果酸4%、硬脂酸镁0.6%,在最优条件下感官评分为35.40。采用最佳配方工艺制得的寒富苹果渣粉片剂有苹果香气、表面完整、色泽均匀。可为果蔬超微粉的加工利用提供理论基础,并提高了寒富苹果渣利用率。

二、肝渣粉营养价值的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肝渣粉营养价值的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蓝莓渣软欧面包的配方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原料与设备
        1.1.1 原料
        1.1.2 设备
    1.2 方法
        1.2.1 工艺流程
        1.2.2 基础配方
        1.2.3 操作要点
        1.2.3. 1 原料预处理
        1.2.3. 2 面团搅拌
        1.2.3. 3 基础发酵
        1.2.3. 4 分割搓圆
        1.2.3. 5 醒发、整形
        1.2.3. 6 烘烤、冷却
        1.2.4 试验设计
        1.2.4. 1 单因素试验设计
        1.2.4. 2 正交试验设计
        1.2.5 品质评定
        1.2.5. 1 质构特性分析
        1.2.5. 2 感官评定
        1.2.5. 3 比容测定
        1.2.6 相关指标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单因素试验
        2.1.1 蓝莓渣粉添加量对蓝莓渣软欧面包品质的影响
        2.1.2 细砂糖添加量对蓝莓渣软欧面包品质的影响
        2.1.3 酵母添加量对蓝莓渣软欧面包品质的影响
        2.1.4 水添加量对蓝莓渣软欧面包品质的影响
    2.2 正交试验
    2.3 验证试验
    2.4 相关指标测定
3 结论

(2)甘薯渣粉对馒头品质的影响及品质改良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仪器与设备
    1.3 试验方法
        1.3.1 甘薯渣粉的制备
        1.3.2 混合粉的配制
        1.3.3 馒头的制作工艺流程
        1.3.4 甘薯渣混合粉馒头的感官评定方法
        1.3.5 分析测定方法
        1.3.5. 1 甘薯渣混合粉馒头质量体积的测定
        1.3.5. 2 甘薯渣混合粉馒头质构特性的测定
        1.3.5. 3 甘薯渣混合粉馒头色泽的测定
        1.3.5. 4 固态油脂对甘薯渣混合粉馒头品质的影响
    1.4 数据的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甘薯渣添加量对馒头质量体积的影响
    2.2 甘薯渣添加量对馒头质构特性的影响
    2.3 甘薯渣添加量对馒头色泽的影响
    2.4 甘薯渣混合粉馒头的感官评定
    2.5 固态油脂对甘薯渣混合粉馒头品质的影响
        2.5.1 固态油脂的添加量对甘薯渣混合粉馒头质量体积的影响
        2.5.2 固态油脂的添加量对甘薯渣混合粉馒头质构的影响
        2.5.3 固态油脂的添加量对甘薯渣混合粉馒头感官的影响
3 结论

(3)超微粉碎马铃薯渣理化性质和功能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马铃薯渣概述
    1.2 食品粉体概述
        1.2.1 颗粒性质
        1.2.2 流动性
        1.2.3 表面性质
        1.2.4 结构性质
    1.3 超微粉碎技术的概述
        1.3.1 超微粉碎技术在食品中的应用
        1.3.2 超微粉碎对食品理化性质和功能特性的影响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主要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与设备
        2.1.1 试验材料与试剂
        2.1.2 仪器与设备
    2.2 试验方法
        2.2.1 超微粉碎处理马铃薯渣工艺参数的优化
        2.2.2 不同粒度马铃薯渣粉的理化性质及功能特性的测定
    2.3 数据处理及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超微粉碎处理马铃薯渣工艺参数的优化
        3.1.1 风机功率对马铃薯渣粉得粉率的影响
        3.1.2 主机功率对马铃薯渣粉得粉率的影响
        3.1.3 粉碎时间对马铃薯渣粉得粉率的影响
        3.1.4 马铃薯渣超微粉碎工艺条件的响应面优化试验
        3.1.5 营养成分分析及卫生指标评价
    3.2 粒度对马铃薯渣粉的理化特性及功能特性的影响
        3.2.1 粒度对马铃薯渣粉粉体性质的影响
        3.2.2 粒度对马铃薯渣粉组成成分及水合性质的影响
        3.2.3 粒度对马铃薯渣粉微观结构的影响
        3.2.4 粒度对马铃薯渣粉吸附能力的影响
        3.2.5 粒度对马铃薯渣粉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4 结论与讨论
5 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4)黑豆细胞壁完整性与曲奇饼干理化品质及淀粉消化特性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黑豆简述
        1.1.1 黑豆的营养价值
        1.1.2 黑豆的生理特性
    1.2 细胞壁完整性对淀粉消化性的影响
    1.3 细胞壁完整性的评价方法
        1.3.1 直接评价
        1.3.2 间接评价
    1.4 粉碎和蒸煮处理对细胞壁完整性的影响
        1.4.1 粉碎处理对细胞壁完整性的影响
        1.4.2 蒸煮处理对细胞壁完整性的影响
    1.5 曲奇饼干简述
    1.6 本课题研究意义与内容
        1.6.1 研究意义
        1.6.2 主要研究内容
        1.6.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粉碎处理对黑豆细胞壁完整性及淀粉结构和功能特性的影响
    2.1 引言
    2.2 试验材料和仪器设备
        2.2.1 试验材料和主要试剂
        2.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2.3 试验方法
        2.3.1 不同粒径黑豆粉的制备
        2.3.2 不同粒径黑豆粉细胞壁完整性的评价指标
        2.3.2.1 粒径分析
        2.3.2.2 光学显微镜观察
        2.3.2.3 电导率(CE)
        2.3.2.4 碘蓝值(BVI)
        2.3.3 X-射线衍射分析(XRD)
        2.3.4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
        2.3.5 热力学特性分析(DSC)
        2.3.6 功能特性
        2.3.6.1 持水性(WHC)
        2.3.6.2 持油性(OHC)
        2.3.6.3 溶胀力(SP)和溶解度(S)
        2.3.7 数据分析
    2.4 结果与分析
        2.4.1 不同粒径黑豆粉的细胞壁完整性
        2.4.1.1 粒径分析
        2.4.1.2 光学显微镜观察
        2.4.1.3 电导率
        2.4.1.4 碘蓝值
        2.4.2 不同粒径黑豆粉的结晶结构
        2.4.3 不同粒径黑豆粉的红外光谱
        2.4.4 不同粒径黑豆粉的热力学特性
        2.4.5 不同粒径黑豆粉的功能特性
        2.4.5.1 不同粒径黑豆粉的持水性
        2.4.5.2 不同粒径黑豆粉的持油性
        2.4.5.3 不同粒径黑豆粉的溶胀力和溶解度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蒸煮处理对黑豆细胞壁完整性及淀粉结构的影响
    3.1 引言
    3.2 试验材料和仪器设备
        3.2.1 试验材料和主要试剂
        3.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3.3 试验方法
        3.3.1 不同粒径熟黑豆粉的制备
        3.3.2 不同粒径熟黑豆粉细胞壁完整性的评价指标
        3.3.2.1 粒径分析
        3.3.2.2 光学显微镜观察
        3.3.2.3 电导率
        3.3.2.4 碘蓝值
        3.3.3 X-射线衍射
        3.3.4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
        3.3.5 热力学特性
        3.3.6 数据分析
    3.4 结果与分析
        3.4.1 不同粒径熟黑豆粉的细胞壁完整性
        3.4.1.1 粒径分析
        3.4.1.2 光学显微镜观察
        3.4.1.3 电导率
        3.4.1.4 碘蓝值
        3.4.2 不同粒径熟黑豆粉的结晶结构
        3.4.3 不同粒径熟黑豆粉的红外光谱
        3.4.4 不同粒径熟黑豆粉的热力学特性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熟黑豆粉对小麦粉功能和黏度特性及曲奇饼干理化品质和淀粉消化特性的影响
    4.1 引言
    4.2 试验材料和仪器设备
        4.2.1 试验材料和主要试剂
        4.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4.3 试验方法
        4.3.1 混合粉的制备
        4.3.2 功能特性
        4.3.2.1 持水性
        4.3.2.2 持油性
        4.3.2.3 溶胀力和溶解度
        4.3.3 黏度特性(RVA)
        4.3.4 黑豆曲奇饼干的制作
        4.3.5 黑豆曲奇饼干总淀粉含量测定
        4.3.6 黑豆曲奇饼干的理化品质
        4.3.6.1 黑豆曲奇饼干感官品质
        4.3.6.2 黑豆曲奇饼干色差
        4.3.6.3 黑豆曲奇饼干质构特性
        4.3.6.4 黑豆曲奇饼干烘烤损失率
        4.3.6.5 黑豆曲奇饼干物理特性
        4.3.7 黑豆曲奇饼干的淀粉消化特性
        4.3.8 数据分析
    4.4 结果与分析
        4.4.1 混合粉的功能特性
        4.4.1.1 混合粉的持水性
        4.4.1.2 混合粉的持油性
        4.4.1.3 混合粉的溶胀力和溶解度
        4.4.2 混合粉的黏度特性
        4.4.3 黑豆曲奇饼干的理化品质
        4.4.3.1 黑豆曲奇饼干感官品质
        4.4.3.2 黑豆曲奇饼干色差
        4.4.3.3 黑豆曲奇饼干质构特性
        4.4.3.4 黑豆曲奇饼干烘烤损失率
        4.4.3.5 黑豆曲奇饼干物理特性
        4.4.4 黑豆曲奇饼干的淀粉消化特性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一、主要结论
    二、创新点
    三、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5)超微粉碎对亚麻籽壳粉理化性质及功能特性的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亚麻籽概述
        1.1.1 亚麻籽简介
        1.1.2 亚麻籽壳的利用现状
    1.3 膳食纤维的概述
        1.3.1 膳食纤维的定义和分类
        1.3.2 膳食纤维的来源
        1.3.3 膳食纤维的理化性质
        1.3.4 膳食纤维的生理功能
    1.4 超微粉碎的研究现状
        1.4.1 超微粉碎的定义和分类
        1.4.2 超微粉碎技术的特点
        1.4.3 超微粉碎技术在食品中的应用
    1.5 立题背景与意义
    1.6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超微粉碎对亚麻籽壳粉结构、理化特性的影响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不同粒径亚麻籽壳粉的制备
        2.3.2 主要成分含量测定
        2.3.3 不同粒径粉体基本性质的表征
        2.3.4 不同粒度亚麻籽壳粉中多糖的变化
        2.3.5 数据统计与分析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2.4.1 不同粒度亚麻籽壳粉成分测定
        2.4.2 不同粒径亚麻籽壳粉粒径
        2.4.3 比表面积分析
        2.4.4 不同粒径亚麻籽壳粉色差分析
        2.4.5 不同粒径亚麻籽壳的加工特性
        2.4.6 不同粒度亚麻籽壳粉扫描电镜图像
        2.4.7 不同粒度亚麻籽壳粉结晶度分析
        2.4.8 不同粒度亚麻籽壳粉红外分析
        2.4.9 不同粒度亚麻籽壳粉特性黏度的分析
        2.4.10 不同粒度亚麻籽壳粉流变分析
        2.4.11 不同粒度亚麻籽壳粉中多糖特性黏度的分析
        2.4.12 不同粒度亚麻籽壳粉中提取亚麻籽多糖的表观黏度
        2.4.13 不同粒度亚麻籽壳粉中提取多糖的分子量变化
    2.5 小结
第三章 超微粉碎对亚麻籽壳粉功能性质的影响
    3.1 引言
    3.2 实验试剂与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木酚素含量的测定
        3.3.2 超微粉碎对亚麻籽壳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3.3.3 不同粒径亚麻籽壳粉对葡萄糖吸附的影响
        3.3.4 不同粒径亚麻籽壳粉对葡萄糖扩散的影响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3.4.1 不同粒径亚麻籽壳粉木酚素含量的变化
        3.4.2 不同粒径亚麻籽壳粉总酚含量的变化
        3.4.3 不同粒径亚麻籽壳粉的抗氧化活性
        3.4.4 不同粒径亚麻籽壳粉对葡萄糖吸收的影响
        3.4.5 不同粒径亚麻籽壳粉对葡萄糖扩散的影响
    3.5 小结
第四章 亚麻籽壳膳食纤维在面包中的应用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亚麻籽壳粉膳食纤维面包的制作
        4.3.2 不同粒径亚麻籽壳粉对面包烘焙特性的影响
    4.4 结果与分析
        4.4.1 亚麻籽壳膳食纤维的添加对面包比容的影响
        4.4.2 亚麻籽壳膳食纤维的添加对面包色泽的影响
        4.4.3 亚麻籽壳粉膳食纤维对面包质构的影响
        4.4.4 亚麻籽壳膳食纤维对面包感官评价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亚麻籽多糖体外模拟消化和酵解特征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与试剂
    5.3 实验方法
        5.3.1 亚麻籽多糖的制备
        5.3.2 模拟唾液消化
        5.3.3 模拟胃液消化
        5.3.4 模拟小肠消化
        5.3.5 FSP的体外发酵
        5.3.6 p H值、碳水化合物含量和还原糖的测定
        5.3.7 短链脂肪酸的测定
        5.3.8 分子量测定和单糖的测定
        5.3.9 傅里叶红外光谱的测定
        5.3.10 DNA提取与分析
    5.4 实验结果与讨论
        5.4.1 模拟唾液消化后FSP分子量和还原糖变化
        5.4.2 模拟胃液消化后FSP分子量和还原糖变化
        5.4.3 模拟肠液消化后FSP分子量和还原糖变化
        5.4.4 酵解液中分子量、碳水化合物含量和还原糖的变化
        5.4.5 酵解液中p H和单糖组成的变化
        5.4.6 酵解液中FTIR谱图的变化
        5.4.7 酵解产物中SCFA的含量
        5.4.8 FSP发酵对人体肠道菌群的影响
    5.5 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苹果渣的饲料化利用技术及其对动物生产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苹果渣的营养成分
2 苹果渣的饲料化利用方式
    2.1 直接饲喂
    2.2 干苹果渣
    2.3 青贮
    2.4 发酵蛋白饲料
3 苹果渣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3.1 苹果渣在禽类生产中的应用
    3.2 苹果渣在猪生产中的应用
    3.3 苹果渣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4 苹果渣对动物生产经济效益的影响
5 结论

(7)四种营养面包的工艺优化及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0.1 面包
        0.1.1 面包的定义及分类
        0.1.2 面包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0.2 烘焙市场分析
        0.2.1 面包市场特点
        0.2.2 面包及烘焙产品市场规模
        0.2.3 烘焙行业人均消费
        0.2.4 面包占烘焙市场份额
        0.2.5 我国面包进出口分析
    0.3 研究背景及意义
        0.3.1 研究背景
        0.3.2 研究意义
    0.4 主要研究内容
第一章 市场调查统计与分析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方法
    1.3 调查问卷设计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1.4.1 调查对象基本信息
        1.4.2 面包消费情况
        1.4.3 购买面包偏好情况
        1.4.4 开发新品种面包情况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面团特性研究
    2.1 前言
    2.2 材料与设备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面包配方
        2.3.2 面团制作
        2.3.3 面团品质测定
    2.4 数据分析
    2.5 结果与分析
        2.5.1 面团质构分析
        2.5.2 面团色度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面包工艺优化
    3.1 前言
    3.2 实验材料与设备
        3.2.1 实验材料
        3.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四种面包单因素实验
        3.3.2 四种面包正交试验设计
        3.3.3 面包制作
        3.3.4 面包比容测定
        3.3.5 感官评价
    3.4 结果与讨论
        3.4.1 麦麸面包正交试验结果
        3.4.2 山药面包正交试验结果
        3.4.3 黑米荞麦面包正交试验结果
        3.4.4 红茶面包正交试验结果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面包特性研究
    4.1 前言
    4.2 材料与设备
        4.2.1 实验材料
        4.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面包配方
        4.3.2 面包制作
        4.3.3 面包品质的评价
    4.4 数据分析
    4.5 结果与分析
        4.5.1 面包比容分析
        4.5.2 面包质构分析
        4.5.3 面包感官评分影响
        4.5.4 面包纹理结构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最佳配比面包品质测定及储藏稳定评价
    5.1 实验目的
    5.2 实验材料与设备
        5.2.1 实验材料
        5.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5.3 实验方法
        5.3.1 面包制作
        5.3.2 面包比容测定
        5.3.3 面包质构测定
        5.3.4 感官评价
        5.3.5 面包保水性测定
        5.3.6 面包水分活度测定
    5.4 数据分析
    5.5 结果与分析
        5.5.1 面包比容及感官评价分析
        5.5.2 储藏期间面包质构变化分析
        5.5.3 储藏期间感官评价变化分析
        5.5.4 面包保水性
        5.5.5 面包老化特性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附表1 问卷调查表
致谢
参考文献

(8)沙棘饼干的配方优化及货架期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材料与试剂
    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1.3 试验方法
        1.3.1 沙棘饼干的制备工艺流程
        1.3.2 关键技术要点
        1.3.3 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方法
        1.3.3.1 确定产品的因素集
        1.3.3.2 确定产品的评价集
        1.3.3.3 权重的确定
        1.3.3.4 感官评价标准
        1.3.3.5 模糊数学感官评判算法评判
        1.3.4 单因素试验
        1.3.5 响应面试验
        1.3.6 沙棘饼干的质构仪测定方法
        1.3.7 沙棘饼干的货架期预测
2 结果与分析
    2.1 单因素试验结果
        2.1.1 黄油添加量对饼干品质的影响
        2.1.2 沙棘果渣添加量对饼干品质的影响
        2.1.3 白糖:木糖醇添加比例对饼干品质的影响
        2.1.4 蛋液添加量对饼干品质的影响
    2.2 响应面试验结果
        2.2.1 回归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2.2.2 验证试验
        2.2.3 各因素间的相互关系
    2.3 货架期预测结果
3 结论

(9)基于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模型优化沙棘饼干工艺与品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功能性饼干的研究概况
        1.1.1 饼干的简介
        1.1.2 饼干的分类
        1.1.3 功能性饼干的开发方向及现状
    1.2 沙棘概况
        1.2.1 沙棘重要营养成分
        1.2.2 沙棘的研究现状
        1.2.3 沙棘果渣研究开发价值
    1.3 升糖指数(GI)的概述
        1.3.1 GI的背景介绍
        1.3.2 影响的GI因素
        1.3.3 低GI食品的研究现状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1.5 本课题的目的及意义
    1.6 本课题的技术路线
第2章 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模型的建立及沙棘饼干烘焙条件优化
    2.1 材料与设备
        2.1.1 材料与试剂
        2.1.2 仪器与设备
    2.2 试验方法
        2.2.1 沙棘饼干的评价方法
        2.2.2 沙棘饼干的配方和工艺参数初步确定
        2.2.3 沙棘饼干的烘焙条件优化单因素试验
        2.2.4 沙棘饼干的烘焙条件优化响应面试验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模型的建立
        2.3.1.1 评价指标集的确定
        2.3.1.2 评价指标集权重系数的确定
        2.3.1.3 评审对象的确定
        2.3.1.4 评价集的确定
        2.3.1.5 感官评价指标统计
        2.3.1.6 模糊矩阵的建立
        2.3.1.7 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方法的建立
        2.3.2 沙棘饼干烘焙条件单因素试验结果
        2.3.3 沙棘饼干烘焙条件响应面试验结果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沙棘饼干的配方优化
    3.1 材料与设备
        3.1.1 材料与试剂
        3.1.2 仪器与设备
    3.2 试验方法
        3.2.1 沙棘饼干的评价方法
        3.2.2 沙棘果渣粉及其他面粉的营养成分测定
        3.2.3 沙棘饼干的配方优化单因素试验
        3.2.4 沙棘饼干的配方优化响应面试验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沙棘果渣及其他面粉的营养成分分析
        3.3.2 沙棘饼干的配方优化单因素试验结果分析
        3.3.3 沙棘的配方优化响应面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沙棘饼干与市售饼干品质的测定分析
    4.1 材料与设备
        4.1.1 材料与试剂
        4.1.2 仪器与设备
    4.2 试验方法
        4.2.1 饼干的基本营养成分测定
        4.2.2 饼干的质构仪测定
        4.2.3 饼干的电子鼻测定
        4.2.4 饼干的电子舌测定
        4.2.5 沙棘饼干的升糖指数GI测定
    4.3 结果与分析
        4.3.1 饼干的基本营养成分分析
        4.3.2 饼干的味觉分析(电子舌)
        4.3.3 饼干的口感分析(质构仪)
        4.3.4 饼干的气味分析(电子鼻)
        4.3.5 沙棘饼干的体外升糖指数(GI)测定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沙棘饼干的货架期预测
    5.1 材料与设备
        5.1.1 材料与试剂
        5.1.2 仪器与设备
    5.2 试验方法
        5.2.1 沙棘饼干水分测定
        5.2.2 沙棘饼干的水分活度测定
        5.2.3 沙棘饼干的过氧化值测定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储存期间沙棘饼干的水分变化
        5.3.2 储存期间沙棘饼干的水分活度变化
        5.3.3 储存期间沙棘饼干的过氧化值变化
        5.3.4 沙棘饼干的货架期预测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展望
创新点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10)超微粉碎对寒富苹果渣理化性质的影响及高纤片剂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寒富苹果
        1.1.1 寒富苹果概述
        1.1.2 寒富苹果加工研究现状
    1.2 苹果渣研究概况
    1.3 超微粉碎技术
        1.3.1 超微粉碎技术原理
        1.3.2 超微粉碎技术在食品中研究现状
    1.4 片剂的概述
        1.4.1 粉末直接压片
        1.4.2 片剂粉末成型质量评价标准
    1.5 本课题研究意义及内容
        1.5.1 研究意义
        1.5.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与试剂
    2.2 主要仪器设备
    2.3 试验方法
        2.3.1 寒富苹果渣粉末样品的制备
        2.3.2 超微粉碎对寒富苹果渣粉体特性的影响研究
        2.3.3 超微粉碎对寒富苹果渣功能成分的影响研究
        2.3.4 寒富苹果渣粉片剂的配方及工艺
    2.4 统计学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寒富苹果渣超微粉粉体特性分析
        3.1.1 含水量测定
        3.1.2 粒度分析
        3.1.3 超微粉碎对寒富苹果渣粉末可压性的影响
        3.1.4 超微粉碎对寒富苹果渣粉色泽的影响
        3.1.5 超微粉碎对寒富苹果渣粉溶胀性的影响
        3.1.6 超微粉碎对寒富苹果渣粉持水力的影响
        3.1.7 超微粉碎对寒富苹果渣粉水溶性的影响
        3.1.8 超微粉碎对寒富苹果渣粉持油力的影响
        3.1.9 超微粉碎对寒富苹果渣粉流动性的影响
        3.1.10 超微粉碎对寒富苹果渣粉滋味的影响
        3.1.11 超微粉碎对寒富苹果渣粉阳离子交换能力的影响
    3.2 寒富苹果渣超微粉功能成分分析
        3.2.1 总多酚含量测定
        3.2.2 总黄酮含量测定
        3.2.3 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测定
    3.3 寒富苹果渣粉片剂的配方及工艺
        3.3.1 硬脂酸镁流动性
        3.3.2 寒富苹果渣粉粒径的筛选
        3.3.3 寒富苹果渣片剂单因素试验结果与分析
        3.3.4 响应面法优化片剂制备工艺
        3.3.5 响应面分析
        3.3.6 片剂最佳成型工艺的确定及验证性试验
第四章 结论、创新点和展望
    4.1 结论
    4.2 创新点
    4.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肝渣粉营养价值的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蓝莓渣软欧面包的配方优化[J]. 高鲲,田晓玲,贾金辉,张海涛,司旭.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1(21)
  • [2]甘薯渣粉对馒头品质的影响及品质改良方法[J]. 周杰,孙科祥. 粮食与油脂, 2021(09)
  • [3]超微粉碎马铃薯渣理化性质和功能特性的研究[D]. 牛潇潇.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
  • [4]黑豆细胞壁完整性与曲奇饼干理化品质及淀粉消化特性的相关性研究[D]. 郭世龙. 沈阳师范大学, 2021(09)
  • [5]超微粉碎对亚麻籽壳粉理化性质及功能特性的分析研究[D]. 周鑫.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9)
  • [6]苹果渣的饲料化利用技术及其对动物生产和经济效益的影响[J]. 冯述娜. 饲料研究, 2021(09)
  • [7]四种营养面包的工艺优化及特性研究[D]. 杨丹. 辽宁大学, 2021(12)
  • [8]沙棘饼干的配方优化及货架期预测[J]. 崔立柱,付依依,刘士伟,夏凯,谭志超,王永霞. 食品科技, 2021(04)
  • [9]基于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模型优化沙棘饼干工艺与品质分析[D]. 崔立柱. 河北工程大学, 2021(04)
  • [10]超微粉碎对寒富苹果渣理化性质的影响及高纤片剂的研制[D]. 金俐延.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5)

标签:;  ;  ;  ;  

肝渣散的营养价值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